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800000003

第3章 妈妈在医院生了小妹妹(1)

三月,河边的柳树开始萌芽,一团一团现出朦胧绿意的时候,我爸爸被关进了牛棚。

关牛棚的理由是我爸爸拒不交代自己的历史问题。据造反派的调查,解放前夕我爸还在读中学时,全班集体加入了一个反动组织:三青团。可我爸自己对这件事情云里雾里,茫然不知。他回忆说,是有一次,班长让大家集体填了一张表,具体是什么表,大家都糊里糊涂。也许当年的班长是“三青团”的骨干。可是那人后来去了台湾。这就麻烦了,我爸浑身长嘴也说不清楚了。说不清楚只能进牛棚,直到说清楚再出来。

我妈很着急,她害怕我爸这样细皮嫩肉的人经不起折磨,屈打成招,乱说一气。从古到今,很多冤案就是在皮鞭和棍棒下形成。她又害怕我爸如果不交待,会被人加倍折磨,直到被打死,或者自己想办法把自己弄死。反正,交待和不交待都落不到好,两难。

急火攻心,我妈妈早产了。夜里她跟我外婆是如何去医院的,在医院里又经历了什么,我完全不知道。早晨一醒,妈妈的床上空着,外婆一个人在厨房里锅上锅下地忙,捅炉子,撮炉灰,照看瓦罐里咕嘟咕嘟炖着的东西。她头发蓬成了一堆乱草,发丝上沾着亮晶晶的鱼鳞和一根半枯的葱叶,衣服皱得像抹布,脸上的皮肤发干发硬,看上去就像罩了一个浆糊刷成的壳子。

我一眼瞥见墙脚的木盆里泡着半盆衣裤,那是我妈的裤子。蓝色的卡其布外裤,粉红色棉毛裤,紫色带白花的短裤。我爸爸进牛棚之后,妈妈偶尔把我和圈圈叫到大床上,一边一个搂着我们说话,圈圈隔着我妈的身子挠我的痒痒,我钻到被窝下面还击,我看见妈妈就穿着这样的内裤。现在这些裤子全部被血水浸泡着,血水表面浮着一层污脏的血沫,一股浓烈扑鼻的血腥味熏得我恶心作呕。我目瞪口呆地盯住那半盆血水,心里很慌,涌上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妈是不是死了?我在电影里看到过,人只要流出很多血,就一定会死掉。

一想到我妈妈的床上空了,她已经不在了,我心里一急,没缘由地放声大哭。圈圈穿着一身内衣从被窝里出来,光脚趿拉着鞋子站在厨房门口,看见我哭,嘴巴一撇,跟着也哭。

“小祖宗哎!”外婆慌忙去抱圈圈,急急匆匆把他塞回被窝:“拜托你们两个不要再唱花脸了好不好?妈妈在医院生妹妹,我一个人忙得脚后跟朝天,你们再冻病了哪个,可怎么得了?”

我停止了哭,脸上挂着眼泪问外婆:“妈妈生妹妹了?”

“生啦,半夜十二点就去了医院。你和圈圈睡得小狗一样,你妈哼哼成那样,你们连个身都没翻。”

我很羞愧。圈圈还小,他什么都不必负责,可我八岁了,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我怎么可以在最要紧的时候酣睡不醒?

外婆拿过圈圈的衣裤,要照料他起床。我赶快上前说:“外婆我来。”

外婆那张罩着浆糊壳子的脸刹那间笑成了菊花。“哎哟,小米真乖,小米现在当大哥哥了,知道帮家里做事了。”她交待我动作要快一点,不能让圈圈冻着了,然后转身就奔厨房。

我见过妈妈给圈圈穿衣服,知道所有的程序:先把圈圈的小肉脚从被窝里掏出来,穿上袜子,棉毛裤的脚管塞进袜筒中,再穿毛线衣,套上棉袄,扣子先敞着,等到穿上夹裤,把裤子的背带从后面绕过肩膀送到前胸,系上活绊儿之后,最后钮好棉袄的扣子。

圈圈太顽皮,每天早晨从睁开眼睛就一刻不停地动,给他穿衣服,他也不放过捣蛋的机会,两只脚从被窝里伸进又伸出,跟我捉迷藏,我一抓住他,他就嘻着嘴巴咯咯地笑,脚丫子还拼命往后缩,拔河一样。从他的肩头穿背带时,他又怕痒痒,身子缩成一个刺猬团儿,扭来扭去,背带穿进去又滑下来,搞得我很恼火。

我在他屁股上用劲拍了一巴掌:“能不能规矩点儿啊?”

