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500000004

第4章 生活上,你们溺爱我!--孩子在生活依赖父母的主因(1)

很多妈妈最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只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就行了,生活上的事情不用你操心。”好像对于孩子而言,除了学习,生活上的事情都不重要。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在生活上过分依赖我们,甚至会让他变成一个“生活低能儿”。

8. 我的要求你们一概满足!--盲目满足他,孩子不依赖都难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妈妈像众星捧月般疼爱着他。如果孩子有什么要求,只要我们能办得到,都乐于去满足他,我们只希望他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孩子真的能达到我们的期望吗?

晓月从小到大,妈妈都对她百般呵护。对于晓月的生活起居,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天晚上,妈妈都会把晓月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拿出来。早晨起来后,妈妈会哄晓月起床,然后给她穿衣服,带她洗漱。

当晓月上了小学之后,妈妈决定让她照料自己的生活。不过,每当晓月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她还是会要求妈妈来帮助。如果妈妈不及时提供“帮助”,晓月就很不高兴。而妈妈也觉得应该慢慢放手,所以还总是满足晓月的要求,继续照顾着她的生活。

直到有一次,妈妈有事要出差几天,晓月的生活由爸爸来照顾。爸爸这才发现,在生活上,晓月都要等着大人帮助去做,她不知道怎么倒水,不知道第二天应该穿什么衣服,不知道怎么系鞋带……

晓月之所以变得这样,她的依赖性之所以越来越强,是因为妈妈总是盲目满足她的要求,没有真正放手让她去照料自己的生活。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帮我们把生活上的事情都做好了,我们还愿意动手去做吗?恐怕不愿意。同样,当我们事事都帮孩子做好了,凡事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事事依赖我们,而自己懒得去做。

孩子在生活上依赖父母,主因是我们太过于溺爱他,总是盲目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因此,对于孩子的要求,我们不要有求必应,百依百顺,而是要把握好“度”,凡是不利于孩子独立成长的要求,我们都不要给予满足,要帮助他摆脱生活上的依赖。

l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雅雅刚上1年级,一天,妈妈把她从学校接回家,一进门,她就缠着妈妈不放,央求道:“妈妈,您给我讲个故事,好吗?”

妈妈说:“你都是小学生了,不能这么依赖我了,自己去看故事书。”

雅雅委屈地说:“我就是想听您给我讲故事。”

“说了怎么不听话呢!”说完,妈妈就走进厨房做饭去了。

其实,雅雅一天没见到妈妈,她希望妈妈可以给自己讲一个故事,这是一种依恋妈妈的表现,绝非只是依赖。这属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妈妈应该满足雅雅才对。因为这样一来,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让他在心理上有安全感,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所以,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特点等具体因素,来决定满足孩子要求的“度”。凡是合理的要求,我们都要尽量给予满足。

l不要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我们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不断地迁就他,就会助长他的依赖性。而且,孩子认为我们会满足他的所有要求,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完全不懂得感恩我们对他的付出。

因此,我们要理智面对孩子的要求,要读懂他内心的真正想法。当孩子向我们提出要求时,我们先要思考一下,这个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利于他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否利于他健康成长,等等。

凡是合理的要求,我们要尽量满足孩子;凡是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拒绝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中判断哪些事情是应该自己去做的,是不应该依赖妈妈的,他才能在生活中慢慢独立起来。

l告诉孩子不能满足其要求的原因

当我们不能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时,我们要把原因跟他讲清楚。比如,我们因为工作而无法满足孩子去公园玩的要求,我们就可以这样说:“妈妈工作太忙,这次就不能陪你去公园玩了,等下周,妈妈一定抽时间陪你去。”顺便提醒一下,既然已经再次答应,就要尽全力去兑现自己对孩子的承诺,而不是让孩子感觉我们是在骗他,是在找借口。

当我们不能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时,我们要让他明白,我们之所以会拒绝他的要求,是为了让他摆脱依赖,学会独立。比如,孩子希望我们帮助他做一件他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我们就可以引导他:“你已经长大了,这些事情应该由你自己去做。妈妈这样做,是为了让你更好地成长,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好。”

l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提出某个要求,我们就马上让他“心想事成”,会令他习惯性依赖我们的帮助,这将会导致他每次都要通过立即满足来达到目的,不能独立做事,更不会挑战遇到的困难。

因此,当孩子提出要求时,我们先不要立即满足他,而是采用“延迟满足”的方式,让他学会等待,让他学会先依靠自己的能力去面对。比如,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而寻求我们的帮助时,我们不要立即答应帮助他,而是要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给予适当的指导。

9. 家务活?我现在不想干了!--孩子不动手做家事,肯定要依赖父母

如今,很多妈妈对孩子过于溺爱,凡事都替他代劳,有的孩子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连倒水都由妈妈代劳,更别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我们这样做,真的利于孩子的成长吗?

