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500000008

第8章 铁血帝王与他的军团(2)

纵观中国古代战争史,在春秋五霸以前的战场厮杀中,军队的指挥将领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他们所处的位置自然要在军阵之前或在军队的前半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增大和战争次数的增多,军事将领的位置也随之向后移动。至战国晚期,军事将领所处的位置已从军队中独立出来,并组成了军阵的首脑机关。从三号坑可以看出,秦代军队在战争中指挥机关已独立出来并置于整个战阵布局的西北方向。这个指挥机关的产生和位置的选择,既有利于将领研究制定严密的作战方案,又便于观敌布阵,知己知彼。更为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保障,基本避免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的发现,使当今人类有充足的理由和证据作出古代军事战术至此已完全成熟的结论。

既然三号坑是整个军阵的指挥机关,它的形状结构以及坑内的布局自然变得特殊。坑中的车马房为一东西向的长方形,东与门道相对,北与北厢房相连,南与南厢房相通。车马房中有彩绘木质战车一乘,这乘车的形制与一号坑发现的战车明显不同,车舆不仅彩绘着华丽而鲜艳的纹饰,同时在车左侧还发现了一个直径为42厘米的彩绘花盖。战车上没有发现兵器,战车的背后,俑的数量也不同于一号坑。在一号坑出土的战车往往会有3件陶俑,而且车后尚有数量不等的随车徒步兵。而三号坑出土的战车上有4件陶俑,中间的御手俑和军吏俑呈一前一后排列,其余两件车士俑位于左右两侧,军吏俑身穿短褐,上披彩绘花边的前胸甲,头戴单卷尾长冠,右臂微举,手作按剑状,从它的冠式、铠甲、手势分析,身份高于御手,但似乎又低于一号俑坑车后站立的将军俑。其余两件陶俑从衣着打扮可以看出地位更加低下,应为普通的车左或车右。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一种乘坐4人的指挥车,三号俑坑的战车当属于这一类型。但从总体上看,这种战车又似乎不同于春秋时期的驷乘指挥车。那么这辆指挥车的用途和作用又是什么俑坑的发掘者、着名考古学家袁仲一对此作了这样的解释:“二号俑坑的车位于队列的最前端,似为前驱车,又可名为先驱军,行军时导行在先,作战时挑战先驱。即在战前向敌军致战,表示必战的决心,然后两军开始交锋。”这种解释也许合乎历史真实,但从现代战争的眼光看,是否可以否定这种“导行在先”,而看作是指挥者的专车,或是视察战场局势的巡视车呢

三号俑坑南北各有一个较大的空间,可能是厢房,因为考古人员在这两个空间的前廊和车马房相接处发现有朽木门楣遗迹。门楣经过髹漆处理,并装有等距离环首铜钉4件。根据遗迹推断,门楣上的环首铜钉当是用以悬挂帷幕之用,继之推断当时车马房进入南厢房入口处是悬挂着帷幕的,借以将两个空间相隔,各自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而北部的空间与南部相同,门楣、铜钉遗迹俱在,只是建筑形制稍微简单一些。

考古人员把这两个空间命名为南北厢房,这个命名很容易令人想起《西厢记》中情意绵绵、荡人心脾的爱情故事,通过发现的帐钩等饰件的分析,可以断定南厢房是军事将领研究制定作战方案和休息之处,并没有男女欢愉之事的情况出现,只有40件披甲的武士俑成队地站立着。而北厢房同样没有闺房痕迹,相同排列着22件武士俑也均为男人模样,看来这两个厢房是一个阵前指挥部。

综观三个兵马俑坑,不仅在建筑形制上完全不同,而且在陶俑的排列组合、兵器分布和使用方法上也各有特色。一、二号俑坑的陶俑都按作战队形作相应的排列,而三号俑坑出土的武士俑则呈相向而立的形式出现,采取了夹道式的排列。无论是南北厢房还是正厅,武士的排列方式均为两两相对,目不斜视,呈禁卫状。

