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2300000002

第2章 当今大学生总体状况鸟瞰(1)

在中国,大学的学子们历来被看作是未来的骄傲、国家的栋梁,社会改革的先锋、民族振兴的希望。他们似乎都会“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东汉的“党锢之乱”、宋代的太学生陈东、明代的东林党学士、清末的“公车上书”……都曾在中华民族兴衰史上书写过动人篇章。“五四运动”以来,大学生们更是关注天下兴亡、不惮以身作则,成为社会进步的先驱和骄傲。1919、1921、1926、1931、1935、1937、1946、1949、1957、1966、1976、1984、1986……在中国屡次历史关键时刻都曾闪现过他们的身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在中国社会群体中,作为“准知识分子”的大学生们历来曾堪为表率。他们思想纯净,理想高远,道德高尚,学习勤奋,知识丰富,工作热忱,个性鲜明,敢作敢为。他们有自己的人生准则、生活准则、价值尺度。他们有一股咄咄逼人的锋芒,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为国家、人民、理想献身的精神。他们生活作风正派,富有正义感、同情心。他们是民族的精英和希望。

可是,近些年来,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修养、文化素质却江河直下、堕落腐化,或缺乏传统,不讲道德品质;或不爱学习,混日子;或没有个性、思想;或过于世俗化、功利化,令人扼腕、痛心。

当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还是好的。关键在于,如何针对这部分有问题的大学生,如何教育和引导他们、帮助和鼓励他们,使他们走出困惑与迷失,纠正方向,重归正道,成为一个有前途的好的或比较好的大学生。毕竟他们还是孩子,毕竟他们还没有完全定型,还有可塑性。

1、当今大学生到底好在哪,不好在哪?

自1999年各大学猛烈扩招,至今已经整整10年。中国大学生们的总体情况的确是在不断地改变,而且改变的速度还很快、现象还很突出;但关键是,他们哪些方面差了,哪些方面好了?哪些方面在进步,哪些方面在退步?哪些东西是优点,哪些东西是缺点?他们到底缺什么,不缺什么?这就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了。

当今大学生到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也许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棘手问题。随着整个国家体制、社会形势、时代观念、价值体系的转变,物质至上、商业至上、功利至上、个人至上、享乐至上;在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增多,其中产生的问题殊为复杂;父母文化水平提高,家庭生活条件改善,影视娱乐与社会活动丰富,在先天教育、家庭教育、饮食营养上大有进步,引起小孩遗传基因改善,早期智力开发、身体健康状况、百科书本及生活知识积累、特长能力培养等都做得不错;港台、日韩、西方或好或坏、或合适或不合适的文化思潮、娱乐活动与生活方式的袭入与影响等,使得扩招以后的大学生,其实他们在知识信息、聪明智慧、才学技巧、娱乐与物质生活等方面,反而比以前的大学生更有优势,或者说更丰富、发达、优化,其进步还是明显的。也就是说,他们在这些方面其实并不缺。

就总体而言,我们不能不承认,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出身大中小城镇、中等家庭、独生子女的80后乃至90后)的确越来越聪明、能干、灵活、变通、开明、豁朗、潇洒、轻松、自信、活跃、敏捷、时尚、新潮、较快接受新知识和新信息、有门路、胆子大、会享乐、懂生活。

但是,也许,当今不少大学生正因为在上述方面有加强与进步,而在另一些可能更重要的方面却疏忽与轻视了,缺少了人们身上所至为关键的许多东西。与过去任何朝代、时代的大学生、知识分子、读书人相比,他们的历史传统、道德修养、人文意识、哲学立场、政治觉悟、精神追求等方面要差得多了。他们做事非常直接,丢掉“包袱”,速度快捷,遵守规章;却也没有了基础、负载、传承,没有了朴素的阶级本色。他们看起来似乎也有个性、爱好、向往,但那都是表面上的,表现为吃穿玩乐、言行举止等方面的不同与另类,而并不是骨子里思想水平、见识深度、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宽广与超俗。在这些方面,他们显得特别的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全都走在同一条道上。他们的智商不低,情商却不高。他们集体缺钙,雄风不振,精神萎靡,表现淡然;世俗化,功利化,享乐化,自我中心化。

