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2900000014

第14章 鲁迅:现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首批耕耘者

作为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也是我国现代图书馆的开拓者。

1912年3月,鲁迅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负责社会教育工作。当时教育部社会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筹建中央图书馆。临时政府迁到北京后,鲁迅于同年5月被任命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该科业务包括领导、管理全国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及调查和搜集各种文物,所以实际上是国家直接管理全国文化艺术事业的领导机构。从1912年5月到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南下厦门止,他整整工作了14年。

鲁迅对我国现代图书馆特别是对北京市的图书馆建设,做了许多具体细致的工作。查阅这一时期的鲁迅日记,可以看到有关图书馆建设的记载,共有94次之多,内容涉及馆址选择、藏书建设、人员配备等各个方面。国家图书馆至今还保留着许多鲁迅参与当年该馆建设的珍贵文献。

奔波操劳,奠定京城图书馆基石

辛亥革命后,京师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1912年7月,馆长江瀚向主管部门教育部呈报“京师图书馆暂定阅览章程十八条”,它由已任教育部佥事、主管图书馆工作的鲁迅签发。这也是我国第一份由中央政府部门正式批准颁布的具体的图书馆法规。

1913年2月,江瀚调任他职,由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夏曾佑兼管京师图书馆,第一科科长鲁迅负责主管图书馆,由此他经常前往京师图书馆处理各种事务。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寒冷,大雪连绵,鲁迅在日记中写有“积雪厚尺余,仍下不止”。然而鲁迅于“午后同夏司长赴图书馆,途中冷甚。晚食山药作饭”。

鲁迅重视大众教育,到教育部后不久就参加了通俗教育会。主管图书馆后,为了让这一具有独特社会教育功能的机构广泛地面向普通百姓,他开始筹办京师图书馆分馆和通俗图书馆。1913年4月1日,他同教育部同仁一起查看前青厂图书分馆,此时离他正式接手京师图书馆只有十多天,1913年10月21日通俗图书馆又在宣武门内大街宣告成立。由于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鲁迅认为青年总要超过老年,因此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通俗图书馆的建设就体现了鲁迅的这一思想。该馆的藏书分普通用书和儿童用书两部分,还附设一个儿童体育场,它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儿童图书馆。通俗图书馆后与图书分馆合并,就是今天首都图书馆的前身。

1913年10月,因为京师图书馆所处的广化寺过于偏僻,交通不便,读者寥寥,教育部决定将其暂时关闭,委派鲁迅负责清理和改组搬迁工作。为了搞好改组搬迁,鲁迅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他在日记中写有,“终日造三年度预算及改组京师图书馆事,头脑岑岑然”。在国家图书馆的档案里还保留着鲁迅当年指导搬迁的文献,他要求馆员把所有藏书都“分别部类,编列号数,刊印表签,逐册粘贴,依序陈列,以便收发检查”。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馆址,鲁迅曾计划把故宫的端门、午门一带建成文博区,设想把京师图书馆建在午门楼上,而在端门上设置历史博物馆。然而,由于被推翻的清朝小皇帝溥仪仍占据着故宫。端门、午门是故宫的门户,所以鲁迅的设想未能实现。京师图书馆最后设在清国子监南学旧址——安定门内方家胡同。1917年1月26日,京师图书馆在方家胡同开幕,鲁迅前往参加,并与其他来宾合影留念。这张照片今天仍然珍藏在国家图书馆。

中央公园图书阅览所是鲁迅创建的又一所图书馆。1916年9月,教育部在给内务部的咨文中提到,计划在中央公园(今工人文化宫)内设置图书馆和教育博物馆,准备“购置通俗图书,并陈设教育上简易物品,专备游人观览。”这件工作具体就由鲁迅负责。经过一年的筹建,1917年8月21日中央公园的图书室对外开放,由于公园游人众多,阅览读者一直非常拥挤。鲁迅打算将图书阅览所扩大为图书馆,为此在1919年9月22日他专门同三名部员“往市政公所议公园中图书馆事”。遗憾的是,鲁迅的计划没有能够实现,否则,北京将又会多一座环境极佳的图书馆。

