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1700000002

第2章 名人姓名有学问(1)

姓名是社会生活中代表个人的符号

姓名是人们成名的标志

姓名寄寓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姓名是一个人终生的座右铭

一、李世民“济世安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出生在陕西武功县的一个官僚家庭,父亲李渊曾任隋朝郡太守与卫尉少卿。

相传李世民四岁时,有位相士为他看相后对李渊说:这个孩子“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济世安民。”李渊正期望孩子长大后能干一番“济世安民”的大事业,一听相士之言大喜,便为孩子取名“世民”。

李世民少年时便聪明英武,深谋远虑,处事果断。公元616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其时各地起义军纷纷举兵反隋。李世民适应潮流,劝说父亲起兵反隋,自己招兵买马,收揽豪杰。翌年,李渊听从李世民的建议,在太原竖起反隋大旗,18岁的李世民起兵任统帅,自太原出发,渡过黄河,直扑长安,队伍由数万人很快发展到13万人。当年11月,李世民作为前锋攻下长安。公元618年,李渊即位称帝,改国号为唐。李世民在推翻隋朝创建唐朝的斗争中,是太原起兵的策划者,削平群雄统一全国的主帅,表现出“济世安民”的非凡才能,被封为秦王,任尚书令。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除去了长兄太子建成、弟弟齐王元吉,李渊被迫传位给李世民。这年8月,李世民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次年改元“贞观”,由此唐帝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李世民即位后,常以“亡隋为戒”,顺民心,求稳定,推行均田制,减轻赋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他加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整顿吏治,发展科举制度。他知人善任,任贤纳谏,提倡犯颜直谏,博采众议。大臣魏征常用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提醒太宗“居安思危”,“慎终如始”。李世民在位的23年,文治武功都有巨大成绩,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比较快,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也比较安定,出现了成功上着名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在治国中人如其名,表现出“济世安民”的雄才大略。他执政时期,唐帝国成为我国历代王朝中最为强盛的一个朝代,李世民被回纥、铁勒等族尊为“天可汗”,贞观时期被吏官誉为“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的太平“盛世”。他堪称中国封建帝王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二、“茶圣”陆羽

唐代茶叶科学家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东冈子、桑苎翁,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陆羽的名字来历颇具神奇色彩。他出生在竟陵一户贫苦农民家里,父亲体弱多病,无力抚养,便将婴儿遗弃在城郊的湖畔。龙盖寺和尚积公看孩子可怜,便收养了这位弃婴。据说,父母遗弃他时,一群鸿雁降于陆地,群集以羽翼保护这个可怜的孤婴。《周易》中有“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之说。于是积公和尚为他取名陆羽,字鸿渐。

陆羽自幼聪慧,但只能在寺内伴青灯黄卷,听晨钟暮鼓,度过自己孤寂的童年。他口吃但善辩,9岁时,积公要他削发念佛,陆羽却不愿在庙中过着枯燥无味的生活,他幽默地回答道:“我无兄无弟,再削发为僧,没有后嗣,岂不是要被儒者骂我不孝吗?”积公和尚见他不从,便罚陆羽扫地、放牛、煮茶、干杂活。

积公嗜茶,对各种茶叶的优劣、泡茶的技术、煮水的功夫,都十分精通。陆羽每每为其煮茶,都悉心学技,并得积公秘诀,日积月累,他也成为饮茶的高手。

陆羽还爱好读书写字,常伏在牛背上写字读书,因读书而耽误了放牛,常遭主人鞭笞。于是,他逃出寺院,外出谋生求学,独立生活。

陆羽起初充当戏子,后来又充当伶师。他诙谐多智,玩世不恭。演戏之余,他学写诗歌,颇有所得。太守李齐物对他的勤学十分赏识,借书供他学习。陆羽获此良机,更为勤奋,逐渐成为饱学之士。

陆羽青年时东游江南,后来见湖州(今属浙江)山清水秀,乃隐居苕溪之滨,闭门着述。

陆羽还是位诗人,他与女诗人李季兰、僧皎然为友,吟咏互答,以博学多才闻名于江南。公元781年,唐德宗李适赏识陆羽之才,下诏拜他为“太子文学”,不喜做官的陆羽避而不受,一直未就此职。尽管如此,时人却由此称他为“陆文学”。

