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7600000008

第8章 公冶长篇第五(1)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孔子谈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他虽然被关在监狱里,但那不是他的罪过。”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了。

名家注解张居正注:“可见圣人之于婚嫁,不论门族,而惟其人;不拘形迹,而惟其行。非独谨于婚姻,亦可谓明于知人者矣!”

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译文孔子谈到南容,说:“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做官不被废弃;在国家政治黑暗时,能免于遭受刑罚。”于是就把侄女嫁了给他。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此以己之私心窥圣人也。凡人避嫌者,皆内不足也。圣人自至公,何避嫌之有?况嫁女必量其才而求配,尤不当有所避也。若孔子之事,则其年之长幼、时之先后皆不可知,惟以为避嫌,则大不可。避嫌之事,贤者且不为,况圣人乎?”

张居正注:“以兄女妻南容,皆择贤而配,圣人致谨于婚配之礼如此。”

5·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译文孔子谈到子贱,说:“这个人真是君子啊!假如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取得这样好的品质呢?”

名家注解张居正注:“此可见自修之功固不可废,而师友之益,又不可无也。然师友之益,不但学者为然,古之圣帝明王屈己下贤,虚心访道,尊崇师保,而资其启沃,慎择左右,而责之箴规,无非欲严惮切磋,养成君德而已。古语说:‘师臣者帝,宾臣者王。’然则人君欲成其德者,当以好学亲贤为急。”

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译文子贡问道:“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是一种器皿。”子贡说:“是什么器皿呢?”孔子说:“是祭祀时才用的尊贵的瑚琏。”

名家注解朱熹注:“子贡见孔子以君子许子贱,故以己为问,而孔子告之以此。然则子贡虽未至于‘不器’,其亦器之贵者欤?”

张居正注:“赐,是子贡的名。器,是器皿。瑚琏,是宗庙中盛黍稷的器,以玉为之,夏时叫做瑚,商时叫作琏。然则子贡虽未能如君子之不器,其亦器之贵者矣。”

5·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译文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却缺乏口才。”孔子说:“为什么要有口才呢?强词夺理与人辩论,常常会遭到人痛恨。我不知道这样的人是否真的有仁德,哪里用得上能言善辩呢?”

名家注解朱熹注:“仲弓为人重厚简默,而时人以佞为贤,故美其优于德,而病其短于才也。”又曰:“何用佞乎?佞人所以应答人者,但以口取辩而无情实,徒多为人所憎恶尔。我虽未知仲弓之仁,然其不佞乃所以为贤,不足以为病也。再言‘焉用佞’,所以深晓之。或疑仲弓之贤而夫子不许其仁,何也?曰:仁道至大,非全体而不息者,不足以当之。如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况仲弓虽贤,未及颜子,圣人固不得而轻许之也。”

5·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译文孔子让他的学生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对孔子说:“我对这个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漆雕开已见大意,故夫子说之。”又曰:“古人见道分明,故其言如此。”

张居正注:“观开此言足徵他所见者大、所期者远,其一念求道之心必欲至于精微之极,而不以小成自安。故孔子闻而喜悦,盖深嘉其笃志于学,而将来成就有不可量也。求之于古,如伊尹乐道畎亩,便自任以天下之重。”

5·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译文孔子说:“礼乐之道如果不能实施,我就乘竹筏漂浮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人,就只有子路了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又说:“子路的勇猛超过了我,这就没什么可取的了。”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浮海之叹,伤天下之无贤君也。子路勇于义,故谓其能从己。皆假设之言耳。子路以为实然,而喜夫子之与己,故夫子美其用,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

张居正注:“盖仲由勇于为义,是个临难不避的人,故孔子许其从己。然这说话也只是孔子自伤其不遇而假设之词,非真有浮海之意也。子路闻之,以为夫子不许他人而独许己,遂信以为实然,心中喜悦。盖过于信人为急务哉!”

5·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路真的仁德吗?”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啊,在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兵役的事,但不知道他是否仁德。”孟武伯又问:“冉求怎么样呢?”孔子说:“冉求啊,在拥有千户人家的城镇里,或者在有百辆兵车的封地里,他可以做总管。但我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啊,穿上官服,立在朝廷之中,让他接待宾客,和他们交谈应对还可以。我不知道他是否仁德。”

名家注解朱熹注:“子路之于仁,盖‘日月至焉’者。或在或亡,不能必其有无,故以‘不知’告之。”又注:“古者以田赋出兵,故谓兵为赋,《春秋传》所谓‘悉索敝赋’是也。言子路之才,可见者如此,仁则不能知也。”

张居正注:“盖仁之为言,必纯乎天理,而无一私之杂,始终惟一,而无一息之间,才叫作仁。其心之纯与不纯,有非行事所可见,他人所能识者。故夫子于三子皆许其才,而未信其仁。盖以发于外者易见,而蕴于心者难知也。有志于求仁者,当省察于吾心独知之地而后可。”

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谁更好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知十件,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二件。”孔子说:“不如啊!我同意你的话,是不如颜回啊!”

