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800000004

第4章 神秘的半山之灵(3)

我们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之上绝无尽规。唤回一片闲云,亲近脚下泥土,表达的都是我们对土地深深的依恋。诚如诗人艾青的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立足于古老的大地,重新审视深厚而又静美的传统中国人文精神,我们会发现,人与土地之间既神秘又开放的亲密交流与互相依存,所形成的正是生活和文化的双重体验。正所谓:“云烟影里见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

正如一本书里所言:绝对的美从土地里升起。

水的秘密

我仰头,从树梢上落下一滴水,刚好滴在眼睛上。再睁开时,瞳孔从未如此干净过,清晰明亮的感觉,真好。

溪谷边,有一群行走的城里人,我看见有人拿了壶,也有人提了桶,在一处泉眼前,他们安静地排着队在等候,等待的不是别的,只为提取一泓山泉水。我问他们,再好的水,你们能带走的毕竟有限啊。他们笑着说,哪怕只有一口,也是福,就当是中了彩票吧。当然,若是每天都能喝上这样的水,该多好。

从七里坪下山返城的路上,顺手拿过放在车上的一瓶矿泉水,一口下去,感觉和平时喝的不太一样,甘甜在舌尖上回旋,丝丝冰凉的气息在喉咙处回升。同行的好友吴先生一边开着车,一边看我有些不解的表情,笑着说:“知道这是什么水吗?”我摇头。“这是我清晨在七里坪接的自来水,怎么样?比矿泉水好喝吧?”

七里坪度假区的李先生告诉我说,有一回他们在洪雅县开会,当地工作人员用取自七里坪的水冲泡采自半山的有机茶,茶水中那种茶叶的清香和水的干净纯洁,让参会的外地人十分惊讶,连称从来没有体验过,待再续水时,便坚持一定要用七里坪带来的水续泡茶叶。

半山七里坪的水,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什么会得到如此多人的钟情与偏爱?

七里坪度假区项目部的李先生受公司之托,曾带着七里坪的水专程前往相关部门多次检测。当忐忑不安地等待几个月后,他将检测后的数据呈现给大家时,人们这才解开了七里坪神水神秘的面纱:原来,七里坪的水中矿物质含量丰富到令人咂舌。尤其是锶含量,超过国家优质矿泉水标准的10~20倍。加之七里坪的饮用水采自天然深井,其中所富的含偏硅酸,也超过国家标准的2.5倍!

根据科学界对全世界五大长寿村的调查研究结果,长寿村之所以长寿,跟当地水中锶和偏硅酸含量成正比。含量越高,则平均寿命越长。故而长期饮用七里坪的水可强壮骨骼,保健心肌,增强消化系统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预防结石,增强免疫力,延年益寿。

山谷幽幽,层峦叠嶂,花草欣欣,绿树成荫。半山七里坪就像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雨水像泪水一样多。一年四季,多情的雨季占了大半时间。春天里花香伴细雨而飞,烟笼雾罩编织出一帘幽梦。充沛的降雨润泽万物,生命在水的哺育下焕发生机:夏季里,说来就来的及时雨降温消暑,浇灌着干涸的土地;秋天的雨在秋风的吹拂下,冷冷地落在地上,洗净尘垢,还大地一片洁净;冬天的雨都融在洁白的雪水里,雨雪难分;待到春天,又是清风化雪,山泉汩汩而流。从天空到大地,从春夏到秋冬,在深黑的岩石下,在山谷的回响中,在瀑布飞流处,在潺潺小河里,在人们手捧的茶杯里,在烧过多久都无水垢的水壶里……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清亮透明,自由自在,令人陶醉。

这不禁让我想起《红楼梦》里妙玉用雪水煮茶招待宝玉、黛玉、宝钗一段,当黛玉问及“这也是旧年的雨水”时,妙玉说:“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淳,如何吃得?”