一号俑坑的武士俑有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有的头梳编髻,也有的将发髻高高挽起,而三号俑坑的武士均身披重铠,头梳编髻。其陶俑造型魁梧强悍,面部神态机智灵活,充分显示了古代卫士特有的性格和威武机智的精神风貌。当然,三号俑坑最显着的特点当是兵器的不同。一、二号坑有大量的戈、矛、戟、剑、弯刀之类的兵器,而三号俑坑只发现一种在古代战争中很少见的无刃兵器--殳。这种兵器的首部为多角尖锥状,呈管状的殳身套接在木柄上,它只能近距离杀伤敌人或作为仪仗,显然不是应用于大规模厮杀的兵器。从大批殳的出土和武士俑的手形分析,三号俑坑的卫士无疑都是手执这类兵器而面对面站立的。

除此之外,三号坑还有一个显着特点是发现了占卜用的实物,这些实物是为卜算战争的吉凶所必备的材料。卜战仪式最早源于史前时期的石器时代,殷代最为盛行,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卜战仍然是战前的一项重要仪式。其方法是在龟壳或牛肩胛骨的一面钻孔,灼热后骨背面便出现裂纹,占卜者可按裂纹的不同判断吉凶。可以说,古代人每次军事行动,特别是重大的军事行动,都离不开占卜。最显着的一次例子是周武王九年,武王与姜子牙计议,决定东征伐商。周军出发前,作为统帅的姜子牙左手持金斧、右手执白旄,号令三军将士。周军纪律严明,旗鼓整齐,当大军开到黄河渡口孟津后,赶来参加伐商的诸侯竟有800之多。就在这时,姜子牙下令班师回营。因为他这次出征的目的就是检阅部队的战斗力量和试探诸侯的人心向背。姜子牙清楚,尽管他的东征得到众多诸侯的响应,但商朝的实力还比较强大,伐商的时机还没有成熟,所以下令班师返回。

两年后,殷纣王更加荒淫无道,不仅杀掉了自己的叔父比干,并且囚禁了贵族首领太师箕子,商朝的一些贵族大臣纷纷叛商奔周,殷纣王不但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商贵族的信任和支持。洞若观火的姜子牙感到,灭商的时机来临了,在武王的授意下,他决定出兵伐商。然而,在出征前举行的占卜仪式中,兆辞却显示了“征伐将对周不利”的凶兆。恰在这时,暴风雨突然袭击了丰镐,几乎所有的大臣都为此感到恐惧和犹豫,纷纷劝说武王不要发兵征商。惟有姜子牙一人不信天命,坚持劝说周武王不可坐失良机。周武王终于被姜子牙说动,命大军即刻东征伐商。姜子牙率军从孟津渡过黄河,各路诸侯也纷纷率军前来助战。4000乘兵车浩浩荡荡地开往距朝歌30多公里的牧野列阵讨战,殷纣王仓促武装了70万奴隶和东南夷战俘进行抵抗,双方在牧野展开大战。姜子牙率领周军将士冲入敌阵,商军虽众,皆无战意,看到强大的周军将士潮水般涌来,自知难以抵挡,于是70万人一起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朝歌。殷纣王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放火自焚,统治中原近600年之久的商王朝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

在姜子牙大战牧野,以周代商之后的几百年来,许多史学家对战争前的占卜仪式进行了研究。历史发展到秦代,由于资料的缺乏,后人无法得知这种卜战仪式是否在秦军中应用,甚至有人提出了这种古代卜战仪式在秦代已绝迹。三号兵马俑坑的发现和发掘,使困惑中的学术界终于看到了实证。在俑坑中除陶俑陶马和兵器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二号俑坑中没有的一堆动物骨骼朽迹和一段残缺不全的鹿角。这些实物的发现,再度证实了秦代卜战仪式的存在。至于这种卜战仪式在秦代大规模的战争活动中如何应用和发生了怎样的作用,一时难以找到有力的证据,或许,随着秦始皇陵园遗迹的不断发掘,这一巫文化之谜会得到破译。

