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6600000001

第1章 一切尚在过渡中--长篇小说现状笔谈之一

进入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创作日益兴盛,眼下已为文坛内外广泛职目。据不完全统计,长篇小说的年出版量约有四百多部,而中国作协系统列人1995-1996年度创作计划的长篇小说,就是六百四十多部。在这样一个高产数量的背后,无疑包含着文坛领导机构的组织倡导,作者个人的辛勤劳动,以及出版方面的积极配合,包括书商、书贩们的商业操作。可以说,长篇小说的出版,从未有过如此优裕宽松的好条件,长篇小说的出版,从未有过如此齐抓共管的好局面。

但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抓长篇不能只求数量。你只要大致浏览一下近年来的一些长篇小说,就会感到数量与质量尚不成比例,好的和差的更不可同日而语,整个创作情形呈现出一种枣核状:太好的不多,太差的也不多,大量的是中间状态、不好不坏的平平之作。而由此进而显现出来的,则是长篇小说创作正在历经着的过渡性状态。

首先是文化视角上的由单一向多元、由浅显向深邃的过渡。过去的长篇创作,作者只能取与流行意识形态同步的姿态,而且只能紧跟,不能游离,只可诠释,不可发挥,因而,从不同的长篇作品中,人们看到的却是同一的文化向度,彰善伐恶,如出一人。现在的长篇创作,在经历了与社会生活变革同步行进的文学观念的新变之后,作者已普遍越出了以单一的政治眼光看取生活的既有藩篱,在创作的立足点上,不断由“代言人”角色向“民间人”角色位移,寻求更能切近描写对象和文学特性的立体姿态,因而,我们便在一些作品中,既可看到以民族文化的空间视角对各色农民命运的严峻审视(如《白鹿原》),也可看到从个体成长的童稚视角对社会演进曲折的主体透视(如《在细雨中呼喊》);既可看到从眷恋传统出发的对农耕文明解体的惋叹(如《九月寓言》),又可看到从批判传统立足的对现代文明到来的歌赞(如《世纪贵族》)。除此而外,那些希冀以家族历史折射社会风貌的,企图以情事性事探索生命奥秘的,也都纷纷粉墨登场。在这多样的创作主体和丰富的文化视角的交相辉映中,人们同样可以感受到时代精神生活的巨大演进及演进中的某些迷失。文学的广袤天空给有思想的作家的主体选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而对那些迷茫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更加增添了思索的力度和选择的难度。

其次是文体范式上由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从文体上看,长篇小说演进到当代时期,结构的故事性、叙述的情节性已成为基本范式,作家们与其说是生活的发现者,不如说是故事的编织者。这种传统的长篇文体规范,在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进程中,间或有作品予以打破,但在大的范围里形成整体突破之势,还是在进人了90年代之后。读近年来的长篇,《纪实与虚构》是家族寻根和家庭生活两大板块的交叉演进,并不追求结构的统一和规整;《在细雨中呼喊》是一个少年顽童诉说自我的成长行状,更为强调的是视角的画面感和心灵的微妙感;《九月寓言》则像是一组组散文连缀成的山乡风俗画,无统一故事,无主要人物;《恋爱的季节》虽有事有人,但突出的是叙述本身的杂文化快感,故事和人物几乎成了作者抒发议论的凭借。如此这般超越故事结构、线性叙述的艺术追求,还程度不同地表现在其他长篇作品之中。这使长篇小说在打破传统模式之后,步入到一个全新的艺术天地,使不同的结构方式都成为可能。但人们仔细品味起来,又不免觉得这些作品多了结构的陌生化,少了故事的可读性。尤其是典型冲突的普遍淡化,人物形象的普遍弱化,使得不少作品难以给人们强烈的撞击和深刻的印象,从而使长篇小说这一文学形式,减敛了不少应有的分量。

