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5800000006

第6章

1.又一只让人看得见的手--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乌托邦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整个社会的经济处于完全瘫痪的境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们无家可归,饿殍遍野,人们束手无策。这个时候,政府采用了一个经济学家的建议,雇用200人挖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大坑。

这200人开始购买200把铁锹,于是,生产铁锹的企业、生产钢铁的企业、生产锹把的企业相继开工了,接下来工人开始上班、吃饭、穿衣……于是,交通部门、食品企业、服装企业也相继开工了,大坑终于挖好了;然后,政府又雇用200人给这个大坑再填埋上,这样又需要200把铁锹……萧条的市场就这样一点点复苏了,启动起来了。经济恢复之后,政府通过税收,偿还了挖坑时发行的债券,一切又恢复如常了,人们在灿烂的阳光下过着幸福的生活,虽然,这只是凯恩斯编造的一个经济学寓言,但是他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国家的经济陷入危机的时候,国家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应该采用宏观调控的办法干预经济生活,使经济走上正常的轨道。

在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英国的经济首先呈现出高速的发展,然后美国、欧洲的经济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到了1929年,形势急转直下,世界范围内爆发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失灵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市场失灵”。与此同时,在经济生活中,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另外一只手,发现有一只让人们“看得见的手”在挥舞,它开始频繁地进人人们的经济生活,这只“看得见的手”指什么呢?其实这只“看得见的手”就是指“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就像开始讲的寓言那样,在整个社会经济不好的时候,国家积极地进入了角色,开始干预经济生活,稳定社会的经济。

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理论来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一本着作,这就是着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着名的经济学寓言“挖坑”,正是出于这本书中。这个寓言告诉人们,面对市场的失灵,政府并不是无所作为的,政府不能坐而视之,而应该通过政府的适当干预,刺激市场、启动市场,解决社会存在的经济问题。

凯恩斯的这只“看得见的手”开始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频频挥舞,它使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从危机的泥沼中走出来,并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那么国家是通过什么办法调控整个社会的经济呢?

国家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上对经济进行调控。财政政策主要有鼓励消费、扩大投资、加大出口三挂马车;货币政策就多了,比如汇率的变动、利息率的变动、货币发行量的变动、发行国债等等,都会对一国的经济走势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也就是从凯恩斯那个时候开始,各国分析和预测经济问题的视角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过去人们重视微观经济问题,也就是个人、家庭、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而现在人们更看重宏观经济的问题了。比如在股市上,人们虽然注重各股的业绩分析、学会了看企业发布的公告和各种消息,但是更重要的是人们学会了观察国民经济的大势,学会了观察利息率、汇率和货币发行量等对股市的影响。人们知道,当国民经济的宏观走势下行的时候,各股的业绩再好也不可能有大的利好消息,因为各股是脱离不了大势的控制的,孙悟空有再大的本事他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经济学家这样比喻:比如在剧场里看戏,当一两个人站起来的时候,这相当于微观经济,我们自己说了算;当全场的人都站起来的时候,这就是宏观经济了,这个时候每一个个人都无法左右全场的局面,他只能想办法去适应这个局面。这个时候只有国家伸出它的那只大手才能发挥作用。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繁荣了150多年,凯恩斯的这只让人们“看得见的手”又让资本主义经济蓬勃了近50年。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左右,世界上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又陷入了一种“滞涨”的状态,无论国家如何挥舞那只“看得见的手”,对经济进行刺激,经济就是停滞不前,而此时物价却不断地飞涨。

比如日本的利率已经降低到0.1%的水平了,但是仍然没有人到银行去贷款,只有人存款而没有人贷款,利息就一定要降,不然银行只派发利息,赚不到贷款和存款的利差,银行就面临倒闭。

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利息连续下调了13次,由过去的6.5%下降到现在的1%,但是经济依然没有大的起色。

再看我国,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利率下调了8次,但是在这期间,人民币储蓄存款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由4.6万亿元上升到了10万亿元以上的水平……

这一切都说明,经济发展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它有自己固有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它认识它利用它,但是无论多么高深的学者、经济学家、政府高官都不可能左右它,理论永远是落后于现实的,经济的发展导致新问题的产生,导致新的经济学家不断出现,导致新的理论不断诞生,新的理论再指导我们的经济活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一个警察的奇遇--设租与寻租

