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500000001

第1章

故事开始的时候,是一九七一年,我十三岁,读初二。

我记得我们学校的样子:很大的校园,一半以上的面积是菜地和树林。菜是油菜和蚕豆,树是梧桐和水杉。春天油菜花开的时候,满校园金黄,蜜蜂会嗡嗡地飞进我们的教室,引出女孩子声声尖叫。五月蚕豆花开,紫色的小花甜津津的,大概学校里每一个学生都尝过那花朵的滋味。校园余下的一半面积,四分之一盖满了教室,四分之一是教师及学生的宿舍。灰砖灰瓦的平房一排挨着一排连绵起伏,很是壮观。校园的周遭是河,有水泥桥和木桥分别连通学校的前门后门。冬天河水很浅,冰面结结实实,我们上学的时候就不从桥上走,直接从冰面上滑过去,很刺激。夏天水大了,偷着下水戏耍的人很多,学校三申五令不准游泳,没用,直到有一天淹死了一个刚进初一的小孩子,大家才怕起来,再没人敢下河了,担心死鬼在水下面拽他。

十三岁的那年我开始发育,个子长得跟我母亲平齐,胸前鼓出两个尖尖的小包,把手放上去,能够摸到里面硬硬的肿块。我以为我得病了,生了肿瘤,很是慌张,支支吾吾地告诉了我母亲。母亲伸手摸一摸我,什么也没说,只告诉我:“没事。”第二天她上街买回两个小号的乳罩,白色府绸布的,让我戴上。我不知道怎么戴,拿着乳罩发愣。母亲二话不说,一把抓住我的衣服,从头顶扯下,然后替我戴上乳罩,扣好背后的钮扣。

那天上学的时候,我又偷着把乳罩取下来了。乳罩丝毫没有减轻我的羞耻心,反而让我的胸部明显地挺了起来,把我衣服的前襟都顶出了一个弧度。我无脸见人。后来我没有办法,自己动手,用碎布头粗针大脚地缝了两个乳罩,前面是平的,完全地束缚住了我刚刚发育的胸部。我母亲看见了,什么也没有说。大概她少女时代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我的头发变得乌黑浓密,天热的时候,因为发根里透不进风,很容易发馊,走在太阳下,我自己都能够闻到那股热烘烘的酸味。母亲摁住我的脑袋,死命地给我洗头发,洗得不耐烦起来,索性操剪刀给我剪了个短短的“运动头”。她剪完了对着我左看右看,好像不够满意,又押着我到街边的理发店,让一个看上去和气的老师傅给我再修一修。“打薄!不要舍不得下手,她的头发太多了。”母亲说。她监督着老师傅摆弄我的头发,嘴里反复念叨这句话。

很多年中,“把头发打薄”成了母亲对我的发型的唯一要求。因为听母亲说得太多了,我有了很深的自卑感,在别人盯着我看的时候会脸红,总以为人家是看我头发的,而头发太过浓密是蠢笨的标志。

现在我的头发已经日渐稀疏。去理发店修整头发,年轻的理发师会拨弄我的头顶,提醒我说,要保养啊。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有一天头发掉光了,我是戴发套好呢,还是去医院植发好呢?我有点拿不定主意。

我的个子瘦高,胸部扁平,两肩微微地有一点佝偻,剪着男孩一样的运动短发,紧抿了嘴角,目光严肃地校园里走来走去。没有人注意我,也没有人对我有丝毫的兴趣。

直到有一天,发生了那件令我无地自容的事情。

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第一次来了例假。

我来了例假。我出血了。我的裤子已经湿了一片,粘乎乎的,冰凉凉的,甚至沉甸甸的。我知道我是来了例假,我的母亲在此之前曾经不止一次地询问过我,告诫过我。我没有想到例假会对我这样无情,像战争一样袭击了我,把我弄得措手不及。