第三,在语言表述上,近期的长篇也开始由程式化向个性化过渡。小说语言应是作者个性与大众共性相融合的产物,但在过去的长篇创作中,常常是个性融入共性、共性淹没个性,乃至形成了免除个性的语言模式:全知全能的视角、指点迷津的态度和精细无遗的叙述。这种程式化又过了时的语言表述,作家们不仅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中进行了突破,在长篇小说创作中也表现出不少喜人的成果。像《白鹿原》在铿锵有力又精确凝练的语言中,追求现实主义叙事的内在魅力;《在细雨中呼喊》由包孕丰富又冷峻隽永的语言,表现出对现代叙述技巧的自如运用;《白夜》以文白相间的语言表现城市文人的人生无耐;《醉太平》用棱角分明的语言描画当代军人的情感纠葛;《恋爱的季节》、《失恋的季节》以悬河泻水般的语言倾诉建国初期一代青年激情的昂扬与失落。在这里,语言的表述与其表述的对象相得益彰,而语言因富于个性又构成一定的审美对象。语言变化的背后当然有语境变化的因素在起作用,但作家们有意识的革故鼎新无疑更为主要。长篇创作中的语言探求,也并非人人成功。有的过于追求地域色彩,使作品成了方言俚语的堆砌,读起来既不流畅又费人猜详;有的过于扩张主体情绪,作品人物成了作家的分析对话,作家的个性霸占了人物的个性。如何在语言的创新探求上,做到艺术化和生活化、个性化与大众化的较好融合,仍是许多长篇小说家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长篇小说发展至今天,虽说数量可观,成绩也不小,但总体来看,仍处于一种新旧交替、变动不居的过渡时期。也许经过一系列艰苦的努力和必要的调整,多数作家才能在如何推陈出新上历练成熟,找到自我,从而写出无愧于个人和时代的长篇力作。而这一切的实现,也有赖于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的文化环境的进一步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振兴长篇创作,不只是作家个人的事情。

同类推荐
  • 开卷书坊·闲话八编

    开卷书坊·闲话八编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写在读书界著名的“开卷闲话”读书随笔选集之续。收入《开卷》二〇一二年六月至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以来每期“开卷闲话”的内容,其间蕴含了大量的当代稍纵即逝的人文信息,既可作小品文品读,也可作为文史资料,可读性甚佳。
  • 一路林红

    一路林红

    以文情并茂的短故事,带领读者遍访欧亚美洋非五大洲。以企业高管的眼光和文学的情怀,细腻温婉、诙谐幽默的笔触,诠释中西方文化。以充满哲思、怡情怡景的人生感悟,编制成绚丽多彩、姹紫嫣红的人生大片。《一路林红》是作者路琳根据她多年在世界各地的游历,用足迹和心情写就的作品。文中记述了在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上与一件红风衣的奇缘;在夏威夷海滩与英俊飞行员偶遇,并再次巧遇飞越基拉韦厄火山;在北海道雪域邂逅一只野红狐而那红狐却温顺地在她身边坐下对眸……
  •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1辑)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1辑)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晚清谴责小说传播研究

    晚清谴责小说传播研究

    晚清谴责小说的滥觞与兴盛,是“特缘时势要求”、“以合时人嗜好”的结果。谴责小说呼应了小说界革命和现实主义创作思潮,对晚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揭露与批判,具有史学的价值和思想的意蕴,为人们了解晚清社会的原貌提供了资料,并成为近代思想史上重要的文献;小说形式上的雅俗流变,引导了白话文的进一步发展,也引发了小说的变革与发展,在中国小说史上体现出从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特质;而谴责小说还在文学市场化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对当下市场化小说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仅如此,晚清谴责小说还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它运用重复叙述艺术构建起媒介传播的“拟态环境”,能产生聚合效应,能够促使人们形成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形成社会舆论,并使舆论波一直回旋、回响,促发人们行动的产生,对社会的变革甚至革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喜马拉雅丰碑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喜马拉雅丰碑

    本书共三个部分,上下篇及附文。上篇《极地英雄》主要讲述了人民解放军先遣连进入西藏、解放西藏的一些事件。在严寒、缺氧、食物和水短缺、高山反应等困难面前,先遣连的官兵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生命的极限,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先遣连的官兵们用生命换来了进藏后续部队的顺利进军;用温情和无私奉献打动了藏胞;用睿智稳定住了西藏的反动势力。《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喜马拉雅丰碑》主要讲述了堆拉雷达站、甘巴拉雷达站、亚东边防派出所的一些感人事迹,显示出了新时期西藏边防工作的重要性,讴歌了新时期边防官兵的英雄主义精神;附文则介绍了地球第三极的绿飘带“一江两河”工程的建设及给西藏地区带来的繁荣和作者在加查采访的纪实,真切朴实。
热门推荐
  • 异世驭风师

