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2700000036

第36章 挖葛根和乌桕籽

很快就到了猪头岭这边坡地了,张志礼白天就记住葛藤的位置,此时可以准确的找出来,他上前几步,伸出手摸着一片藤蔓植物的枝叶,可以从手感辨别哪颗是葛藤,哪颗又可以挖了。

不多时,就选定了五颗葛藤,因为葛藤全身是宝,张沁儿不打算浪费,所以张志礼挖土掘根,张沁儿就将葛藤的藤蔓尽量收拢,到时候一起拿回去,另外也要仔细辨认一下这葛藤的模样。

一边干活,一边听着张志礼给她讲述葛藤的生长习性,基本上南方山区丘陵坡地之类的,都会有葛藤生长,只要留心,总能够发现很多。

张沁儿将这些话都一一记了下来,心里是打算,明天白天也来这边转转,之前他们总是选择家中靠近的山区,那是桃花岭一带,这边猪头岭倒是很少过来。

忙活了不多时,张志礼就将那选好的五颗葛藤都挖了出来,这些都是有年份的野生葛藤,葛根长的壮实,看上去很是喜人。

这葛根是味药,张志仁自是知道如何炮制,只是现在他是不得闲的,又将这炮制法子说给张沁儿听,让她们明天在家处理好,炮制之后卖给药铺会贵上许多的。

并且新鲜的葛根不炮制也容易坏,需要赶着时间送到县城才行。

张沁儿听的分外认真,前世的时候,她只看到奶奶做过葛粉,炮制中药却是没有见过的。

不过说到葛粉,张沁儿觉得自己又馋了,打算以后要是采收到很多的葛根,就选出一些长相不俊俏的拿来做葛粉吃。

月光下,两个人一个抱着粗壮的葛根,一个抱着大把的藤蔓,一路低声传授着各种中药知识。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吃过稀粥之后,张老头就带着儿子孙子们出去上工了,张沁儿也起来忙活着她昨天和三叔一起弄回来的葛藤。

将葛藤铺在空地上晒干,也许今后会有大用处也说不定,再将葛根用清水洗干净,最后还要浸泡一段时间,再捞出,润透的时候及时切片晒干,这就算炮制成功了。

浸泡需要一段时间,再者切片需要力气,这些事情让杨氏完成就好了,张沁儿拉着家里几个用的上的劳动力朝猪头岭那边走去,几个孩子昨天没有一起去,但是心里对于药材,也是很心动,毕竟大家都知道药材是可以卖钱的,而钱则可以买很多东西。

“姐姐,药材应该比上次那些泥鳅贵上一些吧?”永安好奇的问着,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肯定的,泥鳅到处都有,还脏兮兮的,这药材可不一定,并且啊,就算满山长着,你不认识它,那也没用。”张乐儿抢白了一顿,说:“当初我们在镇上住的时候,我可是常常去我爹的药铺玩的,那些药材我都认识。”

永安是见不到张乐儿这副‘我什么都懂’的模样,在他眼里,还是自己的姐姐厉害许多,也懂的许多,于是说:“那你怎么都没有挖过药材回来?难道这山里都没有吗?”

张乐儿面上一红,她刚才说那话,自然是本着打压张沁儿的,这些时日,她也逐渐感觉到张沁儿越发在爷爷张老头那里得脸了,而他们三房因为她娘怀着孕,没有办法做事,而常常遭到连氏的白眼,以及谢氏的指桑骂槐,弄的她心头很是不爽,如今这药材之事,可是她爹的本事,自然要站出来露脸。

她确实是常在药铺玩,见过许多药材的,只是她所看到的,都是炮制好的,那些没有炮制过,原生态的药材,她却是不认识的。

比如葛根,她只知道药铺的葛根是切成一片一片的,至于葛根长什么样子,她哪里知道?

