登陆注册
1308500000007

第7章 祭祀与节日(1)

〔祭祀与酒〕

对于古人来说,祭礼是一件大事。

祭祀的对象是谁呢?上古的时候,由于缺乏资料,我们说不清。甲骨文出现以后,从已发现的甲骨文看,主要是先人,如殷人祭“大乙”、祭“大甲”、祭“丁”等等。王国维指出,殷人对于先祖的祭奠极为重视,极为频繁,特别是对于先妣还要举行特祭,可见他们十分尊重母系的血族。(见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殷礼徵文》)例如祭丁的配偶“妣庾”一个月中就祭祀了四次。

周代以后,祭祀的对象似乎无不包了,举凡天(帝)、地、山、川、日、月、星、宗庙、祖先、神直到门神、炉神等等。祭祀的时间,也相对固定下来,如天子祭天地、四方、山川,每年一次,天子春祭户、夏祭灶、中祭、秋在门、冬祭行等等。

古人之所以重视祭祀,一方面由于这种活动可以加强维护血缘关系,有利于对别的种族的统治;另一方面也由于当时缺乏战胜自然的力量,只有祈求天地、神、祖先庇佑平安,获得好的收成。遇到一些大事,如这年的年岁好不好,这次战争会不会打胜,乃至这位官吏能不能罢免,都要先行祭祀,而后卜问何去何从。所以祭祀与卜问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甲骨文就是殷人记占卜的文字。

既然祭祀活动如此重要,祭祀者当然会毫不吝惜地拿出他们认为最好、最恰当的东西来做供品,其中包括活人、活牲、肉类、菜蔬等及酒。尽管随着时代的前进,供品有所变化,例如杜绝了用活人作供品,用活牲也日益减少,但酒是始终少不得的。根据《礼记》的记载,太古没有酒的时候,人们是用一种黑色的水来进行祭祀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水,今天已说不清了,但《礼记》中称它为“玄酒”。到有了酒以后,人们逐渐以酒来取代玄酒,以至玄酒销声匿迹,而“祭必酒”的习俗由是确立。

祭祀中虽说需用酒,但也并非是酒即可用。甲骨文中有关酒的字不少,如“酋”、“酉”、“酒”、“醴”、“鬯”等。这些字各指的是什么酒,不易准确判断,但至少可以肯定当时已有了多种酒。而作为祭祀用的酒为“鬯”,即用郁金草和黑黍酿造的汁、滓混在一起的酒。这种酒,带有芳香的气味,无疑是比较美好的。

酿造鬯酒,是天子特有的权利,诸侯无权自酿。《礼记·王制》中明确记载说:只有天子赐给了一种玉制的叫“圭瓒”的祭器给某诸侯,某诸侯才可以酿造鬯酒。诸侯不能酿造而又要进行祭祀时,只能从天子那里求得鬯酒。

每次祭祀礼仪结束以后,天子都要开宴饮酒,酬劳与祭之人,成为“饮必祭”之滥觞。

当人们用鬯酒供献给神祖先时,神祖先并没有也不可能真的喝了,事实上供多少酒,祭礼完毕后仍是那么多酒。怎么体现神祖先饮用了呢?于是有了“裸鬯”的做法。《尚书·洛诰》中说:王入太室裸。

孔颖达疏:

王以圭瓒的郁鬯之酒以献尸,尸受祭而灌于地,因奠不饮,谓之裸。

“尸”是指古代祭祀时替代死者受祭之人。“裸”,即“灌”。裸鬯的做法,大体是用一束茅草,加在玉制的祭器主瓒上。献祭者供上鬯酒,户将酒倒在茅草束上,酒渣也就是酒糟被茅草阻住了,而酒汁从茅草的缝隙中漉了下去,流入地里,象征被祭的神祖先饮用了。这种以酒灌地的做法,虽说祭礼早已改变,圭瓒类的祭器早被淘汰,但人们仍忘不了在饮酒之前,向地面泼一杯酒或以指蘸酒少许弹向大地,名曰:“酹酒”

