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200000005

第5章 故乡漫笔

那一条运河,那一株树故乡,我时常想起你的那一条运河,那一棵树。

我的会游水、会登高,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呀--我怎么能忘记这一条运河,这一棵树。

运河里的水是澄清的,运河边的树是碧绿的,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河里就会发出细小的涛声,呼唤着像我这样的孩童的心。

运河,你也曾感到过寂寞吗?

那一棵树,是江南最常见的柳树。儿时,村野顽童哪懂得绿化的重要呢?只是高高兴兴地折一枝刚刚长出新芽的、毛茸茸的柳丝,在运河边上奔跑着、婶戏着,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那样高兴--仿佛是为了这新芽的发生,也仿佛是为了这运河的开冻……

“知了”叫个不停的时候,就是我们下水的时候,一只手抓着芦苇,一只手去摸螃蟹,肩膀上背一个蟹篓子,每天都是满载而归的。

柳树上忽而有喜鹋做窝了,一对喜鹊从很远的地方衔来干树枝,花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筑成了一个黑乎乎的圆圆的小房。村里的大人曾警告过我们:“喜鹊窝是不能碰的,这是吉利的鸟!”我们光是在树下看,看軎鹤怎样探头探脑的往里钻,后来实在忍不住了,便上树看个究竟。哪知道喜鹊窝太高,瘦瘦的柳树枝经不起我的折腾,一下子断了,我和喜鹊窝一起掉到运河里了!那一天傍晚,两只喜鹤在这棵柳树上空转了好几圈,高声地叫着,声音越叫越凄凉。我的;回心也有点儿疼了:今夜,它们住哪儿呢?而且这喜鹊窝里的几个有着花纹的小蛋,也都打碎了,那是它们的孩子呀!……故乡,运河,你们还记得吗?--我儿时的劣迹。

故多漫笔现在,每当我回到家乡,经过这一条运河时,都会想起这一切的。聊以自慰的是:我多少慊得一点人生与爱了。我再也不会用自己的手去让那些小鸟无家可归了!那一片帆影,那一根纤绳运河里,有一片帆影。

运河边,有一根纤绳。

有一个夏日的傍晚,火烧云把运河里的水染成了金黄与橘红色--运河里也是一个天--我有趣地看着、想着。

运河里的天抖动了,夕阳与云彩顷刻间都在变形后化开了。一片帆影正慢慢地飘来。

拉纤的是谁?是我邻居的好公。

他早就有点儿驼背了,莫非就是这样拉纤拉成的驼背吗?

他弯着腰,弯得那么低,他拉着一只船呀!我走过去,像好公一样恨不得爬在地上,一起拉着纤绳。那是我第一次感到肩上的沉重,第一次因为劳动而流了很多的汗……

后来,我跟妈妈一起拉过纤,推过小车。

后来,我自己单个儿挑起过卖梨膏糖的小担儿。

后来,我离开故乡求学、当兵。

后来,我开始了笔墨生涯:用我的农民的手,写一点土里土气的乡村和田野的文字……

我总是忘不了这一片帆影,这一根纤绳。

我在后来,无数次地去过海边,看见过各种颜色的、大大小小的风帆。

我在海边上寻觅着,像少年时代苦苦地寻找灵感一样,寻觅着--我惟恐失去了那一根曾使我懂得生活的纤绳……

我的老师,我的第一支钢笔我要上学了。

我的为我守寡终身的母亲因此而受尽了嘲笑:“读书有饭吃吗?还不如在家种地挣一份口粮,这寡妇真想不开!”我的母亲什么也不说,为我做了一身芦花格子的粗布新衣,缝了一只芦花格子的粗布书包,把我送进了学校……

我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是献给新学年的,现在想来里面能称为诗的,也就是母亲告诉我的两句老古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我的语文老师--这是个年过五十、时常穿着一件旧长袍的老先生--竟然表扬了这首诗,还说;作家和诗人都是这样写出来的。

我木然了,不知道什么叫作家、诗人?下课后,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从抽屉里摸出一支钢笔,说:“这是几个月前别的同学捡的,一直没有人领,送给你,好好写诗。”这是我的第一支钢笔。

