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400000001

第1章 前言(1)

《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论语》所记录传布的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思想,世世代代影响中国,不仅渗透于二千多年中国的政治体制与社会习俗,而且融化于中国人的血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代表着中国人的人格精神,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历史证明,这种意识是优秀的,这种精神是永恒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中华民族的优良意识与民族精神,培养中国人的优秀人格品质,需要学习和继承孔子们的思想;构建和谐社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文明,也需要从孔子们的思想中汲取营养。所以,新时代依然需要学习和研究《论语》。应当承认,二千多年来对《论语》的研究虽然未曾间断,但其中很多问题迄今并没有完全解决;晚近以来对《论语》的现代释读虽然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误解误读仍然大量存在。笔者近与同仁共同完成《论语汇校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将于2007年出版),发现传世本《论语》版本文字也存在大量问题,而今人则每不知晓或不经意。这些问题,恰恰又是产生误解误读的主要症结。鉴于此,笔者又作了这部简易的《论语新校释》。称之为“新”,主要是因为其中的校为晚近以来各家所无,而释解又多异各家之旧。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论语》本义及其思想,以下先对与其文本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必要的考释说明。

(一)《论语》的名义

研读《论语》,自然得先明确它的名义。然而历史上对“论”、“语”二字的理解,则众说纷纭,迄莫能定。如“论”或如字读,而又义释不一;或读为“伦”,而又说义杂陈(详下)。“语”或以为语言、语录,或以为叙,或以为论难答述。可见意见分歧较大。二字究竟应作何解?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考察。

先说“语”:关于“语”字之义,今天看来可以首先确定。因为众所周知,《论语》一书主要记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语录。所以,“语”当指语言、语录。《说文解字》云:“语,论也。” 段玉裁注曰:“此即毛、郑说也。语者,御也。如毛说,一人辩论是非谓之语;如郑说,与人相答问辩难谓之语。”说明“语”本为动词。前人释叙、释论难答述,看来也有道理。只是如此解释,与《论语》实际不符。所以,“语”不能以本义释。不过“语”虽本为动词,指一人辩论是非或与人相答问辩难,但辩论是非或与人答问辩难之言辞,即所语之言,也可以谓之语,所谓动静同词。所以,“语”字引申可以做为名词,指语言。可见“语”字在这里用的是引申义。

再说“论”字:如字读者,如班固《汉书·艺文志》云: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是以“论”为论纂。论纂是什么意思,未见解释。《隋书·经籍志》云:

《论语》者,孔子弟子所录。孔子既叙六经,讲于洙、泗之上,门徒三千,达者七十。其与夫子应答,及私相讲肄,言合于道,或书之于绅,或事之无厌。仲尼既没,遂缉而论之,谓之《论语》。

“缉而论之”,显然是踵班固“辑而论纂”之说。然而“论”字究竟是为何义,也不明确。皇侃《论语义疏叙》归纳前人如字读“论”曰:

舍音依字为论者,言此书出自门徒,必先详论,人人佥允,然后乃记,记毕已论,故曰论也。

《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亦云:

昔仲尼既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都没有对“论”做特别解释,说明皆以常义。而以常义,今人无疑会首先想到评论、议论。而评论、议论夫子之言,显然与《论语》实际不合,所以不可取信。元人何异孙《十一经问对》云:

孔门师弟子讨论文义之言也。……皆所以讨论文义,故谓之《论语》。

把“论”具体释为讨论文义。然而如众所知,《论语》所记也并非讨论文义之语。所以,此释同样不可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

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故孔门师弟子之言谓之《论语》。

段氏之义,无疑是说:“论语”,就是循其理、得其宜的言语。然而什么叫循其理?《论语》所记之言,怎见得都循其理?难道除《论语》所记,其他言语都不循其理、得其宜?没有道理。重要的是,从文字训诂的角度说,“论”字并没有所谓“循其理、得其宜”之义。所以,此说看似有理,实不可信。那么究竟什么叫“论”呢?

《说文》云:“论,议也。”议,即商议、讨论。今人商议一件事情,也往往说议一议。可见“论”本身是一动词。商议、讨论,显然非一人之事,而且商议、讨论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有所定论。所以,以本义,“论”就是大家共同商议论定。那么,班固所谓“论纂”,就是通过大家共同商议论定而纂集。如此解释“论”字,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及“缉而论之,谓之《论语》”之说,无论从文义还是从事理上讲无疑都是合理的,而且与《论语》实际也相符合。可见“论”如字读而以本义释之,比较合理。

读“论”为“伦”者,如刘熙《释名·释典艺》云:

《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言也。”

