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5500000009

第9章 简嘉小说创作漫评

在军事题材文学这片肥沃的原野上,许多耕耘者正以自己辛勤的劳动改变着它的面貌。简嘉就是这许多耕耘者中的一个。如果不了解简嘉曾有过的艰辛创作道路,一定会以为他是一个幸运者。他的处女作《女炊事班长》初发表时就得到人们的广泛好评,后来又在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中获奖,这不是令人觉得突然点了吗?其实,简嘉并不可能有什么好命运,广大的读者和文学界也不会对这位年轻的部队作者有什么特殊的厚爱,他的成功只不过是他多年勤苦练习结下的果子。《女炊事班长》给作者带来了荣誉,也给作者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新课题。

继《女炊事班长》以后,简嘉陆续发表了《拉岱大桥》、《前方来信》、《会编竹篮的战士》、《行将而立之年》等小说。论数量,也许不能说多,论质量也参差不齐。读过这些小说以后的突出感觉,就是作者仍然在沿着《女坎事班长》的创作道路向前探索着,态度诚恳,成效显着。作者的视野在扩大,作品的生活范围和思想内容也在开拓和加深。随着这种执着的探求,他的小说创作的个性特色也渐渐地趋于鲜明。

在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家中,简嘉的小说以善于真实、准确地描绘基层连队干部战士的形象及生活面貌见长。他作品中的人物一般都是普通的干部战士,事件也都是同这些人物有关的日常工作。但是,简嘉在创作中不以真实地再现生活原貌为满足,他力图使自己的作品能在坚实的生活基础上有所升华,能够透过对平凡人物事件的描绘,告诉读者某种新的动向,传达某种新的信息。所以,人物事件虽小,但没有给人琐碎、零乱之感;画幅也许不大,却不令人感到局限。正是这样一种既遵循生活的根本规律,又不囿于生活实际的创作努力,才使他的小说具有因小识大、朴素深沉、含蓄蕴藉、生动自然的特色。

《女炊事班长》正如题目所示,主要写一位女炊事班副班长薛钢的生活事迹。如果单从薛钢的工作上看,虽然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诸如吃苦耐劳,善于动脑筋,实行“面食革新”,菜谱公开,烧莱实行责任制等等,都是有些新意的,但这一切同某些类似人物相比似乎差别不是很大。问题正在于作者笔下的薛钢不是一个一般的先进模范人物,她身上带有不少分明的时代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作者把她置于党风遭到严重破坏亟待改进和纠正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来表现,就更加有意义。薛钢自身具有一种“凛然、矜持”和“一拼到底”的性格,再加上对维护党的利益、威信的坚定性,形象就比较扎实突出了。她正在积极争取入党,可她却不像同样正在争取入党的肖海那样有一点“圆滑”。她并不有意识地磨去棱角,让自己变得“乖”一些。为了坚持原则,宁愿多一点“盐味”,而不为了个人的利益增加一点点“糖味”。对肖海的错误,她敢抓敢管;在连队如同“半个指导员”的文书干了不卫生的事,她照样毫不客气地给予指斥。连长慑于已有过的事实,怕怠慢了首长,不合领导的意图,损伤上下级关系,给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活造成被动,决定在吴副司令员来检查工作时办特别酒菜招待。对此,薛钢也毫不留情面地坚决反对,以至亲自找上吴副司令员的门去陈述利弊。在肖海看来,薛钢这些行为是“不会处世”的表现,还担心她心里没有“小九九”,以后会吃亏。但是,这些正是薛钢在思想上高出他的地方。薛钢不是党员,却希望自己“能像个党员,让群众看了服气……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和提高党的威信”。这种严格的自我制约精神是多么的宝贵啊!薛钢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吴副司令员不吃酒菜了,肖海在薛钢思想行为的感召下有了悔悟,这正反映了我们党的力量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物思想的发展和转机透露着党风正在好转、走向正常的信息。炊事班是个小世界,薛钢是个普通的战士,可在作者的描绘和深化以后,反映出的思想内容却有着普遍的社会意义,可见作者对生活洞察之敏锐、表现之巧妙适当了。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变化都会十分自然地从不同的人物身上体现出来。要了解社会,有时是可以通过对一个人的解剖来实现的。简嘉在《会编竹篮的战士》中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认识现实生活及人物思想变化的。农村籍的战士王明礼过去生活十分节俭,一直被连队树为先进分子。可现在突然变化了,一改过去那种近乎“抠门”的行为,变得大方了,视线浅淡了。但他并不乱花费,照样注意勤俭。这样的人还能树为“标兵”吗?小说从王明礼精神面貌的变化折射出农村形势的巨大变化,也从中发现了新变化给政治思想工作带来的新课题。小说通过一个记者的采访展开情节人物,提出问题。结构简练,反映的问题耐人咀嚼。