想方设法充实图书馆藏书

鲁迅对藏书搜集相当重视,不断借助行政手段向有关部门调拨图书充实馆藏。1912年他以教育部名义为京师图书馆征调各省官书局所刻书籍。1913年9月又将一部《古今图书集成》调拨给京师图书馆。1916年10月以教育部名义咨文全国,征集各地的地方志和各种著名的碑碣石刻。最让人称道的是,鲁迅据理力争使两部举世闻名的珍贵典籍——被浩劫后的《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得以入藏京师图书馆。

《永乐大典》是我国最大的类书。正本约于明亡之际被毁,副本在清咸丰朝后逐渐散失。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副本大部遭焚毁,未焚的也几乎全被劫走。残本在京师图书馆筹建时已决定移交该馆保管,但一直没有办理。辛亥革命后,残存的64册《永乐大典》被清末状元陆润庠浑水摸鱼搬回了家。经过鲁迅以教育部的名义一再催讨,陆才于1913年7月将其交还给京师图书馆。

《四库全书》入藏京师图书馆更为曲折。清政府在筹建京师图书馆时决定将文津阁《四库全书》移交该馆收藏,但一直没有办理。鲁迅到教育部后即与当时主管承德地区的热河都统联系催办。1914年1月6日,文津阁《四库全书》运抵北京,然而却被内务部拦截而去。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在1916年7月12日使文津阁《四库全书》由内务部发还,全部入藏京师图书馆。

为了使京师图书馆具有较稳固的书源,鲁迅借览国外经验,大力推动我国出版物呈交本制度的建立。1916年4月,鲁迅在取得政事堂通过,内务部同意后,以教育部名义发布通令,要求凡在内务部立案出版发行的图书,都要呈交一本给京师图书馆。为了促使这项制度更有效地实施,次年3月,鲁迅又以教育部的名义咨文内务部,要求内务部也发布正式文告。同年4月,内务部正式通令京内外的书局,务必认真执行教育部的文告。从此,京师图书馆作为国家图书馆接受国内出版物的呈交本制度正式成立。

鲁迅还向许多图书馆赠送自己的著作和各种图书。京师图书馆、图书分馆、通俗图书馆及故乡绍兴的剡中图书馆等,都先后受到过他的馈赠。赠送的图书有辑录古代有关会稽历史地理逸文的《会稽郡故书杂集》、古文字专著《小学问答》、介绍西方美术的《炭画》等。鲁迅还多次向京师图书馆分馆和通俗图书馆赠送《新青年》。

身传言教宣传图书馆功能

为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鲁迅积极对外宣传介绍,想方设法扩大图书馆的影响。蒋抑卮是鲁迅的同乡好友、留日同学,鲁迅编译《域外小说集》时曾得到蒋的鼎力资助。小说出版后,又在蒋家开的上海广昌隆绸庄设立国内总经售处,并由蒋通过浙江图书馆分赠社会名流和各方学者,使该书得以广泛流传。蒋抑卮对古迹兴趣浓厚,鲁迅专门写信向他介绍图书馆收藏的珍贵秘籍。此外,鲁迅还多次向友人(包括一些外国友人)讲解如何利用图书馆,介绍通俗图书馆新版书大致齐备借阅便利的情况,引导他们前往借阅。

鲁迅一辈子与书为伴,在利用图书馆方面为世人后学做出了表率。蔡元培回忆道:在南京时,鲁迅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办公之暇,抄录从图书馆借来的善本书。《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小说史。为了收集史料,鲁迅经常出入图书馆。十多年后他回忆当时收集史料的情景时写道:“时方闲瘁,无力买书,则假之中央图书馆、通俗图书馆、教育部图书室等,废寝辍食,锐意穷搜,时或得之,瞿然色喜。”收集的艰辛,获得的喜悦,跃然纸上。1928年夏,鲁迅携许广平到杭州旅行,不知情者以为他去度蜜月,而实际上他一连7天都泡在浙江图书馆,为的是研究该馆收藏的《四库全书》。