“就是没有!我爹不也是在这猪头岭才找到的?之前我们可不来这边的。”张乐儿不肯承认,反而扬着头。

永安还想说些什么,被张沁儿拦下来了,这张乐儿不过是小孩子心性,没必要计较,等到了山里,谁认识的多,谁根本不认识,就会一目了然的。

葛藤在南方果然是满大山都长着的,到了坡地之后,就能够看见许多葛藤,张沁儿照着张志礼教给她的知识,来辨别着一些成熟的葛藤和还没有成熟的葛藤。

那些没有成熟的,自然是采挖不了的,又费力气,又得到不多,不如等它们多长两年再挖。

人多好做事,不多时大家就挖了满满的一个篮子的。

几个人继续走着,打算多收获一些,猪头岭这边离大家选择安家的地方远了些,所以人迹很少,一些坡地的植被长的十分茂盛,密密麻麻的,让人无法钻过去。

捡了条能走的路,才勉强进了山里,张沁儿四处看着,其实这边的植物种类和桃花岭的差不多,毕竟在一个地域,没有很大的区别。

只是她的视线很快就被一样东西吸引住了,旁边不远处有一大片高高低低的乌桕树!

乌桕树落籽发芽,萌生能力十分强,往往是大片大片生长在一起的,这也造成它并不显眼,很多人都当它是杂树,但是张沁儿却是知道乌桕树的树籽也是有大用处的,可是传统的经济作物,乌桕树叶可以养蚕,乌桕籽可以榨油,虽然那油不能够吃,却可以用来做灯油。

要知道如今他们生活有多苦难,晚上除了烧火照明,根本没有别的法子,以后要是起了屋子居住,总不可能再这样烧一堆火来照明吧?

至于灯油?人都吃不起油呢,哪里还会用来照明?

所以当她看到这一大片乌桕树时,眼睛绽放出了神采。

“我们来捡一些乌桕籽吧。”张沁儿发动大家一起捡,只是其他的人却不认识这乌桕树。

乌桕树在南方是随处可见,但是在北方,却比较少,张贞娘她们之前一直居住在徐州,并未见过。

此时诧异的问着:“乌桕籽?用来做什么的?”

“这种树叫做乌桕,它的叶子可以养蚕,籽籽可以用来榨油,榨出来的油是不能够吃的,但是可以用来做灯油用。”张沁儿解释着,又胡乱找个理由,说是听人说的。

其他的人虽然对此有些疑惑,但是之前张沁儿做出来的事情,都证明她是对的,所以也不再问,跟着蹲下来捡乌桕籽。

张沁儿则在乌桕林中仔细的搜索着,她想找出那种专门食用乌桕树叶的蚕出来。

普通的蚕是白色或者浅褐色,以桑叶为食,而乌桕树蚕,是一种喜食乌桕树叶,以乌桕树为家的蛾类的蚕,又称为樗蚕蛾。

张沁儿打算找到这种野生的樗蚕蛾,然后加以人工干预,令蚕繁衍的更多,这样足以给她带来利润。

此时已经是明朝中晚期,工业资本萌芽阶段,江南一带织造业发展迅速,松江布、江苏的锦缎、绫布、印花布、粗葛布、粗麻布、油布各种商品都呈现出繁华昌盛。

只是不知道这种野生的蚕蛹是否有市场价值……

张沁儿脑中不断的闪过杂七杂八的思绪,为今后的生活做着打算。

张沁儿眼睛虽然尖,但是现在乌桕树还是嫩绿的,没有落叶,蚕蛹一般是躲在树叶的背后,凭借肉眼很难找到,找了一会,她才看到五六个左右的蚕蛹,于是就算了,还是等冬天乌桕树叶纷纷落了之后,这些隐藏的蚕蛹就会通通出现的。

因为乌桕树多,又没有被人发现它的作用,地上满满的都是乌桕籽,不多时几个人就捡了几个背篓的,眼看着日头已经到了中午,开始背着背篓回家去了。

同类推荐
  • 王爷让姐劫个色

    王爷让姐劫个色

    一个杀手,一场穿越,顾展颜再次醒来竟然是一身大红的嫁衣!只是……为什么这个新娘子没有在洞房里,却死在了一个破山洞?!!好吧,不管你之前是怎么死的,姐现在就替你好好的活着。占个山头咱就是大王,拉几个小弟就能去劫道,吃喝不愁吧,咋还有美男送上门了?推荐蓝的种田文《王妃在后院种瓜》:
  • 山河揽月

