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800000004

第4章 妈妈在医院生了小妹妹(2)

我接着看我的书。圈圈已经翻完了全部的孙悟空,身子在小板凳上扭起了麻花。我知道这时候我不能搭理他,只要我问一句话,他会接茬提出一百个要求。还好,他刚刚坐在板凳上吃烧饼时,落了不少烧饼屑在地上,香喷喷的饼屑很快招来大队勤劳的蚂蚁,它们一路相互招呼着,急急忙忙地奔涌过来,开始一场搬运食物的浩大工程。小得像一颗芝麻粒的碎屑,一只蚂蚁能够不费事地驮在背上,腿脚飞快地挪动着走。大一点的,绿豆大,或者指甲盖那么大,会有十几二十只蚂蚁聚拢来,齐心合力地扛在肩膀上。它们互相之间没有司令,也没有纠察队,可是分工得非常明确,合作得也十分默契。圈圈被他脚下的蚂蚁们吸引了,暂时地忘记了“回家”这码事,全神贯注介入到蚂蚁搬家中。

圈圈要按自己的想法给蚂蚁分派工作。他拣了一根小树棍,先是打落掉它们背上的食物,让它们张惶地转了一个大圈后,重新聚拢到一起,推的推,扛的扛,争分夺秒地把到手的食物往它们的洞穴里搬。可是圈圈这家伙就是手作痒,看不得人家的秩序井然,他非要制造出混乱不可。他把树枝迎头拦截在蚂蚁的去路上,让它们背负着重物却不知道该往哪儿行走,你推我挤,蹒跚转圈,越聚越多,结成了一个黑乎乎的疙瘩团儿。还不罢休,小东西索性站起来,当众掏出他的小鸡鸡,哗哗地撒了一泡热尿,存心要来个“水淹三国”。

可是他的兴致来得快去得也快,随着大队的蚂蚁被他的热尿驱赶,冲散,淹得七零八落,他也就玩厌了这个游戏,走到我身边,揪我的衣袖,要求我回家。

“再等一会儿,最后一本书看完。”我跟他商量。

“回家。”

“十分钟好不好?钱都交了嘛。”

“要回家。”

“要回你回!”我凶起脸。“路上碰到抹花子,把你拐走卖钱,活该!”

他喉咙里发出吭吭的、类似于母鸡打鸣的声音。我的头发开始发麻。这样的声音一出来,预示着下面哭声即将登场。而且不会是哭几声拉倒,是没完没了,漫漫无际,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你哭!你哭!哭死才好!”我咬牙切齿,抢在他的前头给他一个警告。

他果然被吓住了,嘴角一撇一撇地看着我,心里在飞快地作着打算:哭还是不哭。

就在这时候,靠在树干上的那个人——我已经决定叫他猫眼叔叔——朝我这边转过头,笑了一笑,像是履行我们之间的一个事先约定一样,忽然把嘴巴一撮,响亮地吹出一声口哨。

他吹得非常动听,不是像我外婆哄小孩子撒尿一样,也不是像人家呼唤鸡鸭猫狗一样,而是清亮婉啭,起落自如,仿佛他嘴巴真的含着一枚哨子,他拨动舌尖就能够任意发出声响。

这一声口哨把圈圈引过去了,他忘了回家的念头,转动脑袋,四面八方地寻找声音来源。

猫眼叔叔又来了一声,这回学的是鸟叫,布谷还是黄雀什么的。

圈圈看见了他,不由自主地放开我的衣袖,一脸惊奇地朝他走过去。

猫眼叔叔吹了一曲“我是一个兵”。他一边吹,一边对圈圈摇晃着脑袋,做出种种夸张的表情。偶尔他也朝我瞄上一眼,好像是说,看你的书吧,你弟弟交给我了。

圈圈是个自来熟,从来都不知道害怕陌生人,他一走到猫眼叔叔跟前,马上提出他的要求:“吹我家的表叔。”

“我家的表叔”是现代革命京剧《红灯剧》中最让孩子喜欢的一段,每天每天收音机里都会播放,圈圈和我都耳熟能详。

猫眼叔叔果然就吹了“我家的表叔”。把京剧唱腔用口哨声吹出来很不容易,圈圈的要求真是难为了人家。圈圈的眼珠滴溜溜地转着,一眨不眨地盯着猫眼叔叔的嘴唇,一心一意要弄明白叔叔的嘴巴里是不是含了什么东西。叔叔吹完之后,他大概又提了什么要求,我看见叔叔夸张地把嘴巴张得好大,给圈圈看他的口腔。然后圈圈就“咯儿咯儿”地傻笑。然后叔叔跟圈圈一起笑。他们两个人很快凑成一对,又是拍手又是碰鼻子,玩得不亦乐乎。

