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300000007

第7章 人世间(2)

孔子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条戒律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一是天命,一是道义。子女孝敬父母,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是天命;臣子效忠君王,是道义,君王统治着天下万物,这是无法逃避的现实。这就是人生的两大戒律。做子女的无时无刻都让父母感到安心舒适,是尽孝;为君主办事,做到让君王放心,安心去做,是尽忠。注重自我修养的人,不受悲欢哀乐的影响而转移,知道世事艰难,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每个做臣子的都有不得已的时候,全身心地投人达到忘我的境地,哪里还有贪生怕死的念头呢?”

“不过我还是把我所听到的道理再告诉你:大凡与邻近国家交往一定要用诚信使相互之间和顺亲近,而与远方国家交往则必定要用语言来表示相互间的忠诚。国家间交往的语言总得有人相互传递。传递两国国君喜怒的言辞,乃是天下最困难的事。两国国君喜悦的言辞必定添加了许多过分的夸赞,两国国君愤怒的言辞必定添加了许多过分的憎恶。大凡过度的话语都类似于虚构,虚构的言辞其真实程度也就值得怀疑,国君产生怀疑,传达信息的使者就要遭殃。所以古代格言说:‘传达平实的言辞,不要传达过分的话语,那么也就差不多可以保全自己了。’况且以智巧相互较量的人,开始时平和开朗,后来就常常暗使计谋,达到极点时则大耍阴谋、倍生诡计。按照礼节饮酒的人,开始时规规矩矩合乎人情,到后来常常就一片混乱大失礼仪,达到极点时则荒诞淫乐、放纵无度。无论什么事情恐怕都是这样:开始时相互信任,到头来互相欺诈;开始时单纯细微,临近结束时便变得纷繁巨大。”

“言论就像水波一样捉摸不定。风吹水波来回动荡,得失也是经常转换的。所以愤怒发作的缘由是虚浮而又片面的言辞。猛兽临死时发出的哀嚎,兽性发作,产生伤人的念头。苛责过分时,就必定产生不善的恶念报复他,而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假如做出不受自己控制的举动,后果将难以预测!所以古代格言说:‘不要随意改变已经下达的命令,不要勉强他人去做力不从心的事,说话过头一定是多余。’改变成命或者强人所难都是危险的,好事多磨,做事之前必须慎重,否则做错了事情就来不及纠正了。心神顺着外物的变化而邀游,寄托于不得已而保养心性,如此最好。何必专门去考虑齐国的报答呢?还不如如实地传达国君的言论,还会有困难吗!”

原文: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女身也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盯畦,亦与之为无盯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蚉妄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译文:颜阖将被卫国请去做太子的师傅,他向卫国贤大夫蘧伯玉求教,说:“有这样一个人,他天性残暴,杀人无数。如果不约束他,势必会危害国家;如果约束他,他又会伤害自己。他的智商只能认识别人的过错,却不知道产生过错的原因。像这样的情况,我将怎么办呢?”

蘧伯玉说:“问得好!要提防他,要慎重地处置他,首先要端正你自己!对于这种人,表面上要迁就顺从,内心里要循循善诱。即使这样,这两种态度仍有隐患。”

迁就不要陷入太深,诱导不要过于显露。外表关系过于亲密,会招致颠仆毁灭,招致崩溃失败。诱导得过于明显,他以为你是为了名声,也会招致祸害。他如果像婴儿那样任性,你也姑且跟他一样像个无知的婴儿;他如果同你不分界线,那你也就跟他不分界线。如果他行为放荡不羁,你也不要约束自己。这样就会万无一失,引导他达到不犯错误的地步。

你不了解那螳螂吗?奋力举起它的臂膀去阻挡车轮前进,不知道自己不能做到,太高估自己的实力。要警惕,须谨慎!屡次夸耀自己的长处去触犯他,那你就危险了!你不了解那养虎的人吗?他从不敢喂活物给老虎吃,因为吃活物会诱发老虎的兽性;他也从不敢拿整个的食物喂养老虎,因为他担心撕裂动物会使老虎愤怒。掌握老虎的饮食,了解老虎的习性。老虎与人虽不同类,却亲近喂养它的人,原因就是养老虎的人能顺应老虎的性子,而被老虎吃掉的人,是因为违逆了老虎的习性。

“爱马的人,用竹筐装马粪,用蛤壳接马尿。正好一只蚊子落在马身上,那个人随手一拍,不料马突然受惊,咬断了勒口,挣脱了辔头,弄坏了胸络。本意是爱护马,但效果却适得其反,能不慎重吗?”

