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制约着我们最基本的行为处世,促使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在是非、善恶、公私、荣耻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它通常存在于我们的认知和社会的舆论之中,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人们的觉悟来实现,所以说它约束的范围涉及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和思想,一旦有所违反都必将受到社会的唾弃和舆论的谴责。
(第一节) 什么是人格
人格的定义
汉语字典中“人格”一词在生活中有多种含义。有道德上的人格,它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人;有文学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人物心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在心理学上,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对人格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我们认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每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长环境、教育体系等诸多因素的互相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基因、生长和教育环境形成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没有人格完全一样的人。俗话说“人心不同,各有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没有共同之处。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生物因素的制约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包括其心理特点,当然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内在和外在相同的地方,比如每一个民族、阶级的人都有着极其相同的心理特点。
每个人在自身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能完全代表他的人格。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其实就是指人格。当然,人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纪的增长、心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有可能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正因为人格具有可塑性,才能培养和发展人格。
除此之外,人格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所以是成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挫折和苦难来临时,强者可以奋发拼搏,弱者则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根本表现。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它由个人在遗传、环境、成熟、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且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就像海上行驶的船只,必须按照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
“指南针”指的就是要培养一个健康的人格,如果没有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即使培养成为一个“才”,也会存在很多问题。
什么是人格?
这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事实上,人格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感受到,比如一个小孩若有着乐观自信的性格,不怕失败,聪明而有活力,我们就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若一个孩子常常没有安全感,而且很自卑,或喜欢攻击别人,我们便会觉得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格的形成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结果显示,遗传对人格的影响占到了50%。但是,人格发展也会受到个人的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班都拉说:“一个人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如同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行为、语言等。”
埃里克森说:“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罗杰斯说:“理想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希望的自我形象。人格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和谐。”
因此,后天的环境、教育等诸多因素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高玉祥也认为,家庭、学校、生活这三个因素在一个人的全部成长过程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高玉祥先生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概括,在他看来,人格与个性含义是一致的,如下表: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父母的态度孩子的人格
支配消极、缺乏自主性、依赖、顺从
干涉癔病、神经质、被动、幼稚
娇宠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温和
拒绝自我显示、冷淡、暴乱
不关心攻击、情绪不安定、冷酷、自立
专横反抗、情绪不安定、依赖、服从
民主合作、独立、坦率、社交等
除了家庭教育以外,学校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是在学校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自我意识的。特别是在独生子女的生活中,更为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同龄群体。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受到同龄伙伴的影响,年龄越大,影响也会越大。
当然,人格的形成也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培养和感染。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第一,生物遗传。因为人格具有很强的稳固性,所以人格研究者更多地注重遗传因素。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简单来说,遗传对人格起到的作用如下:
1.遗传是人格必不可少的主要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的特质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差异。一般在智力和气质等方面与生物因素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而在价值观、性格、信仰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
3.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每一个个体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我们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延续下去。后天环境的因素也是各种各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第二,社会文化因素。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都处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教育对于人格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教育塑造了每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使得我们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特征,能使我们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到整个文化形态里。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勤劳勇敢”这一品质便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人格特征。
