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900000002

第2章 少年坎坷磨难多(2)

左观澜自然明白写一手好字对一个人前程的重要性,尤其是参加科举,不仅要文章的内容文采一流,文字端庄工整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他让左宗棠读四书五经的同时,还留意书法,让儿子练就了一手俊秀的好字。

这样,左宗棠在童年时代就得到长辈的循循善诱和严格训导,培养了浓厚的读书兴趣。虽然没有名师指点,可在祖父、父亲的谆谆教诲和严格管教下,天资聪明的左宗棠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传统文化,为后来的飞黄腾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跨不过的科举路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左观澜的严格家教终于初见成效了。二哥宗植学习优异,12岁就中了秀才。隔了3年,大哥宗棫也考中了秀才。人们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哥哥们如此,一向自诩聪明的左宗棠自然不甘落后,更加勤奋刻苦地攻读。

老天最爱作弄人了,总是时不时地给一些家庭带去刻骨铭心的痛苦。左家也不例外,刚刚看到一丝希望的左观澜做梦也想不到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

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谁也没想到,这种不测风云竟然降临到了左家。自祖父母相继去世后,道光三年(1823年),大哥宗棫也因病去世,只活了短短25个春秋。这一变故无异于给左家雪上加霜,全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昨日还同处一堂,今日便阴阳两隔,大哥的死让宗植、宗棠两兄弟伤心不已,父亲左观澜更是悲痛欲绝。与两个弟弟相比,大哥的资质虽然略逊一筹,但他从小就忠厚质朴对上尊敬,对下谦和,现在猝然而逝,父母怎么会不痛心啊。

尤其是左宗棠的母亲余夫人,一生过着清苦的生活,好不容易把6个孩子养育成人,没想到却老来丧子。宗棫的死对她的打击是巨大的,她甚至埋怨丈夫对孩子看管得太严,才使孩子积劳成疾,不治而亡的。左观澜也很伤心,虽然他觉得夫人是无理取闹,但从此他对宗植和宗棠的管教就不再像以前那么严厉了,毕竟,功名乃身外之物。再说余夫人本来就身体孱弱,怎能承受这过度的伤心,自从大儿子去世后,整天一副病恹恹的样子。郎中说身子太虚,要用上好的人参滋补,否则有性命之忧。可家中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来买人参,无奈,左观澜只好到处借贷,好不容易才买了一棵不到一两的小人参,可余夫人的病情却不见好转。

不过,伤心归伤心,对于死者来说,永远解脱了人世间的痛苦,而生者还要很好地活下去。左宗棠决定要改变家里这种捉襟见肘的窘迫局面,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可走——科举。于是,左宗棠带着伤痛准备踏上充满荆棘的科举之路。他不仅要实现父亲的梦想,光宗耀祖;更主要的是他要做官,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但人的一生充满了变数,有时候你刻意想得到的东西,不见得就能得到。虽然你努力了,坚持了,但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左宗棠选择的这条科举之路会一帆风顺吗?这里还要先画上一个问号。我们抽空先说一说清朝那毁人的科举制。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三个等级:童试,乡试,会试。

童试三年两试,考中的人被称为生员(即秀才),考中秀才就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三年一试,又称大比,由于在秋季举行,也叫秋闱。乡试考中者称举人,考中举人后就有了做官或进一步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也是三年一试,即乡试的次年春季在京师举行,所以称为春闱。会试考中者称贡士,再经朝考后,成绩优秀者位列三甲,进翰林院庶常馆深造三年,称为庶吉士,散馆后留院者便成为翰林学士,朝考及散馆落选者则授予京城或地方的官职、教职。

乡、会试又有恩科,碰到朝廷庆典,由皇帝特旨举办。又有副榜与贡生的名目,副榜是乡试成绩优秀却因名额限制而未能录取的生员,贡生则是品学兼优,由地方保送到京师深造的秀才。二者都可入国子监肄业,并有参加乡会试的资格。