我靠在教室外面的山墙上,后背紧贴着墙面,不敢动弹。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上课铃已经响过了,同学们都走进教室了,剩下我一个人面对操场站着,孤独而且绝望。我感觉血还在往下流,顺着腿根,蚂蚁一样地爬行,痒丝丝的。我的腰骨和小腹都在隐隐疼痛,酸胀,像是坠上了沉重的铅砣。我在想,我怎样才能让自己死掉,因为人死了就可以不对自己负责,那时候,别人怎么嘲笑我羞辱我,我都可以置之不理了。

阳光很好。油菜花金黄一片。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盘旋起落。几只白色的粉蝶夹杂其中,像飘来飘去的纸片。从教室前后窗里传出来此起彼伏的读书声。我听出我的语文老师的声音了,他在领诵一首毛主席诗词,用他的带浓重乡音的普通话,读得抑扬顿挫,非常卖力,也因此听上去非常滑稽。他是个瘦高瘦高的老头儿,我想像他驼着个背,一手抓着课本,一手别在背后,按住翘起的衣服后摆,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头一点一点的样子,心里忽然涌出一些淡淡的惆怅,好像我以后再也见不着他了似的。

这时候,他看见了我。他穿着一身藏青色中山服,黑色布鞋,胸口的衣兜里别着钢笔,肘弯中夹了几本书,从办公室的廊下绕出来,大概准备走回宿舍去的,突然间看见了壁虎一样紧贴在山墙上的我,迟疑一下,改变了方向,穿过油菜地里的小路,向我走过来。

他一定觉得奇怪,正是上课时间,这个小女孩怎么会孤另另地站在这里,满脸惶惑,一副受苦受难的模样。也许他以为我是犯了错误,被老师罚站在教室外面反省。或者我自己做贼心虚,不敢走进教室。总之,我的孤独无助的形像肯定不同寻常,他是老师,不能不走过来关心一下,问个究竟。

他那时还不认识我,因为他是高中的化学老师。可我认识他。我知道他是从北京的名牌大学毕业之后分配过来的,之前在海边的一个农场劳动过两年。他新婚不久,妻子也在我们学校工作,当打印员,专门打印讲义和试卷。他会拉手风琴,笑起来的时候眉眼灿烂,牙齿洁白,左边脸上还有一个很深的酒窝。其实也不是真的酒窝,是小时候跌跟头磕了腮帮子,留下这个凹坑。他喜欢用五颜六色的粉笔写下整黑板的化学公式,使听他课的学生能够记忆深刻。值日生在上完他的课后总是迟迟不擦黑板,原因就是那些公式写得太漂亮了,它们像盛开在教室里的花朵,怎么看心里都是舒服。

我认识他。关于他的细微末节经常在女同学当中传来传去,引出一些没来由的兴奋。高年级的女生甚至会三五成群守在他走过的路上,故意拿一道化学题问他,然后等他走远之后,瞄着他的背影,疯疯傻傻地笑。我实在不知道她们笑些什么,但是大家都那么注意他,我就不可能对他没有印象。

他走过来的时候我很慌张。我往山墙上贴得更紧,恨不得顷刻间变成一道水流,被墙缝“嗤”地一声吸收进去,无影无踪。我的面孔绷得十分严肃,眉头皱着,目光中全是警惕和戒备。我在想,如果他发现了我裤子上的血迹之后,我要不要往墙上一头撞死。就这样,歪着身子,往前面猛跨两步,再冲回来,脑袋对着墙,“咚”一下子,完事大吉。

我把所有的动作细节都想好了。应该说我是个有条不紊、思路清晰的人。

他停在我面前,看了我一会儿,忽然笑起来:“你猜你像个什么?小刺猬。你要是身上有刺,肯定是一根一根张开来的。这么紧张,为什么?”

我把嘴巴抿得死紧,不说话。我期盼他问不出话来,就走过去,不再管这个闲事。

“哑巴?聋哑人?”他故意逗我,还弯下身,看我的嘴。

我笑不出来。我天生就不喜欢笑,现在更不可能笑。

他轻轻地“哦”了一声,大概感觉事情有一点复杂。歪着头想了一下之后,他问我:“哪个班的?要不要我叫你的班主任来?”

