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100000004

第4章 李渔的戏剧美学(4)

但是,在讨论戏剧真实问题时,人们常常说,戏剧作家不但要解决“必须写真实”的问题,而且还应该解决“怎样写真实”的问题,即戏剧作家怎样审美地掌握世界--怎样认识生活、怎样体验生活、怎样提炼生活、怎样描写生活才能真实地反映和表现生活的问题。这涉及到创作过程中作家(主观)与生活(客观)之间一系列的基本关系,有其固有的规律性。李渔对这些规律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他认真总结了当时(包括他自己)和以往传奇创作中成功的、不太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突破了他世界观中某些落后面的局限和束缚,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所允许的范围内,相当深刻地把握到了这些规律,并进行了比较精彩的阐发,其中有些见解直到今天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戏剧创作过程中,每一个戏剧作家都面临着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究竟是从生活出发呢?还是从概念出发呢?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创作路线。前者是为中外文学艺术史上无数成功事例所证明了的正确的创作路线,遵循它,就能够真实地表现生活、酿造生活,生动地描绘出人的内心世界和独特性格。我国古代许多优秀的文艺理论家都是这样主张的,例如刘勰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李渔之前的叙事文学理论中,也有人明确提出从生活出发的艺术主张,如明代的叶昼。他在评《水浒传》时说:“世上先有《水浒传》一部,然后施耐庵、罗贯中借笔墨拈出,若夫姓某名某,不过凭空捏造,以实其事耳。如世上先有淫妇人,然后以杨雄之妻武松之嫂实之,世上先有马泊六,然后以王婆实之,世上先有家奴与主母通奸,然后以卢俊义之贾氏、李固实之,若管营、若差拨、若董超、若薛霸、若富安、若陆谦,情状逼真,笑语欲活,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呕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亦何能至此哉!此《水浒传》之所以与天地相终始也与!其中照应谨密,曲尽苦心,亦觉琐碎,反为可厌。至于披挂战斗,阵法兵机,都剩技耳,传神处不在此也。”从概念出发,只能是离开生活基础去编造离奇的故事,杜撰违反人情物理的情节,虚构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抒发不可理解、不能与人沟通的情感;以这样的态度去创作,就要走到歪曲生活的道路上去。李渔的戏剧美学思想当然比较复杂,但就他的一些基本主张来看,接近于、或者说倾向于前者,而否定后者。这贯串于他的《闲情偶寄》的《词曲部》和《演习部》的各个方面。

在谈到传奇题材的问题时,李渔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传奇所用之事,或古或今,有虚有实,随人拈取。古者,书籍所载,古人现成之事也;今者,耳目传闻,当时仅见之事也。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所谓“古”与“今”,是指选取题材的范围问题;所谓“虚”与“实”,是指运用所选的题材构成故事、塑造人物的方法问题。在这段话里,李渔的一些具体论点当然不一定恰切;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到李渔的一个重要思想,借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表述,大体接近于这样的意思:创作传奇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来选取题材。要么从古代的现实生活(即所谓“书籍所载,古人现成之事”)中选取题材;要么从当前的现实生活(即所谓“耳目传闻,当时仅见之事”)中来选取题材。但是却不能抛开生活瞎编乱造。这里的基本关系是:生活决定创作,内容决定形式。这也就是李渔在另外的地方所说的:“必此一人一事果然奇特,实在可传而后传之”一一起决定作用的是“事”,即生活本身如何。“事”可传,则可写出好的传奇;“事”不可传,单凭作家的主观也是编造不出可传的传奇来的。李渔还说:“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绣口者也。”--这里更进一步指出,除了“奇事”决定“奇文”这层关系之外,还需作者从“奇事”(生活)中提炼出好的“命题”(即主题思想)。有了好的主题思想,才能有好的艺术形式(“出其锦心,扬为绣口”)。总之,从上述李渔的那些话里,可以体会出其中包含着近似于今天我们常说的这样的思想: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生活和从生活中提炼出好的主题思想,在传奇创作中是第一位的,有决定意义的东西。