童试又称小考或小试,是最初级的考试。要想从童生进为生员,需经过三关:县试,府试,院试。

院试是童试中最为关键的考试,这次考试通过后,童生们不仅能获取生员的功名,还可以进入府县学官,享受公家的钱粮补贴(廪饩),安心读书,奠定仕途的基础。童生在通过童试,获取生员功名前,什么也不是,顶多算个读书人,在村塾或家塾中教教书,混口饭吃。

有不少人终生应试不中,须发皆白,儿孙满堂,却仍然是个老童生,只有带着遗憾被一抔黄土掩埋了,真是可笑又可怜。

不过,读书人要想跻身于官场,光宗耀祖,如果你没什么背景和钱财的话,只能是挤科举这个独木桥了。可是这科举制度却没有成为左宗棠飞黄腾达的跳板,这曾经让他一度郁闷到了极点。

转眼到了道光六年(1826年),左宗棠十四岁,已经长成半大小伙了。这一年,他首次参加湘阴县试(童子试),名列第一。

对左宗棠来说,这开门红既有运气的成分,更证实了他的实力。左宗棠心里美极了:这科举也不过如此,等我博取了功名,一定摆几桌,风风光光地宴请左邻右舍。

第二年五月,左宗棠去长沙应府试,仍然高居榜首。知府本来想列他为头名,但由于被录取者中有一位岁数已大,觉得左宗棠以后有的是机会,为了照顾老者,在发榜时便让左宗棠屈居第二。

知府张锡谦一来觉得有些愧对左宗棠,二来也想见见这位少年奇才,于是,专门召见了他,对他鼓励了一番。

“年轻人,水平很高嘛,不出意外的话,拿个第一不是什么问题。”

这种话谁都爱听,左宗棠以为又能取个第一,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心里还是乐开了花。接下来,知府的一个但是,却让他的心凉了半截。

“但这次应试的学子中,有一个老者,半生应试,老夫决定把这第一名给他。”

这不是十足的马后炮嘛,你既然都已经决定了,还和我说什么啊。左宗棠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实,考试就是为了个公平起见,照知府的这个逻辑下去,那考试还有什么意义啊。干脆在大街上抓几个老者,定个名次,更简单。

“年轻人前途无量,多多努力吧。”

知府的话在左宗棠耳边回荡,他内心没有什么感激涕零,反而是恨知府,拿别人的前程送人情,这样的官不能算是个好官。左宗棠也恨那个老者,年纪大了,不在家好好待着,还考什么试。

就这样,到手的第一就被“仁慈”的知府送了人情,左宗棠这个安慰奖得的相当憋屈。

按例院试是由皇上派遣学政到省里去主持考试。这一考试是以县为单位,只有及格才能算正式秀才。凭左宗棠的真才实学,弄个秀才是没一点问题的。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左宗棠将继续幸福下去,轻松愉快地博取功名。可惜这个世界充满了意外。如同今天时不时有飞机掉海里,动不动有流感来侵袭,接二连三的恐怖分子的袭击,当时的世界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意外。

正当他踌躇满志地准备参加“院试”时,母亲的病情突然加重。百善孝为先,左宗棠怕见不上母亲最后一面,权衡利弊,他放弃了这次考秀才的机会,踏上了回家的路途,结果,错过了学政主持的“院试”。

看着被病痛折磨的母亲,满怀孝心的左宗棠恨不得承担母亲所有的痛苦,他甚至祈求老天用自己的阳寿来换取母亲身体健康。

老天最终也没有帮左宗棠实现他的愿望,就这样,满腹经纶的左宗棠一点儿劲也使不上,眼睁睁地看着母亲一天一天地消瘦下去。

道光七年(1827年)十月,母亲余夫人离开了人世。左宗棠非常伤心,母亲的去世让他感到非常的无助。没有人能抗拒生老病死,左宗棠也不例外。

左观澜为了筹办夫人的葬礼和生前的医药费,欠了几百两银子的外债。这一屁股外债单靠他那坐馆的微薄收入,根本就还不起。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拿家中的东西去典当度日。想想自己辛苦一生,不仅没有光大左家的门楣,反而还欠了一大堆外债,真是丢尽了颜面。他一下子觉得活着没什么意义了,找不到奋斗的目标,也看不到什么前途。

丧子、丧妻的接连打击,把这个男人彻底击垮了,道光十年,即余夫人去世2年多后,他也在长沙病逝了,终年53岁。

左观澜半生教书,并没有给儿女留下多少遗产,反而留下了一屁股的债务。

本来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没几年工夫就失去了这么多亲人,左宗棠内心所承受的痛苦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体会的。

每个家庭都要有一个顶梁柱,只有顶梁柱在,大家才会安心,才会有安全感。如今左家的顶梁柱折了,谁又能挑起这个家庭的重担呢?

