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500000005

第5章 生活上,你们溺爱我!--孩子在生活依赖父母的主因(2)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中小学生顶着烈日在街头卖报。“买报纸吗?1份1元……”这样的卖报声传遍了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当然,他们也会遇到被行人拒绝的时候,其中一个学生说:“虽然心里有点难过,但是觉得很有意义,因为我第一次感觉到了父母赚钱的辛苦。”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因为,我们给孩子讲无数次“挣钱不容易”,都不如让他亲身体验一次。一旦孩子体验到了钱财来之不易,体验到了挣钱的不易和辛苦,花钱就会有所顾虑,就会慢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l让孩子了解钱是从哪里来的

一天,妈妈问7岁的晓云:“你身上的这些零花钱都是从哪里来的啊?”

晓云答道:“这是您前天给我的啊,难道您忘了吗?”

“那妈妈的钱是怎么来的呢?”

晓云想了想,说:“不是从银行里取出来的吗?上次您带我去银行,我亲眼看到的啊!”

很多孩子像晓云一样,认为父母的钱是从银行里取出来的。我们也许会觉得孩子很天真,很好笑,但是却值得我们深思。

如果孩子觉得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钱的话,那么对于我们给的每一分钱,他就会觉得无所谓,只要想花钱,就会问我们要,有时候还会埋怨我们给的钱太少。而且,孩子花钱就会很随便,就会很容易养成挥霍浪费的坏习惯。

因此,我们应该尽早让孩子知道:金钱是通过辛苦工作换来的,是付出劳动后的报酬。当我们与孩子一起买东西时,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告诉他,这些钱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劳动才会获得。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知道,只有付出劳动才能得到金钱,才能买到想要的东西。

l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

如果我们只是口头上对孩子说“金钱是通过辛苦工作换来的”、“金钱来之不易”,孩子的印象不会太深刻。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参观一下,让他了解一下我们工作的环境,看一看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或者是参与我们艰苦劳作的过程。

通过这种社会实践,能够让孩子明白“工作”的真正含义,理解父母劳动的价值,亲身体验父母工作的辛苦,才能明白挣钱的不容易。而且,孩子看到父母的工作是如此辛苦,他会更加尊重、敬爱父母。

l给孩子创造打工挣钱的机会

有这样一个真实而发人深省的故事:

有个女孩刚上小学,有一次,父母带着她去逛街,在一个繁华的路口,他们看到一位老爷爷在卖报纸。于是,爸爸拿出5块钱,让女儿买了10份报纸。当女儿买回来后,父母与她商量:按原价把报纸卖出去,看看需要花多长时间。

在父母的帮助下,女孩用了挺长时间,费了很大劲儿,才把10份报纸卖出去。随后,父母又让女儿去询问报的老爷爷“一份报纸能挣多少钱”。

女孩从老爷爷那里得知,一份报纸只能挣几分钱。女孩一算账,才知道,自己花了这么长时间、费了这么多口舌,才挣了几毛钱。想到这里,女孩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挣钱真是太不容易了,我以后再也不乱花钱了。”

其实,我们也应该借鉴这对父母的方法,有意识地在节假日给孩子创造打工挣钱的机会。当孩子通过一次次“打工挣钱”的亲身体验,才会深切地明白挣钱的艰辛。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去快餐店打工,发宣传单,推销一些小物品,送报纸,送牛奶,等等。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我们需要陪在他的身边,一来可以保证他的安全,二来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年龄大的孩子,我们就可以放手让他自己去找打工的机会。

12. 你们都舍不得让我吃苦!--务必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吃点苦

说到“吃苦”,可能很多孩子都比较害怕。孩子之所以害怕吃苦,是因为他从来就没吃过苦,因为我们都舍不得让他吃苦。

从我们的立场来讲,我们从小吃过苦、受过罪,就不愿意再让孩子吃苦、受罪。如今的孩子,书包有人背,出门有车坐,回家有饭吃,衣服有人洗……结果,很多孩子都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事事依赖我们去做。

其实,有时候,孩子根本不觉得自己正生活在“苦海”之中。

涵涵从小就有舞蹈天赋,只要音乐响起,她就会摆动自己的身体。于是,当涵涵上了小学之后,妈妈就为她报了一个舞蹈班。第一节课,舞蹈老师让涵涵压腿,一压就是一节课。结果,涵涵的腿被压得很痛。

下课后,妈妈看到涵涵走路一瘸一拐的,忙问:“怎么回事啊?”

