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500000009

第9章

台湾基隆汪精卫临时下榻处内夜

汪精卫坐立不安地在室内走来踱去。

陈璧君坐在沙发上心烦地说:“兆铭!你能不能安静地坐一会儿啊?”

汪精卫:“我安静不下来,我更坐不住!”

陈璧君:“咳!你哪里还像当年刺杀摄政王的英雄哟。”

汪精卫:“请问你这位不让须眉的巾帼女英,他们为什么把我们送到台湾基隆来?下一步又会将你我送向何处?”

“把汪先生和汪夫人送到上海去!”影佐祯昭走进屋来。

汪精卫迫不及待地:“影佐君,何时动身?”

影佐祯昭:“不急,先在基隆休息两天。”

汪精卫愕然地:“为什么?”

影佐祯昭:“一、为了布好这座迷魂阵,我们给蒋先生搞了一个声西击东。换言之,我们一行没有去香港、广州和上海,而是出其不意地来到了台湾的基隆。”

陈璧君:“对!蒋先生这个杀人魔王是绝对想不到我们到台湾基隆来的。”

汪精卫微微地点了点头:“为了确保我们一行安抵上海,贵国军方会同意给蒋先生搞一个声东击西吧?”

影佐祯昭:“同意!为了策应汪先生一行驶往上海,帝国参谋本部已经向武汉的‘W基地’下达了作战任务,明天中午,帝国的轰炸机将飞临重庆的上空。”他看了看手表,又笑着说:“再过十几个小时,蒋先生是死还是活,就得去问他笃信的基督了!”

汪精卫和陈璧君喜上眉梢。

宜昌第六战区司令部内日

陈诚站在墙下,严肃地审视作战地图。

突然,隐隐传来隆隆作响的飞机马达声。

陈诚大惊,转过身来侧耳细听。

警卫员慌忙跑进:“报告司令!日本飞机从东面飞来了,快进防空洞吧!”

陈诚:“有多少架日本飞机?”

警卫员:“我没有数,黑压压的一片!”

陈诚:“走!跟我去外面数。”说罢大步走出司令部。

警卫员一边自语:“我的妈哟,不钻防空洞,还要到外面去数飞机有多少架。”一边跟着陈诚走出司令部。

司令部大院外日

陈诚站在院中仰面望天,只见:

四十五架涂有红色膏药旗的日本轰炸机从东方铺天盖地地飞来。

陈诚站在院中默默地数着飞机有多少架。

警卫员站在一边焦急地:“司令!日本飞机就要飞到我们头顶上来了,再不钻防空洞就来不及了!”

陈诚挥手打了警卫员一记耳光:“浑蛋!再打搅我数飞机,我就枪毙你!”接着又默默地仰面望天数飞机有多少架。

警卫员摸了摸挨打的脸,自语地:“好!我也数。”

重庆黄山别墅客厅内日

蒋介石站在客厅窗前,十分惬意地凝视窗外明媚阳光下的绿色黄山。

宋美龄走到蒋介石的身后,亲切地说道:“达令!我们一块到室外欣赏这不多见的风光,好吗?”

蒋介石微微地摇了摇头:“不!夫人,在此隔窗观景不更有一番意味嘛!”

宋美龄一怔:“有什么意味啊?”

蒋介石:“猜猜看,时在基隆的汪先生和汪夫人会像你我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吗?”

宋美龄:“当然不会有了!说不定啊,河内高朗街的枪声还响在他们的耳边呢!”

蒋介石有些得意地笑了起来。

恰在这时,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

宋美龄快步走到桌前拿起话筒:“喂!你是哪一位?”

电话中传出陈诚的话声:“夫人!我是陈诚,请转告委座:有四十五架日本轰炸机已经飞过宜昌,再有一个小时,就要飞临重庆的上空了!”对方挂上电话,传出忙音。

宋美龄大惊:“达令!辞修来电话,说再过一个小时,就有四十五架日本轰炸机飞临重庆的上空了。”

蒋介石故作镇定状,以命令口气说道:“请给我立即接通何应钦部长,命他下令全城防空!”