    异世驭风师

    出生在皇室,她的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她的前途本该一帆风顺,她的未来本是阳光明媚的……无奈现实太残酷,从继母上位的那一刻起,狄雅宁就知道她的人生将与上面的美好字眼绝缘。难道她真的要水深火热地度过一生?开什么玩笑!为了摆脱这个牢笼,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狄雅宁和妈妈筹谋了五年。就在一切准备就绪,只差一缕东风的时候,继母却连水深火热的人生也不给了,凶猛的杀招令她猝不及防,弑父杀母的罪名一扣,狄雅宁面临有生以来最大的生死考验。敌人很强大,要她束手就擒,认命就死?抱歉,这不是她的人生信条。妈妈告诉她,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所以,她不能遂了继母的愿,哪怕希望再渺茫,她也绝对不会放弃求生的希望!命悬一线的她得到风神的眷顾,驭风之权一朝在手,局势峰回路转。终于夺得一线生机的她不敢松懈,前方的道路还很坎坷,各种挑战都在等着她,但都无妨,她决意将其尽数填平,总之,没有人能阻碍她前进的脚步。你以为你是拦路虎?错!你是本姑娘的踏脚石!记住,她是自由的风,无孔不入,无坚不摧,不信,你可以试试……
  • 福尔摩斯探案(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福尔摩斯探案(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插翅难逃的故事

    插翅难逃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探案故事全集》包括《侦探出动的故事》、《高超推理的故事》、《蛛丝马迹的故事》、《扑朔迷离的故事》、《缉捕追踪的故事》、《原形毕露的故事》、《斗智斗勇的故事》、《智破奇案的故事》、《真相大白的故事》和《插翅难逃的故事》等10册,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春秋公羊傳

    春秋公羊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萧萧 易水寒

    风萧萧 易水寒

    秋夜,凉如水。无名山中竹林深处,一位隐士手捋美髯,凝视摇曳竹影,心事重重。少时,自其身后屋中走出一位少女,一袭白裙,裙摆及地,手中拿一件褐色布衫,对背影道:“爹,天凉了,多穿件衣服吧!”隐士回头,望着那张美如明……
  • 三生缘之缘倾何时

    三生缘之缘倾何时

    看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本人对墨渊甚是喜欢,无奈他的结局着实让我不满意,本人在这特意为他良心定制属于他的爱情。本文女主可不得了,她的前世是少绾,在少绾灰飞烟灭之后,残存的一丝执念在这天地间散不去,投胎转世化身为青丘狐帝长子的独女——白落卿。她比夜华早出生三万年,因为某些原因,她的父亲对外界封锁了她的所有信息,因此,四海八荒就只知道青丘继白浅之后唯一的帝姬就只有白凤九,对她这个倾城绝貌的白落卿一无所知。在夜华醒来与白浅大婚时,乘机逃了出来,这个与生俱来灵力颇深却被遗落了的帝姬,在婚宴上遇到了四海八荒的墨渊战神。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爱的火花,看这一世的她又如何与墨渊陷入爱河……
  • 不忘流年愿相思

    不忘流年愿相思

    她志向大如天,却被他的一个愿望,坑入这繁华乱世。他本是她惜昔相印的同学,却不料再见到时却变成了这副坑人模样。也罢,当是倒霉催的,可,为何命运会如此殊途,一切都要因为这个坑货。“别想着自由。”“我不。”“那你走吧。”他冷笑一声,她被送入人间地狱。再见面时,又成了最初模样,但她不甘,“小子,这次,我不会走,你也休想逃,老子受的苦要千百倍的还给你。”“你敢。”她笑,“你看我敢不敢。”
  • 你是我难得一见的温柔

    你是我难得一见的温柔

    璟大少辛辛苦苦养了十几年的小媳妇,有朝一日竟然被别的男人给惦记上了
  • 中国地理全知道

    中国地理全知道

    我们抛开枯燥的说教,浓缩中国地理之精华,为读者营造了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良好氛围,相信定能使您在快速纵览华夏山川,了解丰富地理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精神感受。说到中国地理,一定会想到中国的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蕴藏了多少物宝天华:中华名山、自然保护区、河流湖泊、国家地质公园、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等无不囊括其中。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资料权威,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国家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轻松阅读,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 独掌乾坤的历代帝王(上)

    独掌乾坤的历代帝王(上)

    在中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历史中固然不乏一些英才明主,但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暴君、昏君,还出现了不少娃娃皇帝、白痴皇帝、荒诞怪癖的皇帝等等。本书为你讲述中国历代帝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