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2900000013

第13章 蔡元培:为图书馆奔走的学界泰斗

蔡元培多年从事教育,提倡美育。他懂得,要发展教育事业,培育天下之英才,办好图书馆是当务之急。千里之行,始于校勘《绍兴先正遗书》

在孤家寡人的王朝专制时代,读书实在不易。

公元1883年,十七岁的蔡元培考取了秀才。但因无财力购买图书,只得向叔父借阅藏书,除补读《仪礼》、《周礼》等经书,还检读了很多考据和词章之书。他依靠自己的强记,由约到博,由博到约,掌握了不少国学基础知识。

叔父见他好学,就介绍上同乡徐树兰家校订所刻图书。

绍兴徐家是晚清出名的豪富。徐树兰曾在1880年捐银10万两建屋置书,创建“古越藏书楼”,所藏经史子集四部及其它书籍都15万卷,且编辑《古越藏书楼书目》6册,石印于世。徐树兰还和兄弟编刻《绍兴先正遗书》四辑,凡12种,一百五十八卷。

这是一部丛书。旧时编印丛书,通常是主持者出资刻印,聘请学者文人校勘、书写跋语;跋语落款却具名主持者,有似今日某些官员或大款高价雇佣文人为其捉刀代笔。古皆有之,并非新创造。当时蔡元培就是做这样的工作。

蔡元培为《绍兴先正遗书》做了大量校勘、题跋工作。

若干年后,蔡元培在南京找上中央图书馆筹备处负责人蒋复璁,说这两天想借一部《绍兴先正遗书》看看。在拿到手后,蔡元培说:“这部书是我编的。”蒋把书打开一看,上头刻有一行“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蔡元培编校”。据蒋复璁后来回忆,就是这部书里,发现蔡元培所校的有四种,即《重订周易小义》、卢文弨《群书拾补初编》、《群书拾补补遗》、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且都分别有跋。

蔡元培在“古越藏书楼”校勘达4年之久。而对他最有收获的,还是遍读了楼中所藏的十余万卷书。得读人间未见书,乃读书人一大幸事。其中若干书,蔡元培还做了点读和批注。据林文铮后来在藏书楼见到的,就有《管子》、《墨子》。它们都分别有批注,有用红笔的,也有用墨笔的,书的每页天头地脚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小楷,真可谓是间无插针之地。

学无止境,蔡元培当然渴求更多的学识。

1894年,也就是甲午战争爆发这年的春天,蔡元培应散馆考试,授职翰林院编修。在翰林院几年,使他接触世界,开阔了眼界。这个时候,他还读到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译书目录。蔡元培颇感新鲜,称赞此书目表,“这书名、撰译人、刻印处、本数、价值、识语六品,甚便翻检。识语皆质实”。此后,凡新式目录、索引都能引起他的兴趣。以致在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因赞识林玉堂(林语堂)所著《汉字索引制》,为他撰写序文。

1898年始,蔡元培先后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校长)、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和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任教期问,他很注意图书馆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几十年后,原南洋公学学生黄炎培回忆当年读书生涯,他说学校本行半日读书、半日习英文及数学,“其读书也,吾师(蔡元培)手写修学门类及每一门类应读之书,与其读书先后次序。其门类就此时所忆及,为政治、法律、外交、财政、教育、经济、哲学、科学——此类分析特细。文学、论理、伦理等等,每生自认一门或二门,乃依书目次序,向学校图书馆借书,或自购阅读”。

早年蔡元培把利用图书馆放到了学校教育的坐标轴上。

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奔走效劳

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作了很多卓有成效的革新,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之一是办好学校图书馆。他是深知图书馆于学校发展有重要关系的。上任后他立即表示,要尽力为图书馆“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做到“典籍满架,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乏矣”。由此他规定图书馆经费专款专用,原先学校是没有图书经费预算款的;还规定购书程序先由图书委员会向教授征集应购之书单,然后再作审核予以选购。

而办好图书馆,很关键的一环乃是选择图书馆领导人。图书馆当时是隶属文科的。蔡元培推荐陈独秀为文科学长。陈独秀也很重视图书馆建设,《北京大学日刊》载有他的启事:“文科各门拟各派阅览室,以为学生读书之所。希请诸君各将所授科目至不可少之参考书(汉文或译文)约需若干部开单赐下,以备采要购置。”因而当章士钊辞去图书馆主任,且推荐李大钊继任,即获得陈和蔡元培的赞同。

北京大学图书馆很快就成为当时藏书量颇多的一个学校图书馆。尤为可贵的,它也本着蔡元培治学兼容并包的精神,采购图书也是“对各类图书兼容互需”,诸如英、日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家族起源》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有关书籍;为此,还开辟了“时事报刊阅览室”、“介绍俄国革命经验”等专室。