一个警官学院的毕业生,被分配到公安局工作。上班的第一天,心情不错,晚上没事出来看电影。

售票口排成了一个长蛇阵,他就站在队伍的最后排队。刚刚站在那里一会儿,前面的一个人回过头来一看是警察,就问道:“你是不是新警察?”警察回答:“是啊!你怎么知道?”前面的人回答:“老警察哪有站在后面排队的!”警察又问:“老警察怎么样呢?”前面的人回答:

“老警察一般都是直接到窗口去买票!”警察听了前面的人这样说,也不排队了,直接来到了窗口:“买一张电影票!”售票员抬起头一看是警察,惊讶地问道:“你是不是新警察?”警察说:“是啊,你怎么知道?”售票员说:“老警察哪有买票的!”警察问道:“老警察怎么样呢?”售票员说:“老警察一般都不买票,他们“你是不是随时都可以进去!”警察听售票员这么一说,手就从窗口里缩了回来,他直接从人口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真的没有人和他要票。

电影刚刚开演,警察在后面随便找了个位子就坐下了。警察刚刚坐下,身边的观众侧过身来一看是个警察,马上问道:“你是不是新警察?”警察说:“是啊!你怎么知道?”观众说:“老警察哪有在后面坐的?”警察问道:

“老警察怎么样呢?”观众说:“老警察一般都到二楼前排最中间的位子去坐!”警察一听不容分说,立刻到二楼找了一个中间的位子坐下了。

看了一会儿,警察要出去方便方便,就向外走,又一个观众就问道:“你是不是上厕所?”警察说:“是啊!”观众又问:“你是不是新警察?”警察说:“是啊,你怎么知道?”观众说:“老警察哪有上厕所撒尿的!”警察问道:

“老警察怎么样呢?”观众说:“老警察一般站在二楼直接就往下撒尿。”警察一听,也就不客气了,站在楼上解开裤腰带就往下尿。

这个时候下面又喊起来了:“你是不是一个新警察?”警察更纳闷了,这怎么也能看出来?就好奇地对下面大声喊道:“是啊,你怎么知道?”下面的人说:“老警察一般都是摆动着往下尿,哪有像你这样的,就往我一个人头上撒尿?”这是我从《读者》里面看到的一段虚构的幽默。故事虽然很有趣,但是我却一点也笑不出来。

当然,故事并不是讽刺警察,其实警察在故事里面只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官员的象征。有权力的官员们在官本位的社会里的确像故事里面讲的那样,他们处处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公共的财富就像是他们自己的财富一样,他们总是凭借国家赋予的权力通过干预或者应该干预而不干预某些事项,没有成本地实现社会财富的转移,使自己获得好处。

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寻租活动。形象地说,就是这些掌握社会权力的官员们,将国家赋予的权力当成一种可以出租获利的物品,对外出租,获得租金。寻租包括两个方面:官员手中有了可以出租的权力,他要寻找到租用他权力的人才能收到租金,所以他要寻找租用的一方;另外,社会上的一些能够接近这些掌握国家垄断权力的人,也要寻找拥有对外出租权力的垄断人物,他要寻找到出租的一方。所以共同称这种行为为寻租。

故事里面的警察为什么处处得到人们的“关照”呢?

就是他拥有垄断权力。人们接近他,为他开方便之门,就是要在他那里“租用”垄断物品,从而获得额外的收入。

比如交通警察在路上抓到违章的车辆,他们把车拖到一个指定的停车场,处理这个违章车辆其实只要10分钟就可以了,但是警察可能给你拖上5天,然后停车场按5天收取停车费,虽然公道的露天停车场存放一天收取5元钱的停车费,但是这个指定的露天停车场却按一天20元钱收取。5天就可以多收取75元的停车费,这75元的停车费就被寻租者瓜分了。一辆车是这样,10辆车呢?100辆车呢?1000辆、10000辆车呢?寻租者将获得多少寻租所得呢?

再说出租车,很多城市都借口方便管理为名,将个体出租车的经营许可权排除在外,而将出租车的经营许可证批租给企业单位,而这些企业再用司机交纳的租金买车租给司机,很多出租车公司不过是一个二道贩子而已,他们“合理合法”地从政府租来经营权,然后再将这个垄断权力租给司机,这中间的巨额利润都进了谁的腰包?为什么出租车就不能由个人经营呢?现在的医疗检验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如此发达,在检查身体合格的基础上,然后合理纳税不就完了吗?现在的每一辆出租车上都有一个税控电脑,他们只要按着税控电脑记录的数据自己到国家设定的地点交纳税金就可以了!交通部门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出租车司机的行业服务规则,而不应该是许可的审批和设定。但是为什么无数的城市都把重点放在这个“许可审批”上呢?就是因为它有租金收入!所以寻租理论认为,寻租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行政干预的存在,行政干预越多,管制越多,寻租的机会就越多,社会资源的浪费就越严重,负面的效益就越大。图洛克把寻租看成是“负总和的游戏”。所谓“负总和”,就是说财富根本没有任何增加,只是从一个人的手中过到了另外一个人的手中,而财富在过手的过程中还要损失一定的交易成本。寻租活动就整个社会效益来说它创造的是一个负值,社会的财富减少了,而没有增加。

