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6800000014

第14章 墙藏玄机(1)

富墨林住在三江大戏院我四姑奶的房间里,被子换了一双新的,四姑奶带走自己的缎子被和一架梳妆台,其他摆设都没动,生活用品留给他,床下面是铺炕没法动,桌子他调了方向。

“我搬走你住着觉得不合适,重新收拾。”四姑奶说她回家叫人来帮他收拾屋子,“你想好怎么挪动就行。”

收拾是要收拾的,自己亲自动手不用外人。富墨林看中这间屋子的用场,搞情报需要这样一个房间。他说:“没什么大动的,我自己弄就成,不用来人收拾。”

四姑奶去关门,这个动作调动了富墨林的想像,今早他们最后做了一次美妙的事情,当地人俗称“赶热被窝”。她是不是还要……完全误解了,四姑奶说一个秘密:“墨林,地柜后面有一个出口,一旦晚上有胡子来打劫,你可以从哪里逃走。”

屋子墙旮旯确实放置一个柜子,柜子上面随便搁些东西,外人绝对看不出来那里藏着玄机。

“从这儿出去,经过通风道,直接通到放映室……”她介绍这条密道情况道。

修筑这条密道是四姑奶做经理刚搬入这里,土匪摸进城,在大戏院楼前经过未进来。此次不打劫不等于下次不打劫,防备还是必要。我爷劝搬回大院住她不肯,要派人来保护她不同意,四姑奶也觉得防备的必要。戏院晚上还有人值班,不过在一楼,二楼白天有人办公,晚上只她自己,一个女子靠一杆猎枪,抵挡住了土匪?有必要修一个藏身的地方,起初她是想修个能容藏自己的窖什么的,凿墙的过程中她的计划深入下去,要是条密道就好了,索性修吧,竟然在放映室的储藏间--放置电影片子的仓库--打通出口,于是出现一条密道。如果真的遇到不测,逃到大厅上,再从任何一个门都可逃脱。当然修完到现在从来没使用过,土匪没来打劫。

“柜子最好别动,不暴露的好,戏院目前没人知道这个通道。”四姑奶叮咛。

“哎!”

“我真不愿走。”四姑奶依依不舍道,她说了半句话,下半句是:我离不开你。

富墨林也觉得时间太长,他说:“准备多少嫁妆,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哟!”

“还不是我懒,早没做……”

当地风俗娘家陪送的嫁妆中有一部分要自己亲手做,满族姑娘从小要学会缝衣裁裙、刺绣纳朵、为自己准备嫁妆。四姑奶从小学会骑马、打猎、驯鹰……几个嫂子不会眼睁睁见她尴尬,帮她做嫁妆,即使这样,准备嫁妆还需要一些时间,陪送中家居这部分最费时费力,《要陪送》歌谣云:

三月姑娘要嫁妆,

两个立柜四个箱,

椅子板凳儿要全,

四匣柜,亮油光,

梳妆匣,画月亮,

坐凳靠椅要成双。

火盆桌,放炕上,

二人对坐饮酒浆。

“做些衣服被褥,也用不上一个月啊!”富墨林说。

“说道很多……”四姑奶目睹三嫂过门,先把嫁妆搬到索家,并由三嫂家派两名男童来钉门帘,说的吉祥语用语她还记得:门帘高挂,五世其昌,白头到老,儿孙满堂。

“我往哪里挂门帘?”富墨林随口问。

“门帘有场(处)挂,你是倒插门呀!”四姑奶顽皮地说,人像是没长大。满族人没有儿子的也招女婿,一般在女儿十二三岁时,招来一名十八九岁的男子来家干活,等到女孩长大十八九岁时成亲。富墨林到我们索家更早四五岁,活儿也没干,太爷拿他当自己亲儿子养,格外高看一眼,送日本读书,“三进院的两间正房始终空着,留给我们做洞房。”

富墨林扫眼炕床--龙凤喜床,洞房两天前就在这里。当夜他们在饭馆吃的子孙饽饽和长寿面。一切都是象征,实质内容不缺失。蜜月只两天无奈中断。

风俗必须尊重的,像我们索家这样大户人家,嫁女一丝不苟照满族的风俗走。四姑奶回大院准备嫁妆去了,索家上下忙活起来,我爷跑去太爷面请示结婚日期,说:

“阿玛,我四妹的日子……”