当孩子没有劳动意识,不动手做家务,肯定就会依赖父母,就更不会做家务,结果就会形成一个“不做家务-依赖父母-不做家务”的恶性循环。事实上,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

也许,我们还记得那个被誉为“东方神童”魏永康的故事吧!

魏永康4岁时,就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8岁时,他进入了重点中学读书。13岁时,他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他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

但是,遗憾的是,当魏永康20岁时,却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以及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而被迫退学。

而一直以来,魏永康的妈妈都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有出息。于是,从魏永康小时候开始,妈妈就把家务活都包下来了。

自从魏永康退学之后,他的妈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着手教他照顾自己的生活,教他学习做家务。目前,魏永康已经参加工作,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如今,在我们身边,像魏永康这种“高分低能”的孩子越来越多。事实上,造成孩子“高分低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单方面指责孩子依赖性强、太懒惰、动手能力差,而是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是否出现了偏颇。

就拿魏永康的例子来说吧,他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高分低能”的人,是因为他的妈妈从小没有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导致他不知道怎样照顾自己的生活。不过,他的妈妈后来还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一点一点教他动手做家事。

可以说,不是孩子生下来就不愿意做家务,而是我们剥夺了他做家务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培养他热爱劳动的习惯,锻炼他的独立性,使他成为一个心灵手巧的人。

l让孩子明白,做家务是每个人的义务

有时候,有些妈妈总会这样鼓励孩子做家务活:“来,帮妈妈……”结果,孩子就会认为,家务活是妈妈的事,我是在帮妈妈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缺乏家庭责任感,可能会因为自己累、有作业或其他原因,而不愿意做家务。

另外,有的妈妈会用金钱去“激励”孩子做家务。这样方式可能会在短期内刺激孩子去做家务,却不能让他养成自愿做家务的习惯。因为,孩子做家务的动力是“钱”,当他不想挣钱了,他就不愿意做家务了。

对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做家务是自己应尽的一份义务,家庭是讲爱和付出的地方,而不是讲“用金钱回报”的地方。这样一来,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地做家务,从而促使他建立起对家庭的责任感。

l为孩子开辟一块“责任田”

一天,妈妈把8岁的小泽带到餐厅,对他说:“儿子,你已经长大了,妈妈决定分给你这块‘责任田’。”

“责任田?”小泽惊奇地说道。

妈妈笑着说:“从今儿起,餐厅就是你的‘责任田’了,你要对他负责,每天打扫,保持整洁,明白吗?”

听到妈妈这样说,小泽可高兴了,便答道:“明白了,您放心,我会做好的。”

接着,妈妈就开始教小泽如何打扫餐厅。

从此之后,每天吃过饭,小泽都会打扫这块“责任田”。

我们也应该借鉴这种做法,有意识地为孩子开辟一块“责任田”,让他分担一定的家务活。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他做家务的情况,而家务的内容应该从简单到复杂慢慢过渡。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我们可以鼓励他倒垃圾、擦桌子、扫地、洗洗小件衣物等等;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鼓励他收拾房间、洗衣服、做饭、饭前摆放碗筷、饭后收拾餐桌、洗碗等等。这样,孩子的自我价值才能从中体现出来,他才会从家务劳动中获得乐趣。

l手把手教给孩子做家务的方法

有时候,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可能会越帮越忙,比如,洗碗的时候,不但没把碗洗干净,反而把水溅得到处都是。这时候,我们要容忍这种混乱的场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手把手教给孩子做家务的方法。