“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身处湖州,却乡思不断,尤其是经常回忆起少年时在龙盖寺煮茶问茗的昔日生活。他在灯下挥毫着书,把自己历年研究茶叶所得撰成《茶经》三卷。这部书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在龙盖寺煮茶问茗的昔日生活。他在灯下挥毫总结了当时茶叶采制和饮用方面的经验,全面论述有关茶叶起源、生产诸问题,并论及泉水质地、茶具优劣、煮茶火候等,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

《新唐书·隐逸传》说:“羽嗜茶,着茶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盖知饮茶矣。”《茶经》的问世,在世界茶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被译成英文、日文,传播于世。他隐居着述,终老湖州,着述今仅存《茶经》和诗数首。后人为了纪念他对茶叶科学的贡献,尊他为“茶神”、“茶圣”。

三、包拯拯民于水火之中

包拯作为封建时代清官的典型,其事迹长期流传于民间,演为戏文。今天,人们仍可以从电视连续剧《包公》、《包青天》中看到他的形象。

北宋名臣包拯(999-1062),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号文正。由于他为官刚正,执法严格,老百姓都叫他“包公”或“包青天”。

包拯出生于一户地主家庭。他生下后面色较黑,家里人给他取小名“黑子”。包拯之名据说是当地一位名儒宁老先生取的。九岁时包家延请宁老先生教包拯于家塾,先生见包拯聪明好学,仪表非凡,日后必成大器,便为他取学名拯,意为将来可拯民于水火之中;取字希仁,以奉行儒家仁政为己任;取号文正,富有文采且正派,“文正”合起来又是“政”字,言其将来理国政必为治世良臣之意。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在宁老先生精心教育下,包拯勤奋学习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身体力行,严于律己。他没有辜负老师取名时的期望,16岁时考中生员,天圣年间(1023-1031)考中进士,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他为官清正,不讲情面,办案时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断案,一些权臣贵戚都很怕他,老百姓则称颂他为“包青天”。他任开封府知府时,社会上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包拯着作有《包孝肃奏议》。

在封建社会,像包拯这样公正廉明的清官是极少的。一些知识分子把解救人民痛苦的希望寄托在清官身上,于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以包公断案为题材的戏曲和小说大量出现。在元代,包公戏尤为流行,像《包待制陈州粜米》、《包待制智勘生金阁》等。明代出现《龙图公案》小说100则,每则写一个包公断案故事。晚清着名说唱艺人石玉崑演唱的拿手好戏是《龙图公案》,后来有人将唱本稍加整理,形成公案小说《三侠五义》。

今天,在包拯家乡安徽合肥市包河公园香花墩,促存有包公祠。它始建于明弘治年间。香花墩曾是少年包拯读书处。笔者曾去过包公祠,祠内有包拯塑像和石刻像,陈列包拯墓出土文物和有关资料。祠周包河生红花藕,传说藕内无丝,“无丝”乃包公铁面“无私”的谐言。

四、苏洵为苏轼、苏辙取名

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1963年,朱德在游览四川眉山县的三苏祠时,亲笔题写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苏祠“一门三杰”的敬仰之情。

“三苏”,指北宋着名文学家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他们的文章在当时就很有名望,被称为“三苏”。这三位文学家均名列“唐宋八大家”。

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少年时兴趣广泛,喜欢游玩,并不用心读书。27岁那年他参加省试落榜,悔恨不已,才开始发愤读书,熟读经史百家着作。

七八年后,他终于博学多才,写起文章来笔动如飞,一挥而就。《三字经》里说:“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指的就是苏洵这段故事。

就在苏洵27岁开始发愤读书的这年,大儿子出生了。他为大儿子取名苏轼,字子瞻。“轼”,古代设在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瞻”,为眺望的意思;名与字合起来是说,可以凭轼而观之,登高而望远。苏轼(1036-1101),号东坡居士,他就是后来声名赫赫的北宋大诗人苏东坡。

三年后,二儿子又出生了。苏洵为他取名苏辙,字子由。“辙”,指车轮碾过的痕迹;“由”,顺之随之的意思;名与字合起来说是,车轮顺着辙痕,你就走吧!苏辙(1039-1112),后来也成为宋代着名的散文家、学者。

苏洵为两个儿子所取的名与字,连起来是说:上车后凭轼而望,把好方向;顺着辙痕,你就大胆前进吧!这两个名字含意深刻,富有哲理,意在教诲儿子,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要经常凭轼而望,别走错道;要顺着车痕轨道走,以免翻车;把握了这两条,才能走出自己的路,达到既定的目标。

