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200000007

第7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帮孩子掌握好的学习方法(1)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是高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在某种程度上,“会学”比“好学”更加重要。如果孩子不会学习,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不能收到预期的学习成效。所以,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科学的、适合他的学习方法。这样,他才会轻轻松松学好知识。

20. 学习计划,有用吗?--让孩子重视、订立并执行学习计划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孩子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提前作充分的准备和计划,有了计划,就明确了做事的目的、步骤、方法等问题;若是没有计划,做事时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后时间不但浪费了,事情也不一定能做好。

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孩子在学习之前能制订学习计划,他就会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也知道合理安排时间,学习的过程中效率自然提高。所以,对学习而言,学习计划不但有用,而且非常重要。

航航刚上1年级,对“学习计划”没有任何概念,每天放学回家就先做自己喜欢的作业,把不是特别感兴趣的作业放在最后,有时甚至会忘记写作业。为了让航航初步学会制订计划,妈妈不会在他刚一回家就催他学习,而是让他休息一会儿,并引导他利用休息的时间思考一下写作业的顺序。

一次,航航对妈妈说:“我要先完成美术作业,然后写语文,最后写数学。”

妈妈一听,说:“妈妈知道你喜欢画画,不过呢,画完画之后,桌子上都是画笔和颜料,还怎么写作业啊?不如,你先写语文作业,再写数学作业,这两样作业完成之后,你就会很轻松,然后你想画多长时间都可以,这样是不是更好?”

听了妈妈的话,航航觉得有道理,就高高兴兴地去实施了。就这样,航航度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夜晚,临睡前,他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都要按这个顺序写作业。”

孩子由于年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局限性,往往不知道如何制订学习计划。此时,我们就要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让他知道什么是学习计划,并帮他制订适合的计划。只要他对学习计划有了重视,并懂得主动制订和实施,他的学习效率自然提高。

▲ 使孩子感受“计划”的好处

有的孩子学习效率很低,总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还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根据他的学习任务量和自身的能力,来帮他制订学习计划。

比如航航的例子,妈妈帮航航更改了完成作业的顺序,并把这样安排的好处告诉了航航。当航航按着妈妈说的计划执行的时候,真的发觉时间不但够用,还有很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此一来,他就知道不同的学习顺序能带来不同的结果。

所以,如果我们能让孩子感受到按计划学习的好处,他就会明白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并学着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

▲ 帮助孩子确定“轻重缓急”的概念

孩子的学习任务也分轻重缓急,比如,语文老师布置的周记作业,只有在周末才属于“急”任务;又如,数学老师出了几道智力题,让大家试着做,第二天讨论,这就不属于“重要任务”。那么,对于老师要求当天必须完成的作业就属于“重要而紧急”的任务。

如果孩子没有完成“重要而紧急”作业,就先着急完成“轻而缓”的任务,那纯粹是浪费时间。所以,只有让孩子弄清学习中的“轻重缓急”,所做的计划才是有效的。

▲ 教孩子制作学习时间表

学习时间表是执行学习计划的依据,有了学习时间表,孩子就明确了该在哪个时间段,完成哪项学习任务。当然,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制订他能执行的学习计划,比如,孩子耐力不足,那就可以把休息的次数安排多一些,休息时间短一点。

当然,学习时间表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他的执行情况随时作出适当调整,使学习计划能够符合他的学习能力,这样的计划才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 使孩子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是制订学习计划的前提,比如孩子限定自己每天学会几个成语,一周后要会多少个单词,一学期下来要有哪些进步,甚至几年之后要对某个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等等。有了学习目标,孩子就会进一步思考平时该怎么学,该在学习上分配多少时间和精力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需要有一个完备的学习计划做保障。当孩子能够按着科学的计划去学习的时候,受益的一定是自己。

21. 妈妈,教科书真简单--让孩子重视教科书,别忽视

教科书是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必要教材,它的编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层次性和系统性,其内容也符合学生智力的发展,孩子如果能全面并深入地掌握教科书中的所有知识,他一定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

