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600000002

第2章 古希腊 古罗马音乐(1)

古希腊文明大至可追溯到迄今为止的5000年以前。今日的希腊共和国南部的爱琴海诸岛和土耳其小亚细亚半岛的西部沿海地区,是古希腊文明发展的中心区域,这里孕育出古老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欧洲音乐艺术的发祥地。

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其领土的1/5是漫布于爱琴海的1400多个岛屿,其中最大的岛屿是克里特岛。公元前2500-前1900年间于基克拉泽斯群岛出现的基克拉泽斯文明(Cycladic culture)、公元前2000-前1400年间于克里特岛产生的米诺斯文明(Minoan culture)、公元前1600-前1100年建于希腊本土兴起的迈锡尼文明(Mycenaean culture),是早期古希腊文明进程中最亮丽的三个时期。

公元前1200年之后,古希腊地域随着其人口的迁徙而不断扩大,其文化传播地域也随之不断拓宽。公元前750-前500年间,它的城邦区域已由早期的希腊半岛和爱琴海诸岛等地伸展到欧洲的马其顿、保加利亚、意大利南部,亚洲的土耳其的小亚细亚半岛、叙利亚、巴勒斯坦以色列,以及北非的埃及、突尼斯等地,形成一个环绕东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文化区域。

公元前6-前5世纪期间,希腊和波斯之间断断续续地进行了历时100多年的战争:希-波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希腊获胜而告结束。公元前338年,雅典被马其顿征服,这成为一次历史性转折,它标志着古希腊的雅典时代结束和马其顿时代到来。从公元前336年-前323年的13年间,在今天的东南欧、西亚和北非一带,崛起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马其顿帝国,帝国版图曾一度向东扩张到波斯(伊朗)、印度等亚洲腹地。在公元前323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高度集权的马其顿王国逐渐解体为大大小小的诸多联盟,这些联盟之间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而战事连连,导致这一时期东地中海沿岸诸国的历史状况错综复杂,政权更迭频繁。在此期间的希腊诸城邦硝烟不断,但爱琴海沿岸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步伐却并未因此止步,而是不断地向前迈进并走向繁荣。

希-波战争之后的200多年,是古希腊文化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古希腊人在文学、哲学、戏剧、音乐、雕塑、建筑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古罗马发端于公元前9世纪意大利中部的台伯河流域,是一个以罗马城为中心的部落联盟。罗马城建立的日期目前尚不确定,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753年左右。公元前509年-前27年间为“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发展为“罗马帝国”。从公元前 5 世纪起,罗马人趁其东方的希腊-马其顿一片混乱之际,在亚平宁半岛中部、北部和南部地区先后发动战争,相继征服了中部和北部的诸多意大利部族,并攻占了半岛南部的诸多由古希腊人控制的城邦。公元前4-前3世纪的亚得里亚海两岸,西部的罗马部落联盟逐渐演变为一个能与东部的马其顿帝国分庭抗礼的大国-“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15-前168 年,罗马人发动3次布匿战争打败了马其顿人,又于公元前146年征服了北非的迦太基以及整个东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诸城邦,从而获得了东地中海沿岸的统治权,以后又征服了西地中海沿岸,最终成为一个环地中海沿岸的强大帝国。

$第一节 古希腊音乐

欧洲音乐文明起源于古希腊音乐。古希腊音乐的源头,依照惯例大至可追溯到迄今5000年以前。由于年代久远,能够留存至今的古希腊音乐的史料相当有限,因而今天的人们只能在为数不多的一些文字、图片等史料中去探究有关音乐文化发展的线索,在一些含混不清的传说描述中去推断当时的音乐状况。

从一些遗留至今的诗歌、雕塑、绘画中,我们仍可以从某个侧面了解到古希腊时期的一些音乐状况。如:在《荷马史诗》中提到的阿夫洛斯管(Aulos)、排箫(Syrinx)、萨尔平克斯号(Salpinx)等乐器,从古代遗址中出土的花瓶、果盘等器物上,绘有诸如阿夫洛斯管,竖琴、里尔琴等图案。

一、三个音乐发展时期

古希腊音乐文化是欧洲音乐文化的起源。根据现存史料,古希腊音乐文化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荷马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其中,古典时期是古希腊音乐文化发展最繁荣的时期。