“请人选个日子,”太爷发号施令,讲话的气脉不足,说他老老人家哼哼指示更贴切。老当家的有一口气在权力就在,你不听他的不行,爷爷为稳稳当地做当家的,最不能得罪的就是阿玛啦,“哦,头年不行,正月也不行,看看明年二月吧。”

爷爷目瞪口呆,请示吧,请示出麻烦来,阿玛不同意近期办。他原本打算腊月里办喜事,这下子泡了汤。他还是努力争取,试探说:“阿玛,该准备的早有准备,也不差啥啦,他们老大不小,我寻思近期给他们把婚事办喽。”

“老大不小?八十岁也不成!索家祖训家规不能改,腊月、正月索家不嫁娶,不动土,不修宅。”太爷说。

得!头年结不上婚。我爷走出太上皇的堂屋,听见木匠棚子里。

乒乓做家具,他老人家亲自选取天然花纹的曲柳、花榆等木料,陪嫁四妹一套好家具。阿玛一句话,计划要打破,他不死心,想谁能说服阿玛改变主意,同意腊月里办婚事。

有了条密道更合适了,富墨林坚定把情报组建在大戏院内,人来人往,嘈嘈嚷嚷环境敌人不会注意。原来想设在索家大院,隐蔽是隐蔽,活动太平繁,还有使用电台声音难免被家人撞见,大戏院放电影和演戏,音乐声可以掩盖……多了一条密道,藏匿电台和必要时逃离方便。

今晚不放映电影,也没戏演,值班人员早早锁好戏院的大门,后楼的大门也关闭,门卫看守着。整个二层剩下富墨林自己,平常也是剩下她自己,一个富人家的小姐,放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起居有人伺候的清福不享,在这儿受苦,上班来戏院,晚上回索家大院完全可以,她却坚持一个人住戏院,她喜欢孤独?从这一点彰显出她的个性,尼莽吉皮肤瓷一样细,心却老树皮一样粗糙,男子的事她愿做,骑马打猎……从修密道这件事上看,得重新评价她。

为她起下尼莽吉满语名字是智慧,一个人很少像自己名字象征的意思成长。尼莽吉--雪,她人像一片雪花飞落在他心中,是他来索家大院几年后,具体的细节已经模糊,清凉的感觉一直伴随他东渡,到哈尔滨再到苏联,现在又回来,雪花两天前开始融化,心田里开始湿润……一个月说多短有多短,说多长有多长,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那么情侣呢,分秒都觉得漫长。

室内很黑,放映电影或演出,大戏院有一台发电机自己发电,不放映电影或演出照明点油灯。富墨林油灯也没点,摸黑,也叫摸瞎乎,亮子里贫苦人家为省灯油,夜晚经常摸黑。他没点灯不是为省油,是想一个人在漆黑的情况下中观察周围的环境。从窗户望出去,是一条街道,只一两户店铺,门前的灯笼上的字招可以看出是一家鸡毛掸子铺子和酱油铺,再远一点儿有家店铺,但看不清是什么。

街上行人稀少,偶尔有一辆人力车走过,挂在车上的铃铛叮咚地响。算是给寂静的冬夜增添一些活的气息,不然像死一样。戏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建筑,左边是一道大墙,大约有十米的空场,跟民宅相对;右边是一片空地,堆满砖瓦石块和椽子檩子,开春这里要建一家商店。三江大戏院南北方向,朝南即大戏院的正面,临亮子里较繁华的商业街,买卖店铺林立,只是站在北楼望不见。假如遇到危险情况,逃走路线不是一条,南面从戏院正门进入繁华商业街,混入人群;北面进入背巷,也可逃走。

大的环境如此,内部的环境呢?后楼是二层建筑,中间设楼梯,第二层东西两面走廊,东侧走廊的几个室都是经理自己用,一个卧室,一个经理办公室,一个会客室。西侧走廊有四个室,财会和电影、演出业务工作人员,白天办公,晚上没人。一楼一侧是可住人的房间,为演出人员休息住宿准备的宿舍,及接待室和门卫室。楼梯下还有一扇门需要交代,它是连接南北两楼的,考虑严实、安全,已经封死不用。

剩下室内的密道。富墨林插好门,挪开柜子,暗道入口露出来,一个中等身材的人哈腰进出自如。他拿上手电筒下去,十米左右长度,便到了出口,门设计得很巧妙,开在墙壁间,进去是放映室。他重新回来,从北楼绕到南楼,准备从正门进入大厅。

