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问题不光是买来尽可能便宜而且质量好的材料就可以了,应该更多地考虑一旦正在使用的材料短缺时,在保证同等质量产品的前提下,是否能够利用便宜得多而同样有效的库存材料代用,而不必购买新的材料。这样,不仅可有效利用多余库存量,还可以减少资金占用。
(第二节)
材料的分类和计价。
采购部门可以说是成本中最有降低成本潜力的部门。部门经理应了解企业的原材料、燃料等的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经济订购指标和合理的备用量,以便节省库存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材料核算的意义和内容。
材料是指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作为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在会计中,材料又称原材料,一般把作为劳动对象从矿山采掘的矿石、从原始森林采伐的原木等称为原料,把经过进一步加工的原料仍作为劳动对象的产品称为材料。材料和固定资产不同,它通常只能在一次施工生产过程中使用,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大都变更或消失其原有物质形态,或将其本身的物质加到工程或产品的物质里去,因而大都将其价值一次转入工程和产品的成本中。施工企业施工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各种材料的使用和消费过程。为了保证施工生产过程不间断地进行,就需要做好材料的供应工作,及时补充施工生产中消耗的材料。
材料供应工作在保证施工需要的同时,还要注意储备资金的节约使用,提高流动资金的利用效果。在组织材料供应时,要少购勤进,以最少的储备量来保证施工的需要;要合理组织材料运输,就地取材,就近采购,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天津制药厂曾经因为生产成本太高,使其核心产品地塞米松无法与法国罗素公司的产品竞争。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天津制药厂没有全套引进国外高成本的设备,而是采用部分国产设备与部分国外设备相配套的办法,把用于设备的固定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成本降下来后,天津制药厂的产品价格比罗素公司的还要低,因而在市场竞争上处于明显的优势。当罗素公司对其产品采取降价策略时,天津制药厂也再次降价,完全获得了支配中国市场上地塞米松价格的主动权。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大量建筑材料和建设资金的情况下,用最少的材料储备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可以为国家腾出大量的建筑材料,以保证发展建设事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企业流动资金的浪费和积压,提高资金利用效果。一定的施工规模虽要有一定数量的材料储备来保证,但是这个量不是绝对不变的。如果企业合理地组织材料供应工作,就有可能适当地压缩材料储备量,减少企业储备资金的占用额。因此,在材料供应和资金管理工作中,必须克服“宽打宽用”、“宁多勿少”等错误思想,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大搞修旧利废,加工改制,积极处理各种积压材料,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材料核算是材料供应和资金管理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环节。认真做好材料核算工作,可以及时反映材料的采购、储备、保管和耗用情况,考核材料供应计划、材料储备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这对节约使用储备资金,降低工程、产品成本,发展建筑生产事业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施工企业材料的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及时地反映材料采购情况。考核材料供应计划和用款计划的执行,促使企业不断改善材料采购工作,做到既保证施工生产需要,又节约使用采购资金,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2,正确及时地反映材料的收发和结存情况,考核材料储备定额的执行,防止材料超储、积压或储备不足等现象,不断加速材料储备资金周转。
3,反映和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促使企业节约使用材料,降低工程、产品的材料成本。
4,正确计算耗用材料的实际成本,分别按照用途计入工程和产品成本。
5,定期对材料的结存数量和质量进行清查盘点,查明盘点盈亏的原因,并对减值材料计提减值准备,按照规定作出处理,防止丢失和盗窃,确保材料的完整无缺,做到账、料、卡相符。
◎,材料的分类。
施工企业所需的材料,品种规格很多,性质和用途不一,而且存放地点分散,收发频繁,库存数量经常发生变动。为了加强材料管理和正确组织材料核算,必须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分类。
施工企业施工生产用的材料,按其在施工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为主要材料、结构件、机械配件、其他材料等几类。
主要材料是指用于工程、产品并能构成工程、产品实体的各种材料,包括黑色及有色金属材料、木材、硅酸盐材料(即水泥、砖、瓦、石灰、砂、石等)、电器材料、建筑五金、化学油漆材料等。
结构件是指经过吊装、拼砌、安装即能构成房屋建筑物实体的各种金属的、钢筋混凝土的、混凝土的和木质的结构物、构件、砌块等。
机械配件是指用于机械设备维护修理的各种配件和零件,如齿轮、阀门、轴承等。