平时,因为家境贫寒,只能用铅笔,很短很短的铅笔头也舍不得扔掉--用芦苇壳绑住还可以写的。我终于有一支黑亮黑亮的钢笔了,心里高兴了好几天。

但,一个星期后,因为跟小伙伴们在一起玩“猫捉老鼠”,这一支钢笔却被我自己弄丢了。我哭了。

更使我伤心的是,在我升入初中,于暑假回母校看望我的语文老师时,别人告诉我,他因为在反右派运动中挨了批,上吊死了,就死在他生前执教过的、我坐了一年的教室里。

教室的门紧锁着,我只能在窗户外面往里看。一切都跟原先的一样,惟独没有了我的老师。

如今,不管我用什么样的笔写诗时,总会想起他,想起他给我的那一支钢笔。

他一定会得到平反昭雪的。

他在我的心里,从来都是慈祥的。

他是我记忆中的故乡的一个侧影。

无边无际的芦荡,是我的摇篮故乡到处是芦苇。

无边无际的芦荡,是我儿时的森林,也是我的摇篮。

那时,我们去芦荡里玩,就跟现在城市的孩子去公园里玩一样兴高采烈的。不同的是,现时的孩子都是由父母手拉着手去玩儿的;我的童年时代,却是像野鸭子一样自己飞翔的。

芦荡里可以挖又白又嫩的芦根吃。

芦荡里可以捉鸟。

芦荡里有各种水草,各种不知名的野花。

一走进芦荡就有迷路的危险:满眼都是芦苇,分不清东西南北,因此,我们过去的时候一边走一边折一把芦苇作记号--以便撤退时不致迷失方向。

芦荡里最壮观、最惊险的场面,要算是涨潮时的景象了:先是涛声,后是浪头,一层一层,前呼后拥而来!每逢这种时候,我们一边落荒而逃,一边兴高采烈,幼小的心灵里好像有一种渴望得到了满足:这才是生活呀!这才叫有趣呀!我们逃到堤岸上,光着脚,盘膝而坐,看潮水在顷刻之间离我们越来越近,芦荡成了一片汪洋,只有几片芦叶在水面上时起时伏,那些小鸟惊恐地盘旋着,为它们的一个小小的窝的失去而悲哀--这潮水,却勾起了我的最早的联想:它们是怎么来的?又流向何方?那些被多少次潮汐淹没过的芦苇,为什么在潮退之后依然是站立着的呢?……

后来,我知道了长江的伟力深远、芦苇的纤纤风骨……

芦叶是绿的,芦花是白的芦叶是绿的。

芦花是白的。

我在小的时候,似乎从未注意过芦花是几时开的?又是什么颜色的?我只知道把芦叶折成芦哨--可大可小,要视芦叶的大小而定,小的能吹出洞箫声,大的就像一只小喇叭。十几个小伙伴,一人一只,在四野上来回地走,来回地吹,可算是很有气派了!现在想来,那时因为幼小,心灵没有重压,这芦哨的歌声大概也是轻松而愉快的……

这是田野的奏鸣曲吗?

这是乡村的交响乐吗?

这是一支绿色的乐队,这是一群幼小的歌手。故乡呀,我曾为你唱过很多的歌!折芦叶船也是极有趣味的,有的是小舢板,有的像宁波船。放到运河里,让它们随风漂去时,也曾萌生过这样的愿望广什么时候,我也可以远走他乡呢?”但,芦叶船很快地被小风小浪吞没了,我的心里稍稍有点难过。芦叶船不也是船吗?

后来,我读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时,被他的一些诗句打动了。他说,生命也像是一只只小船。

我想起了儿时玩过的芦叶船。

我希望自己也像是一只芦叶船。

它是细小的,却是绿色的。

绿色的生命的小船呀!使我感到内疚却是那一束束雪白的芦花:在先前几乎没有注意到芦花竟是白的。前几年,我在一个冬天匆匆回乡又匆匆吿别,母亲送出家门时站在芦苇旁掉泪,回首间,我才发现:芦花竟和母亲的头发一样,是一团雪白。

都是母亲的花呀!冬小麦,在厚厚的雪被下寒风凛冽,霜降大地的时候,在我的故乡,冬小麦的叶片却是自豪地摆动着的。

土地冻结了,硬得跟铁一样。

冬小麦,因为是绿色的小生命,便傲然地站立着。

很快,下起了鹅毛大雪,田野里是一片银白色。

我奔到田野中,用一双小手把雪扒开,我担心冬小麦会冻死,但我终于看见:它们依然站立着,依然是绿的。

冬天里的一个最温柔的梦,一个关于春天的梦,在雪被下悄悄地隐蔽着……

这个梦,惟独这个梦,却不会在大地醒来的时候逝去。相反,那绿色会长高,会扩大,会走到农家的篱色上、树梢头,会供进孩子们心里。

春天到了!故乡的春天到了!芦苇要重新长出绿叶,那么,我的母亲的头发还能变成青丝吗?

