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8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为什么要拒绝捧杀

有人捧怎么会是坏事呢?一般情况下,答案是没什么悬念的。然而,如果吹捧你的人并不真正了解你,他的吹捧要么是出于一种泛泛的善意,要么是把你当做一种浪漫的想象,试图通过“移情作用”来刺激他自己,要么是希望从你那里得到某些东西,甚至让你为他卖命,那就应另当别论了。

吹捧中国,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但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吹捧”就变为了“捧杀”。

我们的邻居日本就曾遭遇这样的“捧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突飞猛进,只用了20余年的时间就从一片废墟上新建起了一个经济强国。西方世界当年对日本的吹捧一点都不亚于现在对中国的热捧。1979年,美国学者埃兹拉·沃格尔甚至写了《日本名列第一》这本书,书中他指出日本在许多方面超过了美国。然而,不到10年的时间,正当日本春风得意、不可一世之时,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从此陷入了长期停滞、一蹶不振的境地。

殷鉴不远。本书的立意即在于此: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确拥有了傲人的经济总量和光鲜的都市形象,但是其内在依然脆弱。这种脆弱不仅体现在经济基础的不扎实,人均财富很低,更突出地体现在不均衡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结构扭曲上: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基层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博弈升级,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无法匹配……至为关键的一点,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未能同步,甚至改革向何处去,也目标模糊。总之,我们尚未冲出制度转型的“历史三峡”,转型还要过大关。在这样的大势下,国人需要做的唯有“冷静、冷静、再冷静”、“清醒、清醒、再清醒”,至于那些真真假假的吹捧,请让我们大声地喊出:“中国拒绝捧杀!”

本书的结构布局大体如下:首先笔者试图记录和梳理这样一种吹捧中国的潮流,这主要体现在本书的第一篇和第二篇。其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吹捧中国的潮流首先是来自国外,然后才引起中国国内的热烈回应。

笔者将叙述的起点选择在2004年,因为在这一年,美国人乔舒亚·库珀·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概念,一时间在全球不胫而走,随即此概念转化为“中国模式”,讨论的热度一波胜过一波。也就是说,2004年是世界关注中国,同时也是热捧中国的一个新起点。

说到2004年,一个巧合是,许多具有标杆意义的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年:中国在海外设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首次公祭孔子;第三次改革论争发端。这一年还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元年……这些看似不同的主题,实际上都隐藏着一根主线:世界在重新看待中国,而中国也开始重新反思自我并且开始重新看待世界。总之,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史中具有某种节点式的意义。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2004年之后,世界对中国的追捧几乎每年都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事件:2004年,“北京共识”的提出;2005年,美国最着名的三大刊物热捧中国;2006年,中非峰会被认为是“北京令世界惊叹的开始”;2007年,美国学者约书亚·柯兰齐克出版《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一书,盛赞中国软实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惊叹这是“中国主导世界元年”;2009年,两位“大佬”——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和约翰·奈斯比特分别在其出版的《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和《中国大趋势》,大赞中国模式;2010年,英国着名学者马丁·雅克出版《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模式被捧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仅看看这些标题,就可以发现,世界对中国的吹捧是在持续升级的,就像股市里一条不断上扬的K线,看起来十分美妙。本书第一篇选取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作家作品为线条,试图勾勒出这样一幅图景,使读者看到都是谁在吹捧中国,他们又都说了些什么。

第二篇则是描述中国国内对于海外吹捧中国热的一种回应。在书中笔者描述了以北京大学教授潘维为代表的所谓“中国学派”的一些作品,他们对于中国模式的吹捧比国外的更为直接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当然,这种对应关系还有更广阔的层面,笔者的总结是,随着中国力量的崛起和西方自身危机的出现,中国社会和知识界产生了3种动向:草根民族主义的狂飙突进;基于重新评价共和国前30年基础上的新国家主义崛起;基于对更久远历史文化因素反思基础上的文化民族主义复兴。

本书的下半部分重在对上半部分所揭示的这种潮流进行辨析。我希望通过这种辨析能为广大读者提一个醒:警惕“捧杀”。第三篇集中分析“捧杀”中国背后的动机、我们自己乐于迎合的心态以及为什么要反对国内出现的3种思想动向。

