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6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人的一生按年龄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和需要,教育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来进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儿童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一直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指影响儿童期的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儿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许多重要的能力和个性品质都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儿童期激发和培养出来的潜能、素质以及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因此,重视儿童期的教育,就是把握了孩子成功的未来。

但是在我国长达数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儿童一直被看做“传宗接代”的工具,是“小大人”,生活在大人的附庸之下,置身于成人意识与成人现实的语境中,众多成长中的儿童泯灭了自己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各界对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童年问题也日渐成为一个引起社会极大兴趣的话题,人们做出了种种努力来对童年期的孩子进行教育。儿童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有了自己的书籍和杂志,有了属于自己的形形色色的教育和培训,人们在对儿童的照料和教育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进展。然而,在充满竞争力的当下社会,教育的功利倾向越来越严重,不少孩子的童年成长已是不堪重负:比孩子还要重的书包,没完没了的机械练习、家教辅导,无休无止的特长培训、学科竞赛……不管是为着儿童自身的完善还是为了达到某个深层目的的手段,从胎教到牙牙学语,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大学,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关注越来越使得我们孩子的童年变得“充实”有余而“营养”失调。当我们看到“成功”的教育让孩子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但同时又无情地吞噬了儿童自然的天性、剥蚀了儿童的生命本色时,我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这种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整个人类的意义。

朱自强教授认为:“在破坏童年的生命本性和生态性的时代,不管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怎样好的保护,他们一定是不幸福的。游戏性的身体生活,心灵可以‘闲逛’的时间,给生命带来充实感和扩充感的读书的快乐,当这些滋养儿童精神成长的生态性‘食粮’被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剥夺之后,童年的幸福就只能是天方夜谭。”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文学的滋养。在网络与电视抢占着儿童视听的今天,提倡儿童文学的阅读,让儿童文学在儿童的精神生命成长中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这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儿童文学是指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精神生命健康成长而创作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教育性是儿童文学的一个天然属性。着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认为:“儿童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在身体、精神、社会方面均未成熟的儿童培养引导为健全的社会人。”基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共同目的,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有着完全的一致性。从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品来看,一些儿童文学的发轫之作都是含有一定的教诲性质或道德劝谕的故事,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上世纪20年代严既澄在《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上之价值》中指出:“人生在小学的时期内,他的内部生命对于现世,都没有什么重要的要求,只有儿童文学,是这时期最不可缺的精神上的食料。因此,我以为真正的儿童教育,应当首先着重这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广博的内容、丰富的情感,走入教育的视野,成为儿童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孩子的熏陶和影响将是终生的。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陈晖博士认为,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方面所承担的主要角色应该是陪伴、守护儿童的精神成长,给予他们关怀、爱和帮助,在道德、知识、审美、情感等方面促进儿童的发展。儿童文学作品中包罗万象,涵盖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的丰富知识满足了儿童强烈的求知欲望;寓于作品形象之中的种种社会道德规范和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优秀作品本身具有的强烈艺术感染力,培养着儿童积极的生活情趣,丰富着他们的情感认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但是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遗憾地看到,多媒体、电视、作业、升学等各种因素的干扰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日渐远离了阅读。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懂得更多的知识和道理,是每个教育者的梦想。非常有幸的是,当许多的孩子面对着一摞摞的百科全书、中外名著无动于衷的时候,当许多的家长对孩子远离阅读的行为颇感无奈的时候,“童书王”杨红樱以深入儿童心灵的描写和对现实教育的睿智思考,创造了中国童书史上的销售奇迹和中国孩子的阅读神话。

儿童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在生理、心理、审美活动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针对儿童的审美需要和心理发展特点,儿童文学相应地划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其中,小学生是童年文学的主要的阅读对象。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学校系统的教育,学习成为主导活动,言语学习由识字阶段进入有意识的阅读和写作阶段,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已知的事物,而想通过自己的阅读来获得更多的知识,他们开始偏重于幻想、探索和创造,在情绪发展方面,由学习、同伴、老师引起的社会性情感开始占据主要地位,开始出现理智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丰富情感,并逐渐显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和独立自主意识。总之,小学阶段的儿童个性与品格处于塑形的关键期,想象力最丰富,求知欲最旺盛、精力最充沛。注重想象和认知、注重个性培养和人格塑造的童年文学,对此阶段儿童的精神成长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然而在幼儿文学和少年文学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下,童年文学的创作则稍显薄弱,童年期的孩子几乎找不到适合他们年龄特点阅读的书籍。在繁重的学业、激烈的竞争和电脑游戏的诱惑下,世纪之交的童年期孩子们幸运品尝到了杨红樱精心为他们煲制的“心灵鸡汤”。新时期杨红樱的“横空出世”无疑填补了童年文学创作的空白。王泉根教授指出,“以杨红樱为代表的童年文学创作的异军突起,有力而有效地改变了我国儿童文学‘两头大、中间小’的艺术格局”,满足了当代小学生的阅读需求,赢得了数以千万计的孩子们的追捧。迄今为止,杨红樱已经出版童话、儿童小说50余种。“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系列”及“杨红樱童话系列”已成为畅销图书品牌,作品长期占领少儿畅销书榜前10名,总发行量近5000万册。其作品被列为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小学图书馆必备图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儿童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多种奖项。杨红樱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其国际影响也在日益扩大,她的系列作品不断走出国门,被翻译成英、法、德、意、韩等多个语种在全球发行,杨红樱是真正意义上让“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的优秀原创儿童文学作家。