我瞪着他,拼命摇头。

“要不然先到我的办公室去?你看你站在这儿多不好,等一会儿下了课,南来北往的老师同学都会看见你,他们会奇怪,你也会难为情。”

他为我描述了一个可怕的场面,我一想到不久之后被众人围观的场景,真是绝望到了崩溃。我的两条腿开始发软,身子飘浮起来,不由自主地顺着墙壁往下出溜。他上前一步,及时揽住了我。这时候他盯住我身后,眉毛扬了一扬,显出惊讶的样子,因为我的身体离开墙壁之后,墙上留下了一处隐隐的血痕。

他开始明白了。

他明白了之后,动手把他自己的上衣脱下来,裹在我身上。他的衣服一直拖到我的腿根下面,恰好遮住了那块羞人的血迹。然后他拍拍我的背,柔声招呼说:“跟我走,我爱人在家,她会帮你。”

我乖乖地跟着他走了,像他脚边的一条小狗,一道轻得没有份量的影子,一粒沾在他身上的灰尘,一抹趴上他肩头的阳光。我裹紧了他的衣服,轻轻松松地走,定定心心地走,安安逸逸地走。在那一刻,他是我的主宰,我的神灵,我的父亲,我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了他,没有一丝羞惭和疑惑。

“你那时候那么瘦。”有一次我们爱过之后躺在床上,他用手在我的身体上比划了一下。“你的目光那么严肃,身架轮廓却完全是小孩子的,看上去很不吻合。你跟在我后面走,脚步子细细碎碎,也是小孩子走路的那种动静。我没有回头,但是我听得出来。我心里在笑,还有点感动,有些不同寻常的念头,好像我从此对你有了责任。”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已经是九十代,距我们相识相爱,差不多过去了二十多个年头。

我没有答话,往他身边更紧地贴了贴,脸埋在他的颈窝里,额头顶着他的下巴。我闻到他皮肤的温暖,就像春天走过油菜花地时,从阳光晒热的土地上升起来的暖意,有饱满的水汽,也有青涩的庄稼味。

床头手机响了。他歉意地对我一笑,拿了手机,到卫生间接电话。他不喜欢当我的面听下级汇报工作,或者作一些布置和指示。他离开床边时随手披了一件睡衣,从后面看上去,腰背依然挺拔,岁月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我静静地在床上躺着,听见洗衣机在厨房里自动工作的声音,先是电机转速渐缓渐停,片刻之后“咔嗒”一声响,跟着水流哗哗地冲出,泄进下水道,洗水机的肚子里发出咕咕的欢鸣,好像一个人排泄顺畅之后的手舞足蹈。

如果一切安静,我在床上甚至能够听到冰箱压缩机工作时的轻微轰鸣,嗡嗡的,绵长而均衡的,对耳膜不造成压迫,反而让人的心里平静和安适,无端生出一些对寂静生活的感激。

我可以一连几个小时地就这么躺着,耳朵灵醒,心也很灵醒,心里想到很多久远的事情,有一道看不见的水流在我的心里缓缓漫溢,偶尔汤泱起来,我整个的身体就跟着飘浮了,摇荡了。

对他的妻子,我并不阳生。事实上我跟她不止一次打过交道。我的记忆里,七十年代初期好像没有统一的中学教材,我们书包里的课本大部份是讲义,有上面发下来的铅印的,也有我们学校老师自己编写,然后用油墨印出来的。我是我们班里的学习委员,他妻子是油印室的职工,每学期开学的日子,我会从她的手上领取讲义,然后抱着回教室,发给每一个学生。

她长得异常娇小,我十三岁那年,起码比她高出半个脑袋。她有一张饱满光洁的娃娃脸,脸上的皮肤粉白红润,鼻梁扁平,鼻头却有趣地翘了起来,嘴巴总是微微嘟着,嘴唇鲜嫩潮湿,半开半合,看去欲念十足,好像小孩子时刻盼望从大人手里得到糖果那样。只是在她笑起来的时候,才能从她眼睛周遭看到细细的皱纹,知道她实际上并不年轻了。