其他材料是指那些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并不构成工程、产品实体的各种材料,包括燃料、油料、饲料和润滑油、擦布、绳子等辅助材料。
材料的总分类核算,应在“原材料”科目中进行,并按照上述分类分别设置“主要材料”、“结构件”、“机械配件”和“其他材料”等二级科目。
在实际核算工作中,除了上述一次性消耗材料外,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反复周转使用的周转材料,以及那些虽属劳动资料,但单位价值较低或使用时间较短而不列入固定资产的工具用具和劳保用品,也都将它们视同材料,分别在“周转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科目中进行核算。
为了适应材料的实物管理和日常核算的需要,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还要按照各类材料的物理性能、技术特征、等级、成分、规格、尺寸等作进一步的明细分类。如对主要材料,可将它分为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木材类、硅酸盐材料类、电器材料类、小五金类、化学油漆类等。在黑色金属材料类下,又可分为圆钢、螺纹钢、方钢、扁钢、角钢、工宇钢、槽钢、薄钢板、中厚钢板等品种。在圆钢之下,还可按其直径大小分为6毫米圆钢、7毫米圆钢等不同规格。
为了便于材料的保管和核算,除了对材料进行分类外,还须对各种材料按照类别、品种、名称、规格逐一进行编号,并规定各种材料的计量单位和材料的计划单价(通常即地区材料预算单价),编制“材料目录”,以供材料供应、保管、领用、核算各部门人员统一使用,避免类似材料的相互混淆,防止差错,并简化核算手续,提高工作效率。材料的编号,一般须意义明确、易于记忆并有伸缩性,以便在增加材料品种规格时随时调整。
◎,材料的计价。
所谓材料的计价,就是材料在核算时按照什么价格计算。施工企业的材料,应按实际成本计价。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下列各项支出:
1,买价。
包括材料的原价、供销单位的手续费和税金。购买材料时支付的税金,大都属于增值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在专用发票上另行注明。施工企业结算完工工程价款时应交的税是营业税属于价内税,无法将购料专用发票上的应交增值税从中抵扣。因此,施工企业在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应交增值税,应作为购料成本。
2,运杂费。
包括自采购地点运到工地仓库(施工现场堆存材料的地点)前发生的包装、运输、装卸以及合理的运输损耗等费用(包装物的保证金或押金应予扣除,回收包装物的收入应冲减运杂费)。
3,采购保管费。
包括材料供应部门和仓库(包括露天堆放场)为材料采购、验收、整理、保管、收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合理的保管损耗。
对于不能直接计入某一种材料的支出,要按照适当的标准分摊计入。
施工企业耗用所属内部独立核算的附属工业企业所生产的材料、构件,应以按照规定程序编制的产品价格或预算价格作为材料的买价。耗用所属辅助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材料、构件,应以辅助生产单位的实际成本作为材料的买价。如果辅助生产单位平时按计划(预算)价格结转自制材料、构件成本,则应于月末算得实际成本后,再将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的差异进行结转。
计入工程和产品成本的材料费,必须按照材料实际成本计算,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材料的日常核算工作中,也一定要按实际成本计价。由于外购和自制的材料的实际成本,可能每批不同,如果材料日常核算也按照实际成本计价,那就需要逐批计算材料收发的单价,工作量很大。同时,就计划的考核和分析来说,按实际成本计算也不便于分析材料成本的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因此,实际工作中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的大中型企业的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照计划价格(一般即地区材料预算价格)计价,于月末再计算计划价格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价格差异,将计划价格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按计划价格组织材料收发的日常核算工作,有如下几方面的优点:
(1)可以大大简化材料日常核算工作。因为同一材料,不论每批购入价格是否变动,只按一个单价,因而在材料明细分类核算中,平时只要登记数量即可,同时也免去在每次购入材料时都要逐批计算单价的手续。在计算耗用材料的实际成本时,只要计算一下这个时期内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将它与计划价格成本比较,算出各类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乘以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计算出耗用材料分摊的成本差异,就可算出耗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2)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划价格成本比较,可以确定价格方面的差异,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成果,考核供应部门的工作质量,如是否通过合理组织材料运输、就地取材、就近采购等措施来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3)耗用材料按计划价格计价,可以在和预算成本的对比中剔除价格差异因素,确定材料成本中的用量差异,考核各个施工生产单位对于耗用材料的节约和浪费情况。