大戏院的正门外那条繁华街道上,未打烊的买卖店铺营业,家家门前挂着纱灯,蜡烛光划破寒冷的冬夜,街上虽不是车水马龙,但三三两两的人不断流地从戏院门前经过,有的人看上一眼,指点着讲什么,议论某部电影或戏吧。

工作人员开锁,富墨林走进去。前几天放映场电影,幕布悬挂着,他从舞台走下,穿过观众席,来到对面,顺着楼梯上去到包厢、雅座看看,下来再从一个门进去,也要登楼梯,去电影放映室,此时放映室锁着门,里边存放贵重的放映设备。

大戏院他走了一遍,然后回到宿处,点亮一盏灯,放下窗户帘。环境令他满意。他开始想他肩负的使命,搞到“贝壳计划”情报,第一步选情报组工作地点,确定在大戏院的后楼二楼。第二步是发展情报人员,索家大院的人首先发展对象。

富墨林在那个夜晚将我的爷辈几人,包括我四姑奶用他的情报人员尺寸量了一下,最合适的两个人先挑出来:索顾在,他是自己的私塾老师,对他比较了解,有民族正义感,曾在三江县公署内务局教育做股长,方便接触县公署内一些机密。他跟自已最投机,从小感情就好,对日本人不满,升华印务所承印一些官方文字,例如公告、布告什么的,接触司法人士,可从中获取有价值情报;第二个人便是我四姑奶尼莽吉,不过寻思她多了些,即将成为自己的妻子,未来的活动躲不过她的眼睛。

对于四姑奶,富墨林吃不准,不想第一个发展她又越不过她,因此他犹豫不决。为什么不把她作为第一个情报人员发展呢?他的考虑谨慎而周密,三爷索顾在也不需要多考虑肯定发展了,和他一谈就成。关系上尼莽吉最近,未婚妻嘛,但是最近未必最合适,做情报员目的抗日,只可靠不行,方方面面的条件都要有具备,特殊任务决定选择情报人员严格,这不是搜集普通的情报,是关东军的最高机密,情报搜集更加难,危险性也最大……因而选人必须严格。

“尼莽吉还是不太成熟。”富墨林这样想。

同类推荐
  • 从网络走入现实

    从网络走入现实

    这是一本民间故事的集合,里面有普通人的聪明才智,也有名人的远见卓识。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让人领略世间百态,人情冷暖。本书讲述了发生在民间的各种趣闻轶事。有两条鱼闹出的误会(《村主任的心事》),有隐藏在树桩后的秘密(《树桩的启示》);有一本秘笈引发的思考(《灵山龙窑》),有一张美元结出的幸福之花(《创造神话》)。
  • 钞票中毒案

    钞票中毒案

    “嚓”的一声轻响,严冬生终于启开了那道他认为里面全是金银珠宝的房门。这房内的主人名叫黄秋叶。严冬生是从他的养父也是师傅的遗物中认识黄秋叶的。他养父生前经常讲起一个女人,有时咬牙切齿,有时爱恨交加,但他从不说出那女人的名字,也不准严冬生打听。养父死去两年后,严冬生在一次清理房间时,忽然发现了一张泛了黄并被虫子蛀去少半的黑白照片,照片上一个很漂亮的女人头像还很完整。严冬生反复端详了一阵,竟觉得那女人极像黄鹤歌舞厅的老板黄秋叶。
  • 河东河西(中篇)

    河东河西(中篇)

    徐志忠一进屋,便把巴拿马式的宽沿儿草帽,使劲拽到我的沙发上,挺长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儿。他背贴着门站在那儿,手里提着一个大西瓜,上眼皮没了神经似的往下耷拉着,翻鼻孔呼呼直出粗气。我没理他,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从小学到初中一个学校一个班,从来没分开过,16岁又一起去修马路,开山放炮的天天滚在一块儿,没有那么多的客气。徐志忠看我不理他,便用布满了血丝的眼睛,盯着我看了一会突然大声说:哥们儿!我让人给涮啦,你得帮帮我!是吗,谁呀?谁能把你给涮喽,你这么精明的买卖人。怎么帮你,起诉他?要是起诉他,你找我不行,得去找律师。
  • 赶大营

