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5500000007

第7章 金河小说创作论(1)

小说创作自1985年以今,新派迭起,锐变频繁。眼观其势,真有新桃旧符、你方唱罢我登场之状。这是小说创作充满生气的时期,又是小说创作存在焦困、存在争论很多的时期。小说创作中出现的这种空前的现象曾激发起不少人的创作热情,使其标新立异,自筑营垒;同时,也使不少人头晕目眩,不知如何措手足。这是小说创作调整和寻求新境的时期,又是一个积存着欣喜与痛苦的时期。

面对这样的现实,每一位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家都不可能无动于衷。然而,简单地迎合或排拒都绝非良策善途。清醒而达观的作家也许不视新、奇、怪而惊慌,也不为陋习陈规的被丢弃而怜惜,他将会在吸收与丢弃中选择,在坚持自己特长的实践中向前走。在我看来,金河就属于这样的作家。这些年间,金河既未在小说创作中出现的多种新潮面前乱了方寸,动摇阵脚,也没有自我封闭,抱残守缺,停顿不前:他收文坛风云于眼底,握小说创作之笔于手中,表现了充分的严肃精神与稳健的创作活力。自然,在这样一个纷攘的文坛上,金河这样达观处世的人不会像一些新起的青年作家那样醒目而短时地充当主角,可也不会像另外一些作家那样提笔迟重,疏淡写作,以至使读者淡漠了他的存在有无。金河的小说创作正同他的处世态度和性格相近,在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下表现着分明的稳定和智慧。

现在,曾急迫、炫目的各种新潮都似乎在一种颓势中表现乏力的时候,在曾经“各领风骚几十天”的热闹情形过去之后,人们在刚刚不断爆响过的小说领域,看到除去炸裂的纸屑和因灭火而未爆炸的残鞭死炮外,还会看见像金河这样虽未炸响但却完善存在着的作家及其作品。这不是一种水落石出的突现,也不是水涨船高的飞升,而是一种依仗着实力和沉稳娴熟的驾驭手段取得的创作成果。金河及他的小说到底在多大的程度上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和对新方法的吸收,恐怕既是一个无法准确判定又比较难于认真对待的课题,尽管他自己说自己属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但金河及他的小说作品的存在与发展,仍然是个值得研究的现象。为什么金河的小说能在一种稳定与变化中呈现出进取上升之势?为什么金河的小说在平易中具有新奇的特点呢?又为什么金河的小说能被更多的读者,乃至文学主张、审美情趣不尽相同的人们共同认可呢?这些都是引发人探寻兴趣的。金河和他的小说创作是否可以构成某一种“现象”,我不作判定,但作为一个小说家来说,金河无疑给如今仍然从事着小说创作的人提供着某些启示。

金河是在一个社会生活与文学创作环境都极不正常的时候接触并开始文学创作的。那时候,尽管他希望用自己的笔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强大的政治力量却时常使他稚幼的小说创作改变了原状,流于简单地配合现实斗争之列,即是如《交鞭记》、《山菊》等这些以写好人好事为主旨的作品,虽说反映了作者的真实发现与感受,但也不可避免地打有那个特定的时代烙印。金河并没有封闭自己小说创作之初的这种扭曲以及存在着的不足,这是他真诚坦率的体现。但是,创作之初时发生的这一切,对于金河耻后的小说创作显然是有影响的,而表现在文学创作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方面最为突出。

金河的小说作品不管是表现人物的社会行为还是社会心理,几乎都不是抽象的、怪异的说教与描写,而是结合着切实的生活,在十分平易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展示这一切。因之,金河的作品既具有着分明的现实性,又有着对社会人生的透彻剖析,适应着社会现实需求与人生需求的两面。金河不是那种单是凭借才情、依仗机智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家,尽管他并不缺乏智慧和机敏。社会生活对金河来说往往首先不表现为一种小说创作的素材,不是提供一次创作的契机,而是表现为一种情感的触动或引发理智活动的始点。也就是说,金河在面对某种社会人生现象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小说创作,而是关心这种现象将会对社会人生发生什么样的作用,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如何等这样一些问题。正是因为如此,金河的小说从其选择题材、表现情形等方面来看,都有着鲜明突出的社会意识和人生意识。在我看来,正是金河自觉地负载着这种社会人生意识的重担,才使他的小说对读者有着不同程度的吸引和震动力量。可以说,金河那些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作品,如《重逢》、《带血丝的眼睛》、《不仅仅是留恋》、《打鱼的和钓鱼的》等,都首先不是因为其艺术上的奇妙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是因为其在对社会生活现象的独特发现认以及公正的态度和真诚的情感有力地触动了读者。所以,自觉地负载社会和人生的任务,对于金河的小说创作既是一种自觉,也是一种特点。