蔡元培很注切北京大学图书馆事业兴衰与否。1920年10月,他出国考察,还准备采集仪器,为建筑图书馆募捐。在考察美国教育期间,还多次发表演说,讲述欧美大学教育和中国大学教育的比较;也请华侨捐款,支援北京大学建筑图书馆,由此各地华侨为筹建北京大学图书馆作了很多的募捐活动,洛杉矶华侨还专门成立了北京大学图书馆集捐队。据梁柱《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称,当时规定的捐款条件为:(一)图书馆经费,定为美金百万,如有热心好义之富翁,如陈嘉庚先生一样,单独捐一百万者,即以其大名名图书馆;(二)如有捐10万或20万者,则估量图书馆一部分之建筑费多少,藏书价值多少,以其大名名之,写作某人书库,永垂不朽;(三)照普通各大团体办法,以捐多少定照相大小;(四)题名或赠以纪念章,表示谢意。半年以后,蔡元培回国在北京大学欢迎大会上说,关于北京大学建筑图书馆捐款,美国华侨已允代为募集,国内亦应设计筹款。后来就以这笔捐款为学校建筑了新图书馆。

蔡元培还与美国等有关部门洽谈,取得他们对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支助,终于使该馆被列为获得卡内基国际和平会出版品的图书馆之一,美国国会图书馆也同意为它提供一套完整的该馆藏书卡片。

北京大学图书馆从此始具规模。20世纪20年代初期,它就拥有中文图书20多万册、外文图书2万多册。

蔡元培为它奠定基础,真是功不可没。

为《中国图书馆名人录》题签

1922年,蔡元培在北京市民大会上发表演说《市民对于教育之义务》,提出要为儿童增设小学,为年长的人,设立平民大学、图书馆、戏剧院,还在《北京大学日刊》发表《何谓文化》,指出发展文化要从普及教育人手,而教育并不专在学校,图书馆、研究所、博物院、展览会、音乐会、戏剧、印刷品等都很重要。以后他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出开办和发展图书馆,并直接参与,诸如经他中介,北京图书馆收购了绍兴李慈铭的越缦堂全部藏书。这批书后经图书馆人员辑录李慈铭在书上批校的文字,编成《越缦堂读书记》、《越缦堂读史札记》。

蔡元培对图书馆的关注,多次被聘任为北平图书馆馆长,并出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

30年代初期,蔡元培寓居上海,经常参加图书馆组织的讲演和其他活动。在他的关切下,中国图书馆协会还出版了宋景祁编著的《中国图书馆名人录》。这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图书馆学者和创办人的传记汇集,编入了张元济、王云五、冯平山、杜定友、刘国钧等200余位的小传。蔡元培欣然为之题签,予以推广。

旧中国的上海,商贾八方云集,文化出版亦颇为发达,有识之士也有开办图书馆,以资助广大民众提高文化知识。1931年,《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附设读书指导部,以小市民、工人、店员为主要对象,以期加强联系,辅导读书,蔡元培和章乃器、杜定友、陈望道等均被礼聘为指导部的特约专门委员。他经常为申报流通图书馆提供图书选购和辅导内容、方法,参与指导部工作计划制定的审议,积极关心它的成长。

1933年3月,蔡元培在申报流通图书馆一次会议上,就新书书目选择和介绍作了即席发言,在发言中再次高度评价申报流通图书馆:“中国从前本无图书馆,只有私家之藏书楼,后来虽辟有图书馆,但从未有如申报流通图书馆之普遍于民众间者,更从未有如读书指导部之创设负起指导一般人如何读书之责任者”①。

蔡元培关心图书馆事业,因此,就在这次会议后不久,在上海市图书馆、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他和王云五分别被推选为临时董事会的正、副董事长。

图书馆浩若烟海的书籍,使蔡元培有如深入宝山,云深不知处。他确懂得图书馆的功能,因此在青岛避暑时,常赴山东大学图书馆阅书;赴南京访友,经常出没在龙蟠里国学图书馆查阅善本;当抗战爆发后,他携家远走香港,虽然眼睛不好,看不清过细的小字,还常向王云五借阅商务印书馆藏书。这时为他情钟的是《陆游全集》和《王阳明全集》,经常翻阅,爱不释手。

①《申报》:1933年3月10日。

(上海社会科学院盛巽昌)

链接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有次上课时他突然问学生:“5加5是多少?”学生以为校长所问必有奥妙,都不敢作答。好一会,才有一学生率直地说:“5加5等于10”。蔡笑着说:“对!对!”并鼓励说:“青年们切不要崇拜偶像”!余思今版《蔡元培全集》里有多少篇论述图书馆学的文章(含讲演),请写出其中5篇。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本书通过对古代教育家思想剖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现状。
  •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以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为主要内容,将前沿性媒体运营理念与实战性媒体运营实务相结合,涉及媒体实务、媒体运营、新媒体、传媒思想等方面。《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对区域性媒体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可作为高校传媒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为传媒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日常生活,并成为广大民众人人奉行、时时奉行但其自身并不自知的日用常行,才能称得上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作为“兴国之魂”的立国价值,此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的要旨。本书以日常生活为研究视域和思维框架,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维分析,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尝试性探究。
  • 胡适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胡适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收录胡适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28篇。所选文章多为胡适先生的教育心得,能够代表胡适的教育思想,如《大学的生活》《学生与社会》《杜威的教育哲学》《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谈谈大学》等,包括一些演讲稿;此外也选编了胡适先生关于文学、人生、读书、自由等方面的文章。
热门推荐
  • 掌控者2:惩戒