他看看我万分严肃的脸,决定耍赖,咚地往后仰倒,穿妥了袜子的脚使劲蹬踢,轻而易举地放出了哭声。

外婆把脑袋伸进门框:“小米!小米!”

我气坏了:明明是圈圈的错,干吗喊我的名字?

外婆哀求说:“能不能让我的耳朵清静点?你看我都忙得火烧眉毛了,你妈还在医院里等鱼汤下奶呢。”

我只好说:“外婆忙你的,我有办法对付他。”

我的办法很简单,把手伸进圈圈的裤裆里揪他的小鸡鸡,同时做出咬牙切齿状。圈圈最怕人碰他的那地方,他又特别会察言观色,一看到我的样子像是当了真,以为小鸡鸡真会被我揪掉,立刻闭了嘴,一声不响地爬起来,自己低了头忙乎他的棉袄钮扣,倒让我站在旁边无事可干了。

我倒了半脸盆热水,自己洗了脸,也给圈圈洗了脸。圈圈还没有开始刷牙。妈妈说他乳牙还没有换,不刷牙也没有关系。我给圈圈洗脸时,他眼睛里进到了水,大概很难受,使劲地拿手背擦,却一声都没有哼出来。我现在知道了,只要大人不在身边,只要我对他摆下脸色,他还是有一点怕我的。

外婆已经炖好了鱼汤,忙着往一个粗陶的汤罐里盛。热气氲氤了外婆的半个身体,满屋子飘散着鱼汤的鲜香味。圈圈馋巴巴地站在锅边,不住地吸他的鼻子。

外婆说:“不行,今天这锅汤没有你们的份。”

圈圈前言不搭后语地答:“我要妈妈。”

外婆哄他:“妈妈在医院打针,很疼很疼的。圈圈怕不怕打针?”

圈圈点头,想起了针尖戳进屁股的滋味,圆嘟嘟的小鼻子立刻皱成一只核桃。

“那好,外婆去医院照顾妈妈,哥哥带你玩。如果妈妈剩下鱼汤,我会带回来给你喝。”

外婆从衣兜里抠出一毛钱,交到我手上。“上街一人买一块烧饼吃。余下的钱带弟弟看小人书。”

烧饼店在菜场的街边上,磨盘大小的店面,里面挤了一个贴烧饼的大师傅,两个揉面做烧饼的小徒弟,一个齐我肩膀高的烧饼炉,再加堆着面团、油馅、芝麻和糖粞钵子的大案板,人挤进去基本上再没有转身余地。大师傅个头矮小,模样很凶,一头乱糟糟的刺猬样的头发,嘴唇总是紧闭,眼睛不看顾客,只看炉膛里的火,还有贴在炉膛四周的烧饼,所以我说不上他有多大年纪。两个小徒弟是中学生模样,看起来像双胞胎,都是白白胖胖的脸盘,金鱼形状的眼睛,嘴唇上一圈毛茸茸的胡须。因为他们要不停地从面粉袋里抓出干面粉往案板上撒,粉尘难免飞扬,两个人的眉毛、睫毛和唇圈都泛出白色,猛一看上去,一张脸上只剩了两只黑洞洞的眼睛和一张红艳艳的嘴唇,怪吓唬人的。

这家店里做出来的烧饼有两种:长方形的、大小像铅笔盒的是一种,没有馅,表面用刀划出方格纹路,进炉膛之前再刷一层亮晶晶的糖粞,出炉后烧饼的色泽金黄,下面一层香脆的焦底,在嘴里多嚼一会儿,能嚼出面粉本身的甜味。还有一种叫“草鞋底”,顾名思义,是鞋底那样的长圆形。烧饼里包了一肚子油馅,表面密密地撒着白芝麻,咸,油,还香。

方烧饼三分钱一个。草鞋底五分钱一个。外婆给了我一毛钱,如果买两个方烧饼,我们就余四分钱,可以在书摊上租八本小人书。

圈圈不干,他对好吃的烧饼有兴趣,对小人书没兴趣。他踮着脚,用一根肥嘟嘟的食指点着炉子边上刚刚铲出来的草鞋底,指使我:“买这个。”

我装模作样地皱眉做恶心状:“昨天我们院里的李伯伯买了一个草鞋底,一口咬出一个小虫子,呸,恶心死了!”

大师傅不接受我的说法,抬起被炉火常年烤得焦红的脸,训斥我:“小孩子家说瞎话,天要打五雷轰的!”

圈圈听懂了,明白我是在糊弄他,更用劲地拿指头戳烧饼:“我就要这个!”

