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0700000014

第14章 新时期文学形式演变的趋势(1)

一一对一种复杂文学现象考察的提纲

一、从文学史看文学形式演变的根据和意义

过去,由于人们较多地注意到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受内容制约这一方面,而且或多或少地受到“质胜于文”和“先质而后文”这种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因此对文学形式问题往往重视不够,对文学形式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美学形态也研究不够。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没有内容的形式或没有形式的内容,都是不能存在的”。(别林斯基:《论人民的诗第一篇》)形式固然离不开内容,是为内容所决定的,是内容的载体,但它又不是消极地表现内容的,它对内容具有积极的反作用,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它不仅同内容相表里,而且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可以作为作家美学观点的一种表现形态来研究。诚如周扬同志所指出的:“各类艺术的形式,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的连续性,是多少年延续下来的,形成了群众一定的欣赏习惯,这些习惯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一部文学史、艺术史,可以说就是艺术形式的发展史。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就是各类艺术形式适应时代和思想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历史。时代前进了,艺术形式也不能不有所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也不能脱离它原来的历史联系。不研究艺术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就不能探讨各个时代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的变化,也探讨不出艺术发展的历史规律。”(周扬:《关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在这里,周扬同志对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研究艺术形式变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了精辟的阐述。而只要对我国的文学发展稍作回顾,对此就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这里,我无意系统地描述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文学形式演变的过程;那样做,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我只想举出文学史上的两个例子一魏晋南北朝文学和五四新文学运动,即可以看到文学形式演变对文学发展的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从经史中剥离出来,也可以说是从作为经、史的附庸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经国之大业”和“不朽之盛事”。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第一次取得了独立的地位,促使文学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七言诗的诞生和流行,还有乐府诗的发展;沈约等人对声韵格律的潜心研究为唐代盛行的近体诗打下了基础;陚由铺陈状物的大赋而抒情言志的小赋的演变;散文中的文与笔之分,文体林立;小说中志怪与志人两大类别的确立,等等。这一切,让人感到眼花缭乱。但是,应该看到,这种重视文体的意识和文学形式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不错,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中的确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但是把重视文体的创造统统斥之为形式主义,看不到文学形式的演变对文学发展的意义,也是片面的,至少是不公允的。再来看看五四新文学运动。当然,把这次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学运动仅仅看作是文学形式的革新运动是片面的,是对这一文学运动的贬损,但是也不能低估其文学形式变革的积极意义。打破旧诗格律的镣铐,以生动活泼的口语入诗及以散文入诗的新诗体的诞生;话剧(文明戏)的引进;以《狂人日记》等作为开端的白话小说的盛行;还有迟到三十年问世的报告文学一这种文学形式上的剧变是具有革命意义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种与文学内容变革相适应的文学形式的变革,五四新文学运动就不可能是全新的,也不可能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从魏晋南北朝文学和五四新文学运动来看,文学形式变革或演进的根据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学观念的变化,尤其是作家这个创作主体审美观念的变化,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或者说是主观的根据。第二,内容与形式的不相适应,或者它们之间矛盾激化,例如,五四新诗运动的发生,新诗体的诞生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新内容与旧形式矛盾尖锐,不能相适应,于是需要创造一种与新内容相适应的新诗形式。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矛盾是推动文学形式不断演变的动力。第三,外来文学形式的影响,给作家们提供了文学形式创造的更广的参照系,这也是推动文学形式变化的一个客观因素,或者说是外因。在某种情况下,这种外因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至于说到文学形式演变的意义,除了新的形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表现新的内容外,就文学形式本身来说,不断地变化和创造,也可以使某种文学形式更加丰富、更加完美起来。文学形式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连续性的,周扬同志关于“一部文学史、艺术史,可以说就是艺术形式的发展史”的论断,讲的也正是文学形式演变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文学形式的演变,虽然没有呈现出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文学形式那种剧变的态势,而是采取一种渐变的形式,但是其变化仍然是很大的,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形式也是相当丰富多彩的。可以说,这十年中文学形式的变化大大超过以前几十年间的变化,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史上文学形式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这固然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诸如文学观念的开拓所带来的文学创作主体意识的加强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外来文学形式的影响和被吸收融化,文艺方针调整后给作家们带来的更加广阔和自由的创造的天地,各种文体或各种艺术门类的相互渗透和融化。这些,都使新时期的文学形式有可能发生更大的更深刻的变化。在回顾新时期文学所走过的十年的历程时,不能不注意到文学形式的这种较大的变化,并总结其已经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来,评论界有些同志正在呼吁并致力于文体学的研究,虽然成绩还不够显著,却是对新时期文学形式演变研究的开始,是值得注意的。