当时,姐姐们都已经出嫁,左家只剩下宗植、宗棠兄弟二人,还有一位寡嫂,领养了一个孤侄。孤儿寡母的生活自然十分困难,兄弟二人商量后,便将祖上遗留的48石谷田全部送给嫂嫂。

父债子还,天经地义。所以,兄弟二人不仅无田无产,还背上了一笔不小的债务,只能相依为命。

父亲和哥哥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为了这个风雨飘零的家还能像个家,次兄宗植挑起了大梁。他为了生计操劳,常年在外打工,不得不与宗棠分别。从小一起长大的宗棠对哥哥自然是十分思念,有诗为证:三年客邵陵,相见时亦稀。

左宗棠本来也想和哥哥一起去外面打拼,无奈自己年纪小,哥哥不允许,只好留在家里继续读书。

这样一来,年终成了左宗棠最期待的日子,因为兄弟二人只有在年终才能相聚。哥哥到过邵阳、新化、武昌甚至京城,把外面的稀罕事一股脑地倒给弟弟。左宗棠对外面的大千世界更加向往,心中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像哥哥一样在外面拼搏,光宗耀祖。二人见面,自然少不了吟诗赋对,虽然宗棠比宗植小9岁,但也不甘落后。只有这时,家里才热闹一番,在一旁的嫂嫂也是满脸笑容。

左宗棠虽然迫不及待地想博取功名,好减轻家里的负担,可是根据当时的规定,碰上父母之丧,必须丁忧守制27个月。在丁忧期间,为官者卸任回乡,应试者不能参加考试。无奈,左宗棠只好在家努力地读书,积蓄力量。

虽然生活贫困,也没有父母的嘘寒问暖,但左宗棠没有被生活的苦难压倒,反而磨炼出了倔强的性格。这就是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也许你会说,这太俗套了,总是先磨炼,然后就成功了。但你见过没有经受过一系列磨难就成功的人吗?你也许会列举富豪子弟的子承父业,但那不是真正的成功,那是父辈的成功,只不过是儿孙捡了个便宜罢了。

逆境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年轻人多吃点苦有好处,这些话的确不是用来忽悠人的。

有人这样说:我感谢痛苦,因为痛苦让我知道我还活着。我们可以这样套用:我感谢磨难,因为磨难给了我成功的机会。

也许你正在经受磨难,千万不要责怪老天爷的不公,其实,这恰恰是老天爷在眷顾你,因为磨难只是成功之前的一剂调味品而已。

同类推荐
  • 自由的真谛:杰斐逊自传

    自由的真谛:杰斐逊自传

    该书是杰斐逊在77岁高龄时撰写的,主要是供自己和家人参考。从杰斐逊自己的角度叙述了他的经历以及他生活的那个史诗般的年代;时间上,从他出生直到1790年3月他担任华盛顿的国务卿为止。该书详细介绍了杰斐逊思想的精髓,《独立宣言》的起草背景和过程。
  • 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

    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

    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曹操十讲

    曹操十讲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既有世家大族,也有草莽豪杰。但是,最后独霸天下的却是曹操。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军阀们有如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有的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为什么只有这位乱世枭雄能够越战越强?他是怎样九死一生,又是怎样屡败屡战、反败为胜的呢? 拼杀一生的他,既没有像昔日贵族一样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像无赖一样做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垂涎欲滴相,而是默默地走完了他一个汉室“臣子”的人生旅程;他生命的结束,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开始。但为什么在他手上却不能让那个没落帝国“寿终正寝”,而硬要让儿子演出“禅让”的荒唐剧?
  •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驱逐荷兰,收复台湾的“国姓爷”:“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西地平线

