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600000003

第3章 前言(2)

在此之前,一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书院和朝廷办的太学、国子监,但那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近、现代大学;一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兴办的教会大学,已经开始有了大学的萌芽,其中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和山东的齐鲁大学是比较早、也比较成熟的两所学校,它们应该就是诞生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第一批大学。

如果说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第一所自办、官办大学,则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就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第一所中央大学。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各学校转为效法美国的大学制度,而延续至今。

在此前后,中国最好的大学,也就是南洋、北洋、圣约翰、齐鲁了。南洋因为没有受到什么干扰,尤其超过北洋,是其中的“老大”。当时,北大、清华、复旦、南大、浙大等校都还没有发展起来。

中国除了北大与清华这两所至今仍受世人瞩目的国立大学之外,一直被冷落的私立大学(如东吴、复旦、暨南)和教会大学(如金陵、燕京、沪江)也有值得感念之处,他们在北大与清华之外,也算是开辟了中国大学的“第三条道路”。

很快,中国的高校有了长足发展。蔡元培初任民国教育总长时,在当时的国力下,觉得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好首都的这所大学就已不错。结果,高等教育的发展令他自己也很意外。国立大学连连创办不说,各省办学热情和能力更是令人吃惊,且不管地方是由何等人掌管,对大学教育都不吝投入。民间私立大学也不断涌现。这个文明古国自古高度重视教育的脉流,在民国延续。

1917年蔡元培开始执掌北大,到五四运动中北大独占鳌头,使北京大学成为中国当时最有名、最杰出的大学,特别在人文方面更是无人能望其项背。继而是蔡的学生蒋梦麟主校,北大继续发展。但当时北大的理工科还很差;理工科还是南洋、北洋强。南洋大学于1921年并入唐山、北京两校后,改称交通大学,又因为有唐文治的精心管理,成为当时最好的理工学府。北洋大学的理工科也十分强劲。但南洋、北洋虽有理、工、管,却缺乏文科,还不是综合大学。

北伐成功,从1927年蒋介石定民国首都于南京,国内形势趋向稳定,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号称“黄金十年”。这10年里,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1929年7月26日,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目标;大学分国立、省立、市立和私立4种;大学下设的学院分为文、理、法、商、农、医、工、教育等8种;拥有不少于3个学院的方可称大学。

国民党从四处收集人才开始组建中央大学,想将之建为国民政府的最高学府,到20世纪30年代,终于在罗家伦手里建成当学科门类最齐全的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体系庞大,名师众多。但中央大学由于与政治联系紧密,经常卷入各种运动中,师资流动很大,学术和教育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学生有的很优秀,有的则是达官贵人子弟,不学无术,良莠不齐,其基础是从无到有,并未形成很有特色的校风。

北京大学则改名为北平大学(不过时间不长),由于蔡元培的离去和全国重心的南移,有些衰落。但其文、理科依然不错,仅工科较差。

交通大学下设上海、唐山、北平3个分部,规模更巨,致力于工业救国,基础好,底子厚,理工科无人能及,缺点是由于隶属交通部,只限于理工,基本没有文、医等,十年间没有中大、清华发展快。

清华也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崛起,由于清华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起点好,广延名师,又得天时、地利、人和,在梅贻琦率领下,以火箭速度发展,短短十数年就成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文、理、工都有很强的实力;国学院诸泰斗竞艳,蔚为壮观。

张伯芩和严范孙在天津创办的私立南开大学,发展也很快。

同济大学成为有名的理、工、医大学。

这一阶段,中国最好的大学是中央大学、北京大学、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这4校不相上下,号称大学“四强”。当时的著名学府,还有北洋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东吴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沪江大学、齐鲁大学等。1937年,全国共有大学及独立学院78所,教师6615人,大学生及研究生37330人。

大学体制成熟了,栖身大学或大学出身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了。相对于数亿人口的中国而言,他们还只是万分之一的凤毛麟角,确实是“精英”啊!

接下来是8年漫长的抗日战争时期,乃民国高等教育史上特殊的一页。

侵略者极恨民族意识最强、宣传抗战御侮最突出的大学,比如南开,竟被炸得只剩一座楼。民族危难中,一座座宁静的校园受到了严峻考验。70多所大学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纷纷内迁,辗转跋涉,维持教学。清华、北大、南开迁到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中大和交大迁到陪都重庆(但在南京和上海都留下伪中大和伪交大),浙大迁到贵州,交大的唐山和北平分部在茅以升带领下也迁至贵州。战争烈焰熊熊,大学薪火不灭。蒋介石将教育政策概括为:“战时要当平时看。”

西南联大合聚三校之力,无疑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大学,名师璀璨,学生优异,也可以说是当时世界的名校翘楚;但三校虽然联合,其实也是各自为政,注定最后不可能合成一校。

