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2400000007

第7章 永恒的涅槃——古印度文明(2)

公元前1000年代初,南亚次大陆的战争较之早期吠陀时代更加频繁,规模也更大。例如,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所描绘的居楼族与般度族的大战,几乎扩大到北印度的所有部落。这种情形,无疑会加速奴隶制和国家的形成过程。

根据史诗记载,当时奴隶的来源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战争俘虏,凡未被杀的俘虏,被迫口衔草叶,声称“我是属于你的”,于是他们就成了战胜者的奴隶。二是家生奴隶,奴隶的子女照例仍是主人的奴隶。三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当时的具体贸易方式是以物品换来奴隶。四是赌博赢得的,赌输无钱偿付者往往以家属抵为奴隶。五是受赠的奴隶,国王们往往赠给婆罗门奴隶:《爱陀利亚梵书》曾说到一个国王赠予一个婆罗门一万女奴(这样的数字显然夸大了)。

当时的战争不仅在雅利安人与当地人之间,而且也在雅利安各部落之间进行。因此,达萨中既有当地人,也有雅利安人;“达萨”不再像早期吠陀那样具有种族的意义。奴隶处于主人的绝对支配之下。奴隶没有任何财产权,而是主人的财产(当时的妻、子也属于夫、父)。

种姓制度的成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进一步加剧社会的分化。在早期吠陀时代之末开始萌芽的种姓制度,这时也成长为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成为整个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种姓。婆罗门基本是主管宗教祭祀的氏族贵族。这时,他们不仅垄断了宗教、文化方面的权力,而且其中一些人也参与掌握政权。例如,有的婆罗门充任国王的顾问,称为“普罗希塔”。他们以占卜、念咒等方术影响国王的行政,甚至随军出征,影响军事行动。有的婆罗门甚至同时兼作几个小国国王的顾问。国王还有一个咨询机关“巴里沙德”,它至少由10个婆罗门组成,这些人实际也是国王在宗教、法律、文化等方面的顾问。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种姓。这是由从前的“罗阇尼亚”(王族)发展而来的军事行政贵族集团。刹帝利的基本职业是充当武士,国王通常也属于刹帝利种姓。

第三等级是吠舍种姓。吠舍是雅利安人的一般公社成员,主要是从事农、牧、商等职业的平民大众。其中也有一些人富有起来,有的人从事高利贷活动。吠舍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他们必须以布施(捐赠)和纳税的方式供养完全脱离生产劳动的婆罗门和刹帝利。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种姓。首陀罗这时不仅来自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也来自被征服的雅利安人,而且还可能来自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公社成员身分的人。首陀罗与以上三个种姓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以上三个种姓的成员是有公社成员身分的(表现为所谓的“再生族”),而首陀罗却没有(表现为“非再生族”)。因此首陀罗就在政治、法律和宗教上失去了受保护的权利。首陀罗从事农、牧、渔、猎以及种种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其中许多沦为佣工或奴隶。在首陀罗种姓中,少数人是奴隶,多数人是地位接近于奴隶的平民最下层。

在种姓制度下,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取决于他的家庭出身,严格按照血统世代保持不变。各种姓之间原则上不通婚姻,不过,在实际上吠舍与首陀罗之间常相通婚,而且高级种姓的人也常娶低级种姓的妇女为妻妾。这种种姓制度直接影响到印度原始宗教的形成。

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宗教基本上还是自然崇拜。当时人们还相信一切自然的变化都受某种神的支配,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神,如天神(梵伦那)、太阳神(弥陀罗)、雷电及战神(因陀罗)、火神(阿耆尼)、苏摩酒神等等。当时虽有僧侣,但还没有形成真正固定不变的僧侣等级。

伴随雅利安人向奴隶社会转变和国家的形成,这时形成了专门的僧侣(祭司)等级和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保留和利用了原始宗教的多神崇拜,但神的性质有了改变。地上有法庭,天神梵伦那就成了天上的司法神;地上有国王,因陀罗也就成了国王和贵族的保护神,而且产生了宇宙的创造者、最高主宰的大神婆罗摩,即大梵天。