第四篇则是面向未来的一个深度延展。当下的中国,应当说还有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去破解。举其大者,一曰仇富,二曰仇官。而此二者总归到一点则是仇视特权。

中国的挑战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的改革进入到一个“迷惘期”,自第三次改革论争开始到现在,改革往哪里去,方向并不明晰。而在对外关系上,中国也同样存在困境。尽管我们付出了百般努力营造中国的国际形象,不过从效果上来看仍有待改进,软实力的打造尚未真正成功,而中国到底该承担多少国际责任,在国际上应当寻找怎样的定位,种种问题,仍需寻找共识。总而言之,不破解这些问题,中国这个大国就是一个“脆弱的大国”。

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吹捧而是担忧,担忧被“捧杀”,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地继续改革,攻坚闯关。

总之,一句话,中国拒绝捧杀!

同类推荐
  • 贸易战

    贸易战

    《贸易战》追溯世界贸易的发展史,从两千年前的海洋贸易开始讲起,讲述了贸易战的最初历史和发展过程,以及由贸易引发的战争和贸易摩擦,并总结了贸易战与贸易冲突的根源和发展形式,同时分析了发生贸易战的背后原因。
  • 近代天津对外贸易研究

    近代天津对外贸易研究

    从鸦片战争的爆发,我国区域经济如何发展?本书将为揭示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天津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这是一部战略主义作品。本书以世界经济视野为基础,从“大经济”的角度,全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中国之问”一气呵成,几乎涵盖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政治与经济的决定关系、经济国防、崛起模式等几大方面差不多所有关系到中国发展前途的战略性问题。读者从每一节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发展脉搏:世界处在什么时代?持续三十多年的中国奇迹是否面临拐点?世界留给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多久?中国是持续崛起还是走向崩盘?哈耶克主义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吗?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谁更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大政府”是通往奴役之路,还是幸福之路?中国如何才能在世界大格局中实现突围?
  • 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

    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业与增长理论全球权威学者数十年磨一剑,中英文同步出版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繁荣又来自何处?繁荣的源泉在今天为什么受到威胁?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为什么经济繁荣能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在某些国家爆发?它不但生产了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带来了人们的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融生活和经济原理于一体,让你更加理性的认识生活,更加准确的把握生活的内在。从柴米油盐到逛街购物,从求职就业到创业投资,从财富收入到幸福人生,经济学紧跟你的每个脚步,看懂经济学才能走好人生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经济学紧密相关,很多人从不觉察也不去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发展将生活和经济紧密连接,谁都无法回避生活中无孔不入的经济链条。面对生活就要面对经济,既然要面对,我们就要掌握主动,让不利变有利,从适者生存到发展获利,获得物质财富,并彰显人生价值。
热门推荐
  • 千金驾到之天使特优生

    千金驾到之天使特优生

    向流星许愿祈祷与男神恋爱的何漫妮,万万没想到会被流星砸中!确切地来说,是被从流星上掉下来的王子砸中……这几率也太小了吧!这个流星上的王子洛星羽简直美得惊为天人,只不过在她家白吃白喝,还霸占爸妈的爱是怎么回事?为了赶走这个奇葩王子,何漫妮可吃了不少苦头,可惜都以失败告终!人家王子可说了,要完成何漫妮一个最珍贵的心愿才能回家……好吧,就让这个天使美少年来当她的“红娘”吧,可是事情似乎正在往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
  • 重生吧!血之少女

    重生吧!血之少女

    异族的一场灾祸现世的一场意外两个本没有交集的灵魂相遇在同一个身体两个魂一体,导致其中一个灵魂的沉睡同样的目的不同的身份现世与异族的仇恨到底由谁来报?那个默默守护的人,那个一直深爱她的人,究竟是否能够迎来她的回眸?PS: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情迷二分之一他

    情迷二分之一他

    关水儿没想过,自己平凡的一生从被领假证的前夫抛弃开始,就跟开挂了一样。去国外散心发现怀孕了,然后一直待到生产,生孩子的时候还狗血的遇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还外带有了一个差不多二十年没见面的弟弟。几年后,弟弟打算回国内发展,自己也收拾包袱一块跟了回去。游氏集团董事长独子回国,接下游氏集团。多少名媛千金争破脑袋想进入游氏。这好运还真砸到了刚回国正愁没工作的关水儿身上。
  • 低碳生活小窍门一点通