她很认真,每次我去领取讲义,她不厌其烦地询问我的班级和老师的名字,确信无误之后,拿钥匙打开橱柜,把我需要的讲义抱出来,当我的面再一次点数。她的手同样很小,但是皮肤粗糙,手心手背满是裂纹,指甲坑坑洼洼,灰白无光,跟她孩子样的娇嫩面容相比,差异太大。有一次她发现我盯住她的手看,脸红了一红,说:“手上有油墨,每天都要用刷子沾了汽油刷,就刷成这样。”然后她把手藏到桌子下面,指挥我:“这些讲义,你自己点一遍。”

她不喜欢别人看到她糟糕的一面,而且掩饰得这么直接和笨拙,这使得她身上的孩子气更浓。那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她是一个脆弱和容易受到伤害的人。

那一天,她很乐意地从她丈夫手中接管了狼狈不堪的我。她把我领到她的卧室,用木盆兑了热水,让我先脱掉裤子,洗一洗。我害羞,脸红得发烫,僵直地站着,一动也不敢动。她就责备我:“怎么不听话呢?你在我面前有什么好怕的?”她认为我还是个小孩子,孩子在大人面前不存在隐私,她叫我脱,我就应该脱,爽爽气气地裸露身体,然后由她指导着完成整个的清洁程序。

我最终还是照她说的办了。因为紧张和难为情,我的两条光腿上起了密密的一层鸡皮疙瘩,膝盖都僵屈得变了形。

洗去污血,在她的帮助下,我使用了她提供给我的一切用物,最后穿上她的一条干净裤子。她的裤子我穿着太短,裤脚吊在脚踝上,裤筒晃晃荡荡的,走起路来像个演杂耍的小丑。她先是捂着嘴笑,然后放开声音哈哈大笑,一直笑到扑在床上。我绷住脸,紧闭住嘴,不明白她为什么要笑成这样。她这么笑的时候,我心里其实非常别扭。

很多年之后,有一天,我忽然在办公室里接到她的电话。

她的声音没有太多变化,仍然是那样细声细气,甚至娇声奶气,完全就是个喜欢撒娇的小女孩儿。“我昨天翻你老师的电话本,看见上面有你的名字。你还记得我吗?你听出我是谁了吗?”

我当然知道了她是谁。我有一点心跳,也有一点心虚,毕竟她是他名份上的妻子。

“原来我们都在一个城市住着!可是你一次都没有来看过我。”她撒娇一样地抱怨。“星期天过来玩玩好吗?星期天我们都在家里,我让你老师别出门。快二十年不见了啊,我真是想看看你现在什么样子呢。”

我不能不去。我如果坚持不去,不知道她心里会怎么想。

我去的那天,买了一点礼物,是一个化妆品的礼盒。他出来开了门,脸上有欣喜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他把那个礼盒接过去,放在沙发前的茶几上,动作和神情也是水到渠成的自然。

那时候他已经是省化工厅的厅长,一个拥有硕士头衔的高级领导干部。

她从楼上走下来,穿着家常的睡衣裤,一只手扶着栏杆,走得很慢,几乎是一步一步挪动,比老人还要龙钟。我知道她一直生病,但是没有想到她的外形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她胖得像个发面团,是虚胖,暄暄的,糟糟的,腐白的皮肤一点光泽都没有。我明白了她为什么会客时也穿着睡衣裤,她只能穿这个,商店里肯定买不到适合她的其它衣服。她的那张脸还是娃娃脸,鼻头圆圆的,嘴唇半张半合的,只是脸盘比以前大了不止一圈。她的五官、皱纹、肤色和她看上去天真的神情奇怪地组合在一起,让人的心里感觉怪诞,甚至有一点轻微的震撼。

她拉住了我的手,喘气,笑,笑声虽然断断续续,但是清脆。她仰头看我,说我成熟了反而比以前漂亮了,以前太拘谨,老气横秋,不容易让人喜欢。接着她抱怨她的身体,说她已经病退很久了,是肾脏的毛病。她吃力地弯下腰,捞起一只裤管,用食指在脚踝处按了按,让我看那个按下去很深的坑。她腿上的确浮肿得厉害。

然后她转过头看他,用一种娇憨的口气责怪说:“你怎么不说话啊?”