然而,有的孩子却认为教科书中的知识很简单,不值得重视。有这种思想的孩子,要么是提前学过,要么是平时的知识积累量很大,要么是学习能力很强,一看就懂,无论哪种原因,我们都要想办法引导孩子,使其杜绝这种傲慢心理的出现。否则,他很难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郭瑶在上学前就认识很多字,刚拿到1年级的课本,她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她发现大部分汉字都难不住她,于是就开始一篇一篇地朗读,连读了2篇,除了偶尔几个字不认识,打了磕巴外,基本流利得读了下来。

读完后,郭瑶就说:“妈妈,教科书真简单,我不用学就会。”

妈妈一听,说:“瑶瑶,你认识的字是不少,你能基本流利地读下来,妈妈也觉得很高兴。但是,这并不等于你完全掌握了所有的知识,识字和朗读只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如果你还没有学,就觉得不用学了,那肯定学不好。所以,无论你认识多少字,都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才能从中受益。”

听了妈妈的话,瑶瑶使劲点点头,似乎明白了妈妈的意思。

孩子一旦有了轻视教科书的念头,我们就要及时纠正,让孩子用一颗谦虚的心,汲取更多的知识。

▲ 不让孩子超前学习教科书

有些妈妈为了孩子能在学校学得轻松一些,就让孩子利用假期参加针对教科书教学的学前班,或者请家教给孩子教下学期的课程,或者自己给孩子进行提前教学,这些做法无疑会让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中忽视对教科书的学习。

孩子往往会因为对知识的“似曾相识”而降低学习兴趣,也很难把第二次的学习认为成“查漏补缺”的过程。他在似学非学的状态下,知识不但没有得到巩固,“缺漏”却依然存在。所以,对大部分孩子而言,超前学习教科书有害无益。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让孩子提前学知识,而是不要只把目标定在学习课本知识上,我们应该帮他扩大知识量,让他广泛接触各方面的知识,他的学习能力一旦提高了上去,学习课本知识时就会轻松许多。

▲ 告诉孩子:虚心使人进步

知识量大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受到了太多赞扬而傲慢,更会因自己知道的比较多,而轻视对教科书的学习。此时,我们就要向郭瑶的妈妈一样给孩子讲道理,让他知道:他所懂得知识只是教科书中的一部分,他所掌握的知识也许只是皮毛。只有虚心地跟随老师学习,才会知道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还有哪些知识需要补充。如果傲慢地认为教科书很简单而无需学习的话,就无法在自己的学习基础上取得进步。而学习没有尽头,只有虚心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如果孩子懂得了这些道理,就不会忽视课本知识了。

▲适当地考考孩子

如果孩子觉得教科书很简单,我们就可以适当地考考他。比如,他能流利朗读课文,那我们就问他类似“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请简单介绍一下他”等等比较深入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围绕教科书中的知识问出很多相关的、引申的问题,孩子不可能都能作答,当他被考住的时候,我就可以告诉他:“类似这些知识,也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所以只是看着简单,不一定真简单,还是要认真学啊!”如果老师的讲解中并未涉及我们向孩子提出的问题,那正好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寻找答案,通过探求获得真知。

只要孩子明白自己的所知永远是有限的,就不会轻易地忽视教科书了。

22. 我就爱学英语,不爱学数学!--纠正孩子的偏科现象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科目的增多,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对所学的科目做出内心的评价,比如:英语容易,数学难,或者数学有趣,语文枯燥等等。孩子这种内心的评价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偏科。

而偏科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没有好处,也有碍于孩子在学习上的综合发展。就孩子的智力发育而言,科目自身的特点会影响孩子某一方面智力的发展,比如,数学侧重于培养孩子的逻辑空间思维能力;语文侧重于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如果孩子不喜欢哪门课程,该门课侧重于培养的智力能力,孩子就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偏科有碍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

另外,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如果孩子从小就有偏科现象,并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更正的话,他不擅长的科目总会给他的高考成绩拉分,这就使孩子不得不降低理想目标,甚至还会因偏科而落榜。

