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600000003

第3章 破解童心——杨红樱教育思想的形成(1)

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事关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民族未来的兴衰,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严肃对待和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素质教育是着眼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教育,但由于对其内涵及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理解偏颇,素质教育在实施推进过程中一直一路坎坷。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以教学为中心,凭分数论高低,所有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成果的最终展示都与成绩挂钩,这让许多教师和学生急功近利,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的素质教育当中;不少家长将素质教育片面理解为艺术教育、特长教育,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全面”发展其他技能。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弥漫的“分数至上”的思想使孩子们从入学伊始就走上了应试教育的畏途,而借助培养“全面”技能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做法,对孩子来说更无异于“雪上加霜”,“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在素质教育的曲折发展历程中,一直处于失语的地位。

儿童期是一个人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儿童教育是教育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儿童教育在自我改革和提高质量方面都面临着各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素质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步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教育形势之下,我国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开始实施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改革,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杨红樱坦言:“我做过小学老师、儿童报刊主编,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对孩子非常熟悉。我完全就是生活在孩子的世界里,孩子的世界对于我,就像阳光、空气和水。”正是出于对孩子的真诚挚爱和对中国儿童教育现状的深沉关切,杨红樱舞动文字的魔棒,坚持“儿童本位”,张扬儿童天性,以充满人性关怀的童心创作倾力打造着少年儿童生命成长的精神高地。三十年来,杨红樱的儿童文学创作已经蔚为可观,其本人也被儿童评为心目中最喜欢的作家,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她“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用孩子的语言去表达”。把能够引领孩子心灵成长的东西编成好看的故事,让每个孩子在他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得到丰富的给养,让每个教育者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指导,这是杨红樱创作的初衷,也是杨红樱的教育智慧。

杨红樱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业内人士公认杨红樱的作品“巧妙地融汇了西方近现代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的先进理念,堪称作家中的儿童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不论是小学老师、童书编辑,还是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的工作对象一直是孩子。她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为了更能贴近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更进一步明确儿童教育的特征,在工作、创作之余,杨红樱广泛阅读了大量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她的儿童观、教育观的形成,与她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有机会接触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卢梭的“自然教育”、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化和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对她影响最大。”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启示

卢梭是18世纪中期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思想家,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针对传统古典主义教育压制人性和违反自然的弊病,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原则,即教育要“顺应自然”。卢梭认为,成人与儿童各有各的地位,每个人都不应逾越自己的地位,教育要顺其自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阶段实施教育。卢梭的自然教育学说引起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在西方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卢梭的自然教育集中表现在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充分肯定和培养自然人性、发展理想品格方面。“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人的天性发展是有秩序的,如果我们打乱了自然的次序,破坏了自然的法则,其结果只能是毁了儿童。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法则,尊重儿童天性的发展,把儿童当做儿童来看。卢梭所倡导的自然教育是以他的自然哲学观点为出发点的,是建立在“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人权理念基础上的。他的自然教育所保护和张扬的是人最可贵的自然精神和自由权利。卢梭《爱弥儿》中开篇就定下了他对自然见解的调子:“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人生来就是自由的、平等的。性善是人人相同的,并不因人的贵贱而异,但人的这种本性自然倾向在社会状态中,由于不合理的习俗和偏见对天性的窒息和扭曲,人们心中才萌生了种种不可遏制的欲念和随之而来的苦难。对儿童的教育应该置身在大自然中,以此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卢梭热爱自然,崇尚自然。“最伟大的教师,并不是任何一种书籍,他的教师是‘自然’。”在他看来,自然的秩序和谐美妙,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人,理智与情感趋于健全,教育要直接面对自然这本书,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直接观察来扩展知识范围。

依赖这种“归于自然”的见解,卢梭明确指出人的一生中,要受到三种教育的影响:自然、人、事物。他说:“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在他看来,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互相联系的,如果这三种教育是互相冲突的,儿童的天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只有三者目标趋于一致时,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自然的教育完全不是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某些方面我们可以左右,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因此,必须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才能让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自然的教育即是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实施不同内容的教育。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认为人的一生的每一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所要完成的任务,而儿童期是“理性睡眠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重视儿童的感官训练,对儿童进行感觉教育。随着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们的感觉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对儿童开始进行感觉教育,通过感觉器官的运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已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卢梭强调说:“由于所有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的,所以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做基础,理智的理解才得以形成,所以说,我们最初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脚、我们的手和我们的眼睛。”在卢梭看来,经验和感觉是真正的老师,感官是我们取得知识的最重要的工具。自然教育思想强调在活动中学习。它主张人存在于活动中,人要生活得有意义,就必须进行活动。“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动,那就是要使用我们的器官,使用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们感到我们的存在的本身的各个不凡。生活的最有意义的人,……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让儿童完全自由地进行活动,促使儿童感官的发展,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从而能够形成复杂的观念和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从自然教育原则出发,卢梭明确提出,自然教育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这种自然人并非是纯粹生物性、无知无识、脱离社会的人,而是一个自然、率性发展、不受传统约束、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是“有见识、有性格,身体和头脑健康,道德完善,有良好修养,具有新价值新观念的人”。人在从事社会职业之前,必须先学会做人,做一个“自然人”,卢梭强调指出,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给儿童的,那就是做人的天职,人的天性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天性自由,自然人始终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进行活动,而不盲从别人的意见,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是社会中的一个成员,并能够尽到社会成员的职责。在理性的社会制度中,每个人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的天性,又能把自己看做是社会的一份子。人类在身体与心灵的发展中是潜在的蕴藏着一种自然的秩序与进程的,依赖于这种自然的法则,在合理、恰当、谨慎的教育的引导之下,人才能成为卢梭意义上的“自然人”,并最终获得自由、道德与幸福。