机房街七十号周恩来办公室内日

周恩来坐在桌前打电话:“……郭厅长!你属下的文艺大将们决定在今天下午召开大会,声讨汪精卫投敌叛国,昭示世人,中国的文学艺术家将继续用手中的笔抗战到底,我坚决地支持!”

话筒中传出郭沫若的话声:“恩来!山城的文学艺术家们,一致要求你能莅临大会,发表激动人心的讲演!”

恰在这时,室外传来刺耳的防空警报声。

周恩来:“郭厅长!你听到防空警报了吧?”

郭沫若:“我听到了!”

周恩来:“请你立即通知与会的文学艺术家,下午的大会取消,立即进入防空洞!”他啪的一声挂上电话。

童小鹏紧张地走进来:“周副主席!重庆防空司令部在学田湾、红球坝、七星岗、枇杷山等处警报台升起了报警的红球,说明日本飞机就要轰炸重庆了!”

周恩来:“要镇定!立即通知办事处的同志:年长的,体质弱的,立即进入防空洞;身强力壮的同志跟着我去大街上组织群众,尤其是要组织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防空!”

童小鹏:“周副主席!您必须立即进入防空洞。”

周恩来生气地:“瞎扯!”转身大步走去。

机房街七十号门前街头外日

重庆的上空响着撕裂心弦的防空警报声。

大街上挤满了四处奔逃的男女,大人的喊声,孩子的哭声响成一片。

突然,空中传来轰隆隆的飞机马达声。

四处奔逃的人群喊着:“敌人的飞机就要下蛋了!快些跑啊!”顿时,这些奔逃的人群越发混乱起来。

周恩来走出大门,望着四处奔逃的人群大声喊道:“要赶快离开大街,向山脚下、向大树旁藏身——!”

四处奔逃的人群乱成一团,无人听从周恩来的指挥。

恰在这时,敌人的飞机俯冲投弹开始了,轰、轰……的爆炸声震耳欲聋。

同时,远近的民宅中弹起火,冒起冲天的大火和黑烟。

街旁站着一位中年妇女,她怀里抱着一个吃奶的孩子,身旁还有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她吓坏了,一动不动。

周恩来急忙赶过去,焦急地:“大嫂!快带着孩子进我们的防空洞吧。”

大嫂似失去了知觉,毫无反应。

这时,童小鹏赶到跟前:“周副主席!这里太危险了,您快进防空洞吧!”

周恩来:“不要管我!快把这位大嫂拉到防空洞去。”

童小鹏:“这……”

周恩来:“这是命令!”

童小鹏:“是!”他一边拉抱着孩子的大嫂一边说,“快跟我走!”他们向着山边防空洞走去。

“轰!轰……”敌机投下的炸弹在附近爆炸,掀起一柱又一柱冲天的黑烟。

黑烟渐渐散去,可见满街被炸死、炸伤的百姓。

抱孩子的大嫂突然尖叫了一声:“小牛!”从童小鹏的手中挣脱,向着那个一动不动的叫小牛的男孩跑去。

突然空中传来咝咝的响声。

周恩来纵身扑向那个小牛,把他压在自己的身下。

一颗炸弹就在附近爆炸,随着“轰”的一声,一柱浓烟罩住了街头。

童小鹏大声惊呼:“周副主席!”冲进了浓烟之中。

浓烟渐渐地散去了,只见:

街头又是一片被炸死的缺胳膊、断腿的百姓。

童小鹏一边喊“周副主席!”一边寻找周恩来。

周恩来缓缓地从地上爬起来,随手又拉起小牛。

童小鹏惊喜地:“周副主席!您……”

周恩来:“我再说一遍,不要管我!”

突然,身边的小牛哭着大喊:“妈!妈!”

周恩来:“小牛他妈呢?”