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宗教开始了改革和创新,它主要由上层阶级的代表发起,打破了婆罗门教的传统。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其古代文明主要是指佛教的诞生。而佛教的创始人则是释迦牟尼佛。按照佛教的解释,佛不是神,是“觉者”,即觉悟了的人。释迦牟尼佛本来就是人,他名悉达多。“悉达多”的意思是“目的达到的人。”

悉达多,姓乔达摩,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前486年。

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其母摩耶夫人早逝,由姨母抚养长大。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后与觉善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结婚生子。悉达多自幼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善射骑,博学多艺,也富于沉默思考。29岁离家,到处寻师访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门。

为了达到解脱人生之苦的目的,悉达多离家之后,先到王舍城郊外漫游,跟随数论派先驱阿逻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接着他尝试通过严格的苦行发现真理,寻求解脱。据说,他认为:摩擦湿木不能生火,摩擦干木才能取火;人身亦需经过苦行,清除体液,才能悟出真理。于是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每天只吃一粒米,后7天只进一餐。他穿鹿皮、树皮,睡在鹿粪牛粪上,有时卧于荆棘上。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真理。

6-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

乔达摩认识到苦行并不能获得解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菩提伽耶),坐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默想。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悟出了“四谛”的真理。这标志他真正觉悟成道了,因而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意思是“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

此后他就一心转向传教活动,历时49年说法。

他的活动地区主要在摩揭陀、拘萨罗跋耆三国,东面最远到过瞻波,西到摩偷罗。当时这一带经济文化发达,沙门运动高涨,新的宗教团体和哲学派别,大都在这里活动。

传说佛陀在成道后,首先赶往婆罗奈城郊的鹿野苑,寻找曾随他一道出家的五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四谛”之理。由于从不同角度讲了三遍,佛史称作“三转法轮”。

佛陀还主张要坚持“中道”原则,即既要避免极端苦行,又反对性情纵欲,只有“中道”才是解脱的“正道”。这是佛陀首次讲佛法,所以也称为“初转法轮”。陈如等五人信仰了佛陀教义,成为他的首批僧侣,号“五比丘”。

佛陀一天的活动似乎很有规律,他黎明起床,坐禅静思,近中午时,外出乞食。有时在午饭前访问某些沙门。中午饭后,到聚落外的静寂处坐禅沉思。黄昏为弟子宣法,或到聚落里向俗人传教,一直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漫游、布道,雨季停止旅行3个月,称为“伐沙”(坐夏)。

佛陀的这种生活方式,当是早期僧侣的生活缩影,后来就形成了佛教的某些生活规则、戒律的雏型。

佛陀传教所走的道路,基本上是商道。《长阿含·游行经》比较系统地记载了佛陀成道前由北向南所走的路,以及入灭前由南向北走的路,这两条路很少偏离当时的商道。佛陀常年来往于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这里沙门运动特别活跃,传说频毗沙罗王之弟迦留曾召集96种“外道”举行大斋。

当时的王室,是沙门运动的支持者。佛院的传教,就一直得到商人和王族的支持。他有两个最重要的经常说法的住处,一处在舍卫城南的园精舍,这是拘萨罗国富商须达多(给孤独长者)布施的;一处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竹林是迦兰陀长者所赠,精舍是频毗沙罗王出资建造。

佛陀在传教中经常与“外道”沙门辩论。据佛典记载,佛陀总是在辩论中取胜,使他们纷纷皈依佛教。有一次佛陀走在鹿野苑的路上,遇到一位“邪魔外道”沙门,佛陀对他说法,表示自己已经成道,这位“邪魔外道”,摇头离去,走上另一条路。

佛陀80岁时进入涅槃,寂灭于拘尸那迦城(印度北方邦境内)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边的娑罗林中。

同类推荐
  • 重生大宋做权臣

    重生大宋做权臣

    农妇……山泉……有片田…………其实一开始张宝的要求并不高……
  • 江左枭雄

    江左枭雄

    温家大司马!纵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宗华

    宗华

    一个现代人穿越虫洞到一万年前,教导中国原始先民种植农业。他并不知道因为自己基因突变,以至基因能遗传现代记忆到自己某一个后代身上……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吐火罗人……古埃及,赫梯,巴比伦……居鲁士大帝,亚历山大……希腊,印度,中南半岛……这本书的主角是因穿越者而与华夏有相同也有不同的文明,国家以及民族。
  • 魔画师在汉朝

