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500000003

第3章 往事越千年(1)

湮没于历史中的信息

第二天,考古人员携带工具到农民打井处实地勘察。大家站在荒芜的田野上,看到当地农民挖出的那个深45米的方坑,从断面农耕层以下布满了红烧土、灰烬、陶片和俑的头、臂、腿。俑虽已残破不堪,但多少可以看出它的大小。如此规格的陶俑,使考古学家们大为惊异,尽管此前他们在陕西这片黄土高原上挖过不计其数的春秋、战国、秦汉、隋唐等墓葬,却从没见过如此高大的陶俑。禁不住从内心惊叹道:“奇迹,真是奇迹”

在一番感慨惊叹之后,考古人员按照发掘程序工作起来。首先是对地形地貌的调查,通过现场勘察知道,这里位于骊山北麓、秦始皇帝陵园东门的北侧,距陵园东垣外约15公里,地处骊山溪水和山洪暴发冲积扇的前沿。多年来,屡经山洪的冲刷和淤沙堆积,形成了1米多厚的沙石层,表面浮积了大大小小的河卵石,上面长满了灌木丛和当地常见的柿树、杏树等。

当地理环境搞清之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拍照、文字记录、测量等对考古人员来说不可或缺的工作,然后开始普查。通过查找文献,走访当地群众,发现历代王朝编纂的史书上,没有任何有关兵马俑的记载,一切故事都来自于民间--

信息之一: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 ,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后,亲率大军东渡黄河,直扑北京。多尔衮带领数十万八旗子弟进驻山海关以东的茫茫雪原,虎视眈眈翘首西望。大明帝国已走到了它的尽头,向历史的死海沉去。

由于战祸连绵,骊山脚下难民云集,西杨村顿时添了不少逃难的百姓。

依然是春旱无雨,村中仅有的一口井已无法满足众人的需求。于是,难民们便组织起来,到村南的荒滩上掘井取水。

一切都极为顺利,仅三天时间,井下已冒出清冽的泉水。然而,一夜之间,井水又流失得不能倒桶提取,众人见状,无不称奇。

有一青年后生找来绳子拴在腰上,下井查看。当井上的人们急着要得知缘由时,却意外地听到井下一声恐怖的惨叫,随后再无声息传出。大家急忙把青年拉将上来,只见他已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大家于惊恐忙乱中将青年抬回村中,用姜汤灌醒,这青年嗓子眼嘀里咕噜地乱叫着用手比画,但就是说不清是何缘故。

一大胆的汉子纳闷之中颇不以为然,提刀重新下井,探看究竟。由于眼睛一时不能适应井底的灰暗阴森,大汉便以手摸壁,四处察看,发现井壁已被水泡塌了厚厚的一层。

正在这时,只听身后哗啦一声响动,大汉打个寒战,急转身,见一块井壁塌陷下来,随之出现了一个黑乎乎的洞口。洞口处站着一个张牙舞爪的怪物,晃荡着似在向他走来。

大汉本能地举刀砍去,随即向井上发出呼救。当他被拉出井口时,已面如土色,昏倒在地。

消息传开,无人再敢下井探寻。西杨村一位老秀才遍查历史典籍,终于找到了“不宜动土”的根据,谜一样的水井也随之填平。

老秀才为让后人牢记“不宜动土”的缘由,特地用“笔记”形式记载了事件的详情: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初七,民于村外掘井,三日,乃水出。是夜,则水失而不得倒桶。众人见状,无不称奇。一后生缒井而下,随恐嚎而昏厥。姜汤灌之,后生乃不知井下何者也。另有壮士提刀复入其井,壁塌,见一怪物如真人,咄咄作噬人状。士骇极,举刀砍之。怪物乃不倒。村人闻呼将士提出,士乃久昏不醒。吾闻之,告不宜动土也,复平之。呜呼,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滋生,是以记之,以醒后世者也。

老秀才这“不宜动土”的理论,尽管没有让后人醒悟,并停止在这里挖掘,但这份“笔记”便成了最早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信息的记录。

信息之二:

1932年春,在秦始皇陵内城西墙基外约20米处,当地农民在掘地中,从1米多深的地下挖出一个跪坐式陶俑,此时关中正值军阀混战,狼烟四起,这个陶俑很快下落不明。据推测,此俑很可能被后来逃往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带走。