二、新时期文学形式演变的三大趋向

总观新时期文学形式演变的趋势,其中有三种主要趋向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传统文学形式的继承与改造。

在考察新时期文学形式的演变时,人们也许较多地注意到对外来新的文学形式的采用和吸收,注意到一些所谓“先锋性”或“探讨性”的作品,这当然有其道理。但是,我以为还是要首先考虑一下对传统的民族文学形式继承和改造的情况。这方面容易被忽视,却是忽视不得的,因为这方面的确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新的趋向,并取得了新的成就。

关于文学的民族形式的继承与改造问题,鲁迅早就指出:“旧形式的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他又说:“这些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鲁迅在这里强调的是,对旧形式(民族形式)在采取也就是继承时要注意“删除”和“增益”,并由此创造出包含民族形式精华的新形式。继承中有变革和创造,这才是对待民族形式的正确态度。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强调文学形式的民族化,也出现了诸如四十年代在解放区问世的赵树理的小说这样被公认为具有民族形式的作品。但是,我认为,在对待民族形式上,往往是继承多,而改造和变化则不够,于是,鲁迅所希望的那种经过“删除”和“增益”的新形式也就不多见了。而新时期的文学,在对待民族形式上则注意到在继承中的变革与创造,注意到将民族形式的精华“溶化于新作品中”,于是“化”出了初步的结果。

小说创作中民族形式的继承与改造的成果似乎突出些,这方面人们首先注意到这么两类作品:一是继承自《世说新语》直至《剪灯新话》、《阅微草堂笔记》等明清笔记小说这一民族形式的“新笔记体小说”;一是从宋元话本直至明清章回小说吸取艺术养料,并对艺术形式加以改造的“民俗小说”(或者传奇小说)。

在被称为“新笔记体小说”的作品中,人们谈论较多的是汪曾祺以他的故乡苏北高邮地区为背景的“高邮系列”,例如《受戒》、《大淖记事》,以及稍后的一些人物素描式的小品如《故里三陈》、《异秉》、《岁寒三友》等,这种人物素描式的小品更具有笔记小说形式上的审美特征,因而更是“新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此外,林斤澜前几年回到故乡温州写出的以温州地区变革时代为背景的“矮発桥系列”,贾平凹这些年陆续发表的“商州系列”中的短章,何立伟的“绝句式小说”,还有寻根作品的一部分,如郑万隆的《异乡异闻》、韩少功某些表现寻根意识的短篇,都被列入“新笔记体小说”。其实,就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而言,陆文夫短篇小说中属于小品的一类,例如《圈套》、《秋风起》、《放羊》、《天时地利》以及《围墙》等等,也可以视为“新笔记体小说”的代表作。那么,这种“新笔记体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哪些审美特征呢?汪曾棋在《桥边小说》的《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这段话,可以看作是汪曾祺“新笔记体小说”的艺术宣言,也很能概括这类小说的文体特征。如果粗略地说来,新笔记小说大致有以下特征:不太注意情节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只写一个人或数人的片段,或对某一个人物作粗笔勾勒的素描,或写某些生活场景;篇幅短小,也不注意结构的缜密和完整;大多借题发挥,言近旨远、微言大义,具有诗化、散文化或哲理化的特点;语言简洁洗练、富于幽默感,或淡泊疏朗,或含蓄调佤,显得潇洒自如,有的语言还融入文言成分,追求一种典雅的美,如贾平凹的一些作品,等等,可以看作是“新笔记体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共同的审美特征。