苏洵常悔恨自己少年时没下苦功读书,鉴于这段教训,他对两个儿子精心培养,幼年时就教他们读书识字,后来又向他们逐篇讲述诸子百家经典着作,年龄稍长后又辅导他们写文章,学习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的文章笔法。在苏洵的教育下,苏氏兄弟刻苦学习,读书破万卷,文章写得流畅奔放,气派宏大。

苏洵并不主张闭门读书,期望儿子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公元1057年(嘉二年),当苏轼22岁、苏辙19岁时,苏洵亲自带他们出川游览,拜访名师大家,增加阅历,并领他们进京应考。

“三苏”到京城后,翰林学士欧阳修读了苏洵文笔犀利的《权书》、《衡论》等22篇文章后,赞不绝口,迅速起草了《荐布衣苏洵状》,将苏洵及其文章推荐给了仁宗皇帝。不久,苏洵的文章集出版了,文人们争相诵读和仿效。

1057年,进士考试在京城举行。苏洵觉得父亲与儿子同入考场,自古罕见,再说过去曾多次名落孙山,万一不中,岂不贻笑大方?于是他托病没参加考试。

就在这次进士考试中,苏轼和苏辙兄弟两人双双中了进士。主考官欧阳修读了苏轼的试卷后,预感到这位年轻人在文学上将来会超过自己,在给考官梅尧臣的信中说:“老夫当避路,让他出一头地也。”表现出一种高尚的让贤精神。

仁宗皇帝也很器重“三苏”的才学。朝罢回宫,他高兴地对太后说:“我今日得二文士,是四川的苏轼、苏辙。可惜我老了,恐怕不能对他们多加任用,只好留给后人了。”不久,他对苏氏兄弟分别委以官职,从此苏轼与苏辙少年得志,步入仕途。

苏洵虽然没参加考试,鉴于他的才学,皇上也破格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欧阳修在初读“三苏”文章时曾拍案叫绝:“笔挺韩(愈)筋,墨凝柳(宗元)骨,后来文章当属此三人矣!”由于欧阳修的举荐,加上苏氏兄弟同中进士,当年父子名震京师,人称“三苏”。后来,苏氏兄弟的文学成就远远超过了父亲。

就在这次进京赶考前,苏洵为了勉励两兄弟奋发上进,曾特意写了篇《名二字说》,分析了两人的名“轼”、“辙”与不同个性,送给他俩:轮辐(车轮里的直木)盖(车篷)轸(车后横木),皆有职乎车,而轼(车前横木)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轨道),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倾翻)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祸福之间。辙乎,吾知免矣。

这篇言简意赅的短文,表达了苏洵对两个儿子的劝勉、担心和希冀:以车前横木比喻苏轼,担心他锋芒毕露而不加掩饰;以车轮碾出的印痕来象征苏辙,说他介于祸福之间,翻车殃及不到他,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人们常说“知子莫如父”。苏氏兄弟后来的境遇证实了苏洵的担忧与预言。

苏轼在“三苏”中文学成就最大。他的诗气势磅礴,他的词创豪放派词风,他的散文自然活泼,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很深造诣,这些非凡成就,使他成为欧阳修以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但由于他刚正不阿,遇事敢言,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又不如王安石深刻,在仕途上竟一生坎坷:起初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外地;1079年因“乌台诗案”遭诬陷被捕入狱,还是王安石仗义执言才免去杀身之祸,出狱后贬官黄州任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后,他因反对旧党废除新法,再度被贬离京城;晚年新党重新上台,他又被贬往琼州(海南岛),成了改革派与保守派均难容忍的人。父亲生前担忧他锋芒毕露是不无道理的。

苏轼的雅号不少,“东坡”是他在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时取的。《宋史·苏轼传》载:“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为号,世人称其为苏东坡。苏轼在东坡还建有草堂,取名为“雪堂”,因而又自号“雪浪翁”。

苏辙从小性情温厚,聪明好学。他既有笔力雄健的父亲苏洵为师,又有才华横溢的哥哥苏轼为友,受家庭熏陶,渐渐地也成为文学家。这正如父亲为他起的名“辙”和字“子由”那样,只要顺由车轮碾过的辙痕向前走就行了。他的散文写得秀丽雅致,《宋史》称“辙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苏辙曾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仕途平稳,不像苏轼屡遭挫折。这也正如父亲所预料的,苏辙一生不会出大问题。