1948年秋,在秦始皇陵东的焦家村附近,农民又挖出两件陶俑,两俑均为坐姿,身着交襟长衣,脑后有圆形发髻。一件被临潼县文化馆收藏,另一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尽管这三件陶俑已幸运地重新回到人间,但人们在拥抱它的同时,只是欣赏敬慕它们自身的价值而作出“是属于秦国全盛时代的伟大艺术创作”的结论,却未能作更详尽的研究。无论是一代名家郑振铎,还是中国历史博物馆有研究员头衔的专家,都把那件男性跪坐俑误标为“女性”。当然,从外表看,那件俑也确是像一位腼腆的少妇。

信息之三:

1964年9月15日,《陕西日报》在一版并不显要的位置登载了一则消息:

临潼出土秦代陶俑

最近在临潼秦始皇陵附近又发现秦代陶俑一个。是在焦家村西南约150米处,今年4月,群众在整理棉花地时,距地面约1米深处发现的,为一跪式女俑。这一陶俑比解放前发现的两俑更为完整。头发、衣纹清晰可见,神态幽静大方,栩栩如生。现文物保存在临潼县文化馆内。

这是秦俑被埋葬20多个世纪以来,第一次官方文字报道,也是这地下军阵最有可能走向人类的重要信息,可是随着人们好奇心的满足,这信息很快烟消云散,缥缈于无限的宇宙了。这8000伏兵要走出黑暗,重见光明,或许注定要等到10年之后。

发现一号俑坑

第三天,考古人员进入工地,围绕赵康民原来发掘的俑坑向外扩展。此时,考古人员对发掘前景并未抱很大的希望。从考古的角度来看,此处距秦始皇陵太远了,两者很难扯到一起。退一步说,即使此处是给秦始皇陪葬的俑坑,按过去考古发掘的经验,也不会有多大的规模,估计最多十天半月就可全部发掘完毕。没想到发掘之后,半个月下来,连俑坑的边都没摸着。这太令人惊奇了,“怎么还有没边的俑坑”考古人员觉得有些不对劲。

是太令人惊奇了,凡是陪葬坑,当然就会有边有角,只是这边和角已大得跑到了考古人员的想象之外罢了。

当俑坑拓开到400多平方米时,仍旧不见边际,考古人员大为惊讶,有人提出疑问:“这是不是陪葬坑?如此规模的陪葬俑坑,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未曾发现过。”

“不能再继续发掘了,还是先派人探查一下再说吧。”死人唬住了活人。考古人员面对这支地下大军神秘莫测的阵容,不得不考虑重新派出侦察部队探查虚实,以防中了埋伏。

发掘暂时停止,考古队将遇到的情况和心中的迷惑向领导小组作了反映,同时提出了要求增派力量进行钻探的建议。这个建议很快得到批准。于是,8月初,又有3名考古队员来到了俑坑发掘工地。其年龄和知识结构为:

王玉清,52岁,北京大学考古训练班结业。

程学华,41岁,北京大学考古训练班结业。

杜葆仁,37岁,高中毕业。

3名队员进入工地后,开始在俑坑周边用考古探铲打孔钻探。

考古探铲又名洛阳铲,这种铲为古代盗墓贼所发明创造。中原洛阳一带的盗墓贼大多以此铲作为盗墓的主要工具,它的作用是无须将墓掘开,用铲在地下打个小孔,通过带出的土层和其他物质,就可分析判断出地下所埋葬的一切。有经验的盗墓老手,只要将铲打下去,凭发出的声音和手中的感觉,对地下的一切便可了如指掌。随着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20世纪20年代末期洛阳铲便被加以改进,成为考古工作者的专用工具。

程学华等考古人员以间隔3米的距离,沿发掘方位向四面钻探。从辨认土色、察看结构,到分析包含物,洛阳铲以它特有的作用和威力不时向考古人员发出信息:地下有俑、地下有俑……当探铲移至离打井位置100米处时,仍然发出地下有俑的信息。考古人员不敢再探下去了,他们先是对铲的作用发生怀疑,接着是重新分析和辨别探铲所带出的信息是否真实。

最后,考古人员对自己本身的考古知识都产生了疑问。

正在大家四顾茫然,踌躇不前时,一个神秘的老汉出现了。他的出现,使大家更为惊讶和迷惑起来。

在开始钻探的第一天,一个年逾七旬的白发老汉,斜坐在不远处的大树下,眯着花眼向发掘工地观看,他的出现最初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