我抓紧时间,一目十行地看完了最后一本小人书《李闯王》。我只看画面和画面上用斜线引出去的人物对话,没有来得及细看下面的文字脚本,所以李闯王的队伍究竟是被清兵还是被明朝皇帝打败的,我根本稀里糊涂。

圈圈临走时恋恋不舍,跟猫眼叔叔招手说:“我明天再来。”

可我知道我们明天不会来。我不可能每天拿到两分钱来看小人书。

隔了一天,外婆带我和圈圈到医院里看我妈妈。

妈妈住在妇产科的一间大病房里,房间里闹哄哄的,每张病床前都挤满了产妇的家人和亲戚朋友。据说刚生完孩子的女人不能吹风着凉,所以那房间门窗紧闭,空气里混杂了汗酸味,奶腥味,还有鸡汤鱼汤猪肝汤的鲜香味。有乡下人来看产妇,带来了活蹦乱跳的鸡,人忙着跟产妇说话,鸡就拴着脚腿扔在床底下任其扑腾,拉出了一滩臭哄哄的稀屎。

我们跟在外婆身后小心翼翼走进病房。生性好动的圈圈大概被医院里的一片白色吓住了,那天的表现格外乖巧和文静。我看见妈妈坐在房间最里面靠近窗户的床上,身后垫了两个枕头和她自己的棉袄、大衣,刚出生的婴儿被她安详地抱在怀里。我应该不是第一次见到婴儿,圈圈出生时的模样我肯定也见到过,可是我完全没有印象了。我现在看到的这个婴儿,我的妹妹,她长得这么的小,简直就像一只被剥了皮的猫。她的皮肤红得像被滚水烫熟了一样,表层浮着细细的茸毛,让我想到结在树上的毛桃子。她眼睛紧闭,眼皮鼓出来,鼻孔小得像两粒黄豆,嘴巴抿进去,几乎看不见嘴唇。她的头发倒是乌黑,厚厚的一簇,很可笑地竖在头顶,而且撮成了宝塔尖的形状。几年之后我在课堂上学到“怒发冲冠”这个词,不由自主地就想到我妹妹出生时的头发。

原来婴儿这么丑。画报上的娃娃总是胖乎乎,白嫩嫩,笑嘻嘻,很可爱的样子,原来那都是假的,哄人的,实际上刚生下来的婴儿是剥皮猫,红通通皱巴巴,要多恶心有多恶心。

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几个人走过来的脚步声惊动了婴儿,我看见她的小小的身体忽然一哆嗦,打了个寒噤一样。然后她开始皱眉,咧嘴,眼睛似睁非睁,嗓子里有猫叫一样的声音发出来,给我的感觉是拼命啼哭的前奏。妈妈低头看了看她,又抬头对我们歉意地一笑,把婴儿从怀里挪开一点,飞快地解衣扣,也不管旁边的床位上是不是有人,拖出一个肥肥的奶子,准确地揣进婴儿口中。

我简直不敢相信,婴儿抿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那张小嘴巴,张开后居然能够裹住那么饱满的一个奶头。可能是奶汁流淌得过于汹涌,她一时来不及吞咽,嘴边一圈很快漫出雪白黏稠的奶汁,而且越漫越多,眼看着就要淹没她的鼻孔。妈妈抽出枕边早已准备好的一条毛巾,利索地往胸口掖了掖,把溢奶擦尽。我听到馋嘴的圈圈在旁边咕咚咽了一口唾沫。妈妈大概也听见了,笑眯眯地对圈圈招招手,应该是喊他过去也吸上几口。圈圈却不好意思起来,脸一红,躲到了外婆身后。

外婆带来了红枣桂元汤,不是下奶的,是给妈妈补元气的。外婆说,我妈妈每生一个孩子,就要送掉半条命。我算了一算,觉得她的话有明显错误,如果生一个孩子送半条命的话,我妈生了三个孩子,总共要送掉一条半的命。可是一个人明明只有一条命啊。

