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000000002

第2章 荆州的神童少年(1)

平民之家出神童

荆楚大地自古人才辈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从这里走出了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家屈原,还有传奇的英雄人物伍子胥。在明代,这片土地依然人杰地灵,有名的嘉靖皇帝就是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兴献王之子。因为他的堂兄武宗朱厚照皇帝没有儿子,只有他是最合适的王位继承人,最后从楚国古都钟祥进入皇城北京,继位称嘉靖皇帝。他不仅把楚地好巫尚灵的气氛带到皇宫,整天烧香斋醮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而且也因为念及乡土情意,对楚地俊才倍加关照,使得在他左右的南方大臣居多。而且他也十分信任他们,一些重要事务全权放手,这也使得这些人有机会拉帮结派,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权臣体系。在这些楚地俊才当中,有一位凭真才实学脱颖而出,不仅在嘉靖时代就进入仕途,而且在以后的两代皇帝当朝时也成为独当一面的权臣,并完成了著名的万历新政改革,挽救了濒临覆灭的大明王朝,使它又延续了几十年的统治。这个著名的楚地俊才就是中国古代最成功的改革家张居正。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生于嘉靖四年(1525年)农历五月初三,卒于万历十年(1582年)。

出生在一个军籍平民家庭的张居正从小就在父辈的熏陶下学会了吟诗作赋,在本地乡间很有名气,号称神童。之后,他又搭着科举取士的快车,一路顺风,年纪轻轻就进了翰林院,做了翰林居士。经过几年的打拼,他又进了内阁,最终在万历年间登上内阁首辅的宝座,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万历新政改革。他圆满完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改革,使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又延续了几十年的统治。张居正个人也因此获得一代救世能臣的美名,得到后人的推崇。

他曾这样感慨历史人物的成长:“采灵菌于粪壤,拔姬姜于憔悴。王谢子弟或杂在庸流,而韦布闾巷之士,化为望族。”就像他说的那样,在明朝后期,政务衰颓,朝野上下没有一个敢说真话、愿做实事的人。他凭着强大的使命感,从一个“韦布闾巷之士”,最终“化为望族”,成为一代治世能臣。

早在朱元璋起兵反对元朝统治的时候,张居正的先祖就投在朱元璋的帐下。等到后来天下平定,他又随军籍落户在湖北荆州。明朝实行不同的户籍政策,按对朝廷贡献大小的不同,大致分为军籍和民籍。军籍后代不仅要和一般老百姓一样种地谋生,而且还要随时准备重新入伍,为保卫大明王朝尽力。所以,这些人往往对国家兴亡比较关注,比一般老百姓有着更高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具体体现在对科举制度的热衷和对儒家思想里“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的向往。

张居正的先祖,到了他爷爷这一辈仍然是一心效忠朝廷的一个落魄的军籍平民。他爷爷张镇,一心想取得个科举功名。但由于为人耿介,又有太强烈的个性思想,肯定不能在死搬硬套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结果是屡试不中。但他又不甘心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最后在离家较近的辽王府谋了个护卫的差事,整天和那些王公贵族的公子哥们混迹在一起。和那些纨绔子弟不一样的是,他治国安邦的宏图大志始终没有泯灭。自己不行,他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儿子张文明身上,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做一个治国安邦的能臣。

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字治卿,别号观澜。早年在父亲的安排下,曾经醉心于求取功名。但和父亲一样,他的科举之途很不顺利。他20岁才补上府学生,以后又参加了七次乡试,仍然未中。无奈之下,他对自己的科举之路也灰心了。他将手中的书本扔在一边,准备从此放弃这条追求了很久也付出过很多的道路。到底是曾经为此付出过很多的事情,他也有一丝无奈,只是长叹一声说:“我自幼也可算是饱读诗书了,寒窗苦读了几十年,自己总认为没有什么比别人差的,但始终困顿而不能实现壮志,这大概就是天意吧!”

