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000000007

第7章 初涉官场隐忍不发(3)

在《谒晦翁南轩祠示诸同志》中,张居正借游览衡山,祭拜朱熹和张南轩的二贤祠之机,终于道出“欲骋万里途,中道安可留”的心声,并以“示诸同志”告之以世人,表示他再度出山的决心。在张居正高卧山林之时,北方俺答大举侵犯宣府、大同要塞,威逼京师。他闻讯勃然而起,作《闻警》抒发自己的忧愤:“初闻铁骑近神州,杀气遥传蓟北秋……抱火寝薪非一日,病夫空切杞人忧。”诗中弥漫着对国事的关切和对时弊积重难返的焦虑。最能反映张居正忧心忡忡而有志难伸心情的是《七贤吟》,这是他对魏晋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的咏叹诗,这七人才华横溢,卓尔不群,是乱世中的怪杰。他们行为怪诞,说话玄妙,面对各种抨击和讥讽,谈笑自若,我行我素,逃避世俗,遁迹官场,与当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并以放荡不羁的个性,挣脱礼教和功名的约束,倡导真性情和人的自然本能。由他们开创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流派。但他们的主张终为世道所不容,或被囚,或处死,后世对他们惊世骇俗的行为也多有苛责。但张居正非常理解这七君子“心有所惬”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不得不“游方之外”的处境,认为世人有关他们有损名教、贻祸晋室的种种指责,不过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损于他们的人品和气节。这种超群出众的见解,正是张居正心情的反映。这些诗歌交织着超逸与忧思、出世与入世、愤世与经世的矛盾和冲撞,经过反思和自砺,张居正终于走出了情绪的低谷。

回到故乡,作为休假的官员,张居正本可不必下田劳作的。但他出自平民家庭,与农民有着天然的亲和感。他倡导学农,并身体力行,在家乡亲自下田,种竹植树,与老农切磋农艺,同悲共欢。张居正亲身接触农民,在乡间体会到了人民的辛劳、饥寒和痛苦。在《学农园记》中,他就记述了他对农民的观察:“每观其被风露,炙熇日,终岁仆仆,仅免于饥。岁小不登,即妇子不相眄,而官吏催科,急于救燎,寡嫠夜泣,逋寇宵行,未尝不恻然以悲,惕然以恐也。”这些都深深震撼着张居正,农民终岁劳碌,仅免于饥饿,官吏的催征急如救火,逼得农民抛妻别子,逃亡他乡,这使他“恻然以悲,惕然以恐”。这悲,是对农民的满腔同情;这恐,却是对政局安危的忧虑。这一切不禁使他恻然心动,责任感迫使他重返政坛。张居正虽然身在山林,但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官员的职责和治国安民之道。即使不再操政,也有这样自发的操守,充分反映出他对社稷和民生的忧思。

这几年的乡间生活,在张居正58年的生命旅程中只是一段小插曲,但这段时间的成长却对他将来的仕途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期间的低沉、彷徨和奋起,还有忧国忧民的困惑和焦虑,都是他潜龙之志的体现。经过休整、反思和对农民疾苦的考察,张居正对解除社会弊端已有深思熟虑,在他的心中重新燃起了一股报效朝廷的热情。除了自身对政治梦想的追求,其父张文明同样是迫不及待,敦促他及早赴任。要知道他父亲孜孜以求的功名,一生未就,终身的遗憾全都指望着儿子来弥补,眼看儿子业已进入“储相”的行列,岂能长久在家逗留!

国运的召唤,父命的嘱托,肩负着兴国、兴家的双重使命,使张居正不能不重返政坛。这年张居正已经33岁,正值壮年,在回京途中信口吟出的“割股割股,儿心何急”最能表现他急切的心情。“我愿移此心,事君如事亲,临危忧困不爱死,忠孝万古多芳声。”这首以割股命题的《割股行》引用了《庄子·盗跖》中的一则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随晋文公逃亡落难,途中晋文公饥饿难忍,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的臀肉,供晋文公疗饥。张居正从封建社会最高的伦理准则——忠孝两全出发,以割股的献身精神,表达了他的耿耿忠心,这是他对自己又一次步入残酷的官场的激励,更是对他重回政坛的宣言!