外婆拿出一个汤碗,把红枣汤倒出来,用嘴巴吹着,好让它快点凉下来。婴儿这时候已经吃饱了奶,外婆就手接过,横在自己膝盖上,打开包被,检查尿布是不是要换。

“你喝汤。”外婆对我妈说。“别管两个大的,他们喝过了。”

“不对,我没有喝。”圈圈立刻纠正。

“你个小精猴儿!”外婆笑着骂他。

妈妈也笑,用瓷汤匙捞出碗里的一颗胖乎乎的红枣,送进圈圈伸过去的嘴巴中。

外婆下令:“行了,一人就尝一颗。”

我很自觉地走开去,一颗也不尝。圈圈还小,他不懂事,我不能跟着不懂事。

妈妈说:“小米有哥哥的样子。”

我没有说话,心里很受用。

妈妈又说:“小米能不能帮妈妈做一件事呢?”

圈圈馋了一回嘴,有点惭愧,抢着表态:“我来做!”

妈妈说:“你不行,哥哥才行。”

我还有什么说的?这时候我妈让我上刀山,我也会眼睛不眨地爬上去。

妈妈轻言慢语:“其实呢,也不是了不得的大事,就是应该去告诉你爸爸一声,他有了一个女儿。爸爸一直想要个女孩子的。”

我在家里找我的铁环。昨天我明明把铁环靠在房门后面的,现在不见了。每次我单独出门办事,比如打酱油,比如拿着日用品票去杂货店买一块肥皂,或者凭豆制品票排队买半斤粉丝,我必须带上两样东西中的一样:或者乒乓球拍,或者铁环。我一边走,一边用球拍颠着球,再不然就是把铁环滚得哗啦啦响,我心里就觉得这一趟是出门玩的,不是专门替家里办事的,情绪上会比较放松,见了那些凶神恶煞牛皮哄哄的售货员也不那么紧张。

现在我要去关押我爸爸的牛棚,心里就不光是紧张了,是害怕,铁环就更加不可或缺。

可是铁环死活找不着。一定是圈圈藏了起来。他认为我不该既拥有乒乓球拍又拥有铁环,两样宝贝应该分给他一样。问题是给了他他也不会玩。他颠球,至多颠两个,第三个准保飞到拍子外面去。滚铁环,铁环不往前走,原地扭秧歌,扭成麻花状,最后扑通躺倒。学会玩耍不是容易的事,既要有天赋,还要有经验,圈圈他根本不懂这一点。

我找到圈圈,和颜悦色地诱导他:“如果你帮我找到铁环,我送你一样东西。”

“真的?”他停止用树棍和泥巴,抬头看我:“不准骗人。”

“骗你是小狗。你想要什么?”

他想了想。“陪我下工兵棋。”

这个小东西狡猾得很,他知道我没有钱买任何东西,所以提出的要求很现实。

“好,”我说,“我会陪你下三盘。”

他四脚趴地,癞蛤蟆一样地爬到外婆床底下,把铁环和铁钩子拖出来。“下工兵棋。你不准骗人。”他重复。

我们家里是泥巴地,床底下很潮湿,只一天功夫,铁环上已经沁出点点锈斑。我赶快拿出砂石打磨那些锈,否则的话,铁环滚动起来会涩在钩子上,手感有瑕疵。

圈圈站在旁边,一眼不眨地看着我。铁环上锈是他的错,可是我半句都没有责怪他,这让他心里很惊奇。他奔出去拿来了他的洗脸毛巾,要给我擦手。我没有擦。铁锈沾上毛巾,黄颜色怎么都洗不掉,还得妈妈花钱买新的,这是浪费。

我抓着擦拭一新的铁环出了门。我的铁环是外婆从家里用旧的木桶上扒下来给我的,大小轻重都合适,滚动起来流畅而滑润,铁钩子抓在手里,只需蜻蜓点水般扶着,你根本感觉不到自己在用力,在驱动铁环向前。我们班上同学的铁环都不如我。齐小如的那个是铜的,看起来金光灿灿,可是重量太大,滚动得费劲。李志的那个被人砸扁过,怎么都撑不到原先的那么圆,滚起来重心偏移,咯噔咯噔地响。赵卫星更逗,他找来的铁环有他半人高,那么大个家伙不容易控制,你要往东它偏就往西,看起来威风,实际上狼狈。我在试过所有同学的铁环之后明白了一个道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我一路滚着铁环,往城南小学走。小学停课后,暂时地被征做牛棚,我爸爸就被关在那里。我妈告诉我,牛棚也是分级别的,不是按职务分,是按每个人的“罪行”大小分。我爸参加的只是“三青团”,国民党的一个外围学生组织,属轻微的历史问题,所以关在城南小学。如果一个人有“叛徒”和“特务”的嫌疑,那是重罪,那人就倒霉了,不光是关押地点隐蔽,也许这辈子放出来的可能性都很小。