1982年8月记于崇明。

1982年12月写于北京。

同类推荐
  • 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

    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

    本书从资料搜集入手,于正史之外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判断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分析现代以来知识分子的命运。1949年前相对论传播及对中国知识界的影响,从院士到学部委员折射出的1949年前后知识精英与国家之关系,一本国文教科书酝酿的现代文学教材模式,一个小说细节预示的百年中国文学之“赵树理悲剧”,《文艺报》讨论、《文汇报》专栏反映的当代文学转型过程,北京大学《红楼》杂志与“文革”后期《朝霞》杂志呈现的政治理想和文化品质,以及王瑶学术道路中的“陈寅恪影响”,70年代初访华的西南联大知识分子何炳棣、杨振宁等人的家国情感……一切发生过的历史,无论当时或后人如何评价,这些历史本身都具有研究价值。
  • 共和国之最

    共和国之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积弱百年的文明古国,从此开始了充满希望的新纪元。今天,历史推进了半个世纪,共和国经风雨而茁壮,历磨难而弥坚,以崭新的姿态迎来了它的五十华诞。回顾半个世纪的历程,可谓风云变幻,波澜壮阔。
  • 两生花

    两生花

    沈星随笔的第一个文学亮点,是对自己初恋的描述。一个大一女生对于一个大帅哥的单相思,她写得非常节俭。例如,哪一天大帅哥又打篮球了,她会主动地把全寝室打开水的任务全都承担下来,因为去水房的小路要经过篮球场。——这很普通,不普通的是,她一趟趟地走,居然红着脸却不看篮球场一眼。又如,当大帅哥终于发现这个小妹妹的心理,便约她一见。她看着他,他却避开目光,只说自己已经有女朋友了,说完还是不看她。她自始至终一直在笑,笑到最后,笑出两行泪,却还在笑。为什么在任何人都没有发现的情况下,提着水瓶来来往往一下午都不看球场一眼?为什么明知自己已经失恋却始终在笑?这些怪异,就包含着文学意味。
  • 快乐地爱自己

    快乐地爱自己

    本书为杂文集,所选精品篇章包括抒发人生感悟的“快乐地爱自己”、“可不可以不完美”;抒写甜蜜爱情的“爱情牙语”、“九十年前的恋爱”,关注生活生命的“赌里人生”、“留住幸福的时光”,关照亲情友情的“高中家长”、“母亲在1978年”、“陪父亲洗澡”等,平实而寓意深远。作者年志勇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天下》《洗牌》《命门》构建了中国通信业的激流三部曲,为读者喜爱。
  •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沈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沈阳的战役中,前苏联红军不但把东北交给了国民党军队,而且还向中共发出了最后通牒。抢地盘蒋介石空降十几万大军,摆脱逆境毛泽东转攻东北中小城市。三年磨砺解放军终于强大起来,林彪最终打败了杜聿明……
热门推荐
  • 苍茫歌

    苍茫歌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无数人沉醉在岁月的梦幻之中。他为了九龙神土本承诺不再回首,却还是抵不过岁月的流连和牵绊。九龙神土,天道阁,天谴时空,无极宗,七界,梦幽谷,幽雪神城......无数的势力被卷入到世界的纷争之中。天漠,乾坤刃,上古七大神器,风尘珠,时空宝藏,苍茫七星.....一个个可以拨弄天地风云的宝物齐聚世间。
  • 如果爱,它就在那里

    如果爱,它就在那里

    爱是人这一生都不能放弃的美好,只要你懂了爱,不管是什么形式,它就在那里,你只需静静地等待吧!我知道人一生三种爱莫过于亲人之爱、朋友之爱、伴侣之爱!人的内心深处的爱应该是泛滥的,很多时候我们会问自己什么是爱?我写这部小说就是想与更多的人分享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女孩是怎么一步一步去怀疑爱、排斥爱,到最后去珍惜爱。
  • 天价巨星追妻记

    天价巨星追妻记

    能够与你相遇,是我的幸运,亦是你的幸运,因为在人人茫海中,可以找到值得自己用心去呵护的人,是千万分之一。
  • 有座小饭店

    有座小饭店

    强行安插的时代,重获有限的生命,人应该做些什么?已知结局的故事多半索然无味,明晓死期的人生可否花样百出?谨小慎微,蹉跎一生;或是张牙舞爪,践踏历史?不如,做做美食,过过日常,如何不是一辈子呢!无人上高楼,有座小饭店。竭诚欢迎您的到来!
  • 拐个校草来恋爱