因此,从孩子入学开始,我们一旦发现他有偏科苗头,就要想办法纠正,让他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 找到孩子偏科的原因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偏科,一般引起偏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兴趣导致偏科。有的孩子对某方面知识特别感兴趣,无形中就多花时间和精力在喜欢的学科上,相比之下,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减少,偏科现象自然产生;第二,对老师的态度导致偏科。不可否认,孩子如果喜欢某位老师,自然就会重视老师所教的那门学科,反之亦然。第三,屡次挫败导致偏科。孩子可能会在某个学科的学习中,屡栽跟头,导致他失去信心,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另外,有的孩子既没有学习压力,又没有意识到偏科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任由自己偏科,而不作纠正。

我们要通过观察,与孩子的交流,以及老师的反馈知道孩子为什么偏科,只有了解原因,才能帮助孩子。

▲ 引导孩子喜欢老师

上3年级的高翔一直喜欢数学,但是对新开的英语课不感兴趣,还总对妈妈所:“我讨厌英语。”原来,在第一堂英语上,高翔因说闲话被老师批评了。从此他就不喜欢老师,也不喜欢英语。

后来,妈妈就常常与英语老师沟通,还会对高翔说:“英语老师说你最近明显有进步。”“老师说你上课注意力集中了不少。”总之,无论英语老师有没有夸高翔,妈妈都会“转达”老师对他的肯定。久而久之,高翔不再讨厌英语,偏科现象明显好转。

如果孩子是因为对老师的喜好而偏科的,那我们就可以借鉴高翔妈妈的方法,也可以常常告诉孩子老师的辛苦与不易,让他对老师生起尊重与敬仰。当孩子对老师改变了印象,偏科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 利用孩子喜欢的学科,解决偏科问题

如果孩子是因为兴趣取向导致的偏科,那我们就可以想办法利用他喜欢的学科,解决偏科问题。

12岁的孟鑫刚上初中一年级,他很喜欢英语,但对历史不感兴趣。虽然历史不是主科,但是,父母为了让他能够全面发展,就给他买了一些适合他阅读的英语类历史书籍。在这类书籍中,编者用简单的英语文字描述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孟鑫通过对这类书籍的阅读,逐渐对历史产生了兴趣。父母也不再为他会偏科而担心了。

我们可以帮孩子找到兴趣与学科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找到他喜欢的科目与不喜欢科目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只要被我们找到,纠正孩子的偏科现象就容易了。

▲告诉孩子偏科的坏处

如果孩子因喜欢某门学科而有远大的理想的话,我们就一定要把偏科的弊端告诉他。我们可以给他举例说:“某某孩子数学很好,但英语很差。他一直想进入全国一流的理科学院学习,以后成为一个数学家。但是考大学的时候,他不得不因英语太差而放弃理想大学的报考,现在也只能在一个普通的单位上班。”

这样,孩子就知道了,偏科一定对理想的实现起阻碍作用。只要他重视了这个问题,自己就会努力改观,以达到全面发展。

23. 明天老师会讲的,不用提前看--教孩子学会预习功课

在学习中,很多孩子都会有这样的观念:“反正老师会在课堂上讲解课本中的知识,提前预习是没有必要的。”其实不然,预习对孩子而言不但很必要,而且很重要。只要用对了方法,预习在学习中的好处不胜枚举。

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和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大,上课时,孩子不一定一听就懂,也不一定能顺利地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如果能提前作预习,孩子就能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听课时就不会觉得很困难,也能轻松跟上老师讲课的步调。

而且,预习可以调动孩子听课的主动性,因为预习之后,孩子就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懂,带着问题去听课,就很容易从“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另外,孩子的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经过预习,他上课时就很容易过滤出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并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去听重点内容,从而实现最理想的听课效果。