烧饼烤得极酥,因而经不起圈圈的点戳,已经有了四分五裂的苗头。我只能掏出钱,买了一个草鞋底,一个方烧饼。小徒弟用沾着面粉的手找给我一个两分钱的钢蹦儿。

我恨恨地在圈圈脑袋上打一下,骂他:“馋嘴猴!”

两个小徒弟嘻嘻地看着我们笑。我知道他们笑什么,他们巴不得所有的人都买五分钱一个的草鞋底才好,这样他们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圈圈两手捧着一个大烧饼,馋巴巴地用舌头舔着烧饼上的芝麻粒,我打他脑袋,他只把头缩了缩,一点也不在乎。他还拿食指沾了一指头的碎芝麻,讨好地举到我嘴边:“哥哥你吃。”

我说:“吃你个头!”

他就把指头收回去,吮到自己嘴巴里。

我们咬着烧饼,穿过闹哄哄的菜场,上了大街,往十字路口走。路口的东南角有一栋破旧的米黄色的建筑,建筑物的外面围着一圈低矮的围墙,围墙上砌着米字形的花砖,石灰剥落,露出黑色的砖体,有几处还长了细细的狗尾巴草,这就是我爸爸工作的县文化馆。院门上原先挂着很大的隶书写的字牌,去年红卫兵涌进文化馆抄家,把藏书和字画都拉出去烧,顺便也把牌子砸了。现在,外人走到围墙边不知道里面是干什么的,只有县城里的人知道是文化馆,里面有时候还有胡琴声,演一些“造反有理”的小节目,过年时也会挂出字谜让人猜,内容都跟大批判有关系。

文化馆的门外,就是瘸子老爹摆的小书摊,三个木头的书架成扇面形对街排开,贴马路牙子摆几张爬爬凳,供看书的人坐着。摆书摊在那时候是不允许的事情,而且还占着人行道,阻塞交通,更不该被纵容。可是瘸子老爹的身份不一般,他用摆书摊的钱供养出了一个大学生,这个大学生现在是省城最大的红卫兵组织的头,前不久带人串连到北京,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省报上登出了他向毛主席敬献红袖章的照片,满城散发的传单上时不时有他写的火药味极浓的文章,可以这么说,只要他一挥手,一发号令,全省的红卫兵都会涌到我们这个县城来,把大大小小的街道踩个稀巴烂。瘸子老爹有这样的儿子,加上他本人是残疾,谁还敢惹他?他的书摊还不是爱摆哪儿摆哪儿?

说句良心话,瘸子老爹很和气,他的书摊上小人书的花色品种多,一分钱看两本,价钱也公道,别家书摊的生意做不过他。

我妈妈不反对我看小人书。学不上了,字不写了,算术不做了,如果再不让我们看看小人书,心就要野得没边儿了。我的学历虽然只有一年级,可是我妈偷偷教了我不少字,我那时候的水平,结结巴巴能读三年级的课本。我看过瘸子老爹书摊上将近一半的书。《播火记》、《红岩》、《林海雪原》、《艳阳天》、《平原游击队》、《烈火金钢》……我喜欢看打仗的,不喜欢看农村搞生产的,特别不要看男人女人在一起说小话儿的。如果书上有马,有火车汽车,有日本鬼子被一枪打死的画面,我会特别兴奋,看一遍,翻回去,再看一遍。

“你来啦?”瘸子老爹笑眯眯地招呼我。“有《地道战》和《地雷战》哎,我给你留着呢。”他晃着一根手指头。会做生意的人都善于讨好老顾客。

“多少钱一本?”

“新书,老规矩,两分钱看三本。”

我掏出两分钱的钢蹦,展示给他:“我想看四本。”

他嗬嗬地笑:“四本就四本。你个小猴儿,贼精。”

我不是贼精,我还有两分钱被圈圈吃掉了。

我挑了四本书:《地道战》,《地雷战》,《李闯王》,《孙悟空大闹天宫》。最后一本书不是我要看的,是我给圈圈挑的,我知道只有孙猴子能够拴住他。

圈圈暂时地安静下来,一页一页地端详书上大大小小的猴儿,看它们抓耳挠腮的各种姿态。他也知道金箍棒,一看见孙悟空掏出那玩意儿,就开心,跺着脚笑。瘸子老爹心惊胆战地盯着他,生怕这小子一高兴,把书页撕坏了。真要撕坏了,他就惨了,因为我们根本赔不起。

