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100000003

第3章 员工比钱更重要(2)

在经过一番调整后,现在的阿里巴巴已经摆脱了“精英团队”的困缚。马云能做出这样的举措,当然首先是尝到过这样做的滋味。没吃葡萄前不知道葡萄是酸的,必须经历过才知道如何避免。书面的教典是从“困境”中走出来的人提炼出来的经验,以此而做是需要胆识和抉择的眼光的。在阿里巴巴的核心团队中,有很多人是跟随马云一路成长的。如现在任阿里巴巴COO李琪,淘宝网总经理孙彤宇、阿里巴巴副总裁金建杭等等,均是参与创业的所谓“十八罗汉”成员。马云说:其实他们和我一样,都算不上绝顶聪明的人,但是这几年内成长飞快。

看来企业中不是精英的人更能体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人能把自己的心态放正,安分守己,没有炫耀和对权利的愿望。在这里马云曾说许多很经典的话:今天的阿里巴巴,我们不希望用精英团队。如果只是精英们在一起肯定做不好事情;如果你认为你是英雄,你是不平凡的人,请你离开我们。我们并不需要人精到我们这儿,要么人,要么精,人精是妖怪,我们不要;我们可以把别人当作精英,可以把百度、Google当作精英团队,但我们是平凡的团队,我们要做不平凡的事情——通过新的生意方式创造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到底是找明星团队,还是找平凡团队?在《赢在中国》的节目中,马云曾做过一个精彩的点评:创业时期千万不要找明星团队,千万不要找已经成功过的人跟你一起创业,在创业时期要寻找这些梦之队:没有成功、渴望成功,平凡、团结,有共同理想的人。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再请进一些优秀的人才,对投资、对整个未来市场开拓才有好的结果。尤其那些35~40岁,已经成功过的人。他已经有钱了,他成功过,一起创业非常艰难。

而中等偏上也是马云衡量人才的一个标准,也是他挑选团队成员的参考系数。这实际上是一种“做事”的标准,“中等偏上”的人,有智商,也有做事的实干精神。而“前三名”的人,是读书高手,不一定是做事高手。特别差的学生,则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马云以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寻找“最合适的人”,这是一种个人感悟,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在马云的眼里太聪明的人有“妖怪精明”的成份在里面,所以他宁可不要那样的人才。相比之下,稍微逊色于他们的,不是最聪明的人才是最适合企业的人选。当然,人的审视能力是不同的,你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去寻求心中认可的人才,但是切忌住一点,过于精明的人才在企业中甚至比平庸的人更平庸,这些人常把人际关系放在头位,工作放在第二,他们做的很高明,溜须拍马都“玩”的很高尚,他们工作不多,但往往得到上司的褒奖,而那些兢业工作的人却得不到所谓的奖赏。一个企业管理者如果把这号人放进企业来,那完全就是把一个混吃混喝的主拉了进来。他们的伪装让你甚至认为他干了多少利于企业的事,其实他们什么都没干,只不过用“精明”的方法骗过了你的眼睛。

阿里巴巴之所以形成现在庞大的规模,如此高的知名度是和马云的择才密不可分的。现在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了一个让其他企业羡慕的“精英团队”。马云没有否认,也没有认同。是精英与否对阿里巴巴来说,意义并不重要,说得再好不如做出来给别人看。在这里有一条值得我们去注意的小细节。企业颇具规模后,招聘人才的门槛自然就高了。“精英”也会把自己收敛起来,变得和“不太聪明的人”一样。但是他们的能力却比“不太聪明的人”高出一截,只要他们把心态放正了,把企业的价值观看正了,那么阿里巴巴也不会拒人于门外。

其实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要把所有人的价值观统一起来。心太细的人考虑的太多,稠密到什么细节问题都要往里扎,扎进去就出不来了,他就成了一个“异类”。这就是精英人才最容易犯的弊端。想做比较的话,即便是对企业做出的贡献有多大,还是弊大于利,不如舍弃。有共同价值观的人,心态都很平和。他们不会死钻牛角尖,他们会认为自己所学不足,会把精力全都投放进工作中去;他们会吸取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的人如果单个确实比不上精英,但是一旦联合起来,却是要比单个精英或者精英团队强上百倍。因为那时候他们已经成了一个坚固不可摧的群体,他们的理念一致,没有分歧。做到这点就必须受到企业心态的熏陶。