李渔是一个“题材广阔”论者。在他看来,从古到今没有什么生活是传奇不能写的,作家可以“随人拈取”。但是,根据在生活中所选取的题材结构故事、塑造人物的方法,却只有两种:或“虚”或“实”。这很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写真人真事和完全进行艺术虚构两种方法。不过李渔把这两种方法截然对立起来,太绝对化,有形而上学的毛病,所谓要“虚则虚到底”,要“实则实到底”,不可“虚不似虚,实不成实”。--对这一点我们姑且不论。眼下我们重点要谈的,是从李渔对“虚”、“实”两种方法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他接近于生活决定创作的基本思想。在谈“实”的方法时,李渔强调“必须有本”,譬如,要写一古人,那么“其人所行之事,又必本于载籍,班班可考,创一事实不得”。显然,这里强调的是传奇要有生活根据。但是,在谈“虚”的方法时,李渔却说可以“随意构成”,可以“幻生”,可如“空中楼阁”,“无影无形”,等等。这是否意味着作家可以离开生活去瞎编乱造呢!李渔并非这个意思。联系到他一贯主张写“人情物理”戒“荒唐怪异”,这里的所谓可以“幻生”,不过是说作者可以进行艺术虚构而已。而虚构的事物,必须“既出寻常视听之外,又在人情物理之中”,不然,就属于荒诞不经的东西,那正是李渔所坚决反对的。因此,作家进行艺术虚构,也还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以生活的自身逻辑为前提。

李渔是承认戏剧创作有其基本原则的,即所谓“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诗文既然有诗文的“法脉准绳”,传奇当然也有传奇的“法脉准绳”。但是,这“法脉准绳”却不是主观自生的条条框框,而是传奇创作固有规律的反映,是客观法则在人们头脑中表现出来的主观形式。如果把这些主观形式(“法脉准绳”)凝固化,僵死化,视之为千古不变的公式,让复杂多样的现实生活服从这凝固了的公式--僵化了的主观形式,那就要宰割了生活,歪曲了生活,戏剧也就失去了真实性。李渔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这个道理,虽然他还不可能有我们今天这样明白和确切的表述。他说:“填词之理,变幻不常,言当如是,又有不当如是者。如填生旦之词贵于庄雅,制净丑之曲务带诙谐,此理之常也。乃忽遇风流放佚之生旦,反觉庄雅为非,作迂腐不情之净丑,转以诙谐为忌。诸如此类者,悉难胶柱。”因此,他反对把某些创作原则视为“死法”,反对“执死法为文”。而他自己也警惕在阐述某种创作原则时,不要“以一定之陈言,误泥古拘方之作者”。这段文字的可贵处在于:李渔似乎已经认识到现实生活纷纭复杂,千变万化;生活中的人物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现实生活有规律,却没有公式;生活中的人物性格,也可以找到形成的痕迹,却没有固定的框子。传奇中的“生”“旦”这些行当一般适宜于表现“庄雅”的人物;而“净”“丑”这些行当一般适宜于表现“诙谐”的人物。但是,面对着现实生活中无限丰富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物性格,绝不可一概而论。“生”“旦”也可以表现“风流放佚”的人物,“净”“丑”也可以表现“迂腐不情”的人物。必须运用传奇中“生”、“旦”、“净”、“丑”等有限的行当,表现生活中无限多样的人物性格;既要注意到角色类型,更要注意到不同人物个性的刻画;把行当变成刻画人物个性的有力手段,绝不能使之成为妨碍表现个性的僵死的公式。例如,生活中某些人物,按其身分似乎应该“庄雅”,但他们却偏表现出“风流放佚”的特点;另一些人物按其身分似乎常常“诙谐”,但偏表现得“迂腐不情”。那么,戏剧是按照复杂的现实生活本来具有的多种多样的面目表现它、按照性格迥异的各种人物的固有姿态描绘他呢?还是按照作家头脑中的主观框框、公式来加以剪裁、修改呢?李渔的基本态度是明确的:尊重生活的本来样子,描绘人物的固有姿态。作家的笔应该跟着客观生活走,而客观生活却绝不能跟着作家的笔任意变态易貌。李渔反对用死的公式剪裁和修改生活,以至使复杂的生活在作家主观的“死法”下就范。

