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2900000021

第21章 冯玉祥:每天几乎都在看书用书

1948年2月,在美国考察水利的冯玉祥,于归国途中,考虑到可能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暗害,留下遗嘱,其中提到自己故世后,可以火葬化成骨灰,用作植树的肥料。他写道:“将来树长成,好给学校和图书馆做桌椅用。”

化作春泥更护花。方生未死之际就想到育才的学校和图书馆,这是冯玉祥孜孜不倦、勤奋读书数十年凝结的深挚情结。办好图书馆,开展平民教育,让普天下贫苦子弟都能识字、读书,以改变我们这个文化古国的文化素质。

冯玉祥从来爱读书,也对图书馆产生浓厚的感情。

“在阅览室里看,我更欢喜得不得了”

冯玉祥1882年生于安徽巢县,少年从军,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在军中也是靠自学精神,似懂非懂读了一些明清小说,一半为着看闹猛,一半也是靠图画能识些字,那些坊间刻印的连史纸本本,通常是每页上半部分绘画,以说明正文的。冯玉祥说,我看的第一部小说是《封神演义》,因为爱看小说,有次熄灯号后,躺在被窝里偷看《三国演义》,还给发现受罚跪处分。

冯玉祥最早接触图书馆是在天津兵营充哨长的时候。据他回忆,那是在1905年春。一天,他在天津河北大街行走,猛然发现公园大门边挂有“图书馆”牌子,觉得有些诧异,就进去了。

这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图书馆,可在那时已算是非常新颖的了。在馆里,墙上张贴着地图、画片,书架上放着报纸、杂志和书籍。“整整齐齐,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冯玉祥后来神往那时的意境,说道,“我头一次见到这些愿意看的东西,真有那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势。看了这,又想看那;翻了这又想翻那。再看了看墙上贴的规则,知道还可以把里面摆着的书借出来,在阅览室里看,我更欢喜得不了”。①

冯玉祥按“规则”,接着就翻一大本厚厚的目录。按图索骥,找要读的书。他发现目录所列的书,“我想看的书甚多”,而营房里朱师爷与他谈的《读史兵略》也有。百闻不如一见。冯玉祥说:“我便开了一张条子,居然不费事的把这书借出,一共十六大本,真把我吓了一跳。”

图书馆与早年冯玉祥留下了印象,使他“知道了这一个读书的方便之门”。此后的岁月里,他经常找上图书馆,而且在自己家里,也办起“小图书室”。后来在泰山时,还营建了一座小读书楼,藏书千册,供部属和自己阅览。

“因为看了志书和地图,更引起了我研究史地的兴趣”

冯玉祥很讲究办读书会。

早在组织反袁的滦州起义前夕,他就与王金铭、施从云等同志,发起组织“武学研究会”。

武学研究会的主旨“以读书为主”。规定每天清晨五时半至七时为读书时间。并作为铁打时间,不得迟到早退。

他对读书会有若干规定,总的来说,就是讨论、默写、述说、证验。

讨论,就是讨论近日时事,以及战术战略等军事书籍;默写,每人定期,即每周将上周指定的书,默写二三百字;述说,对于报纸上的社论或时事,或是某本军事书的大意,当众述说一过;证验,与会者要能举出实在的例子与书中的文字作比较、证验。

20世纪30年代初,冯玉祥来到南京,就托蔡元培介绍马寅初讲授经济学。在山西五台建安村休息时,又请梁式堂讲《资治通鉴》、刘定五讲《纲鉴易知录》、王铁栅讲《易经》,为了读书见效益,还请陈豹隐推荐《社会进化史》等书目。1932年在泰山普照寺时,请陈豹隐讲《新政治学》、李达讲《列宁主义》;翌年8月,在由张家口抗日前线返回泰山时,又聘请了赖亚力、吴组缃和陶行知等十余位学者分别讲授经济、文学和教育等课程。他听,也要随从的秘书、卫士一起听。他采取分析读书法,经常分给下属每两人一册书,限定时间读完,并进行考查;对于书中若干重要篇章,自己读了先圈好红蓝色发下去,一册读了收回后再发另册。每逢星期日,就要人人当面汇报读书大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冯玉祥读的书面很广。凡是古今中外,诸子百家,甚至如“陆军经理学”、《伊索寓言》,也都认真阅读。他尤其嗜好读地方志。部队调防、公务或旅游,每到新处,除了他人赠与或购置,否则就向当地图书馆借阅。他说,“看了县志,使我对该地的风土、人情、沿革、形势,都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此后我每到一处,便先找志书看,日久成了习惯”。“因为看了志书和地图,更引起了我研究史地的兴趣。”