我没有走大门。大门有红卫兵站岗,有人靠近,他们会端一根带梭标头的红樱枪凶凶地喝住,检查身份,弄不好逮进去一块儿批斗。我知道关我爸爸的教室在学校操场后面,窗户是朝着一片菜地开的,窗户上临时钉了木栅栏,只要搬一摞砖头踩上去,可以隔着栅栏跟我爸爸说话。

巧得很,我的脑袋一探进窗口,就看见我爸爸正在伏案写作。教室里总共有十来张床位,可是都空着,只留了我爸一个人。我低声地喊他,他抬头看见是我,很高兴,马上起身过来。

“爸,”我说,“怎么你一个人?”

我爸耸耸肩:“轮流进审问室,还没轮着我。”他用嘴努努桌上的纸笔,“让我写材料,交待问题。这是第十七遍交待。”

我佩服我爸,他的头脑总是清晰,能够记得住自己做过的每一件事。

“你妈怎么样?圈圈呢?”

我告诉他,妈妈生了一个妹妹,外婆每天去医院送鱼汤和红枣汤。他一仰头,哈哈地笑起来,一边用右手的拳头猛击左手的掌心,仿佛是他自己做了这件了不起的事。

“小家伙,说说,你妹妹漂亮不漂亮?”他走近窗口,同样地用两只手抓住栅栏,俯身向我。

“这个嘛,”我说,“我看不懂什么叫漂亮。”接着我安慰他:“她大概长大了就会漂亮了。”

“滑头啊,小米!”他又一次笑得前仰后合。

我看得出来,他此时的心情非常愉快,关牛棚这事没有给他带来阴影。也许因为进牛棚的人太多了,前后看看,左右看看,大家的命运彼此相同,于是就心平气和,得过且过。

他开始问我的功课:毛笔字写了几张?二年级课本的算术题做了多少?他曾经要求我每天写一篇日记,做到没有?他说小米你不能只想写着玩,学校停课,你就必须自学,不能在最好的读书时间荒废了自己,不管时代变成什么样,他不相信知识会没有用处。

他从窗户里伸出一只手,开玩笑一样地捏了捏我的脸颊:“要做一个计划,在这一年当中,你想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好的,我会做。”我说。

“帮帮你妈妈,分担她的责任,因为你现在是大哥哥。”

“也要订计划吗?”

“计划算了,你只要在心里时时想着就行。”

“爸爸放心。”

“现在你走吧,别让人看见你。”

我离开窗户,已经回头走了几步,爸爸忽然在后面又加了一句:“谢谢你把这个喜讯告诉爸爸。”

我返身,再次对他招手。他也把一只手伸出来对我挥舞:“跟你妈妈说,让她照顾好自己,我很快会回家。”

我不知道爸爸嘴里的“很快”会是多久,也许他是在宽慰妈妈。有的时候,大人们为了他们爱的那个人,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言。

同类推荐
  • 战机时代(走进科学)

    战机时代(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

    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

    战胜死亡的抉择,萨拉的第二次生命,永不丢失缘于物欲的平静,地狱、天堂只一步之遥,不可或缺的两种东西,没有对手同样很孤独,谁在测试谁,道歉同样也是一种美德,还是做自己好,让花朵在受伤处绽放,改变我们的固有思维。
  • 聪明游戏(智商总动员)

    聪明游戏(智商总动员)

    《智商乐园》是智商总动员系列丛书,智商总动员系列丛书让你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益智,在益智中快乐,永远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追求。本系列丛书是一片快乐的阅读天地,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它能让你开心一刻,思考一回。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益智,在益智中快乐,永远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追求。翻开《智商总动员》——轻轻松松让你踏上寓学于乐的智慧之旅!
  • 绝顶聪明大测验