完整的古代陈兵图

显然,一、二、三号兵马俑坑及其内容的排列组合,绝不是无意识或无目的的安置和摆布,与此相反的是,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奥妙无穷的实战车阵的模拟,是一幅完整的古代陈兵图。

战争在中国的土地上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至少在史前时期的黄帝时代就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战争是两个军事团体武装冲突的最高形式,随着它的延续和发展,其布局和性能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战斗的双方要战胜对方,就必须把用武器装备的一定数量的武装人员,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编列,从而形成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既能分散又便于收拢的战斗集团。于是,作为一种临战队形群体布局的“阵”便相应地产生了。由于军阵是伴随战争而产生的组织艺术,又以多种形式随战争实践而不断发展变化,因而当这种艺术形式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时,今天的人们要了解古代的军阵,自然显得力不从心。随着古代兵书真本的失传和具有明显演义性史书及描写古代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的问世,古代军阵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它越来越处于一种近乎神化的境地,后人再也无法见到它的真实面目了。

在唐代所留下的史料中,有一篇叫《李靖问对》的经典性军事文章。当唐太宗李世民问军事家李靖何为“五行阵”时,李靖当即回答了“方、圆、曲、直、锐”五种阵法,并向李世民进一步解释,尽管古代兵书战策所言阵种繁多,各家之说不尽相同,但总离不开“因地形使然”的道理,若将诸种阵形加以概括提炼,用此五种阵法完全可以囊括。在这场君臣问对中,李靖郑重其事地指出:“凡军不习此五者,安可以临敌乎”李靖对古代军事诸家阵法的概括,无疑又为后来的军阵研究者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这个谜经过了1300多年后才得以解开。

1972年4月,考古人员在发掘山东临沂银雀山两座西汉武帝时期的墓葬时,意外地发现了记载《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书的4900余枚竹简。兵法的问世,在引起了世界考古界与军事界轰动的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理论佐证,许多悬而未决、争论不休的问题由此得到了确切的答案。

银雀山竹简《孙子兵法·十阵》曰:“凡阵有十,是为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之阵、雁行之阵、钩形之阵、玄襄之阵、火阵、水阵。”兵书虽列有十阵,但在今天看来其中一些不能算作阵,如火阵只是用火攻击的方法,水阵则是在水上战斗或利用水攻击敌人的方法,这些不能成为独立的阵形。因此,《孙膑兵法》在继承《孙子兵法》思想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摒弃了孙子的“火阵”和“水阵”而成为“八阵法”。

“八阵法”被孙膑首先提出后,历代军事家又按此加以推演,形成了庞杂而令人眼花缭乱的多种阵法。可惜这些阵法仍未能超越孙膑“八阵法”的范围。但就孙膑的“八阵法”而言,仍可提炼和简缩。如王学理就认为:孙膑所划分的“玄襄之阵”只是多置旌旗而诱敌的疑策,并非战斗队形的排列组合,严格地说是不可称阵的。而“疏阵”和“数阵”两种阵法大同小异,只是前者疏数,在战场上展开队伍,扩大阵地,后者在战争中收拢队伍,不为敌人所分割。两种阵法实则也均属直阵的范畴。至于“雁行之阵”和“钩形之阵”,前者意在将队形呈大雁飞行状展开,以便更大地发挥矢弩之威,后者的阵法是左右弯曲如钩,以便见机行事,采取迂回包抄之法。这两种阵法亦可用曲形阵加以概括。“锥形之阵”的阵法相当明确,旨在以精锐之师突破敌阵的防线插入敌人的纵深。由此,孙子的“十阵”和孙膑的“八阵法”,实际的基本阵形仍是“方、圆、曲、直、锐”五种。可见唐代的军事家李靖对古代兵书战策的提炼和概括是颇有道理的。

