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3400000002

第2章 经学名句——教化天下(2)

【译文】所以国君处理好政事的关键在于获得贤才;而获得贤才的方法就在于国君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在于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就在于存有仁爱之心。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出自《中庸·治国》)

【译文】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于明智,努力行善就接近于仁义,知道羞耻就接近刚勇了。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了;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合,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出自《中庸·治国》)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发表言论,事先想定,就不会说不下去;做人行事,事先计划好,就不会发生困惑;有所行动,事先筹划好,就不会因做不下去而抱愧;要实行中庸之道,必须事先用功勤勉,然后再实行,这样道就无穷无尽了。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中庸·治国》)

【译文】学习的方式包括:广博地学习,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切实地履行。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出自《中庸·治国》)

【译文】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能做到的,我就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用这样的毅力去探求和实行中庸之道,那么即使愚昧的人,也能变成聪明的人;即使柔弱的人,也必然变成强大的人。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出自《中庸·知性》)

【译文】由于内心诚实而明察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察事理而达到内心的诚实,这叫做后天的教育感化。内心诚实了就能明察事理,而明察事理同样能够达到内心诚实。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叁矣。(出自《中庸·诚意》)

【译文】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才能充分发挥天下一切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天下一切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对万事万物进行演化和发展;能帮助天地对万事万物进行演化和发展,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出自《中庸·修身》)

【译文】君子一定要恭敬地奉守天生的德行,广泛学习,探究事理,使自身的学问和德行日益广大深厚,达到精深高妙的境界,不偏不倚,遵循中庸之道。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出自《中庸·修身》)

【译文】在学习方面,经常温习过去所学到的知识,以便有新的体会和新的发现;在道德修养方面,要使专诚之心更加充实,用以崇尚礼仪。所以,身居高位的人不骄傲,身处下位的人不违背礼仪法度。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乌烟瘴气的时候,他的沉默自守也足以使其处于乱世而远避灾祸。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出自《中庸·明道》)

【译文】孔子说:“愚笨的人偏要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偏爱一意孤行;生在现今的时代,偏要恢复古代的做法。这样的人,灾害将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出自《中庸·知法》)

【译文】天地间万物一起生长却不会互相妨害,天地之道相互并行却不会互相违背,小德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德使万物敦厚淳朴,无穷无尽,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惟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出自《中庸·修身》)

【译文】只有天下境界最高的圣人,才能做到聪明智慧,足以居上位而临下民;宽博优裕,温和柔顺,足以包容天下的人和事;奋发强健,刚强坚毅,足以操持决断天下大事;庄重恭敬,处世中正,足以得到人们的尊敬;条理清晰,详辨明察,足以分辨是非邪正。

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出自《中庸·诚意》)

【译文】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掌握治理国家大事的法则,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大德,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深刻道理,除了诚,还有什么可依傍呢?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太显露,所以,君子为人的道理在于,外表安然无色而内心美德日益彰明;小人为人的道理在于,虽然外表色彩鲜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日渐暗淡。君子为人的道理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外表简朴而内涵文采。外表温和而内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感化别人需要从自身做起,能够掌握以上这些道理,就可以说是进入道德的至高境界了。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于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乎?(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君子在内心省察自己,就不会有过失和愧疚,没有恶念头存于心志之中。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因为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严格要求自己。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诗经》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是不是能无愧于神明。”所以,君子就是在没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是怀着恭敬的心理,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诚信专一的。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诗经》说:“进奉诚心,感通神灵。肃穆无言,没有争执。”所以,君子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互相劝勉;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很畏惧。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政事而又恪守信用,既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按照农时的忙闲去使用民力。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调节和约束,也是不可以的。”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安逸,做事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不断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加工骨头、牛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端木赐呀,你能从我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用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居于一定的方位不动,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用法制命令去管理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百姓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是无法从心里意识到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约束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会改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遇事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正确地对待各种言论;到了七十岁时才能够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也不会超出规矩。”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采取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干什么,如此这般的话,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并能由此获得新的更深刻的知识,这样就可以成为他人的老师了。

子曰:“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子贡问怎样做才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按照你做的说出来,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君子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但不以私情相互勾结;小人善于拉拢勾结,而不在道义上团结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那就危险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居然用了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译文】子夏问孔子:“‘美好的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多分明啊,洁白的脂粉,更把她装扮得楚楚动人啊。’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了白底然后才能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礼节仪式在仁德之后呢?”孔子说:“商,你就是能阐明我意思的人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役使大臣,臣子侍奉君主,各自应当如何才好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对大臣应该以礼相待,臣子应该忠诚地侍奉君主。”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译文】居于上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表示哀悼,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美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无法长久地过安乐生活。有仁德的人才能安心于实行仁德,有智慧的人才能善于利用仁德。”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公正地爱护好人、憎恨坏人。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一个人如果立志于实行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

