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9600000001

第1章 关于芭蕾

今天,我们对于“芭蕾”这个名称并不陌生,在我国,它一直被称为“芭蕾舞剧”,但是,我们对芭蕾的历史和特色,对著名芭蕾舞剧的情节、表演和音乐的了解却非常贫乏。

芭蕾是法文Ballet的音译,是欧洲古典舞剧的统称。它最早源于拉丁语Ballo,也就是舞蹈或当众表演舞蹈的意思,并没有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17世纪形成于法国宫廷。这种宫廷芭蕾实际上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具有松散结构的舞蹈、歌唱、音乐、朗诵和戏剧的综合表演,由专业的舞蹈教师设计,国王和贵族担任演员,女角也由男子扮演,表演场地在皇宫大厅中央,观众则围绕在大厅周围观看,演员戴皮制面具标志不同角色,故又称假面芭蕾。

这种早期的芭蕾,表演的场地是大厅,观众的位置则是随意地围绕在四周,直到17世纪70年代,芭蕾演出开始在黎塞留大主教宫廷剧场进行,演员的表演场地有一定的规范,观众的视角固定到一个方位,这就使得芭蕾的表演必须进行一些改变,尤其是在舞蹈技巧和审美观点上。

从技巧上,芭蕾规定了五个脚的站位和七个手位,这些规定对芭蕾舞的规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芭蕾脚尖的技术也逐渐趋于完美,最大的特点是脚尖直立的舞姿,当然还包括诸如旋转、托举一类的技巧。最早的舞鞋还没有现代芭蕾舞鞋顶端的“硬物”,所以,演员用脚尖站立的时候不可能太长。但当舞鞋的改进让表演者能够长时间用脚尖站立,甚至可以做出旋转、跳跃等高难度动作的时候,脚尖站立就成了芭蕾舞区别于其他舞蹈的最大特色。

从美学的角度讲,则是对芭蕾本身意义的两种认识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芭蕾就是一种唯美的舞蹈,它带给人的就是感官的愉悦,而不承担诸如内容表现、情感传递等方面的责任。他们认为芭蕾就是“几个人在一起跳舞的几何图案组合”。这种理论虽然不太有利于芭蕾的发展,但是,对芭蕾技巧的提高却是很有帮助的。

另一种观点,则注重芭蕾的情节内容,强调芭蕾是一种“戏剧性的舞蹈”,它通过舞蹈语言,表现的是和话剧、歌剧同样的情节内容。

这两种观点其实并不矛盾。在现代芭蕾中,两种观点是并重的,有的编导偏重于无情节芭蕾,注重技巧的表现;有的编导则致力于创作戏剧性或有情节的芭蕾。

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对芭蕾舞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到19世纪后期,芭蕾的技巧和结构形式都达到高度规范化和程式化,但从另一方面也制约了芭蕾的发展。

20世纪以来的现代艺术思潮,对芭蕾的这些规范化和程式化有很大的突破,许多新的理念和技巧的探索及创新,使古老的芭蕾艺术又焕发了青春。

早期的芭蕾音乐,是采用一些现有的乐曲,进行简单的编串,谈不上什么特色。后来,编导在专门请人编写剧本的同时,也请作曲家专门为舞剧编曲,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如拉威尔、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罗西尼、斯特拉文斯基等,都为芭蕾舞剧谱写过音乐,其中许多已经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精品,比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和《胡桃夹子》、列·德立勃的《葛蓓莉娅》、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同类推荐
  • 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深入研究了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从“历史是被描述的”这一角度观察了中国早期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反思中国电影史学进程,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电影走过的道路、积淀的艺术经验与理论精粹。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 艺术与文化

    艺术与文化

    本书系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出版于1961年的艺术评论文集,系作者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发表于《党派评论》《评论》《艺术》等期刊的艺评文章的结集。全书收文37篇,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格林伯格的艺术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包豪斯美学的某种辩证法。在本书中,格林伯格对前卫艺术、抽象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巴黎画派、纽约画派及其代表画家均有独特而精彩的艺术批评,从中我们也可一窥其艺评文章的现场性、当下性、流动性和丰富性。
  • 文以铸魂(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文以铸魂(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
热门推荐
  • TYPEE

    TYP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捕王妃

    神捕王妃

    王府中刁钻毒辣的王妃,一夜之间性情大变,不仅身怀绝技,更成了一等一的训马高手,原本避之不及的王爷,却渐渐迷恋上了她………女神捕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香消玉损,竟魂穿到毒辣王妃身上,且看神捕王妃如何牵扯出朝中阴谋诡计,带领王爷玩转江湖,找出真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隐世小富婆

    重生之隐世小富婆

    【本文1v1暖宠,甜文,重生后:男女主身心干净,双洁,简介无能】重生源头,苏木兮果断将前世狗血人生扼杀在摇篮里,励志做个学霸闪亮开挂,抓住未来某商机驰骋商场混入富婆圈,顺便拐个全能男神做老公,然后生一双儿女继承她的家产。
  • 楼之诗

    楼之诗

    《楼之诗》极富特色,无论是其内容和艺术传达都富于个性特色。兹拈出数点,以概其余。
  • 近不可触

    近不可触

    杰克把行李箱搬到路边,锁上身后的房门,绕到了屋子的背面。然而对于他来说,这一面才是正面。在这里可以看到海浪拍打之下的孤寂海滩。此刻,潮水正在退去,在蜿蜒曲折的沙滩上留下一片狼藉的垃圾。他和玛莎刚搬到这个村庄的时候,岸上的废弃物中夹杂着星星点点的海藻,还有死去的螃蟹。可如今海滩上的垃圾就全是些人造物品了。散布的红色塑料瓶盖如同警报灯一般刺眼。杰克站在海边,望着暗灰的海浪。彼得森,那个看门人,来同杰克道别。“孩子们会来接你的吧?”他问。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精灵梦叶罗丽之随你

    精灵梦叶罗丽之随你

    由于对精灵梦叶罗丽的意见进入世界开启神秘之旅,新的人物出现,仙境又会发生什么。王默几人又会和苏陌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
  • 异能女王驾到冷殿下请回

    异能女王驾到冷殿下请回

    一朝穿越,一夕重生,竟遇到了前世的的对手……可为什么与我想的不同呢?
  • 莲花仙印

    莲花仙印

    你可知道你的身边,谁是妖,谁是仙,谁是菩萨?他们虽然貌似平凡,或许埋着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你是否爱过,恨过,见惯了缘起缘灭?善缘也好,恶缘也罢,还不都是一样的好缘分。
  • 天才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天才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漫步在意大利的大街小巷,人们时不时地会感受到艺术的气息。大卫雕像、大教堂美轮美奂的壁画、精致的雕刻……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驻足、陶醉,人们在欣赏、陶醉的同时也不得不钦佩艺术家的精湛技艺。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历了一场伟大的革命——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