在谈及自己的创作主张及思考时,起先,金河说我很想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反映生活,希望用文学形象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想,使作品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祖国的四化建设。我觉得这个想法是不错的”。此后,有一段时间,金河曾对法国哲学家丹纳有关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明显地表现对象的特征的观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实践中具体地运用这种方法。但很快,他又发现,这种写特征的理论是需要补充的,以为“文学光有圆熟的技巧和有特征的人物还不够,还应该有思想,即表现时代前进的愿望”,遂又返回到熟悉然而仍以为是正确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上来。在新近出版的小说集《白色的诱惑》“后记”中,金河写道从对文学的基本理解上说,从哲学观念、审美观念、表现手法以及整体的创作个性上看我是属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一位专门研究文艺创作的学者说:文学的本质是现实的。我相信这个命题。现实主义不但是当今我国文坛的主潮,而且我相信它的生命力是同人类共存的。”金河何以摆脱不了现实主义对他的吸引,且有如此的坚定性,这也许不纯粹是创作主张的问题,而是与他的人生经历和处世哲学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出生于内蒙古敖汉旗一个山区农民家庭的金河,与一个小说作家的金河,绝不会是完全没有联系的两个人。既然他从偏僻的山区走向社会,走向都市,走向文学创作,所以当他成为一个社会人、一个都市居民、一个小说作家的时候,就必然会带着那些由山区带来然而又是抖不掉的基因与影响。在金河的童年、少年以至青年时代,社会生活环境展示给他的绝不仅是欢乐和甜蜜,不会只是铺满鲜花的草原,而且还有贫穷、焦困及枯槁的四野和人生。社会生活过早地使他领会到了严峻的面孔及沉重的负载,同时也就在无形间强化着他对富裕、对进步文明的渴望。这一切,对于今天的金河来说,自然已是较为久远的事了。但是,这人生的最初课程不可能从他的记忆和感觉中消失。当金河有机会拿起笔来对社会人生发表某些认识与见解、发挥某些作用的时候,他的人生经历就会不知不觉间渗透到他的思维中,影响着他的创作。我在沿着金河的小说创作一步步跟踪过来之后,就格外突出地感到,金河的小说创作同社会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他对于社会生活的文学参与意识是如此地强烈和艺术。他的创作思维,他的选材及表现视角,以及他的认识与理解,都辐辏于社会人生这个中心。金河对生活时常似乎表现着一种冷静的观察态度,但这种冷静绝不是封闭和自我的静穆。他厌弃创作中那种机械的迎合,但也轻视那种自视超脱、实则庸俗的创作态度。他身无贵族气,文无贵族味,只是把自己及自己的小说创作与丢弃不掉的社会人生捆绑到一起,以似刀的笔、似火样的眼光不断地烛照和解剖社会人生相。我十分喜爱读金河的小说,也经常地被他的作品所震动。然而,我还是要说,较之他的小说来,我更喜欢作为一个社会人、作为一个具备着社会良知及向善精神的作家金河。

因为有过去那种机械单一的甚至是拙劣的联系社会生活、表现社会生活的历史,从而就判定文学创作联系和表现社会生活是一种不幸、是一种人为的失误,进而否定和割断这种联系,这无疑是更大的不幸。当我们看多了那种人为地、强行地躲避社会生活,而极力把自我心胸中那一点点微细的欣喜与不幸夸而大之,以哪怕是经过精心编织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作品时,除却对作品的苍白轻飘感到失望外,自然地也为作家感到悲哀。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一条真理。生在社会之中,却企图超拔,居身世外,只感到自我的存在,这能是现实态度吗?文学创作本来就是一种经过个体劳动而实现的社会性精神活动。因之,要把创作从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变成一种自我玩赏的消遣,这实在是对文学的亵渎。另外,也许是带有过激和偏颇的看法,我以为,那种在社会不幸和人民的痛苦面前闭上眼睛、对生活采取一种麻木不仁的态度本身,就是十分虚弱和无能的表现;若是故意张扬这种态度,那就更难以令人认同了。