1. 荷马时期(约公元前12-前8世纪),也被称之“黑暗时代”或“叙事诗”时代。欧洲最早的史诗《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所述是这段时期中所发生的故事。据传,这两部史诗皆由盲诗人荷马以口头吟唱方式创作完成,之后它们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等时代,并越来越广泛地流传于欧洲各地民间。这两部大型史诗约形成于公元前10-前8世纪,《伊利亚特》描写的是旷日持久的特洛伊战争,其主题为歌颂特洛伊战争中诸多英雄豪杰的丰功伟绩,赞美他们在同异族战斗中所体现出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和集体主义精神。《奥德赛》是《伊利亚特》剧情的扩展,它所描写的是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奥德修的传奇故事。

2. 古典时期(约公元前8-前4世纪),也被称之为“抒情诗歌”(Lirikos)时代。抒情诗歌是一种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独唱体裁,该体裁在古典时代极为盛行,它通常由诗人写作诗文,并自弹里尔琴(Lyre)自唱。公元前7-6世纪的泰尔潘德(Terpander)、阿尔塞欧斯(Alcaeus)及萨福(Sappho)等诗人创作出大量的独唱抒情诗歌。与此同一时期,合唱抒情诗歌也得到快速发展,诗人西蒙尼德斯(Simonides)、平达(Pindar)等创作出相当数量的合唱抒情诗歌。合唱抒情诗歌最初形成于古希腊多利亚人的庆典和祭祀仪式活动,并在公元前5世纪时发展至顶峰。

公元前6世纪,与抒情诗歌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新体裁的古希腊戏剧:“悲剧”和“喜剧”也随之诞生。“悲剧”的希腊文是Tragedy,该词是“tragos”(羊)和“ode”(颂歌)两词的结合衍生词汇。古希腊悲剧由“酒神颂歌”演变而成,题材大多取自神话传说,气氛通常较严肃但并不一定是悲哀。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Aeschuos,约前525-约前456)、索福克勒斯(Sophokles,约前496-约前406)和欧里庇德斯(Euripides,约前484-约前406)。

古希腊的“喜剧”形式由酒神节欢庆丰收仪式中的劲歌劲舞场面发展而来,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约前450-约前380)是喜剧作家的代表,他共创作了44部喜剧,其中11部遗留至今。他的作品常有针贬时弊的内容,常借鉴通俗的民歌进行音乐创作,其主要作品有《青蛙》、《鸟》等。

3. 希腊化时期(约公元前4-前1世纪)。公元前338,雅典被其北部的马其顿王腓力打败后并入马其顿王国的版图,以雅典为中心的时代也由此结束。虽然,雅典作为希腊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在古希腊的马其顿时代丧失了,但是,古希腊音乐文明并未因亚历山大大帝的统治而招致毁灭。在马其顿时代所新建的大量希腊式城市中,希腊式的剧院和希腊式的庙宇随处可见,古希腊的悲、喜剧仍在上演,古希腊音乐在各种宗教仪式、节日庆典活动中仍然大量使用。古希腊音乐文化伴随着亚历山大的远征步伐朝向着更远的地域扩散和转移。

二、音乐理论

古希腊的“音乐”(Music)一词,比今日所谓“听觉艺术”、“乐音有组织的运动”的含义要广泛得多。Music一词源于Muse,Muse译作“缪斯女神”,Music亦即“缪斯女神的”。古希腊神话中的缪斯女神共有九位,其分别掌持着音乐、舞蹈、悲剧、喜剧、颂歌、抒情诗、史诗、天文和历史。该词广义为“文化与艺术”,狭义为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涵义。

1. 乐谱与创作

古希腊人首创了欧洲最早的记谱法:字母记谱法。这种记谱法用古希腊字母记录音高,它只表明音乐曲调起伏的大致轮廓。不记录音值。当时的音乐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承续,乐谱为轮廓记谱而非精确记谱,这种记谱只起到为演艺者和传承者提示既成音乐的作用。古希腊音乐表演是即兴式的,无须严格地依谱行乐。在古希腊文学作品中,诗的地位相当突出。诗是一种歌唱性文学作品,所有的诗都要和着曲调歌唱。古希腊时期没有专业作曲家,诗人或表演者即作曲者,吟诵诗词时通常即兴地附以曲调演唱。