寻租理论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1974年,美国的经济学家克鲁格首次公开发表了《寻租的政治经济学》一文,深入研究和探讨了由于政府对外贸易的管制而产生的对租金的争夺活动。这篇文章因此成了现代寻租理论的里程碑,克鲁格因此也被视为寻租理论的鼻祖。

根据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的定义,寻租是指通过国家的保护所产生的财富的转移,旨在通过引入政府干预或者终止它的干预而获利的活动。这种努力是把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了一种非生产性的活动,降低了社会的生产活动。寻租者通过特殊的地位或者垄断权力将本应该属于别人或者公众的财富转移到了自己的手中。

河北的某某官员,名字记不住了,倒卖汽车配额,竟然用汽车装钱,受贿达几千万元;浙江建设厅的副厅长、原温州市副市长杨秀珠,一个小小的副厅级干部,竟然能够敛聚2.5亿多元人民币;一个赖昌星,竟然能够走私上百亿元……他们的钱是怎么得来的呢?就是设租,先设租然后寻租,将公众的财富转移到自己的名下。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寻租活动呢?因为社会有设租的存在。许多行业都规定了特殊的经营群体,这样由于进入的限制,人们为了进入这些领域,就需要开展寻租活动,争夺经营权;由于特殊行业的管理者拥有绝对的审批权力,是人们公认的“肥缺”,所以很多官员就开展寻租活动,争夺这个权力以及权利。

寻租是无处不在的。

比如要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一个城市举办一个国际性的体育活动,于是各国纷纷开展寻租活动,争夺举办权;城市确定之后,在这个被选定的城市里,马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寻租活动,因为这个国际性的体育活动的负责人拥有建设体育场馆的审批权,人们纷纷活动,争夺这个“负责人”的位子;负责人确定之后,另一场崭新的寻租活动又开始了,人们开始纷纷争夺体育场馆的建设权;体育场馆建设项目有了眉目之后,人们为了争夺建筑材料的供应还会开展又一轮的寻租活动……

很多书上说政府是寻租活动的根源,与其说政府是寻租活动的根源,不如说政府中不受权力约束的官员是寻租活动的根源,政府也是由人支配的,政府官员也是理性有限的经济人,要限制寻租活动,首先就要通过制度建设约束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权力,制止权力的滥用。

其次要尽可能依靠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也就是说要减少人为“设租”的可能性。

最后还要增加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加强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公众对政府的决策、审批有合法的知情权。

在可能的情况下,当内部的阻力足够大的时候,借助外在力量的推动来减少寻租活动也不失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因为自己的刀有时候削不了自己的把。比如我们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契机,大量削减行政审批,向国际接轨,这就是借助外力推动的最好证明。

写到此,文章应该结束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我又读到了一个美国版的警察故事:

乔治在邮局排队邮寄包裹,排队的一共是8个人,乔治排在第八个。这个时候一名警察出现在他的身后,乔治并没有在意。过了一会儿,警察用商量的口吻对乔治说:

“先生,我正执行紧急公务,要邮寄一个包裹,能不能允许我站到你的前面去?”朋友回头看了一眼,点头允许了警察的请求。警察说了一声谢谢,然后彬彬有礼地站到了乔治的前面。紧接着,警察又和他前面那个人提出了同样的请求,前面的这位先生也同意了警察的请求。就这样,这名警察从后往前一个不落地向这些排队者征求意见,最后终于站到了第二的位置。

如果依看电影的那个警察的经验,这个警察完全没有必要和谁商量,径直走到前面去就可以了。如果依照中国人的惯例,顶多走到队列的前面和最前面的一两个人商量一下也就可以了。虽然警察站到前面去侵犯了后面每一位的权利,但是有谁敢和警察理论呢?