虽然在科举之路上屡战屡败,但张镇和张文明父子二人依然不停地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自己不行,就把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他们想用心为张家培养一个能让张家出人头地的后代。

可是,虽然已经成亲多年,当时张文明的妻子依然没有身孕,这无疑使张氏父子更加忧伤,求子心切的他们不得不祈求神灵的佑助。为了让张文明的妻子生个孩子,他们到处上香问签。

或许是父子二人的求子心切确实感动了上苍,张文明的妻子终于怀孕了,大家都在期待着。按日子推算,孩子在阳春三月就该出世了。但如今已是溽热的五月了,张文明的妻子依然挺着个大肚子。全家人也被这个快要到来的小生命揪得心神不宁。

终于有一天,花甲之年的张镇被一个梦惊醒了。“这水是哪儿来的?”他大喊了一声,不知道外面已是大雨倾盆,积水在院子里翻滚。“水就是从张家地里流出来的啊!”一旁的仆人有点奇怪他为什么这样问。其实,张镇问的不是眼前的情景,而是他梦里的情景。他梦见发了大水,大地茫茫一片,所有人都被淹没在水中。谁知他的梦境和眼前的情景相差无几,仆人们以为他在明知故问,也没有在意。但精神恍惚的张镇感觉不对,一定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他赶忙往自己的父亲也就是张居正的曾祖父张诚的屋子里跑去,他想请饱经风霜的父亲解一下这个梦。“治卿啊,为何如此慌张?”张诚看到已是半百的儿子竟然如此慌张,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呢。“是不是南边的屋子被雨水冲塌了啊?”他急切地问。

“没有,父亲,是……”他激动得几乎难以开口,“我做了个梦,梦见发了大水,大地茫茫一片,所有人都被淹没在水中。人们都在问这水是从哪儿出来的,我也跟着问,于是就醒了……”

“哈哈,真是苍天有眼,我们张家可能要出人头地啦。”张诚微笑着捋了一下白白的胡须,“是不是送命天神把一个高贵的灵魂安放到我们家了啊,我刚刚也做了一个梦。”还没等张镇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张诚就向儿子说起自己的梦来了。

古人认为梦是来自上天的启示,所以都信以为真,而且谈论起来也特别严肃。还有专门的解梦书籍,对不同的梦境做了相应的解释。规定了哪是吉梦,哪是噩梦,而且规定如何区分对待。如果梦到噩梦,那是天地间的妖灵鬼怪在扰乱人心,这样的梦不必信以为真,也不需要告诉别人。被噩梦惊醒后,向右唾两口,并念祈求上天保佑不要被这些妖灵鬼怪打扰的祷词。如果梦到好梦,那是来自上天的启示,一定要认真对待,可以马上与人分享,也可以只记在自己的心里。要是把梦说给了别人,第一个听到这个梦的人作出的解释或是无意说出的话就是这个梦的注解。

因此,张镇才不顾一切地往父亲的房里跑去,他希望这个梦的解释来自父亲。其实,随口应答他的仆人已经为他解了这个梦。至于张诚,他当然愿意儿子是自己梦境的最佳解释者,但张镇的行为已经把他的这个梦解了。他们都梦到了,这肯定是一个真梦,一个来自上天的启示。

张诚又一次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中:“所有的星星都在天上晃动,天地漆黑一片,那些星星就像放上去的一样。接着月亮出来了,大地上的一切都显现出轮廓,星星变得黯淡了许多。接着月亮突然掉下来了,就掉在咱家西北屋角下的那个水瓮里,月光把整个水瓮照得通明发亮。接着我看见一只白色的龟随着月光的晃动从水里浮出来了……”

“生了,生了……”刚才与张镇对话的那个仆人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大喊着,“少奶奶生了,是个男孩……”

按照古人的说法,梦到龟是吉梦。因此,张诚就根据这个梦给刚出生的张居正起了个名字。“实乃天意啊,治卿,老夫就替你们做主了,这孩子就叫白圭吧。龟者圭也,治国之利器。早先大禹治水,于昆仑山请教王母,王母执圭而赠……”

于是,荆楚大地的乡间小道上多了一个名叫张白圭的孩子,因为这名字来历奇特,人们总是对他另眼相看,张家也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所有的叔叔婶婶都把这孩子当做掌上明珠,张白圭从小就是在大人们的怀里长大的,人们不愿意让他自己在地上走。当别的孩子都在无人理会中对着花花草草自言自语的时候,张白圭却在充满诗书气息的书房里听大人们谈经论道。当然,他是什么也听不懂的。但大人们有意这样做,让他从小在书房里耳濡目染。

当张白圭长到两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的乳母抱着他在书房里溜达。他的堂叔龙湫正在读《孟子》,见他们家族的掌上明珠进来了,便停下来把张白圭抱在自己的怀里,并笑着逗他:“你可是我们张家的希望啊,白圭,治国之利器。你得赶紧学着认得‘王曰’才好啊。那样才能有治国的气概啊,就像孟子对齐桓公一样,将来你也要对你的君主直谏劝导啊,哈哈哈……哦……哦……”龙湫把张白圭举在手里向空中抛了几下,逗得小家伙呵呵笑个不停,他也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次,乳母又把张白圭抱到书房里来了,见到龙湫在那里,他就咿咿呀呀地叫个不停。龙湫又接过他放在腿上,指着桌上打开的《孟子》,正好是“王曰”二字:“这是什么?白圭,念一个给龙叔听听!”