,以表示祭奠。也有以指蘸三次酒,分别弹向上、中、下三方,表示祭天、祭祖和祭地,无疑也是古人祭礼之绪余。

裸鬯的做法,是以神祖先喝掉了酒汁,扬弃了酒糟,来体现他们享用了供品的,我们可以想像,在谷物并不丰富,酒弥足珍贵之时,取汁弃糟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很讲究的做法,充分表达了祭祀者的崇敬,这种去掉了酒糟的酒,大概就是一些古籍中所谓的“清酒”吧。《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祭以清酒,从以马辛牡,享于祖考”的诗句。《礼记·曲礼下》中记:“凡祭宗庙之礼……酒曰清酌。”既可斟酌,当是无糟之酒了。

随着生产的发展,谷物逐渐增多,酿造的酒也多了起来,帝王将相也更讲究,饮酒时要去掉糟,只饮酒汁。因为不是祭典,不用圭瓒,当然也不限于鬯酒,所以人们把漉去酒糟的做法,叫“酾酒”、“酒”或“缩的”。“酾”、“”、“缩”,都有“过滤”的意思。《诗经·小雅》中贵族宴请朋友故旧的乐歌《代木》里,有“伐木许许,酾酒有”的诗句,赞扬去掉了酒糟的酒很美好。酾酒和裸酒一样,都是用茅草过滤。《礼记·郊特牲》中说:“缩的用茅”。但无论是酾还是裸所用的茅草,都不是一般的茅草,而是一种带有香味、生长在水中的草,《尔雅·释草》中叫“茜”,有的古籍中叫“轩于”、“芦子”。这种草,荆楚一带有产,是诸侯呈给王室的贡品。《左传·僖公四年》中就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的。”如果一时没有茅草,而贵族又要喝清酒,就不得不另想别的办法使酒汁和酒糟分离。《楚辞·招魂》中提到“挫糟冻饮”,“挫糟”,就是提去酒糟。这里不同“酾酒”、“缩的”之类的词,而用“挫糟”,很可能是不用茅草,而是用别的办法使汁、糟分离的。唐代李白有“吴姬压酒劝客尝”的诗句,证明唐代用压榨酒醪取得酒汁的方法,已相当普遍。

今天,人们饮的酒,除糯米酒(也叫江米酒、醪糟、甜酒粮)和新近恢复生产的稠酒外,全部是去糟取汁的酒。去糟的方法,有蒸馏——如白酒和用机器压榨——如黄酒,早已没有人用茅草了。

祭祀天地祖先,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普遍有的,古老的传统,此外一些地区还有他们一些特殊的祭祀,且多与宗教、纪念等活动连在一起,仅摘几例,可见一斑:山东:《荣城县之迷信》:藤将军会。荣城县之东,距城三十里,有成山。山有成山庙,俗称始皇殿。年庙阴历六月初五日,附近各村,群趋赛会,名藤将军会,演戏五日。远近人士,咸来赶会。有拈香者,有售物者,贩夫走卒,奔走喧扰,大有人山人海之观。至于行会各村,有一村与会者,有数村与会者。每会都用姥姆驾,升藤将军神位。驾之周围,遍挂纸宝,旗锣伞扇,为驾前驱,巡行各村,驾到时放炮相迎,神威凛凛。会将到山,庙中道士,击铙鸣钹,名曰接神。迎神至庙,适各会皆至,复杂燃香,名曰参神。参神既毕,各会升神驾而回。是曰各村午后,大饯筵席,名曰吃会。赴会者各出钱若干,名曰会印。每年轮推会首一人,主行会及宴客会客等事。考此余之由来,据父老云,昔者荣城东山,海贱出没无常,居民时被劫掠。清道光时,登州藤将军率水师前来剿灭,与贼战于鸡鸣岛,右手为贼所伤。将军忍痛,左手刃贼十八人,卒平海贼。将军亦投海而死。后人感之,塑像于成山庙,定每年六月初五行会,原属纪念之意。

浙江:

《会稽县志》:

正月14日,用巫人以牲醴祀曰白虎之神。祭毕,以红绿线钉画虎于门,谓之遗白虎。

湖南:

《黄闵武陵记》:

武溪山有瓠。每岁七月25日,种类四集于庙,扶老携幼,环宿其旁,凡五日,祠以牛彘酒酢,椎歌欢饮,即还。

民间还流行着许多许多祭祀,如饲蚕的要祭蚕神,酿酒制曲的要祭曲神,出行的要祭行神,驾船的要祭水神,如此等等,但都少不得酒。

为什么祭祀一定要用酒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酒是一种美好的食品,它所具有的色、香、味,惹人喜爱。古人曾把它比作“玉液”、“甘露”、“太平君子”、“天禄大光”等等。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酒劝赞》中,曾大肆赞美:麦曲之英,米泉之精,作合为酒,孕和产灵。……纳诸喉舌之内,淳淳泄泄,醍醐沆瀣。沃诸心胸之中,熙熙融融,膏泽和风。

当谷物的产量不是很丰富的时候,不要说吃谷物的加工品酒,就是吃谷物只怕也并非像今天一样那么普遍。进入到阶级社会以后,酒成了珍贵的食品,再用弃糟取汁——即“裸酒”的办法进行祭祀,更可以说是一种讲究甚至奢侈的做法。用美好、珍贵的食品,加上讲究的做法祭祀神祖先最能表达祭祀者的虔诚与崇敬。神祖先享用后高兴了,才会庇佑降福。所谓“酒可娱神”是也。这大概可以说是古人为什么一定要用酒进行祭祀的一个原因。

用酒进行祭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酒性的特点决定的。酒中含有酒精,饮用后令人热烈、兴奋、亢进、饶舌,甚至手舞足蹈。按古老的习俗,每次祭礼结束后,都要开宴饮酒,而酒带来的热烈、兴奋,把整个祭祀活动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使人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特别是酒精可以使人的大脑抑制功能减弱,从而进入一种神志朦胧的虚幻状态。在科学知识缺乏的时代,这种虚幻的状态被认为是与神祖先沟通的境界,正是人们企望的,所谓“酒可通神”是也。

因为用酒祭祀有这些特点,所以《尚书·酒诰》中说,酒,原本是为祭祀而酿造的。

在今天,一般说酒算不上什么特别珍贵的食品,大概也没有多少要利用酒去“娱神”与“通神”,但凡有祭祀活动时,仍少不得酒,一方面由于它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酒可以带来热烈与欢乐。

祭祀中不仅要用酒,据记载有时用量也很大。如甲骨文中就有一次用一百卤鬯酒进行祭祀的记载。用酒量的大小,恐怕与祭祀的规模,主要是参与祭祀的人的多少有关。因为祭祀后要开宴饮酒,参与祭祀的人多,饮用时所需之酒自然也要多些。至于供奉给神祖先的酒,恐怕量倒是不大,这从用酒祭祀时所用盛酒器皿的情况可以看出来。

古人在用酒进行祭祀时,盛酒的器皿也是很有讲究的,必须用专用的器皿。《礼记·礼器》中说:庙堂上的祭祀,夏代用一种饰有云雷纹的大型酒器“冯尊”;周代用饰以象骨、画有风羽的大型酒器“牺尊”。尊贵的人举容量三升的“觯”敬献;卑微的人举四升的“角”。天子诸侯的酒尊不用托盘,大夫用无足的托盘,士用有足的托盘,可以说等级森严。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的发展,知识的提高,祭祀祈福的活动日益减少。今天,称得上“规模”的祭祀,如每年山东曲阜的祭祀孔子,已完全成了“表演”,娱乐旅游者;对陕西黄帝陵的祭祀,已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和做法。但在今天的节日饮酒中,我们却可以找到不少古代祭祀的轨迹。

