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0600000001

第1章 毛泽东与西游记

毛泽东于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12月26日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毛泽东自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始入韶山冲附近南岸私塾就读。1904年,转人关公桥私塾读书。1905年又转至桥头湾私塾。1906年,转井湾里私塾。

1906年

毛泽东在私塾读书,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他设法寻找各种书籍,大量诵读那些当时被人们认为是“歪门邪道”的杂书,中国古典小说,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他在读这些书时极其用功,也像“正课”一样分别打上圈圈点点,写上批语,记录当时的体会。他的记忆力很强,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大都记得清清楚楚,平耐给别人讲故事或写文章,都能灵活运用,讲得(或写得)活龙活现。上课时,他听着听着,便偷偷地看起古典小说来,有时,他还在课桌下面用纸做菩萨,菩萨全是书中的“舶来品”,比如刘备、宋江、孙悟空……若干年后,他回忆说:“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许多故事我们几乎背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

[附注]毛泽东何时读《西游记》、《封抻演义》,据萧三称,早于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他非常喜欢旧中国流行的许多小说,《精忠传》啦,《说唐》啦,《西游记》啦,《封神榜》啦,后来就是《水浒传》啦,《三国演义》啦……等等,他都读了又读。他读完经书之后,和别的小学生一样。把小说藏在经书底下偷着看。”(《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

据李季《毛泽东同志少年时代的故事》(1951年初版):“他非常喜欢中国的旧小说,如像《西游记》啦,《精忠传》啦,《说唐》啦,《水浒传》啦,《三国演义》啦……等书。这都是些非常有趣,又很有意义的书。差不多每个小孩子,对它都很有兴趣。可是,大人们和他的老师,都说这些是‘杂书’,禁止他们读。”

1954年仲夏,毛泽东在北戴河和来自家乡的毛继生讲他40多年前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是:在南岸私塾后边,邹四阿婆在屋顶上晾晒干菜,毛泽东和小伙伴们想吃,搭梯子吧,偌大的东西,搬动起来会被发现;用竹竿挑拨吧,要弄出响声……正想“除非天兵天将才行”,眼前闪过几个影子——几只蚱蜢飞起来。他心眼一亮,这不是“天兵天将”吗!他们马上捉住几只蚱蜢,用细长绳子缚住锯齿形的长腿,然后顺风抛上房去,让它们爬到小菜上,再牵动绳子,待蚱蜢正要起飞,他们突然往下一拉,蚱蜢锯子般的腿就把一些小菜抓弹下来了。

同类推荐
  • 如果你正年轻,且孤单

    如果你正年轻,且孤单

    如果你正年轻,且孤独。你总是期待有生之年时时精彩,生命长途遍布花树。于是所有的不辞辛劳、义无反顾,仿佛都有了意义。但来时的航船已远逝于迷津,旧地重游,青春落幕,人也换了面目。你我不忍苛责自己的单纯,所以无数的人总是一声唏嘘。我明白过往的遗憾已是东海逝波,唯有舍弃不该有的执念,才能与这世界好好相处。孤独是一枚陪你我成长的果实。吞下它。天高云淡,波峰浪谷,雪虐风餐,似锦前程,都需你我独自上路,不慌张,慢慢走,别回头。
  • 海外飞鸿

    海外飞鸿

    叙伦兄:今日偷得半日闲,给您写下这封信。周末通越洋电话,仍觉得有许多话没有说尽。远居在英伦是孤独的,每次拿话筒都不忍放下,但每每又都克制自己必须长话短说,否则到月底接电话公司帐单时又吓了一跳。我们这些穷留学生,确实还没有奢侈到可随心所欲用太平洋上空的国际通讯卫星来煲电话粥的地步。和朋友们通话,总给我一种愉快和温馨,我从内心真感激您和家乡的朋友们竟还那么惦记着我!说起来,我辞国远行三年了,何尝不也是无时不刻地思念着我的家乡,我的亲朋好友们,思恋着我们在一起欢聚时无拘无束的快乐时光。
  • 疼痛与唤醒

    疼痛与唤醒

    敬畏诗人,我将贴近诗歌;敬畏诗歌,我将抵达灵魂。虽然,我不能用自己拙劣的文笔为诗人写点什么,但我却可以默默地祝福所有的诗人——守住诗歌的温暖,守住心灵的这片芳草地,让诗性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 简·奥斯汀信件集

    简·奥斯汀信件集

    奥斯汀在小说里探讨爱情与婚姻,那么生活中的她呢?她的信是我们现在唯一可以直接了解她的方式了。听她娓娓道来那些家长里短的闲言碎语、俏皮的玩笑,还有细腻的小心思。在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写信是便捷又神秘的沟通方式,就像我们今天用电话、短信、微信那样平常。奥斯汀的信有时候不是同一天写的,今天写一点,明天写一点,然后再一起寄出,有点像日记。信虽不及小说有章有法,却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奥斯汀。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走出大山

    重生之走出大山

    重生文,贴近真实生活!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讲他作为留守儿童的一生,从一个留守儿童,成为隐形富翁的故事。PS:有好几个哥们在问群号了,我想了想还是先建个群吧,欢迎大家加入本群。群号:236301568,加群时的答案:雨中雨夹雪
  •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唱道真言

    唱道真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天仙尊

    玄天仙尊

    出凡间,满心大道光明。入仙门,一路刀光剑影。人言修仙无限苦。我说炼道苦也乐。哭也罢,笑也罢。不枉其中走一遭。且看我笑傲修仙……
  • 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中华民族自古讲求修身之道。汉代哲学家王修说:“志向高远的人,能够不断地磨炼自己,以成就大业,没有节操的人,懈怠轻忽,只能成为平庸之辈。”老子的《道德经》中虽然重点讲的是哲学观念,但也讲了许多道德修身的问题,他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意思是说,德性浑厚高尚的人,好比初生婴儿一样纯洁。又说:“重修身,则无不克。”再有,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更指明了个人的修养不仅是处世的条件,而且是成就事业的根本。由此可见,人生就是一个通过不断“修道”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为人者必先正其身”这一传统美德,一直被几千年来的有志之士遵循着,也教会无数世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地生活。
  • 佛说鬼问目连经

    佛说鬼问目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乐小米青春虐恋合集(7本)

    乐小米青春虐恋合集(7本)

    在残酷与幽默间游走,以无法超越的凛冽之姿,撕去浮华,讲述一场纯粹而离奇的少年情事……请善待那个初喜欢你的人,或许从此以后,不会有更好的爱情。一个青春时代的烙印,《青城》之后,再无遗憾!
  • 混沌幽莲空间

    混沌幽莲空间

    得上古仙尊传承,小女子却不想修仙,只愿逍遥尘世间,但世事不由人,为救好友被迫迈入修行路,妖,神接踵而来……
  • 法显传

    法显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古圣君:李世民

    千古圣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本书介绍了千古圣君——李世民的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