玄武古岩炼甘露,一滴净水折射的是亿万年的地质巨变,数百万年的春风化雨,几千种珍稀林木的固本培元。它在地表之下波澜壮阔,奔腾不息,修炼成灵,变成大山的乳汁,养育万物众生。峨眉半山之水是内外水的结合,外以岷江、大渡河环绕,岷江之水来自“天门”(松潘天门阙),邛崃之水源于“天台”,大渡河之水发于神圣的藏山,紧围半山的内水曲水收气,生气源源,山高云缥缈,智水净人心。在半山七里坪,山与水不仅是仁者和智者的精神乐取,更是生命长寿的本源。

在七里坪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山上一位90多岁的老人被儿女好心接到城里养老,临终时老人最后的请求是,走不动了,回不到山上,能不能带点山上的泉水给我喝,只想再尝一口那泉水的味道。当儿女们从山上取了泉水回来,让老人喝下后,老人心满意足,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溶霜化雪渗入泥,清净怀远呈智霖。花红柳绿源头是,荡尽尘嚣有冰心。”一滴再普通不过的水,也是地球的一滴眼泪。当有一天我们失去了干净的水,会发现像七里坪这样的天然矿泉水,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寻找峨眉半山的人文轨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云山浩渺、鬓黛瑶妆、秀甲天下的峨眉山不仅为国人所钟情,也令一些西方人所景仰:1887年,美国人魏吉尔哈特在《西川旅行记》中第一次用英文描述峨眉风光。1925年,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东方学院的哲学博士费尔朴游历峨眉,随即为之倾倒。此后几年,费尔朴流连徜徉于峨眉地区,这位洋教授开始系统研究关于峨眉山的书籍。在读完清代黄绶芙、谭钟岳合著的《峨山图志》后,他被此书吸引,于是着手翻译此书。历时数年,终于完成第一本用外文系统介绍峨眉地区的专著——新版《峨山图志》(Omei Illustrated Guide Book),由哈佛燕京学社出版发行。

费尔朴在该书前言中写道,对峨眉地区的研究“扩而充之,且可使余深体中国人之精神,更进,则其将为此精神之天才与真理发扬于西方之一助欤。”

可见,他是将峨眉山作为代表中国人精神品格的象征来研究的,并深信峨眉文化、中华文化将有助于西方。

《峨山图志》中有这样一段话:“凡伟大民族之历史,每与其山岳有密切之关系。奥林帕斯山之于希腊,昆钦景加山之于印度,关乎中国,何独不然,有五岳名山,亦有佛教圣地。”峨眉山耸立在四川盆之西南边缘,是大峨、二峨、三峨山的总称,北魏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澄清,望见两山相对如眉,故称峨眉焉。”

峨眉半山历来便是名士文人喜欢游历之地。汉武帝时著名隐士窦谊游览峨眉,夜里听到破竹之声而思念家乡;隋朝大历年间,药王孙思邈曾经住在峨眉半山采药炼丹,他根据峨眉山的气候条件,为当地人留下了养生治病的《三十六味药王酒》方剂,一直被后人沿用至今;唐朝诗人李白,怀着无比的诗情游览峨眉山,以这座仙山为素材和背景写了不少名篇,《峨眉山月歌》《听蜀僧广浚弹琴》广为传诵;宋代诗人黄庭坚、范成大足迹所至,题咏着墨,诗文流传至今;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杨慎入峨眉,也在山中行吟歌咏,不舍离去;到了清朝,四川籍的文人李调元、著名画家廖九丹、四川名士刘光第等同样流连于峨眉山色,赞美均在诗文画笔间。

到了民国年间,登临峨眉半山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文人雅士有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军政要人有李宗仁、冯玉祥、蒋介石、刘文辉、邓锡侯,外国名师则有华西协合大学教授、美国人费尔朴及其夫人等。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陈毅、钱伟长等领导人,都曾登临峨眉山,饱览山色,修身养性……

他们在山林短暂小憩后,或实现人生目标,或勾勒出经国宏略。

郭沫若先生可算是现代真正的峨眉山诗人,他的故居“绥山馆”就在二峨山下的沙湾镇。虽然他生前从未登临峨眉山,但他在诗、文里常常谈到峨眉山,今日峨眉山山门上的“天下名山”牌坊亦出自他的手迹。那首《峨眉山上的白雪》深深地表达了他对峨眉山的怀念和向往:

峨眉山上的雪,

怕已蒙上了那最高的山巅?

那横在山腰的宿雾,

怕还是和从前一样的蜿蜒?