鲁迅的最后10年居住在上海。他曾经计划编撰一部中国文学史稿长编和中国字体变迁史。对此他很自信,认为能够写出一些别人没有的新观点。然而,清末民初,我国不少省都建立了有规模的图书馆,但上海却迟迟至二三十年代仍缺乏一家中心的市级图书馆,以致当时的上海却没有可供鲁迅利用的图书馆,“即此长编,已成难事。剪取欤?无此许多事;赴图书欤?上海就没有图书馆。”(《致曹聚仁》)从而使鲁迅的两部著作没有诞生。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学史研究的一大憾事。

(上海图书馆邱五芳)

链接鲁迅之《阿Q正传》在报上连载时,有不少人写信提抗议,他们都以为是写他自己的。但沈德鸿(茅盾)发表评论认定是杰作,说是阿Q并不会真有这样一个人,可是到处可以碰见这样的人,他是个代表人物,就是所谓典型。

余思1.鲁迅在哪几篇著作中谈到了图书馆的功能?

2.鲁迅为什么重视古文献辑佚?

同类推荐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 人生之鉴

    人生之鉴

    人来到这个世上,从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组织的培育,到自己的社会实践,都是围绕着怎样做人、如何做事,说到底人生在世得让自己能活出个人样来。人生成败三分在于做事,七分在于做人。做人是以做事为前提的,做事是为了做人。做人的素质,是通过做事的质量来衡量的,人生的精彩源于做事的精彩。做大事、做好事、做成事,是做好人的标志。做一个好人不一定能做一名称职的官、百姓拥护的官,做一名好官,必须先学会做人。
  •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新民”一词,自其出现之日起,就有明确的伦理内涵,它奠定了新民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伦理基调。近代思想家们把新民作为拯救国家的出路,他们以进化论与功利主义为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以批判国民性为其现实选择,开始了着眼于人的重塑的近代伦理精神的重建过程。新民思想经历了由国家之新民到个体之新民的发展,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终于具有了终极价值。研究新民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传播研究: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

    传播研究: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

    本书集合了作者对于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西方传播学的批判理论研究;中篇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化认同;下篇文化与社会视域中的新媒体研究。
热门推荐
  • 阿拉德往事

    阿拉德往事

    我叫时恒,鬼手改变了我的一切。在命运的安排下我的人生因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认识了玲珑、杜尔夫、阿甘左……踏上了一段不知方向的旅途。在阿拉德大陆所发生的一切依旧历历在目。在这片破碎的土地上,承载着每一个人都未来美好的期望。而我也只是其中一块碎片而已……
  • 樵史演义

    樵史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自由与责任: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

    爱、自由与责任: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

    本书立足爱、自由和责任三个关键词,不仅分析了奥古斯丁爱的哲学的确立和对古典伦理学的终结,分析了贯穿中世纪的意志主义的奠基和流变,而且分析了中世纪道德观对后世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效应,尤其是对马丁?路德、康德和约纳斯的责任思想和普遍伦理的深远影响。此外,本书试图阐明中世纪这一前现代的哲学形态与后现代思想的内在精神的契合。
  • 工者足迹

    工者足迹

    打工者的遭遇,面临职场的腐败,他们要做出何种抉择?是随波逐流,还是奋起反抗?面对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罢工潮,那些高管们用什么手段拯救企业?最终,是什么压垮大企业的最终原因?是工者?还是腐败?
  • 蛮荒化龙决