名家注解朱熹注:“颜子明睿所照,即始而见终;子贡推测而知,因此而识彼。‘无所不悦,告往知来’,是其验矣。”

张居正注:“然这弗如之一念不但是学者上进的机栝,若使为人君者能以古之帝王为法,而自视以为不如,必欲仰慕思齐而后已,则其进于圣帝明王也不难矣!”

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责备他有什么用呢?”孔子又说:“起初我对人,听他怎么说,我就相信他会怎么做;现在我对人,听他说的话,还要考察他的行为。是宰予让我改变了这个态度。”

名家注解朱熹注:“宰予能言而行不逮,故孔子自言于予之事而改此失,亦以重警之也。”

张居正注:“孔子此言,所以深警宰予,使之惕然而悔悟也。夫师弟子之间,朝夕相与,其为人贤否易见,而孔子犹谓以言取人,失之宰予。盖人之难知如此,况人君之于臣下,尊卑之分悬殊,接见之时甚少,欲尽知其心术之微,得其行事之实,岂不难哉!”

5·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译文孔子说:“我还没有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啊,欲望太强,怎么能称得上刚毅不屈呢?”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人有欲则无刚,刚则不屈于欲。”

张居正注:“观孔子此言,可见有欲则无刚,惟刚则能制欲,凡学为圣贤者,不可以不勉也。然先儒有言,君德以刚为主。盖人君若无刚德,则见声色必喜,闻谀佞必隘,虽知其为小人,或姑息而不能去,虽知其为弊政,或因循而不能革,至于优游不断,威福下移,其害有不可胜言者,欲求致治,岂可得哉!然则寡欲养气之功,在人君当知所务矣。”

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强加给我的事,我也不想强加给别人。”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仁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恕也。恕则子贡或能勉之,仁则非所及矣。”

朱熹注:“子贡言我所不欲人加于我之事,我亦不欲以此加之于人。此仁者之事,不待勉强,故夫子以为非子贡所及。”又曰:“‘无’者自然而然,‘勿’者禁止之谓,此所以为仁、恕之别。”

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子贡说:“老师关于诗、书、礼、乐等典籍的学问学说,我们是可以听到的;老师谈论人的本性与天道的理论,我们是听不到的。”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此子贡闻夫子之至论而叹美之言也。”

朱熹注:“夫子之文章,日见乎外,固学者所共闻;至于性与天道,则夫子罕言之,而学者有不得闻者。盖圣门教不躐等,子贡至是始得闻之,而叹其美也。”

张居正注:“盖子贡晚年进德,乃始得闻性于天道,故叹之如此。然圣门教人,循序渐进,于此亦可见矣。”

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子路听到的新知,还没有能够去实行,只怕又听到新的事情。

名家注解朱熹注:“前所闻者既未及行,故恐复有所闻而行之不给也。”

张居正注:“惟恐有闻者,非不欲后闻之至也,乃其惟日不足之心,欲急行其所已闻,而预待其所未闻耳。观未行而惟恐有闻,则既行而惟恐不闻可知矣!子路之勇于体道如此。”

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卫国的大夫孔文子为什么谥号为‘文’呢?”孔子说:“因为他聪敏而又虚心好学,不以请教别人为耻辱,所以才称他为‘文’呀。”

名家注解朱熹注:“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

张居正注:“然勤学好问,不但是卿大夫之美行,虽古帝王之盛节亦不外此。盖人君有聪明睿智之资,尤易于自用;居崇高富贵之位,尤难于自谦。然不学,则义理无由而明;不问,则闻见无由而广。故虞舜好问好察,所以为圣。高宗逊志典学,所以为贤,真万世人君所当法也。”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译文孔子评论郑国贤相子产有四种行为符合君子之道:“自己的言行谨重;侍奉君主恭敬;对人民施以恩惠;使用人民合乎情义。”