我最爱的是在月光之下,

那巍峨的山岳好像要化成紫烟;

还有那一望的迷离的银霭,

笼罩着我那寂寞的家园。

啊,那便是我的故乡,

我别后已经十有五年。

那山下的大渡河的流水,

是滔滔不尽的诗篇。

大渡河的流水浩浩荡荡,

皓皓的月轮从那岸升上。

东岸是一带常绿的浅山,

没有西岸的峨眉那样雄壮。

那渺茫的大渡河的河岸,

也是我少年时爱游的地方;

我站在月光下的乱石之中,

要感受一片伟大的苍凉。

啊,那便是我的故乡,

我别后已经十有五年。

在今晚的月光之下,

峨眉想已化成紫烟。

翻阅历史,岁月仿佛苔痕上折射的阳光,回望的都是过往的光芒。当我再次穿行在峨眉山的山林寺庙,仿佛随处可抚摸到历史名人留在峨眉山间的种种印迹,连同他们的呼吸,都已深深地浸润在每一寸光阴里。那每一道光环都让后人心生景仰,也给峨眉山这座充满道家佛学奥妙、充满自然生态演绎玄机、充盈着无穷钟毓灵秀之气的山峦增添人性的光辉。

走近山居原住民

当世世代代耕种的土地被纳入流转开发的那一天起,那些祖祖辈辈皆居于当地、依附土地生存的村民们,他们没有因失去土地而离开习惯的居所,他们和新兴产业、新来的居民们渐渐融为一体,但他们似乎又区别于一切外来的人群,他们改良创新地保存着原来的风俗习惯,他们平静乐观地面对一切生活的改变,他们自此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原住民”。

在改变、融入的过程中,这些原住民的生活又构成新的旅游版图中的一部分。他们传统的农耕文化吸引着外来人的目光,总想走进他们的世界,去揭开那层遮盖仙山云霞的神秘面纱。这样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我,让我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山居原住民的家。

在峨眉山景区方圆15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居住着一个乡16个村约1.7万多名农民。这在中国国家级景区乃至世界著名景区中都极为少见。他们承恩于峨眉山优越的自然环境,在完美的空气、土壤和水的润泽下,在广阔的动植物世界包围中,因山得福,靠山而生,子孙繁衍,代代生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在峨眉山区一些依山傍水的地方,还能看到他们的居住形态,吊脚楼便是其中一种。虽不似湘西凤凰古城的吊脚楼那般壮观,只是零落地坐落在白云山间,但当太阳从山间冉冉升起,袅袅炊烟与云雾交融缠绵,山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恬淡自然的生活图景构成一幅淡淡的水墨山水人居图,让人想起张大千画笔下的峨眉山水,此时无声胜有声。如今,这样的吊脚楼已不复存在,但其建筑精华在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度假房中又被吸纳体现;依山顺势而建,没有大开挖,采取恢复和还原的方式,架空而立,成为吊脚楼的升级现代版。

虽然时代在变迁,但峨眉山的原住民依然部分地保持着耕种的习惯。他们在择定的土地上,整地播种,不施肥不打农药,多种作物混种,仍以镰刀、锄头为主要耕作工具,种植的农作物也大多自给自足。因外来人群对原生态食物的需求,他们也会适当地让自家的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留居的原住民普遍喜欢山间采集,采集来的自然之物既可作为食材自用,也可作为城市人稀罕的山珍出售。峨眉半山丰富的自然馈赠让原住民们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收获,尤其是春夏时节,各种各样的野菜、野果、药材以其丰富的营养和对人体而言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构成了峨眉半山地区食物养生的基础。

峨眉山尊奉普贤,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原住民们普遍都有自己的信仰,他们有约定的祭祀方式和朝山习俗,逢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会进庙上香,点灯祈福。家里不论大事小事他们也会烧香拜佛祈愿平安顺遂。尤其是农历正月十五的供灯法会,已成为峨眉山重大的佛教盛会,当地的原住民更是不会错过这样的盛事。当万盏圣灯齐明时,也点亮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灯。

山居原住民的婚丧嫁娶也充满了原乡特色,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婚丧嫁娶也与时俱进地悄然演变,但其浓浓的川西精髓却依然还在。峨眉半山七里坪村几位60岁以上的老人在讲述这部分习俗时十分详细地作了本色呈现。