杨红樱的作品是孩子成长的“心灵宝典”,也是蕴含丰富儿童教育思想的“教育指南”。在其文学创作中,杨红樱真诚而热烈地赞颂了儿童的善良和本真,从容而睿智地用文学的语言表达着教育的理想和激情,既给读者以形象的感染,又给读者以思想的冲撞。杨红樱的作品受到千万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比起许多充斥着晦涩生僻术语的教育理论着作,更多的老师、家长、教育工作者也是对其倍加青睐。她堪称是“作家中的儿童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尽管没有呈现系统的教育专着,但蕴含真知灼见的教育思想却星罗棋布镶嵌在校园小说和童话创作的字里行间,承载着童年教育的理想,让人不时掩卷回味:童年期的孩子该如何面对成长中的困惑?怎样才能成长得健康自然、幸福快乐?我们的教育该以怎样的方式帮助孩子度过这段敏感而重要的时光?怎样才能让呵护童年、扞卫童年真正落实到行动中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教育改革中的响亮口号?

三十年来,坚持儿童本位、秉持童心创作的杨红樱牵引着孩子们走进了一方自我成长的天空,这个天空以天性为材料、发展为目的、轻松为主调,在人物的设计、情节的设置、语言的表达上,处处呈现出欢快活泼的游戏格局,散发着自由快乐的游戏精神,每个孩子都能从中体验到自由自在、纵情挥洒的快乐。走进杨红樱用文字构筑的世界,如同步入了一个欢乐的殿堂。在这里,美丽和成长相伴,纯真与快乐同行,弄巧成拙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孩童不加掩饰的纯真;轻松幽默的文字,弘扬着自尊、友爱、善良等美好的道德品质;贴近成长的阅读,感悟着浅近的立身、处事、为学的人生道理。杨红樱对儿童自由、快乐天性的书写,喊出了孩子的心声,折射着童年本真的生命内涵,这一个又一个童趣盎然、活泼好玩又极富想象力的故事,让杨红樱把幸福与快乐传递到了每个孩子的心窝。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单纯学科知识的认知,关注儿童的生命发展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杨红樱在作品中对中国传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反思,对理想教育王国的憧憬,激扬了教育本身的魅力。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向家长、向老师、向社会展示一种理想中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让孩子们在真正快乐的心态中实现自己的成长。杨红樱在工作、创作之余,广泛阅读了大量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其中卢梭的自然教育和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对杨红樱儿童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遵循儿童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之间的联系及规律,借鉴中外教育名家的先进教育理念,杨红樱反对格式化教育,尊重孩子个性发展,主张把快乐还给孩子,用情感温暖成长,以博识推动发展,在贴近我国国情和关注生命教育的辉映下,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彰显出更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赋予了当今儿童教育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苏霍姆林斯基倡导以促进师生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开发学生潜能为根本、关注生命的发展与人性的教育。杨红樱深得其教育的精髓,并以此为皈依在其文学创作中构筑了和谐、完美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理想王国,处处呈现着顺应儿童天性发展实施教育的独特魅力。杨红樱认为顺乎天性的教育方式,是最自然、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她坚持“教育应把人性关怀放在首位”的教育理念,主张回归儿童自然天性,注重儿童的人格塑造,强调孩子的“智商、情商、玩商”共同发展,让游戏精神成为教育的一种精神。杨红樱的畅销之作体现着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寄托着成人对儿童最深厚的情感和期望,具体而深刻,丰富而生动,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解读杨红樱作品中的教育智慧,自当会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

本书从杨红樱教育思想的形成入手,通过对其文本创作的解读,探析了杨红樱作品中的快乐教育、个性教育、情感教育、博识教育的深刻内涵,从家庭、学校、儿童自身三方面剖析了杨红樱作品中呈现的理想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最后从尊重儿童天性、游戏精神及人性关怀等方面肯定了杨红樱教育思想的价值和意义。此书付梓出版,期望能给诸多热心儿童教育事业的人们带来有益的启迪与借鉴,幸莫大焉。

同类推荐
  • 传播研究: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

    传播研究: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

    本书集合了作者对于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西方传播学的批判理论研究;中篇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化认同;下篇文化与社会视域中的新媒体研究。
  •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所向,无限精彩;本书以“微文化”的精神流脉为纲,以“微娱乐”的发展肌理为目,引领读者管窥一个异彩纷呈的“微家族”。
  •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普通书信第一节概述书信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最早的信件是3000多年前周公旦写给召公夷(shi)的信。信是人人必写的,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不可能不写信,因为书信是感情联络的纽带、信息传递的桥梁。打开本书,让您的个人文书更加完美吧。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豪门大少奶