重返政坛再次碰壁

张居正,这个天生的政治家,终于从潭中跃起。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秋,怀着“摘奸剔弊”的浩然之志,张居正重回官场。然而,一切似乎都未有变化。

重回朝廷的张居正只得到一个到汝宁册封崇端王裘封的差使。这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闲差,但汝宁靠近江陵,张居正又回到家乡。虽然张居正抱着远大的志向回到朝廷,但天不遂人愿,现实依然没有给他提供施展抱负的机会。

嘉靖皇帝一如既往,久居西苑,不愿回到大内。嘉靖不上朝其实还因为他有一块心病。其虽然致志修炼,却又暴虐成性,动辄鞭打宫女,由此伤命的达两百多人。因此,宫女们对他恨之入骨。时日一久,积怨终于爆发了。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嘉靖帝服过了仙丹,想在人间也找一找神仙的乐趣,就跑到万安宫去逍遥了。到半夜,一个名叫杨金英的宫女趁皇帝醉酒之际,因为平时经常受到嘉靖的残暴责罚,心怀怨恨,就串通了16名宫女和有同样遭遇的王宁嫔企图用绳勒死皇帝。可惜事机不密,其中有一个宫女临阵脱逃,跑去向方皇后告密。方皇后急忙带人来到万安宫,才救了嘉靖一条命。当时,所有的涉案人员都被当场拿下,第二天通通被处死,这就是震惊天下的“宫婢之变”。

嘉靖虽然侥幸未死,但却被勒得昏厥,口鼻出血,受伤不轻,精神打击相当沉重。本来他专心修坛炼丹,企求长生不老,已是怕死之徒,如今再遭受这一生死大难,受惊之大可想而知。自此他噩梦不断,睡不安宁,再也不敢回到乾清宫。而乾清宫是皇帝临朝议政的场所,这是历代必行的朝仪,不在乾清宫居住,也就不能临朝。皇帝不上朝,但对权力仍是紧抓不放,只不过都由严嵩秉承皇帝的意向处置,这给贪官提供了更多的渎职枉法的机会,严嵩的擅权便愈来愈肆无忌惮。

在朝中一手遮天的严嵩父子,依然依仗权势中饱私囊。除了卖官纳贿,严嵩父子还克扣户部拨给边防的银两,没等银子出京,就缩了大半的水,造成边防亏空,连买兵器的钱都捉襟见肘。

严嵩父子穷奢极欲,夜夜笙箫,污蔑纲常,把现世当做末日,带领整个朝廷搞“贪污”,士风败坏,贿赂公行。在这种风气下,大明王朝早已是千疮百孔——国库紧张,入不敷出,军备废弛,民力不堪重负。

朝臣对严嵩的不满由来已久,这一点嘉靖并不是不知道。不过,他当时正在用人之际,需要一个严嵩这样的统治工具,仍然像对待宠物一样护着严嵩。可一旦“不如朕意”,最高统治者的变脸也将不期而至。身为次辅的徐阶深知个中三昧,他一如既往地不与首辅严嵩硬抗,依然是少言寡语,虚与委蛇,默默等待时机。

机会终于来了,嘉靖四十年(1561年)冬,皇帝在西苑永寿宫放烟火,引发大火,烧毁了宫殿。寝宫给烧了,嘉靖只好暂住玉熙殿。可玉熙殿那个地方又小又潮,皇帝当然不愿意在那里住了。于是,召集大臣们商量,大臣们建议皇帝搬回乾清宫去住。可是,被吓坏了的嘉靖怎么可能重回噩梦中呢?