尤其是婚嫁,他们说,一般来讲,当地从迎娶新嫁娘算起得操办三到四天:第一天开始筹建酒席班子,首先是选定知客士,由知客士代表主人全权统筹整个婚礼。当地左乡右邻都会积极帮忙,一家的喜事就是大家的喜事,帮着搭灶台、提供桌椅板凳、杀猪杀鸡、请乐队……第二天正式迎亲,只是迎亲的唢呐队被时下的流行乐队所代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晚上放映的坝坝电影变成了如今的演出晚会。

自古流传下来的彩礼也自然不再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三转一响”。新娘接到婆家后,拜堂成亲,婆家点燃花炮礼花以示庆贺。新婚第一夜被称为花夜,新郎官得粘花拴红戴帽子穿新鞋,这个过程,知客士还会配合吟诵祝福的话,戴帽子时会唱道:“一顶儒冠色色新,周公制帽到如今。新郎今晚加冠后,子孙后代中翰林。”拴红时会唱道:“一匹红丈二尺长,今晚拿来贺新郎。左缠三转得贵子,右缠三转状员郎。”穿鞋时会唱道:“鞋袜一双像鸳鸯,拿在手中贺新郎。左脚穿起踏州府,右脚穿起进朝堂。”

新房的布置、婚床的铺法都有讲究,铺床的人也必是当地夫妻健全家庭和睦之人。新床上必得放一些花生、桂圆、莲子,寓意不言自明。老辈人还是会放上避邪的火盆。闹洞房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婚宴的场面是最热闹的,通常的八仙桌、九大碗、坝坝宴依然保存至今,只是红事的九大碗和白事的九大碗多少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在配菜时,结婚可用笋子,生子就万不可用笋子,修房子办丧事可用笋子,但修房子就一定不能上烧菜,寓意也不言自明。

婚礼第三天新娘回门,坝坝宴照常进行。第四天小夫妻回来谢客发谢帖,帮忙的邻人带着自己的锅碗瓢盆回家,一场热闹的婚礼正式谢幕。

这些传统的习俗,有新有旧,有些老调老曲渐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在老辈人传给了小辈,尚未失传。在峨眉山区,因着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织,“双遗”之地深受佛教文化的熏陶,总有些博大精深的历史值得不断探索,总有些深邃而又神秘的古老传说和轶闻旧事值得玩味,这也不失为半山之地的又一道人文风景。

同类推荐
  • 越、老、柬、缅四国行

    越、老、柬、缅四国行

    《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是一本旅游书,是关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这四个中南半岛上国家的。这四个国家在文化上近似,在地理上相连,已成为旅行者流连忘返的青睐之地。《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的写作风格是以发现和欣赏的心态去看这四个国家,观察到了一个陌生且充满生趣的世界。老挝北部原生态的万荣风情;不被人遗忘的废墟,被称作越南小吴哥窟的美森谷地;缅甸的第二大湖茵莱湖;柬埔寨的金边和吴哥窟等等,让读者看到了不只是旅游宣传册上美丽的风光,还能感知到生命的分量和生活的气息。
  • 走吧,趁我们还活着

    走吧,趁我们还活着

    《走吧,趁我们还活着》可以说是龚映吾的一本旅行随笔,作者在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后,在山水自然之间放飞自己的思想。十几篇游记散文,时间跨度10年,文章融通游记、哲思、故事、诗词,自成一家。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如空山幽谷传出的素琴声,耐人寻味,让阅读者的心灵变得非常宁静,让人无不体会到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西方文化的相互交会。
  • 奇山秀水张家界

    奇山秀水张家界

    张家界号称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人称“名动全球,到此实堪三击掌,热拔五岳,归来不用再看山”,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其自然风光具有雄、奇、险、秀、幽等五大特色,其中黄石寨、金鞭溪被推介为国际黄金旅游线。本书重点介绍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国家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武陵新秀杨家界、百里画廊茅岩河等风景名胜区,26条游览线,总计240多个自然风光景区和人文景点,并为旅游者提供旅程设计、旅游交通、旅游食宿娱乐和旅游购物等实用资讯。本书内容丰富,照片精美,实用性强,是自助旅游的好向导。
  • 背包十年