我抓紧时间看第一本书《地道战》。平原上的人为了抗击日本鬼子,把地底下挖成一个迷宫,一个四通八达的战壕,能够隐蔽,能够监视,还能够进攻,太有趣了。我刚翻了头几页,天气就开始变暗,太阳光从我的肩后移走,一片乌云挡在我的头顶,背上凉飕飕的。我没有抬头,怕耽误时间,圈圈这家伙随时随地都可能闹着要走。我看到抗日游击队员们借助地道,像天兵天将一样,神出鬼没地从马圈里、粮囤下、田野上和墙洞中钻出来,端着枪,或者举着手榴弹,把小鬼子们惊得目瞪口呆时,我大感快意,忍不住哈哈大笑。

我的笑声里夹进了另外一个笑声,是“嗬儿嗬儿”的,成年人的声音,跟我的笑声形成二重唱。怎么回事?我一个人不可能笑出两种声音吧?赶紧回头,我看见身后站着一个穿黑呢子大衣的陌生人。他双手撑住膝盖,俯身在我肩后,揩油看我的小人书。怪不得我身后的太阳光突然就没了。他身上的黑呢大衣长至腿根处,虽然旧,衣边全部掉了毛,泛出灰白,可是那种敞开的领口和鸡蛋大小的钮扣非常有型,一看就不是我们这个县城里的人。他的头发留得长了一点,像我妈剪的那种运动头,而且稍稍地有一点卷曲,在他弯腰俯身时,自然地从额头两边垂挂下来,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洋味儿。因为我跟他的脸盘距离很近,我看见他的眼睛不是平常人的黑色或者深褐色,而是褐黄,中间部位有一点点泛绿,里面映着小小的我,还有周围这一片书摊,以及书架下坐着的其他人。这双眼睛像什么呢?我想起来了,像一双和善又带着点温顺的猫眼。

可我不高兴让别人分享我的小人书。一想到脑勺后面还有一张脸,一双眼睛,我浑身都不自在,一幅画面、一个字都看不进去。我抬头向瘸子老爹求援:“老爹啊!”

瘸子老爹明白了我的意思,走过来驱赶他:“这位同志,一本书只能有一个人看,规矩啊,对不住了。”

他脸一红,立刻直起身子,道歉,退后到附近的一棵梧桐树下,后背和屁股顶住树干,双手抱在胸前,就那么闲闲地站着,有一搭没一搭地四处打量,百无聊赖的模样。

同类推荐
  • 了不起的红颈环

    了不起的红颈环

    当红颈环还 是一只小松鸡的时候,它跟着聪明的松鸡妈妈学到了 很多东西,比如如何觅食、躲避天敌等,逐渐成长为 一只机智聪慧的红颈环松鸡。它离开松鸡妈妈独自生 活后遇到了心爱的妻子,和妻子一起悉心照顾自己的 孩子。不幸的是,妻子死在猎人的枪弹下,剩下红颈 环一人抚养幸存的孩子。在残酷的大自然和猎人的双 重考验下,红颈环一次次失去自己的孩子,就算如此 ,红颈环仍未放弃希望,一直努力的生活着……
  • 纳尼亚传奇:凯斯宾王子

    纳尼亚传奇:凯斯宾王子

    篡位者弥勒兹想谋害纳尼亚的合法继承人凯斯宾王子,为躲避灾难,王子逃入深山老林。他在那里找到了隐居在深山中的会说话的动物和小矮人。弥勒兹率领大军围攻深山。危难之际凯斯宾吹晌了魔法号角,召来了彼得、苏姗、爱德蒙和露西四兄妹。就这样一场讨伐篡位者的正义之战开始了……
  • 优秀小学生爱读的益智故事

    优秀小学生爱读的益智故事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希腊谚语说:“从智慧的土壤中生出三片绿芽:好的思想,好的语言,好的行动。”雨果也告诫我们:“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和丰富的知识相比,机智显得更重要。编辑精心选取能帮助孩子开发智力的小故事,汇成了这本可以边读边思考的故事书。书中有趣的益智故事,就像夜晚在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它带给孩子的,除了智慧,还有无尽的快乐。
  • 大耳博士的房间

    大耳博士的房间

    西京路上开了一家小旅店,主人是大耳博士。周小唐对旅店一直很好奇,通过对于大耳博士神奇旅店的探索和追踪,他最终发现了关于大耳博士的惊天秘密。
  • 再见,大黄狗2:落入凡间

    再见,大黄狗2:落入凡间

    本书作为儿童成长文学系列之一,作品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为素材,塑造了大黄狗、哮天犬等十二生肖形象。二郎神为营救违反天规而身陷囹圄的母亲,创立了《自由新规》。最终的《自由新规》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他终于认识到自由和戒律相辅相成的关系。
热门推荐
  • 静心