一开始,我们要带着孩子一起做,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最好把每一件家务分解成几个小步骤来教他。比如,我们教孩子洗碗,可以分成四步,第一步:把洗涤灵放入清水中,使之溶解;第二步:一一清洗碗筷,把洗好的碗筷放在另一边;第三步:再用清水洗一遍碗筷;第四步,把碗筷放在橱柜里,桌面擦干净,地面拖干净。

当我们如此细致地教给孩子做家务的方法时,他才能学会做家务的正确步骤和技巧,才会更愿意去做。一旦孩子掌握了做家务的方法,我们要放手,让他独立去做,从而让他不再依赖我们。

10. 我犯了错,有你们兜着呢!--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当孩子做了错事,很多妈妈或是出于“疼爱”孩子,或是认为孩子没有能力去承担后果,而为他的过失负责。这样做就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我才不怕犯错误呢,因为有你们兜着呢!而且,孩子会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一旦孩子真的犯了错误,他就会依赖我们去承担后果。

一天,7岁的雯雯把玻璃杯摔碎了,妈妈虽然有些生气,但还是对她说:“快走开,不要被玻璃割伤了。”

说完,妈妈开始为雯雯收拾残局,把碎片扫干净,把地面拖干净。而雯雯呢?她坐在沙发上,看着妈妈做的这一切。

当妈妈做完后,对雯雯说:“玻璃杯容易摔碎,以后一定要小心点。”

雯雯点了点头,说:“知道了。”

过了几天,妈妈出去买菜了,雯雯自己在家,她又不小心把玻璃杯摔碎了,于是就把乱摊子摆在那里,等待妈妈来收拾。

当我们总是替孩子承担做错事的后果时,孩子就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他就不会主动反省自己的过失,他可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就像雯雯一样。可见,这种教育方式不但没有帮助孩子,反而阻碍了他的成长。

因此,对于孩子自己犯下的过失,我们不要替他承担后果,而是应该让他自己来承担,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l告诉孩子,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我们为孩子遮风挡雨固然是一种爱的表现,但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从而让他改正过失,吸取教训,得到成长,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呢?

当孩子犯了过错时,我们不要急于帮助他解决,也不要急于惩罚他,而是要告诉他:“孩子,你已经长大了,你应该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当孩子有了这种意识,他就不会再依赖于我们,而是会自己想办法解决。

l让孩子接受“自然惩罚”

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了一种教育方法--自然惩罚法则。当孩子犯了过失时,我们要让他自己承担过失所直接造成的后果。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中,会有一种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体验,通过这种深刻的心理体验,他就会自觉地想办法弥补过失。

萧斌上4年级,星期五下午放学时,老师提醒同学们:星期一学校要举行活动,一定要穿校服。结果,经过两天的休息,萧斌把老师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星期一,萧斌像往常一样,穿着普通衣服就去上学了。当他刚走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就发现所有同学都穿着校服,他这才想起老师的话。于是,他急忙跑到一个公共电话亭,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把校服送过来,可妈妈并没有答应他。

萧斌央求道:“妈妈,求求你了,如果我回家拿肯定会迟到的。”

妈妈坚定地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负责。”

萧斌只好自己跑回家拿校服,然后又跑回学校。结果,他迟到了,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放学回家后,萧斌埋怨妈妈不给自己送校服,妈妈平和地说:“如果我这次给你送去了,也许下次你还会忘记。”

萧斌想想很有道理,说:“吃一堑,长一智,我下次一定不会忘记了。我要把重要的事情记在一个本子上。”

妈妈笑着说:“你这种方法很好,以后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相信这件事情会给萧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时刻提醒他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很多时候,可能我们提醒、斥责都无法让孩子记住的事情,只要他亲身体验一次,他自己去承担一次责任,就会记忆犹新。

这样教育方法可以很好地避免孩子依赖和逃避责任。因此,当孩子犯下过失之后,我们不要用言语去惩罚他,更不要使用暴力,而是要自然而然地让他接受过失的后果。

l我们不要“一时心软”

当孩子在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时,有的妈妈认为让一个几岁或十几岁的孩子去承担后果有些“残忍”,于是就会“一时心软”,就会在中途替他承担责任。我们这样做,真的是半途而废,不会起到教育的效果。