“他才刚会叫娘,连爹都不会叫呢,你让他认字,他怎么能认得啊!”乳母笑着对龙湫说着,又准备把张白圭抱回去,“你龙叔都读书读傻了,你长大后可千万别学他啊!”

“哪里,我家白圭和别家孩子不一样,他有上天赐予的灵性,怎么能不知道他将来做什么呢?”龙湫又拉着张白圭的小指头指着刚才的字,“她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念一个给她听听,看我家白圭会不会念。”

“王曰……”只听小小的张白圭冒出了这两个字音,然后把手从那两个字上移开,转向乳母,示意要回到她的怀里。

“听到了没?”龙湫不屑一顾地看着乳母,把张白圭送到了她的怀里,“还说我家白圭不认得字,他怎么能读出这两个字?”

“好好好,听你龙叔的,你真会读‘王曰’啊!”乳母笑着用自己的额头点了一下张白圭的鼻尖,“你到底要什么啊?”她对着张白圭问,又转过头来对着龙湫,“我怎么听着他在说‘我要……’,估计是想睡觉了。走了,不打扰了。我们走了哦,让你龙叔读他的‘王曰’去吧。”说着,她把张白圭抱出了书房。

从此,龙湫见人就说张白圭会读“王曰”。乡间巷闾很快传开了,人们都说:“张家出了个神童,还不会叫爹就能认得‘王曰’二字,这个孩子肯定是治国之才,张家这下有望出人头地啦……”

乡间的名声使得张家人既得意又无奈,干脆将计就计,是神童就得按神童对待。张居正从小就被人们以神童的眼光要求着,同伴的眼中也因此对他多了一丝羡慕之情。这其中有辽王府中的小王子朱宪□,还有其他一些孩子,包括辽王的外甥女,也就是朱宪□的表妹。

因为张白圭的祖父供职于辽王府,虽然自己只是个小小的护卫,但因为有一个神童孙子,便祖因孙贵了,常常带着张白圭在辽王府自由出入。辽王也经常让张白圭住在这里,希望通过他来督促并影响自己的儿子。张家请不起好老师,正好借此机会让张白圭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小时候的张白圭基本是在辽王府里长大的。

张白圭5岁就开始读《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10岁通晓六经大义,12岁便赴荆州府投考秀才。

嘉靖十五年(1536年)的一天,荆州知府李士翱忙了一天,正准备为明天的考试做考官,很早就睡了。酣睡不久后,他就做了个梦,梦到天神给他了一个玉印,并让他把这个玉印转给一个孩子。他疑惑不解,但像所有对梦都很重视的古人一样,他等待着这个梦境的再现。

果然第二天,荆州府乡试的时候,从各地前来的应试童子们都翘首以待,在荆州城里的文庙院内等待主考官的到来。当听到有人说主考官知府大人驾到时,所有的应试者哗啦一下南北排成两行,把中间让出一条通道。但这时的张白圭正在门外的小桥上散步,见主考官来了,他也没有在意,只是继续若有所思地走着。坐在轿子里的主考官李士翱一眼就看到了张白圭,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胆大的考生。其实,从小在辽王府里长大的张白圭对这样的场面见得多了,比知府大人更大的官他也见过,所以没有什么稀奇的了。

等到点名的时候,第一个孩子就是12岁的张白圭。李士翱喊他过来,仔细看了一下,不错,正是他昨天梦中的那个孩子。看了一下他的打扮着装,忽然才记起来,刚才那个对自己毫不在意的孩子正是这个张白圭。

“你这个胆大妄为的小毛孩,也敢在这里来应考?如果你能答上我出的对子,就让你进考场。如果答不上,那你就回家去吧!”李士翱笑着对周围的人说,“你们说怎么样?”