其实这个警察也很想像那个看电影的警察一样,一步到位走到最前面去,但是他不能。并不是他的觉悟高,素质高;也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因为国家的制度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别人的特权而站到他人的前面去。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本书选择了航空工业的典型事例,强调时代背景,突出发展变化,从体制创新、民用飞机、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不断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体制改革,适时调整战略,努力开拓市场,推进资本运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集团公司的重新整合,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中国航空工业必将在新一轮市场经济大潮中蓬勃发展。本书既可给航空工业从业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工业相关产业及对航空工业感兴趣的社会读者提供参考。
  • 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别样世界

    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别样世界

    这本书,就是我想和你一起分享的思考印记。作为共鸣三部曲的中间一本(前一本是《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后一本将是关于音乐与经济的思想共鸣),这本书记录了世俗与经济的思想共鸣,它也许不是你看到书名后想象到的样子,但希望你能从这里,发现不一样的经济世界,发现思考的无尽乐趣。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 温州样本

    温州样本

    这是一本关于温州经济的罕见的大气之作,大量生动的历史细节与人物活动,凸显了温州经济长足发展背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历史互动图景。既是温州人的奋斗史,也是温州的开放史。本书以编年史的形式,全景记录了温州民营企业三十年的发展之路,既有对经济大势宏观把握的大气磅礴,又有对企业个例成长和企业家心路历程微观考察的细致深入。其中诸多知名企业和企业家的生动案例,既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令人感慨的精彩故事。
  • 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

    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

    中国的法律体系如何逐步健全;金融改革如何能走得更远;重大民生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行政性调控如何淡出,市场化调控如何跟进;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想要什么样的世界,世界想要什么样的中国……复活风云激荡的过往事件,重现载沉载浮的财经人物,总结中国十余年来在政治经济诸多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步,激发人们继续前行的勇气……新闻本身是易碎的,但新闻记者对于永恒性的追求是始终不渝的。
热门推荐
  •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从九个方面介绍了制定策划方案写作、广告文案策划写作、企业内部管理策划写作、经营目标及方针策划的写作、市场调查策划的写作、经营战略策划的写作等内容
  • 婚不离情:前夫,求不约

    婚不离情:前夫,求不约

    她还爱他时,他不屑一顾,冷漠残忍,无视她的真心:“我爱的人只有安馨,你不配。”她骤然离开,只剩下坟墓上的照片,他才猛然发现,心脏空缺的地方,住了一个叫季婉的女子。再遇相似的容颜,他穷追不舍,不愿放手,她却决绝冷笑,冰冷的眼神似乎斩断了所有过往——“段承宁,你欠我一条命。”“从今以后,用我的命,还你余生幸福。”
  • 爱妻别来无恙

    爱妻别来无恙

    新作品:《爱妃别来无恙》——如果对此文有什么不满的,那就进来看新文,或许我会给你们答案哦,赶紧投票收藏去哈。【一窝懒猫出品】“夫君,这是什么?”“休书!”“能告诉我理由吗?”“你没有利用价值了,就这么简单!”“一定要这么做吗?”“你说呢?”之后,她就被休了,而他也另娶了他人…也就是说,你要我滚,我滚了,你要我回来,抱歉,滚远了…。。。。。。。。。。。作者是个笨蛋,不会写简介,书名也是随便挑了一个,就这样,收藏+投票,万分感激!【一窝懒猫】QQ群:4851673,记得加上文中人物名哦!【一窝懒猫】出品文集:《宝贝要找嗲》血玉儿一个超级无敌可爱的宝宝,他要找爹爹,宝宝口齿不清,于是乎,爹=嗲《东宫冷妃》迷雪蝶翼一个心地善良却坚韧的女人,如何沉浮在后宫的争斗之中《爱妻别来无恙》玲珑天心因为爱所以恨,因为恨,却始终放不下那份爱,没有深深的爱,又何来沉痛的恨=============推荐好友文:《驭兽妃》风兮兮《契约新娘十八岁》《太后七岁七七岁》东走西顾《丑妃无敌》夜初《兽王贤妻》风之孤鸿《克夫主母》桃花相《王爷争宠》蓝色吇偑《邪相的冷奴》浅水的鱼《教父的玩偶》《相公不在多》紫极光《嚣张丫鬟》花花非公子《东宫媚》莫離莫棄《窃妾欢》银月皎皎=========推荐好文:《原配》独孤卫《蛇蝎少奶奶》闲听冷雨《重生之誓不嫁豪门》苏迷《离婚》不道心《狂野未婚夫》后妃《低调少奶奶》鹦鹉晒月======本文主题曲(原唱)======——感谢我家玉玉《伊人不归》词:小爱演唱:小爱木兰舟,一勺西湖水春时过,焚香拨焦尾,淡扫蛾眉千丝雨,清觞泪,伤心桥,云台醉落雪坠香蕊,伊人不归寒烟翠,薰风渡云飞倚栏看,揽衫叹憔悴,捉影成对莺飞早,风华褪,斜阳迟,月明媚轻花吹落地,竞谢芳菲错觥筹,碧玉杯谁再说红烛销成灰冰心清如水,一舞梨花醉百转千回夜风起,一身风尘欲火归一笑还一醉,翩扬衣袂凤凰于飞流水,黄叶落纵人不寐回首望苍穹忽惊觉,爱恨恢恢长亭外,帘幕芙蓉扉凌波黯,素弦断轮回,湮灭灰飞歌一曲,相思味,涛声浅,蹙秀眉小酌三两杯,伊人不归铅华尽,燕双飞谁再叹点点离人泪倾看朱颜垂,横笛倚栏吹伊人未回夜风起,一身风尘欲火归一笑还一醉,翩扬衣袂凤凰于飞
  • 封神时光英豪2:火魂