原文: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栋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邢?”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袖,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天,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邢,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匠石觉而诊其梦。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

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

译文:一个叫石的木匠去齐国,走到曲辕,看见一棵被世人供奉为神的栎树。这棵树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用绳子量树身,有百尺粗,树梢高临山头,七八丈以上才生分枝,用作木料,可以造十几艘船。参观的人群就像赶集,姓石的木匠走到这里,头也不回地径直向前走。他的徒弟看够了,追上去,说:“自我拿起刀斧跟随先生,还没见过这么好的木料。为什么师傅不停下来多看一眼呢?”匠人石回答说:“算了吧,不要说它了!这是一棵没用的树,用它做船会沉没,做棺材会腐烂,做器具容易毁坏,做成门会流树脂,做成梁柱会生虫子。这棵树不能当成木料。没有什么用处,所以能活这么多年。”

石木匠回到家后,栎树托梦对他说:“你拿什么东西来跟我比呢?你打算拿那些上好的木料吗?那些楂、梨、橘、柚等果树,果实成熟后被采摘去,采摘完之后就会遭受摧残,大的枝干被折断,小的树枝被扯歪。是因为它们的才能才害苦了自己,所以不能得道善终,招来杀身之祸。事物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而且我企求没有什么用处已经很久了,多少次几乎被砍掉,才有了今天,成为一颗神树。无用也就成就了我最大的用处。假如我果真是有用,还能长这么大吗?况且你我都是物,为什么你这样看待物呢?你这样一个快死的人,又哪里知道什么是没用的树木呢?”

石木匠醒来后把梦告诉了他的徒弟。徒弟问他,说;“它这么追求无用,还当土地神干吗啊?”匠人石说:“保密,别说了!它这也是保护自己的一个方法,才受到了解它的人的辱骂。如果它不当树神,它还不遭到砍伐吗?

看来它的确聪明,保护自己的方法与众不同。如果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它,就会差得很远啊!”

原文: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籁。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槨;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醒,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宋有荆氏者,宜揪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天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译文:南伯子綦到商丘旅游,看见一裸大树,与其他树不同。如果将上千辆四马的大车,停在大树树荫下,也会荫蔽得很好。子綦说:“这是什么树呢?它肯定有特殊的用途!”仰头观看大树的树枝,弯弯曲曲的不能做梁柱;低头看大树的躯干,破裂得不能做棺材;用舌头尝一下树叶,嘴巴被划伤;用鼻闻一闻气味,能够使人烂醉如泥,三天都醒不过来。

子綦说:“这树长得这么高大果真是无用武之地。唉!神人也就像这树一样是不材的人!”宋国有个地方叫荆氏,是揪树、柏树、桑树生长的乐土。等到树干长到一两把粗,就有人砍掉用作木桩去对付猕猴;树干长到三四围粗时,被那些地位高贵名声显赫的人家砍去,用作梁柱;树干长到七八围粗时,被那些达官贵人富家商贾砍去做棺材。所以它们始终不能长寿,而在半道上被刀斧砍伐而短命。这就是材质有用带来的祸患。在求雨时,不能用白色额头的牛,也不能用鼻子高的猪,以及得了痔疮病的人。这些情况巫师全都了解,认为这些不干净的祭祀物品会带来不吉利。但这就是神人所认为的最大的吉祥。

原文: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鍼治繲,足以糊口;鼓荚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译文:有个名叫支离疏的人,下巴隐藏在肚脐下,双肩高于头顶,后脑下的发髻指向天空,五官的出口也都向上,两条大腿和两边的胸肋并生在一起。他给人缝衣浆洗,足够糊口度日;又替人筛糠簸米,足可养活十口人。国君征兵时,支离疏捋袖扬臂在征兵人面前走来走去;国君有大的差役,支离疏因身有残疾而免除劳役;国君向残疾人赈济米粟,支离疏还领得三钟粮食十捆柴草。像支离疏那样形体残缺不全的人,都能养活自己,长命百岁,又何况那些忘掉德性的人呢!

原文: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都曲无伤吾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译文:孔子去到楚国,楚国隐士接舆有意来到孔子门前,说:“凤凰啊,凤凰啊!你怎么怀有大德却来到这衰败的国家!未来不能等待,往事不堪回首。天下得到了治理,圣人便成就了事业;国君昏暗天下混乱,圣人也只得顺应潮流苟全生存。当今这个时代,怕就只能免遭刑辱。幸福比羽毛还轻,而不知道怎么取得;祸患比大地还重,而不知道怎么回避。算了吧,算了吧!不要在人前宣扬你的德行!危险啊,危险啊!人为地划出一条道路让人们去遵循!遍地的荆棘啊,不要妨碍我的行走!曲曲弯弯的道路啊,不要伤害我的双脚!”