    蛮荒化龙决

    迢迢星河,蛮星璀璨,茫茫穹苍,天地争雄!天地不知由来,命运没有定数,人生虚浮无春秋,道路险阻不知途,吾将以双手开创前路,以掌纹烙印宿命,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称雄天地!雄者,当以天铺路,踏上命运的征途,执掌天道,号令之下,万界臣服!雄者的前路,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是百丈狂沙烽烟尽,是独自负重,默然前行。纵然终点没有归路,纵然终点亦是末途,吾往矣!
  • 应是花开

    应是花开

    世上的事没有绝对,像正与恶,谁又能说的清楚。情与爱,人与物,每个都似一朵艳花,静静悄悄盛开。
  • 异能少女:邪尊,来战!

    异能少女:邪尊,来战!

    14岁前,她是墨王府无心无情的病弱才女,14岁生死劫后,异能少女记忆苏醒!前世你舍我而去,今生我重得家人,发誓定要护他们一生!再不让人伤害他们,也不会再让人拿他们来要挟她!本以为这一生就只想好好守着家人,谁不知一次意外相见,两人命运从此交杂——两个同样变态的妖孽,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一场又一场的交锋,谁会成为最先沦陷的那个?少女一笑,温暖沁人,又有谁能看出那温柔笑靥之下的黑暗绝望?“我愿意用我的心温暖妳的心,伴妳左右,护妳成长。”“我想研究你。”少女亮出一把有着精致雕刻的银色手术刀。某尊一脸出尘,懒懒地抬眸:“很巧,我对妳也充满兴趣。”(1V1宠文,男女主强大,无虐)
  • 蠢萌忠犬已邮递

    蠢萌忠犬已邮递

    [已完结!]【忠犬VS呆萌】他是霸道的大灰狼,却唯独对她像只忠犬一般。当她放学时,某只大灰狼便早早的在校门口等着了,用他的话来讲:“我要做韶笙的黑马骑士。”当她被人动手动脚,他二话不说就是暴打一顿:“请不要对韶笙动手动脚,否则我打的你手脚都不能动!”当大灰狼打完之后,某女很不客气的给他脑门来了一掌:“不可以欺负同学!”某男听令,立刻乖乖的臣服在她的脚边,温柔的像只小狗狗:“是!”【简介无力,请戳内容!】[读者群:137512821人太少!求热闹!]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江南兴胜,吴郡繁华。土沃田腴,山温水暖。苏州更是自古富庶繁华,环境美好,有“人家天堂”之誉。自然物产丰饶,加之苏州民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形成了姑苏美食精工巧做、文艺雅致的风格。本书作者王稼句,久居苏州,研吴地史料,是地方文化专家;好美食美酒,是饮馔通人。他在书中写道:“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巨制,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
  • 老公今天又吃醋了

    老公今天又吃醋了

    上一世的迟姝颜活的憋屈,明明是个大富大贵的命格,却被人‘借运’,福气变霉气,一手好牌打烂,家破人亡,亲戚霸占瓜分财产,高考考试被人举报作弊,前途尽毁。而她还傻兮兮的对策划一切的始作俑者好友感恩戴德。直到有一天,一个人点破这一场骗局,收她为徒。迟姝颜恨,浴火重生,成为闻风丧胆的女魔头,杀尽所有黑心肠的人,因此也断了自己的生机。重生一世,她带着上一世的记忆又回到高考前。这一世的她身负异能。她发誓将上辈子害她家破人亡的人全部踩在脚底。只是仇还刚报没多久。有一天摸到一个商圈大佬,竟然看见自己乖乖跪在大佬面前叫爸爸。迟姝颜震惊脸:我未来到底混的多掺?祁臻柏,帝都权势滔天,根基深厚祁家的掌权人,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长相俊美,性格冷漠,手段铁血强势,贵市排名第二的单身汉,哪哪都好,唯独体弱多病,被医生断定活不过三十岁。前世一生定格在二十九岁。然而今世,遇到她开始,就有些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