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400000015

第15章

天下为公:中华民族由于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和礼教文化的传统,熏陶了一种群体主义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把家族精神——和谐相处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进而扩大到整个国家。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理想。

以义制利:以道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往往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追求。

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

诸种美德融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的血脉里,就成了他们赖以开天辟地的立身之本。以桥梓村为例,这些周敦颐的后代们,从他们一个家族的遭遇中,就可以看出悠悠长存的传统精神有着多么隽永的光芒。

周敦颐死后的100年时间里,宋朝正陷入亡国之难。就在他的曾孙周直卿1114年呱呱坠地时,这一年,恰是北方一个少数民族第一次闯人中国历史的时刻。就在这一年的9月,女真族完颜部的阿骨打率部反辽,仅仅13年后,这股北方风暴就已吹垮了宋朝的都城汴梁,将宋钦宗、徽宗二帝及3000嫔妃悉数掠走,将宋所藏的天文、历算、阴阳、数术、兵法、历史、文学典籍、州府地图等,装满1500辆大车,一直拉到金国京师会宁府。此后,赵构称帝,是为南宋。之后百年,南宋小朝廷一直在风雨飘摇之中,而它的臣民就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就在金兵又一次侵入江西濂溪周家的故地时,周直卿携家从江西迁至广东南雄。当时周直卿官职为正千户,在任州任职。晚年定居番禺。

周直卿幼子周宣酋后来迁移到东莞常平大沥镇,成为常平周姓始祖。

周宣酋膝下只有一子,叫周宋维,据说他好学能文,存心仁孝,获举茂才,岁荐教授,是乡里颇有威望之人。只是这时期国难频频,北方蒙古民族兴起,灭金后又兴兵伐南宋。在周宋维晚年时,正值国破之难,他有9个儿子,因受祖训爱国传承,必定起事反元,因此曾有一子遇害,其余8子四散而逃,藏匿至东莞、博罗、中山等地。周宋维四子没有远逃,择仙溪朗(即今岗梓、桥梓合称屋厦)地方定居下来,成为屋厦始祖。其时正是宋末元初,距今已有730年。

周宋维四子叫周库。周库又生四子,老三周德茂,老四周德祥以后到了东莞的坑尾和坑口村,老大周德光、老二周德瑞则在屋厦开花结果,繁衍成岗梓、桥梓两村。

桥梓二字为父子的意思。这是个浓郁的充满亲情的词儿。

如果从桥梓始祖周德瑞算起,至今已经730年过去。如今的桥梓人口已经繁衍至五六千人。由于本村人多地少,从清末、民初起,一些胆大的桥梓人便走出家门,向国内和国外发展。他们去时两手空空,只是怀里揣着祖宗传下来的族谱,心底里牢记着祖先的教诲,就这样顶着风雨走向比天边还远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桥梓村旅外人数约三四千人,他们有的去了香港,有的去了东南亚,还有的侨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桥梓村是个名副其实的侨乡。据说在外的桥梓人比在家的要多。

桥梓现有人口2100人,大部分以农为生,这个清一色的周姓人家,这个曾以诗书传家礼爱仁义为本的周敦颐的传人们,经过千年更迭,在南粤这个盛产莞草的地方扎下了根,平静地过起了农家生活。祖先教导他们要重理去欲,重义轻利,立公去私,主张人们严格要求自己,培养高尚情操,鼓励人人都当圣人,这些遗训,已经散落在村中草庐里、半亩方塘中、农人心间里了。他们与世无争地过着真正草民的生活。贫穷而质朴,喜文好崇高,这就是桥梓人。

笔者来到桥梓管理区,村有一座巨大的牌楼,牌楼两侧书写着这样一副对联:龙衍濂溪濂水钟灵十万里与图地观桥梓凤鸣岐秀岐山绍圣三千年文物人爱莲花桥梓人以莲花为旗,莲花成了他们心灵的图腾。有人爱莲,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桥梓人则是用生命来品味莲花,他们的生命似乎已经融人了莲花的某些特征和特性,莲花的精髓就散落在每个桥梓人的心头。

桥梓村因人多地少,一直是远近有名的穷村。苦难实实在在剥蚀着一个诗书传家的部落,将他们原本的儒雅和格调打落,成了真正的斯文扫地,从外观看桥梓人和南粤任何一地的山野村夫毫无二致。到了60年代,这里的人只得到外地当民工,靠出卖劳动力挣钱,到了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全村只能靠烧砖、烧瓦为农业的经济来源。桥梓村人穷到家了。

