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3800000001

第1章

李琦属于大器晚成的那一类。小学四年级那年,赶上那个“红色风暴”,从此“停课闹革命”;十五岁那年,赶上“知青下乡”的革命浪潮,他没能如愿,却懵懵懂懂地走进“陕西人艺”,成为这个文艺团体最年轻的小演员。该读书的时候没书读,该演戏的时候没戏演,这是一代人的悲剧。该学的没有学到手,不该学的本领倒学了一身,做饭烧菜他有绝活儿,迎亲送葬他有请必到,会木工,会瓦工,做家具,包沙发,修门窗,他乐于助人,久而久之落下了一个好人缘。日月乾坤空空荡荡摇晃了三十六年,李琦突然感到不能再这样活,不能再这样做,他开始不安于现状,公然违背“三十不学艺”的古训,抛家舍口,独闯京城。为了谋生,啃过方便面,住过地下室,学过马术,演过杂技,流过血,流过泪,他一直坚挺地走过生活的坎坷,一路看天不低头,最终走进那块属于自己的理想的高地,一举捧走了那个在中国戏剧舞台上最耀眼的奖杯--中国戏剧“梅花奖”。

懵懵懂懂地走过少年,糊里糊涂地走过青年,碰碰撞撞地走进不惑之年。这段人生的经历里写满了青春的迷惘,奋斗的艰辛,成功的喜悦。

学木匠,学裁缝。学理发,他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演员。

祖籍河北,在西安出生、长大,骨子里有燕赵人的侠肝义胆,气血里有西北人的朴实憨厚。兄弟三个,他排行老大,取名琦,老二取名玮,老三取名珊,名字是爸爸起的。爸爸是文化人,他曾对人解释说:人的名字不但是一个符号,而且也是一个希望和寄托,琦、玮、珊看似石头,打磨好了,就是一块块光彩照人的玉石。人也是一样,要想成为有用之材,同样需要社会的打磨和岁月的镂刻。父亲寄希望世上有“点石成金”之术,寄希望他所造化的“三块石头”成为世之珍宝。

爸爸、妈妈是国家干部,他们工作忙,无暇顾及子女,李琦是在托儿所里长大的。回忆童年,李琦说,他最怕的是去托儿所,托儿所管理太严,像小鸟被关进笼子里。被关得久了,他特别羡慕那些没有入园的被称为“野孩子”的孩子,常常站在铁栅栏的里面向外巴望,看他们捕蝴蝶、捉蜻蜓,无拘无束地疯玩儿。渐渐地,他的心“野”了。一次,他偷偷跑出去玩儿,被老师发现,关了两个小时水房。好不容易盼到放学回家,回到家同样没有多少“自由”和“温暖”。爸爸、妈妈工作忙,下班很晚,上班很早,常常是下班回到家,李琦睡着了,第二天上班了,李琦还没有醒来,他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奶奶是家里的“权威”,她老人家家教严,古训也多:家里来了客人要耐着性子听客人说话,不能插言,不能走神;给客人倒茶,茶壶嘴对着客人就是不礼貌;吃完饭要收拾碗筷,擦桌子要往自己怀里擦……稍有触犯,轻则挨训,重则挨打。直到李琦参加工作了,奶奶还絮絮叨叨地对他教诲说:“骡子、马大了值钱,人大了不值钱,要学会做人。”

上学了,李琦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懂礼貌、守纪律、成绩好,老师喜欢,同学也喜欢。小学四年级那年,一夜之间,“红色风暴”席卷全国,喀嚓一下,学校停课了,接下来是一浪高一浪的“革命浪潮”。李琦因为年龄小,没有资格参加“红卫兵”,不知为什么却哭着、闹着加入了“红小兵”队伍。停课闹了两年“革命”,到了1968年,小学算是毕业了,可中学还没有恢复招生,特殊时期、特殊环境的需要,他报名上了小学七年级。七年级的那次期中考试,七门功课他总共考了十四分,被人称为“白卷先生”。那时“白卷先生”不是耻辱,而是荣耀。老师无心教书,学生无心念书,考得好被说成是“只专不红”,交白卷被称为“反潮流英雄”,这就是那个年代在他心灵里留下的记忆。有名无实的七年级上完了,接下来是风起云涌的“上山下乡”运动,“老三届”下去了,他们响应党的号召到“三线”修铁路。当个铁路工人多荣耀,李琦羡慕他们,急切地盼望着那个属于自己的“光荣”。