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自身招致砍伐,油脂燃起烛火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也是用处。

同类推荐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是明代著名哲学家陈白沙创立的新的心学哲学形态。白沙心学以“自得之学”为核心价值,以心与理的关系为基本内容,强调心自得于道,自得于理,形成了“心无内外,理无内外”的内外合一、心理合一的新哲学思想体系。它是明代哲学发展链条中新的心学思想路线。白沙心学“内外合一”的新“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超越了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思想体系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对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的综合与创新,从根本上体现了白沙心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特色,奠定了白沙心学在明代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Ⅲ(第13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Ⅲ(第13卷)

    本卷是经典著作研究第III卷,收录关于经典作家巴黎公社时期以及其后的相关研究文章,展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之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种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关于这一时期著作的相关卷次前言,第二部分是一般性的研究文章。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民族学笔记以及相关著作的研究文章单独成为本从书的第14卷,因而本卷不包含那些方面的研究文章。
  •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先人经验与智慧的指导下。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会对人生多一些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步。 本书是一部汇聚中华民族古老而神秘智慧的经典之作!
  •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孔子是一位智慧的长者,浑身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由其弟子及后学编集的《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识。本书将南怀瑾先生解读《论语》的智慧与一个个历史故事相融合,向读者展示《论语》的思想精髓和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让我们重温儒家经典。作者的讲述既贯通包括佛教、道教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内心彷徨不安的现代人积极思考,提高生命智慧,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热门推荐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强娶:痞王,我不嫁

    强娶:痞王,我不嫁

    她怀胎三月,死在父亲丈夫的长剑之下母亲弟弟被害生死不知,她身逝,亦心死!魂附她身,她成上官家陋颜三小姐斩情丝,狠心肠,步步为营,辣手摧花,只为救母,报仇!本是人人嘲笑的上官三小姐,何故一夕间突然惊艳天下?书芳宴上,她艳压群芳,技压群雄!上官内宅,她斗嫡母庶姐,争财产权位!江湖之大,她与妖孽夫君唯我独霸!天下权位,她夫妻股掌倾覆!上官三小姐锋芒乍现,引天下才俊尽折腰,便连风流闲王也痴情相付。闲王日复一日往上官家下聘,从珍珠玛瑙到碎银铜板,倾尽其财却还乐在其中,上官三小姐不为所动——不嫁!可,闲王是谁?乾龙国懒散痞王,手无实权,行事乖张她不嫁,他便强娶!【复仇篇】六军扫荡,血溅皇城,国破!她站在敌国风骑将军面前,长剑悠悠平举直指,笑靥如花,“夫君,前世欠我的,该还了。”郝濬面色瞬间惨白,眼中神采从挣扎归为死寂,他早该知道,她就是她。“我……还你一剑,是不是……还能回到以前,我真心爱你,你心中亦还有我,是不是?”“哈哈哈,真是好笑!”还没等上官兮说话,旁边看戏的一风华男子举步上前,“夫人身怀六甲,举剑太过危险,来,先将剑给我。”他接过长剑,微笑着招呼来随身跟从的金丝猿猴,“小金,来,刺他一剑,让堂堂风骑将军爱上你试试。”“……”
  • 海明

    海明

    从海贼开始,来夺夺天下,建一份基业,过程是残酷的,是热血的,是值得一读的。
  • 盛世毒妃很嚣张

    盛世毒妃很嚣张

    她,前世最强的军火玫瑰,穿越后竟然变成了要被炼化的药引!“老虎不发威你拿我当病猫啊!”盛世毒妃太嚣张,成长路漫漫,一路开挂,愈发耀眼!他,威名远赫的王爷,冷清冷心,却独独对她温柔相待,霸之、护之、任之、宠之!“爱妃,我们一起去夺江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3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3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诛佞记

    诛佞记

    明洪武十四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将爱女安庆公主下嫁于壬戌年殿试二甲第一名进士——欧阳伦。欧阳伦小人得志,遂将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表妹弃遗。致授业母舅吐血身死,舅母自缢身亡,表妹悲愤交加、失心癫狂。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欧阳伦置大明律条于不顾,公然对抗朝廷“盐茶国有,私人不得染指营运”的禁令,勾结湖广、陕西等地方官大肆运销。茶马互市、牟取暴利,且收受贿赂、侵吞赋税,阴买死士、杀人灭口。自洪武十六年始,欧阳伦即分别收受湖广史近山、云南邱汝昌等贪官的巨额贿赂。致洪武二十一年秋,云南曲源府大旱之年官府无钱粮赈灾,使曲源一地饿殍遍野,百姓聚众骚乱。
  • 南征录汇

    南征录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宿

    灵宿

    浩瀚苍穹……亘古传闻天定人命,诸星指引,万道维持!莫名少年背负时日无多的生命,依然踏上这条未知的道路,是生,是死,是轮回,还是真的天命?故事于此开始。
  • 写给年轻人

    写给年轻人

    当一个人降生于世时,除了父母给予的生命,一无所有。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了希望与追求,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颜色你数不过来,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人生本是个艰辛的历程。我们总是在付出的同时,得到生命开出的灿烂之花。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死胡同中极力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总有一扇门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扇门,但我们始终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的门。
  • 噶玛兰厅志

    噶玛兰厅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