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100000008

第8章 李渔的戏剧美学(8)

我国的艺术向以诗文等抒情性强的艺术形态为主导,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以及从先秦至唐宋的大多数散文,都表现出很强的抒情性特点;至宋,叙事性艺术如戏曲等才逐渐形成、发展。到元、明、清,着重于刻画人物性格的叙事性作品(例如戏曲、小说等)已经十分繁荣。元代的杂剧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等人,很注意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以及《金瓶梅》等长篇小说,“三言”、“二拍”等白话短篇小说,汤显祖的《牡丹亭》等传奇作品,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相应地,在美学理论方面,也注意了人物性格的研究。明代的一些艺术家和理论家已经从理论上强调描写人物的性格问题。例如,王骥德指出:“实甫以描写,而汉卿以琱镂。描写者远摄风神,而琱镂者深次骨貌。”这相当深刻地论述了关、王二人在性格刻画上的不同特点。关于小说中的人物,明代的叶昼在点评《水浒传》时,发表过精辟见解,他说:“描画鲁智深,千古若活,真是传神写照妙手。且《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性急的,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分,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又说:“说淫妇便像个淫妇,说烈汉便像个烈汉,说呆子便像个呆子,说马泊六便像个马泊六,说小猴子便像个小猴子,但觉读一过,分明淫妇、烈汉、呆子、马泊六、小猴子光景在眼,淫妇、烈汉、呆子、马泊六、小猴子声音在耳,不知有所谓语言文字也。何物文人,有此肺肠,有此手眼!若令天地间无此等文字,天地亦寂寞了也。”清初,金圣叹对人物的个性描写问题,也曾有十分精彩的阐述。他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称赞《水浒传》中写三十六个人,“便有三十六样出身,三十六样面孔,三十六样性格”,“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又说,《水浒传》之所以被人“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而“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李渔吸收了前代和他同时代理论家们的优秀思想观点,在戏剧美学领域出色地论述了人物性格的个性化问题。当然,一般地说,一切艺术都必须个性化;戏剧则尤其需要个性化。为什么呢?一位很有经验的戏剧作家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在长篇小说里有时可以容许一些无关紧要的文笔,也可以去描写大自然的景色等等。在剧本里却不行。在这里,人,--是作家心目中惟一的客体。”既然如此,那么戏剧家就必须着力刻画人物,描绘出各种不同的鲜明性格。如恩格斯所说:“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李渔正是善于继承和总结前人及其他艺术门类的经验,用来说明戏剧的描写人物和刻画性格,他一再强调,戏剧家创造人物形象,要“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使浮泛”。李渔的强调个性化,是从戏剧的特殊规律出发的。戏剧的刻画人物,不能像小说那样可以从第三者的立场进行直接描绘,而基本上是采用两种手段:一是人物的台词--在话剧中是对话和独白,在戏曲中是唱词和宾白;二是人物的动作(行动)。就是说,戏剧家不能跳到舞台上去直接向观众讲话,向观众描述人物的性格特点,而只能隐藏在舞台背后,让人物通过自己的台词,通过自己的动作,把自己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个性特点,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或高尚、或卑下的灵魂,自己整个的内心世界,在观众面前自我暴露出来。因此,戏剧要想刻画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就必须特别强调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和人物行动的个性化。舍此二者,戏剧创作必然失败。李渔也正是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在人物语言方面,他要求“生旦有生旦之体,净丑有净丑之腔”,“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例如,小生角色不能操花面口吻(如李渔批评《幽闺记》中的陀满兴福),道姑说话不能用尼僧字面(如李渔批评《玉簪记》中的陈妙常)。而人物的行动,也必须符合其性格发展的逻辑,带有他的个性特点。李渔认为《琵琶记》中伯喈与牛氏赏月的一段描写是个性化的(顺便说一句,这里的写景也是写人,即刻画个性):“同一月也,出于牛氏之口者,言言欢悦;出于伯喈之口者,字字凄凉。一座两情,两情一事”。“牛氏有牛氏之月,伯喈有伯喈之月;所言者月,所寓者心。牛氏所说之月,可移一句于伯喈,伯喈所说之月,可挪一字于牛氏乎?夫妻二人之语犹不可挪移混用,况他人乎?”在现实生活中,凡是活的、具体的人,不可能有两个个性完全一样的,总是呈现着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状态。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也应该保持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那种生动劲儿、鲜活劲儿,保持那种水灵灵的生气,那种丰富、多样的状态,只是经过戏剧家的选择、加工、个性化,人物性格对比得更加鲜明些、突出些。