    绝顶聪明大测验

    青少年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是未来的希望,而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提高自己的智力,怎样便捷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帮助青少年开启智力,拓展思路,我们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把高深复杂的各科知识趣味化、简单化,力求使青少年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启迪,学到知识,增加智商。
  •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编者以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契机紧紧抓住儿童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以讲述一个个经典生动小故事的形式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巨大潜能,以激励他们从小,树雄心立大志强体魄陶冶心灵等,让他们早日看到自己不可估量的潜能。
热门推荐
  • 恶少霸爱邪魅魔女

    恶少霸爱邪魅魔女

    谁说黑白两道的统治者一定是男的?谁说世上绝美的工艺品一定是摆设?NO!NO!NO!4个不一样的MM,她们有智商,有容貌,有身手,还有与众不同的神秘身世。她们是4个看似弱不禁风的貌美女子,却创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慕凝宫”,令人闻风丧胆的“箜菱”,令人惊心动魄的黑白两道至尊。圣瑛,一个世界上少有的豪华贵族学校,MM们伪装成平民,刚一来到学校,就倒了霉运,撞上了4个超级帅的帅哥,惹上了传说中的三位圣瑛公主。衰!囧!霉!不是MM们不愿意绕过这群人,而是这群人不知好歹非要惹MM!就这样,从此以后,圣瑛常常发生“跨世纪大战”……而4个天才MM与4个超级帅哥,又会擦出怎样光彩夺目的火花呢?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俄罗斯现代文学文学和第二章苏联现代文学大家。本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有蹄大家族

    有蹄大家族

    从来没有哪一种疆界像动物王国一样让我们自由驰聘,也从来没有哪一本关于动物的书可以如此:轻松、贴心、灵动。本书是“动物王国探险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在这本书里,你将继续跟随少儿科考队。这次少儿科考队将带领你们去考察的是有蹄动物大家族。像斑马、梅花鹿、长颈鹿、大象、犀牛等等等等。想多了解它们这个家族,那就接下来听听它们的故事吧。
  • 布丁里的银纽扣

    布丁里的银纽扣

    本书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言情伦理系列之三,囊括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言情伦理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言情伦理类中篇故事资源。故事表现了人性的复杂,理智与情感的碰撞,让热爱言情伦理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诡案罪5

    诡案罪5

    本故事分为多部讲述。本书是故事的第5部。尖刀利刃闪烁刺目的寒光,暮色低垂掩着连环的杀机。明枪暗箭,陷阱圈套,阴云消散,曙光将近。主人公“我”从警校毕业后,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可是领导却把我安排到档案科坐班。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开始翻看档案架上那一卷卷落满灰尘的档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了许多案件的侦破档案,一个个故事读来既使人警醒,又引人深思。故事惊险曲折,充满悬念,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一部绝妙的侦探推理小说……
  • 未知荒野

    未知荒野

    他是尤勒斯穿越计划的先遣者他是探索未知大陆寻找文明遗迹的探索者他是猎杀赏金首的追猎者他是找回自己身世的失忆者脑机系统是他生存的无形保护伞……周宇在沉睡中醒来,作为第一批先遣者之一,他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在找寻自己身世的道路上,他不停的探索……掠夺暴徒、变异生物、杀人机器……
  • 瓢泉吟稿

    瓢泉吟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花厌

    春花厌

    一个人为了生存能做什么?别人眉林不知道,但她可以为之付出一切,包括身体和尊严。她渴望生命能像二月里的春花一样开得肆无忌惮,哪怕短暂。现实中,她却活得如同淤泥里面的癞蛤蟆,缩头缩脑,丑陋而肮脏。她只知道,有了命,才能谈其他。连命都没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只是她怎么也没想到,最终她竟会栽在慕容璟和那个混蛋的手中,那个曾把她当成玩物去讨好另一个女人也被她狠狠回报过的男人,那个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男人。
  • 替嫁王妃,毒步天下

    替嫁王妃,毒步天下

    她与宰相府的千金有着一样的面容,为救母亲,她认宰相为父,替宰相千金出嫁。不料所嫁之人,并非良善。表面懦弱多病的旬王,实际上阴险毒辣,暗藏野心。而宰相父女,亦是藏了重要秘密未告知她。出嫁的第一个晚上,她被罚跪在坟墓前,而后,接踵而来的是轮换的羞辱和毒打。后来,她终于明白,若想独善其身,必先毒步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遥远的大红枣

    遥远的大红枣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