〔节日与酒〕

俗节饮酒,皆古人祭祀之期也。酒诰云:祀兹酒。古人无泛然饮酒者,率皆祭毕而后饮。祭有长期,故饮亦有常时。后世祭礼废而饮酒如故,遂成俗节。

我们今天许多节日的饮酒,都与古代的祭祀有关。

春节与酒

今天的农历正月初一,叫春节,古时叫“元日”、“元旦”或“端日”。都是指新的一年第一个月的第一天。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刚开始,这是值得庆贺的,按《礼记·月令》的记载,这个月是“立春”的月份,天子要于立春那天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去进行迎春之礼。这个月的第一个辛日,天子要举行祭天之礼,向上帝祈祷五谷丰收。然后选一个亥日,天子亲自装耒耜,率众在“籍田”里耕种。返回后,举行宴会,称为“劳的”。这种耕籍田的具体做法,虽说后世有所改变,但祭天、开宴,却一直延续了焉,到1912年民国成立后,还有大总统“祀天祭地”的礼制。

正月里天子祭天,群众则祭祖。祭祖的习俗,由来也久,至少在汉代,已形成风气。

今天,人们欢度春节,祀神祭祖的做法已少见,饮屠苏酒、椒柏酒的几乎没有了,但饮酒的习俗却仍极盛行。饮用的酒随人所好,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等等,无所不可。饮酒时也不再讲从小到老的顺序。但互祝健康,互祝事业有成或恭喜发财之类的吉语是少不得的。

酒,确实增添了热烈、欢乐的气氛,最充分地发挥了“成欢”的作用。

龙抬头节与酒

农历二月初二,俗传安眠了一个冬天的龙醒来了,抬起头来了。龙醒来了,就会兴云作雨,而春天里,万物复生,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候,所以人们也要举行仪式祭祀。

春、秋社日与酒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以立春、立秋后的甲日为社日,以后多有变化,到唐代才固定下来,以立春、以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和秋社日。

同类推荐
  • 一顿自己的晚餐

    一顿自己的晚餐

    这是一本与食物有关的书。一本探讨怎样做好一顿简单的居家晚餐的书。没有复杂的技法和特殊的食材。简简单单。就希望你能,好好给自己做一顿饭,好好照顾自己。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眼前流淌而过。我们要珍惜每一顿食物。好好享用它,感受它。不管你在什么地方,不管你正遭遇什么,你只管好好吃你的饭,喝你的汤。就算全世界与你为敌,好吃的,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 营养搭配小炒王

    营养搭配小炒王

    《美食天下(第1辑):营养搭配小炒王》贴心周到地提供给您丰富多样的小炒菜式,足以让您天天都有拿手菜上桌,轻松成为小炒高手,小炒最能体现中式菜肴“色、香、味、形”等诱人特质,每天家人的餐桌上,各种小炒都必不可少,给你带来贴心美味感觉,简单易学,轻松掌握做菜秘诀。
  • 川菜诗百首:用旋律找回记忆

    川菜诗百首:用旋律找回记忆

    历史上四川籍的文化名人,以及长期客居四川的文化名人,与川菜结下了不解之缘。司马相如、左思、李白、杜甫、薛涛、苏东坡、陆游、李调元、张大千、李劼人、黄晋临等大名鼎鼎的诗人、作家、画家、官人,或用诗歌,或用锦绣文章给我们留下了川菜的精神元素。他们或者亲自下厨,或者自办餐厅,给川菜创制了许多名菜,给川菜留下了许多佳话,注入了许多文化的味精。
  • 香辣川菜荟萃

    香辣川菜荟萃

    川菜是以成都、重庆两个地方菜为代表,选枓讲究,规格划一,层次分明,鲜明协调。川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汇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创新,享誉中外。
  • 凉拌菜谱

    凉拌菜谱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是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又享受着养生保健和预防治疗的待遇,那简直是人生的超值恩赐了。
热门推荐
  • 孕妇也穿越