但是桥梓到底还是周敦颐的后代,虽然他们衣衫褴褛,皮肤粗糙骨节粗大,但在他们粗卑的外表下,每个人内心仍着尚文尊道的潮汐,显露出他们的与众不同。

仅清以来,桥梓人中举及进士就有5人。清末民初时,旅外桥梓人多走经商、科举之路,在国外完成学业的大学以上学历者就数以百计。

特别是现在,桥梓人由穷变富了,富裕后的桥梓人仍然以莲花为旗,更加注重内在的修养,注重文化修身,注重生活的诗意。现在,这里办有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活动室,总投资1600万元。并且办有综合性的小报——《桥梓通讯》,从1991年创办起,现已发行数百期,每期发行量都在2000份左右,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影响。桥梓人还创办了莲花诗社和吟香诗社,他们曾在周氏宗祠的大堂里,将诗社成员的诗歌和书画作品进行展览。莲花诗社以写古诗词为主,社员大都是中老年,他们在茶余饭后于清风明月中追寻古意,以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去和先人的意趣对接,在怦然心动感念难与君说的妙得。几株修竹,一壶清茶,三两人影,几声长吟,你说句莲远乡清濂水学,他就吟哦对出花前月下逸居吟来,这一幅恍若诗人墨客对韵图,谁能想到竟是真正的山野村夫呢。周敦颐当年主张的人人为圣,想不到却率先在自己后代中闪现出动人的轮廓。而吟香诗社则是另一种婉约的表达,社员大都是豆蔻年华的少女,就像当年黛玉葬花那般的年龄,不过她们的体格要比黛玉丰满得多,健美得多。虽然她们大部分是外地打工的女青年,偶尔也有寄人篱下的飘零感,但总的来说要比黛玉的际遇强得多,她们依靠自己的劳动,有着独立自由的人格,因此她们要比黛玉幸福。现在,她们就把这幸福和偶尔的愁绪很委婉地表达出来,像一声轻柔的叹息飘在开满鲜花的山冈上,让人产生微微颤栗的幸福联想。大概有不少本地的小伙子被这种幸福子弹击中,成了诗人的俘虏,于是他们终生都在倾听,倾听她们永远的表达。

桥梓人就是要把他们的幸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就多次举办征诗征文征对联活动。比如他们举办《爱莲说》读后感征文活动,让现代人和先古的情韵浸润在一起,然后再萌生出崭新的芽芽。这是娇嫩壮硕的新芽,它会在将来开出瑰丽的奇葩,会结出沉甸甸的思想果实。据说《爱莲说》征文一次就收到稿件五六百篇,他们从中遴选出30篇获奖。征文结束后,管理区把100篇优秀文章汇编成《让莲花香飘梓里》出书,印数2000本,分赠给国内外周姓族系,又一次让莲花的清香遍及世界……

桥梓人以丰沛的激情保留下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随着改革开放,桥梓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不失时机地找回了属于自己的精神需求。比如这里的舞龙狮、放烟火、赛花灯、清明祭祖、端午粽子、中秋月饼、九月重阳等等节日,每过一个节日,实际上都是游历一遍中国感情,这是中国人最为独特的语言,是民族心灵的祭奠,也是中国国情的隐形教育。我们不止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场景:每逢中国的节日,不管是美国的华人社区还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下,都有挥舞龙狮的中国人在尽情狂欢。这是中国人的世界性语言,只要出现了龙狮,就等于听到了中国人的呼喊,听到了他们的歌唱。只要他们舞起了龙狮,就说明他们对万里之遥的祖国的思念,就说明他们对祖国的深情。而国人只要一看到他们手中的龙狮,就如看到平安信号,就知道他们已经扎下根来,并且有了一个灿烂的前程。他们挥舞的龙狮中传达了多少中国情结,凝结了多么坚定顽强的中国精神。然而,文革中却把舞龙狮之类的东西强行打为另类非要加以剔除,想来是多么愚不可及!而现在的桥梓人却再次把它们高扬起来,让它们平淡无奇的生活,让日子过得更精彩。

比如桥梓人每年举办的闹元宵活动,已经成了该村的名扬乡里的名优品牌。在元宵节上,他们放电影、放烟花、摆灯饰、猜谜语、表演节目,还有舞龙舞狮等等,竞能吸引数万人前来观赏。

常平镇党委书记周华驹说:毛主席有一句话叫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这句话我们可以发展一下。先说古为今用,对待民族传统,对待民族文化,特别是那些充满中国气节,又有教育意义,或者是具有丰富人性的节日,要重新包装,这叫古为今用,使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现在我们国家挤进来不少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情况。认真分析一下,洋节何以能挤进中国市场?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洋节比较适合人类的精神需求,二是比较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人特别是青年人的消费心理。而我们的节日文化的元素较为单一单调,偏向政治性和团体性,在个性化和丰富性上有所缺欠。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所谓文化,所谓文明,都是以各种形式来体现的,节日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为什么洋节能传到我们国度,我们的节日就不能传到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呢?因此我们一定要重新认识传统节日的意义,并把它纳入精神文明的范畴去考量,下功夫去包装它,给它赋予崭新的意义,然后让他漂洋过海到外国宣传我们的精神文明,这叫中为洋用。