理论的总结自然来自于实践,然而中国古代军队刀光剑影、血流漂杵的战场,早已被岁月的烟尘所湮没。许多着名战役那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阵容,也不能定格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后来的人们就只有根据在烟尘中残留的蛛丝马迹来推断远古战争的辉煌场景,并按照各自心中意想的图形,对古代军阵的真实面目进行不休的争执。

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使人们透过欣赏这一奇迹的表层,窥到了隐匿于表层之内的深刻的军事战略和军事思想脉络。三个兵马俑坑真实、形象地向后人展示了秦代精华的军事布局。一号坑作为一个规正的长方形出现代表了一个典型的方阵格局。

阵中的车马和武士俑背西面东,向世人显示了整个俑群已具备了锋、翼、卫、本几个在方阵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坑中最前端横排三列共计204件武士俑,他们中除三个头戴长冠的将军俑外,其余均是身着战袍,腿扎行碒,足登浅履,免胄束发,手执弓箭的军卒。军卒的装备显然是古代兵书所云的“善发强弩,远而必中”的摧锋之士。这同二号坑前端左翼安置的弩兵俑群一样,反映了这是一支攻击型的部队,其战法必定是在战斗开始的瞬间万箭齐发,迫使敌军临行乱阵。而后续的38路大军乘机源源冲击,形成白刃格斗、斩将擒敌的阵局。在大军中间的特定位置上,战车上站有手握青铜宝剑的将军予以指挥,从而形成一个方阵的主体布局。

位于军阵南北两旁的武士俑,身披重铠,手执劲弩,面向军阵两侧呈出射状,这当是整个方阵中的“两翼”。在俑群的后部,有三排锐士作横队排列,背对大军,这便是方阵的“卫”。两翼和卫的作用在于防止敌人拦路截击或包抄后路,以保障自己军队的战斗行动不受敌人的夹击,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略目的。

如果站在军事战略的高度上去认识,就会发现一号坑兵马俑所组成的庞大方阵,绝不是一幅固定而呆板的图画,从这个战阵的组成中,可以看到古代军事战略沿革的遗痕。

一号坑方阵的组成之本,在于以众多的步兵簇拥战车从而组成强大的决斗力。这些步兵手执矛、戟、铍等具有强大杀伤力的长柄兵器用以决斗刺杀敌军主力。车兵和弩兵则是用以射杀突出与明显部位的敌军,达到全歼敌人的目的。这个方阵与春秋时期大排面的车阵不同的是,它充分发挥了步兵的战斗作用。战车所布之阵,可显示军容,威慑对方,发挥集体作战的威力。如公元前656年,齐楚会盟于召陵,齐桓公排布诸侯之师组成方形车阵,请楚国使者乘车巡视并洋洋自得地称道:“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可惜这话说得过于大了,事实并没有如齐桓公所言,几年后,齐国以战车为主体的方阵最终没能抵住秦国以步兵和战车为主体的军阵攻击。齐国兵败的道理在于以战车为主体的军阵虽能显示庞大的气势,但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却不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同时又由于战车的存在,束缚了士兵在不同情况下个体战斗力的发挥,更谈不上随机应变及充分利用灵活作战的战术。故此,以战车为主体的方阵随着战争的发展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也是自然的事情。

同类推荐
  • 母亲的幸福树

    母亲的幸福树

    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朋友、波奇的愿望、伙伴、宾尼的铃铛、报复、神像、唐小虎的理想、季哥的椅子、同学介一、最高学位、祖父的酒壶、唱歌的冰棒、电梯工小散、童年的歪房子、母亲的幸福树等文章。
  •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石家庄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城市·大演奏厅(上)

    城市·大演奏厅(上)

    让时间回到三年前吧,也是秋天。我从东莞来到深圳罗湖。不等车停稳。车门就“哗”地散开。没有熄火的车尾管还在喷吐热气,杂乱人流车流往来穿梭。谁也不肯相让。太阳明晃晃高悬,往哪里瞅都刺眼。城市最乱的地方当数火车站,尤其深圳的罗湖。汽车站、火车站、罗湖口岸三位一体,纵横交错,如陷迷宫。人流不知从哪里咕噜噜往外冒。长途客运站设在最底层。底层的简陋粗鄙还有嘈杂无序,将城市弱点暴露无遗。只有踏上滚梯,才会解脱。大理石地面光泽可人。有着浮游的幻觉。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灰姑娘的恋爱式青春