马云说,我觉得人才进入我们这个公司以后,必须要认同我们的文化,认同我们一个理想。只要他不认同我们公司的目标——要做80年,或者认为,最好80年上市以后,大家分手就走。算了,这些人就不应该让他进来。

中国企业很少说使命感、价值观、理想、共同目标,而国外讲的最多的就是使命感和价值观。谁都知道现在的阿里巴巴公司,有一个汇聚世界精英的团队,但是,平时我们用人上,“精英”却不是首选,甚至连第二都排不上。我们选的是对公司的价值观有认同感的人。

保证公司的价值观是必先考虑的一个问题,阿里巴巴在招聘新人时,就注意选择那些价值观符合公司标准的人。这样一来似乎是在不是“精英”的人中又筛选了一部分出局。从而也在暗示说,阿里巴巴有自己对“精英”的认识概念。他们会选用那些取向与公司价值观相符的人,能够使企业在内部建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如果企业雇佣的人在价值观上与企业文化不相符,那他就会认为企业所从事的商业不值得,那企业还怎么能希望他把该做的事做好呢?

马云的“精英队伍”是所向披靡的,马云一直在告诫他们的员工,我们这里没有精英,精英都在别的企业中,但是我们这些不是精英的人组合在一起,爆发力是比“精英团队”更强烈的,事实证明马云所说的是对的,但是要做到他这一点又谈何容易呢?如果你此刻在想,我能不能?那么就把所谓的疑问拿开,不要瞻前顾后,这取决于你的眼光。人才的筛选并不需要技术含量,精英——是团队整体发挥出来的,整个团队就是一个精英。

★第三节:价值观的独特见解

毫无疑问,阿里巴巴的传奇应归功于一大群优秀的阿里巴巴人。而这群一度叱咤风云又特立独行的阿里巴巴人聚拢在一起,又自应归功于马云创建的独特价值观。人们非议过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但是对于阿里巴巴的团队却没有任何非议。那么,究竟马云有什么“魔咒”,能让那么多优秀的人能心甘情愿地甚至降低身份、降低收入去跟他捕捉一个在当时还非常遥远的未来?经历着从一个公司向五个公司分拆转型的阿里巴巴,是什么令其保持稳健发展?结果仍就是他对企业独特的价值观,马云认为必须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才能去接手接下来的工作。否则你的地基都没有打好,建起来的房子必然随时都可能倒塌。

当有人问起,阿里巴巴最值钱的东西时,马云回答的很干脆,他说:一位刚加入阿里巴巴的高管曾经问我,阿里巴巴有价值观没有?我说有啊,他问:写下来没有?我说没写过。他说把它写下来,想想从1995年开始是什么让我们这些人活下来。我们总结了九条:群策群力、教学相长、质量、简易、激情、开放、创新、专注、服务与尊重(即“独孤九剑”)。没有这九条,我们活不下来。所以这九个价值观是阿里巴巴最值钱的东西。

如果把价值观做一个定位,那么就可以说它决定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标准;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提倡的价值观有很大差别,就很难融入到企业的整体氛围中去;如果企业在选人时,没有充分考虑人才的价值取向问题,那就很难指望招聘的人会为公司做出贡献。这是一个衡量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应该说很多人在此往往忽略这点,它不是细节上问题,价值观的概括面很广,致使很多人摸不清、看不透它。

