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200000004

第4章 旅途(2)

但,就是这陌生却吸引了我,到了那时我才知道,我是多么希望了解这陌生的世界,为此,我下决心在武汉流浪一阵。

我的姐姐因病要回故乡了,我死活不愿意跟着她回去,我让她告诉母亲,我要在这里挣钱养活自己,我不能再吃母亲的一点口粮了(她总是省着给我吃)

我和姐姐挥手告别了。

我在这个城市的惟一的依靠,像船帆一样漂走了。

我找到了一个盖房的地下包工队,在那里打杂。所谓打杂是做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刚去的第一天,带班的一个大汉对我说小伙子,不能怕吃苦,坐牢的都还有规矩,新来慢到就得扫地倒尿!”我是专门挑砖的,从来没有挑过的担子居然也挑起来了!每天得一元八角钱,因为没有粮票,要买高价食品吃,刚好能吃饱。

几天后,这个包工队里的很多人都开始跟我打招呼了,我在休息时候拿出笔记本写几行诗的时候,总有几个青年人围着看。

那个胖胖的大嫂,每天都从装得满满的饭盒里匀出一部分给我吃。

有一个跟我一样砖的小伙子,总要从我的担子里搬走好几块,并且吿诉我偷懒的窍门:半天拉十回八回尿,就少挑好几担。有时,他还摸出一支烟给我:“解解闷吧!”经常有说不出名字的同伴给我粮栗,给我穿破了的球鞋。

我的肩膀挑砖挑肿了,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的。我自慰着:高尔基在小时候不也流浪过吗?他在船上遇到的那个大胖厨师,我身边不有好几个吗?

然而,晚上--每一个晚上对我来说都是漫长的。我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我从一个门洞走到另一个门洞,我在路灯下借着微微的光写诗,但,我也孤单、寂寞,我哭过,我想念母亲……

我在街上走大半夜,然后在一个门洞的角落里坐着睡小半夜。天一亮,我就赶紧回我的包工队去。

在一个梦里,我看见披头散发的母亲在田野上奔跑,呼喊!我不敢再流浪了,我惟恐失去母亲。

我悄悄地告诉了胖大嫂及几个同伴,我要走了,他们给我凑足了路费,把我送到了船上,我们都哭了,胖大嫂流的眼泪最多。

不到一个月的流浪生涯,使我认识了生活与世界的另一个侧面。

我至今还怀念着胖大嫂以及小伙伴们。

后来,我又去过武汉,我寻找着那个记忆中的角落,但,我无法找到他们。

新楼的门窗洞开着。

阳台上的盆花在微笑。

我去当兵了,我爱哨所一年后,我终于又一次出走了。

1962年夏天,东南沿海形势紧张,紧急战备中,我自愿应征人伍,母亲说:“你终于还是走了!”我在全校同学面前作了惟一的一次演说,当我说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时,满场掌声雷动。

送我的亲人、同学都哭了。

他--!知道我是要去打仗的。

那时,我却并没有想到死,我只是希望着走得更远一些,生活不再像刻板一样单调乏味,而对于诗的追求和向往几乎是超过一切的--我要去寻找新的生活,寻找真正的诗。

一到连队,我就渴望着去哨所站岗。

在杭州郊区连绵的山岗之间,我们的哨所像一片云彩那样,飘落在山顶上。

夜,像蓝色的宝石。

林涛,是山野的呼吸吗?

一条白色的带子在山脚下绕来绕去,我断定这是小河,我故乡门前的小河也是这样在月色下像白色的飘带,安详地流淌着的。

还有萤火虫,成群结队地闪闪烁烁。

我知道,每当我站岗的时候,与其说是捕捉敌情,还不如说是捕捉诗意。

我把步枪斜挎在肩上,更多的时间,是在笔记本上写诗。我被查哨的连长发觉了,他笑了笑抚摸着我的脸说:把本子给我。

第二天,我的诗登在连队的黑板报上。

不久,我开始在军内的小报上发表作品了。

我在离开部队近20年后,给《解放军报》写了一首诗,题目叫“哨所,我的摇篮”。

我怎么能忘记那一个哨所呢?

在髙高的哨所里,我长高了!

行军是欢乐的我不怕走路。

行军,对我来说是欢乐的。

每一次移防,每一次长途跋涉,都能使我尽情地领略山色天光。在那样的时候,我便想像着、构思着、欣軎着,我从来不知道行军的苦。

离开营房时,司号兵分成两排扬起金色的号筒,吹着出征的进行曲,我感到自豪。

爬上一座山,穿过一条河,一切都是新鲜的--那粗壮如木的毛竹,那满山遍野的杜鹃,我都是在行军路上看到的。

有时,脚下一朵无名的小小的山花,会使我留连忘返--它是倔强而孤独的,它是在盼着人们的来临吗?