冯玉祥接触地方志是辛亥革命后开始的。

1914年,他还是北洋军阀的一个师长,围剿白朗起事,行军途经陕西长安,有朋友送他《三原县志》和全国地图。他读了大感兴趣,感到比教科书详细得多,此后每到一处,便先找志书看。

以后,他到四川,沿途读了很多地方志,有的还学以致用。如读了《罗江县志》后,还赴落凤坡考察当年庞统中伏处,深感伏兵的功能,就辑录了中外历史上伏兵制胜的战例。

日记中的图书馆

读书、找书,与冯玉祥对图书馆留有难磨的印象。

《冯玉祥日记》中有一段是冯玉祥1925年驻扎在张家口时,赴图书馆的记录:

4月11日,到图书馆内查书。

5月12日,下午二点半,率领传令长赴图书馆灌溉花树。

5月23日,六点半,赴图书馆看报。

6月4日,七时,往图书馆读书。

6月5日,六点半,同黄总理往图书馆。

6月8日,六点,往图书馆看报。

6月11日,五点半,往图书馆读书。

6月17日,同赵旅长等往图书馆看书。

6月24日,往图书馆。

7月5日,往图书馆看书。

冯玉祥当时军务繁忙,带兵训练,处理日常事务,白天空闲还得请学者讲解《易经》等书,但晚间赴图书馆看书看报,竟也是他日常生活的一大内容。看来这时候,他已养成了常往图书馆看书报的习惯了。

这时,他大概也懂得图书馆的功能:消除愚昧,开发智商。因而后来他赴苏联访问,在莫斯科专程参观了图书馆。社会主义的苏联图书馆,给他留有深刻的印象是“经理者尽为妇女”。

1927年,冯玉祥率国民军由陕西出潼关参加北伐,继后主政河南省。他在省会开封留下的一个政绩是,办了几个民众图书馆,即平民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和金声图书馆。

冯玉祥为开封的图书馆开建初具规模的是平民图书馆,这是一组系列工程。1928年春,平民图书馆在以开封闹市原相国寺西厢房为馆址开放,房内有十余个书柜,藏书几百种,报纸数份,阅览桌椅数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也算是图书馆了。在此同时,开封东、西、南、北四区在所辖街道均设立了多处命名为“平民图书馆”的,其中东区有五馆,西区有八馆,南区有五馆,北区有十馆,它们虽简陋,但因由地方当局专款,所以得以维持。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一个城市竟能呈现街道图书馆网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也许在全国也是首创。

为纪念孙中山,当时各省市政府所办图书馆,都冠以中山名号。冯玉祥在开封即于市中心鼓楼上建立开封中山图书馆。中山图书馆设图书部、阅报部和国耻部,有图书数千种,报纸七八份;国耻部有如今之展览厅,挂有国耻图画,陈列有关模型,等等。冯玉祥并为它题匾额“中山图书馆”。1931年,冯玉祥在军阀混战中失败,刘峙来开封主政,将匾额的“冯玉祥题”挖去,填补以自己名字,一时闹出不伦不类的笑话。

颇见特色的是冯玉祥在开封南门城楼为馆址所建的“金声图书馆”。金声,即郑金声,原系冯部军长,为张宗昌俘杀,由此命名。

在近代中国,像冯玉祥那样从旧军阀里过来的人物,能如此热衷于图书馆事业和平民教育,是不多的。

①《冯玉祥读书生活》,重庆三户出版社1943年版。

(上海市徐汇区政协盛仰文)