周华驹,皮肤白净,文质彬彬,再加上一副眼镜,给人的感觉书卷气很浓。听他讲话时,除了他善于用征询的口气外,基本上就是一个在学术报告会上的发言者。来常平镇之前,他原是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笔者曾和他有三面之缘。

第一次,笔者受东莞市委一位领导之邀,在参观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时和其认识。当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东莞处在前沿,港台方面常有人来此观光走访,内地亦常有朝东南走的时尚。于是我就加入了这个行列。记得正巧有香港文艺代表团来访,市领导便于陪同,就把我们弄到了一起,大概周华驹当时是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来参与接待工作,这样,我们就认识了。第一次交谈不多,印象不深,只是彼此交换了名片。第二次,笔者接受中央电视台之邀,参与撰写一部大型专题片来到东莞,接待的正巧又是市委宣传,这时周已是宣传部副部长了。这次彼此因了上次的交情,所谈较多,知道他身在侨乡,家中有许多人都在海外,他不久也要到国外发展。笔者印象很深的是他的从容和沉静。一个具有海外背景的政府官员,他为什么还能一丝不苟地从事工作呢?一边是微薄的收人,一边是丰厚的进项,两者之间的反差如此之大,他何以有这样的耐性呢?这样的念头闪过之后就烟消云散,等这次又来东莞,再度想起戴眼镜的老周时,就想,他此时一定是在国外的某一处,据说是在美国的关岛,说不定已经成为大老板了。哪成想,这次竞在离桥梓不远的常平镇意外地和他相遇,况且知道了他也是周敦颐的传人,也正是因为是周的传人,他才不忘祖训,放弃到国外发展的想法,回到故乡,决计为常平镇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周华驹说了许多,给我震撼的是如下一句话:自桥梓有史以来,700多年,周姓人家为官之人,没有一个贪官,皆效先祖周敦颐中通外直,出淤泥而不染……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本书选编杜牧诗作167题共185首,大抵以《文集》为主,其馀各集,凡能断定确为杜牧所作者,酌量选人。编选体例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以《独酌》为界。编年部分按年代排列,未编年部分则按原集顺序排列,先《文集》,后《外集》,再《别集》。入选的作品,一般有题解,具体说明每首诗的作年、写作背景、作品之特色、后人之评价等,但不求面面俱到,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释重点是解决字词难点,说明典故含意,有时略作串讲,对于人名地名,尽量注释清楚。注释文字力求简明精当。
  • 找不着北

    找不着北

    《找不着北》一书辑录了作者关东捷近几年的数十篇博客文章,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作者对近几年来一些社会状况的表述及思考,以较为个性化的眼光,记载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文章篇幅都较为短小,笔调轻松,每每有触动人心的闪光之处。作者关东捷通过较为个性化的眼光对当代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提出了较具有个人特色的领悟和思考,从而能够引发读者对当代社会的进一步思考,有其独到之处。
  •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阅世心语

    阅世心语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陌路相逢

    陌路相逢

    本书收作者中、短篇小说5篇,讲述了一件件情感故事,希望能让读者们有所感悟。
热门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门德尔松

    名人传记丛书:门德尔松

    名人传记丛书——门德尔松——浪漫优雅的犹太音乐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带着空间闯古代

    带着空间闯古代

    他只是想安安静静的做几个菜,过几天平常人的生活而已,这招谁惹谁了。可自从救了那个自称是时空管理局的人后,所有一切都变了。从此,带着一空间,一契灵往来于各个时空完成各式各样的任务。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邪帝的绝色凰妃

    邪帝的绝色凰妃

    她是将军府的嫡女,天生废材,受尽欺凌和侮辱。一朝惨死,再睁眼她已是21世纪王牌顶级特工,冠绝天下,自带空间,拥有神兽。他是无上之境高高在上的邪帝,风华绝代,俊美无双。生死一线相遇,从此他对她情有独钟,腻宠无边。她历尽沧桑只为救出双亲,涅槃重生,凤逆天下!他为他倾尽天下,逆天改命!某天,夜非儿扶额:“你是高高在上的邪帝,不能这么无耻。”“无耻?某帝邪魅一笑,本帝还有更无耻的,来,非儿,我们床上慢慢聊。”看男帝女凤强强联手,腹黑霸气,携手天下!
  • 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之谜