内迁使交大和中央大学实力大受影响,无法与西南联大比肩。

浙大则创造了一个神话,在竺可桢带领下,在战火中成长壮大,一举成为最好的大学之一。李约瑟到贵州,发现这么贫苦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好的大学,惊讶之余,称赞其为“东方剑桥”。虽然老外言过其实,但也说明当时浙大的强大。这也是浙大学子最为骄傲的时期。

北洋大学颠沛流离迁到西安,与其它学校组成西北联合大学,从此开始衰落,抗战胜利才免去消亡的命运,在南开的土地上重建北洋大学,建国后改为现在的天津大学。

在这8年里,西南联大(含清华、北大)一枝独秀,中大、交大、浙大则不相上下。

抗战胜利后,各校迁回旧址,大学教育恢复了正常,各校继续发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规定:“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到抗战胜利3年后、民国覆亡2年前的1947年,这一年是民国高等教育的高峰,中华大地共有大学210所,其中国立大学31所,私立大学25所;国立独立学院23所,省立独立学院24所,私立独立学院32所;国立专科学校20所,省立专科学校32所,私立专科学校23所。全国大学聘任助教以上教师8964人,其中教授2700人;在校生155036人,其中研究生424人,本科生130715人,专科生23897人。

清华在西南联大时期又招集了一批名师,分校后更加强大;中大和交大也开始恢复元气;浙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力头;北京大学则停滞不前,甚至有些不如燕京大学;南开大学从私立成为国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过西南联大时期也更为有名。

所以,从抗战到建国前,中国最好的大学是清华、中大、交大、浙大;其次是北大、同济、南开、复旦、中山、东北、东吴、武大、燕京、金陵等。

科学文明和现代思想在朗朗传播。一座座学府,一团团浓荫;一个个学人,一片片书声;一次次晨昏,一串串故事。多少学子,在这里笑过哭过,爱过恨过。大学的话题,有关知识文化的传承,有关真理智慧的求索,有关社会文明的提升,有关民族精神的进步,有关人类理想的追求,永远探讨不完。

学者谢泳认为:1949年以前的中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真正安定的时间并不长。在这个时代里,除了外患以外,还有不断的内争。这样的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还能发展,实属不易。这个结果是中国知识分子共同努力造成的,也是中国国立大学校长能在政府和大学之间保持平衡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大学独立所保持的相当尊重,应当肯定。

中华民国时期,正是因为有蔡元培、蒋梦麟、唐文治、张伯芩、梅贻琦、陶行知、马相伯、郭秉文、竺可桢、茅以升、罗家伦、胡适、李登辉……这些深受近代文明熏陶,热情追求真理,具有崇高人格的教育家,全面提升了中国大学的品质,使这些大学迅速和世界接轨,融入了人类主流文明。蔡元培、蒋梦麟身上所体现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竺可桢身上体现的浙大“求是”精神,梅贻琦等人在清华搞的“通才教育”,无论在今天还是在明天都不会过时,也只有这些精神才可能把我们带入一个新的时代。

学者杨东平说:中国高等教育的童年是丰富、烂漫和充满活力的。半个世纪之前民族前辈的探索和思考,是我们今天在新世纪不断纠正、改良和前进的重要精神资源。

魂兮归来!

同类推荐
  •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这是一部时光之书和个人史,以个人的角度乃至生活、命运轨迹为基本线索,贯穿了十多年在沙漠乃至异地的生命本真体验和思考。其中既有个人化的生活记述与心情心态逼真刻绘,又有对自然事物及人生人世的观察和发现。在写作手法及艺术追求上,实验与传统并重,力求更逼真地书写个人乃至时代的平民生存史,其中还大量地涉及到了地域文化及历史遗迹,乃至个人生命过程中的种种遭际。整部书格调忧伤而又高贵,多“道人所未道,言人所难言。”作者始终不跟风、不师从、不合唱,坚持自己的艺术思想与独特的书写理想,使得这部书稿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当下任何散文作品,堪称新世纪以来一部独立之作。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 龙与少年游:江南随笔精选

    龙与少年游:江南随笔精选

    这是江南写作12年来首部集结出品的叙事散文集,讲述江南本人所见多年来的身边故事。一个作者哪能写尽世上的所有人呢?写来写去,写的还是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无论孤独还是野心,都有自己人生某个侧面的写照。这是我的局限和浅薄,但也是我的真诚。——by江南
  • 人物不打折扣

    人物不打折扣

    《人物不打折扣》收录了老舍先生描写人物的多篇经典散文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这些作品用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语言,刻画了当时一些人物的形象,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将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及各种人物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在一起。让人在历史和现实之中品味生活人生百态。
  • 弗罗斯特诗选