链结冯玉祥1917年任北洋军旅长驻江苏徐州,提倡官兵植树造林,并以“丘八诗”《绿化徐州》作为告示:“老冯驻徐州,徐州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余思冯玉祥为什么重视开办图书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名媛佳妻,律师老公宠入骨

    名媛佳妻,律师老公宠入骨

    嫁给他,是投入身心的一次豪赌。――大雨那夜遇上他,是她的意料之外。醉酒后的他紧搂着她,却是叫着别的女人名字,对她说,“我们结婚……好不好?”……都说郦城厉二少风流成性,涉“猎”极广,偏偏在娶了童苡之后,逐渐敛了脾性。有人羡慕说,她虽众叛亲离,却换来了他无尽的宠爱。只有她清楚,枕边人的那颗心,从来都不属于她。……五年前他前女友“去世”的那场车祸爆炸案,被发现另有隐情,她的生父死在其中,生母自此疯癫。她眼神平淡的朝他递出一份协议,“离婚吧。”地上烟蒂积成堆,男人将协议一撕为二,唇角明明勾着笑意,却无端让人发冷,“离婚,从来不是你说了算。”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尘天下

    凤尘天下

    她五岁亲眼目睹父母惨死,被带到叱血堂成为少主,十年的时间,让江湖人人胆怯,赤瞳红发又让人不禁沉沦美色。他一国之君,被人威胁却当了她仇人的儿子,墨发三千,迷倒万千少女,却只倾心于一人。当他们相爱,误会重重,又该如何卷土重来?
  • 恋爱吧我的男主角

    恋爱吧我的男主角

    人设?木悬铃在这里竟然只是个江湖骗子的人设?原以为是走向人生巅峰,过上从此衣食无忧的生活,怎么就忽然堕落了?那个男人贪财又好色,怎么就成了江南第一阁主了?不服,她发誓要整死他,往死里整!呵呵呵,阁主开玩笑的,小的泡了您最爱的茶呢!【练习作品,免费供娱乐】小甜加江湖文,似乎嗅到一丝丝恋爱的味道……
  • 恶少的合居爱人

    恶少的合居爱人

    他是B市里有名的富二代,一双狭长的桃花眼足以魅惑众生。他桀骜不驯,他张狂自信,他为了自己喜欢的人可以不顾一切。她是从乡村里走出的大学生,在陌生的城市里艰苦打拼,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城市里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把父母接到城里来享福。一场平凡的抽奖活动,一颗幸运的号码小球将永远不可能有交集的他们联系在同一套房子里。从此开始了他们啼笑皆非的同居生活。只是在这水深火热的生活里,是谁迷了谁的眼,又是谁乱了谁的心。原以为相守的尽头是幸福,却不想那一个冷雨夜后,那个男人就此消失,从此杳无音信。四年后,男人强势回归,变得更加邪魅,更加让女人为之疯狂。他再次出现在她面前,带着颠倒众生的邪笑,修长的大手用力的将她拉至身前,沉声道:“吕蔷仁,从这一刻开始,你就是我的,逃不掉了!”片段一:吕蔷仁笑了笑,拿出手里的小球,给工作人员看。“我是今天拿到幸运数字的人,请问……我是不是可以拿到那套房子?”工作人看了看小球上的数字然后将目光转向吕蔷仁。定定的看了一会,然后语气奇怪道:“你也是六十六号?”“是啊,我就是六十六号……什么叫做‘也’啊,难道有两个六十六号不成?”吕蔷仁睁大了眼睛,无辜的看着对面的工作人员。“还真有两个六十六号,刚刚来了个男的,手里也是那个写着六十六号的幸运小球。去领取他的奖品了!”“什么?”吕蔷仁当场化石。片段二:“我有个提议,希望你能听一听。”良久,吕蔷仁平复了一下自己紧张的心情,沉声道。南风烁一派自然的端起一杯蓝山咖啡,轻声道:“什么建议!”“既然我们都不肯放弃这套房子,如果你不在意的话……我们就一起住这个房子。”吕蔷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灵动的双眸透过眼睛片紧紧盯着南风烁的反应。“你一个女人都不在意,我在意什么!那就同居呗,反正也就是个住的地方。”南风烁不甚在意的望着吕蔷仁,淡淡道。好的,既然你不反对,那就同居。片段三:南风烁打开车门,帅气十足的走了出来,慵懒的倚着车门,邪笑道:“蔷仁,四年不见,想我了吗?”吕蔷仁一愣,不可思议的望了男人一眼,随即撇开转身就走。还没迈出步伐就被南风烁一把拉住,跌在他怀里。“吕蔷仁,从这一刻开始,你就是我的,逃不掉了!”
  • 从今到古:爷,你注定是我的