是较早以“论”为“伦”之说。如其说,“论语”就是“有伦理地叙己所欲言”。显然,此非正解。所以杨伯峻先生质疑说:“难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别人的说话都不是‘有条理的叙述’吗?”杨伯峻:《论语泽注·导言》,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确有道理。可见刘熙之说不可信。而且即使以“语”为语言、语录,“论(伦)语”也是“有伦理的语录”之义,同样不可信,没有道理。因为别人的语录,并非全无伦理。皇侃《论语义疏·叙》总结其前人对“论”字的解释云:

凡通此“论”字大判有三途:第一舍字制音,呼之为伦;一舍音依字,而号曰论;一云伦、论二称,义无异也。第一舍字从音为伦说者乃众,的可见者不出四家:一云伦者次也,言此书事义相生,首末相次也;二云伦者理也,言此书之中蕴含万理也;三云伦者纶也,言此书经纶今古也;四云伦者轮也,言此书义旨周备,圆转无穷,如车之轮也。

所谓“伦、论二称义无异”,实际上也是通假,所以当与“舍字制音,呼之为伦”者合为一事。而“呼之为伦”,则明显又有四说,这里我们也一一加以分析:

所谓“伦者次也”,是取相次之义。《说文》云:“伦,辈也。”段注云:“引申之,凡同类相次曰辈。”是伦有相次之义。然而谓“此书事义相生,首末相次”,则与《论语》实际不符,因为《论语》各章之间并无相生关系。所谓“伦者理也”,是取理义。伦之训理,当自引申,因为与有伦次即是有条理、有伦理。可见伦可有理义。然而谓“此书之中蕴涵万理”,则未免牵强武断。所以,此说也不可取信。所谓“伦者纶也”,无疑又以“伦”借为“纶”。辗转通假,非古人名书之例,当无其事。且所谓“经纶今古”,亦恐非当时《论语》编辑命名者所预期。所以,以“伦”为“纶”更不可信。所谓“伦者轮也”,亦是辗转通假,同样不可信,且所谓“此书义旨周备,圆转无穷,如车之轮”,纯属无稽之说。

皇侃《论语义疏·叙》曰:“语者,论难答述之谓也。……此书既是论难答述之事,宜以论为名,故名为论语也。”似又混淆论、语为一事,尤不可信。

总上可知,读“论”为“伦”,即以“论”为“伦”的通假字,惟有释为伦次较合情理,但又非相生、相次之义。不过观察《论语》实际可知,其书确是众多语录的次序编排。所以,若“论”字借为“伦”,当训为次。那么,“论(伦)语”,即伦次编排的语录。换言之,《论语》,就是按次序一条一条、一篇一篇编辑起来的语录。如此解释,与《论语》实际亦相符合。看来读“论”为“伦”而训为“次”,亦能讲通。

那么究竟应作何解?我们认为,当从前说,即“论”字当如字读而释为议。那么,“论语”,就是“大家共同商议论定的语录”,或者“经过讨论的语录”之义。读“论”为“伦”虽亦可通,但毕竟是为通假,非书名用字所宜。如此看来,传统以“伦语”之音读“论语”,实不合宜。事实上,古人也并非不知不当读“伦”。如陆德明《经典释文·尚书序音义》音“论语”曰:“上如字,又音伦。”可见他是主张如字读。前人既知当如字读而后世又坚持读“伦”,无疑是封建文人之私心作祟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旧的读法。

如果以上解释符合古人当初命名之意,那么我们也就可以知道,《论语》之名应是孔子卒后不久之纂辑者(众弟子)所命定,而非后人所追加,因为若是后人追加,必当附有“孔子”字样。而正因为时值孔子新卒,音容犹在,弟子相与辑其所闻知而商议论定之,故直谓为“论语”。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今本《论语》就是当时一时编定之书,后人在初编基础上增订附益,容当有之。

(二)《论语》的编纂与编篡者

关于《论语》的编篡者,向有孔子弟子、孔子再传弟子、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共同完成数说。持孔子弟子说者,如《汉书·艺文志》云“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王充《论衡·正说》云“弟子共记孔子之言行”,赵岐《孟子题辞》云“七十子之俦,会集夫子所言”,宋均《论语崇爵谶》云“子夏六十四人共撰仲尼微言”等。此说虽属推测,但确有一定道理。因为《论语》所记,大多皆孔子教弟子或与弟子相问对之语。这些言语,为七十子之俦所亲闻,而外人则莫得知。然而七十子众,不可能人人皆参与之,故郑玄《论语序》谓为“仲弓、子游、子夏等撰”,王肃谓为子贡、子游所编。此等说法,亦属推断。事实上,当年参与纂辑《论语》的弟子,当不止郑、王所举数人,因为书中所纪录的弟子尚有多人。总之,《论语》一书中所出现的主要弟子除颜渊、冉耕、子路早死外,其余大多有参与纂辑的可能。