    王晋康的科幻作品之一。邱风已同萧水寒结婚六年了,按照婚前的约定,他们将终生不要孩子,所以两个已婚的单身贵族过得十分潇洒。休假期间,他们满世界去快乐。不过,时间长了,邱风体内的黄体酮开始作怪,女人与生具来的母性开始哭泣。她常常把朋友的孩子“借”回家,把母爱痛快淋漓地倾泻那麽一天,临送走时还恋恋不舍。这时她会哀怨地看看丈夫,她希望丈夫的决定能松动一下。不过丈夫总是毫无觉察(至少从表面上如此),微笑着把孩子送走,关上房门。
  • 迷宫主宰

    迷宫主宰

    这个世界上有着被称为迷宫的神奇地域,从死去的父亲那里,罗德了解到了一个有着驭灵师的神奇世界。他们与“灵”签订契约,借此获得强大非凡的力量。孤身一人的罗德,依靠自己模拟迷宫的能力,推开了那扇通往驭灵师世界的大门。
  • 幻龙神诀

    幻龙神诀

    仙界南天门护天将军神毒恣肆狂妄,野心欲望膨胀,凭仗自己仙神法术天下无敌,暗中窃取了玉帝统治三界的权杖封印,并从中挑拨离间,陷害北天门护天将军达摩菩提和火魔邪神离焱。玉帝起初听信佞臣谗言,将火魔邪神贬下地冥宫。达摩菩提因奉玉帝之命下凡,不料动了凡心,与人间女子相恋相爱,耽搁寻找仙灵舍利子的使命,严重触犯天条,因而被贬下凡间,退出仙神之位。神毒为夺取玉帝政权,勾结血巫魔道,同流合污,神魔力量超越仙魔众神,掀起三界动荡黑白颠倒的狂澜,企图独尊三界。为防止仙界神丹流落玉帝传人手中,血巫魔主噬天在神毒的谋略下,屡次派妖魔黑云、血无影、血无踪、琴魔、鬼姬和雪姬巫师等寻找仙灵舍利子,妄图破除太白金星的诡计。玉帝后看穿神毒蓄谋已久的毒计,并冥冥间设下天罗地网。太白金星黄玄英采用偷天换日之术,巧妙地将仙灵舍利子附于玄命幻胎之中。金幻龙横空出世,并与洛霞携手一掌天地浩劫的命运,与神毒血巫狂魔展开了明枪暗斗的较量。正一道长,金长风,洛莺莺,田岳山等人意欲揭开其中之谜,便至寿山寻找黄玄英师傅,遇到守护神李桃,后不小心误闯鬼雾林,进入魔域血巫魔城。他们与妖魔展开激战,几经周折,最后在太白金星黄玄英的解救下逃出了魔城。其间金长风等人被火魔邪神劫持,困在地冥宫。金幻龙和洛霞在离珞璎的帮助下,逃出冥界,得到达摩菩提武艺神功的传授。他们途中遭遇艳魔的无数诱惑,历经劫数。不料造化弄人,命运坎坷,洛霞在与劫匪的搏斗中落下悬崖,被琉璃国的皇子和公主获救,却得了暂时性的失忆症。金幻龙顾全大局,为解救父母等人,与坐骑天龙离镜天和殷梦玲至桃花源镇的千崖障处寻找上古神剑阴阳轩辕剑。几经曲折,金幻龙携剑凯旋,并与妖魔几次交战。火魔邪神在与幻龙的决战中,离珞璎为救幻龙而死。火魔邪神恍然若失,放归了被困地冥宫的金长风等人。在神毒血巫等妖魔进攻杀戮桃花源镇的关键时刻之前,金幻龙受洛霞性灵的开化,并与之肉体结合产生仙神最威猛的力量,伟大的爱情最终摧残神毒阴暗的冥果。本书蕴含武侠、言情、玄幻三元素,旨意讴歌正义永远压倒邪恶,光明永远照亮黑暗,只有爱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温暖世间万物。
  • 报告总裁,夫人离家出走了

    报告总裁,夫人离家出走了

    她不过就是想要和导演聊聊剧本谈谈人生,错把鱼目混珠还泼了娱乐圈老大一身红酒,顺带着小小威胁了那么一下,他需要这么小气让自己用一辈子赎罪么?好吧好吧,结婚就结婚吧,不过亲爱的总裁,本夫人爱爬墙,你要小心哟!
  • 杂灵至尊

    杂灵至尊

    一个现代社会的青年学生或许是无意间,又或许是早已注定,他走上了修真道路,一步步走向巅峰,一人一剑,走的路是孤独还是精彩?情路的坎坷是动力还是压力,又或许是两者都在!巅峰道路的旅途,他将走向何方?
  • 极品透视高手

    极品透视高手

    少年偶得透视异能,从此走上了非凡的道路。他是赌石之王,逢赌必赢,每每开出帝王绿翡翠。他是绝代神医,任何病症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也是一代宗师,拳打四方,镇压无数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