    灰姑娘的恋爱式青春

    有点毒舌有点坏的狼犬男孩夏泽,妖精一般的美丽少年吴忧,还有贴心小可爱夏临川,万星遥该如何选择?如题,这是一个灰姑娘的青春恋爱故事。学神女主因为家教误入高富帅的世界,从此过上了哭哭笑笑疯疯癫癫潇潇洒洒的高中生活......灰姑娘没太大的野心,能找到为她穿上水晶鞋,和她一起幸福跳舞的王子,青春足矣!
  •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卷上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卷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影帝的媳妇成长系统

    重生之影帝的媳妇成长系统

    著名影帝夜景生意外身亡,带着系统重生异世,开启新一轮的旅途。(前方高能,请注意:影帝是女的!)另加标签:女尊1V1
  • 佛说不自守意经

    佛说不自守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商战

    商战

    本书重点阐述了商战中的四种常用战略形式,如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和游击战,针对每一种形式又提出了三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在具体的商战中应用这些原则。本书分析了商战中的实际案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战役,汉堡王与温迪斯对麦当劳的挑战以及DEC对阵IBM等。这些人们熟知品牌的案例在作者精心的组织下,使读者不仅加深了对本书中心思想的理解,而且学习了如何在实战中具体应用各种营销战略和策略的技巧。
  • 林少的心尖萌妻

    林少的心尖萌妻

    新书已发【豪门爽情:重生娇妻,郑少宠上瘾】五岁那年救了他,许下成年后的婚约。二十二岁那年,酒吧门口惊险相逢却不相识,从此她顶着他家大恩人的身份,却被坑得泪流满面。哼,黑脸总裁竟然敢把她的仇人当做小时候的她,之月一怒之下带球跑路。某日,粉嘟嘟的小包子气呼呼地指着某张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脸:爸比,想追妈咪请排队!【正月夫妇,霸气来袭!本书先坑后宠,后期女主变强,男主妻奴德行,慎入~小心出不来!】
  • 这个战队有点萌

    这个战队有点萌

    她是电脑天才,他是电竞大神她继承家业开俱乐部,他随之而来“白衿毓,你愿意加入我的战队吗?”“我不后悔选择了这条路,也不后悔选择了QN”“如果你加入EMP就好了,真的。”
  • 驿路尘花

    驿路尘花

    《驿路尘花》之所以动人,之所以吸引人读下去,就是因为作者聪明地抓住了人性中最柔软的“情”。亲情、友情、爱情、对底层人的同情、怜悯之情,让人生朵朵尘花都溢满温馨、爱意!
  • 漫威世界的拳皇

    漫威世界的拳皇

    八酒杯,八稚女,祈节抓ko!还是暗拂,琴月阳,大蛇薙ko!这是一个问题。凌城看着对面的紫薯头陷入沉思。。书友交流q群943550633
  • 神火凌天

    神火凌天

    少年罗昊,本为天纵圣体,却被封印。十年沉寂,受尽屈辱,一朝崛起,炼九天神火,从此逆天破命,以无敌之姿逆天崛起,脚踩八方,鏖战天下,举世无敌!一雪前耻。大世天骄,万域纷争,一条与亿万神魔争锋的无敌之路!有古兽只手遮天,有大魔祸乱天地,有人族先贤镇压八荒,背负希望,挽山河于破碎之前,护日月于血染之时!胆敢染指这片世界之人,都将在这片世界喋血。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我人族绝不为奴!湮没的星空,远去的天族,缘起缘落之间,背后是什么?大道争鸣,界域之外,至强之争,争相竞逐那无上之境。直到世上无人敢称尊,我帝昊!为周天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