诸弟子之所以在孔子卒后纂辑《论语》,当如皇侃《论语义疏·叙》所云:“……哲人其萎;徂背之后,过隙叵驻。门人痛大山长毁,哀梁木永摧;隐几非昔,离索行泪;微言一绝,景行莫书。于是,弟子佥陈往训,各记旧闻,撰为此书。成而实录,上以尊仰圣师,下则垂轨万代。”

另外,诸弟子纂辑之时,亦当有个别孔门以外的人物参与,因为如《乡党》篇所记孔子在宗庙、在朝廷、入公门之事,恐非弟子所能见知。此类言辞,当出孔子同寮之口。然而《论语》书中,毕竟还有“有子”、“曾子”,乃至“冉子”之称。这些称呼,显然不能出同俦弟子之口,而只能是再传弟子所称。所以柳宗元《论语辨》以为“盖乐正子春、子思之徒与为之尔”。不过谓二子“与为之”,则欠合理,因为乐正子春及子思毕竟与七十子非同辈之人,年齿在后。合理的解释,应是初由七十子(非全部)共同纂辑,后由七十子之门人增订。事实上,《论语》非一次成书,证据也十分清楚,因为后五篇(除第十七篇)无论从文风、体例到内容,都与前十五篇有明显不同,以至崔述认为其“可疑”。崔述:《洙泗考信录》,《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那么七十子当初究竟如何纂辑,所辑何篇?其门人又如何增订,增订何篇呢?

前面说过,《论语》一书中所出现的主要弟子除颜渊、冉耕、子路外,皆有可能参与纂辑。然而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能一一找出各章节的具体纂辑者了。唯一可以确定纂辑者的,正如宋人早已指出的,是《宪问》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及“‘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乎?’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二章(或作一章)。因为“宪”,为孔子弟子原思之名。称名不称字,以当时礼俗习惯,要么为长辈呼晚辈,要么是本人自称。此处下述子曰之事,显然不为孔子所呼,所以必为原宪自述自记。因此可以肯定,原宪为当时《论语》编纂者之一。另有《子罕》篇“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一章,前人亦以为是琴牢本人所记。然而此章有一“曰”字,则只能说是他人所录琴牢之言,而非其亲记。不过通过此材料可以知道,《论语》所记孔子之语确为众弟子集体辑录。

然而虽是集体辑录,而执笔纪录则当有专人。如书中“子夏问”、“子贡问”、 “子游问”之类,显然不可能是子夏、子贡、子游等本人所亲记,而皆应出第三者之手。但诸弟子与孔子的问对,又未必皆为其他弟子所听闻,所以,书中所记诸弟子与孔子问对之言之大部分,当是当事者亲述,执笔者所记。至于所记哀公问、季康子问、林放问之类,自当是当时在场知见其事的弟子所述,专人所记。总之当有专人执笔。正因为有专人执笔,所以文体相似,而且少有重复。(按:今本所重复的几处,有属错衍者,有看似重复实非重复者。)当然,所谓执笔,并非只是机械地纪录,而是还作了粗略地整理。如《为政》篇同时记孟懿子问孝、孟武伯问孝、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显然是经过专门编排。邢昺曰:“其篇中所载,各记旧闻,意及则言,不为义例,或亦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正是专人负责编排的结果。

执笔者为谁?首先应当包括原宪。《宪问》篇言“宪问”而不与其他同,无非是因为其他皆是录他人之所述,故尊呼其字,而问耻二事为己所述,故直署己名。之所以说“包括”原宪,因为《雍也》篇明有“原思为之宰”的记载,显然又不为原宪自记。当然,我们也不是说在全部《论语》中,只记入了原宪这两句乃至述说其为宰之事语,因为其他纯孔子语,即直接以“子曰”开头的语录中,也有出原宪所述者的可能,只是这些纯孔子语,可能全部经过了众弟子集体讨论,得到了大家共同认定。

参与执笔定稿者还有何人?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加以推定。(1)《为政》篇记“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餕,曾是以为孝乎?”明有批评子夏之意。子夏若参与执笔定稿,不当有此等文字出现。又《子张》篇记子夏与子游互相攻击谩骂之事,亦可证明子夏不可能参与执笔定稿。(2)《公冶长》篇载:“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瑚琏也”之语,与今人骂人饭桶相似。《宪问》篇记:“子贡谤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皆是批评子贡。子贡若参与执笔定稿,亦不当有此类文字出现。(3)《公冶长》篇记“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则宰我更不可能为执笔定稿之人。(4)《雍也》篇言冉有“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亦批评之语,是冉有亦不可能参与执笔定稿。(5)《雍也》篇记“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是对公西华有微辞,则公西华亦不可能参与其事。(6)《颜渊》篇记樊迟未达先生意而请教子夏;《子路》篇又记樊迟请学稼,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则樊迟亦当未与其事。由此可知,子夏、子贡、宰我、冉有、公西华、樊迟诸人,皆不可能参与执笔定稿。那么所剩下的主要弟子,就只有有若、原宪、冉雍、曾参、闵子骞、子游等人了。有若虽在今本《论语》中被尊为“有子”,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其因不能应对弟子之问而不被尊重之事,则由其执笔定稿的可能性极小。子游看似有可能参与,但《子张》篇记其与子夏互相攻击谩骂之事。该篇虽为二次增补(详后),但增补者不可能不顾及前修,且增辑与初辑必有传承关系。所以,子游亦当未参与其事。而冉雍、闵子骞二人,在《论语》中似又被赞誉过多,所以也不可能是执笔定稿之人,那么,最有可能执笔定稿的弟子,就只有原宪和曾参等人了。