第二年,轮到李琦下乡了,“风向”突然改变,上面规定知青就地下乡,不再去“三线”修铁路。这个突然改变的政策让李琦那颗沸腾的心骤然凉了半截,他想去修铁路,想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的世界,想离开家越远越好,因为自己面前的世界太小了,家里太让人压抑了。就在李琦哀叹“生不逢时”不情愿地打点行装准备下乡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天,他受母亲之命上街买酱油,路过陕西人民艺术剧院,见门口贴着一张招生布告。心想进去试试吧,他提着酱油瓶闯了进去。祖祖辈辈没出过艺人,自己从小和艺术无缘,这是自己该去的地方吗?虽然走了进去,他自己也觉得荒唐和无望。“朗诵一首诗吧!”这是监考老师给他出的第一道考试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不懂什么叫朗诵,念了一首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再唱一首歌。”这是监考老师给他出的第二道考试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还是唱了这首在当时流行的人人会唱的诗词歌。“三天以后来这里参加复试。”完全出乎意料,他顺利地通过初试并取得复试资格。复试试什么?他不知道,也无从准备,好在心中没有奢望,带着一颗平常心第二次走进考场。轮到李琦上场了,考试题目是以“一封信”为题即兴演一段小品,准备时间十分钟。什么是小品?他不知道也不敢问,不问不懂,问就露馅儿,这的确是让他为难了。还有十分钟就要上场表演了,李琦心中一片茫然。考场的气氛严肃而又紧张,考生们人人都在认真地做着临考前的准备,他羡慕那些有备而来的考生们,他们大都有指导老师助阵。拜师求教已经来不及了一准一能补拙的办法是现场“偷学”。李琦悄悄地来到他们身后,偷偷地听他们议论,偷偷地看他们表演。“李琦,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李琦壮着胆子走进考场。“开始!”李琦从主考官手里接过道具,面对那审视的目光,做了一个长长的深呼吸,自我调整了一下紧张的心态,立即来了灵感,他想到小学时学过的《鸡毛信》那篇课文,便用自己编造的形体语言讲述了那个“鸡毛信”的故事。他的小品演完了,那叫不叫小品他说不清,考官们看懂没看懂他不知道,当他演出结束把那个用作道具的信封交给主考官时,却意外地出现了一个喜剧效果。

“你手里拿的这是什么啊?”主考官问。

“鸡毛信。”

“谁让你送来的?”

“是我们队长让我送来的。”

“你们队长是谁?”

“高传宝。”哗!全场一片笑声。李琦在莫名其妙的笑声中退出考场。

“李琦,你认识那个主考官吗?”

“不认识。”

“你知道他是谁吗?”

“不知道。”

“他就是演高传宝的演员朱龙广。你这一枪打了个十环,祝贺你!”果然不出所料,李琦以机智幽默的即兴表演深得主考官的赏识,他再一次顺利通过复试,出乎意料地跨入陕西“人艺”的大门。十五岁的他,成了“人艺”最年轻的演员。

李琦进“人艺”那年,正赶上批判“文艺黑线回潮”,团里不但没戏可演,就连通常所说的舞台技术用语也要重新过滤,“交流适应”不能说,“规定情景”不能说,这些都是前苏联大艺术家斯坦尼体系,老师们不敢教,学员们无法学,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一混就是三年。

同类推荐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白崇禧传

    白崇禧传

    程思远编著的《白崇禧传——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不评论白崇禧个人的功过是非,唯集中记述其毕生经历。白崇禧曾在北伐、抗战帮助过蒋介石,但又三次逼蒋下野。蒋、白之间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国民党政权从发展、由兴到衰败的历程。
  • 朝闻道 夕不甘死:王朝闻传

    朝闻道 夕不甘死:王朝闻传

    全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了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王朝闻的成长经历。王朝闻半工半读完成了大学学习,从一名雕塑家慢慢成长为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他对艺术的追求、他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他勤俭节约的一生,处处显出大师风范。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2)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神墓

    神墓

    一个死去万载岁月的平凡青年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
  • 道帛

    道帛

    "五界和穿越来的使命。亘古以来就被隐藏有关于大帝和人皇的传说。一切的谜团,迟早都会被破解。"
  • 最佳女婿

    最佳女婿

    人死的时候会有意识吗?会,因为我经历过。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灵吗?有,因为,我就是。重活一次后,发现他有一个美到窒息的老婆,这纠结了……
  • 邪王的沉睡王妃