有时,山间的一只展翅的蓝背的小鸟,会教人胸襟大开--哪儿都可以飞翔呀,就看你会不会张开翅膀……

至于夜晚,在寂静而荒凉的峡谷里行走,天上的星星倒离得近了,地上的灯火反而离得远了,于是,从眼前闪过的每一星火花,便格外显得珍贵而明亮--那里是我们借以宿营、做梦的温暖的港湾……

走人生的路,倘若要看真的风景,那是一定要走到山乡和田野中去的!一个老大娘我忘不了一个老大娘--我在浙江德淸野营时寄居过的房东。

她有两个女儿,都已出嫁了。

她很孤独,因而高兴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一个班,住在她的厢房里,她每晚都要端着油灯看我们的被子盖好没有。

老大娘60多岁了,满脸皱纹,看上去岁数要更大些。

她没有儿子,她把我们全当成是儿子了。

因为我最小,便是最受宠的小儿子。

冬天,浙江的山区也会下很大的雪,我们爬冰卧雪回来,大娘都要对班长发脾气:“就不兴等天好了,太阳晒得暖和和的再去练吗?”她为我们烤衣服。

她为我们煮姜汤。

她一边往姜汤里放红糖,一边哭了。

我们帮她挑水、扫地。

我们从食堂里带几块肉夹在她的饭碗里。

有一次,连队会餐,我们吵着要大娘喝一口酒,她果真喝了,她说,这是她平生第一次喝酒。

她有时还悄悄地塞给我两块水果糖。

她知道我们夜间有紧急集合,便把我的书、笔记本都搜走,打成一个包,放在她的床边,说可以少背点东西。

离开野营驻地的时候,我们也是紧急集合走的,大娘闻信起床,知道我们真要走了,再也不回来时,便放声大哭了。

我陪着大娘一起哭。

我想起了当兵时我母亲的眼泪。

我一点也想不起那一包书和笔记本了。

那些笔记本上全是我写的诗的草稿。

有一首诗就是写给大娘的。

我把我送给大娘的礼物,留在她的身边了。

20年了,德清一定是青山依旧,大娘,你还在吗?

人生的旅途总是那样匆忙,有多少美好的印象只能在回忆中重温了!有一个山村,有一只狗太湖边上,有一个山村,有一只狗。

我们刚进驻这个小村庄时,那一只大黄狗一跃而起扑过来,很有点儿如临大敌的味道。我就住在狗的主人家里。

我跟主人还有点生疏的时候,大黄狗总是用戒备的眼光看着我,但,不再大叫大喊了。

我去站岗时,一上刺刀,它就会警觉地把耳朵竖起,看我的动静,判断着这刺刀会不会对它而去。

山村对我们熟悉了,大人小孩都把我们当自己人了,黄狗也开始和颜悦色地摆尾巴了。

它时常嗅嗅我们的枪托,扯扯我们的衣裳,以表示它的友好。

我们去连部开会,它也跟着去。

我们紧急集合时,它第一个站在班长的前面。

它为我们幵路,它会面对每一只山雀和野猫子而大叫不止,向我们报告“敌情”。

谁要生病躺下了,它就整天整夜地陪着你。

我们和大黄狗形影不离了。

但,我们要走了,要到湖州白雀挖大比武的战壕去了。

大黄狗惊讶地看着村里人和我们难分难舍地告别。

我们的挎包里装满了农民送给我们的香喷喷的炒花生。

大黄狗跟着我们走了。

它一边走,一边回头。

它走了五六里地,知道我们不会再回去了,便坐下来,摇着耳朵,表示惋惜。

我们把炒熟的花生放在它的面前。

它不吃,只是看着我们。

我们回头向它挥手,它便大叫几声。

它是在说:再见,我的朋友!……

前两年,我认识了韩美林。他说起狗,说起小动物的可爱,说起“宁画四腿动物”的故事,我的心里溢满了同情的泪水。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人性的人,还有专门整人的人,那么,我的关于这一只狗的怀念,将会随着我的旅途的延伸而继续下去!