    重生之豪门大少奶

    重生一世,面对早已知晓的未来,她决定改变命运,将过去的遗憾统统补偿给自己。却偏偏有人一次又一次的踩在她头上,如此,就别怪她下手太狠!【一路虐渣,一路辉煌!】【纯属娱乐】“老爸,你当年是怎么把老妈弄到手的?”“挨打。”小包子眨了眨眼。次日,某女看着头青脸肿的儿子心痛不已。“报告老妈!儿子今天挨打了五回,帮你找到五个儿媳妇了!”小包子举手行礼,咧嘴一笑,连大门牙都被打掉了。不远处,男人拿着报纸的手抖了抖。…
  • 倾我一生换你浅笑安然

    倾我一生换你浅笑安然

    某日,贺琛和朋友放大话,说:“我贺琛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头找黎郁子,我要再喜欢她我就是狗。”后来,“郁子,你饿了吗?”“郁子,你累不累?”“郁子,你缺司机吗?”满脸殷勤的贺琛就差没摇尾巴了。“听说,谁喜欢我谁是狗?”“汪汪汪~”“汪汪汪~”(当初的贺琛有多傲娇,现在就有多后悔)
  • 节能:从小事做起(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节能:从小事做起(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节能从小事做起》介绍了我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各种小常识。生态文化为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社会打造了无限的“时空隧道”。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一把“金钥匙”,开启了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社会的“登堂入室”之门。环保与节能减排是实现经济社会从传统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向生态方式转移的重要节点,也是构建生态社会的奠基工程。由于环保与节能减排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公众的环境行为取向、道德取向显得越来越重要。
  • 不仅仅是联盟

    不仅仅是联盟

    终有一天罗尔之名将响彻符文之地,比肩神明!艾欧尼亚是起点,但,不是终点。(作为一名深爱着奇幻小说的男孩,我翻遍了起点的网站,却再也找不到曾经奇幻的辉煌,也找不到奇幻的味道,所以我决定!)
  • 生物天堂

    生物天堂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是专为21世纪的青少年量身打造的课外读物。本丛书为广大青少年提高科学人文素养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科学翔实的内容与图文并茂的形式一定可以让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收获心灵的愉悦与精神的富足。王志艳编写的《生物天堂》是丛书之一。《生物天堂》讲述浩瀚无边的宇宙,诡异莫测的自然,神奇有趣的生物 ……千余个知识热点,千余幅精美图片,带领我们一起探索变化无穷的大千世界。
  • 地藏菩萨经

    地藏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 河上柏影

    河上柏影

    王泽周出生在岷江山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他们家坐落在江边五棵老柏树下。这几棵岷江柏是王泽周的自然课堂,也是母亲依娜精神信仰的依靠。作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汉藏混血儿王泽周从小一直充满着对身为木匠的卑微木讷的父亲,曾因家世沦落被男人欺凌的母亲的怨恁。后来他离开家乡到城市读大学,在学校里也因为出身而承受了来自同学贡布丹增的欺侮和歧视。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回乡,因工作关系又与贡布丹增有了交集,在对生态自然、旅游发展的理念上博弈对峙……与此同时,他与父母的感情,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着变化,由怨恁不满到温情依恋,人世纷争和烦恼在对父亲的谅解中、亲情的回归中慢慢融化……
  • 既然情深,何惧缘浅

    既然情深,何惧缘浅

    如果不是那一夜的迷乱,让她如愿以偿地做了景太太,她也不会又萌生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后又被现实推向悲情女配角的境遇中。“你知道吗?嫁给你这五个月,是我一生中不堪回首的五个月!看在我们二十多年的感情的分上,放过我吧!这样的日子,我一天都不想再过 了。” “我现在发现,我的生活已经不需要你了。”“让我们重新做回兄妹吧。”是情深缘浅留一生遗憾,还是情浅缘深,一辈子怨偶?喜欢上自己的哥哥,到底是劫还是缘?阔别经年,都已经不重要了。既然情深,就不惧缘浅。
  • 他是朝暮也是归处

    他是朝暮也是归处

    午后阳光正好,睡不着觉,舒晏对他道:“你唱首歌给我吧。”“好,你想听什么?”“就唱你最擅长的那一首吧。”梁昱行眉眼清澈温柔,搂着她的腰,在她耳边浅唱低吟。舒晏搂着他的脖子,靠着他的胸膛,能感觉到他的胸膛微微震动,即使她听不见,她也依然觉得这是这个世上最动听的声音。初次见面,舒晏以为他是个四处漂泊的流浪歌手,可后来才发现原来他并不是。当我抬头仰望这个温柔而又强大的你,我才发现,我对你的爱,已经胜过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