为了考核各个施工单位施工活动的经济效益,使其成本不受材料价格因素的影响,各个施工单位的工程成本中的材料费,也可按照计划价格进行核算,材料成本差异可由公司或工程处集中核算。材料成本差异不论由施工单位核算,还是由公司或工程处集中核算,都要按月对工程成本中的材料计划价格成本进行调整。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计算各项工程的实际成本,反映整个企业施工活动的经济效益。
(第三节)
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的采购。
◎,材料采购的手续和凭证。
材料的采购业务由供应部门负责。供应部门根据施工、生产单位按照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和材料消耗定额提出的需要量,结合材料的储备定额和库存情况,按期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和用款计划,作为采购材料的依据。为了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明确购销双方的经济责任,还应与供应单位签订供销合同。会计部门要协助供应部门正确执行供应计划、用款计划和供销合同。
企业对于采购的材料,要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运输机构的提货单、银行的结算凭证和运费账单等,办理材料验收入库和货款结算两方面的手续。
企业收到银行结算凭证和供应、运输机构的发票、账单、提货单等有关购料凭证时,要由供应部门检查凭证所列的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单价和发货日期等是否与供应合同相符。在采用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时,要在托收承付结算凭证上,签注有关承付意见。对于货款计算错误、材料品种规格不合要求等的料款,应在承付期限内填写部分拒付或全部拒付的理由,由会计部门向银行提出办理拒付手续。如核对无误同意承付,应将银行结算凭证、发票、账单等交会计部门办理料款结算手续。同时,供应部门还要填一式多份的“收料单”,将一份连同提货单通知运输部门办理提货手续,两份通知仓库部门准备验收材料,仓库部门收料并在收料单填明实收数量后,将其中一份送交会计部门。
如果发票、账单和银行结算凭证未到而提货单先到时,供应部门照常填制“收料单”,根据合同价格或计划价格填列暂估金额,并通知运输部门和仓库办理收料手续,同时要催促供应单位尽快将发票、账单补来。
提货人员在提取材料时,如发现由于运输机构责任发生件数短缺、重量不足或破坏毁损时,要填制“短缺损坏清单”,由运输机构签证后,连同材料一起送交仓库。
对于质量、数量与供应单位发票不符的材料,要由仓库填制“数量质量不符通知单”,通知供应部门。供应部门应当根据运输机构签证的“短缺损坏清单”和仓库送来的“数量质量不符通知单”填制“赔偿请求单”,向运输机构和供应单位要求赔偿。
对于须经分次运交验收的大堆材料,如石子、黄砂、石灰、砖、瓦等,可在每次运到由仓库人员验收时,先在“验收记录”登记收入数量,待全部运到验收完毕后,再根据“验收记录”在“收料单”登记实收数量。
◎,材料采购的总分类核算。
材料采购的核算,就是企业生产储备的供应过程的核算,为了考核材料供应计划的执行情况,确定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并计算采购材料实际成本和计划价格成本的差异,在总分类核算上,要设置“物资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两个科目。
“物资采购”科目用以反映和考核材料采购资金支出情况,计算企业外购材料实际成本,考核采购业务的经营成果。该科目的借方登记企业所有外购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实际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借方发生额表明企业本期发生的采购资金支出;贷方登记外购并已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借方和贷方的差额,就是购入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差异。如果借方大,表明材料采购成本超支;如果贷方大,表明材料采购成本节约。月末时,材料采购成本的超支或节约额应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或贷方。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的价格差异。科目的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超支额。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节约额。发出材料所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从本科目的贷方转入各有关生产费用科目,超支额用蓝字结转,节约额用红字结转。从各材料科目转出发出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后;就调整为实际成本。本科目的月末余额,为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各材料科目月末余额加或减本科目的月末成本差异,就为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因此,“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为调整各材料科目所列的计划价格成本而设置的科目。
企业购入材料时,如果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要在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根据商业汇票和发票账单,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物资采购。
贷:应付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