童小鹏:“大嫂抱着孩子跑回来找小牛了!”

周恩来一怔,遂在死人堆中寻找。

特写:大嫂抱着吃奶的孩子已经倒在地上死去了。

小牛冲过去,扑在大嫂的身上哭喊着“妈!妈……”

周恩来无比悲痛地低下了头。

这时,空中又传来咝咝的响声。

童小鹏惊呼一声“周副主席!”纵身把周恩来扑在自己的身下。

“轰!轰……”

机房街七十号中弹起火,冒起一柱又一柱的浓烟大火。

周恩来推开童小鹏站起来,一手抓住吓呆了的小牛。

童小鹏站起,看着变成残垣断壁的机房街七十号,低泣着说:“周副主席,我们的八路军办事处被日机给炸没了!”

周恩来:“同志们都出来了吧?”

童小鹏:“出来了!”

周恩来:“好!你把小牛送到防空洞去。”

童小鹏:“您呢?”

周恩来:“继续寻找活下来的群众!”说罢大步走去。

激愤悲壮的音乐轰然而起,送出深沉的画外音,并叠印出相应的大轰炸画面:

男声画外音:“一九三九年五月三日的大轰炸始于十三时十七分。涂有血红圆盘标志的四十五架日本轰炸机飞临重庆的上空,在进入轰炸航线之后,保持单机编队的轰炸机相继打开弹舱,爆炸弹、燃烧弹在轰炸机编队的后方形成一条弹道,飞向重庆市区最繁华的商业街道和居民区……”

女声画外音:“五月三日这一天,重庆被炸的街道有苍坪街、大梁子、杨柳街、打铁街、道门街、东升楼、二府衙街、下陕西街、中陕西街、饼子巷、灯笼巷、朝天门、白鹤亭、象鼻街、白象街、左营街、神仙口、人和湾、羊子坝、老鼓楼、关庙街、宝善街、绣壁街、段牌坊、储奇门、玉带街、刁家巷、西四街、普安堂、王爷庙、雷公嘴、东华观、竹架子街以及南岸玛瑙溪、南坪等地,全都变成了一片火海。”

男声画外音:“重庆的商业场、新丰街一带几乎被炸毁,银行金融业集中的陕西街被炸得断墙残壁,下半城二十七条主要街道有十九条被炸成废墟,燃烧弹将朝天门、陕西街到中央公园两侧的四十一条街道烧成一片火海。街道边、瓦砾中死尸枕藉,血迹斑斑,甚至树枝上都挂着被炸的烂衫、断肢、人肠……悲惨景象使人目不忍睹!”

黄山别墅客厅内夜

宋美龄极度愤怒地:“***蒂!***蒂……我要向全世界人民控告日本这些灭绝人性的***蒂!”

蒋介石:“夫人,当务之急是弄清被炸的情况。”

何应钦:“委座说得对,我们首先应该弄清重庆被炸后的损失有何等严重。”

戴笠:“报告校长!损失严重,一时还搞不清楚。”

蒋介石震怒地:“一定要尽快搞清楚!”

戴笠:“是!”

蒋介石:“今天轰炸的规模如此之大,日本的政治目的是什么呢?”

与会者沉默不语。

宋美龄:“换句话说,和汪先生出走有什么关系吗?”

与会者依然沉默不语。

蒋介石:“何部长,明天,也就是五月四日,日本的飞机还会轰炸重庆吗?”

何应钦:“如果说是为了配合汪先生出走,我认为日本飞机还会继续轰炸重庆;如果是例行轰炸,很可能就隔几日再进行轰炸。”

蒋介石:“何部长,立即命令我们的空军,明天做好截击日本轰炸机的准备。”

何应钦:“是!不过,我们的空军和日本航空部队的实力相差太悬殊了,加之制空权……”

蒋介石:“不要再说下去了!我们就是为了做给国人和世人看,也必须出动飞机与之空战。”

何应钦:“是!”

蒋介石:“戴笠!”