“好!”张白圭和着其他人的应和声,“别说对对子了,就是赋诗我也不怕。”

李士翱指着书院里的两棵参天大树,说出了上联:“大文庙,两棵树,顶天立地。”

“小顽童,一支笔,治国安邦。”张白圭就像在和自己的龙叔对对子一样,轻松自如地对出了下联。

李士翱深为张白圭敏锐的才思所折服,这时他也记起了自己昨天的梦,于是心里一喜,觉得眼前的这个毛头小孩或许就是梦中的那个救世之才。

“你叫什么名字啊?”李士翱笑着问,“不知出自哪门望族高府啊?”

“在下名叫张白圭,不是什么名门之后。祖上也并非地方望族。先祖是从应天府来的军籍,一介平民而已。”

“哦,白圭!说你祖上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一定是个书香世家啊!这名字起得好,圭者治国之利器也,昔日大禹治水,去昆仑山请教王母,王母以圭相赠……”

“李大人,你怎么知道的?不过我听家父说过,是因为曾祖父梦到有月亮掉下来……”

“哈哈,好名字,好名字,而且在战国时代就有一个叫白圭的治世能臣,你曾祖父可能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才给你取这个名字的,或许他想让你像历史上的白圭一样,成为一个治世能臣。看你这才华,他的一番心血也算没有白费啊。不过,依我之见,在当代一片混乱的朝廷上下,你若像古代的白圭那样刚直不阿是没有多大发展前途的。”

古代的白圭本是魏国人,他因为帮助魏国治理黄河而名声大噪,诸侯竞相请他前去做官。但他看到天下诸侯朝野上下腐化之极,便不愿做官,弃政从商,归结出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理念。他把经商理论概括为四个字,即智、勇、仁、强。他说,经商发财致富,就要像伊尹、吕尚那样筹划谋略,像孙子、吴起那样用兵打仗,像商鞅推行法令那样果断。如果智不能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善于取舍,强不会守业,就没资格去谈论经商之术了。白圭的这些经商理论,为后世商人效法和借鉴。中国古代商人把他奉为祖师爷。宋景德四年,真宗封其为“商圣”。在明朝,商贸还不发达的情形下,有才之士的成功之道只有入仕从政一条。而从政就必须克服刚愎自用的习气,必须学会适应官场潜规则。像这个张白圭刚才那种目中无人的态度,在以后的官场上肯定是吃不开的,即使他有多少才华也是白费。

同类推荐
  • 权力玩家赵匡胤

    权力玩家赵匡胤

    从一个底层小兵到九五至尊的平步青云之路,全面解密“带头大哥”赵匡胤的低调弄权之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积弱的王朝,但赵匡胤却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仁君”。中国的“仁君”不止赵匡胤一个,但是亡国之时能让老百姓全城以死相殉的王朝,只有宋朝一个。中国几千年来,真正达到帝王权术最高境界的,只有赵匡胤一人。
  • 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盛世下的传奇故事)》以玄奘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线索,通过解读玄奘西行之旅的曲折经历及其相关历史事件,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玄奘形象。他在充满艰险的西行之旅中所彰显出的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不屈的人格、精深的知识、优秀的团队意识和不求名利的品格,正是他获得圆满人生的关键。
  • 中国十大皇帝

    中国十大皇帝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十大名帝的故事,包括秦始皇、刘邦、唐太宗、武则天、赵匡胤、朱元璋、康熙、乾隆等。
  • 里皮自述:思维的竞赛

    里皮自述:思维的竞赛

    《思维的竞赛:里皮自述》是里皮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反思和总结,是这位执教风格鲜明、个人魅力深入人心的足球教练的内心独白,包罗了他执教经历中所见证的重要时刻、帮助他实现梦想的工作哲学,以及他所带领的团队中个性参差的足球运动员们的真实一面。同时,作为一位在意大利本土极其成功,并为中国足球带来新希望的教练,里皮在《思维的竞赛》中所分享的执教理念,在绿茵场外同样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团队精神的培养、共同使命的树立、信任的养成、战斗力的凝聚……里皮认为这些是比球赛的战术策略更重要的必胜团队要素。《思维的竞赛:里皮自述》展现的不仅仅是里皮关于团队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和技巧,更是一种气度和智慧。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热门推荐
  • 绿萝恒秀林禅师语录