    背包十年

    一段历经十年、终见彩虹的梦想旅程,一个以旅行为生的“狂徒”日记,一名网络时代成就的新文艺青年,一部梦想拥有者的青春读本,中国版的凯鲁雅克,中国版的《在路上》,让读者看到自己曾经的梦想。从借个背包出发,到频频甩掉八份工作上路,整整十年,小鹏没干过太正经的事儿,除了旅行——这是他人生中唯一严肃对待的事情。经纬之间,他用最节俭最自助最深入的旅行方式,将半个地球统统塞进了背包。背包十年,小鹏由最初的菜鸟背包客,变成为内首位职业旅行家。
  • 胡马北风

    胡马北风

    站在长城线外,向中原大地瞭望,你会发觉,史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二十四史观点,在这里轰然倒地。从这个角度看,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是以另外的一种形态存在着的。这就是,每当那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走到十字路口,难以为续时,于是游牧民族的踏踏马蹄便越过长城线,呼啸而来,从而给停滞的文明以新的“胡羯之血”。这大约是中华古国未像世界有几个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历史路途上的全部奥秘所在。
热门推荐
  • 战国魏武卒

    战国魏武卒

    《战国齐士》我的新书,狐狸的人品还是有保证的,兄弟们收藏了先。兄弟群号:942375467
  • 茶具图赞

    茶具图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要有一番努力,才不会辜负我们的人生

    总要有一番努力,才不会辜负我们的人生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每一个阶段只是其中的一个转折点,即使没有跑出好成绩也没关系,因为这毕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的青春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所以,趁着年轻,努力奔跑吧,少年!
  • 望归来

    望归来

    再次回到这个世界,陶墨的任务是干掉自己悉心教养的穿越女。昔日平静安宁的世界涌现大量穿越/重生/金手指,从前看重的亲友也显出她所不知的另一面。陶墨∶既然我回来了,那么这里该是什么样子,就要回到什么样子。
  • 自在仙行

    自在仙行

    高清觉得这辈子她生活在一个没有蓝光抢戏的世界真是太好了。对她来说,这个仙侠世界,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奇妙之旅。不问长生不问心,修自在仙。
  • 试管婴儿秘档

    试管婴儿秘档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在毕业即分手的年代,我们的校园爱情让很多人羡慕不已。然而,恋爱十年,结婚两年,始终没有怀上孩子。万不得已之下,我们选择了试管婴儿。这是我们的故事,也是试管婴儿夫妇共同的故事。PS:简介有种无力感,不过你想知道的人工授精、试管婴儿都在书里啦!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因各种原因不得不选择试管婴儿的人们,以及对试管婴儿感兴趣的书友们。
  • 沉爱

    沉爱

    在失去至亲至爱的人之后,她终于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然而,这并不是最后的结局。她背后惊天的阴谋和谎言依然在悄悄展开。“你还认识我,是吗?”她在他怀里一动不动,脸上已经收了笑容。“我知道你,但是,不记得你了。”他终究还是缓缓放了手。命运像一张网,网住了众人。沉重的爱情,模糊了人的真实面目,变得狰狞而可怕!但幸好结局是美好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因缘僧护经

    佛说因缘僧护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君臣心

    君臣心

    乌云遮盖夜晚的天空下,本就漆黑的夜晚更是增添了一抹暗夜中肃杀的寂静。漆黑的黎明,峪州城下传来哒哒哒的马蹄声,马蹄声越来越大,甚至都能听闻到马匹奔跑起来粗重的呼吸声,城墙上的守兵点着火把,借着火把散发出去的光芒向着声音的方照去,可是几丈高的城墙仅仅只是火把的光芒却不足以照到士兵想要看到的地方。
  • 阮郎归

    阮郎归

    六州第一歌姬卞谣之女,卞赛。幼年曾经与母亲四处流浪漂泊无定,在母亲死去后,被母亲的朋友,身份特别的梁王妃收为弟子。从此生活在齐国梁王府中,得到师公梁王视如己出的疼爱。然而一朝不幸,梁王薨逝,师父带着她远走西天佛国。少女记着师公死前的嘱咐,孤身一人,去了北昭,谁知在路上,却遇到了她幼年时,就爱慕的男子,小阮。少女与小阮约定时间,说好要一起去闯荡江湖。————————————————宿宿的梦想就是寻到一个好夫君,我所要做的,仅仅是引导这个女孩找到属于她的小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