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旧籍丛话(周越然作品系列)
本书收录了周越然关于古籍版本研究的相关论述文章二百余篇,周越然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藏书家,不仅酷爱读书,在图书的版本上也颇有研究,在其鼎盛时期,家中收藏有线装书三千余种,一百七十八箱,内中以宋元旧版、明清精抄闻名于世,还有西文图书约五千册,装了十大橱。周越然还曾担任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副社长,兼英文科科长,可以说,书伴随了他人生的每一步。对于古书,周越然有独到的认识和发言权,造诣极高,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全书按体例共分为五部分。“古今”部分剖析国人对男女情事的心理、批判清末民初的腐败统治、悲慨古今民告官的悲惨下场。“公器”部分认为,权力乃天下之公器,不是官员个人的财产,不可私相授受,揭露官场的症结、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乡村”部分关注乡村的权力结构、乡村的变化、农民工和城市的关系以及工会如何援助农民工。“风气”部分批判社会上的冷漠风气、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现在读者的不正常阅读、社会机构的衙门化、文化界的造假。“世相”部分深刻揭示出当今社会的阶层已经出现固定化的趋势,个人机会的公平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尊重消费者权利、尊重公民的权利是社会的当务之急。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二卷(1603-1840)
进入江户时代,历来颇受尊重的中国文化受到日本儒学、国学、兰学各家的质疑与挑战。朱子学之外的儒家各派,或为复兴中国先秦孔孟之道,或致力于儒家思想的实学化和日本化,都对朱子学的诸多命题提出了质疑。国学家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以日本为世界中心,对中国进行了全面否定。兰学家以西方科学和思想为依据,出于实用主义,提出了中国思想已经不合时宜。“江户三学”对中国的认知虽然不尽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否定了中国及中国文化,并对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