    绿萝恒秀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堕落天使:黑化大小姐

    堕落天使:黑化大小姐

    【新书《重生2005玩网游》开坑啦,求收藏、求推荐票~】人人都说她朝秦暮楚、爱慕虚荣、道德败坏。在其他人眼里,她是白眼狼,她品行不端,她不择手段,她是个骗子。司徒丹不屑去为自己辩解……当八岁那一年从天堂坠入地狱,她就明白她的人生将不由自己做主,想逆袭夺回自己的人生,只能告别傻白甜,哪怕与魔鬼共舞也在所不惜。只是为什么身后这个男人,总是锲而不舍地缠着她!“我不是好人。”“正巧,我也不是。”
  • 快穿:宿主是个小红娘

    快穿:宿主是个小红娘

    论师父陪做任务,怎样才能攻略美男,在线等,急。凰挽歌本来还以为师父是禁欲高冷系美男,结果师父一不小心成为死皮赖脸夫管严,自己也是‘一不小心’成为自己的师娘。“师父,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快穿任务者?”“我觉得你适合做你的师娘。”
  • 神落之后

    神落之后

    慕容夕雪追上了寒小辰,抓住了他的手,正欲将他往回拉去,却只觉得自己身体里最后一点力气,也远离自己而去了。“她是为我而来的么?”寒小辰在渐渐模糊的眼前看到了慕容夕雪,在心里念了一句,忽然发觉,自己与慕容夕雪此刻正要落下去。慕容夕雪仿佛失去了知觉,闭上了眼,身子向旁边翻去,白皙的脸庞此刻看着,竟仿佛有了一丝欣慰的神色。
  • 御夫有道:独宠傲娇夫君

    御夫有道:独宠傲娇夫君

    一场同学聚会让颜洛葬身悬崖,却阴差阳错穿越凤天大陆,一个女尊的世界。她,由一个烟雨楼的小老板变成富可敌国的大富商,一路走来,遇到了傲娇的他,娇媚的他,温润的他,霸气的他,可爱的他,身边环绕着众男子的她,能否在滚滚红尘中保持本心,是选择从始至终还是入乡随俗……且看颜洛的表现吧!
  • 盗墓之群雄逐鹿

    盗墓之群雄逐鹿

    我是一个没有念完初中的学生,渐渐的走上了盗墓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见到了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傀儡、催眠师、搬山道人、摸金校尉,盗墓是一个人才辈出的行业,渐渐的我在墓地里发现了守墓人的蛛丝马迹,他们在暗处,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改变着这一切
  • 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翻开历史长卷,就可以感悟到古圣先贤留给人类的浩大的智慧和思想,这些智慧之言博大深邃,发人深省。人生的课题很多,为人处事、人际关系、事业爱情、志趣理想等等,无不体现了人生的深义。让读者能更好的在各方面有所作为,是编纂此书的最大心愿。
  • 黄金穗

    黄金穗

    穿越娘亲含恨死,迂腐老爹殉情亡。幸有灵魂来互换,小小金穗得重生。爷爷当爹又当娘,祖孙努力奔小康。渣男想要来求亲,哼哼……想娶我金穗可以,予君黄金穗,君冠我之姓!订阅超过30%的亲请投一下完本满意度,么么哒~
  • 抢个师尊当相公

    抢个师尊当相公

    青离从不会亏待自己,看上的东西,盗回来慢慢欣赏。想吃的美食,学过来做了慢慢品尝。一手做天下美味,一手盗奇珍异宝。然而她却一朝穿越到古代,入了仙门。遇到了一位颜值爆表的师尊。青离从前总是吹嘘,这天底下还没有她偷不到的东西,可如今她第一次有点儿犯难了。这盗宝容易,盗人也不难,可是这心好盗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我为唐王

    重生之我为唐王

    “我愿重回盛唐,再铸华夏辉煌!”唐朝,无数华夏儿女心中魂牵梦绕的梦,开元天宝年间,古代中国王朝最为巅峰的朝代,华夏民族称雄于世界的时代!!然而天宝十四载,安禄山举兵反唐,大唐辉煌不再,华夏民族从此再难崛起,重生在这样一个朝代的李清,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悲剧发生!神秘缥缈以守护华夏汉族为己任的昆仑一脉,亦正亦邪与世隔绝的川蜀唐门,忠心护主令人闻风丧胆的四灵之卫,精通暗杀之道的幻影楼与暗影门,精彩的场面,诸君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