同类推荐
  •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度划分为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作了简要而中肯的评介,精辟分析了各个时期及其代表人物的成就与不足。《清代学术概论》一经问世即受到读者欢迎,并成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门必读书。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他在1883—1885年间完成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诗体小说,象征了尼采中期作品的终结和晚期作品的开端,这本书成为尼采最知名也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在这部书中,尼采使用了类似于新约圣经以及柏拉图对话录的风格,同时也相当类似于前苏格拉底哲学作品的语调,以查拉图斯特拉(琐罗亚斯德教的创教先知)这一角色为媒介,由他四处进行哲学演讲,描述他的旅程以及各种听众对于其哲学的反应。这些听众的反应就可以视为是对于查拉图斯特拉(以及乃至尼采本人的)哲学的评论。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王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以礼之调适为中心

    王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以礼之调适为中心

    王船山追求“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对这种和谐社会理想的追求因礼乐价值而铸就。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涵盖着小康与大同两个基本阶段,以礼之调适并实现的和谐社会的最高阶段即为大同。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船山在和谐社会的建构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不会因此而扭曲人性。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的和谐社会,必将为社会主义和谐的建构奠定一种崭新的路径。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必然要从船山先生的和谐思想中汲取营养。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霸爱总裁的冷情新娘

    霸爱总裁的冷情新娘

    最狗血的情节发生在机场。最亲密的闺蜜成为了情敌。她徐晗韵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失败的滋味。也第一次明白,心碎了原来真的很痛。更清楚的知道为什么床头的避yun套,在他们三人一起时,她喝醉后总会少一个。原来她是他们地下情最忠实的观众。当全天下都的人都以为她的人生灰暗到要想自杀的时候,她的婚礼却轰动了整个B市,她成为了本世界最耀眼的新娘。新婚夜,徐晗韵对着面前一如既往淡定的男人说道“若你敢偷腥,我便红杏出墙。若我怀疑你瓜田李下,我便让墙外的红花枝繁叶茂。”他不爱她,她也不爱她,他们的婚姻没有利益,也没有情仇,只是当繁华落尽,他转身离去,她却站在了原地,爱恨就这样的明白.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出軌前夫》《豪门之“继母”前妻》《冷情总裁休残妻》《总裁的毁容前妻》《贱婢不受宠》《虐婢》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霸爱总裁的冷情新娘》
  • 彼岸流光

    彼岸流光

    她逃婚,却意外地来到了他身边,一次次阻挠,都不成问题
  • 恶魔一别碰我

    恶魔一别碰我

    十五岁,她被母亲当成救赎父亲的礼物,送到他的床上,成了恶魔的玩物。从此,她是没有心的傀儡娃娃,任他摆弄,无心无情。当他终于厌倦,她最后的价值是交换他心爱的女人……他亲手将她推入地狱……他狠,她比他更狠,当晚,她一把火烧成灰烬,消失在世界的尽头……他以为救赎了自己,没想到最后掉下了更深的悬崖,他错过了她,失去今生至爱......五年后,意外相遇,他突然发现那个在火中丧生的小女人,变成了他高不可攀的星辰——林氏集团的总裁,世界第一女富豪。据说,这只是她神秘金主哄她开心的小礼物之一。而她,更有着一流的身手,精准的枪法,不再是他能靠近的女人。与她命运纠缠至深的三个男人,谁会是那个陪着她一起到老的那个人?◇◆◇◆◇◆◇◆◇◆【三大美男抢先看】【安沐:炎盟盟主】“思恋,你竟敢勾引我的弟弟,妄想逃离我!我该称赞你胆大,还是愚蠢?”空气中扬起沉稳讥讽的声音,如同寒冰雕刻的英俊脸颊是恶魔般的笑意!“我要离开你!”她绝望的看着前方,那是她不能到达的梦想家园。“休想!”冷漠的声音透着像冰一般的寒冷,“打断她的腿!”断了腿,她就再也离不开了。【姜然:身份暂且保密】“好久不见!”他的眸子里盈满激动。“好久不见!”她平静的微笑,风轻云淡。“你恨我吗?”俊美的男人激动慢慢地变成了一丝苦涩。“不,我不恨你!”看着男人惊讶的黑眸,她依旧风轻云淡。转身,离开,这一次是真正的放下了。对他,不恨,亦不爱!她很幸福,在没有他的世界里过的很幸福。他看着她倚在另一个男人的怀里,过的很好,心,越加的疼痛。原来那似水流年已经在她清澈的双眸沉淀,放不下的,一直是他。【何奈:世界最大雇佣兵集团的首领】“你让我的孩子叫别人爸爸!”他狂怒质问。“先生,你哪位?”她优雅反问。“既然如此,那就一直纠缠吧,直到我也‘忘记你’为止。”薄唇勾起诡异的笑弧,这一次,他岂能让她再次逃脱……只是,他忘了,她早已不再是他能左右的女人。本文美男多多,丫丫无限,结局待定,自娱自乐,不接受任何板砖,要打要骂,要砸鸡蛋,请君自便,不要给狐狸知道就好啦!所有影响狐狸心情的评论一律删除,谢谢亲们合作,理解万岁!◇◆◇◆◇◆◇◆◇◆推荐咱家大神舒歌新作《十七妾》杨月欣新作《老公——拜托温柔点》师傅不可以:师兄不可以:嫡女无忧:
  • 彼颜策