按照生活本身固有的样子真实地描写生活,刻画生活中各种人物的真实面目,就必须熟悉生活,熟悉人物,熟悉人物的语言。李渔说“生旦有生旦之体,净丑有净丑之腔”。作家只有熟悉生活,摸透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语言,才能写得真实、生动;不熟悉,就必定写不真,写不像,违背人情物理。李渔曾批评《玉簪记》中的陈妙常,身分是“道姑”,说的却是“尼僧”语;批评《明珠记》中让一男子侍奉嫔妃;批评《幽闺记》中的“小生角色”说话是“花面口吻”。这都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人物,对他们的生活、语言不熟而造成的。怎样才能把这些人物写得生动真切、活灵活现呢?李渔说:“神而明之,只在一熟。”这在当时确是高见!李渔在另一个地方还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说明熟悉生活对创作的重要。他说,儿时读《孟子》中“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句,对“褐”和“宽博”不理解,而朱子的注释也不能令人心服。后来游秦,亲眼看到当地居民的穿着--“人人衣褐”,而且“其宽则倍身,长复扫地”,才理解了孟子这句话的正确含意,并且发现朱子的注释是错误的。他说:如果不是自己亲游秦地,“亲觏其人”,怎么会正确理解孟子的话呢。而且他联系创作,得出这样的结论:“予始幡然大悟曰,太史公着书,必游名山大川,其斯之谓欤?”由此可以看到,李渔抓住了真实地表现生活、描写人物的关键所在。我们今天不也是把熟悉生活作为创作的前提吗?

只有熟悉生活,写出来的作品才经得起检验。李渔已经意识到,检验作品生动、真实与否,不能以人们的主观“条条”、“框框”来衡量,只能以生活本身的客观实际来“稽考”。如果你写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那么你非得摸熟摸透才能写得真实、灵动,才能被读者通过、批准。“其人其事,观者烂熟于胸中,欺之不得,罔之不能”。观者把你的“摹本”和“原型”一对照,便见出真假、优劣。有的不熟悉现实生活的作者,怕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不真实而被人指摘,就故意写那些虚无飘渺、荒诞不经的东西,这是李渔所反对的。李渔说:“昔人云:‘画鬼魅易,画狗马难。’以鬼魅无形,画之不似,难于稽考;狗马为人所习见,一笔稍乖,是人得以指摘。可见事涉荒唐,即文人藏拙之具也。”李渔提出:“凡作传奇,只当求于耳目之前,不当索诸闻见之外。”这就要求传奇作者必须十分熟悉现实生活,高度真实地描写生活;而且要求作家从“耳目之前”的真实存在着的日常生活去选取题材,不要追求那些“闻见之外”的不真实的怪诞不经的荒唐玩艺儿。

那么,是否李渔认为戏剧作品中的人物故事越平淡无奇越好?当然不是。相反,李渔倒是认为“非奇不传”。这“非奇不传”与前面所说的“只当求于耳目之前,不当索诸闻见之外”不是相矛盾吗?是的,二者是矛盾的,然而又有统一的一面,是对立的统一。这里有辩证法。这里的所谓“耳目之前”的“常事”--日常生活,是传奇创作的起点和基础;这里的“未经人见”的“奇事”一一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是传奇创作的结果,是从前者加工而来的。如果说前者是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的玉石,那么后者则是经过对玉石的雕琢而创造出来的玉人、玉马。因此,李渔所说的“非奇不传”,并非否定了创作须从生活出发的基本原则,而是大体上仍然坚持了这一原则。李渔对“非奇不传”这个命题的具体论述,正是基本上贯彻了这一原则。