迄今为止约40个古希腊乐谱实物被发现,其中绝大多数为一些断章残篇的歌曲谱,这些乐谱采用古希腊字母记写,它们的记谱年代前后绵延逾700年之久,其中大多数乐谱迄今仍无法被准确辨明。目前,已有几份乐谱被当代学者们尝试译出并录制成音响。

迄今所见最早的古希腊音乐记谱实例是出自公元前3-前2世纪的两份用蒲草纸书记写的、由欧里庇德斯创作的戏剧《俄瑞斯忒斯》(Orestes)中的合唱曲片断和《伊菲姬尼在奥利德》(Iphigénie en Aulide)中的片断。稍后还有公元前2世纪被刻在石碑上的两首赞美阿波罗(Apollo)的德尔菲(Delphi)赞美诗。

古罗马时期也留下了一些乐谱史料,如:公元1世纪时被刻在当今土耳其小亚细亚半岛某地一块墓碑上的《塞基洛斯墓志铭》;公元2世纪的《涅墨西斯颂》(Nemesis)、《太阳颂》和《缪斯女神卡利俄珀颂》的手稿等。《塞基洛斯墓志铭》为塞基洛斯创作的一手哀思亡妻的悼歌,今译乐谱大致如下:

《塞基洛斯墓志铭》的歌词大意是:

活要轻松愉快,

莫让琐事烦扰。

生命太短暂,

岁月催人老。

值得注意的是,《塞基洛斯墓志铭》作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出现的唯一一份既记有音高、又记有音值的乐谱。类似这种音高、音值都记写的记谱方式称为“有量记谱法”,有量记谱法产生于公元13世纪。

今天所知的全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文献史料,除了《塞基洛斯墓志铭》之外,尚未发现任何涉及到有量记谱法的文字记载,也未发现任何一份有量记谱的实例。然而,《塞基洛斯墓志铭》所采用的有量记谱法由何而出?为何失传?其中的缘由仍须进一步探讨。

2. 音阶与调式

公元前4世纪,著名音乐理论家亚里斯多塞诺斯(Aristoxenus,生卒年不详)在其著作《和谐的要素》中论述了四声音阶及其大、小完全体系的理论。在大完全体系(Great perfect system)中,包含4个结构相同、以无间和有间两种方式联套的四声音阶体系。

在小完全体系(Lesser perfect system)中,包含3个结构相同、以无间方式联套的四声音阶体系。其中含有1个bB音。

古希腊的音阶体系是四声音阶(Tetrachord)体系,该体系可由三种类型的四音列构成:自然四音列、变化四音列和四分音四音列。

同类推荐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盐池1936

    盐池1936

    当对家乡发生在七十多年的那场早已淡出视野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重温时,依然能够从仅存的回忆录、民谣集、地方史志等文字资料中,感受到它的波澜壮阔、如火如荼和生动浓烈。历史早已远去,我们尽其所能再现这段烽火硝烟的岁月,激励今人与后人永记历史。这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 承德避暑山庄散记

    承德避暑山庄散记

    一个人不可能走遍天下,览尽风光。如果有个风光集中、景物荟萃的地方,一览知天下,那可是人生一大乐事。巧啦!我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承德。我是1955年至1958年在承德念高中,1971年又来承德工作,一直到如今,前前后后在承德生活了40年,和承德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把她视为我的第二故乡。如今,我已到了“古来稀”之年,三个子女全在北京,他们动员我和老伴去北京过晚年。可我们舍不得离开承德,坚意要在承德生活下去。承德在300多年前只是居住十几户游牧人家。
  •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剧本乃一剧之本。本书论述了有关广播影视剧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内篇从激发创作想象力角度探讨剧本创作;外篇通过具体的剧本范例完成实战操作,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写作现场。本书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剧和专题片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我国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宋金之际,契丹、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的乐曲相继传入北方地区,与当地原有音乐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乐曲,而原来与音乐相配,后来逐渐独立的词很难适应新的乐调,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散曲。散曲萌芽于宋金之际,兴起于金末,元代初期的散曲刚刚从词或俚曲脱胎而出。因此,这时的散曲有着“以词为曲”的特点。
热门推荐
  • 法的门前