从上世纪80年代底以后,华夏亿万民众一齐走进追逐物质化、商业化、实用化、娱乐化、西方化的大潮,以及中国知识界的空前胆怯、世故、自私,使中国社会群体进入“犬儒主义时代”:逃避思想,调侃正义,及时行乐,喜欢物质享受,追求短期效益(出最少的力,获最大的利)。随着“文革”红卫兵父母群的崛起,随着大、中、小学里一代尚有良知的传统长辈教师退休,青少年一代完全与真理、理想、公平、正义、诚挚、友爱、同情、健康(心理)绝缘。中、小学为改变教师可怜的经济状况,将应试教育极端化;大学则响应社会“产业化”号召,堕落为职业技术培训班。因而,这条传送带从小学、中学、大学源源不断向社会输送的,乃是大量的劣质产品。

大学生们不敢怀疑现实,尤其是权威。他们有如刘心武《班主任》中的谢慧敏,用“唯物辩证法”来对待现实中的一切经济混乱、官场腐败,以及所有污浊的社会现象。他们不能辨别新闻真假,根本没有去阅读、研究种种“主义”、“思想”、“理论”,就坚定不移地相信它们的绝对正确性。他们虽然瞧不起自己的老师和某些权威名人,却不敢怀疑那些公众“偶像”(也就是一些档次很低的演艺影视体育界明星们)或其他各界“名流”。当然,也有很多大学生玩起了拾人牙慧的“后现代”深沉(即不够“小资”装“小资”),对一切现行的思想、理论、行为皆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似乎什么都没有意思。

在“中青在线”的《青年话题》上,曾发表过署名为“麻凡”(据说作者为中国一所著名大学的社会学系教授)的一篇文章《当代大学生最缺什么》。作者在此文中认为,当今中国的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三大能力:辨别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作者具体将其分为5个部分:

1,政治的冷漠与投机;

2,学术精神的失落;

3,道德素质的低下;

4,生理和心理的缺憾;

5,缺乏艺术的情趣。

“博客中国”网上有篇署名“信海光”的文章——《媒体眼中的大学生“七宗罪”》。这七宗罪是:1,没有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2,性放纵;3,缺乏人性教育;4,心理不健康;5,世故;6,意志薄弱,没有进取心;7,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中国青年报》2004年7月4日上曾有篇文章《中国大学生面临4大心理问题》。其中写道: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7%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交际困难、学习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成为困扰大学生们的四大心理问题。

2、校园是个大“酱缸”

——当今大学生六类观

200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官员唐虔在接受新闻界采访时透露,全世界在读大学生的数字已首次突破1亿人的大关;而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总人数(1000万)也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2009年已达到1200多万人,占全世界1/8强。

当今中国大学生,作为曾经的“天之骄子”、新世纪人才、中国青年的精英,他们的现状又是怎样呢?这是目前社会所普遍关注的。多年前,上海的一家著名杂志上,曾发表过一篇北京大学某学生撰写的、署名《丑陋的大学生》的长文,从方方面面揭露了各大学校园中所普遍存在的弊病。北大学生素以敢说敢写著称,此文便堪称锋芒毕露。但它除了题目刺眼外,内容也只是反映大学生们在一些学习与生活细节上的问题。而在此前后的《中国教育报》上,也登载了几篇类似的稿子;其中一篇是反映大学生“偷书族”的(此为笔者之文),一篇是数名记者采写的反映大学生宿舍内诸种不良现象的。正因为如今大学生中阴暗面滋多,也才有了多年来不少高校里兴起的“文明自律”活动。而这3篇文章,亦就“有幸”成了当时“文明自律”热潮中最初的3篇较重要、知名的参考文献。说实话,对于今之大学生,比起类似的生活作风恶劣、学风下降来,也许世俗化、享乐化更有害,也更多见。

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文化教育中心,有50余所普通高校和更多民办大学(据说有100多所);加上一些特殊院校、军事院校、成人院校、各部门管理学院等,那就更多了。数十万、近百万计当代大学生们,岁岁月月、日日夜夜在这里学习、生活着。常听人们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又有俗语:“龙生九子,各各不同。”“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或者说,一个个大学校园,就像台湾作家柏杨笔下的“酱缸”。大学生们虽说其总体上在文化素质、自我修养、思想观念、人生追求等诸方面比社会上的人好一些,但也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校内校外,人来人往,不管如何可能的故事,都在过去、现在、将来发生着。尤其是在当今时代,作为社会一部分的大学校园,正有意无意向世俗社会趋近。象牙之塔正在倾斜,莘莘学子不再清高。一方面,大学生越对社会不满,就越向社会靠拢;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与广大群众越见大学生向自己“学习”,就越对他们失望。这种校园内外息息相关的现象,构成了一种当代大学与大学生斑斓陆离、变幻错综的万花筒式的混合模型。