    西地平线

    在中国当代文坛以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为其创作特色的高建群,在本书中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本书分三辑:第一辑“西地平线”,是作者这些年在陕甘宁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第二辑:“最后的骑兵”,是作者在新疆当兵5年的感悟。一个成熟男人的浪漫、一群最后的骑兵的剽悍,将一切孤独、无奈、悲凉、艰苦和凶险都深藏在心里,展现给你的是一个普通士兵对国家的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辑:“生活培养出作家”,作者抒发对故乡、对友人、对亲人的真情实感,畅谈对文学、对足球、对社会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这一真知灼见。
  •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主人公福特与朋友打赌,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他和仆人路路通千方百计克服了路途中的种种困难,在意外和惊险接连不断,困难重重,但福克却一直非常镇静和果断,可最终还是迟到了5分钟……
  • 炼器机甲师

    炼器机甲师

    一朝穿越,修真少年被时空乱流卷入机甲世界!人不风骚枉少年,看他如何玩转异界,结合修真与科技,打造世间最强的炼器机甲!——我来了,就是要名动天下!
  • 生意人的活法

    生意人的活法

    松下幸之助是一个善于冥思的智者,在他深邃的眼神中,我们可以探求其对于人生的诸多观点,比如:“物质的力量再大,也不能真正俘获人的‘心’。”“只知责备别人的人固然愚蠢、妄自尊大,但是自命不凡的人更令人不齿。”“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不能再用前人的观念与方式生活,应当互相尊重和关怀。”“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满怀希望,就不会觉得劳累与辛苦。”本书作者在对松下幸之助的生平、思想和著作进行深入研究后汇编此书,期待大家能够真正领悟大师的智慧。面对这样一位经营之神的成功心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阅读和领悟一番呢!
  • 全职猎人记

    全职猎人记

    猎人,猎人大陆的主宰,这是一群在猎人大陆上拥有杀人执照的人群。而成为猎人不需要什么修炼条件,只要能够通过考核就可以。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都想成为猎人,因为只有成为猎人才能进入各类灵境、秘境、魔镜、妖境进行探险,捕捉灵兽、珍兽、魔兽、妖兽,获得各类财宝、珍宝、秘宝、魔器、妖器,展现各类能力。
  • 邪王宠狂妻:恶魔五小姐

    邪王宠狂妻:恶魔五小姐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却惨遭好友残杀。她是将军府的五小姐,预言说她是凤女转世,却从小性格软弱,备受欺凌。当她变成她,凤临天下之时,唯独他在一旁笑道:“本王的眼光果然不错。”
  • 心静的力量:和南怀瑾一起读禅

    心静的力量:和南怀瑾一起读禅

    烦恼,不在谨言慎行中,而在人我是非里;快乐,不在繁华闹市中,而在内心宁静处;胸襟,不在奇山异水中,而在生活智慧里。宁静心安是内在的定力,能保持内心宁静的人,才是zui有力量的人。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已乱,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你便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和嘈杂,为人处世就不会失于轻率。每临大事有静气,方为大家风范。静下心来,驻足片刻,调整好呼吸,聆听自己真实的内心!内容介绍生命起始之时,zui初的那颗心,除了清净透明什么都没有,可是在红尘俗世中混得久了,这颗心好像什么都沾染上了。
  • 七月半:百鬼宴

    七月半:百鬼宴

    阴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而出。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觅食。然而这些孤魂野鬼,它们寻觅的食物究竟是什么?究竟是香火,还是活人的脑汁?
  • 大明妖孽

    大明妖孽

    天上有神,世上何以妖孽横行?天上无神,心中何以疑惑重重?明朝成化年间,号称“狐生鬼养”的一群锦衣校尉,奉命在无神的世界里寻找真神,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找长生之道。
  • 天域神尊

    天域神尊

    顿悟七年,开启无上道魂,灭皇城,踏天才,为寻茫茫大道。战远古六族,为红颜,一人一剑,傲战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