    法的门前

    《法的门前》是美国经典法理学教材《法律之门》的作者之一彼得·德恩里科与原书中文译者邓子滨在原作的基础上,专为中国读者改编而成。原书在美国畅销30多年,历经8版,被誉为英美法的微型百科全书。《法的门前》既汲取了原书的精华,又特别为中国读者考虑,删繁就简,精心筛选和编撰了适合中国读者的素材和内容,尤其适合法学院的学生以及希望了解和思考美国司法模式的读者作为基础读物。
  • A Trace of Vice (a Keri Locke Mystery--Book #3)

    A Trace of Vice (a Keri Locke Mystery--Book #3)

    "A dynamic story line that grips from the first chapter and doesn't let go."--Midwest Book Review, Diane Donovan (regarding Once Gone)From #1 bestselling mystery author Blake Pierce comes a new masterpiece of psychological suspense.In A TRACE OF VICE (Book #3 in the Keri Locke mystery series), Keri Locke, Missing Persons Detective in the Homicide division of the LAPD, follows a fresh lead for her abducted daughter. It leads to a violent confrontation with The Collector—which, in turn, offers more clues that may, after all this time, reunite her with her daughter.
  • 卧底中将

    卧底中将

    国民党反情报将军怎样为共产党提供情报?国防部红派司如何发挥至高无上神奇作用?地下党为什么能战斗在敌人心脏游刃有余?百万雄师渡长江第一船怎么能在芜湖登陆?描写史存人物传奇经历智勇双全可歌可泣,解密真实历史前因后果震撼千古惊心动魄。
  • 余生我要我们在一起

    余生我要我们在一起

    新书《叶少的心尖宠妻》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最美的年华遇见你,爱上你!五年的分离思念你,想念你!咫尺光年,爱如初见!四季风来,今生为伴!余生我要我们在一起!这是一个有些小虐的宠文,男女主双洁!
  • 间隔年,一个女孩在游行

    间隔年,一个女孩在游行

    她,蔡璐璐,一个80后单身女孩,经历了一段奇幻又刺激的间隔年之旅:在路上,她经历了单身女孩旅行可能遇到的各种惊奇、刺激和彪悍的事:她想要的,是如何在庸常不变的朝九晚五中寻找到人生的乐趣与价值,如何不在房子、车子、信用卡三座大山重压之下日渐麻木,将年少时的所有梦想抛诸脑后。也许答案就在路上。每个人只能年轻一次,即使不能像光鲜的影视剧中那般轰轰烈烈,至少要给自己一次机会,试着推开那扇通往世界的大门,哪怕只从门缝中瞭望一眼也好。
  • 四川文学(2015年第10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10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柳芒的潇洒末日

    柳芒的潇洒末日

    出于某种爱好,一个地下拳手去搬砖了,本以为可以一边搬砖一边调戏美女包工头的,没想到病毒爆发了。但这并不影响他手牵活泼傻少女,肩扛性感美少妇。吃的是变异兽肉,喝的是鬼脸花液,生活乐无边。
  • 职场的24个悖论

    职场的24个悖论

    《职场的24个悖论》由廖康强编著。哲学看似晦涩艰深,却恰恰是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总结出的人生智慧,是以简代繁,去粗取精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化解职场的复杂性。《职场的24个悖论》就是从哲学这一全新的角度来阐释和剖析职场,用哲学悖论来揭示职场中矛盾和冲突的思想根源,帮助人们了解职场,掌握职场生存与发展的技巧。花一些时间读一本这样的书,从哲学的角度去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或者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处理职场问题的借鉴和参考。希望透过这24个悖论,你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职场,为自己打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洞真太上三元流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前夫来袭:老婆约吗?

    前夫来袭:老婆约吗?

    他不是善男信女,做事向来心狠手辣。他说,他的女人就算死,也只能死在自己怀里,别人休想碰她一丝一毫。一转身,他却跟别的女人传出了婚讯。“既然你已有妻子的人选,那我们之间就没必要在纠缠。”女人甩开男人,一脸冷漠的将他踢下床。“顺便送你一份大礼,我有孩子了,但不是你的。”他薄唇微抿,不由得勾起一抹邪恶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