有人说,简嘉笔下的战士生活真实具体,活泼可金。何以如此?这是很值得细究的。我以为,简嘉在描绘人物时十分注意真实感。他常把人物的单纯与复杂、外在行为与内心活动交织在一起描写,形象很有立体感。他笔下的先进人物绝没有“神气”,也没有“超人”的素质;一般普通的人虽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可到底是一些正直、纯洁的战士。在写这些人物的时候,作者只是做文学式的如实描绘,结果人物却神态各异,性格分明。自然,简嘉有时稍许有过分客观的临摹,但总的来讲,他还是有用意、有选择的。简嘉很注意发掘战士身上那些内在的思想行为美,常常让我们从一些看似浅淡的行动中认识到我们战士的可爱、可敬。《拉岱大桥》里的几个守桥战士就很能激动我们的心。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们常年累月地守护在拉岱大桥桥头,大山的阻隔,住地的荒僻,极度的沉―54~

静,造成了一种难以摆脱的寂寞。本是正当活泼的青春时期却需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当然会在性格上、心理上造成一些矛盾。为了解脱或减少这些矛盾,周仁美借口买菜到几十里路之外去看赶场的行人广呱几呱”要求“早点退伍”。无端的吵闹,狂乱的动作,时有出现。在正常情境下,这些现象也许是不应有的,但在这大山之中,在拉岱大桥之旁,就有它产生、存在的某种必然性。我们不应像班长张路那样一味地埋怨,而应像副班长徐忠良那样更多地理解。尽管如此,正义的火种、自己的职责在他们的心中永不熄灭、永不忘记。“呱几呱”的未婚妻厂里发生了事故,不幸脸被烧伤了,他正有点犹犹豫豫时,周仁美立即表示不容许“呱几呱”干出“缺德事”来。沙马的未婚妻等不及,同他人成了婚,大家一致地向他表示同情。最后,当突然爆发的泥石流冲跨大桥、出了车祸时,徐忠良、周仁美、沙马等人为了救助乘客,完全不顾个人的安危,直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样好的战士,这样无私高尚的思想品德,难道我们会因为他们曾有过几句牢骚话、干了几件不适当的事而不歌赞他们吗?简嘉深深地理解这些战士,崇敬这些战士。因之,他用自己饱蘸感情的笔来描绘他们的生活和行为,给读者提供了认识我们的战士的可靠依据。《前方来信》也有类似之处。几个战士平时各有差异,但当对越自卫还击战开始后,要选几个人去参战时,他们立即表现得相当一致,都千方百计地找理由,提条件,争取到战斗的第一线去。在战场上,他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平时有点调皮的陈建立了功,可丢掉了一条腿。先前,杨长采“当班长很一般化,如果不是这次打仗,他已经退伍了,也许一辈子就那么平平常常的过去了”,可是,经过战争的考验和锻炼,他却被提升为副连长。“孩子他爹”陈大德,人聪明,军事技术好,可一上战场就中了流弹,连个功也没立上就默默地离去了。接到“前方来信”,排长邱少里、战士小秦都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和思索之中。是的,是应当好好地想一想,想想怎么认识、评价、任用战士。“前方来信”带来了鲜血凝成的红花和赤诚的报国之心,也捎来了前方战士对部队改革、建设的热切愿望。一封普通的信件使人们看到了普通战士与英雄之间的必然联系,看到平凡是何以转变为崇高。罗丹讲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战士的美不仅表现在战场上,同样表现在和平的环境中。战场上的英勇冲杀、顽强拼搏固属不易,可和平年代默默无闻的、看不见的牺牲同样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表现和平时期军人的献身精神,从平凡的、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现象中发现美的思想和行为,应当给以高度重视。简嘉在这方面做出了成绩,理当给予肯定。

假若说简嘉在《女炊事班长》、《拉岱大桥》和《前方来信》中更多注意了对美的发掘的话,那么在《行将而立之年》里他就更多地表现了美被埋没、被排斥所产生的苦恼,最后又充分地强调了美的东西不管经历多少曲折,终归要被发现的规律。军区警卫连排长李柱儿“对部队很有感情,有献身于国防事业的意愿”。他聪明勤奋,对于军事技术从理论到实践都很有一套。但就因为在刚提干时少年气盛,同现在的干部科鲁副科长打了架,又仗着自己理直,不愿检讨,不像鲁那样善于应付,结果给个别领导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以后多年,尽管工作干得很不错,但提拔、培养轮不上,上面还正酝酿让他转业。理想志愿就这样的同现实境遇对立起来。他郁闷、痛苦、感叹以至愤懑,抱怨个别领导任用干部的主观武断作风。正直的受抑制,圆滑的得重用。矛盾多么尖锐,但领导却视而不见。幸好在临近转业的日子,来了个“伯乐”赵参谋长,明珠被发现了,李柱儿在“行将而立之年”可以立志干一番事业了。小说矛盾的发现和提出似乎并不陌生,可表现极有个性、具体自然,还带一点戏剧色彩。闷人的氛围、郁结在胸中的阴云时时令人感同身受。问题的解决粗看有点偶然,但把它放在全国、全军上下改革之风盛行的今天来看,却实属必然。美被发现了,它将为我们的军队增添美的光彩。李柱儿的苦恼解除了,但是否还有张柱儿、王柱儿依然在苦恼着,也许有的。选才任贤的工作不能光靠一个赵参谋长来做;那个“一气之下”给李柱儿处分的政委今天该有点惊醒了,还凭自己的印象选用干部可不得了。这也许就是作者写此小说的心音,它也正投合着大多数人的愿望。