曾担任阿里巴巴人力资源总监的邓康明说:“我们在招聘的环节中就在确认他的价值观是否符合标准。否则对公司和员工都是不负责任的。在招聘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问卷来确认他的行为,以及做一些选择、一些判断的时候的想法。比如说我们会问他,你在某某公司期间,你最佩服的同事是谁。如果直截了当地问他,你在那边人缘好不好啊,这个问题太直白,他可能会选择对他最有利的一种回答。但是我们会问他,当时跟你配合最好的人是谁,配合最不好的人是谁。对于这些问题,他很难去掩饰他的真实想法。也不是说这些问题有标准的答案,只是看哪个时候,哪个职位的具体需求。并不是说他回答得面面俱到我们就要他了,我会看他原来工作的团队怎样,如果他工作的团队都不是很透明、很开放的环境。别人对他有很多微词,那是把他放错了地方,可能放在阿里巴巴这个环境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在价值观的明确化逐步体现过程中,阿里巴巴开始最大化的体现自我价值。2004年8月,“就是女排决赛后的第一天,我们开始变动阿里巴巴企业价值观的表述方式,把原来的‘独孤九剑’变成现在的‘六脉神剑’”,阿里巴巴人力资源部负责此事的一位中层人士这样回忆说。

马云对“六脉神剑”的解释很简单:一是“客户第一”,指关注客户的关注点,为客户提供建议和资讯,帮助客户成长;二是“团队合作”,共享共担,以小我完成大我;三是“拥抱变化”,突破自我,迎接变化;四是“诚信”,指诚实正直,信守承诺;五是“热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六是“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和平常的心态做非凡的事情。而每一脉中又分为5个项,共30条考核细则。看上去很“软性”的价值观,在阿里巴巴依托具体的分拆评价,化分可考量因素,制约着每一个人。如“诚信”这脉中,有“诚实正直,表里如一”、“通过正确的渠道和流程,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批评意见的同时能提出相应建议,之言有讳”、“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等内容。这些听起来很空的内容,都要被量化。每一脉都有若干分支,分支后也并没有因此而终结,它是活性的,死板的条文其实不起大作用,设定的越死,忽视的可能就越多,这是管理的技巧,当然,具体必须共持同样的价值观才行。

阿里巴巴一般会在每个季度考评一次,员工首先要向大家介绍自己一个季度的工作,按照30条价值观考核细则给自己打分,再由部门主管根据员工表现打分。主管会告诉员工,为什么会给他这样一个分数,上季度他在团队中处在什么位置,欠缺的地方要改进,表现好的要保持。

但是在阿里巴巴的每个季度的全体员工考核中,对价值观行为标准的打分会占到其总分值的50%之多。而在多数企业,这些往往只作为参考因素,或者占据评价体系的一个很小的比例。他们把价值观看的不那么重要,相反实质性的“东西”才是他们所急需的,这就是眼光长或短的问题,一个眼光长远的人,会把价值观放在首要位置上。那些目光短浅的人看到米粒大小的利益就把持不住了,这些人到不了金山肯定就会“瓦解”了。而马云就是希望借着这种有些极端的硬性制度,确保阿里巴巴的味道能持久的散发下去。

在马云看来,对于创业者而言,有三个问题至关重要:第一是做什么。创业者要有梦想,要确定该干什么,而不是能做什么。第二是怎么做。马云指出,确定了梦想就要去做,还要懂得舍弃。“阿里巴巴有今天,很重要的一点是9年以来,我们只做电子商务,没有进入其它领域。”第三是做多久。马云认为创业者必须要有明确目标,明白自己最终要做多久。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有眼光、有包容的胸怀。有了清晰的目标之后,要坚持信念,阿里巴巴之所以挺到今天,坚持做自己的事非常重要。

回顾创业历程:马云称:我们是高速发展的小公司。即使在目前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马云仍给阿里巴巴定位为“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的一家高速发展的小公司”。马云就公司的战略和公司结构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马云指出,制定战略目标永远不能超过三个,超过了三个就记不住了,员工也记不住了,每年定目标,将重要的一、二、三确定下来,第四个就要关闭掉。而对团队来说很重要的就是“管人原则”,一个人最多只能管七个人,超过七个人一定产生问题。有些人或许会这样说,马云的说法太笼统,不能做为参考,这取决于一个人的能力问题,能力的大小是和管多少人是成正比的。对于这样的话,马云没有做出具体解答,其实也根本没有必要去解答。一个企业要成功,最切忌的就是杂而乱,拿的东西多了,眼睛就会花,最后弄的什么都没做好,你的价值观都没有理清,就凭一己的“强大”能力就想冲破这一层么?这是不现实的。马云说:管理团队的时候,一定要制定价值观,运营大的企业要有小企业的思考,但是要有大企业的眼界。