金河的小说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相当密切。在一些人视此为失误的时候,金河却坦率而真诚地认定并坚持这一点。但是,只看到金河的这种主张而不研究他如何具体而灵活地实施这种主张,那就可能对金河产生误解,可能把他看成一个认死理的机械论者。在金河的理解中,社会生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绝不仅专指社会政治的变革事件及各项重大生活现象,它是容括着现实生活中一切有形无形的行为心理、思想情感、物质精神等在内的一个大概念。只是他在认识和表现任何生活的局部时,都自觉地把这个局部同生活的整体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从而界定它的位置及其作用,以至指示出它之所以发生发展的根源。这正是同金河十分看重丹纳有关写特征的观点并坚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意见相统一的。在《重逢》发表并受到肯定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金河小说与生活的联系及对社会现实的参与比较多地表现在一些大的社会现象上,如像《带血丝的眼睛》表现的某些革命者在革命胜利或摆脱困难之后对人民利益疾苦的淡漠情形;《抹去名字的人》表现的作为“右派”被迫害打击多年之后,却又因为伸冤无门还需永远遭受不幸的人的现象;《不仅仅是留恋》中巩大明这种在社会的急速行进中突然被遗落的人的复杂、困惑心理等,都是从大的社会视角切入而又通过较小具体的对象予以表现的。在这些作品中,金河常以反思发现问题,又以言及被人们忽视的空白点而引起大家的兴趣。不管是在审判叶辉时实际上金河也对朱春信进行着灵魂审判的情景,还是吴一民在任大娘和二妮面前的庄严中不时露出悔愧和不安的神情,乃至何颖不散的冤魂和巩大明内心的波涛汹涌情形,初看无不让人对作家探精识微、入木三分的发现与理解深表叹服。金河的一个重要的天才本领和特点在于,他能从生活的潜流中勘探出那些看似常态其实却极不正常的生活现象,并把这种现象充分地揭示出来,甚至显示到罪恶的程度。除去上面提到的这几篇作品外,像《张堡两姑娘》中反映的恶劣的政治行为扼杀了王珍的爱情与生命的情形,在《小气候》中写的吴教授不体谅佟子明情感要求的情形,都很能体现金河的这种本领。应当指出的是,我们在肯定金河这种从大的社会视角着眼实现自己的小说创作的时候,似乎还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下,作家在着力寻找他人的盲点和生活的空白面时,更多用力的还是一种搜寻、一种采访,还未能真正走到解剖分析乃至鉴定的阶段。所以,尽管金河有效地提出了问题,但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还表现得不十分自觉。当金河把某些社会现象不再看成像朱春信、吴一民、何颖这样单个人的孤立现象,而认识到它出现和发生的社会必然性时,金河小说对于社会生活的参与、同社会生活的联系就更深一层了。

在金河的小说被认为是转入研究并表现社会心理的情形之后,似乎那种直接地从社会政治、经济变革活动中发现和表现问题的现象减少了,代之而来的是大量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人和事以及他们的各种心理。若是只从外观上看,金河晚近一些小说似乎已不像过去的作品那样贴近现实了,不再像过去那样不断触动社会的神经了。但是,这不过是一种正常的转移或自然的调整,它同那种有意识地疏离社会生活的情形根本不同。当社会生活经过一段剥离、调整而转向相对的稳定(或可称之为相持)之后,社会上的许多现象已不再完全表现为某种特殊性或偶然性,而是一种有着相对普遍意义的必然。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如何才能准确地认识它,我们的视点就不能停留在现象本身了。人的一切社会外在行为都是一种社会心理、社会情绪、社会欲望等的外化。因之认真地探讨各种复杂的社会心理,正是进一步研究社会现实的做法。金河并没有离开他的小说创作密切结合现实这样一个运行的轨道。另外,不能把生活等同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革活动,而把那些直接表现这些活动的作品视为表现了社会生活,把那些及时、准确捕捉表现人们日常生活行为、心理,而这些行为心理又是同整个社会连结在一起的作品看作是对现实的忽视。如果说,金河那些直接反映与表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某些作品还带有些围绕着中心走的味道,还未能确定自己对社会生活整体观照位置的话,那么他后来这些充分生活化了的小说就分明地表现了作家的独立意识和个性特点。虽然同样是表现社会生活,但在直观现实和主动研究之间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同类推荐
  • 论京派文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论京派文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京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目前的一个重要流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形成了一个百舸争流的话语场。本书试图通过与各种话语的比较分析中,在历史与时代、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立体坐标中,阐述京派文学的叙事立场、叙事策略与叙事方式。京派作家审视历史应当如何实现现代性叙事转换时,对传统和西方始终保持一种文化清醒的态度,故而他们的作品在审美上呈现出一种忧郁的诗性。京派文学的文化反省意识充分汲取了五四文化的积极营养,明显区别与当时流行的实用主义功利观,而有一种深长的袅袅不绝的文化觉醒的意味。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病了的字母