    邪王的沉睡王妃

    第一次,两人在马车里打起来;第二次,两人在王府里打起来;第三次,两人在皇宫里打起来...她是腹黑无双的翩翩公子,也是四王府里的丑陋王妃,更是一笑倾城的绝代佳人;他是不学无术的纨绔王爷,也是夜幕下的绝顶杀手,更是风华绝代的倾世美男。情深的爷:“王爷,你说过溺爱不是爱,是害!”某爷不悦道:“本王那不是溺爱,是宠爱!”;王妃入府,王府从此鸡飞狗跳;两军阵前,某爷:“天下和命都可以给你,唯有念雪,不能给你”。任他江山如画,只愿携手天涯,但求相守一生,共白发。男主腹黑情深,女主机智聪慧,欢迎入坑!
  • 一品凰妃:王爷,井水不犯河水

    一品凰妃:王爷,井水不犯河水

    最后的最后,他才相信命中注定这一说,上千年的轮回,终究敌不过当初轻言许下的承诺。“不要试着离开我,否则,哪怕是上九天下地狱,拆了那天庭地府,我也要一寸一寸将你挖出,与我生死同衾!”*初遇之时,他救她于铁蹄之下,临了凉凉抛下一句:“脑子不灵,反应迟钝,以后无事少出门。”再次相见,便是花好月圆良辰美景洞房花烛夜,他手持喜秤,轻挑盖头,眸光平淡波澜不兴:“姿色平常,身无二两肉,坊间传闻洛家三小姐爹不疼娘不爱,看来是真的。”她语噎,坊间还有传闻,当今六王爷年过二十未曾娶妻,且容貌丑陋性格怪癖,嫁给他就等于守了活寡。*本想着井水不犯河水,不料刚过回门之日他便娶了个女人回来,还是地位在她之上的正妃。一句话,堵得她心慌。也罢,她不妨养养小草,悦目又怡情。指着老天咒怨无果,终于认命地决定好生做他的妃,殊不知这只是一切计谋的开始。*当一切温情不再,真相昭然,他,终究不再是他。绝望而笑,心底升腾而起的彻骨寒意犹如来自万丈幽冥,唇边笑容却妖冶如罂粟,惊艳了刹那,照亮了芳华。“若不爱我,便放我走。”“就算不爱,你也注定只能是我的女人。”情缘三生,何处繁华笙歌落,沧海万倾,唯愿一生为一人。*深情腹黑无限,结局一对一,亲们别忘了“加入书架”哈。
  • 冯仑决策万通的66金典

    冯仑决策万通的66金典

    《冯仑决策万通的66金典》内容有野蛮生长:伟大是熬出来的,坚持就是胜利;经营决策:从多元化到专业化的转变;品牌效应:立足于加强自身,而不诉诸于外在宣传;文化建设:守正出奇,生命力越久就越有价值等。
  • 薄情囚后:妃成帝妻

    薄情囚后:妃成帝妻

    她是九州大陆名震天下的暗夜家主,雷厉手段,武艺精绝。清绝冷厉的她,执一双血瞳,却堪不破爱这场棋局。三年失忆,让她处于安乐不愿醒来,待到梦回她才知自己放不下的责任。面对一场场迫害,身中蛊毒命不久矣,硬闯皇陵险象环生,在各种势力间周旋,在皇权贵族中游走。他是姜阳皇朝最受宠的三殿下,温润谦逊,骨子里却淡漠如冰。若水不争的他,用尽千方百计,只为挽回心中的悔。
  • 拾不起的琐碎

    拾不起的琐碎

    20—30岁是一个人的黄金十年,以后大半辈子的工作生活几乎是对这十年的发展和补充。这十年,我们坚守善良与真诚,不忘初心,满怀梦想,努力前行,追寻幸福。这十年,记录了我们朝气蓬勃的青春,承载着我们美好快乐的回忆。回忆是如此美丽,值得灵魂为之粉身碎骨!本书借助朴实的文字,开启尘封的记忆,记录这十年一些美好的时刻和快乐的瞬间,送给曾经的你,送给未来的我,送给慢慢变老的我们。本书的主题是情,亲情、恋情、友情、师生情、同学情……正是这些情,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
  • 领证吧,我的夙先生

    领证吧,我的夙先生

    十几年纠缠,只差一纸婚书。她从未想过嫁他,他却步步紧逼。她怒:“夙墨澈,你未婚妻找你!”他笑道:“我的未婚妻难道不是你?”“我是姓陌,请去找左千雪!”“恩!”她刚想松口气,谁知他说:“你的正版,她是盗版,所以还得找你!”天啦,身份被占用就算了,可是这个未婚夫她可以一同打包退货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告诉我该如何爱你

    告诉我该如何爱你

    本书收录了青年作家多多的经典短篇小说。繁忙的都市生活,封闭独立的自我,时常让我们忘记了如何表达爱,向爱的人倾诉内心的情感。作者借助文字,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去讲述发生在都市生活中你、我、他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