我们既然选择了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过失的责任,就要坚持到底,让他去承担整个责任,这样才能真正让他得到成长和历练。

l必要的时候,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

我们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完全撒手不管了,必要的时候,我们还要给予他指导和帮助,毕竟孩子对问题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差,我们要让他知道应该怎么做,让他明白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这样一来,孩子才知道应该从哪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减少过失。

11. 反正我想花钱,你们就给!--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挣钱的艰辛

如今,很多妈妈秉承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教育观念,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孩子需要什么,都会尽量满足他。由于我们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导致很多孩子花钱大手大脚,认为自己需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根本不能深切地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艰辛,甚至不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

对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钱不是凭空而来的,是辛辛苦苦挣来的。另外,我们还应该为孩子创造“工作”的机会,让他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让他亲身体验挣钱的辛苦和不容易。

2009年暑假,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精心组织了一个夏令营活动--“卖报小行家”。这次夏令营活动旨在让学生体验卖报的酸甜苦辣,体会父母养育的艰辛。

同类推荐
  • 婴语

    婴语

    所谓“婴语”,就是婴儿的“语言”,指的是婴儿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行为,向外界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分为声音、表情、动作、身体征兆等等,用词汇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来帮助现代80后的妈妈们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需要,以及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
  •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他身上满含着父母对未来的期望,所以,孩子的智力发育问题成了广大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而3~5岁,可以说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启蒙阶段,是决定孩子智力发展走向的基础时期。本书根据3~5岁孩子的智力发育特点,用生动科学的语言,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故事、游戏,为家长提供了全面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许多具体方法,对于快乐有效的提高3~5岁孩子的智力有非常强悍的效用。
  • 青春期女孩手册

    青春期女孩手册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女孩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惑,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有可能会对女孩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书讲解了青春期女孩的生理特点、心理品质、学习生活、成长困惑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引导女孩健康、快乐地度过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段时光。
  • 天降小宝

    天降小宝

    2位妈妈,2种国籍,2类育儿理念,2个可爱宝宝,这些是作者在这本书里写到的全部。对中西育儿教育深有感触的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以及美国、韩国朋友们对各自国家幼儿教育状况的研究和实地调查,总结比较中西育儿方法。书中通过两位年轻妈妈——中国妈妈小宋和美国妈妈艾伦及他们的家庭的育儿故事,展现了中西育儿方法的不同,内容涉及0~5岁宝宝的喂养、性格及品质培养等很多方面。让年轻父母在乐呵中轻松学到最精华的育儿方法。
  • 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节

    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节

    粗心大意的危害我们都很清楚,那么,面对粗心大意的孩子,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本书从孩子粗心大意的表现与危害、妈妈对孩子粗心大意的误解、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分析、应对孩子粗心大意的能力培养、解决孩子粗心问题的小策略、教孩子学会有计划地做事、全面培养孩子细心的好品质、应对主要学科粗心大意的情形这8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孩子粗心大意方方面面的问题,并总结出了一系列应对方法,从而帮助妈妈改变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热门推荐
  • 兽灵大时代

    兽灵大时代

    何为“兽灵”,兽灵乃是动物的基因。何为“枷锁”,枷锁就是人类接受兽人基因改造之后,心脏之中会形成两道枷锁,来束缚这些人的力量。改造的人类,被称为“兽人”。可是在这个世界中贵族才是主导。郎风是和平联盟克烈的徒弟,在集中营逃出来之后遇到的克烈,克烈收留了他。并且和一位老友熊霸,两个人力量的传承与其郎风融合,改造。郎风带着和平联盟的希望,去参加兽人最大的比赛,在里面活下来成为第一名才有推翻贵族统治的机会。
  • 触手可及的那一份温暖(连载一)

    触手可及的那一份温暖(连载一)

    温晴就像一个落了水的人,这时候她无论抓着什么都能当救命稻草紧抓不放,而不幸的是她抓住了我。小五的这篇文章像是点燃了一支香烟,在袅袅升起的烟雾里我们可以看到田红的妩媚,温晴的摇摆,李木木的勇敢,陈建仁的人如其名和主人公的情感挣扎,尽管读了这篇太现实的小说后会对友情爱情有些失望,但仍如同上了烟瘾,禁不住一直品味下去。我们可能会有些讨厌温晴脚踏两只船还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但是温晴说到“我还不知道你?你这人懒得连送花都不愿意多花心思,多少年了就知道九朵玫瑰加四枝百合,都不带换个花样的”这句话时又忍不住琢磨到底问题是在温晴身上还是在大尾巴狼身上,但爱情是一辈子的生意。
  • 通信十年:拥抱互联网