戴笠:“学生在!”

蒋介石:“你们掌握了汪先生下一步的动向了吗?”

戴笠:“没有。”

蒋介石自语地:“难道只有重庆被炸得夷为平地,他汪先生才会离开基隆吗……”

基隆汪精卫临时下榻处内夜

汪精卫木然地站在窗前,一筹莫展地望着窗外的夜色。

影佐祯昭高兴地走进:“汪先生!我向你报喜来了。”

汪精卫转过身来:“我有何喜可报?”

影佐祯昭:“帝国派驻武汉‘W基地’的航空队派出四十五架轰炸机,于今天中午轰炸了重庆。”

汪精卫:“轰炸的规模如何?”

影佐祯昭:“我先向你报告一组数字,由汪先生自己来判断其轰炸的规模好不好?”

汪精卫:“好,好!”

影佐祯昭:“五月三日这一天,我航空队共投下爆炸弹九十八枚,燃烧弹六十八枚。请汪先生想想看,重庆将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

汪精卫:“火海一片!”

影佐祯昭:“猜想一下,重庆还在着火吗?”

汪精卫:“着!因为重庆的房屋多为竹木建筑,一旦燃烧起来,是很难扑灭的。”

影佐祯昭:“好!我们就在蒋先生忙于救火的时候离开基隆,北去上海。”

汪精卫:“何时动身?”

影佐祯昭:“明天——五月四日登船北去。”

汪精卫:“五月四日,贵国航空队还轰炸重庆吗?”

影佐祯昭:“当然!为了给汪先生北去上海一壮行色,五月四日的轰炸一定会超过五月三日!”

在激愤悲壮的音乐声中送出深沉的画外音,同时叠印出相应的大轰炸画面:

男声画外音:“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下午六时,日本侵略者再次出动三批二十七架轰炸机飞临重庆的上空,对山城进行了野蛮的轰炸。他们把轰炸的目标集中在会仙桥、上下都邮街、劝工局街、苍坪街、至诚街、鸡街、蹇家桥、戴家巷、石板街以及中山一路等街道。霎时间,上半城三十八条街道中弹被炸,都邮街等十条主要街道被毁,这些重庆老城最繁华的街区变成了一片火海……”

女声画外音:“在五月四日的大轰炸中,国泰电影院不幸中弹,二百多名观众当场遇难;具有千年历史的重庆罗汉寺里的五百尊罗汉连同僧侣、民众一起毁灭在轰炸中;全市三十七家银行,有十四家被炸毁;从朝天门到七星岗一带形成十四处火头,燃成火海一片。日机离去之后,敌之燃烧弹淫威大发,从江边往上看,火焰染红了山城夜空,到处都是一片叫喊声、哭喊声和敲打声……”

重庆市郊弯曲的大道外日

大道上走着向郊外逃难的流离失所的人们:有的背着简单的行囊,有的扶老携幼,全都默默地向前走着。

特写:一双双愤怒的眼中喷吐着怒火。

洪深带着一些青年演员站在路边为难民服务。

郭沫若、老舍从另外一条小路上快步走来。

老舍走到近前一看,惊诧地问道:“郭厅长!那不是大导演洪深先生吗?”

郭沫若:“对!他怀着对日寇无比的愤怒,带着演剧队年轻的演员深入生活,准备创作反映重庆大轰炸的戏剧。”

老舍有些激动了:“好啊!”他大声喊道,“洪深导演!”

洪深转过身来,他一边喊:“郭厅长!老舍先生!”一边快步跑到跟前,好奇地问道:“你们怎么也来了?”

郭沫若:“我和老舍先生也想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日寇轰炸重庆的罪行。”

洪深:“你们最好能写话剧,我来排!”

老舍:“那是日后的事。我认为,现在能对着这些难民大声说几句知心话,对他们也是一种慰藉。”

洪深:“这就要看大作家老舍先生了!”