    低碳生活小窍门一点通

    该书内容丰富新颖,知识广博,重点突出了实用性强、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特点。全书从饮食、服饰、起居、医疗、行为心理、美容保健、休闲娱乐七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在一个健康的现代家庭生活中所涉及的各种小常识、小窍门。分门别类,条理清楚。有经验介绍、生活窍门,也有生动感人的小故事,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以简单有效的形式介绍了拥有一个幸福健康家庭的因素所在。
  • 推窗看云

    推窗看云

    诗人徐康,近几年驰骋于散文、随笔领域,佳作迭出,引人注目。收入本书中的上百篇短小精粹之什,带着诗人特有的观察生活的敏锐视角与状物言情的优美笔触,说古道今,遣兴抒怀、率性为之,心随意到;融知识性于文史杂谭,寓幽默感于世事评说。随作者“推窗看云”——看云舒云卷,云走云停,由方寸之地可见大千世界,于尺幅之内可窥人间万象。它带给您的将是文化的蕴藉与知识的濡染,生活的色彩与深长的思索……
  • 木槿花西月锦绣(3):月影花移约重来

    木槿花西月锦绣(3):月影花移约重来

    我,花木槿,胸藏智慧,通达人世,守义重爱,善良勇敢,拼搏坚忍,拥有两世记忆,自命对风月无情……其实,我,花木槿,贪财好色,贪生怕死……谁叫在紫园里,咱妹是红人,咱哥是西营首领,咱有小五义当后台,最横的四爷给我撑腰……我外号叫女色魔!我怕谁?什么,你确定?我是被调去三爷的西枫苑,不是四爷的玉北斋?是那个身残志残心也残的原非白原三爷的西枫苑?!好吧……就这样,命运的轮盘悄然启动,东庭末年,欲望、野心、杀戮、王位、权力交织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弥足珍贵的友情,还有,这一世注定凄艳的爱情……错入乱世风云,面对铁血山河,心中却渴望那一曲缠绵的长相守……花西夫人,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1982:“现代派”风波

    1982:“现代派”风波

    1980年第3期的《外国文学研究》(双月刊)发表叶永义的《怎样看待西方现代派文学?》,引发了一场“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在新时期的初始阶段,现代派思潮的兴起,主要是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出现于文坛的时间,则稍稍往后一点。《怎样看待西方现代派文学?》这样的命题,其实是文坛上求变革,希望从传统意识和思维定势中突围出来的一个理论选择,哪知道,《外国文学研究》的这个讨论,并没有越出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圈子,在相对比较活跃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圈子里没有得到较多的关注,因而也就没有发生较大的影响。
  • 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

    有时候我也会想,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等到终于要离开这一切的时候,我才发觉,对他的爱早已深入骨髓。如果我们不曾互相伤害,该多好……-------------------如果时光真的可以倒流,请让我遇到你,静止在跨越三百年的凝眸。如果可以相守,我愿陪你走到生命的尽头。只是这似水流年,从不肯为谁而停留……谁来告诉我,该怎样面对这时光的洪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第二部《清韵:似水流年》←非穿越、《似水流年》姐妹篇《如花美眷》筹划中,敬请期待~】
  • 修炼狂潮

    修炼狂潮

    这是一个科学与武道并重的时代,大灾变之后,人类发现了超古代修炼文明,开启了一个大修炼时代,并开始了昆仑界的殖民之路!这是一个人类危机重重,同时也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强者辈出的时代!得到了超古代文明强者丹皇传承以及九重天之上至尊神格的楚云凡,将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杀出一条登天路。天才?不好意思,我才是!资源?我的丹药能堆死你!传承?至尊的传承就在我的脑海里!我们的征途是无尽位面!啸尘在《飞升大荒》,《武神空间》之后呕心沥血的第三本玄幻,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大修炼时代!——普通群:497326944入群请自觉改好马甲VIP群:463696926(学徒以上可进),进群改马甲,晒订阅截图!
  • 灤陽錄

    灤陽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