    赶大营

    李颖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新疆伊犁,青年作家,热爱行走、写作、摄影,现为新疆人民出版社文艺室副编审。从1996年至今已出版过《风过留痕》、《新疆津帮》、《新疆历史文化名城——吐鲁番》、《新疆历史文化名城——特克斯》、《醉蝴蝶》、《西部回声》、《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天下美玉出和田》等十余本散文著作。
  • 毒方

    毒方

    爷爷被胡子绑架如花似玉是我两个姑姑的名字。关于她们的故事,还得从我爷马有才被江北胡子绑票那年讲起。那时候,我家住在哈尔滨傅家甸东边十余华里的一个小屯子,叫韩家洼子。我家是从山东那边逃荒来的,人称山东马家。那是一个夏天的夜里,我爷马有才到松花江边洗澡纳凉,因为贪图江边的凉爽舒适,一直呆到小半夜也不肯离开。就在他穿好衣裳准备回家时,突然有几只野鸭子从草丛中扑棱棱飞起。
热门推荐
  • 魔尊又来抢人了

    魔尊又来抢人了

    一朝重生,她的命运由她来改变--------------------------------自叶清鸾重生以来,每天都要做的事有三件撩魔君,修炼,撕白莲--------------------------------魔君每天要做的事也有三件陪叶清鸾,保护叶清鸾,爱叶清鸾(本文男女主双洁,双强,甜文)
  • 混罗至尊

    混罗至尊

    “尉迟小子,这里是我的天地,你在我的天地下生存,还妄想打败我。”他高高在上指着下方一个瘦小的身影,他是这片天地的神,统治世间万物,他的地位无法撼动。然而,这一切却因为尉迟青山的降临而改变……
  • 顺意天行

    顺意天行

    生逢乱世,万物悲歌!当生命的意义只剩下了存活,作为卑贱半妖,少年应当何去何从!一段卑微、不择手段的草根逆袭……
  • 瓜田李下女当家

    瓜田李下女当家

    【推荐新文《侍婢倾城:暴君不温柔》】什么?敢往她的南瓜里装石子?好吧,姐姐家粪池里的粪也还剩了不少。什么?敢借钱不还?好吧。不要怪我,姐姐我揭人瓦一揭一个准。什么?迂腐书呆不吃不喝?老姑娘没人要,没关系,女子当自强。
  • 巴士警探

    巴士警探

    青年作家吕铮继《警校风云》、《黑弈》之后又一警界传奇作品。首度追问情感主题,深入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书写打扒警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浪漫、温馨、唯美……警察浪漫小说的攀峰之作!
  • 城市的张望

    城市的张望

    本书是作者对中国香港的城市文化、政治历史与市井人事的观察与思考的短文集。分为三辑:第一辑,主要讲对香港的城市细节、市井生活(老建筑、商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第二辑,主要讲对香港文化(媒体、影像、校园)的观察与思考。第三辑,主要是对具有代表性的新一代香港文化人的访谈。是本书重点,领域涵盖艺文创作、本土文学、诗歌漫画、独立出版、公民媒体、社会运动、国际关系等多方面。
  • 未来科学家的魔方

    未来科学家的魔方

    在错综复杂的世界,不同的人格相互碰撞,交插火花。面对带着面具的世界,在一座衙门工作的捕快看清了世界,辞职回乡的他以为他已经离开这种魔方世界,但是这种牢笼般的世界他还是无能为力,他应该怎样面对这一切…
  • Fables

    Fab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神学院之银河之巅

    超神学院之银河之巅

    当外星文明入侵的那一天起,地球卷入了一场天使恶魔的星际战争。人们终于知道各国的冲突,纠纷必须要放下,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家园——地球。当巨型星舰工程开启的那一天,地球文明终于离开了银河系,去外太空未知星球,紧接着又是无限的战争,在这几千年来的战争中不断涌现出英勇无惧的战士和锋出霄芒的亮剑精神。中本文脱离超神宇宙不喜勿喷,有意见尽管提。群聊号码:133371972
  • 生死相依

    生死相依

    一代战将王树声与杨炬。两位老总一锤定音,牌桌一撤即成喜堂1944年中秋节。时任陕甘宁边区正副司令员的贺龙、徐向前,见王树声带来一个面目清秀、文文静静的姑娘,高兴得合不拢嘴。可不,别人的孩子都满地跑了,王树声还是个“大龄青年”。瞧着眼前这一对,两位老总开心地笑了。徐老总赶紧叫警卫员把好吃的月饼、瓜子统统拿出来,像久别的亲人团聚,叙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