就团队的沟通和用人的法则上,马云讲到:“埋怨上级的人永远不能提升他;埋怨平级的人不是团队的人;埋怨下级的人,要让他离开。”一位在阿里巴巴工作的员工说道:“在阿里巴巴做事,不会觉得价值观是个很空的东西,比如,做销售员有18条高压线不能碰,如拜访客户记录造假,恶意拜访同事的客户,互相挖墙角,从给客户那里拿回扣,未经许可泄露客户信息,在公司内散布消极言论等,都属于价值观考核的内容,犯了这些错误,肯定走人。”任何企业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成功与否从管理中就能看出来,阿里巴巴的员工对价值观都是一致的,这就好比一群集结起来的蚂蚁一样,行动起来的力量是惊人的。

一百年前通用电气生产电灯泡时,它们的使命是“让天下亮起来”;迪斯尼乐园创建时的使命是“让天下的人开心起来”,做的都是开心的东西。马云提出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让阿里巴巴一开始就具有了世界级的基因。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不仅笼络了随同马云创业的17位绿林好汉,还吸引了众多高手的加盟。

1999年9月,阿里巴巴正式成立后,瑞典银瑞达公司的副总裁蔡崇信飞赴杭州洽谈投资。和马云谈了4天后,蔡崇信说:“马云,那边我不干了,我要加入阿里巴巴!”马云求之不得:“好!你来帮我管钱。我不会管钱,我最多管过200万元人民币。”蔡崇信的加盟增加了阿里巴巴的说服力(蔡崇信目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1999年10月29日,由高盛公司牵头,瑞典银瑞达公司等联合向阿里巴巴投资500万美元。随后,阿里巴巴又从软银孙正义手中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投资。

同类推荐
  • 腾讯是怎么长大的

    腾讯是怎么长大的

    在很长的时期里,腾讯是中国互联网世界的一个秘密。马化腾很少接受采访,也不太出席公开活动。甚至连腾讯也对自己的历史漫不经心,重要的内部会议几乎都没有文字记录。2011年,吴晓波开始腾讯企业史的创作,他访谈了包括马化腾在内的60多位人士,查阅了内部资料和文件,走访了互联网业界的从业者、观察家和腾讯的竞争对手。2016年10月14日《腾讯传》出版前夜,吴晓波在大头思想食堂首次公开演讲——《腾讯是怎么长大的》,解读腾讯的“成长密码”,以及再创作调研过程中产生的更为浓烈的困扰。本书是这次演讲的精华内容,是对《腾讯传》的一个补充,讲述了诸多《腾讯传》中无法提及的故事以及感悟。
  • 蒙牛攻略

    蒙牛攻略

    蒙牛大胜局书系以实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从蒙牛的管理模式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以及营销策略与品牌攻略等几个方面入手,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蒙牛速度”背后真正的奥妙。例如:无论是创立之初精妙绝伦的比附策略,还是后来蒙牛酸酸乳与超级女声的完美结合,抑或是体现出蒙牛管理迈向标准化的三权分立、矩阵式变革,更毋庸说闻名于业界的“蒙牛商学院”,提倡大公有制的草原精神,更有贯穿了蒙牛的整个发展过程的牛氏魅力……从多个角度,深入挖掘了蒙牛的独特魅力,希望能使读者对蒙牛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全新的视野以及获得一种全新的感悟。
  • 挖掘你的销售力量

    挖掘你的销售力量

    本书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作了调整、优化与创新,本书有意识地把消费者行为学的普遍原理与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性及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最新具体实践相结合,即在阐述世界各国消费者行为的共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阐述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性。学会这些潜规则将对你的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帮助。
  • 老板员工如何相处