人的天性是自然的,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顺应天性成长而不加破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自然教育思想提倡教育要“顺应自然”,要求培养反封建的“自然人”,主张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这种“归于自然”的教育理想及教育方法上的新观念,滋养着杨红樱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爱弥儿》是杨红樱反复读的一本书,卢梭“最自然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的观点成为她儿童教育思想的理论支撑,对女儿的教育,她采取的就是“自然教育法”。

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化和要素教育

十八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将毕生奉献于教育革新实验和教育理论探索,他在有选择地汲取卢梭、康德等人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他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他是国民教育的先驱者,是教育史上最早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的代表,他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提出人的能力与力量的和谐发展和重视家庭教育的理论,并深刻认识到教育科学应该起源于并建立在人的心理探索的基础上。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在培养健康人的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杨红樱儿童教育观、儿童文学观的形成。

裴斯泰洛齐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并在实践中探索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发展人的能力的方法。他认为,专制主义和主义的教育违背儿童的天性,采用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方法,将一堆无用的知识充塞了儿童的头脑,实现教育心理化,就是要根除这种教育弊病。儿童教育需要有适合于人类本性的、符合心理学规律的一套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探索有效方法的最基本的起点,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发展人的能力和才华”。建立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机制”,是建立新式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从历史的继承性上来看,其“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是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中引申发展出来的,自然主义和心理学并不矛盾,前者推崇人的天性,后者研究人的心理。

裴斯泰洛齐指出,尽管儿童像世界上最娇嫩的植物一样需要呵护和照顾,但他们每个人身上也潜藏着具有要求发展倾向的天赋能力和力量。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和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使人的各种能力和谐发展。因此,教育要为儿童天赋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适应自然,通过激发内部兴趣、提供练习和促进思考,对儿童施加与儿童本性相一致的影响,发展儿童道德的、智力的和身体的能力,并使德、智、体一体化,使儿童的“头、手、心”和谐全面的发展。他说:“成千上万棵树木在园丁的照料下开花成长。园丁对树木的实际生长不能有所作为,生长的原理存在于树木本身……他既没有提供生命也没有提供呼吸。他只是看守着,以防任何外部力量的伤害或干扰。他关照着让人们的发展沿着与其发展的法则相一致的轨道进行。但是,他必须充分地认识人类心智的特殊构造,这一构造适于将人的各种能力结合起来以实现他最终的使命。”人的全部教育就是要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

裴斯泰洛齐在他的整个教育生涯中,不仅从理论上论证了他所提出的要素教育思想,而且还将这一思想付诸教育实践。他认为,教育过程必须从一些最简单的、儿童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要素”开始,逐渐转到更加复杂的“要素”。要素方法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人的才能和能力的培养与大自然的顺序一致”,如何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这种思想是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其出发点的。在任何一种知识中都存在着一些简单的要素,如果能够让儿童认识并掌握了这些要素,他们就能很容易把握周围的世界。“最复杂的感觉印象是建立在简单的要素上的,当你把简单的要素完全弄清楚了,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会变得简单了。”裴斯泰洛齐强调:“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从最简单的“要素”出发,他把爱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认为爱是道德教育中最简单的要素。他认为德育的基础是在家庭中奠定的。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而德育中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只有在生活中产生了对母亲强烈的爱,才能够在逐步扩大到对其他家庭成员、周围邻居、学校里老师和同学的爱。随着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大,这种爱直至延伸到对整个人类的爱。在学校,教师也要对儿童建立这种亲子般的爱。德国哲学家和教育家费希特指出:“裴斯特洛齐生活的灵魂是爱”,他的爱“使他的所获,竟远过于他的追求;——他原来求的是贫苦孩子的启蒙,而得着的是人类教育的大道”。毋庸置疑,“爱”的要素教育和教育心理化,是杨红樱开启儿童教育的一扇天窗。从儿童的心理出发,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用爱来培养爱,杨红樱实践在文学创作中的教育理念让我们触摸到了教育的真谛。