同类推荐
  •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

    《人经》是著名作家殷谦最新心灵美文集,分为“女人心经”、“情感本经”、“心灵真经”三部曲。《人经》勇敢地与腐蚀我们美好心灵和健康精神的败坏性文化风潮划清界限,清醒地与外在的任何奴役性的力量保持对抗的姿态,以便使人们的精神和思想处于一种活跃的增殖状态。换句话说,《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  《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2014年春天到2015年春天,埃博拉在西非肆虐。几内亚一位富商在中几友好医院死亡,参加葬礼的20多人相继死亡,接诊的医生和护士也遭传染死亡,由此揭开埃博拉在几内亚与塞拉利昂等国大肆泛滥的序幕。受到世界卫生组织邀请的中国,三天内组织救援队出发,带着全世界只有极少几个国家才有的P3检测设备,带着最顶尖的专家与极为缜密的专业防治流程,来到塞拉利昂,经受住了西方挑战者的考验,也经受住了埃博拉的考验,不仅将埃博拉感染者的死亡率降低了22%,还治愈了一些感染者,并且将先进的防治理念留在了非洲人民中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也是一次彰显大国担当的征战。
  • 和最好的自己在一起

    和最好的自己在一起

    最孤独的时候不会有谁来陪伴你,最伤心的时候也没有人来呵护你。只有你自己,经历着一些必经的经历只有靠自己,才能回答一些生命中的难题。这个世界,爱最了不起。我的世界不用华丽的包装,也更真实渴望 ,快乐的时候不需要去多想。偶尔爱情也会悄悄错过了对方,我却不慌张,在未来路上,幸福一定会到达。一本书,一段路,逆着大太阳,也晴朗。想要一个人去流浪,用双眼就能将美好拍下。一旦我决定了前往,微笑像向阳花,一天一天学着更爱自己吧,一点一点接受自己的倔强。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热门推荐
  • 异域邪门

    异域邪门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她意外的穿越了。在这个修仙的异世大陆,在霸者为王的世界,作为弱者的你不得生存。暗杀、背叛、作秀、虚伪,一个个狰狞的面具被揭开。而这就是所谓的人心,心中最黑暗最肮脏的私欲。是这个世界在逼迫你如何学会自私。为了寻找自己的前世记忆,为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她。。。不得不放弃他。也是这个世界改变了她,当她向全世界发出最暴怒的声音“挡我者死”时,连天地的被震退了,而他依旧深情的望着她。天地变迁,日月星移,当全世界都在改变时,唯有他……温暖如初。也许冥冥之中,她就是属于他的。请静静的翻开这本书,打开心中那个尘封已久的记忆,一起来观看他与她的爱恨情缘。
  • 你如星辰入梦来

    你如星辰入梦来

    他是风头正盛的顶级偶像;她是初出茅庐的小透明编剧。误解对方身份的她拍着大明星的肩膀安慰道:“火是一定会火的,只是时间问题。”秦瑞舟从此对她印象深刻,不但堵墙角来腿咚,还努力用美食俘获她的心,逮住机会就耍个“美人计”,偶像包袱碎一地。她终于被他一个吻拐回家。不久之后,俞息宁躺在秦瑞舟怀里惴惴不安:“你这样算不算是偶像失格?”大明星吧唧一口亲在她脸上:“千金难买你开心。”
  •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与民间文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血肉联系,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或引用民间歌谣和传说,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朴素清新的格调,非常适合阅读与讲述。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 公子囚之策妃谋天下