    静心

    不管是患得患失的忧虑、焦虑不安的折磨,还是浅尝辄止的小心、没有耐心的暴躁,统统都是因为心不静,浮躁带给我们的只能是烦恼。高压下的现代都市人,精神的紧张与焦虑,内心的矛盾与压抑,情绪上的愤怒与冲动以及人性的贪婪等,都会令我们不堪重负,只有修得一片内心的宁静才是解脱。心若无物,随时把喧嚣的心静一静,便可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静下心,才能静静享受生活的美好 ,才能营造灵魂深处的那抹静怡。
  •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1945年下半年,整个法国都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喜悦中。5月7日凌晨2时41分,德国在法国东北部小城兰斯签字向盟军投降。三个月后的8月25日,巴黎也回到了法国人民的手中。就在饱受苦难的人们正期待欢庆之时,法国人民的骄傲--戴高乐将军在第二天的下午4点,从奥尔良门进入了法国市政大厅。他面对欢呼的人群激动地说:“此刻,我只想说心中的一句话--巴黎万岁!”整个香舍丽榭沸腾了,整个巴黎沸腾了,整个法国沸腾了。
  • 重生校园之女王耀世归来

    重生校园之女王耀世归来

    [重生,校园,爽文]说好的高冷男神呢!那么这位动不动就醋意大发的家伙是谁!白琳琅无奈抬头望天,天晓得了!好不容易出一次任务,偏偏还被某个正牌军长给逮了个正着,看着身后那些憋红了脸的兄弟,她到底是露脸呢!露脸呢!还是露脸呢!。。
  • 爱你入毒刺骨

    爱你入毒刺骨

    夏初晴二十五岁的生命里有17年的时间是爱着叶景琰度过的。叶景琰这个男人,是她一帆风顺的这些年里,唯一的心结。哪怕这个她爱了多年的男人,一直深爱的是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姐姐夏末,那个父亲朋友的遗孤,她也不曾舍弃这段相思,只把它隐藏在心底。因为姐姐也是这个世界上对她最好的人,她同样不能伤害。一场酒店乌龙事件,却将这一切都改变了,她阴差阳错成为叶景琰的娇妻,可这之后的生活竟是她万万没想到的劫难……而夏末的身世也浮出水面,那个她一直信赖的父亲和姐姐,竟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庭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的信,是父子之间交流感情和工作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是摩根家族的至宝,信札“透露了摩根强大、富有的秘籍……”
  • 扶蓝

    扶蓝

    体弱多病、浪荡多情、虚有其表的花花公子——这是外人对蓝焰的评价。纯洁、善良、姿色过人——这是蓝焰对自己的评价。他在她面前认真扮演着玩世不恭的角色。她却说:“你说喜欢我的样子真诚。”他曾对命运绝望。直到遇见她,才明白命运早有安排。
  • 陛下总想娶我

    陛下总想娶我

    初见时,她把他当成采花贼,狠甩一记耳光后,才知惹了腹黑狠辣的大人物。她本是帝国臭名昭著的废柴丑女,被渣爹出卖,嫁给瘫痪失势的鬼王为妃。废柴配残废,天下人都等着看笑话,却不料鬼王一夜病愈,夺皇位,废后宫,将这位唯一的皇后宠上了天。天下女子皆羡慕皇后娘娘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不知她正揉着酸疼的小腰怒砸某帝:“我当年只是打了你一巴掌,你至于记仇到现在,把我往死里折腾吗?”“敢打朕的脸,还一辈子是轻的。”他邪气地朝她轻勾手指,“你是自己过来,还是等朕过去抓?”
  • 空是海上月

    空是海上月

    乱七八糟的天马行空的诗意白话你喜欢的样子我都有(更不更新全靠缘~)
  •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2辑)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2辑)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刺杀

    刺杀

    抗战爆发,正面战场上节节失利,然而在敌占区,特工与抗日志士仍然在浴血奋战。三个最高特工组织的终极厮杀;两位执行绝密任务的顶级特工;一场抗日时期正义与邪恶的终极较量。是谁活埋了刑事庭庭长?是谁寄来了三颗子弹?是谁要刺杀执行绝密锄奸任务的特工?汪精卫为何对他连下三道密令?戴笠为何烧掉他的档案?真实宏大的历史场景;闻所未闻的绝密档案;意想不到的博弈结果——到底,谁是刺客?巅峰对决,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