    弗罗斯特诗选

    《弗罗斯特诗选》结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代表性的诗篇,配以优秀翻译家顾子欣的译文。弗罗斯特的诗歌成功地运用了美国口语,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比较浓厚的地域性的文化色彩,他的诗歌因此而饱受争议。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朴素,能代表美国诗人在二十世纪初的诗歌风格,那就是通俗易懂,广泛地描绘自己的经历和真实的生活感受。借助于象征手法和暗喻、寄托,弗罗斯特的诗歌兼备了浅显和深度等多种质感。
热门推荐
  • 贵人相助

    贵人相助

    折方宇正在升迁的节骨眼上,父亲却去世了,他只得回家奔丧。折方宇的父亲折文治早年是给公社喂猪的,后来就成了炊事员,再后来就成了管理员,管理员当了多年以后,遇上改革开放,乡政府收粮要款刮宫流产,所有人天天下乡,他年龄大了,又多病,就退了下来。后来就索性和折方宇他妈一起搬回了老家七里村居住。和他们一同住在该村的还有折方宇的弟弟折方中和弟媳梅芳。折文治近年来一直多病,每年都要住几次院,冠心病、肺气肿、脑梗塞多种病缠杂着,有时在本县医院住,有时就在折方宇工作的强龙县医院住,有时还在市医院住。
  • 水利泰斗:张光斗传

    水利泰斗:张光斗传

    张光斗,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结构专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贡献巨大,也有着诸多争议。本书全面叙述了张光斗从幼年以来的成长历程,描述了他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奋发向上,一心为国的赤子情怀,注重实践,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平凡温馨的家庭生活。
  • 重生之美人心计

    重生之美人心计

    她曾是这皇宫之中最受宠的妃子,却不想被那皇后薛氏一步一步涉及陷害,苦心经营了十四年才将她迫害至此,她死还要连带着家人受苦。大雪纷飞,她竟然有幸转世重生,这一世,不论是皇后还是那些伤她害她之人,都统统准备下地狱吧!皇宫里,她步步为营,用那美人心计扭转乾坤!
  • 暴躁校花:小子你别跑!

    暴躁校花:小子你别跑!

    一群小逗逼的纯纯爱情故事:表面清纯内心暴躁的绝美校花,艺术天份极高的帅气小混混,三个身高超过1米8的宠妹狂魔哥哥
  • 问你可以不可以

    问你可以不可以

    傲慢又毒舌的死神大人终于找回了他的“小镰刀”。独一无二+非你不可=十分甜蜜。“你打算怎么赔偿我?”傅筠来抬眼似笑非笑看着她。辜冬暗暗吐槽,你莫名其妙用我割草,还问我怎么赔偿?还有没有天理?我不是威风凛凛的狩猎镰刀吗?傅筠来啧一声,苍白的唇角微微向上勾:“你本就是我的镰刀,我用你割草不行么?不是物尽其用吗?”辜冬呆愣愣地想: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傅筠来抬手敲了她一记,慢条斯理地说:“当然。”辜冬崩溃: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彻底恢复过来,当一把不能说话不能动的镰刀好憋屈!!!!
  • 江山一诺

    江山一诺

    她原本是要去清朝的,怎么来到了这个地方?还被人以相府小姐的身份给嫁了!某女奸笑:既然来了,我可没风度成全你的真爱!某男斜睨:后位你要不要?儿子你要不要?江山你要不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妖孽在校园

    极品妖孽在校园

    征战沙场,他是兵王!纵意都市,他是至尊!偶得一枚神奇的板指,让他拥有了各种不可思异的能力!老子既然回归都市,就是来缔造传奇的!铁子群号:537357574新书《花都至尊仙医》求大家支持。
  •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重生受你一世恩宠

    重生受你一世恩宠

    前世,她眼中无他,嫁与他三年,缠绵病榻三年,最后抑郁而终!他说,木梚初,你可曾有心?她淡淡看他,眼见那个邪魅俊美之人为她眼窝深陷,满面疮痍,她心中情弦微动,却是已无能为力!一朝重生,她势必好好活着,把旁人欠她的都要回来,把欠了他的还回去,然后再受他一世恩宠!
  • 寻找生命的感动

    寻找生命的感动

    《寻找生命的感动》是著名散文家安谅先生近期推出的一部散文力作。他以极小的点切入,带人进入广阔的生命体验里,在这里,没有所谓的伟大,庄严,神圣,有的只是一些寻常细微甚至很可能被忽略的风景。尽管他的写作呈现出一种轻盈之美,它又不同一般的心灵鸡汤。在琐碎细小的事物背后,可以看到作者高度的文化自觉。禅意,学识,智慧,以及一种深切的悲悯意识都在这个集子里很好的呈现出来了。同时,我们又在里面看到了一种纠缠之美,生活可能就是这样一种纠缠。对个人经验的珍视,对无法来得及驻足的风景的告别,对世声灯影,浮华人间的复杂感受都糅杂在此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