1982年10月-11月。

于北京瑚畔斗室。

同类推荐
  • 老舍经典散文全集

    老舍经典散文全集

    本书收录老舍各个时期的散文代表作。老舍的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程浩的文字集。“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程浩去世后,他的母亲整理了他的文稿,共计44万字;除了散杂文,还有小说、日记、诗歌,甚至,还有给优米网的求职信和给作家七堇年的信。这些文字,都写自程浩去逝前的两三年的时间。而此时的程浩,体重不到30公斤,身体严重变形,每一个字都是他一下一下点出来的。他对命运的包容,对生命的反刍,让人无不为之震动。东东枪说,和他相比,我们大多数人活得都太轻薄了。
  •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竖排版)》内容包括:从帝国大厦顶层俯瞰曼哈顿、贺康晓阳四十岁生日、记梦、谒随州厉山神农故里纪念祠、游芒砀山、题刘邦斩蛇处、题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二首)、其一、其二、过宁远古城怀袁崇焕、过二郎山、入海螺沟、随州听编钟古乐、五台山游记、暮游龙泉寺……
  • 倔强的姑娘(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倔强的姑娘(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热门推荐
  • 雨季不言伤

    雨季不言伤

    沈可可遇见顾以诺的那个夏天,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座城堡。城堡里有张士杰,斑马,吴虹萱和奶奶。可那个夏天,她的城堡倒塌了。梦想城堡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一一告别。原本灿烂甜蜜的花季,被抹上了眼泪的酸涩。幸运的是,还有顾以诺的陪伴。原以为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想到,另一番暴风雨却意外到来。关于顾以诺的秘密慢慢揭开面纱……站在十字路口的沈可可,面对属于自己的雨季,该如何转身离开,不诉离殇?
  •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谁能让牡丹开成玫瑰

    谁能让牡丹开成玫瑰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飞了

    飞了

    黎光,女,一九九九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现居北京,从事电影工作。才写完这几个字,思绪一下就混乱了起来,像雨后从泥地里纷纷爬出来的蚯蚓,争先恐后,又乱成一团。一些词汇明明灭灭地在眼前闪过,却抓不住。要表达的东西总像是与自己隔着一棵树,我们围着这棵树绕着圈,追来又追去。我尽力把“自白”表达得清楚些。那天是五月十日,我在街上遛达着。每年的五月十日,我都是这样消耗掉的,我不喜欢这个对我而言是标志性的日子。手机的铃声响了,接,得知我的小说《飞了》终于要发表了。
  • 鬼手娘子

    鬼手娘子

    当傅承宣和陆锦成亲后,收到了一份价值千金的盆景珊瑚。第二天,珊瑚变成了九百九十九颗珊瑚珠,穿成了门帘子……傅承宣:你的手是痒的荒么!败家女人!好好的东西被你磨成这样,有人欣赏我便自挖双目!隔日,珊瑚珠帘被皇宫重金收购!最后的最后,认识那个骁勇善战为人冷漠凶残的傅大将军的人都知道傅大将军的一句名言——和夫人比技术的都是傻逼!
  • 人身损害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权利意识的增强,现实生活中各种类型的侵权纠纷逐渐增多,尤以人身损害赔偿案最为突出。在面对这类纠纷时,由于相关的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很多受害人在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方面感到困惑。为了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人们的法制意识和依法维权的本领,编辑一本人身侵权纠纷方面的普法读物,确有必要。这样一本读物应当采取通俗易懂的活泼形式,同时尽可能涵盖人身侵权方面的各种法律知识,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在这种想法的基础上,我们策划和编写了这本《人身侵权损害赔偿》。
  • 亲情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亲情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本套书全部精选中华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亲情故事》、《感恩故事》、《美德故事》、《爱心故事》、《心灵故事》、《修养故事》、《勤俭故事》、《习惯故事》、《处世故事》、《交际故事》、《读书故事》、《学习故事》、《成长故事》、《哲理故事》、《励志故事》、《爱国故事》、《军事故事》、《英雄故事》、《智慧故事》、《谋略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情深不及白首

    情深不及白首

    新婚之夜,她老公在酒店偷情。夏悠以为姜源是个值得托付终生的男人,却不想被背叛的最彻底。一朝梦破,她不再信爱。索性用钱换情,与叶瑾澈成了饮食男女。却不想是步入了他早就埋好的陷阱,成了他复仇的棋子。还发现了他心中忘不了的伤。夏悠受够了伤害,决心离开,却被他困住不放。他说:相遇是错,相离不能再错。这场游戏若一定要有输方,他宁愿是自己输。但必须在,在她爱上他离不开他完全属于他之后。
  • 惠惠和我的青春岁月

    惠惠和我的青春岁月

    想起惠惠,就不由地想起她十六七岁时在川东一个叫临江镇的小集市上卖自家的土公鸡的情形。大概是因为地处绵延不绝的丘陵的一片广阔的低洼处,一条百多米宽的河流从小镇穿越奔腾而去,这里便聚集了不少的人气——小镇的居民、四周的山民和来自本地及邻近县乡的大大小小的商贩,往来穿梭,给这小镇平添了许多繁荣和兴旺的景象。惠惠就站在这座小镇街道拐角处一家小药店的门口,神情落寞而羞怯不安,一双手一会儿放在嘴边吹吹气,搓几下,一会儿又抻一抻衣服的下摆。
  • 草泽狂歌

    草泽狂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