他轻轻笑了笑,走过去为我的茶杯续上水。他走过我身边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心跳,也许脸上还有红晕,也不知道她看出来没有。

同类推荐
  • 春日纪州行,你看见了什么

    春日纪州行,你看见了什么

    美子那天早上,忽然有种预感,那就是在今年之内,自己要离开镰仓材木座这个家一段时间。那是什么原因使然,并不清楚,总之,突然就有了这么一种预感。若真要是这样,那就只能请京子来帮忙管理一下这个家了。日美子想起了住在附近的好友门田京子。就在此时,电话铃响了。是谁呢?她一面这样想着一面拿起了电话。话筒里立刻传来了朋友亲切的声音。“啊,是阿江啊?好久没听到你的声音了。”日美子不由得说道。这个人是日美子高中时代,有一段时间特别要好的朋友若山龙江。本来作为昵称应该叫阿龙的,但因为是女性,所以大家都取她那个江字,叫她“阿江”。
  • 岭上一号

    岭上一号

    城与人都在时代的催促下向前奔去。老城、老厂、老人,都试图在这湍急的洪流里占领新位置,夺取新生活。而这份被定制和推送到每个老人面前的天伦之乐,又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商梅红是从绿化隔离带的零碎空间里看见他的。她刚刚从一场朋友的葬礼中脱身而来,满负行囊、气喘吁吁,不过这不妨碍她慧眼识珠。商梅红对自己的判断一向深信不疑。
  • 古树

    古树

    张钊拿着斧子和锯子刚刚一打开堂屋门,他老婆邓晶恶声恶气的声音就从黑暗中横劈了过来:“你又到哪里去?”张钊吓了一跳,似乎看见了声音爆炸背后的火花,刚刚准备迈出门的脚停下了。刚才从床上爬起来的时候,张钊发现邓晶已经坠入了梦乡的怀抱,打起了轻微的鼾声,没想开门的声音还是把她弄醒了,看来她对他的警惕并没有放松。在这个世界上,知道他白天是人晚上是鬼的只有他的老婆邓晶和他的儿子张龙。张龙正在外面读大学,自然不会监管他。邓晶自然成了他唯一的监管人。“你别管我。”张钊没好气地说过,就轻轻地掩上房门,一头扎进了黑夜之中。
  • 极速狙击

    极速狙击

    天安市国安局侦查科科长陈昊文在高铁上,偶然遭遇一名老者感染不明病毒身亡,于是顺藤摸瓜,矛头指向一个叫龙帮的境外组织。为了尽快破案,天安市国安局成立了专案组,发现龙帮到天安是为了盗窃城际高铁设计技术,紧接着,城际高铁的总设计师高天在出差途中被袭击,幸亏陈昊文和同事及时赶到,但龙帮又派出了几路杀手,在敌暗我明的情况下,陈昊文率领一帮战友历经重重困难,在遭遇一次次生死交锋之后终于挖掘出龙帮潜伏在天安的杀手和境外间谍。
  • 尘封的记忆

    尘封的记忆

    夕阳西坠,一辆黑色奔驰牌轿车缓缓驶进延州县城,旁边的行人从车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不由得啧啧赞叹:真漂亮!奔驰牌轿车绕城一周后慢慢停在城西的西河大桥上。从副驾位置上下来一个年近六十岁的男子,绕到司机后边,打开驾驶后位车门,扶下来一位满头银发的长者,他们对着延河望了半天。长者迷茫地摇了摇头:“找不见了,应该就在这一带。”长者从随身携带的黑色手提包中,微颤地拿出两张发黄的黑白照片,一张是石油厂的大门,一张是石油厂全景。老人对照照片怎么也找不出当年的痕迹,自言自语地说:“快六十年了,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周围的山没变,还是这么高,一定就在这附近。
热门推荐
  • 歧路天涯