    封神时光英豪2:火魂

    商朝的少年桑羊无欢,因为幼时的机缘巧合,在石窟中学得了超越商周时代数千年的旷世学问,也在这个绝对的乱世之中,卷入了西歧周族「伐纣」的惨烈战役,并得以和封神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姜子牙、哪吒等一起与商朝的神人部队展开一场空前绝后的神族战役。
  • 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

    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

    善待自己,从心开始、做一个爱家的幸福女人、关爱身体,做健康女人、将美丽进行到底、做个快乐的职场丽人、珍爱生命,享受美好人生、放下情执,走出感情旋涡、学会放松,给自己放个假……本书教现代女人如何善待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魅力女人。聪明的女人,不要拖延,不要再举棋不定,不要再“珍藏”任何能给生活带来欢笑和希望的东西。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应该学会享受生活,只有会享受生活的人,才会创造光彩绚烂的生活。
  • 舍利弗问经

    舍利弗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嫉妒滋长

    嫉妒滋长

    李暮春来自农村却因为其舅舅的关系与富家女苏流年同在一所大学读书。一开始苏流年就招惹上她,随后,两人成了死党。苏流年喜欢李暮春,喜欢跟她玩。但是心里因为受其母影响,又有一种别扭的心理状态,经常神经性的嫉妒李暮春……
  • 光禄坊三号

    光禄坊三号

    《光禄坊三号》与作者上一部长篇《一九七九年纪事》相仿,透着一种悬疑感。不同在于,其他作者更注重的是在或长或短的博弈之后亮出谜底:谁是凶手,谁是肇事者,因由何在,手段如何。陈永和笔下的光禄坊三号是一个敞开的所在,《光禄坊三号》中也没有如此这般的“凶手”,甚至没有谜底,或者说谜底就折叠并展开于层层叙述本身。这部小说的故事可以粗略概括为:死亡,及其所创造的。男主人公沈一义共立有三份遗嘱,公证后交由律师钟正明执行。出乎意料的是第二份遗嘱:请求妻子陈冬梅跟前妻林芬住进光禄坊三号宅院,并邀请龚心吕女士跟娄开放女士同住。宣读第三份遗嘱的条件是四人共同住进此宅院一年。摆在前妻、未亡人、仰慕者与初恋四位女性面前的是同一问题:住不住进光禄坊?“其实每个人身体都有一座看不见的坟墓,埋葬着被我们卸掉的记忆。”作者以光禄坊召唤自己的人物与故事。
  • 涉江

    涉江

    她本无意走进一座王城;他本有心逃离一扇宫门。她原以为此嫁非是爱;他原打算相守不问情。却不料,是往世的缘,还是今生的因?一座危城,竟成全了一方围城……
  • 邪王逼婚:废材三小姐

    邪王逼婚:废材三小姐

    一朝穿越,竟然成了废材。废材?姐会叫你们知道什么叫天纵奇才。斗练场上,她将所谓的天才们打趴在地上,引来众人侧目。他踏着优雅的步子缓缓向她走来,“小凤凤,本王刚才已经看到了你的实力,完完全全达到了本王择偶的标准,从今往后,你就是本王的爱妃。”她为那声小凤凤起了满身的鸡皮疙瘩,更为他的话满脸不悦,她卧槽一声,大骂:“滚粗,老娘不认识你,哪儿凉快待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