涵涵说:“老师让我们压腿,压了一节课。”

“练舞要吃这么大的苦啊!以后咱就不练了,妈妈现在就带你去医院看看。”

也许,涵涵只是说一说自己的腿痛,并没有觉得练舞是一件吃苦的事情。但是,当涵涵的妈妈人为地将一切自己认为“不舒服”的生活都定性为“吃苦”时,涵涵可能就不愿意去过这种“不舒服”的生活了,不愿意去吃苦了。

当孩子生活在我们为他专门打造的“蜜罐”里时,他必然体味不到生活的疾苦和真实味道,自然也就不会有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吃过苦,他长大之后,可能就会吃更多的苦。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某种意义来说,“吃苦”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不仅是对毅力和生活能力的一种磨练,而且也是人生的一种宝贵财富。

因此,我们务必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吃点苦,让他接受一些生活中的磨练,从而拥有这份宝贵的财富。

l不要总是对孩子强调“吃苦”

有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吃点苦,就会一本正经地说:“今天,我要让你尝尝吃苦的滋味。”那么,孩子就会认为我们这样做是故意在训练他,或者是对他平日不吃苦的一种惩罚。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的“负意识”,他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吃苦,更无法真正学会吃苦。

l最好不要让孩子参加吃苦训练营

如今,吃苦训练营开始风行,孩子在酷暑下扛水泥、割麦子、进行野外体能极限训练等方面的新闻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很多妈妈为了让孩子吃点苦,就会让他参加这种“吃苦训练营”。那么,这种吃苦教育的方式真的有效吗?

很多孩子虽然在训练营吃了不少苦,但是回到家就恢复原样了。因为,当人们把“吃苦”从生活中抽离出来,成立一门课程,孩子会有一种“任务”观念,认为训练完了就没事了,而不会把吃苦与生活联系起来。而且,由于有的孩子在训练营中吃了太多苦,就会更害怕吃苦,从而不敢面对吃苦。

因此,对于“吃苦训练营” 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所谓“捷径”,我们最好不要让孩子去参加。

l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吃苦教育”

事实上,“吃苦教育”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立做起,逐渐培养他的吃苦精神。

自从晓波上了小学之后,父母经常利用节假日带着他去远足、爬山。有时候,一家人会背上干粮、帐篷等东西走上十几里路,体验徒步旅行的乐趣。一开始的时候,晓波根本吃不了这个苦,嫌天气太热,嫌走路太累,不过,在父母的鼓励下,他一路咬着牙走了过来。

真正的“吃苦教育”就应该像晓波父母做的这样,让孩子在不曾觉察的情况下进行。比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自己去解决;利用假期让孩子去打零时工;带孩子去一些农村或贫困山区,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让他切身体验一下艰苦的生活;等等。只要用心,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的机会。

当“吃苦教育”贯穿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时,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就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锻炼,从而具备不怕吃苦的精神。

l吃苦教育要掌握一个“度”

凡事都要掌握一个“度”,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也是一样。我们千万不要为了让孩子吃苦,而给他安排过于繁重而艰苦的任务。否则,不但不能让孩子学会吃苦,反而会激起他对吃苦的厌烦情绪,从而排斥“吃苦教育”。

13. 我想,你们真是太勤快了!--好妈妈不妨让自己“懒”一点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懒惰。其实,孩子懒惰是结果,原因在哪里?每一位做妈妈的都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孩子的懒惰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家庭环境造成的。

很多妈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

一大早,在我们的三催四请中,孩子总算是起床了,然后大喊:“妈妈,我要穿的衣服放在哪里呢?”我们一边忙着做饭,一边说:“来了来了,我这就给你拿。”然后,我们把孩子要穿的衣服拿给他,又赶紧给他接好刷牙用的水,甚至把牙膏挤到牙刷上。吃过早饭,我们把外套给孩子穿好,把书包给孩子背好,送他去上学。

当我们几乎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如此“勤快地”忙碌着,为孩子做这,为孩子忙那,恨不得把他身上的一切东西都背负起来,结果把自己压成了“孩奴”。从表面上来看,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帮助了孩子。

可实际上呢?我们非但没有帮助孩子,反而剥夺了他自主发展的空间,剥夺了他独立成长的机会,让他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凡事都依赖我们去做,从而变得越加懒惰,反而是真正害了孩子。

那么,我们不妨尝试做一个“懒”妈妈吧!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要过分勤快,什么事情都帮助孩子做好,而是适当地“懒”一点,反而会让孩子有更多的做事机会,会让他得到更好地成长。

对此,我们不必担心孩子会不理解我们的“懒”,会真的认为我们懒。因为,当孩子增长了很多做事的能力之后,他自然就会对我们的“懒”恍然大悟,会理解我们的用心。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的妈妈,让自己变得“懒”一点。

l教孩子学会“我自己来”

孩子从两三岁开始,就会常常说:“我自己来”、“我自己做”、“我自己吃”……这说明,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感觉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孩子渴望独立自主的倾向,是他的一种心理特征。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尽量满足孩子的独立愿望,凡是孩子能自己做到的事情,我们都要支持他自己去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要不断扩大他“自己来”的范围,让他做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孩子。

同类推荐
  • 美满的亲子关系

    美满的亲子关系

    父母在物质方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必故步自封,不一定要子女和自己采取相同标准,吃尽同等的苦头。但是在精神方面,坚持各项不变的生活法则,先进德以修己,然后才能各自利用万物,发挥各入的长处。父母最好明白,管教子女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子女正确的生活技能。一般人总认为一技之长指的是就业所需要的技能,却经常忽略了基本生活技能才是终其一生都需要的一技之长。子女心目中有父母,最具体的表现即在好好做人,不让父母生气,不使父母受辱。长大以后,更应该奋发图强,有好的成就,以显扬父母。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变动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不同的变化。父母教养子女,最好制订长远的计划,依照年龄和阶段的不同给予不同重点的教养。
  • 青春叛逆期,与男孩有效沟通