    老板员工如何相处

    如何做称职的老板,如何做称职的员工,没有花哨的言语,只有质朴的告诫。
  • 管理的力量

    管理的力量

    《管理的力量》以科学管理为依据,着重从目标、决策、领导、创新、激励、人才等几个方面介绍管理知识,同时,又结合中国式管理的一些内容,希望能为广大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管理,也希望借助我们微薄的力量,为你的管理工作排难解忧,为你的企业大厦添砖加瓦。为中国管理加油!为中国经济加油!为中国梦加油!
热门推荐
  • 骇档案:绝命整形师

    骇档案:绝命整形师

    一把整容手术刀,削骨如泥。12张生肖脸,12桩人命悬案,杀人恶魔神出鬼没……三年猎凶,谁才是真正的受害人?杀人犯与被害者究竟谁是谁非?恐怖变脸悬案由谁来破解?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夜城旧梦

    夜城旧梦

    她冷漠无情,杀人无数,却在遇见他之后,频频失态,她想,她的报应来了。他装傻充愣了二十年,却在遇见她后放弃所有计划,他想,他要找的人,找到了。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

    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

    《秋露危城》为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第二部。明朝国破君亡,面对南下的清军,聚集白门的士人阶层有的誓死坚守,有的仍热衷于私利,一时间,忠臣、奸臣、文人、才女轮番登场,在金陵演出一场令人唏嘘的悲喜剧。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翔实的史实为经纬,编织成一幅层次分明、引人入胜的历史人物画卷。崇祯十七年,黄宗羲之弟中选贡生,他同弟弟一起去绍兴拜会老师刘宗周,在他家得知清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已死,奋力阻止老师自杀殉国。留都南京群龙无首,权力斗争混乱,拥护璐王和拥护福王的两派争执不休。钱谦益试图说服吕大器、雷縯祚拥立潞王,在城内散步针对福王的“七不可立”的公启。
  • 找阳光的笨小孩(闪小说校园篇)

    找阳光的笨小孩(闪小说校园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销售攻心术

    销售攻心术

    结合心理学研究成果和销售实战的销售圣经,对消费者的不同心理,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以及销售人员应该怎么去面对客户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介绍,本书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主张面对看似纷繁复杂、难度重重的销售工作,首先要认识到销售活动的制胜秘笈:那就是在销售活动中,要想提升你的销售业绩,就一定要真正明白心理学对销售的重要性,销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场心理战。销售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赚取金钱,而是获得人心。本书所提供的种种技巧,不管是挖掘需求还是推动成交,都是拿来就可以使用的绝招,不但能使销售新手学到销售的入门知识,更能促进销售人员对销售工作有进一步的认识,得到重新启迪和实际帮助。
  • 再忙也能做个好妈妈

    再忙也能做个好妈妈

    当80后、90后妈妈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育儿主力军的时候,这批普遍受过高等教育的妈妈们开始更多关注新的育儿法,而不是将老一辈的育儿理念一成不变地继承下来。于是,很多父母会在学习育儿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个在育儿书、媒体、网络等地方出现频率相当高的词——敏感期,很多诠释敏感期的书籍、杂志铺天盖地冲入父母的视野。
  • 祸世羽凰:傻夫不休妻

    祸世羽凰:傻夫不休妻

    她是玉府千金,却连续被人休了八次,直到第九次遇见了他。他是金府公子,天生痴傻,不喑世事。媒婆一根红线,说的她才貌双全琴棋书画,说的他一表人才俊逸非凡。两家愉快的定了亲事。这一次,媒婆诚不欺她,他不会休妻,因为他傻。“傻子,如果有人欺负我,你该怎么做?”“打他!”“傻子,如果以后有人想抢走我,你要怎么做?”“抢回来!”“傻子,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玉家的人了,你来叫我一声夫君听听?”“娘子。”“你说什么?”“……”“等等,你不傻了?”“不,我是个傻子。”“你再说一遍?”玉舒娥拔腿追上快要逃出视线的金二公子,“是傻子你就别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2)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