如何才能将人物的个性描写得突出、鲜明呢?李渔进一步指出,关键在于为人物“立心”“无论立心端正者,我当设身处地,代生端正之想,即遇立心邪辟者,我亦当舍经从权,暂为邪辟之思。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就是说,要深入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掌握各种人物的心理特点。例如前面李渔所说《琵琶记》中写伯喈与牛氏,就因为作者比较好地掌握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因而写出了不同的性格特征。即使他们面对着同一个月,“牛氏之月”也不同于“伯喈之月”,这是他们的心境不同所致:“所言者月,所寓者心”。写出了不同的“心”,不同的性格也就随之而出。所谓“心”,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就是“神”,“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写心”,也就是“传神”,即描绘出各种人物的不同的内心世界。只有准确地掌握了并且描绘出人物的独特的精神面貌,才能表现出人物的独特的个性特点。关于这一点,清代的沈宗骞曾经说过一段很有见地的话:“……以天下之人,形同者有之,貌类者有之,至于神则有不能相同者矣。作者若但求之形似,则方圆肥瘦即数十人之中且有相似者矣,乌得谓之传神?今有一人焉,前肥而后瘦,前白而后苍,前无须髭而后多髯,乍见之或不能相识,既而视之,必恍然曰,此即某某也。盖形虽变而神不变也。”在“写心”、“传神”、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一点上,绘画(特别是人物画)与戏剧是相通的--只注重写人物的外貌,是表现不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的;只有深入挖掘人物精神世界的宝藏,准确把握人物心理活动的特点,才能创造出个性鲜明突出的人物。戏剧的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较之其他艺术样式,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或许可以说是优点:它的主要媒介和手段是演员,是有着活的灵魂,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是神明聚会的人。演员可以现身说法,用台词和动作直接把人物的灵魂展露在观众面前,把人物的心解剖给观众看。这一点不但与小说、散文、诗、词不同,与音乐不同,与绘画、雕刻不同;而且与其他表演艺术如歌唱、舞蹈也不同。因此,戏剧家必须善于利用戏剧的特点和优点,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演员必须以自己的台词和动作,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在神情。李渔对此特别重视,他认为,演员“唱时以精神贯串其中,务求酷肖。若是,则同一唱也,同一曲也,其转腔、换字之间,别有一种声口,举目回头之际,另是一副神情。较之时优,自然迥别”。所谓“以精神贯串其中,务求酷肖”,主要是酷肖其内在神情,把人物演活。如果演员“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这就是“死曲”而不是“活曲”。“死”与“活”,关键在于能否传神。只有传神,才能变“死曲”为“活曲”,才能刻画出个性鲜明的人物。

而且,只有传神,只有酷肖其内在神情,才能产生持久、强烈的艺术魅力。个性鲜明突出的戏剧形象之所以为人们所喜爱、所欣赏,之所以能够产生强烈的审美力量,主要不在于其外貌,而在于其内里,在于其具有独特的内在的美。所谓要为人物“立心”,要“传神”,就是要挖掘和表现人物形象的内在的美。当然,对戏剧来说,艺术形象的外在美也不容忽视。但,以美的外形骗人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如果只注意外在美,那么给人的美感将是浮浅而不牢靠的;只有外在美与内在美相统一,而且着重表现内在美,那美感才深刻、扎实、持久而强烈。重视内在美,是李渔一贯的、也是十分可贵的思想。李渔认为,一个形象的美与不美,主要看其内里,而不是只看其外表,重点在内容,不在形式,“在中藏不在外貌,在精液不在滓渣”。他在《风筝误》传奇中借人物之口谈到美人的标准时,把这个思想表达得很明确:美人的美与不美,有三个条件:一曰“天姿”,二曰“风韵”,三曰“内才”。有天姿而没风韵,像个泥塑美人;有风韵而没天姿,像个花面女旦;但是,天姿与风韵都有了,也只是半个美人,那半个,要看她的内才。在《闲情偶寄》的《声容部》中,李渔也谈到了类似的思想,不过其中夹杂着一些庸俗、低级的东西。李渔说,古云“尤物足以移人”,主要是指她以内在的“态”移人,而不是以外在的“色”移人。倘只是“色”,那么,“今时绢做之美女,画上之娇娥,其颜色较之生人,岂止十倍,何以不见移人?”李渔强调:“态之为物,不特能使美者愈美,艳者愈艳,且能使老者少,而媸者妍,无情之事,变为有情”。李渔在《声容部》“态度”条中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记曩时春游遇雨,避一亭中,见无数女子,妍媸不一,皆踉跄而至。中一缟衣贫妇,年三十许,人皆趋入亭中,彼独徘徊檐下,以中无隙地故也。人皆抖擞衣衫,虑其太湿,彼独听其自然,以檐下雨侵,抖之无益,徒现丑态故也。及雨将止而告行,彼独迟疑稍后,去不数武而雨复作,仍趋入亭,彼则先立亭中,以逆料必转,先踞胜地故也。然亿虽偶中,绝无骄人之色。