不仅如此,预习还能帮助孩子提高记笔记的效率。因为,如果孩子不预习,对所学的知识完全是陌生的。上课时,他只能机械地去抄老师的板书,分不清哪些知识是课本中有的,哪些知识是老师补充的,于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整节课只顾着记笔记了,学习效率却没有提高。但是预习之后,笔记就有了针对性,记录效率自然不低。

从长远看,预习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因为在预习中,孩子要独立阅读和思考,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时间一长,孩子的阅读速度、思维敏捷度、质疑能力都得到提高,他的自学能力一旦增强,我们就不用为他的学习之路发愁了。

既然预习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就一定要教孩子学会预习功课。

▲ 把“预习”和“提前学习”区分开

“预习”和“提前学习”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们不提倡让孩子提前学习课本知识,但是鼓励孩子提前预习。那么,预习和提前学习有什么不同呢?

提前学习的目的是掌握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疑惑,而预习的目的仅仅是使孩子能够发现问题,比如,孩子在语文预习中发现某句话的意思不懂,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去听课。所以,预习既不需要孩子弄懂知识,又不需要孩子掌握知识。

所以,我们在辅助孩子预习功课的时候,一定不能让他觉得很有负担,也不需要让他弄懂所有的知识,而是让他通过浏览找出自己的“疑惑处”即可。否则,孩子会因不堪重负而厌倦预习。

同类推荐
  • 抹香鲸历险记

    抹香鲸历险记

    这是一部长篇海洋童话,主人公——抹香鲸香歌和妈妈在海洋中幸福地生活,自由自在地玩耍。忽然有一天,她们遭到人类的捕杀,被追赶得四处逃避,香歌跟妈妈失散了。为了找到妈妈,她历尽艰难险阻,游遍了各大海洋。一路上,结交了很多伙伴——鲸鲨莎莎、海豚甜甜、小海龟、金枪鱼和蓝飞鱼,组成了爱心联盟,打败海洋霸主虎鲸,战胜深海魔王巨乌贼,帮助弱小的伙伴,抵制人类的追捕和强敌的进犯。贪婪的陈博士一直在暗处追踪,想尽办法猎获香歌,换取高额利润。香歌机智勇敢,带领伙伴们一次次化险为夷。
  • 家有青春期男孩:父子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家有青春期男孩:父子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我们知道,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胜过好学校。其实,好爸爸一样胜过好老师,也一样胜过好学校。但是,你做到了吗?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讲?你做到了吗?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到上述两点,请阅读并实践《家有青春期男孩》,其中的各种技巧与理念,一定会让你成为一个好爸爸!让你这个好爸爸胜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胜过好学校。
  • 论优秀孩子如何养成(套装共3册)

    论优秀孩子如何养成(套装共3册)

    《西点军校培养很好男孩的22堂人生课》把西点的理念、精神和中国的教育结合起来,将西点军规与培养孩子之道结合起来,解读西点案例、征引世界典型,点拨为人之道、讲说人生哲学。《初中3年,女孩如何教养》以50多个真实案例融合100多条国际、国内最新教育理念,涵盖父母正确把握女儿心理的9大要点;敦促女儿主动学习的8项措施;和青春期女儿融洽相处的11条要诀;教出懂礼貌、有教养女儿必备的11个品质;培养拥有良好生活、学习习惯“乖乖女”的7点主张;让女儿懂得自我保护、远离邪恶、免受骚扰的6个方法。帮助广大父母教出最懂事、最优秀的初中女孩。《初中3年,男孩如何管教》升入初中后的男孩们处于青春叛逆期……
  • 这样说孩子才肯听 这样听孩子才会说

    这样说孩子才肯听 这样听孩子才会说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沟通、交流,父母的语言是雕琢孩子成才的最锐利的刻刀。语言的力量无穷大,足以影响孩子一生。父母说话得体,每句话都能说到孩子心里去,孩子离成才的距离就会更近一步。
  • 日本父母育儿经:好教养,好人缘儿

    日本父母育儿经:好教养,好人缘儿

    在生人面前不说话,在熟人面前总抢话,在父母面前听不进去话……怎么做,孩子才能更有教养?跟日本父母一起用严家风来教养二胎让男孩、女孩都明白:情商高的孩子能有好人缘。
热门推荐
  • 第一婚宠:总裁暖妻太甜蜜