    通信十年:拥抱互联网

    本书从人才、资源、创新三个维度,通过多年的连续新闻报道,试图阐释此前中国电信运营商在供给侧改革中所做的尝试、带来的改变以及难以解决的掣肘,同时收录部分对国外电信运营商的观察报道,以他山之石,寻找殊途同归的方向。在以本书对此前十年通信业梳理之后,愿通信产业能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而我能继续执笔记录。
  • Betrothed (Book #6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Betrothed (Book #6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TURNED is a book to rival TWILIGHT and VAMPIRE DIARIES, and one that will have you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until the very last page! If you are into adventure, love and vampires this book is the one for you!
  • 平民建筑师:齐康传

    平民建筑师:齐康传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碑轴线;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农业大学金陵研究院;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扩建工程…… 建筑大师齐康的设计善于运用中西方建筑传统手法,探索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建筑理念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建筑设计中重视空间的处理,就是要“留出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强调转化与创新。 《平民建筑师(齐康传)》是齐康先生的传记。本书生动叙述了平民建筑师齐康的人生经历和如何成为建筑大师的经过。
  • 年年孤叶迎春风

    年年孤叶迎春风

    二十年来坚持“一夫一妻无妾制”不动摇的苏夫人育有四个听话的好孩子:长女奉旨入宫,是为皇后殿下;长子刑部供职,是为国家高级公务员。就连爬树上墙无所不能的调皮次女也已安分出嫁。苏夫人向来不太注意世人的指指点点,但在这普遍认为“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的时代,她无法免俗地被大潮流熏染,开始为小女儿着急了。然而这位苏府千金虽长得与孪生姐姐分毫不差,性格脾气却完全不同。她尽得父亲苏太傅之真传,满腹的心计使她几乎千事不愁、万事不忧,又怎么会傻傻地被婚姻套住呢?于是她面向前来提亲的众家男子立下了一条基本要求:非自愿入赘者勿扰。直到某一天,来自远方的乘龙快婿亲手敲响了苏府的大门……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Billy and the Big Stick

    Billy and the Big Sti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烧火丫鬟升宫记

    烧火丫鬟升宫记

    秦依睁开眼睛的时候,自己在火炉旁边。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就蹲在那里等有人发现她。这一等,等到一个怒火三丈的主管。他穿着一身灰蓝色的长衣,腰间带着一条宽宽的腰带,小眼睛眯起来,面部肌肉拥挤在一起,头上别着精致的钗。兰花指翘起来,走路扭扭捏捏,一副颐指气使的架势。秦依呆呆的盯着那位主管,看他用三寸不烂之舌把自己的家底从头到尾的侮辱谩骂了一通之后,秦依猛的意识到,看来,自己恐怕……
  • 腹黑男神,娇妻太撩人

    腹黑男神,娇妻太撩人

    [1V1双处,绝对宠文】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多么美好的词木槿和欧阳便是从小相识,一起长大,她们彼此暗恋着对方,然而因为一场误会,生生错开了人生的轨迹一夜温存,她本以为是一场美好的情动,却原来不过是他恨意之下的报复得知真相的木槿决心一走了之,却发现与他有了无法斩断的牵绊一去三年,再度回归,眼前的男子俊美依旧,却冷傲决绝,他恨她无情,便一次次狠心折辱,却不知道她为自己生下孩子,默默扶养,不知她波澜不惊之下,始终藏着对他绵长的爱意……
  •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在20世纪学术思想的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间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作者以《说园》作为全书的论述中心,方法则是“以陈解陈”,即用陈从周自己的论述,来介绍和阐释陈从周的园林理念和园林思想。九、十两章关于造园美学的申论,是对陈氏园林艺术学的总而括之和提而炼之,并且补入了实践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陈氏学说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课题作者通过十一至十七章的系列讨论,昭示出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陈从周先生所以成为世无异词的世界级的园林艺术大师,其所必具的诸种理由和诸种条件,课题作者都一一作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