    青春叛逆期,与男孩有效沟通

    了解青春期男孩的特点是有效沟通的前提、与青春期男孩沟通的关键词、掌握逆反期的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很重要、错误的沟通会让男孩更逆反等。
  • 好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曾经有两个全国最大的调查机构,调查过老百姓最关心什么问题?得出的是同样的结果——教育孩子问题。所以说,教育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又是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教育工作中,基础的基础是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深刻影响,已经得到人们相当普遍的共识。
  •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他身上满含着父母对未来的期望,所以,孩子的智力发育问题成了广大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而3~5岁,可以说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启蒙阶段,是决定孩子智力发展走向的基础时期。本书根据3~5岁孩子的智力发育特点,用生动科学的语言,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故事、游戏,为家长提供了全面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许多具体方法,对于快乐有效的提高3~5岁孩子的智力有非常强悍的效用。
  • 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小学版)

    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小学版)

    小学的时代对孩子的成长很关键。从幼儿园到小学,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作息时间、自理能力的要求等,都截然不同。面对环境的诸多变化,孩子们能否适应,可能会决定他接下来小学生涯能否顺利展开。
热门推荐
  • 美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美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众多的菜系。目前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之说。它们因地理气候、习俗、特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中国饮食文化有着丰富的饮食观念、民俗风情、物产原料烹调技术、饮食器具、礼仪、食疗养生多重内容。我国的饮食调制方法各式各样,烹、炒、煎、炸、煮、炖、涮等。花样繁多,色香味俱全。《美食高手》一书方便易懂,更提取了各菜系中的精华,渴望成为城乡居民,尤其是家庭主妇的良师益友。
  • 最后的疼爱是放手

    最后的疼爱是放手

    左蓉被丈夫抛弃了,突然的离婚让她措不及防,她坚信一同从青春走到现在的丈夫,不可能无故抛弃她。面对丈夫的步步紧逼,丈夫外面的女人容黎黎的步步刁难,左蓉却仍然无法放手最初的爱恋。如何放手?全部的爱恋、所有的青春,放开就是血本无归。哪怕因此失业,哪怕身旁已有更好的选择,她也绝不会放手……
  • 雪球专刊第046期:牛市来了,买什么?

    雪球专刊第046期:牛市来了,买什么?

    我确实有不少股票推荐,看好看衰的理由都写在雪球自选股备注里了;对投资也有一些看法,都写在雪球帖子里了;也做过一些自认为还不错的交易,都披露在雪球里了,但是,我推荐什么股票给你呢?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变法争鸣的战国

    变法争鸣的战国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也日渐回归。迄今为止,大陆尚未有一套完整的融会历史、地理、文学、哲学、旅行等多层面、多角度、贴近生活的历史故事书籍。这套《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故事》有着填补大陆出版业空白的意义。本套书计划用二十卷左右讲完中国通史,每卷8万字左右,大约历时三年,目前已完成前六卷,作为第一辑先期出版。
  • 少室六门

    少室六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专属影后

    专属影后

    什么?这个男人居然是那个中外闻名的君氏集团的当家?晴暖掂量了一下自己的份量,决定趁早躲得远远的……可是……晴暖亮晶晶的眼睛眨巴眨巴:君少,我就是个小演员而已,你为什么不放过我?男人笑的儒雅:我想,养个影后在后院也不错……
  •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人情是相互交往的交换媒介。人和人初识之后,通过深入交往,彼此之间的情义会在“输出”和“输入”中得以延续和强化,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在重视人情的社会环境下,人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人脉”这个概念多少有些江湖气,不免让人觉得有点俗。很多人对它的理解就是“不择手段拉关系,呼朋唤友为利益”,这的确落入了俗套。其实,细究下来,“人脉”非但不俗,反而是一种有品质、需要智慧和方法、充满阳光的深层次交往。
  •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了解大自然的脾气:气象知识

    了解大自然的脾气:气象知识

    你了解地球吗?你知道是谁给地球披上神秘外衣的吗?你见过神秘奇异的佛光吗?你听说过缥缈虚幻的海市蜃楼吗?你喜欢冬日里堆个雪人、打个雪仗吗?……本书将带你进入一个变化万千、妙趣横生的气象大世界。这里有你闻所未闻的虚幻意象,有奇妙无穷的风云世界,有奇光异彩的美丽天空,有妙趣万千的气象知识,让你领悟酷暑与严寒的交替,带你瞬间进入不同的国度。翻开这本书,你将站在神秘天空的巨大舞台上,亲眼目睹多姿多彩的云霞,亲手触摸漫天飞舞的雪花,亲密感受绽放异彩的极光暮光和曙光,还有那惊心动魄的雷电,狂暴肆虐的台风、声势浩荡的龙卷风……它们所扮演的一个个生动而鲜明的角色,上演的一幕幕妙趣横生的剧目,让你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