第三,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以及不同的教育方式,都对我们的人格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度支配,孩子的一切都得由父母来掌控。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变得消极、自卑、被动、依赖、软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性格。而反之,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又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会常常出现失控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自私、蛮横、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等特点。而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和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较为平等和和谐的气氛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积极正确地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因此,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
第四,早期童年经验。麦肯依曾经说过“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中国有句俗话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我们的一生中,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童年的影响对人格的发展较为深远,幸福的童年也帮助我们发展健全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这二者并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例如,溺爱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在逆境中成长的孩子也有可能磨炼出坚强的性格。另外,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自然物理的因素。我们所生长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发展。有很多研究事实表明,生态环境对人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除此之外,气温也会提高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比如天气过于炎热会使人烦躁不安,对别人也会采取负面反应,发生反社会行为。
第六,学校教育的因素。学校是有目的性、权威性、计划性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老师对于学生的人格常常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也有研究显示,在不同的学校教育气氛中,学生常常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老师的公正性对于学生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老师的期望引起的效应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另外,学校是同龄群体聚集的场所,同伴群体常对人格的形成起到巨大的影响。
人格的培养
遗传基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后天培养也是必须做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是几条对于后天人格培养的方法:
第一,在任何场合,都应该以礼待人,举止温文尔雅。
第二,和蔼亲切,性格开朗温顺,特别是面对别人批评的时候,要有足够的雅量和自嘲的勇气。
第三,要对别人所讲的事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关心,人人都喜欢谈论自己,因此在与人交际的时候应该懂得如何引发对方表露自己。
第四,与别人交往的时候,要和他们的目光相互接触,使对方产生遇到知音的感觉。
第五,要博览群书,使自己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致言谈无味。
第六,要做到大度宽容,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欣赏。
人格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在生活的点滴中不断积累,逐渐制订出一套适用于自己的人格修炼模式。
我国已故着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时,一天清晨他在校园里散步,恰逢新生报到。一名报到的新生让季老先生帮忙看着自己的行李。等这名新生办理完一切手续回来,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了,而季老先生依然坐在路边帮他看着行李。第二天开学典礼的时候,这位新生惊讶极了,原来帮他看行李的这位老人竟然是北大的副校长。后来,央视着名主持人白岩松在采访季老先生时问起了这件事情,季老先生很平静地回答:“人格才是最高的学历。”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性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
人格说到底就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另一种表现,是一个人的个人素质、能力、气质、性格、兴趣、梦想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表现。
人格从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就出现了,并且一直延续发展下去。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应仅看他的外表,而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比如:外貌、行为、性格、内在等,从中去发现他高尚的人格魅力,这就是较高的一种境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康的人格。
一个人想要得到别人的尊敬和欣赏,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对自己本身的优缺点有一定的了解,不自卑也不自傲,与身边的人融洽相处,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有失自己风范的事。遇到困难的时候,持有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从挫折中站起来,变得更加坚强。在生活中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自信地面对生活,享受人生,使生活多彩多姿,更加充实。
一个高尚健康的人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的。日常生活中要培养自己正确的思想观、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以此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第二节)人格的力量
人格,如此强大
人格,说得庸俗点就是讲道德。道德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且不说文天祥的“留取丹心”,也不说朱自清的不受“嗟来之食”,就说说“乐羊子妻”的故事吧。
乐羊子捡到一块金子,拿回家给了自己的妻子。妻子却说:“我听人家说道德之人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侮辱性的施舍,更何况是拾取别人的遗物得到好处,而玷污了自己的品行呢?”乐羊子听后惭愧极了,便把金子丢到了野外。
我们不禁感慨,一个封建社会的家庭妇女尚有如此高尚的道德人格,不能不令人钦佩,也无法不引起我们后人的深思。
1970年10月16日,波兰首都华沙寒气逼人。到波兰来访的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向华沙无名烈士献过花圈之后,来到了遇难者的纪念广场。忽然,他双膝着地,跪在了纪念碑前。他是在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屠杀的510万犹太人表示最真心的哀悼,为**时期德国所犯下的罪孽而虔诚地赎罪。勃兰特的这一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尤其震惊了德国人的灵魂。这一壮举也赢得了波兰人民的信任和理解,认为它是为“结束一段充满痛楚与牺牲的罪恶史”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面前,在如此尖锐的意见分歧面前,究竟是什么力量保护了人的命运甚至是民族、国家的命运?说到底,是善良、正义和进步的力量,而人格的力量就是这些力量的集中体现。
人格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表现,也是个人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体表现。不可否认,那些具有高尚品格的人可能也会遭受厄运和不幸,比如:**,***、任弼时……区别就在此,品格高尚的人即便遭遇了苦难和不幸,也不会放弃和出卖自己高尚的人格,因为他们并不求什么回报。
人格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制约着我们最基本的行为处事,促使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在是非、善恶、公私、荣耻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它通常存在于我们的认知和社会的舆论之中,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人们的觉悟来实现,所以说它约束的范围涉及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和思想,一旦有所违反都必将受到社会的唾弃和舆论的谴责。
世界是纷繁而复杂的,存在着很多是非,作为一个有人格的人就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和判断所有的事物。
康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尚的道德法则。仰望历史的星空,不难发现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化中就蕴含了不少关于“道德”的教育。比如,“不患学之不优,而患德之不高”,“才者,德之初也;德者,才之帅也。”等等。历史圣贤们这些数不胜数的警训都在告诫我们要做一个有高尚人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