    孕妇也穿越

    晕死,看多了穿越,没见过孕妇也穿越的。哭死,看过异类穿越,没见过她这样一穿越便要浸猪笼的,命苦啊……这个自大猪皇帝,竟然对她说:即使我不要你,也容不得你背叛我,我也不会让你死,死多容易啊,我要你生不如死。她不活了,牙一咬,见阎王吧。但是,这个臭屁阎罗殿的小鬼,竟然来捣乱,还说什么:人家不管啦,你要对人家负责,人家让你做阎罗殿的老大。吓得她一个踉跄,重回人间冷宫,魂还没来得及适应尸身,便被这个蒙面男人抢走,妈妈呀,她怎么就这么倒霉?听这男人怎么说:嗯,命挺硬的,应该不会被我克死,行,给我生个娃,我就放你走。当她是什么啊?母猪哇?好像也不全是那么倒霉,这个卓尔不群的江湖第一剑客,简直是她21世纪英勇殉职的公安局长老公再生耶……※※※※※※※※※※※※※※※※※※※※※※※※※※※※※※※新文《帝姑》,欢迎来踩!
  • 骄花

    骄花

    简介:涉足风尘,却嫁男神,事实超乎你想象O(∩_∩)O某男:“假结婚真领证,床垫一人一半。”江昕玥:“正合我意。”某男:“生活如此多娇,不如让我扑倒,届时,老公归你管,钱也归你管。”江昕玥:“正合我意。”……江昕玥:“我帮你明争暗斗打天下,你给我弄出一串红颜知已白莲花?”某男:“夫人,冤枉!”江昕玥:“你说了不算,我要脚踏红颜,手撕白莲!”某男:“老婆大人厉害了,为夫喜欢!”江昕玥幡然醒悟:这个老公好邪性,不能忍!
  • 敢拼,世界就是你的

    敢拼,世界就是你的

    本书从梦想、做自己、习惯、性格、平常心等不同角度讲述普通人如何在困难面前找到自己的定位,重新站起来,勇敢前行。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送你一枚开心果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送你一枚开心果

    烦恼、忧愁等等都是建立在我们无法解决的思绪当中。你会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唤醒沉睡的记忆;从别人的奋斗中找回曾经的梦想,点燃希望的火种;从别人的感悟中找到成功的诀窍,扬起理想的风帆;从别人的性情中找到真实的自我,播洒爱的阳光,从而在愉悦与感动中,鼓足勇气,坚定信念,阔步向前方迈进。
  • 狂帝尊天

    狂帝尊天

    天道无情,神通晦涩,生灵若尘,浩瀚天地,无垠之界,人杰地灵。有天骄横空出世,斗破天地;有大能纵横不败,主宰一方。有人族大帝,轮回九世,功德魂穿。一卷功法,一把玉笛,强势崛起,傲立巅峰,他道:“魔道尽头谁为锋?一见本帝终成空。”纵横荡魔邪,一笛斩群妖!
  •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代宠妃0a

    绝代宠妃0a

    一颗改变命运的紫禁星,一个对外高冷,对内执垮的摄政王,一个身心高洁,重情重义的大王爷,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二王爷,一个不愿与世俗同流,隐居山林的隐士...“本王的女人,任何人都窥视不得,回去告诉你家主子,若再有下次,我不介意沾上人命”“我从来都不想让你参与官场的纷争,若是可以的话,我想保护你...”“我以为得到了天下就会得到她...”“空有一身庙堂技,可我只想做个江湖人”终是庄周梦了蝶,你是恩赐也是劫...
  • 最后的拳皇

    最后的拳皇

    唐家的宝藏这看似已经淹没在历史时间中的事情,却因为一个少年脚底残缺的唐字而被人重新想起。火焰岛上那令人窒息刺激的死侍对垒不仅可以用来赌钱寻求刺激更能用来解决陆地上军阀之间的矛盾。牟将军身后的老爷子到底是谁?火焰岛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 那研制反复失败的药剂竟然在一个少年身上阴差阳错的成功了。沈家的大小姐,从少林寺钻狗洞偷跑出来的小和尚,装疯扮傻的术士戏子…… 这所有的故事都要从那个破旧的渔港开始······
  • 王

    他是王的儿子,却在将军府长大;他是将军的儿子,却被抱入王宫,成为王位的继承人。是怎样的错乱,怎样的离合,让他们面对不同的人生道路的抉择。面对至高无上的权力与最荣耀的尊位,面对心爱的人,他们又该何去何从?作品以战国诸侯争霸为背景,讲述着征战、宫斗、寻爱等悲欢离合的故事。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