    魔画师在汉朝

    一个爱画画的少年本想在汉武帝时代悠闲生活,却踏上了绚丽多彩的星空之路。(事先声明:本作者只是出于爱好写写书,不以此为业,大家看着开心就好。我按我的心意写,你按你的心意看)
热门推荐
  • 流浪地球之随机连线

    流浪地球之随机连线

    2175年因为太阳急速老化即将毁灭,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于是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领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刘彻一名默默无名B站up主,他平时最喜欢玩P社游戏,某天他正在直播《群星》,却突然获得直播系统。正当他欣喜若狂,以为自己即将开始主角人生,迎娶白富美的时候,他却突然穿越了…………看着眼前熟悉的场景,听到耳畔回荡着巨大的轰鸣声,刘彻意思到自己穿越到了电影《流浪地球》的世界。明白一切的刘彻,此刻心中有三个字,不知道当不当讲,末世他要这直播系统有何用?明明应该登上人生巅峰,可是现在却变成了鸡肋的外挂,刘彻只觉得心累,直到有一天他却忽然发现,似乎这个世界和电影中的《流浪地球》,世界似乎因为他一只蝴蝶,发生了很大变化……
  • 中国大军事家的故事

    中国大军事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推窗看云

    推窗看云

    诗人徐康,近几年驰骋于散文、随笔领域,佳作迭出,引人注目。收入本书中的上百篇短小精粹之什,带着诗人特有的观察生活的敏锐视角与状物言情的优美笔触,说古道今,遣兴抒怀、率性为之,心随意到;融知识性于文史杂谭,寓幽默感于世事评说。随作者“推窗看云”——看云舒云卷,云走云停,由方寸之地可见大千世界,于尺幅之内可窥人间万象。它带给您的将是文化的蕴藉与知识的濡染,生活的色彩与深长的思索……
  • 旧梦曲

    旧梦曲

    短篇故事集已有完结小说,也有正在连载的小说,目前为止单篇小说最长30章。每个小故事之间或多或少会有一点联系,可能是人物可能是背景。
  • 万古第一帝

    万古第一帝

    九天十地,万古第一!一个站在九天之上,睥睨众生的男人。
  • 鳄鱼街:布鲁诺·舒尔茨小说全集

    鳄鱼街:布鲁诺·舒尔茨小说全集

    媲美卡夫卡、普鲁斯特的欧洲文学天才,桑塔格、米沃什、库切等人推崇的伟大之作,直接译自波兰语原文,简体中文首次完整呈现!本书收录了鲁诺·舒尔茨存世的全部虚构作品:32个彼此独立又内在联系的故事。在这些作品中,舒尔茨以高度的原创性描述了不同寻常的童年回忆,现实与幻想相融合,语言瑰丽,充满奇思。与卡夫卡一样,他使用了大量怪诞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文学史上最令人心惊的父亲形象之一,至今读来仍让人震撼。
  • 大天尊

    大天尊

    炼天器皇陨落重生,化名申屠傲,背负废物之名,经过三年磨砺封印觉醒,意识,功法,经验,全部回来!修炼‘无极玄功’,可炼丹成仙,练器成神!从此开始逆天改命,战天才,傲苍穹!开启一场独战天下的大天尊之路……
  • 北征事迹

    北征事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天武神

    霸天武神

    远古大能,是谁开始布局,逆天改命,是谁试图超脱?面对那乱世之中的成仙契机,是谁血染天地?修仙为成仙,成仙路漫漫,成仙是真的,还是骗局?看逆天者苏晨如何以一己之力,逆天罚神,镇天碎道!成就一代天骄!
  • 凤居紫禁

    凤居紫禁

    绿草如织,百花斗艳,细柳漫舞,梧桐飘香。宫墙内外,怨男痴女,明媚时光,空蹉岁月。历史的尘埃滚滚而去,依稀见到两位可亲的人,男子如玉,女子似水,正在砥砺前行,而后,一位白净的男子,蹒跚而来。。。让我们回到大明王朝,回到那个如火如荼的时代,感受大厦将倾的颓废,无奈,沮丧,感受力挽狂澜的魄力,谋略,振奋,聆听几位平民百姓的孩子如何艰难的奋斗,如何艰难的成功,如何在情与爱中艰难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