本文将京城多家名牌大学里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及其活动,在作了具体而全面的调查分析后,整理归纳出6种主要类型。但这只是个人的粗陋看法,并非十分规范。再则,许多学生并不仅属于其中一类。对每一类型,本文也都没有给予全部否定。同时,存在于大学生中的各种不足,亦存在于这6大类型当中。社会对校园的影响,既有功利化一面也有多维化一面,而共性与个性亦都渗透在诸类之内。

本文并不是拯救与呼吁,也不是要揭露与批判什么;只不过是在搜罗一些有概括性的现象或故事,从而“引起疗救者的注意”(鲁迅语)。尤其希望大学生们自己能够思考和行动起来。因为,当我们回忆起上个世纪七、八十代,哪怕是90年代的大学校园时,再看看自己周围,发现“围城”内外是如此地相互靠拢而又如此地相互龃龉时,真的感觉出“大学愈发不像大学,大学生愈发不像大学生”了。

当今是个多维化的时代;本文并不是提倡步调一致,那又成了倒退。然而,恰恰相反的是,大学生们的多维化,只表现在一些细节上的分流,如能力、特长、专业、职业、追求方向、生活方式、情感世界、价值取向等方面;而在更根本更关键的问题上,比如个性发展、思维独到、创造精神、人格魅力、世界观与人生观等,他们反而大众化、世俗化,反而雷同、单调了。也就是说,生活是万花筒式的,个体灵魂却是模子式的。

也许问题并没有这么严重,主流毕竟是好的。细节上的大问题并不多,同学们亦正在用功学习,为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考研的考研,留学的留学,有特长的发挥特长,想从政的正在努力,各种课外娱乐活动不时充实着大家的生活,校园内相对平静,轩然大波兴不起来,没有多少人唯恐天下不乱,压倒一切的是稳定;翌日起床,太阳照常从东方升起;春天来了,秋天还会远吗?斑驳校园,陆离众生,一切都很正常。不过还是那句老话,我们考虑个人生存的太多了!

这又涉及到一个社会、时代的问题。大学生毕竟也是社会上一分子,不可能让他们保持绝对的清高与圣洁;大学生中形形色色之人都有,不必求全责备;大学生还在成长阶段,可塑性强,也不该过早将其全盘扼杀;在他们周围,也有许多好的人物与事迹,相信他们会借鉴、吸收的。

大学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要驿站,大学生们将从这里迈向社会;年轻的心,永远渴望青春的闪光。适当安排好几年校园生活,犹如为自己日后的前程写好“序言”。不同类型的学子,可要珍惜学生时代的黄金光阴呵,方可在不久的将来“畅销”职场和人生。

实在型:“平平淡淡才是真”

中央MZ大学本科4年级某男生宿舍中,住着6个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哥们。尽管他们各自性情、志趣与追求迥乎不同,或为考研而啃牛津词典,或好写作而熬夜爬格子,或时闻传呼器中有动听女声唤其大名,或屡有社交应酬里外奔波;但都能和平共处,相互宽容,热心支助,4年集体生活在恬淡、友爱中悄然度过,真是让大风大雨少见、小风小雨不断的左邻右舍们羡煞。直到最后一学期末,毕业分配、彼此远离在即,他们6人才于某夜聚在一起,度过了漫长校园生涯中唯一一次“大会餐”。回忆过去的平静时光,考虑到兄弟们马上要天各一方,几条汉子终于真情倾洒,唯一一次开怀痛饮,唯一一次悲喜交集,唯一一次畅所欲言,直到“东方之既白”。往常按时熄灯的210寝室,只有今晚唯一一次通宵不眠。酒量本来不大的他们,平均每人喝了5瓶啤酒,却似乎依然奇迹般“千杯未醉荷”。

这6位都属于“实在型”。“实在型”占学生中大部分。他们也学习,但不过份刻苦;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但功利等企图并不强烈;也谈恋爱,但拿得起放得下,绝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也爱好文艺,但仅用于业余调剂;也外出喝酒、跳舞,但不常去,不过度,不回得太晚;也偶而谋点兼职(家教、推销、拉赞助、作广告、开发项目等),但纯粹为稍微多些零花钱,增强些实际能力,不会沉湎太深。