    歧路天涯

    一个个冬天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远,当发觉这个冬天迈着蹒跚的脚步再次寻找我时,我刚从澳洲回来,时差还没完全倒过来。懒懒地躺在旅行社办公室的沙发上,看着窗外法桐枯黄的叶子,想起多年前那个冬天和二姐见面的情形,那些场景在我脑子里无数遍回放。心里顿时灰暗下去,我并非多愁善感,从小到大都不是,被老师同学戏称为“木头姐”。甚至当发现相恋多年准备谈婚论嫁的男友和我闺密搞上时,也只是哭了一夜,宣泄一通后,果断将他们踢出我的生活,从此绝口不提。但唯独对二姐我无法冷静,她的忧郁连同她皮肤下的青筋,总是能快速汇成一条忧伤之河,流向我内心的隐秘之处。
  • 从奴隶到皇帝

    从奴隶到皇帝

    西晋时期,羯族人石勒传奇奋斗,最终成就大业
  • 原点(一)

    原点(一)

    凛曾做过电台英文节目主持人、教师、多个国际发展组织翻译,后因梦困扰,索性嚼梦吐字,尝试写作。试图在类型小说的地域里开拓一条新路,相信打开心灵后所获得的真理,被称作“反类型化作家”。已出版推理长篇《女法医之索魂》、《空壳》。代表作:独家刊于《最推理》的“高毅”系列、“未来探案”系列和“维利”系列等。本小说为虚构作品。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绝密档案编号等信息,如与事实相符,纯属巧合。
  • 男主总是不想让我好过

    男主总是不想让我好过

    姜珠好不容易嫁了人,却发现她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宫大人,请手下留情!
  • 王后四嫁

    王后四嫁

    雪倾城走过的地方鸟儿会噼里啪啦往下掉。女娃娃抬起了一只手揉眼,最后发出了甜美的声音,“大姐姐,这里是什么地方?”雪倾城满脸黑线,腹诽,这个女娃太不知死活,他是很美,天下最美的人是他,可他是男子好不好,这个女娃竟拉着他的衣裳叫他姐姐……
  •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一书告诉我们:女人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女人能更明白人情世故,懂得男人心理,能更好地获更多的人喜欢,更好地握住幸福。使女人发光的并非珠宝,而是心灵深处的智慧,而掌握好心理学就是智慧最好的体现。这本《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一书意在教女人如何处理情绪、工作、人情世故、两性问题等的技巧,引导女人走向成熟,让女人学会利用女性的优势和独特心思,优雅而从容地应对一切。
  • 佛说鬼问目连经

    佛说鬼问目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春故事

    青春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深圳的雨季

    深圳的雨季

    李文丽淡淡地说:“今天在小区门口,围了一圈人。外墙上贴了好几张单子:租妻广告!说因为生意不景气,特把老婆出借,每月五百元。下面留的联系电话是那户人家的住宅号码和手机号码。听说是旁边那个高尚小区的业主,挺有钱的一个老板,恐怕把什么小人给得罪了。那老板一天的电话都被打爆了,好几个不三不四的人还在电话里要他介绍小姐,老板的肺都气炸了,报了警,警察来了扯下单子才算完。”刘向阳摇摇头:“有这种事?现在社会上什么人都有,有各种仇富行为。其实并不比别人过得差,但是和原来的朋友一比,和身边的朋友一比,觉得自己不如人了,就干出这种低劣的事来。”
  • 寻找尼斯湖水怪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寻找尼斯湖水怪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来自二十三世纪的小朋友,带着他的宠物猪寻找尼斯湖水怪!他们来到了苏格兰去尼斯湖探险。他们采用守株待兔的方法还潜入了水底,陷入了淤泥、遇到了鳄鱼的追赶……这几个小朋友到底还会遇到多少危险,能不能找到尼斯湖水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