    第一婚宠:总裁暖妻太甜蜜

    人人都道安家大小姐命好,出身豪门,要嫁的男人还是盛京第一家族顾家的贵公子。但爸爸生病期间,她却惨遭妹妹的毒手,未婚夫的背叛!她轻轻巧巧地挽着神秘男人的手臂,淡然自若的出现在渣男和妹妹的婚宴上,一脸轻嗤,“这就是我的新男友,乖,以后叫我婶子,可别乱了辈分。”原来,爱她的男人是顾南桀!他是S市最神秘、最强大的男人,冷酷无情、杀伐果断,却独独对她恩宠入骨。这一生,她是他巧取豪夺来捧在掌心的小娇妻,他宠得她上天入地,人人妒忌!
  • 曾国藩家书(下)

    曾国藩家书(下)

    《曾国藩家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3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最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共八个方面。
  • 小心,有狼哦

    小心,有狼哦

    城市套路深,我要裸辞回村~咦?我为什么成为嫌疑人了?哦,我洗清嫌疑啦?什么?亲爹找到我啦?我想起来了,你是我男朋友!(1:这是个甜文!2:不水不坑~)
  • 中国神话与传说故事解析(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神话与传说故事解析(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元古剑魂

    元古剑魂

    少年莫名穿越,神秘碎片显威,觉醒逆天之器,自此踏上修仙之路,斩禁地,踏天骄,傲视群雄,登临元古之巅。最黑暗的阴谋终将浮出水面,那曾经消逝的一界,正在缓缓归来......
  • 依然相爱,该有多好

    依然相爱,该有多好

    《依然相爱,该有多好》是一部小说集,收录23个唯美而纯真的爱情故事,层层渲染了“人生若只如初见;昨夜西风凋碧树;衣带渐宽终不悔;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四重意境,让读者体悟再千回百转的情爱,终逃不开“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23个故事,不是爱情的样板,只渴望在这些唯美、深情而感伤的故事里,邂逅一个似曾相识的自己,和一段造就了你我、惊心动魄的倾城时光。
  • 霸王伟业

    霸王伟业

    纨绔王爷,成就一世千秋帝王!时耶,命耶?
  • 终端怪猎

    终端怪猎

    22世纪一款名为《monster端猎》的虚拟游戏由cold公司出品上市,随着游戏的开发虚拟游戏实现投影具象化,玩家可以在现实世界中用投影环随时随地触发剧情,狩猎魔兽。成为当下最火爆的虚拟游戏!但伴随一次疯狂的实验,让唐易穿越到了游戏里面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
  • 海南岛文化根性研究

    海南岛文化根性研究

    海南文化与英国、日本文化一样,也是一种被大陆文化持续同化的岛屿文化。但作为中华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海南文化,历史上从未出现反大陆化或去大陆化的现象。所以如此,是因为大陆移民长期源源不断地落籍海南,大陆封建制度、统治政策及其主流文化逐渐深入海南,使黎族本土文化、村落家族文化、贬官仕官文化、异域宗教等张力元素之间,从冲突到妥协,从对抗到合作,逐渐形成一种根性模式,即由祖先崇拜、宗法社会、实用理性、边疆心态诸多根性所组成的蓝色的农业文化。这些来源于又不同于大陆文化的根性模式,不仅规范着海南社会的发展,而且还规范着海南女性角色的塑造,并在其现代化的历程中与时俱进,发生了重要转捩。
  • 冰冻世界前哨战

    冰冻世界前哨战

    冰封全球前,一场前哨战,揭开了一万年前超古代文明亚特兰蒂斯毁灭的原因,在真实与虚幻之中,听着玛雅人13个会说话的水晶骷髅头,讲述着地球未解之谜的答案。当毁灭级的冰冻灾难再次降临,人类的文明又该何去何从?救赎之道又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