太阳西沉,当程学华等考古人员拔出探铲要休工时,白发老汉从树下慢慢地走过来,向持铲的程学华问道:“你的地方有没有”

只顾收铲的程学华没有回答,只是低着头反问一句:“你看有没有”老汉不再作声,怏怏而去。

第二天依旧如此。

当探铲移至离俑坑100米处时,老汉又无精打采地走到程学华跟前:“你的地方有没有”一样的问话。

“你看有没有”一样的回答。

这次老汉不再离去,表情有些愤然,说话变得生硬起来:“我不是问你吗是你在,又不是我在”

程学华抬头仔细打量了老汉一眼,见老人生得鹤发童颜,仙风道骨,颇有几分仙气与神韵,他似乎感到了一点什么,口气缓和下来,坦诚地回答:“我看地下好像有,可是……”他把“不太敢相信”几个字又咽了下去。

老汉眯着眼睛微微一笑:“你跟我来。”

程学华奇怪地望望老汉的神态,放下探铲随他向西走去。

大约离井口200米的地方,老汉停下来,依然面带笑容地对程学华说:“你不用了,我告诉你,俑坑的边就在这里。”

“啥”程学华睁大了眼睛,怔怔地望着老汉那胸有成竹的样子:“你这老汉不是开玩笑吧。”

“开啥子玩笑,信不信由你。”老汉依旧微笑着,不时地在四周指指点点。程学华只顾想心事,对老汉的话并没有太在意,当他渐渐回过神来,却见那老汉像神话中的人物一样,在夕阳的照耀中,消失在坑边的柿树林,从此再不见他的踪影。

翌日,程学华按照老汉指点的位置,半信半疑地开始钻探,果然有陶片被提了上来。再继续西探,未发现陶俑的踪迹。老汉的话被证实了。

一年之后,整个俑坑被揭开,事实证明那位白发老汉所指的位置完全准确。考古人员曾对这个神秘人物进行了种种猜测:有的说是他多次参加挖墓取土,见过地下的陶俑。或者是他在此打过井,遇到陶俑时以为是不测的妖怪,于是再度寻找位置,找来找去,对这里的情况就有所了解。也有人估计是老汉的祖宗曾给他留下了关于秦俑及陵墓情况的文字资料,他的祖宗甚至他本人都曾有以盗墓为生的可能。从他神秘的行迹可以推测,他曾在附近盗过墓的可能性更大。无论作怎样的猜测和推断,随着这个神秘人物的出现和消失,关于他的身份也就无法作出一个更为完整和准确的结论了。

同类推荐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4:欧里庇得斯悲剧(中)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4:欧里庇得斯悲剧(中)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 李白全传

    李白全传

    本书包括:习书练剑、辞亲远游、安陆十载、三诏进京、长安岁月、赐金放还、梁园情深、东行南游、虎穴历险、战乱前后、从军获罪、救月升天。作品讲述了一个绝对的诗歌天才;纵横瓷肆,想像瑰丽,如仙人所作;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笔傲凌沧州。后人称之诗仙。我辈凯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绝对是人中豪杰。
  • 警惕日本诡道后遗症

    警惕日本诡道后遗症

    今年是中华民族抗战暨卢沟桥事变80周年。20世纪前半叶的日本,犹如赌红眼的赌徒,疯狗一般,四下咬人。先是朝鲜,后是中国,获取巨大的战略利益后,更加刺激了日本财阀私欲的野心,私欲膨胀,剑指各国,待到德国在欧洲得手后,日本政府为了攫取战争利益,称霸世界,更是丧失理智,把矛头指向英美列强。虽然日本最终在二战中惨败,可时至今日还从未真正忏悔、反省过二战历史,以现任首相安倍为首的极右翼势力,甚至还念念不忘要解禁日本集体自卫权,原因何在?
  •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下)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下)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诗歌卷。
  •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收录了闵凡利自创作以来的20年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200余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78篇风格各异的散文佳作,共分《故乡,和我的父亲母亲》、《看看咱的庄稼去》、《开放我们心花的万紫千红》、《人生是一棵爬满猴子的树》、《让狼舔舔你的手》、《阅读的芬芳》六辑。《在夏日里画场雨》中的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象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他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迷茫与希望,剖析了疼与痛的根源,开启了人生的禅机与觉悟,直抵心灵,绽放着感染和感动。
热门推荐
  • 极度绝望