“实在型”的人分布最广、最杂,数量最多。据北京市教科所刘姓同志分析,他们一则比较现实、稳重,一则又比较轻闲、平和。各方面不求太好,也不求太坏,始终自觉不自觉地恪守着中庸之道。他们外圆内方,似拙实巧,表面上与世无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实则暗含机锋;既内蕴一定竞争力,又不会因大喜大悲、大起大伏而影响情绪。他们深知“棒打出头鸟”,在一定程度上皈依老庄哲学,好读周作人、林语堂、刘墉、卡耐基等人的书。“实在型”的人很难估测其前途,要么大器晚成,要么深浑噩噩。

“实在型”也叫“凡庸型”。

求学型:“学习本身是最大的乐趣”

QH大学的某湖南学生,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他们系某位师兄,来自河南,是当年省高考状元。据说这老兄打进学校门读书以来,从未拿过第二名:小学、中学、大学;全班、全年级、全校、全市、全省,到后来大学全系。他21岁考上研究生,25岁博士毕业,27岁离开博士后流动站。此时,已经寒窗22度春秋的他,面临着走上社会、正式工作,竟不知何去何从,如先哲“临歧路”一般放声大哭。他没想到22年这么快就过来了,更没想到自己也有不用再读书的时候!也就是他,常戴着高倍眼镜,有一次竟把本班一位女生误认“阿姨”!别人问他时,他坦白说:“除了读书,我真的什么也没想过;除了读书,我真的啥也不会做。”

同类推荐
  • 家长必知的教子名言

    家长必知的教子名言

    本书以名人名言的方式,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传播科学的教育观念,介绍教育孩子的有关知识、家教艺术及带领家长走出误区,并给以科学指导和建议,具有知识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等特点。
  • 细节决定成败的24堂课

    细节决定成败的24堂课

    该书用最鲜明的成功实例或失败教训来说明问题。在实例的前后,又有编者总结的各个成功人士和名人智者所共知共识的道理和分析,来尽可能地让读者认识到每一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领会每一节课所要阐述的要领。
  • 成败对话:富同学·穷同学

    成败对话:富同学·穷同学

    聪明的船长利用“鲶鱼效应”让自己致富,处于迷茫中的穷同学们也能如此!面对困境,不必失落、不必绝望,只要学会用富同学思维经营人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差距定会逐渐缩小!
  • 新帝国掌门

    新帝国掌门

    体会新帝国掌门人的创业历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秘成功的最深处。本书精选7位优秀企业家,从不同的角度,给读者导演了一出出江湖豪侠的风云故事。他们尽管在经营理念、商业模式、管理风格上都有独特之处,但始终围绕人、财、物做文章。或不断深入,或不断拓展,细心品味,令人受益匪浅。
  • 打造销售人脉终极技巧

    打造销售人脉终极技巧

    本书从培养自身,做个有魅力的人开始,到重视每一个人,客户无所不在;至管好客户资源,信守承诺,手把手地教你打造销售人脉的终极技巧,让你勇敢亮出自己,找到你的客户,赢得顾客的心,把握成交的信号。
热门推荐
  • 旗

    后来的很多时间,在木耳村小学总能看到那么一幕,等开花坐在教室里,爱墨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是游戏,他们却做得特别认真。有一天,爱墨老师突然收到了母小七和孙飞写来的信。信上说,他们因为没有户口,上学要交借读费,而借读费又很高,他们的爹妈交不起,就把他们送进了一间聋哑儿学校。他们觉得在那里上学一点都没意思,他们想回来,还回爱墨老师的学校里。
  • 宝宝娘的都市田园