    掌控者2:惩戒

    重案接二连三地发生,作案过程精致而残忍,凶手却似乎无迹可寻。华生、戴猛和老姜作为微反应专家临危受命,在监控与审讯中追寻蛛丝马迹。尸检、监控、易容、追踪与反追踪、审讯与反审讯、爱情、低劣的人性、阴狠的布局、内鬼的识破……案情一再反转,真相渐露时线索突然被掐断,老姜遇害濒于失明,华生毅然投入敌营……这本书不只是悬疑!作者多年来参与研究及办理公安口主管的刑事案件、纪委和反贪局主管的职务犯罪案件,给国内大量司法机关的一线侦查人员讲课交流,丰厚的积累与经验成就了独特的《掌控者》系列。
  • 往生劫之彼岸花

    往生劫之彼岸花

    烛阴受父神之命平定天界后,果断卸下代天君的担子,云游四海,认识了烛照。只是最后,烛照却终究死于烛阴之手。烛照:“阿阴,你素来羡慕我的双翼,如今断了,正好,赠予你了。”烛阴不相信烛照真的死了,发疯寻找,大乱人间。人间哀鸿遍野之后,烛阴心灰意冷,砍断马桑神木,造下奈何桥,就此消散。两万年后,烛离来到了冥府,劈下忘川府,默默的守着马桑树和彼岸之花,外人道她一声神女,存在感不大。那一日,烛离喝醉酒被马桑树劈到无妄林,认识了那个白衣翩翩的少年……
  • 幻境之间

    幻境之间

    没有男主,因为不会感情戏,所以有无男主一切随缘或许写到后面会有。虐文很虐怕虐者慎入哈哈哈哈我是个后妈主要内容还是两姐妹的感情吧就这些了
  • 胃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胃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日益增大,我们更要关爱自己的身体,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发出的各种疾病信号。也许朋友们不相信,在当今每10个人中就有8个以上患有各种各样的胃病,而绝大多数患者甚至根本不楚自己的胃病因何而起。从近几年的临床发现,胃病患者的年龄结构正趋于年轻化,年纪轻轻就患上比较严重胃病的人越来越多,而对严峻的现实,让更多的人掌握胃病防治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编写了《胃的保健细节和养生》一书。
  • 流舞

    流舞

    一夜纠缠,躺在她身侧的不是别人,是刚刚成为她老公的男人。她痴痴地看着他的侧脸,陌生的俊逸霸气,让她快要忘了两个人的关系。“季泽洛先生,你愿意娶尹夏侬小姐为妻吗?”礼堂安静下来,只听得到他一个人的声音。“我愿意。”她用余光打量着他,严肃的脸上看不到半点喜悦,像是在谈一件公事,又像是买一件衣服。这样的人,是她要嫁的吗?是她要共度一生的男人吗?“尹夏侬小姐,你愿意嫁给季泽洛先生吗?”愿意吗?之前的决心和勇气在此刻显得卑微起来,所有的信念也开始动摇,她真的能忘了他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生,一世,一双人。美好一点一点的消逝幻灭,什么也没有剩下。他不愿意骗她,不愿意伤害她,可是他顾铭倾就是伤害了,伤害得体无完肤。顾铭倾,我会幸福,幸福给你看。“我愿意。”季泽洛,你到底为什么要娶我?他娶她,不过是为了报复背叛他的挚爱;她嫁他,不过是心灰意冷时的肆意而为。这场婚姻,到底是谁的错?尹夏侬,他的妻子。这个可怕的小女人,本来以为娶了她就会有报复的快感,可是为什么她却让他欲罢不能,乱了阵脚?两个本无交集的人,究竟能谱出怎样的恋曲?当曾经伤她无痕令她心死的男人再次出现时,那一波秋水能否再起涟漪?女主非弱势,男主亦腹黑,两相交锋,火花四溅。推荐陌歌的完结作品《倾城烈焰》陌歌的群号:76856918,欢迎加入
  • 蓝公案

    蓝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客谈瀛洲

    海客谈瀛洲

    主人公刚到杂志社工作不久,即与古航海史青年专家纪及一起接受了任务:为霍老撰写传记。在考察中,纪及发现了传主的许多瑕疵甚至污点,加上与传主长期霸占的山村少女的爱情,引起了权高位重的霍老深深的嫉恨。纪及结合研究秦王东巡等事件,发表了多年未能完成的古航海专著,结果引起了一场霍老暗中推助的疯狂围剿。于是长期聚集在霍老身边的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演出了一场亦庄亦谐且血泪交织的现代悲剧。
  • 盖世仙尊

    盖世仙尊

    “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就是为了见识!”“走更多的路,见识更多的精彩,死了也不遗憾!”地球来的小男生丁浩,带着他的初衷,走上了一条成为《盖世仙尊》的通天大道!
  • 古本难经阐注

    古本难经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自妖娆我自生

    我自妖娆我自生

    一梦恍若十年,来自远方的呼唤,将她带进遥远的时空。再次醒来,她成为另一个人,一个似乎与她有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