    彼颜策

    【甜宠!软萌吃货+腹黑殿下】七万年前,同日而生。七万年后,初次相遇,便一见钟情。女主=吃货+软萌+超皮+可爱兔男主=腹黑+霸气+独宠+大灰狼遇见之后,再难分离。她要的他都给,她喜欢的他都给。教她笔墨纸砚,琴棋书画,人情世故。相守了多少个日夜,甜了多少个季节。春,他陪她踏春寻芳,日里放纸鸢。夏,他陪她池中摘莲,夜里赏繁星。秋,他陪她枫林漫步,晚间看落霞。冬,他陪她雪地徜徉,午间画暖阳。一朝阴谋,害得他被万千魔军围攻,身死神灭。一瞬消逝,怀中的空虚让她痛不欲生,心痛难已。擦掉眼泪,优雅站起,她要让三界为今日之事后悔!一双金眸,是爱人的情意执念。一双血瞳,是爱人的泯灭别离。她一双血瞳,让三界为之动摇!敢动我男人,让你们灰飞烟灭!最后……彼岸花海里,她跪在那里大哭嘶喊:“魄...你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啊!”
  •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从14岁便开始写文的潘云贵,经过十年的成长蜕变,他对于当下的生活和世界有了更多别样的想法和感悟,诉诸于纸上是他的行动。他说:“面对一张空白的纸页时,总像面对自己年少时那颗真实的心,我说不了谎。”《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不是心灵鸡汤,也非说教手册,近40个篇章记录着作者的青春、成长、生活的个人经验,追求清新诗意语言的同时摒弃空洞的情绪,给予人向着下一站走去的勇气,充满真情,绝非滥情。
  • 优哉游哉·生活其实很艺术

    优哉游哉·生活其实很艺术

    也许此时此刻的我们,都正在不同形式的跨界艺术里,漫无目的地徜徉着,无边地沉醉着,全力以赴地超越着,优哉游哉地活着。2015年末著成《优哉游哉·生活其实很艺术》随笔集,以不同形式的文字纪念跨界的思维和跨界的自我存在。本书这种行云流水的状态,在离乱的光影中任意漂流,熠熠生辉,又潺潺流淌,便是生活的美学和无限惬意的缘由。本书收录了作者70余篇文化与生活类随笔,以纪念那些已经远离和正在发生的情怀,与读者共勉。
  • 末世超级炼妖师

    末世超级炼妖师

    异形生物降临地球,各种地球生物变异进化,丧尸出现,妖兽横行,人类危机四伏。刘乐在末世来临前得到一个来自天空的神秘晶体,与身体融合后得到炼妖师系统。打丧尸,杀异形,炼化妖兽,拥有妖兽体质,刘乐开启了超级进化之路。欢迎加QQ群:101599874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白华之什

    白华之什

    春日,她入了宫,嫁给了皇帝,遇上了他。冬日,她失了双亲,亡了国,身上那一剑,是他刺的。沧海桑田后,是盛世红妆,千里同风。又一年春来,却是一番言笑晏晏,琴瑟和鸣的景象。是了,他终于娶她回家了。
  • 诗酒趁年华:古诗词中的诗酒人生

    诗酒趁年华:古诗词中的诗酒人生

    循着古诗词中的酒香,酒魂,酒文化,解析诗酒所传达的精神世界和人生况味。这是一本古代诗词品赏,但重点不在解析本身,而在于通过诗词思考人生,解读世情。全书以情感为轴,分为四个部分:欢、思、伤、纵,代表酒的四种情感基调。作者精选历代24首酒诗,代表24种情感,通过富有张力和表现的文字,传递出大量有价值的文化、社会讯息,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