    公子囚之策妃谋天下

    硝烟弥漫的战场,亦可侠骨柔情;嗜血厮杀的故事,也可死生契阔。乱世铁血贵公子,冷心冷情,雕琢而出,便是温润之玉;现代机械设计师,没心没肺,圈禁住了,就是一往情深。成王败寇,没有人会是永远的赢家,只要不死,便只能勇往直前。耗尽心智,拼尽全力,以血肉之躯,一寸寸、一步步,爬向那权利之巅的刹那芳华。莫岑菀:前世的名字叫沐岑菀,她被穷凶极恶的军火贩子绑架,前去基地制造一种新型武器的控制开关,中途遇到另一伙军火贩子,双方火拼之时,沐岑菀的车子坠崖,穿越到了珈兰大陆。醒来之时,她变成了一个楚国仅有十岁的落难小公主。鄢黎:晋国六卿之一鄢氏嫡宗公子,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穿越而来的现代单兵武器设计师兼战争理论研究博士莫岑菀。从此,强迫她女伴男装留在自己身边,从一个小小书童成长为权谋天下的策士。再后来,便是二人联手,在凶险诡谲、孤立无援的劣境之下,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特种部队,征伐天下,称霸七雄。合纵连横的时代,不仅要靠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还要有过硬的战术值,鄢氏的黑鹰兵团,海陆空三栖神军,敌前敌后,所向披靡。“既然没得逃,就杀出去;既然没得悔,就错下去。直到杀出一条血路,直到错成一道风景。鄢黎,我莫岑菀都会陪着你。”“我本来就是女子,是你非要我女扮男装的。”“想做女子?等你爬得上本公子的榻再说!”“你,你这个流氓!”“菀儿,你以前对我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我一直觉得这句话里满满的都是谋略,可如今心境不同了,再细细品味,却只觉意境如此情志高远。”“嗯,心里只有权谋,自然看什么都是权谋,可若是放下了,洒脱了,便看什么都是洒脱。”“鄢黎,你若死了,我发誓,明日我就去找殷崛,我马上就嫁给他,去做秦国的王后。”“你敢,我现在就杀了你,让你和我一起死。”“莫岑菀,我殷崛处心积虑争了这秦国的王位是为了什么?你当真不知道吗?”杯盏破碎,只影伶仃,贵为王者又如何?错过,便是永远的失去。醉卧花阴下,天高燕子轻;休言不爱酒,只是未伤情。花开陌上、草色烟波,二人一马,是开始……也是结局……
  • 催款讨债36计

    催款讨债36计

    本书对催款兵法作了精心诠释,但是即便能将之倒背如流,亦还是缘木求鱼,不得其法。读者若想得其真传,完全领会其36种催款方法,真正达到灵活运用、收放自如的境界,还须了解并掌握有关催款的基本理论知识。从而保证催款人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得以充分发挥催款法功效,免受经济损失,实现自身债权。
  • 胡华南枝

    胡华南枝

    八王之乱,如火如荼。胡人南下,兵戈不止。她原是皇帝亲封长懿亭公主,虽然身怀血海深仇,然而如何在乱兵之中挣扎求生才是燃眉之急……
  • 灵宿

    灵宿

    浩瀚苍穹……亘古传闻天定人命,诸星指引,万道维持!莫名少年背负时日无多的生命,依然踏上这条未知的道路,是生,是死,是轮回,还是真的天命?故事于此开始。
  • 全球快穿

    全球快穿

    阴谋,赌局,抗争,救赎……一场不被现实承认的游戏,一群追逐权力、财富和真理的玩家,一位追寻最终宝藏的狂热之徒。这里是懦弱者的地狱,也是勇敢者的阶梯,丢掉杂念,丢掉恐惧,欢迎加入无限世界的游戏。目标只有一个:活着找到宝藏。
  •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无论生活曾经给予了我们什么,还是生活曾经使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都应以博大的胸怀和豁达的心灵,去容纳和洞察所有的痛苦和欢乐。一个活着的人,有思想才有意思。有思想,并非是要我们一定成为思想家或哲学家,而是要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一些对生命的感悟。每天给自己十分钟的时间静静品尝,梳理自己的思想,走好铺在脚下的每一个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