郭沫若:“老舍先生,你来之前不是写了一篇《五四之夜》吗?你就对着这些难民念一段吧!”

老舍:“好!我这就念。”他沉吟片时,声调无比悲怆地朗读:“五四大轰炸的夜晚啊,没有哭啼,没有叫骂,火光在后,大家静静地奔向公园。偶然有声高叫,是服务队的‘快步走’,偶然有阵铃声,是救火车的疾驰。火光中,避难男女静静的走,救火车飞也似的奔驰,救护队服务队摇着白旗疾驰;没有抢劫,没有怨骂,这是散漫惯了的、没有秩序的中国吗?像日本人所认识的中国吗?这是纪律,这是团结,这是勇敢——这是五千年文化教养,在血与火中表现出它的无所侮的力量与气度!”

在老舍的朗读声中摇出:逃难的人群侧目看着老舍先生,一个个被感动得淌下了泪水。

特写:老舍愤怒的双眼渐渐溢出泪水;

特写:郭沫若与洪深愤怒的眼中渐渐溢出泪水。

老舍挥动右手,大声朗读:“记住:这是‘五四’!中国人民不接受这火与血的威胁!我们要用心血争取并必定获得大中华的新生!我们活着,我们斗争,我们胜利,这是我们‘五四’的新口号——!”

同类推荐
  • 打工记者

    打工记者

    几年前,老徐是省城记者行当耳熟能详,十分叫得响的“老记”;为何称其老呢?一是因为其年龄大,四十多岁的老徐平时背个大挎包,里面装满所有采访所需的行头:采访本、微型录音机、一款小巧实用的奥林巴斯全自动相机等等;不管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只要遇到有价值的新闻,老徐一头扎进去,有时骑一辆扔在路边都没人捡的破自行车,有时搭班车;去乡村采访时,甚至连拖拉机、摩的都是经常搭乘的,其采访新闻的劲头丝毫不亚于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这在本是吃“青春饭”的记者行当的年轻人中十分罕见;
  •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

    就这样,倾我所有过一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和咖啡馆有怎样的联系,没想过自己会开家咖啡小店,没想过因为工作又接触到这么多全国各地的咖啡店主,没想过自己做起了咖啡馆文艺分享联盟、在各地咖啡馆里办艺术展、排演原创近景话剧,更没想过会写本关于“咖啡馆”的书。
  • 发生在黄河岸边的械斗

    发生在黄河岸边的械斗

    在运城至风陵渡途中下车后,沿一条陡立的斜坡攀援到上面的立交桥上,展示在我眼前的是另一番天地。中条山柔缓的曲线和一抹宽广的黄河紧密相接,这是中条山的末端,也是黄河从晋陕腹地进入中原的门户。黄河在这里形成了大片的滩涂,冬天稀薄的阳光下,宽广的河滩呈现出它该有的色泽和安详,一层白雾笼罩在无边的河滩上空,氤氲着来年春的勃发、夏的葱绿和秋的丰硕。一线黄河隐在天边,对面的秦川大地烟锁雾罩。来自黄河波澜间清新潮润的气息,随风徐徐吹来,向我发出最初的问候。
  • 荒火

    荒火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的个性散文。他笔下描绘的大漠与草原、山脉与河流、城市与乡村、军营与军人、爱情与哲思无不给人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他那弘扬塞外这片热土的淋漓尽致的浓墨重彩散发着青春的艺术魅力。他的散文作品极具语言艺术功力气势恢弘张扬有度重情重义一反时下流行的甜腻格调令人耳目一新也令我们赞叹不已。他的军旅散文以气势磅礴却又清新细腻的铁血风格独树一帜在军旅文坛上。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苍莽人生

    重生之苍莽人生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再踏人生,是彷徨?是迷茫?沧海扬尘是否?看见看不见的人生路,只能是坚定的走下去!
  • 生死关