    拐个校草来恋爱

    自小认命不认输的优娴历经的生活的磨难,与妈妈相依为命。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生活着前路回有光明的。可为了筹备男朋友袁健的工作押金优娴不得不租自己的房子出去,她的房子所在位置的租金少之又少。就打起了经常与她作对的有钱校草的主意,一场凄美的爱情又随即萌动了······
  • 冷傲老公,我不嫁你

    冷傲老公,我不嫁你

    离家三日,被家里的爹妈告知自己和全国最冷最嗜血的军官定了婚,肖素素一个冷颤,她不要被虐死或冻死。于是乎,肖素素伪装身份把自己送到那冷血军官的面前,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取消婚礼。计谋篇——“你看我比你未婚妻长的好看吧!”某女一个媚眼抛过去。某男冷冷的瞟了一眼,“没见过她本人,不知道!”美人计,失败!“你看我比她有情趣吧!”某女衣着性感的紧身衣,努力做着各种诱人动作。某男斜视一眼,“胸有点小,屁股不翘,其它地方还勉强。”诱惑计,失败!“你看我够爱你吧!”某女指着操场上那一排排宏伟的由塑料花编制的‘ILOVEYOU’。某男微微蹙眉,某女窃喜,难道成功?“破坏环境是不道德的,明天把操场打扫干净。”某男转身离去。真心计,失败!摊牌篇——“女人,你到底想怎样?”某男咆哮。“我想你解除婚约和我在一起!”某女手叉腰,一副不怕死的模样。某男阴笑,“这是你说的。”随后扑倒某女!某女,‘呜呜呜.....她不是这个意思!’最后的最后,婚约是解除了,但是肖素素肚中貌似已经有了某男的种,这辈子是休想再逃掉了。——蝶儿新文《黑道王妃本流氓》做惯了黑老大,一朝穿越为小奶娃,最关键还是被抛弃的!紫兰青在第一时间决定一定要傍个大款!看那毛头小鬼一身华丽的锦衣,身后还跟着两个恶奴,紫兰青眼珠一转,就他了!当七岁的他捡到刚出生七天的她,看着她那双乌黑发亮不断转动的眼珠,于是他开始以爹爹自称!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冷傲老公,我不嫁你》
  • 我的青春是一场烟花散尽的漂泊

    我的青春是一场烟花散尽的漂泊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蒲宁的经典散文集,其中收录了蒲宁不同时期的散文代表作,分为自然抒情、自述生平、人物散记三类。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抒怀抱负,寄情自然,作者都以浓郁的情感溶入文字之中,这些作品表达了蒲宁对自然、对亲人、对爱情和对周围世界的丰富感受,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文学鉴赏价值。
  • 狂妃当道王爷请接招

    狂妃当道王爷请接招

    【玄幻言情《天降冥妃太抢手》已经开坑】六年前,她从陈国最受宠爱的小公主变成了阶下囚。在黎城阴暗的地牢中,那人用修长的手指亲自将这世上最毒的药丸送入她口中,俊秀的面容上却笑得如沐春风。当天晚上,她大病一场。三日之后,她从陌生的床帐内醒来,睁着一双澄澈如泉的眼睛望着他,白皙的小脸上满是惶恐。“这里是哪儿?你是谁?”“这里是黎城,我是……”他站在床边望着她的样子看上去依旧温文尔雅,却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顿了一顿。她歪着脑袋坐在床上疑惑地望着他,静静等待他的回答。他幽深如墨的的眸子望着她沉吟片刻之后勾唇莞尔一笑,伸出微凉的指尖扶了扶她细致的面颊。“我是你的远房表亲,你可以叫我昀哥哥。”从此,她与他朝夕相伴,一过就是六年。六年后,他落入她精心设计的圈套中,伤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鲜血滴落在他洁白的长袍上犹如一朵朵盛放的罂粟,衬着他温润的笑颜显得格外妖娆。他用那双依旧温润的眸子盯着她一动不动,缓缓凑近她耳边轻声问:玥儿,这就是你想要的么?
  • 西边雨

    西边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山唱山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懵懵懂懂的婚姻,到底改变了什么?随手涂鸦,不知所云……
  • 陈果夫全传(上)

    陈果夫全传(上)

    陈果夫是国民党历史上主持组织与人事管理工作时间最长的人。在国民党党务和用人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是蒋介石的重要亲信。陈果夫和弟弟陈立夫先后交替担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组织部长多年,从蒋介石崛起开始,陈果夫与陈立夫兄弟就一直是他的心腹和左右手。二陈为蒋氏出谋划策,规划中统局清除反对势力,终致开创出蒋家天下陈家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