    病了的字母

    不仅有许多文章是反常规的写法,还有一大创新就是用了一百多方各具药理的中草药名来补白这个我看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所以杂文也不光是板着面孔的它是形式多样的 它需要良好的方式。让观点和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它们的影响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强。
  • 疏雨密雾

    疏雨密雾

    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因人而名,因人而兴,因人而富,也因人而隳。她是一个绝色女人,原本生在越地山村中,采桑养蚕。因为浣纱洗衣裙而香了一江的水羞愧了一江的鱼,也因为腹痛而羡煞了满村的妇姑。她上山了,雀鸟争相为她献歌;她进城了,亲手织出的绸缎被抢购一空,其实,人们并不只为买她的绸缎。不小心地一现身,她便倾倒了整座杭州城。
  • 让身体不再荒凉

    让身体不再荒凉

    妈生下我的时候,我很丑,头发黄黄,又瘦又小。妈说:“这么丑的妮子,又这么小,能养活吗?给人家吧。”娘说“说什么傻话,恁不要俺要。”从此,我便有了娘。都说傻有傻福,丑有丑福,有了娘或许就是我福气的开始……
热门推荐
  • 大自在逍遥天子

    大自在逍遥天子

    出身魔门,潜伏在道门中的陈浮生,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天大道。
  •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眸光恰似见星河

    眸光恰似见星河

    卖个东西而已嘛,虽然卖的东西比较特殊,可为啥遇到了这么个冰山男人?而且,还一不小心,把自己给卖了?她捶墙捶桌捶地板,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她一定一定不会接这个男人的单,更不会去送货上门!
  • 那么孤单·那么彷徨

    那么孤单·那么彷徨

    《那么孤单那么彷徨》为新锐作家赵瑜近年创作散文作品的结集,也是在小说与主题、专题随笔领域著作颇丰的赵瑜自认的“第一本真正的散文集”。书名取自本书中转载率极高、影响较大,且被百花文艺社拟改编为微电影作品的同名篇章。
  • 形人师

    形人师

    秋风瑟瑟,黎斯站在一艘乌头海船的船板上,身体不由一阵颤抖。他仰望云端,白云悠慢似从来没有过移转,但自己的脚步却不知何时才会逗留。“黎大哥,你想什么呢?”一个幼稚甜美的声音从耳边响起,黎斯微微转头,身旁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笑容美好,还存着一对酒窝,让人看到这个少女就忍不住开心。少女名叫白珍珠,是黎斯好友,也是大世四大神捕轩辕善的堂妹。轩辕善因公务去了蒙疆,暂时将自己的这个堂妹交由黎斯代为照顾。“我在想,我们快要到金岛了。”黎斯也露了露笑容。
  • 有夫鬼罗刹

    有夫鬼罗刹

    大婚之夜,他丑陋的脸吓疯了他一直爱恋的女人。本来性格冷漠的他更是变成冰岩般不可接近。短暂的恋情,换来的是无数次的抛弃。她却习惯成自然,一点点伤心难过都没有,却因为要陪伴因她失恋而哭泣的姐姐给冰梗死.原以为重生的她得到以往一直向往的美貌后会如期的掳获这颗冰冷的心,没想到却重重的"跌"了个大跟头。好个千年大冰山,既然用美色引诱不成,那就换她这颗聪明绝顶的脑袋上吧!本作品开头平淡点啦,后面会越来越精彩的。当然,还得亲们的支持和建议才行喔。某言的读者交流群号:7355406加群的敲门砖是本书的书名喔!喜欢此书的亲们都要加进来喔!言言我等着你们咯!推荐:瀚北的作品:《帝后好狂野》烟茫的新作:《穿越之我非迎春》轩辕清婉:《凰舞之爱上残忍冥王》蔓妙游蓠:《冷心弃妃》轨迹图图:《霸上大律师》
  • 弟子死复生经

    弟子死复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出劫纪略

    出劫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秦陈都尉

    大秦陈都尉

    他是纵横沙场的无双战将;他是秦王身旁最信任的一条滑泥鳅;他是江湖上人称再世人屠绝世倔种。他就是陈英,一个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大秦都尉。他曾经公然反驳秦王政;他曾经为挚友离开秦国;他曾经不顾性命的保护秦王政。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 我的AR女神

    我的AR女神

    别人家的AR都是增强现实,宫健的AR就是现实。带上AR眼镜女神便降临了,这是什么鬼?!不不,这是什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