    宝宝娘的都市田园

    人能又多倒霉?刚刚失业,转眼丈夫要离婚?连小小的蜗居都算计了去?婚姻搁浅,好不容易被闺蜜拉到郊外玩一天农家乐散心,却又把宝宝丢了…都市很大很繁华,可宝宝娘抱着宝宝拖着行李,却无处可去!“宝宝,只需一年,娘就给你一所温暖的房子!”宝宝娘搂着宝宝缩在漏雨的天棚里发誓!一年,房子有了!车子有了!票子也有了!两年,三年,公司资产上亿,庄园遍布神州,瓜儿也熟了,花儿也开了,看着宝宝娘忙碌的身影,宝宝悄悄转起了眼珠儿--宝宝娘的春天也该来了!*片段一:“你也不照照镜子,肥得像猪,脸黄的像土,还把着陈飞不放…带你这样的女人出去,我都替陈飞丢脸!”小三挑着细眉满脸刻薄。宝宝娘神色蛋定:“你那么热衷当垃圾箱尽管当好了,喏,这是清洁费!”话落,某宝很配合地将一张皱巴巴的十元钞票丢在小三的脸上,拉着…抱着娘亲的脖子傲然离开。*片段二:“我请你去为我的别墅做绿化…价钱随便开!不过,要专职!”富少拽的二五八万的,捏着支票簿盯着她。“抱歉,我们只卖绿植!”*片段三:“这是我让人从热带雨林中特意搜集来的珍品花卉…怎么样?嫁给我,这些都是你的。”官少指着玛莎拉蒂上栽的绿色植物,趾高气扬。“您的珍品花卉太贵了…对不起,我不能这么坑您!”*片段四:这个哥哥为什么总是偷偷地干活,偷偷地关心娘,却从来不知道争取呢?某宝咕噜咕噜黑眼珠子,贼兮兮地一笑,就这么办!花好月圆,花团锦簇,花香满襟…轻松温馨,尽量不小白,努力打造励志正剧…咳咳!
  • 最强咖啡师

    最强咖啡师

    慢热型爆笑逗比文,系统流,文风偏骚,请慎入!简介:一个即将倒闭的咖啡馆小老板,偶然间得到了一个超级贱的坑爹系统,被系统坑惨后开启了神奇的咖啡师生涯。一杯咖啡卖千万,你敢信?一粒咖啡豆卖百万你能忍?且看风骚少年与坑爹系统互坑互怼!本书书友群:1016685964
  • 小人物崛起

    小人物崛起

    被人陷害臭名远扬,被逼回老家种田,却因祸得福获传承,且看李小宁如何一路逆袭,成就绝世医仙。
  • 绝世妖妃:冷王太狠毒

    绝世妖妃:冷王太狠毒

    “你不过是一个女奴而已!”把她放在身边,只为羞辱她!“取悦他,本王便承认你腹中的孩子!”为了他心爱的女人,他狠心的谋杀了他们的孩子,更是残忍的将她推入另一个男人的怀中,推入了了罪恶的深渊……“妖妃,今日便是你死期!”大火蔓延了整一个宫殿,烧了整整三天三夜。
  • 武神至圣

    武神至圣

    武道巅峰,是孤独,是寂寥,是高处不胜寒……武道巅峰,是孤独,是寂寥,是高处不胜寒……逆境中成长,绝处中逢生,方能感悟武道真谛!逆境中成长,绝处中逢生,方能感悟武道真谛!这是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更是一代武神的故事。这是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更是一代武神的故事。
  • Worldly Ways and Byways

    Worldly Ways and Byw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企业理论四书

    企业理论四书

    张维迎,中国改革最前沿的经济学家、企业制度和国企改革的理论权威、坚定的市场经济主义者,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1984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1994年9月获得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1年,因对双轨制改革的开创性研究获得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市场的逻辑》、《理解公司》、《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等。
  • 男配,求你移情別恋

    男配,求你移情別恋

    那座万年蒙尘的大门缓缓浮现在两人面前时,闻人咲与祁安相视一望,这恐怕就是千万年来令群仙们争相寻觅、通往无上神界的唯一通道。门后究竟是何番景象,无论作为凡人还是真仙,她从未迟疑过,但此时她却不由自主地却步了……她明白,曾经束缚她的一切未知与因果即将在这扇门敞开之后真相大白。闻人咲望向那座大门,此刻,有祁安在身旁,她便无所畏惧。随后彷佛心有灵犀一般,两人同时伸出手覆上门面,那扇尘封数万年的大门咿呀开启。瞬间,门后似有万千光华绽放。
  • 重生之将才狂妻

    重生之将才狂妻

    她是异时空的最高指挥官寒鸦,她是知更星的军门大小姐薄暮歌。一朝重生,她成为了薄暮歌。初遇,她在乱葬岗,周围萦绕着一圈幽蓝火,显得她凉薄至极。再遇,她与他一同浴血奋战,抗战外敌来临。自此,她成为了无数人的光和信仰。天生弑神沈修瑾×天生将才薄暮歌神佛万千,你是我唯一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