小说之道离不开编织和制作,但它又决不是单凭编织和制作就可以产生出来的。如果只是看重“工艺”一点,必然要碰钉子。重要的还在于有一个丰富的生活宝库作后盾。简嘉的编织制作功夫不一定比某些作者强,可他却写出了比某些作者优秀的作品,根源或许在于他有比较坚实的生活基础。简嘉已有10多年军龄。这10多年中,他更多的时间是同战士生活在一起。战士们的喜怒哀乐,许多他是亲历过的。他知战士的外表,也识战士的心。他从许多战士的身上发现了并不平凡的美的气质和美的精神。所以,他要拿起笔来“描一幅连队生活的风俗画儿,讴歌我们虽然有各式各样缺点但又伟大的战士”。此话也许不无偏执之处,可它传达了作者创作的起因。功力不足可以慢慢补上,生活不足要靠编织取胜就难了。现在有人对生活的重要性有所看轻,企图远离社会生活矛盾,依仗自己的苦思冥想写出佳作;有人企望在自己的一己悲欢或一足之地上获得惊人的发现。愿望殷殷,但效果微微。也有人视技巧为根本,取道于技巧雕琢和花样变换之途,但却忘记了一个基本的规律--花俏的着装是掩饰不住本体的虚弱和苍白的。简嘉没有像有些初学者那样去赶时髦,幻想经过偶然的机会步入文学之门。我们读着简嘉的这几篇小说,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丰富的生活细节随时可见。这决不是坐在书房里就能想出来的。简嘉的小说粗看起来似不经意,好像没有经过严密的结构安排,可你读时却不觉紊乱。他的作品常常因求简练而有跳跃性,但却总有内在的线贯穿其中,或人物,或感情6他较少以事件来结构作品,总是把镜头对准人物,以致他的小说较少犯单纯写事件的毛病,人物倒是活起来了。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一入小说往往引人注目,会对读者产生各式各样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就因为小说是对生活现象的反映,是经过了提炼加工后的艺术再现。从现实生活到小说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作者进行了许多典型化工作后的再映像。所以,一部作品的典型化程度如何,往往是检验作品反映生活深度及个性化的尺度。阅读简嘉这几篇小说,我微微地感觉到,作者似乎对于典型化的工作稍有看轻,或说作品的典型化不足。简嘉在强调真实性、“风俗画”的时候,有没有过分求实的地方呢?我们反对把人物写成完人、超人,可也不一定只能从“有缺点”的人身上发现“伟大”之点。简嘉的小说人物好像大都是些“有缺点的战士”。从生活的真实性来说,这是无需论辩的。可是,作为文学形象,我们是不是能够希望作家增加一点理想的成分呢?我还以为,典型化工作不仅是指人物而言,它涉及到作品的所有方面。在人物上过于求实,很难产生高度的艺术典型;在生活环境、情节纠葛方面过于求实,也必然会限制人物的手脚,妨碍典型形象的产生。如果说,目前对某些作家需要他求实一点的话,对于简嘉来讲,则希望他能跳出琐细的实际生活现象,振动起艺术创造的翅膀来。这对于他的进一步探索拓宽创作路子、提高作品的容量也许是有益的。

(1983年5月30日)

同类推荐
  • 新民间故事

    新民间故事

    《新民间故事》为父子书之一。《新民间故事》以小人物的视角,叙述民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故事,别的地方听不到、看不到。作者李民许现年六十四岁,一生历经坎坷,知道的故事也较多,他试图用夸张、诙谐的手法打造一个“民俗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人物个个性格怪异,事情件件蜿蜒离奇,这些人和事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看似与我们无关,其实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每个故事都是一种人生、一段历史。
  • 蒋勋说宋词(修订版)

    蒋勋说宋词(修订版)

    蒋勋先生按照五代、北宋、南宋的时间脉络,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重要词人的佳作一一道来。
  • 钓鱼台花师