    生死关

    跟鬼魂打交道的人里,有一类叫做杂门,这类人走的是野路子,算命占卦,风水,灵符,跳大神样样都会一点,样样都学不精。上面没有师门,下面没有帮手,谁都瞧不起。
  • 契约萌妻:总裁大人慢点宠

    契约萌妻:总裁大人慢点宠

    棺材里逃出来的她,捞到一个宠她上天的男人。从此她由地狱回到天堂。他完美无缺,尤其是呼风唤雨的能力,更是让女人趋之若鹜。可这样的男人,眼里只有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女人郝良辰。可她做的就是不停逃离逃离,却一次次被抓回来,重复着生猴子要做的事。直到她实在受不了,逼问他到底为什么非自己不可。天神般的男人压住她的手脚,邪魅霸道:“你,郝良辰,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啊 他仍活在彼岸

    啊 他仍活在彼岸

    儿子在美国英年早逝,留下了没有工作与收入的妻子与一个不到五岁的小女儿。根据他生前的意愿,遗体捐献给了公共医疗机构。他的亲人、同事、朋友、老同学在当地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充满了亲情与友情的追悼会……他留下来的财产除了保证妻女能过上不愁温饱、安定小康的生活外,还在他毕业的大学设立了一个以他姓名命名的永久奖学金,虽然规模不大,但可以每年资助一个贫寒学子的学费与生活费。饮水思源,这个华裔青年当初就是靠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学成毕业的。他只活了三十七岁,但他对接纳他的社会作出了自己的回报……
  • 夙歌

    夙歌

    人前,她是随性淡然、嘴角永远挂着和煦微笑的医女。人后,她是叱咤风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超级强者。当年的她懵懂无知,被父亲教唆成一个心狠手辣、妄作胡为的二世祖。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本该在宠溺中的长大少女不得不成长在遍地毒虫猛兽的热带雨林,甚至为了活下去而筹谋怎么杀掉一个宗师——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狠辣,更需要的是蚍蜉撼树的勇气……也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在将来的某一天,她,会站在这世界的顶端,俯视和打破这些令普通人望而生畏的规则!她,就是王夙!
  • The Sexual Outlaw

    The Sexual Outlaw

    In this angry, eloquent outcry against the oppression of homosexuals, the author of the classic City of Night gives "an explosive non-fiction account, with commentaries, of three days and nights in the sexual underground" of Los Angeles in the 1970s--the "battlefield" of the sexual outlaw. Using the language and techniqus of the film, Rechy deftly intercuts the despairing, joyful, and defiant confessions of a male hustler with the "chorus" of his own subversive reflections on sexual identity and sexual politics, and with stark documentary reports our society directs against homosexuals--"the only minority against whose existence there are laws."
  • 金箓斋三洞赞咏仪

    金箓斋三洞赞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鸾凰欲鸣

    鸾凰欲鸣

    那一年,梁州大乱,父母双亡,她从死人堆中爬出,侥幸活了下来。为了母亲的遗愿,她孤身一人,来到帝都,找到了江老爷,从此,她成了他的女儿。听雪堂里,她苦心学习,为的是进宫,为父母报仇。然而,入宫容易,宫中生存却不易。江妘笙没有显赫的家世可以为依靠,靠的只有帝王的宠爱,不过最是无情帝王家,他终究是帝王,宠是他,弃亦是他。谁不想安于一人侧,相伴永不离?只可惜尘世间小女儿最单纯的绮念对江妘笙来说却成了倏然即灭的火苗。慕容瞮,为了夺得皇权,他不惜借用江妘笙这枚棋子,不曾想却在计谋与暗算中渐渐生出爱意,可江妘笙终究是帝王妃。江妘笙纠缠于情爱与复仇中,然后无论得势与否,圈套背后还是圈套,只有坚持到最后的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 Good Value
  • 青春思绪

    青春思绪

    《最适合青少年的哲理美文:青春思绪》所选文章打破了纯文学界限,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这些文章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人生体验,那闪光的语言,精辟睿智,鞭辟入里,简直是句句经典,字字珠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