在人生路上无论顺利也好,坎坷也罢,“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显赫地位是早有定论的,苏氏二兄弟的文学成就已大大超过了苏洵早年的期望。这恰如清代书法家赵藩为三苏祠题写的楹联那样:“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四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五、岳飞展翅高飞

南宋民族英雄岳飞(1103-1142年),出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一个农民家里。岳飞刚生下来的时候,恰巧有一只大鹏鸟从屋上飞过。父亲岳和、母亲姚氏,就给他起了个单名叫飞,字鹏举。“鹏举”就是大鹏展翅高飞,表示希望儿子将来能“鹏程万里,远举高飞”的意思。

然而岳飞生下来不到一个月,黄河决口,家乡汤阴成为一片汪洋。岳母急中生智,怀抱岳飞坐进一口大缸口,随波逐流,母子俩才得以保全性命。家中财产被冲得一干二净,岳母含辛茹苦,帮人做零工,纺纱织布,挣点钱抚养孩子。

小小年纪的岳飞爱听故事,岳母不顾一天工作的劳累,常常在夜里抽空给他讲古人刻苦学习、练武习文、仗义勇为的故事。为了让儿子从小得到锻炼,母亲早早地为他准备好萝筐和紫筢,让他每天到山上去拾柴草。劳动之余,岳母教孩子读书、写字。没有纸笔,就在地上铺上一层细沙,用树枝当笔,在沙上练习写字。晚上没有油灯,就点燃枯柴杂草。岳飞很聪明,又肯用功,没有多久,他就认识了许多字,并能一一地写出来。经过常年的劳动锻炼,岳飞养成了一种克勤克俭、刚强正直的作风。

一天,岳母发现岳飞在沙地上写满“举朋”二字,心想,我让他写“鹏举”,他却写成“举朋”,这不是心不在焉吗?于是厉声质问岳飞。

岳飞不慌不忙地回答:“母亲要孩儿长大报国,可孩儿一人又能有多大能耐?所以孩儿意欲广交朋友,举朋报国。”

岳母听后恍然大悟,连声说:“我错怪孩儿了,你做得对!”

同类推荐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毋庸讳言,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新闻作品,政治色彩是十分强烈的,是那个时代中剧烈动荡的政治在他新闻作品中的折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中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是值得一看的。
  •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主要介绍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成功之路在自己脚下、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朋友的人将一无所有等内容。《哲言智语》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 尊重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权利》初版于1928年,书中包含的儿童权利宣言,是科扎克基于多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所著。科扎克以人的基本权利作为论据,认为:“世上没有小孩,他们都是人”,并且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的每一天,尊重儿童的无知和认知世界的努力,尊重他们的失败和泪水,以及他们的财物和物质需求。孩子有权保持他原本的样子。尽管本书完成于80年前,但其所探讨的内容至今仍有启迪价值,而真正实现儿童权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热门推荐
  • 财务会计(第二版)

    财务会计(第二版)

    余海宗编著的《财务会计(第2版)》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借鉴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立足我国会计实务,以会计要素为主线,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问题。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为了便于读者自学,每章最后增加了本章小结和关键词。具体修订内容:增加了对财务会计概念及特征的阐述;对存货的初始计量问题进行了修改;增加了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的会计处理;补充了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具体会计处理;完善了同一控制下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的处理以及应当考虑的因素;修改了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
  • 傲女娇修

    傲女娇修

    柳青,工作男,兢兢业业,在天台与朋友聊天喝酒时飞来横祸,被一颗流星砸死。死后穿越到修仙界,却意外地附身在一女子身上……柳青:不带这样的!别人穿越都不改性别,我怎么变成不带把的了!……柳青:一定是贼老天给我开的玩笑,不行,我要逆天!
  • 重生:蛇蝎弃妃狠毒色

    重生:蛇蝎弃妃狠毒色

    错嫁睿王,她受尽凌辱,更是落得父母惨死,兄弟魂断,幼儿死于腹中!一朝重生,钟洛晗发誓血债血还!欺她辱她者,百倍还之!她步步为营,处处筹谋,斗宫妃权臣,斗侧妃毒妾,斗姐妹妯娌……欺她,伤她之人,她誓死诛之!
  • 选择正确的工作