第一,李渔认为传奇的“奇事”并非背离人情物理凭空捏造的,而是依据客观规律,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出来的,合理虚构出来的。李渔批评了那种抛开“常事”而硬去编造“奇事”的倾向。当时有人认为:“家常日用之事已被前人做尽,穷微极隐,纤芥无遗。非好奇也,求为平而不可得也。”这里所追求的“奇”,显然是与“家常日用之事”根本对立的“奇”,是违背“人情物理”的“奇”。对这种论调,李渔驳斥说:“世间奇事无多,常事为多;物理易尽,人情难尽。有一日之君臣父子,即有一日之忠孝节义。性之所发,愈出愈奇。尽有前人未作之事,留之以待后人;后人猛发之心,较之胜于先辈者。”接着李渔就列举了日常生活本身所蕴藏着的、并且不断发生、层出不穷的“奇事”的例子:贞女之死节,高僧之坐化,男子之惧内,等等。并且指出,这些日常生活之中的“奇事”,有些是“前人未见之事,后人见之,可备填词制曲之用”;有些虽然是“前人已见之事”,然而“尽有摹写未尽之情,描画不全之态”,后人完全可以“伐隐攻微”,重新深入地挖掘、开拓,发现其中新的意义,制造出“极新极艳之词”。这是一段十分精彩的文字。虽然这里面渗透着许多封建思想和道德观念的陈腐观点,却掩盖不住其中所包含的十分精到十分光彩的美学思想。在这段话里,不但可以看出李渔基本上倾向于现实生活决定传奇创作的根本原则,而且可以看到他大体上认识到:日常生活中蕴藏着戏剧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只等作家去开采、挖掘、发现、提炼,去根据生活所提供的素材进行虚构,创造出符合“人情物理”的戏剧真实。特别可贵的是,李渔已经意识到(尽管可能是比较朦胧地)现实生活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现实生活的向前发展变化是无穷尽的。他认为生活中永远会有“变化不穷之事”,“日新月异之事”;而人的认识、包括以戏剧的形式对生活的把握、认识,也随之无穷无尽,永不枯竭,即他所谓前人未见者,后人见之,前人已见者,后人也可以在新的水平上进行再挖掘,作出新的创造。生活不断发展,认识哪有穷尽的时候呢?戏剧的源泉怎么可能枯竭呢?戏剧的题材和主题,怎么可能“被前人做尽,穷微极隐,纤芥无遗”呢?作家们是英雄大有用武之地,只要到生活中去辛勤耕耘、播种,必然会得到丰收的报答。

同类推荐
  • 跃上葱茏

    跃上葱茏

    本书作者是一位笔耕不辍的学者型官员,退休后仍坚持躬耕文亩,此书便是他近三年的散文随笔精选,共60篇。其中有对工作的思考,更多的是观察社会、品位人生之感悟,不乏史家智慧、学人襟抱、草根情怀。
  •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本书选编杜牧诗作167题共185首,大抵以《文集》为主,其馀各集,凡能断定确为杜牧所作者,酌量选人。编选体例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以《独酌》为界。编年部分按年代排列,未编年部分则按原集顺序排列,先《文集》,后《外集》,再《别集》。入选的作品,一般有题解,具体说明每首诗的作年、写作背景、作品之特色、后人之评价等,但不求面面俱到,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释重点是解决字词难点,说明典故含意,有时略作串讲,对于人名地名,尽量注释清楚。注释文字力求简明精当。
  • 江南墨语

    江南墨语

    本书为近年活跃在网络文学网站的诗人张明友(墨语江南)的诗文合集。第一辑诗歌,收录作者精心挑选的160余首诗歌,以古体诗为主,现代诗为辅。第二辑散文,收录散文随笔34篇,部分采用文言文形式成文,同时辅助每篇的释文,为不可多得的现代文言散文。作者多篇诗文在世界青年华人青春美文大赛中获奖。
  • 所念人,所感事

    所念人,所感事

    我们真的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有时候,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有时候,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和事儿,方能彻底理解生活,方能在旅途中长大。一个城市,几个男女,几段爱情故事,落幕!
  • 诸子学略说

    诸子学略说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
热门推荐
  • 我要抱到你了

    我要抱到你了

    主要讲述每一个不同的主人公的经历和故事。
  • 冲向红袍街(中篇)

    冲向红袍街(中篇)

    后街,原名黄健珑,男,福建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南平市作协会员,《延平文学》编委。主要作品散见于《福建文学》《泉州文学》等刊物,部分作品收入《华夏理学名邦》《映像武延平》等丛书。罗汉习惯在天微微放亮的时候,蹲在天井里刷牙,漱口和吐水的声音大得吓人。一边刷一边看着自己的宝贝,十来盆深山里挖来的野兰花。清晨是兰花吃露水的早餐时间,天井通着天,接着地气,露水微微一点的亮光,像半透明的尘埃,在晨曦中,纷纷扬扬,若隐若现,兰花能看得见,罗汉也看得见。这里每一株兰花来自哪个山涧哪条山梁,他都记得。
  • 阿坝阿来

    阿坝阿来

    该书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川阿坝为背景,带着藏族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个成长性的小故事。其中还包括一幅阿坝的旅行线路图,相信您可以带着这本书有机会用心灵,甚至用脚步亲自行走在阿坝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异的文字。跟阿来的其它长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鲜明的藏族风物人情,“成长性”的内在轨迹,甚至包括一幅阿坝地图,以及到阿坝的旅行线路图,都使这部独特的短篇小说集更像是阿来引领着喜欢他的读者所作的一次从自然到心灵的奇特旅行。
  • 旅游