同类推荐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黄庭外景经: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寿世长生之妙典”(国学网原版点注,傅刚审定)

    黄庭外景经: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寿世长生之妙典”(国学网原版点注,傅刚审定)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太上黄庭外景玉经」。参校版本:一、《云笈七签》所收务成子注本。二、《修真十书》梁丘子注本。三、《道藏辑要》尾集二蒋国祚注本(简称蒋本)。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传世“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注释,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献。
热门推荐
  • 丑妃冬施

    丑妃冬施

    冬施穿越成东施,嫁给王爷成添头。姐姐是太子妃,我是秦王妃,秦王妃又如何,辅佐秦王得天下!太子妃又如何,姐妹相斗,再也不是懦弱小妹,穿越而来变强大!夺得天下,抢姐夫,秦王、太子全拿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的极品小辣椒

    总裁的极品小辣椒

    臭名远扬的她嫁给阅女无数的他,满城百姓皆欢心雀跃!如此两人喜结连理必定是为民除害的步伐!订婚宴上,宾客们看着台上只有穿着昂贵礼服的未婚妻孤独的坐在台上磕着瓜子时,均投来惋惜的目光。然而她的未婚夫此时正奋战在其他女伴的温柔乡里!婚礼上,神圣的牧师问新郎“愿意娶她为妻么?”新郎转头问新娘“你愿意么?”新娘莞尔一笑,“户口本装不下我的那页了!”新郎勾唇一笑。“成交!”婚后,她依旧腐女,他依然风流,只是慢慢滋生的情愫已悄然破土而出,两人却浑然不知。多年后,她以另外一个身份出现在他眼前时,他眼里的柔情出卖了他的心。只是那时的她已然找到自认的真爱,他又该怎样重获伊人心!
  • 审视瑶函

    审视瑶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纪录片

    纪录片

    你是雷双虎叔叔吗?一个怯怯的声音在我的背后响起。那时候我正准备开门,钥匙还插在锁孔里。我转头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女孩,十八九岁的模样,背着一个式样陈旧的白色双肩包。我就是雷双虎,你是?我有些惊愕地问。女孩理了理被汗水沾住的那一绺头发,突然露出笑脸来,呀,雷叔,你认不出我来了?我是陆小萍啊,就是你拍的片子里的那个陆小萍。
  • 东茶颂

    东茶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宿主天天换马甲

    宿主天天换马甲

    活了几万年的老妖精被天道坑了一把,美名其曰恋爱系统的小正太要帮她谈恋爱。将听埋头乖乖吃东西。小正太拍桌义愤填膺,“宿主,男神!男神!冲鸭!”将听面无表情吃东西,“哦。” 清冷总裁微勾唇角,轻揉头,“乖。” 温柔小可爱微弯星眸,轻轻环抱她,温软呢喃,“姐姐可爱。” 电竞大神精致眉眼软化,眼中温柔,“爱你。” …… 将听面无表情仰天,“谈恋爱果然烦心。”
  • 百川书志

    百川书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杀生大帝

    杀生大帝

    天州大地,仙魔佛妖,一幅波澜壮阔的修仙画卷。且看夏国太子莫之澜,如何一步步踏至巅峰,睥睨八方。执吾之名,手刃苍生!
  • 宝宝来袭:我的跟班大总裁

    宝宝来袭:我的跟班大总裁

    她是市井小女人,他是毒舌包租公,两人水火不相容。一场意外,腹中宝宝来袭,她落荒而逃,留给他五个月房租的欠条。六年之后,她是知名小作家,带着宝宝的生活却依旧我行我素,一塌糊涂!再与他相见,包租公化身大总裁……他邪魅一笑,把当年的欠条摆上桌:“还债,我要你半辈子!”
  • 玄脉神剑

    玄脉神剑

    玄脉八字真言,以周身玄脉,接通天地秘典,凡天地者,俱有生灭之道,欲万物归法,则以灭、御、惊、伤、破、断、休、生八字做引,接天地令,为我法故”……《玄脉神剑》强势开启仙侠之路,一柄玄尺剑,一套玄脉剑法,一卷玄脉真言奥义,参悟生死仙道,演绎风云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