同类推荐
  • 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族迁徙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族迁徙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这部史诗是哈尼族传统文学的顶峰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目前发现的系统、完整地记载哈尼族历史沿革的长篇史诗之一。作为哈尼族人民的“史记”,全诗长5000余行,由歌头和以下七章组成:《远古的虎尼虎那高山》、《从什虽湖到嘎鲁嘎则》、《惹罗普楚》、《好地诺马阿美》、《色厄作娘》、《谷哈密查》、《森林密密的红河两岸》。它以现实主义手法记叙了哈尼祖先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迁徙情况,并对其迁徙各地的原因、路线、途程、在各个迁居地的社会生活、生产、风习、宗教,以及与毗邻民族的关系等等,均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辑录,因而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历史学、社会学及宗教学价值。
  • 山水佳迹对联(上)

    山水佳迹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双剑峰瀑布(庐山)”、“普照寺筛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论语日记(全2册)

    论语日记(全2册)

    《论语日记(全2册)》以日记的形式把《论语》二十篇作别开生面的解读,如道家长里短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注重对《论语》每一个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详细解读,且汇集历代儒学名家的不同解构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论语》所反映的内涵。同时,作者还深挖《论语》中每一个字的来源及引申义,让读者可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该字的微言大义。《论语日记(全2册)》在阐述《论语》文本所包含的深意时,还结合经典佐证,以及史料、文献、文学资料进行侧面的阐述和对比,读者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视野的扩增,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累积和智慧的提升。总之,《论语日记(全2册)》堪称一本阅读《论语》的工具书。
热门推荐
  • 盛世田园:腹黑公子萌宠妻

    盛世田园:腹黑公子萌宠妻

    农业女博士重生,成了被抄家的罪臣之女。国公府娇娇女,转眼变身女汉子。贼皮土豪,恶霸悍妇,收拾起来统统不在话下!那位少侠,有手段!看上去内酷外酷的,其实你是个竹筒夫子吧?
  • 江湖有我名声在:残剑天下

    江湖有我名声在:残剑天下

    以北宋初年为背景,以契丹借道侵伐大理为始,引出主人公凌风与段铖,透过契丹密探北骑十八鹰,始出双子剑法;败契丹,负理宁,二人携手闯江湖,却怎成万众仇敌?为究明细,赴西南,怎与王小波结缘?步步而入,仇结四大魔王,练绝世神功,是因缘巧合还是被人算计?得入紫泉宫毁灭四魔,声名鹊起的背后又隐藏着何等天机?十六年前的血雨腥风、举世之仇,又将如何完结?凌风与林曦又如何生出情愫,如胶似漆是否终得鸳鸯双宿?段铖与赵妗又有怎样的羁绊,层层纠葛最终又将如何?
  • 全能巨星奶爸

    全能巨星奶爸

    傻兔新书,黑粉到巨星从滚出娱乐圈开始,欢迎收藏哟!(小秘密:萱萱可能会出现哟~)。群:724303781
  • 婚然不知:司总,别乱来

    婚然不知:司总,别乱来

    她本是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孤儿,却被拜金女送了一个免费父亲,她不想重活一次再趟一次浑水,却被司家视如已出。当正品大小姐的回归,反被百般排挤。既然重活一次,我定然会保护好你的亲人,哪怕你是正牌“司家大小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傻猫

    大傻猫

    猫妖喜欢着不该喜欢的人!董青叶和她命中注定在一起的人又会走向何处?不定时的穿越、心怀怨恨的阿飘、目的不明的外星人、疯狂的作家,这一切究竟是什么情况?异国情缘中往往是虐人的恋爱。她们最终是否会走在一起?
  • 306号秘密

    306号秘密

    单身公寓305号的房客肖子是一名游戏开发人员,居家办公的日子既充实又枯躁,隔壁房间306号新来的女房客素未谋面,却在一个夜里突然敲开了他的房门。
  • 感悟故乡:那山那水那人和我

    感悟故乡:那山那水那人和我

    故乡的一轮明月正在异乡的土地上冉冉升起,我像童年时那样想问那月亮:你不是从头到尾都看见了、听见了吗?每当我想起故乡,浮现在我眼前的总是故乡的一轮明月,和月光下我母亲的身影。
  • The Master of Mrs. Chilvers

    The Master of Mrs. Chilv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男孩的梦幻王国之旅

    小男孩的梦幻王国之旅

    讲述一个现实世界中的小男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穿越到了神奇的梦幻王国,在这里他的一切都改变了,似乎是在做梦一样,他成为了自己心目中的王子,本以为一切很顺,但是他的身上肩负着重大使命,他不得不去拯救这个美丽的王国,就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开始。
  • 一世倾心之冷情王爷

    一世倾心之冷情王爷

    从我清醒过来的时,就看见了他;稚嫩的脸颊俊美无双,紧蹙的眉心中满是数不尽的担忧,光洁的额头上绑着一条锦带,中间那颗光彩熠熠的宝石昭示着他尊贵的地位。看到我的清醒,他似乎很难相信,凑近我,冲着我微微发笑;两个酒窝浅浅的出现在可爱的脸上,醉人的笑意如沐春风。有些奶声奶气的问我:“我叫萧寒启,你叫什么名字?”看到这样醉人的微笑,我只顾发呆,傻傻的盯着他看。“怎么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