这位“缟衣贫妇”,比那些“踉跄而至”,急促告行的女子,更觉可爱。其原因,不在她的外表出众,而在她的神态动人。李渔用这个故事说明:内在的神情较之外在的面貌,对于审美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其次,李渔认识到,戏剧形象之能否产生强烈的审美力量,还在于它能否“传情”,能否具有充足的“动情”力。既然戏剧是以活生生的人(演员)、以充满感情的人为主要媒介和手段,那么就应充分利用这最善于“传情”和“动情”的媒介和手段,产生强大而深刻的审美力量。

没有情感便没有审美,这已经是常识。情感性和形象性一样,是审美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中给艺术下定义时,就强调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传达感情。他认为,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普列汉诺夫虽批评了托翁此说的片面性,并加以补充和修正,但他也并不否认艺术的情感性特征。重视情感性,也是我国古典美学的优秀传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成为我国美学理论中最流行的话之一。李渔重视“神”,同时也重视“情”,他常常把“神情”并提。例如,前面我们引述过的李渔的话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使当日神情,活现氍毹之上”;“一笔稍差,便虑神情不似”;演员唱时“俨然此种神情”;等等。的确,在戏剧中“神”与“情”几乎是不可分的。然而二者又有区别。“神”,主要是指人物形象的内在精神;“情”,虽然也包括人物本身的情在内,但常常更侧重于作者寄托在形象中的感情,而作者的这种感情也客体化了,成为人物形象的一部分。有时看起来作者是在客观地描写人物形象,然而,情已融化其中了。作者的情,主要就是通过形象传达出来的。李渔非常重视“传神”在发挥戏剧审美作用中的重要价值;同样地,他也非常重视“传情”在戏剧审美作用中的重要价值。李渔认为,写戏和演戏都需要传情。一方面,作家写戏必须饱含着感情。李渔在《(香草亭传奇)序》中指出,一部传奇之能否流传,有三个条件:“曰情,曰文,曰有裨风教”。他把“情”放在首位。李渔说:“从来游戏神通,尽出文人之手,或寄情草木,或托兴昆虫,无口而使之言,无知识情欲而使之悲欢离合,总以极文情之变,而使我胸中垒块唾出殆尽而后已。”李渔的“寄情”、“托兴”之说,是继承了古典美学中所谓“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发而为文”的思想;而明代的理论家李贽对他有直接影响。李贽说:“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既已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于天矣,遂亦自负,发狂大叫,流涕恸哭,不能自止。宁使见者闻者切齿咬牙,欲杀欲割,而终不忍藏于名山,投之水火。”李渔所谓“使我胸中垒块唾出殆尽而后已”,正是这个意思。另一方面,演员演戏也必须饱含着感情。李渔反对那种看不动情,唱不发调,“曲止闻声,态不摹情”的表演,称之为“无情之曲”、“死曲”,没有任何感人力量。只有演员在表演中做到神情酷肖,“悲者黯然魂消”、“欢者恬然自得”,才能“变死音为活曲”,产生巨大的审美力量。汤显祖在创作《还魂记》(即《牡丹亭》)时,饱含着浓烈的感情。据说,汤显祖在写作中,运思独苦,一日,忽然失踪,遍索之,乃卧庭中薪上,掩袂痛哭。惊问之,则因填曲至“赏春香还是旧罗裙”句,不觉伤心。从作者的创作状态,不难理解《还魂记》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勾魂摄魄的艺术力量。演员演剧,同样也充满着浓烈的感情。杭州女伶商小玲,因演《还魂记》的《寻梦》,唱至“待打叠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泪随声下,气绝而殒。这说明商小玲深深被剧中的浓烈而真挚的感情所打动,同时她在表演时也注入了自己同样浓烈而真挚的感情。像这样充满感情演出来的戏,肯定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我们还可以举一个现代的例子。据说,有一次安徽演《秦香莲》,演员们的充满感情的表演紧紧抓住了观众。当演到秦香莲一心想要报仇,而包公出于太后的压力,又有众人讲情,只好息事宁人,拿出二百两银子给秦香莲,劝她回去好好度日,这时,台下一位老太太说:“香莲,咱不要他的臭钱!”请看,动情的戏剧表演就是这样强烈地感染着观众,以致情不自禁地进入戏中。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 世纪的约会