    选择正确的工作

    工作可以产生许多奇迹,它可以擦亮人的眼睛,强健人的肌体,增添面颊的红润;它还可以使头脑更敏锐,使思想更集中,使脚步更矫健。工作可以奇迹般地治愈多种身心疾病,工作的人才是最健康的人。
  • 逆青

    逆青

    千年前,青天界以妖族为本,人族渺小无依,为奴为仆,而后八大圣师横空出世,斩杀妖族大圣,创下人间八大圣派,奠定人族千年基业。 千年过去,八大圣师早已消失,而人间的修炼者,一旦达到武学顶峰,则必遭神秘人物镇压。 看穿越而来的萧寻,如何立于此间天地,以武逆仙! ———————— 本书QQ交流群:292372264(千人群,情节讨论,聊天打屁,歪歪唱歌,鄙视老叶。) 新书《神罡》上线,下面有传送门。
  • 儿童教育格言(经典格言)

    儿童教育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儿童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一个关键,本书针对儿童的道德情感方面,以名人的警句,教儿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 礼仪的力量:让你脱颖而出

    礼仪的力量:让你脱颖而出

    礼仪是生活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需要。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交往层面的拓宽,社会文明礼仪规范愈加显示出其特有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尤其对年轻人而言,缺乏礼仪修养,必然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效果。
  • 庶女就要狠

    庶女就要狠

    玉玲珑,无依无靠的庶女一枚,只因嫡妹中毒需要至亲之血为药引,便惨死在毒蝎针下;玉梅,叱咤风云的黑道大姐大,手段毒辣,作风狠戾,却在金盆洗手之时被情人害死,心不甘情不愿地落入轮回之道——再次睁开眼睛,她已不是人人可欺的庶女。从前那个深受尊卑等级观念束缚的懦弱庶女玉玲珑,已经化身为地狱使者般令人惊恐的女修罗!大骂嫡母,暴打姐妹,连身负武功的玉将军亲自出马要教训她,都被揍得连滚带爬,满地找牙!什么封建礼教?什么妇德妇言?姐不吃那一套!我的地盘,就得听我的!姐妹敢张嘴开骂?把你打成瘪嘴老太!嫡母端着正室夫人的架势装13?扯烂你衣裳看你怎么装!?亲爹恼羞成怒抬手就打?一脚把你踹到大门外!不出三个月,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了事实:玉府庶出四小姐玉玲珑,虽然生得妖颜无双,却性烈如火,乃是京城第一悍女!可是恶名远扬的她,却为何桃花运接连不断?难道古代男人都这么重口味,越是凶悍如她,越是要前仆后继地前来送死?且看黑道大姐大,在古代怎么兴风作浪,活出惊世骇俗的人生!☆◆◇★☆◆◇★☆◆◇★☆◆◇★☆◆◇★☆◆◇★【片段一】“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那张千娇百媚的小脸上,嫡妹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你、你竟然敢打我?”某女不屑一顾:“打你又怎样?”嫡妹又气又恨:“我去告诉母亲!”某女一脸鄙视:“告诉她又怎样?老娘连她一块儿打!”嫡妹彻底崩溃:“我要去找父亲,让他请家法收拾你!”某女不禁嗤笑:“要去就快去!老娘倒要看看他敢不敢!”◆【片段二】扫了一眼眼前装模作样的神婆,某女不怒反笑:“你说我是什么?鬼上身?”某个不知死活的神婆还在摇头晃脑:“你们可别不信!这鬼上身啊,轻则损耗钱财,重则家破人亡——”话音未落,一只绣鞋已经稳准狠地拍上了她的嘴,伴随着神婆呼天抢地的哀嚎声,只见某女顺手又操起一块板砖,直接往神婆脸上招呼,顿时打得神婆逃之不迭:“你TM才是鬼上身,你TM全家都是鬼上身!”◆【片段三】看着被打成猪头的公子哥,再看看堂下那桀骜不驯的某女,某夫人拍案而起,怒斥道:“你竟然连我的儿子都敢打,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某女冷笑:“谁惹我,我就打谁!你要是不服,不妨也下场来试试!”某夫人气得破口大骂:“谁给你的胆子,让你如此无法无天?!来人,给我拿下!”没等某女说话,门外已经响起一个冷冽的声音:“谁敢!?”
  • 其实韶光依旧

    其实韶光依旧

    时瑾,从来没有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可直到看到那一幕的时候她才明白:我还差的很远
  • 娱乐之造星家

    娱乐之造星家

    带着记忆重生新世界,走上为华夏领先造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