一时皇帝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大家都拿不出合适的办法。这时候,严嵩和徐阶开始为嘉靖出谋划策。一直想住回原来的永寿宫的嘉靖想修复烧毁的宫殿,可严嵩却以费用巨大为由“劝”皇帝不如迁住南城离宫。估计严嵩是老糊涂了,这“南内”是过去英宗当了瓦剌部落的俘虏,放回来后被幽禁的地方。这在政治上很敏感,对嘉靖也是一大忌讳。

此时的徐阶赔着十二分的小心,因为正在和严嵩暗斗,头脑清醒得很。徐阶了解到皇帝的心意,就提议在原址上再造一座新的宫殿,并且出其不意地拿出一套方案——不用花钱,只需用宫中修三大殿所剩余的材料,就可完成修复工程。嘉靖听后,大为高兴,立即任命徐阶的儿子徐璠担任建设部的主管。得到准许后,不过数月就大功告成,皇帝亲自更名为“万寿宫”。

嘉靖皇帝龙颜大悦,重赏了徐阶。不久,徐阶加“少师”衔,位列“三公三孤”里的“三孤”之一,可谓“位极人臣”。连带着他儿子徐璠也跃升为太常寺少卿,位居正四品。嘉靖对严嵩却是日渐疏远,凡有军国大事,都是问徐阶,只有求仙问道的时候才会想起严嵩。自此,徐、严两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徐阶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谋算之人,由于他对宫中日用物资和建筑费用的留心了解,才结算出这一花费不多而又能如期完成的工程计划,并因此得到皇帝的欢心。

在张居正第二次回乡之际,徐阶与严嵩的争斗更加严酷。但从家乡回到京城的张居正,却对严嵩十分恭顺,为严嵩父子写了不少“歌功颂德”的文章。这是因为现在的张居正终于懂得了——隐忍是最强大的一种力量。对贪污成性的严嵩,他可以这样“赞扬”道:“惟我元翁,小心翼翼,谟议帷幄,基命宥密,忠贞作干,始终惟一,夙夜在公,不遑退食。”意思就是“夸奖”严嵩工作小心翼翼,为国家苦思冥想,堪为忠贞的栋梁,昼夜不停地在办公,连吃饭都顾不上了。除了“赞美”严嵩,对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张居正也是奉上了溢美之词:“笃生哲嗣,异才天挺,济美象贤,笃其忠荩,出勤公家,入奉晨省,义方之训,日夕惟谨。”大概表达的是严世蕃,天生奇才,崇高品质堪比先贤,为公无私奉献,但又不忘孝敬,严于律己,从不懈怠。

但这只是他的一种政治手段,因为早在严嵩罢相以前,徐阶就在积聚力量,而张居正是首位人选。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五月,徐阶兼任吏部尚书,第二年成为太子少师。同年,张居正还朝,经徐阶推荐,从七品编修耀升为六品右春坊右中允,主管国子监司业,相当于国立大学副校长,官品虽不算高,却是参与朝廷决策、主导社会舆论和士大夫的要职,这给张居正提供了进一步施展才能的机会。

就在徐阶的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严嵩的地位也越来越不安稳,尤其是皇帝产生了罢黜严嵩的想法。这当然是徐阶的作为,毕竟徐阶也隐忍10年了。

徐阶与道士蓝道行联手,开始了对严嵩的反攻。徐阶与蓝道行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因为蓝道行长于装神弄鬼,徐阶就把他推荐给喜欢道教的嘉靖皇帝。这个蓝道行进了西苑后,因为预言祸福,无一不中,很得嘉靖的欣赏。有一次,嘉靖问蓝道行:“为什么天下还不太平?”蓝道行回答道:“因为贤臣放不开手脚,有奸臣挡道。”嘉靖又问:“贤臣是谁?奸臣是谁?”蓝道行在徐阶的“教导”下,答道:“贤如辅臣徐阶、尚书杨博,奸臣就是严嵩!”嘉靖忙问:“既然严嵩是奸臣,那上天为什么不惩罚他呢?”蓝道行回答得也很巧妙:“如果上天真的要惩罚他,那重用他的人罪过就大了,所以上天现在还没有处置他。可是,如果不知悔改,后果就不堪设想。”这一番谈话,让嘉靖下了罢黜严嵩的决心。可是,严嵩一个堂堂的内阁首辅,又不能无缘无故地罢了。