    世纪的约会

    面对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感悟方式与生存审视态度。可以说,耿朝晖正是以诗歌作为载体,表达出自身主体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心灵回答。读罢《世纪的约会》,掩卷沉思,感触颇深。凭心而论,近年来,受社会商业化无情冲击,缪斯堡垒坍塌,新诗队伍萎缩,像耿朝晖如此钟情于新诗的探索者越来越少。
  • 紫箫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紫箫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本书取材于唐代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但割弃了小说中因李益负心而导致霍小玉死亡的情节。叙述李益与霍小玉结婚后,李益随军出征,霍小玉在家怀念不已,至李益七夕回京,两人团聚而止,仅为卷首“开宗”所预告的剧情之半。
  • 两生花

    两生花

    沈星随笔的第一个文学亮点,是对自己初恋的描述。一个大一女生对于一个大帅哥的单相思,她写得非常节俭。例如,哪一天大帅哥又打篮球了,她会主动地把全寝室打开水的任务全都承担下来,因为去水房的小路要经过篮球场。——这很普通,不普通的是,她一趟趟地走,居然红着脸却不看篮球场一眼。又如,当大帅哥终于发现这个小妹妹的心理,便约她一见。她看着他,他却避开目光,只说自己已经有女朋友了,说完还是不看她。她自始至终一直在笑,笑到最后,笑出两行泪,却还在笑。为什么在任何人都没有发现的情况下,提着水瓶来来往往一下午都不看球场一眼?为什么明知自己已经失恋却始终在笑?这些怪异,就包含着文学意味。
  • 美好的七年

    美好的七年

    过去七年间,埃特加·凯雷特有很多担忧:儿子列夫出生在恐怖袭击的中心特拉维夫;父亲生病了;他经常做关于伊朗总统的噩梦;还有一个穷追不舍的电话销售员大概一直到他死的那天都会推销产品给他。但从黑暗、荒诞的生活中诞生了许多有趣、温柔和沉思的文章。凯雷特在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活、有趣 和深刻之间自由转换,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是多么反复无常,人类是如何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寻找善的。
热门推荐
  • 仙魔同修

    仙魔同修

    仙界天仙李峰,争夺太极图,被轰杀至渣。残魂转世魔法世家受人欺凌的废材身上,一飞冲天。左手仙术,右手魔法,仙魔同修!踩天才,斗教会,猎龙族,横扫异界诸神。魔法世界,唯我独尊!
  • 明伦汇编宫闱典东宫妃嫔部

    明伦汇编宫闱典东宫妃嫔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之无尽商店

    末世之无尽商店

    末世的突然到来,地球变得恐怖与黑暗,货车司机蒋山,获得了可以购买任何物品的神奇商店,开着他那改造过的货车,他开启了自己的末世之旅........这场惊心动魄的旅程,希望你们能够陪伴....书友群号:582424306【新书(非人联盟),请大家多多支持】
  • 总裁一抱好欢喜

    总裁一抱好欢喜

    被老公小三设计扒光衣服丢进酒店,求救无门,她向他拨打了求救电话。“谢谢。”“不用谢……因为我不是白来的……能使得动我的人,除了爸妈你是第一个,说吧,用什么报答对你有求必应的人……”
  • 重生完美时代

    重生完美时代

    老牌程序员出身的李牧,被命运一脚踹回了2001年高考的当口,他欣喜的拍拍屁股,起身便踏上了一条注定牛X的道路。重活一回,李牧有他自己的追求,赚钱只是牛X的初级阶段,至于登上时代周刊、制霸IT产业、问鼎福布斯榜,也就勉强算是人生的中级阶段了,至于什么才是牛X的最高境界,李牧觉得有以下三点:做名人的教父;做富人的偶像;做牛人的干爹……---------不能免俗的建了一个读者群:526459805,欢迎进来吹水扯淡。
  • 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