三、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20世纪中期在苏联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潮,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主要代表人物,强调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主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各方面协调发展。这种教育思想以全面发展为主体,把“个性发展”、“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三者融合在一起,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大大丰富和扩大了教育的内容,将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世界教育理论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本书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阐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二是介绍西方国家两种社会福利模式及其理念的来源和演化,以及社会政策的主要实践方面,即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在回顾我国1949年以来社会政策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的完善和创新,阐明了追求社会公平和坚持把保障人民生活放在最重要地位的理念,正是我国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得以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重要原因。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本书在全面分析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省级强势地面电视媒体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在电视新闻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创新的路径。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围绕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四个河南(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完成两项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紧扣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一路一带战略”中,探索中原城市群和河南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热门推荐
  • 洞元子内丹诀

    洞元子内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转女身经

    佛说转女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捉妖俏丫头:殿下放过我

    捉妖俏丫头:殿下放过我

    正义的斩妖除魔二人组,不要在我这种小沙砾上浪费宝贵的生命,请为了拯救这蔚蓝色星球,去和邪恶势力殊死搏斗!出发吧,红色神鹰!”我嘴里喊着乱七八糟的口号,飞快逃离了某人囧囧有神的视线。“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但我会把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视为废话。”他立刻满血原地复活:“嗯!我爱你!”
  • 佛说如来智印经

    佛说如来智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颜男装:倾世狂少

    红颜男装:倾世狂少

    传闻,冰家六小姐出世之时天空似乎是被鲜血泼洒,红的令人遍体生寒,滴着令人颤栗的鲜血。十岁之前,被誉为惊世奇才,然而十岁之后,却成为了整个瀚海大陆的笑柄,人人口中的废物、她是现代贪狼佣兵团的三大王牌之一,是黑白两道都避其锋芒的苏简!一朝穿越,成为了瀚海大陆八大家族中刚被灭门冰家的废物少主。当佣兵苏简成为了冰家少主,又将在瀚海掀起怎样的风云!一身红衣男装,引天下男女尽折腰。清冷狂傲羁扬,惧苍生鬼神惊九霄。天下倾覆,只在那素手翻覆之间!
  • 瓦洛兰荣光

    瓦洛兰荣光

    当一名胸怀志气、满腔热血,欲在龙蛇混杂、心计密布的社会上拼打出一番事业的有志小青年经过了经年时间的洗礼、人心社会铸炉的熔炼,却还是一个没房没车没女人的穷屌丝时,在历尽了辛酸苦楚,看遍了人心险要,猛然发现人生渺茫、生活困顿、前途堪忧之时,他选择了和众人一样的道路——堕落,任凭心灵、思想染上各种各样色彩,任凭意志消磨,任凭物欲鄙俗冲刷自己的身心。然而在堕落之中他仍能找到内心的那一缕傲气、一抹才华寄存的方式——英雄联盟。——“纳尼?这什么鬼地方???我只不过在游戏时打了个盹、不过是挂了会机而已啊,是哪个龟儿子把我丢到东山上来了?”一个望着周围高大的树木抱着双臂猥琐的佝偻着身子的屌丝青年发着牢骚。
  • 明伦汇编交谊典朋友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朋友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炒李子

    唐炒李子

    可可爱爱有点爱,高高冷冷有点拽。李暖暖,李家唯一的小棉袄,一位刚进入初中的初一学生,喜欢研究各种好吃的,学习优秀,技能多多的宝藏女孩。唐曦,李暖暖初中三年的同桌,如果不出意外,高中大学同桌也会是他。一枚爱读书,外表高冷,内心有万千世界的的略有闷骚的男孩。记住一定不要让他的外表给骗啦,女主就是被他这样从我手里骗走的。对啦,男主和女主不会早恋的,只会合法结婚,很甜很甜的,各位看官入股不亏的!『初恋甜宠,梨汤cp,双洁1v1,宝藏女孩vs高冷少年别名《这碗梨汤有点甜》以后可能用这个名字重新出本书,李子的姊妹篇』
  • 超级攻略组

    超级攻略组

    地表最强的S级雇佣团,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被卷入到了一场死亡盛宴中,成功存活下来的众人发现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无限循环的死亡游戏中,而唯一回归现实的方法,那就是爬到腐朽之树的顶端!
  • 贵女谋略

    贵女谋略

    徐妙筠,徐氏第三女,享年九十。在徐家家谱上,描述徐妙筠的便是这几个简单的字,不是因为她平凡,而是因为她太过不平凡。她是徐家最得宠的小女儿,是泰宁大长公主的金兰姐妹,是报了抄家之仇和杀父之恨的徐氏功臣,是景宣帝的皇后,是成毅公的妹妹,她身负多重身份,内心却从未改变,即便站在九重台阶上,依旧是那个在紫藤花架下看姐姐们下棋却闷得睡着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