    旅游

    这是一座小客运站。几间老旧简陋的红砖平房,墙面上既残留着斑斑驳驳的宣传标语,又粉刷着几条鲜艳夺目的化肥广告。平房前边是一块操场大小的停车场。停车场边上散落着几家饭馆、发廊和食杂店,还有许多就地摆卖山货和药材的村民。厕所就在饭馆后边。小李溜进去,一猫腰躲进最里面的一个蹲坑,左右观察了一下,小心地掏出腰里的盒子。盒子有两块肥皂大小,外面印着“咖啡伴侣”的字样,里面装满了乳白色粉末。当然,他知道自己手里的东西不是伴侣。
  • 嫡谋盛嫁

    嫡谋盛嫁

    前世她木夕颜受尽折磨而死,一朝重生,却成了纳兰府的三姑娘,杀子仇人的庶妹。还被赐婚给了神秘莫测的誉王,成了誉王妃,前世情人的皇婶!夕颜只觉得天雷滚滚,这………可………当真是孽缘!夕颜本想搅得纳兰府鸡飞狗跳,结果一个不小心竟让纳兰府断子绝了孙!说好的神秘莫测?说好的清冷高贵?说好的冷酷腹黑?谁来告诉她这么大一只醋坛子是怎么会事?某日某醋王笑得一脸邪魅:“兮儿,这是要趁着为夫不在要爬墙吗?还要爬本王侄子的墙?”某兮:“……”
  • 问道记

    问道记

    一个新时期大学生不小心被传送到一个修仙星球,修仙炼气,得道长生的诱惑让他一步步见识到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而他,一心只想着如何破解传送阵回到地球……当他回到地球,先辈们神秘的布局,让一切都扑朔迷离……
  •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书为《论经济学方法》(“与林老师对话”系列)的第二版,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法问题上与学生的对话记录。作者强调经济学家必须以“常无”的心态,从现代经济学的“本体”,即理性人基本假设出发,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体现了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第二版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教授对本书英文版的评论、学生的感悟以及林毅夫教授论述经济学方法论的文章。
  • 老婆要乖乖

    老婆要乖乖

    她,是黑社会老大的女儿。他,她的父亲是他的杀父仇人。因为妈妈的搅和,他娶了她,自从,开始了“温柔”的一幕。第一天,他在她的面前杀了人。第二天,他说要娶她,并带着其她的女人在她的面前恩爱。第三天开始,他变成了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她在他的魅力下迷失了自己,自从,大伤小伤不断。大婚之日,他的情人在他们的婚礼吞枪自杀,母亲为了报复阿爸给她的难堪,亲手举枪杀掉了阿爸……而这一切都是阴谋……他轻易的掠夺她的心,不费吹灰之力地夺走她的全部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她又该如何选择……爱看宠文+虐文+暴力+缠绵不休+黑势力的亲记得收藏+书评哦!可可简介无能,大家转去看文吧,文绝对比简介精彩!!!亲的支持就是可可的动力,让我们一切期待老婆十八岁(原名藏娇禁屋--地下情)这篇文吧!!!本书可可已写完,大家可以尽量追文哦!!!欢迎大家加入可可的读书群153612960!!!喜欢可可的朋友请收藏我的新书:倾城毒巫婆老婆十八岁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黑帮老婆乖乖爱》
  • 快穿撩人:女配,请hold住

    快穿撩人:女配,请hold住

    穿越!苏默内心其实是拒绝的,但她发现每个世界俊男都有三大特点:颜值满,肾好,他们都喜欢自己!“辣鸡系统!霸道总裁爱上我怎么办?”“忍住!”面对着颜值满满的禁欲系,苏默表示,老娘忍不住!!!苏默:“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熊锦榕:“我绝不会放弃……与你相遇的每一个世界相遇……”【女主设定由弱到强,不喜欢弱的直接跳第一个位面】1:本文女主和男主【1V1】,每个世界的男主。2:由于作者是个蛇精病,逻辑已经被吃掉了,不要强行去找。BUG被吃掉,不要强行去找回!
  • 凉拌菜谱

    凉拌菜谱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是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又享受着养生保健和预防治疗的待遇,那简直是人生的超值恩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