    从今到古:爷,你注定是我的

    现代女孩依群因一古玉而穿越到古代。既来之则安之,不好好的玩一场对不起这千载难逢的穿越。拯救客栈、智斗坏人、帮人追求幸福、逛青楼,这些都是必须做的。纳尼?自己竟然爱上了一个素未谋面的面具男?好吧,爱上就爱上了,可是自己却不知道他现在身处何地。于是女主毅然决定去寻找自己心中的面具男。就这样依群踏上了旅途。她会在旅途中收获什么呢?又会失去什么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名人演讲(大全集)

    世界名人演讲(大全集)

    演讲是历史的记录、思想的结晶、艺术的杰作。各个时代的政界巨子、科学巨擘、思想先驱、艺术泰斗们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演讲名篇。那些华丽的文辞、工巧的布局、严谨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完美的行文、恢宏的气势,都堪称演讲的典范。本书精选百余篇古今中外各界名人的演讲词,它们或激情澎湃、或慷慨陈词、或说理生动、或娓娓道来,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思之余味无穷:产生强烈的共鸣。 
  • 看谁是小人:五分钟内识破小人

    看谁是小人:五分钟内识破小人

    小人善于隐藏本性,戴着面具出入各种场合,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往往矫揉造作、弄虚作假、奸诈狡猾、不择手段、软硬兼施。然而戴面具是有意识的行为,久了自己也会觉得累,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任何人,包括那些最虚伪、最奸诈的人,他们只能骗人一时,不可能骗人一世;只能欺骗一部分人,不可能欺骗所有人。《看谁是小人:五分钟内识破小人》教你如何观察他人心理的外在流露,从而对其人其事做出正确的判断。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人心的钥匙,教会我们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轻而易举地识别他人的本质,洞察世事人心,让小人暗箭未发,便已夭折。
  • 惊世第一妃

    惊世第一妃

    作为现代文明中所剩不多的神,拂灵一直以为,她的余生就是与天同生,天生,她生,天亡,她换个世界继续生,然而天还没亡,她先被迫换了世界……拂灵,一朝临世,神魂融合,成了东洲帝国人人皆知的傻子废物。痴傻体弱,没有灵根,无法修炼,人人嫌弃?拂灵不以为然,淡然一笑,抬手间,控光明,掌天罚,一令惊天地!世人皆知,叶家三小姐冷血无情,说一不二,唯独对心尖宠频频破例。凤·心尖宠·灼:“今天不想吃鱼,想吃别的。”拂灵:“想吃什么尽管说,我给你做。”
  • 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如今的大多数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而疏于管教。疼爱孩子是没有错的,而且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疼爱容易转变为溺爱,成为一种对孩子的伤害。而管教孩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但过分管教孩子却容易使孩子形成叛逆孤僻的心理。这两种情况应该怎样解决呢?那就需要父母“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左手疼爱 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一书正是从疼爱孩子与管教孩子这两个方面详细叙述了父母应该如何在对孩子疼爱的过程中管教好孩子,从而使父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疼爱与管教。如此一来,就能够使孩子健康、快乐、卓越地成长。《左手疼爱 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由李建芳编写。
  • 苦儿流浪记(青少年成长必读名著)

    苦儿流浪记(青少年成长必读名著)

    本书描写了一个可怜的弃儿露米流浪各地,饱受人生的各种艰苦辛酸,最后遇见亲生母亲的故事。这是一部很杰出的作品,故事的结构和处理方式都很好,形成不断的高潮,自然使你融入其中。它告诉我们,所谓真正的幸福,必须得到周围人的爱的鼓励,同时又经过许多痛苦的磨炼,才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