大明的官员中,有这么一类人,也许他们没有一件正事可以干得干净利索,甚至连几句官场的客套话也说不清楚,但对于人事变动却具备超级的敏感。所以,皇帝的这一倾向很快被许多官员所获悉,尤其是反对严嵩的官员们更是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接踵而至的弹劾奏疏,不断地被送到朝廷。监察御史邹应龙一向就是一个秉公执法的好干部,对于严嵩父子早就恨之入骨,就连夜疾书奏疏,列举严嵩父子卖官鬻爵的种种不法行为,证据确凿,义正词严:“刑部主事项治元用一万三千两银子就能得到吏部稽勋司主事的肥缺;贡生潘鸿业以二千二百两买到临清州知州……如此买官的有百余人之多。现在,天下水旱频繁,灾害连连,南北多警,边防不安,可严氏父子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严嵩父子贪婪成性,连边关的守军也不放过。”民间盛传这样的歌谣:“臊子在门前,宰相还要钱。”尤为骇人听闻的是,严世蕃在丧母期间,整日“恒舞酣歌”。

当时的百姓都狠狠地诅咒严嵩父子:“此时父子两阁老,他日一家尽狱囚。”可见严嵩父子的贪婪行径已激起全民共愤。而邹应龙的上疏也给了嘉靖一个机会,此时嘉靖也不再袒护严嵩。对他而言,严嵩已经没有利用的价值了。于是,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嘉靖下旨:勒令严嵩退休,严世蕃下天牢待审。诏旨一下,举国欢腾。

严嵩这个当政二十多年,权倾一时的两朝元老,终于被撤了职,儿子被杀、家产抄没。抄出的财产,仅皮衣就有一万七千余件,帐幔、被褥两万两千四百余件,金窖十多个,每窖藏银一百万两,珍玩财宝不计其数。如此巨额的财产,足以说明严嵩父子的腐败程度。

徐阶与严嵩的争斗也超越了一般的权力倾轧,具有清扫官场积弊的意义。当然更重要的是,徐阶取而代之,顺理成章地成为内阁首辅。张居正依靠徐阶的权势走过了碰壁的仕途时光,从此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官场之路。

严嵩倒台,七品升至六品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严嵩在各种势力的攻击下终于倒台了,徐阶成为内阁首辅。此时的张居正欣喜若狂、笑逐颜开,因为他知道徐阶当政,就代表自己的出头之日就要来了。

同类推荐
  • 我和溥仪

    我和溥仪

    溥仪是个悲剧人物,也是个喜剧人物,因为新凤霞和全国政协的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改的生活,虽然时间不长,但溥仪、沈醉、杜聿明等给新凤霞的印象都很不错,她认为应该把这段共同的经历记录下来。最终在沈醉的鼓励下新凤霞将他们在“文革”中一起劳动值得回味的故事写了出来。同时这些故事也作为溥仪传记的一些补充史料被记录了下来。
  •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是一部传记体小说,塑造了一个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李真果,他遍读圣贤经典,问道玄门绝学,精练各派武术,集武功、丹道、道家医术绝学于一身。本书以社会性质截然不同的几个时代为背景,通过传主所经历的清朝末年、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初期等历史巨大变迁,讲述大道士李真果穿越百年、历经艰辛磨难的传奇人生,彰显其爱国爱教、悬壶济世的美德,全面而真实生动地反映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载道行道的修真之旅和中华民族精神及人格风范。
  •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作者笔下生花,将一代才女林徽因刻画得淋漓尽致。品读本书,我们将在享受文字中读懂林徽因。
  • 名人传记丛书:恺撒

    名人传记丛书:恺撒

    名人传记丛书——恺撒——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皇:“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热门推荐
  • 痞女倾国:爱你,纯属意外