    山河揽月

    她是深深宫城里尊贵的公主,一朝重生,不愿再做亡国奴。上辈子她去和亲,嫁给了天下第一野心勃勃的君王,以为可以保全国家。转身,国破家亡。她从九丈城墙一跃而下,芳魂早逝。这一生,她跳出温柔冢,执剑而回,不平山河不罢休!
  • 倾尽天下双笙情缘

    倾尽天下双笙情缘

    她叫南篱洛,生活于古代的她虽然是王爷的女儿却受尽苦难,渐渐变得懦弱胆怯,虽然嫁给心爱之人,可那人并不爱她,还饱受着小三折磨…她叫黎韵熙,生活于现代的她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有父母的疼爱、哥哥的庇护,性格开朗活泼,睚眦必报…某天她们意外穿越到彼此的时代里,在陌生的世界里,她们是如何度日的?又会有她们怎样的爱情故事?怎样的机缘巧合…?是继续生活还是找寻回去的可能……
  • 空悲切——红颜惹人怜(大结局)

    空悲切——红颜惹人怜(大结局)

    【《空悲切》qq群:53528149】【自古英雄出少年,似水红颜惹人怜今生情尽空悲切,来世再续未了缘。】【文案:秦不渝,因为一枚玉佩而得名如此的女子。性淡然,隐忍,却倔强,坚韧。失忆,寻亲,入宫,求生……一连串逃不掉的事让她渐渐地清醒过来。家,国,以及与姐姐之间难以道明的复杂情愫,让她又逐渐地迷惘了。两株双生花,在这深宫中究竟该何去何从。他,北羌王子,热情执着,因为爱而选择欺瞒,直到最后的时刻,依然是抱着谎言。但却对她说过:“我带你走,我们每日骑马看夕阳好不好。就算走到天涯海角,我也要带你走。”他,云苍帝王,性情多变,喜怒难辨,始终对她若即若离,似有还无,在夹杂着另一个女人的同时,他究竟是真情还是假意?他,当朝重臣,不苟言笑,寡言少语,对她却从一开始的怀疑冷淡到最后的情不自禁,却只能沉默地爱着。】【得到编辑消息的,就是这个文上架了,本来我还在前几天留言里说不打算上架的,我以为上架是自己申请的,所以我想我不申请不就可以了吗?结果,自动上架了,说我的字数已经太多了。所以,希望读者见谅。其实剩下的情节不多了,大概也就两三万了,最多四万吧,算来大概两块钱都不到就可以看完了,嘿嘿,嘿嘿,所以还是希望大家不要抛弃偶啊。关于VIP的一些:1.在首页免费注册之后,到个人管理中心-→VIP读者里充值就自动成为VIP用户了。2.红袖币是指通用红袖网站的一种虚拟货币,其计量单位为:1元人民币=100点红袖币。它可消费红袖上所有需要收费的服务。读时不需要再次付费。3.除了银行卡充值还有手机充值,财付每消费一次,红袖系统都将扣除相应数量的红袖币。初级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3分钱/千字=3点红袖币/千字高级会员和至尊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2分钱元/千字=2点红袖币/千字不足1点红袖币的零头忽略不计;已经订阅过的章节再次阅通、支付宝充值最方便最便宜,没有额外其他费用。具体请参照:http://m.wkkk.net/help/m.wkkk.net】
  • 农家少夫人

    农家少夫人

    因为贪吃一口酱肘子被噎死穿越到了明朝,掉到鸟不拉屎的小山村,免费赠送给她极品的婆家,顺便又送了奇葩的娘家,这家斗罢那家登场,闹腾的不亦乐乎。程夏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一面打怪升级将极品家人制的服服帖帖,一面发家致富赚的盆满钵盈,当她能安然的离开小山村走向北京城时,怎么自己这个病娇腹黑的夫君突然抗拒起来,难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猫武士之龙飞凤舞

    猫武士之龙飞凤舞

    本作品无太多预言。只讲了两只猫——小龙和小凤——的成长历程。两只幼崽都经过刻苦训练成为了优秀的武士,但兄妹俩却因为副族长而发生争执。最后,凤翅(小凤)为了救龙须(小龙)而死。本书纯自编,雷风影河四大族群已经过了好几年。
  • 奈何丞相非我不嫁