    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娇妻动人,总裁大人惹不得

    娇妻动人,总裁大人惹不得

    (全文免费)某天晚上,时悦然忽然扑通的一声被推进江水!她以为她会一命呜呼,怎没料到被约翡市影响力很大的项家养子项权御所救。听说这个项权御在外坏名声远扬,样样沾染。时悦然当然想远离他。他说:“我救了你,你不是要报恩么?现在给你一个报恩的机会,当我的女人!”时悦然泪目:“……”这算哪门子的报恩方式?然而,这个男人想尽办法把她囚禁在自己的身边,她千方百计的想远离他。后来她才得知,这个男人是竟是当今业内传奇神话的G.Y财阀的神秘大总裁?男人勾唇一笑,道:“时悦然,在很早前,我就喜欢你现在,你还想逃么……”
  • 少东的冷媚爱人

    少东的冷媚爱人

    她方心瑶是方氏集团主席的掌上明珠原本实力雄厚的方氏一夜之间破产,宣布清盘,父亲不堪重荷,病发进医院,从此她从成万人瞩目的顶峰摔了下来!未婚夫的退婚,亲戚朋友避如蛇蝎,父亲昂贵的医药费让她不得不低下头,回到那个5年前被自己抛弃的男人身边。从此,她成了他为期一年的私宠情妇。那一晚,她承受着他带给自己的屈辱,卑躬屈膝的忍受着他的践踏。事后,他丢给她一张载满她尊严的巨额钞票,留给她一个冰冷的背影后,消失在房间里他阎曦诺,阎氏集团总裁,5年前他用所有的真心去爱她,结果被她无情的抛弃,当他放弃尊严去找她时,她却告诉他,她和有钱的小开订婚了!从此他便发誓,即使倾尽所有,他也要报复她给自己带来的痛苦。结果他成功了,方氏集团被他一夜之间瓦解了。他再次拥有她,他要用尽所有的欺辱她,折磨她,让她为5年前所做的事情后悔。本文虐心,偶尔温馨,情节跌宕起伏,高潮不断,绝对不俗套,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附加:如果大家感觉更新的太慢,或者想完结再看,可以先移步去看看沁已经完结的两个文《小小宫女很极品》AND《蛇王饶了我》《小小宫女很极品》简介:她不就是教妃子看看春宫图,勾引皇上。顺便躲在衣柜里偷看了下他和妃子的那个啥啥过程被当场抓住了吗!再过分也只是客串跳了场钢管舞而已!瞧暴君那德行。啥,说她是他的女人,要她做他的皇后,她才不稀罕呢!做一个嚣张的小宫女多好啊!“只要你做朕的皇后,朕可以废掉整个后宫!”啥!咱才不稀罕呢!“只要你做朕的皇后,整个国库都是你的!”虾米,口水开始泛滥了。还是很矜持的摇摇头。“只要你做朕的皇后,整个天下都是你的!”啥!好像还挺吸引人的,虽然如此想,但是她还是摇摇头。“那你到底要怎样才嫁给朕”语气里有着无奈与乞求。“除非你把全天下的美男都赐给偶!”眼睛变成了红色爱心,口水一发不可收拾的往下流。某男脸色难看到极点,而某女嘴角流着口水,沉醉在幻想里。可惜,幻想永远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地址:※※※※※※※※※※※※※※※※※※※※※※※※※※※※※※※※※※※※※※※※推荐沁完结的文:《小小宫女很极品》地址:推荐沁完结的文:《蛇王饶了我》地址:好友凤舞阁主的文:《重生之傲睨天下》地址:凤舞阁主完结的文:《夫君个个很极品》
  • 青帝

    青帝

    天地大劫将临,曾经强者叶青重回大劫之前,奇遇得儒家宝典,修炼真法,结山神,闯龙宫,大战诸方势力,抢先天机缘,成就赫赫威名,踏万仙,开世界,三界唯吾独尊,成就青帝证道!
  • 移动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

    全书讲述了移动互联网产生原因、背景与现状,并对未来的趋势做出了精准的预测。移动互联网如潮水一般席卷着世界,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无论是我们的工作还是生活,都受其极大的影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全世界商业和科技创新的源泉,发展的加速器。其滂沱气势正革新着旧有的世界与秩序,成为当下时代最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上销售自己的产品?如何在通过移动互联网为更多的消费者服务?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品牌、深化自己的影响?如何依靠移动互联网更好地为企业和个人服务,为生活和工作添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