    钓鱼台花师

    一个普通的苏州籍花匠,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先后在国家外交部下属的钓鱼台和中国驻日本、希腊、土耳其、俄罗斯及瑞士等大使馆工作了将近半辈子。他一生不仅见到众多的中共中央高级首长,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留下了许多美好又珍贵的回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能上北京工作,绝对是件令人羡慕的事,何况调令是国家外交部发来的呢!所以,当苏州拙政园年仅二十二岁的花匠尚金生奉命来到苏州交际处(今苏州市外事办),听到领导问他是否愿意到北京外交部去工作时,他当时竟激动得说不出来话。
  • 中国古典散文集2

    中国古典散文集2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空巷

    空巷

    海亮的诗歌,扎根于西海固那片厚实而苍凉的土地,有着对生活的敏感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人物、事件,在他的笔下,都会带来诗意的共鸣。
热门推荐
  • 山区最后一班列车

    山区最后一班列车

    不是梦想,不是岁月,只为自己的那份执着,守护自己的家乡,为了最后的回忆。
  • 哭泣的冥王星

    哭泣的冥王星

    伴随着笨重家具倒地的声音,拳头像暴风雨般的砸在女人身上,女孩几次冲上来都被推开。最后,男子干脆转移了施暴的目标。三方的撕扯转移到了阳台上。最后,女孩被人猛力一推,坠落到楼下的花圃里,剧痛袭来,仿佛被人硬生生地拆去了筋骨,女孩痛苦地蜷缩着身子,像一只蜕皮的龙虾。“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喊被看不见尽头的浓重黑夜吞噬。眼前突然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女孩颤颤巍巍地用手摸了摸脖子,触到那个冰凉纤细的硬物时,她微微舒了口气。还好,它还在。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 落予前尘

    落予前尘

    他是前世情人,清冷高傲,善于算计;他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摄政王,却卑微渴望你的爱;他是活在黑暗里的人,你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光;他与你有灭门之仇,却一次次为你破例;他是杀伐无情,流连花丛的五皇子,却百般伪装伴你身旁;他为你成为大名鼎鼎的鬼医,只为护你安好无忧;他是别国质子,无欲无求,却因你有了渴望;他是一枚棋子,遇见你才得以放弃往昔;他是精于政事,公正无私的左相...前世欠下情债太多,挨个还指不定还到哪辈子。所以凤羽落当然是选择一辈子还清!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 Cult

    Cult

    In the dead of night, Naomi Forman receives a phone call. Barney Harrigan, the man she once loved—now happily married with children—utters, "My wife Charlotte has been captured by the Glories." What began as a rude interruption of her night becomes a horrifying interruption of her life, as she is unable to ignore Barney's cry for help.Drawn into the Glory Church doomsday cult by her estranged sister, Charlotte Harrigan succumbs to the will of the enigmatic Father Glory. Brainwashed beyond comprehension, she is now only one of many who have been entrapped by the cult's promise of rebirth into a new, idyllic life.
  • 火车去哪儿

    火车去哪儿

    离婚后,为了温饱,她选择再嫁。半路夫妻,相敬如宾,却少了她熟悉的烟火气。是继续过体面却隔心隔肺的生活,还是回到千疮百孔但知根知底的旧日子里?白杨就像她的名字那样亭亭玉立,虽然接近不惑,却仍结结实实地挺拔着。你撇什么嘴?看你撇嘴我就来气,怎么了,女人上点岁数就不能亭亭玉立吗?当然可以,就像我们的白杨。白杨一直认为自己名字好听,挺脱俗的。像她那个年代出生的女孩儿名字大都跟果蔬和花有瓜葛,白杨却偏偏和树搭上,虽然爹说杨树不是什么好木头,大都劈了烧火。她不管些,觉得自己棵白杨就该美美地挺直了。小时候她用火柴棍画眉毛拿面粉涂脸,再后来拿牛奶往身上抹。
  • 星落澄河

    星落澄河

    友情,爱情,亲情,我们似乎一路走来总是会遇到一些人,失去一些人那么谁会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又将归于何处?是不是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疼痛?喜欢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感觉?我们是将一直孤独还是那个与你度过此生的人正在来的途中。
  • 中国创刊词

    中国创刊词

    本书收录了1872年至2003年间中国报刊的创刊词,并介绍了这些期刊的创刊时间、创办地点、创办背景、作者小传、创刊译文,焦点评析等内容。其中所撷取的作者有的是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大诗人,有的已成为一代师宗、一代名宿、一代伟人甚至是一代领袖。这些创刊词的作者代表了新旧中国不同时期的思潮,而且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及时代特征。
  • 荣氏家族如何富过三代

    荣氏家族如何富过三代

    这是一本为你指点迷津的财富胜经。本书针对人们普遍关注的“创富难,守富更难”和“富不过三代”的社会现象,从创业和守业的各个角度进行透视,分析、全方位、深层次地揭示了打造可持续财富的战略、战术。
  • 续诗品

    续诗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