    奈何丞相非我不嫁

    她当了半辈子的定安君老夫人,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是不敬她的,连皇帝都对她以师礼相待。被人换做君老夫人的时间太久,在她寿宴时那一声‘少夫人’竟让她泪目了。是啊,她曾经被人唤少夫人是最多的。特别是那个风华绝代的男人,只是他再也回不来了。晚间,笑容伺候她入睡时她好像看见了他。他笑着说:“少夫人,本少伺候你休息可好。”在次睁眼醒来,她回到了那个豆蔻年华的时候,她是护国郡主。重来一世,她定要护他至老!
  •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70多年前,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宁夏,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征的主要地区也在宁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和西征,在现代战争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西征,更是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红军长征与西征的过程中,在宁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时下所说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宁夏的红色文化,除了红军长征、西征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外,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包括四大部分。
  • 花落肩头恍惚了流年

    花落肩头恍惚了流年

    ——赵俊在他的书里写道:“原来世上最短的咒语,是一个人的名字”,他说,如果时间能回头的话,他一定不会要遇到韩若惜,更不会爱的那么猝不及防——叶雨在飞机起飞的那一刻,轻声呢喃道:“相比阳光,我更想见到你”——夏凝音:茫茫人海中遇见你,是我最灿烂的美好,我抛尽青春韶华,只为你一个眼神肯定,很久很久以前,很久很久以后,我希望你的手一直牵着我的手——钟乐躲在角落,在他转身的一刹那,止不住眼泪的肆虐,有一句话,他藏在心里整整四年两年后,叶雨再见到苏云菡,有一些人,有一些故事,恍如昨天
  • 汀州府志

    汀州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

    伟大的友谊1950年10月,志愿军总部在大榆洞安营扎寨后,彭德怀对毛岸英说:“岸英,我军的士气很高涨,和人民军也协调过了,我看还要和大榆洞周围的老百姓处好关系。语言不通,做群众工作有一定困难,但可以用挑水、扫地等实际行动去沟通,热烈的感情是可以溶化语言障碍的!”毛岸英和保卫人员按照彭德怀的指示,深入到周围的朝鲜群众之中。他们首先来到被松柏掩映的东林里,发现沿山沟一侧有不少住户,大多是靠山吃山的矿工家庭。然而村里竟然没有一座完好的房子,也不见一个村民,惟有断墙残壁在北风中簌簌发抖,像一个衣衫褴褛的驼背老妪在抽泣。
  • 指尖下的四分音符

    指尖下的四分音符

    一部半写实的大学校园爱情故事,记载了属于80后的集体情感经历。书中每个章节以当时的流行歌曲命名,所有的细节都让我们怀念! 全书以一段唯美曲折的校园爱情故事为主线,串联起大学四年的学习与生活场景。比较认真、客观又不失优美、轻松地记录了80后大学生的典型事件,如:入学、军训、非典、考试、爱情、宿舍、社团、歌曲、实习、找工作、毕业等等。 作者坚持以纯文学的态度,以求客观记录那些属于我们真实的大学情感与生活历程,只为了给想怀旧时的我们、风烛残年后的我们一个可以回忆的依据、一扇能找寻过去时光的小窗。
  • 梦笔汶川

    梦笔汶川

    女儿,政府开始供应稀饭了,有几家私人饭店和火锅店也开始免费发放赈灾稀饭了,我们能挺过去。女儿,移动手机机站开始架线了,马上就能听到你的声音了,咱家的房子只裂了几条细缝,维修一下还能住人。女儿,我和你妈妈再也不闹离婚了,我们三个人好好活着,我向你保证,以后的每一天,都跟你妈妈在一起,快快乐乐走完后半辈子,你能原谅爸爸以前的不好吗?……丁香把手机握在手心,渐渐暖和起来。丁香知道,手机已经有了人的体温。
  •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毋庸讳言,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新闻作品,政治色彩是十分强烈的,是那个时代中剧烈动荡的政治在他新闻作品中的折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中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是值得一看的。
  • 黄色院落

    黄色院落

    《黄色院落》讲述了一个江南地区旧家族从兴盛走向衰落的故事。这是一个荒谬叙事。作者在文中把陌生感和怪异感表现为常规化,通过充满暗喻的叙述、描写、对话培养了人物性格,并将人物跟家庭和社会发生了关联,最终上升为文学艺术。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极为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