    痞女倾国:爱你,纯属意外

    她,身为台湾最有权势的黑道集团千金,一场飞车意外,让她穿越时空,原以为可以吃香喝辣,美男环绕,却因为老娘的一句话,由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变成了风度翩翩的极品公子。他,有着显赫的家事,绝美的容颜,却性情善变,时而温柔,时而冷漠,偶尔还带着一点孩子气,绝美容颜下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苍白与脆弱,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到底哪个才是他最真实的一面?他,优雅俊逸,性情温和,不管喜怒与否,脸上始终挂着一层不变的笑容,却极少有人看的出,他笑容中的冷漠与疏离,也只有在她面前,他才会露出最纯粹最真心的笑容。他,妩媚妖娆,慵懒迷人,一双桃花眼,勾魂夺魄,在别人面前他是精明狠厉的皇子,在她面前却总是扮出一副柔弱无力,楚楚动人的模样。他,身份尊贵,天性善良,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相思,他始终恪守着朋友的界限,可心却还是在不由自主的沉沦,纠结挣扎过后,自以为能够坦然面对的时候,才发现,他,原来竟是她……
  • 佛说无上依经

    佛说无上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yramid
  • 说的就是好听:滴水不漏的口才术

    说的就是好听:滴水不漏的口才术

    人人都会说话,然而把话说好并非易事。好的口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帮助人成就一番事业。在现代社会,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书从不同方面,教给人们在不同场合中的说话技巧,注重口才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并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书汇聚了古今中外新奇而精妙的故事和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鲜活事例,并同现代社会交际应酬中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本书可以让你练就一副好口才,成就你美好的人生!
  • 佣兵九剑

    佣兵九剑

    于万丈深渊,求剑道之巅,这就是我的剑道。——苏子崖
  • 至尊掌门系统

    至尊掌门系统

    穿越到修真世界的叶立,继任了寒酸落魄三流小门派青云门,成为了新任掌门,因此成功触发了穿越所带来了的“超级掌门游戏系统”。绑定了系统的叶立,开始了彪悍无敌的超级掌门之路,立志将青云门建设成修真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巨无霸门派!
  • 腹黑总裁,宠妻成瘾

    腹黑总裁,宠妻成瘾

    第一次见面,他对她说“嫁给我,我保你一生无忧,护你一世周全。”她欣然允诺,一夕之间嫁入豪门,成为别人口中的顾太太,A市所有女人羡慕嫉妒的对象。却无人知道她早已暗恋他十年。婚后,她被告知他与她结婚只是被逼无奈,并不是出于爱。于是扔下一纸离婚协议书,远走他乡。再回国,他对她说“我许你一世幸福,余生相守到白头。”可是她却挽着未婚夫出现在他面前,告诉他,她已经不爱他了。“不爱了?”“……是,如你所愿,顾景川,我不爱你了。”“爱不爱不是说的,做出来的!”于是,当晚某人和晚晚深入探讨了一下,爱不爱这个问题。
  • 熵——来自对边远山区一个出家教师的深度调查

    熵——来自对边远山区一个出家教师的深度调查

    作品以章问樵工作生活过的三所学校的经历为时间经线,以对“九五科研成果调查报告”人的调研为空间纬线,以黄龙县为现实大背景,横跨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时空,着重展示县内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教师生态,不惜浓墨抒写农村基层教育者们的现实挣扎与精神困惑,刻意挖掘隐含在中学教师灵魂深处的精神寄托和信仰追求上着力点。二十一世纪初年的秋季开学前,湘西南贫困山区某重点中学名牌教师章问樵忽然离职出家,引起省城某晚报领导的高度关注,特派记者水汪洋前去深度调查。
  •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作为一个基层工会工作者,无论是基层工会主席,还是普通基层工会干部,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工会工作的一般知识,比如基层工会的日常工作、基层工会的建家工作、基层工会的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基层工会的文体娱乐活动工作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搞好基层工会工作。
  • 腹黑老公,碗里来

    腹黑老公,碗里来

    迷糊女暴发户和腹黑男的爱情故事,宠文,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