    极度绝望

    当简迷从疼痛中醒来,她看到漫山遍野的尸体,血肉模糊,惨不忍睹。世界一片灰暗,天空就像一个巨大的黑色漩涡。世界毁灭了吗?可还没有到2012。简迷看到自己的身体上都是烧焦的伤口,她发出了绝望的痛苦的嘶喊声。简迷从恐怖的梦境中醒来,打开灯,去厨房的冰箱取了一杯冰水大口大口喝完。她感觉到自己浑身都是冷汗。可能是最近一直在DDA里接受各种各样的灾难援助训练,所以,让她的神经一直紧绷。
  • 劝忍百箴

    劝忍百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野蛮生长的秘密

    野蛮生长的秘密

    中国私营企业顺利成长的实践指导读本,中国民营资本自立自强的危机自救方略。本书汇集优秀企业家的成功经验,以商战实例为素材,融哲理和操作方法于一体。它传递的不仅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方法,更是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智慧,勇于开拓的勇气,以及自主自立的民族情感。
  • 我在剑仙路上

    我在剑仙路上

    荀若到了一个修仙的世界,有了实力超强的师父,既然师父那么强,那世界岂不是任我闯!......世间藏龙卧虎之辈比比皆是,在这里除了后台硬,还要自身硬。在这条修道路上,秉持一颗侠心,大步向前走去。
  • 灵幻先生

    灵幻先生

    田大龙和鲁四毛是发小,但两人毕业之后便不在交集,田大龙生活坎坷一直做着一份记者的工作。然而有一天命运却又将他们紧紧的连在一起,鲁四毛是一家化工厂的高级工程师,因为一次工伤事故,鲁四毛的眼睛被化学品弄成了失明,而没过多久田大龙因为去一个坟地调查一个灵异事件,不知为何巧合的在这场拍摄任务中失去了性命。机缘巧合之下鲁四毛接受了眼球移植手术,但鲁四毛的人生就此发生了转变,他的记忆里完全是双重记忆……
  • 大龄剩女的婚事

    大龄剩女的婚事

    结婚了,就此平安无事了吗?如果爱人背叛了你,你还会再次接受吗?剩女的婚姻本就来之不易,那么,守住这份真爱,守住这个家,你该付出什么?……
  • 转生

    转生

    火车隆隆地响着,暗黄的灯光照在身上,车厢里散发出一股尿骚味和臭脚丫混合的味道。窗外是黑乎乎的原野,吹来的风清新可人,但同时也带来了沙粒。对面的人睡得昏沉沉的,鼾声震天,一条透明的口水悬挂在他嘴角。那种熟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了。从火车拐入乡间之后,路边的景物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些南方的山峦,曲线温柔,延绵不绝,像是一条条柔和重叠的波浪。风中传来的稻草的香味,似乎也曾经在什么地方闻到过。
  • 腹黑竹马的傲娇小妻子

    腹黑竹马的傲娇小妻子

    他是z国的太子爷--易诗丞,冷酷、无情。却唯独对染家的小公主--染七宁温柔。可染七宁却不领情,今天惹这个祸,明天惹那个祸。当闹腾小公主被腹黑总栽收入怀中时,小公主会如何呢?
  • 白蛇

    白蛇

    《白蛇》是严歌苓经典中短篇小说自选定本中的一部,含《白蛇》《也是亚当,也是夏娃》《魔旦》《白麻雀》《学校中的故事》五部中短篇作品。主打篇目《白蛇》:文革中,因出演《白蛇》而“镇压”的著名女演员孙丽坤被囚于破败的布景房中。曾经倾倒众生的她,在长期的精神压迫与恶劣的生活条件下渐渐变得庸俗、麻木。十月里,来了一个身着旧黄呢子军装的青年,常驻足于她的窗下。不久看守她的女娃告知将有上级派来的人前来审查……严歌苓以诗一般精妙的语言讲着故事,对古老的男女关系进行新的诠释;不可言说、隐隐作痛的爱情,揭示的是非常时代里的幽僻人性。
  • 影响力提高手册

    影响力提高手册

    能力是成功中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培养杰出能力,才能成为时代强者、社会精英,成就亚马逊人生。本书揭示了影响力对人们工作、事业、生活、家庭、婚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通过大量精当的实例和简明实用的理论,详细而具体地阐述了政治、经济、管理、行政、职场等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人们提高其自身影响力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们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全面提高影响力,有效应对纷繁复杂和竞争激烈的时代,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成就辉煌事业和美好人生提供了完备的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