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300000008

第8章 一道试题(2)

王闰之忽然号啕大哭,低声说:“姐姐,你说的什么话啊子瞻离了你能行吗?平时都是我的心眼太小,姐姐你千万不要跟我一般见识。我怎么能跟你比呀,你有学问,脾气好,待人心善。我是想跟你比,可我不仅没帮上子瞻,反而害了他。姐姐,到今日我才明白你对子瞻有多重要,对我们全家有多重要!你是我们的亲人,你不能留在这里!姐姐,你要是记恨妹妹,妹妹给你赔礼了。”说着跪下身来……

经历这一风波,王闰之终于明白自己和小莲的差别,也心甘情愿地承认这种差别,所以才说出这番话来。小莲扶王闰之不起,自己急忙跪下,二人相抱哭泣。

熙宁四年(1071)七月,汴京码头的汴河酒家内,范镇、韩维、司马光为苏轼送行。苏轼站起,举着酒杯说:“苏轼先干为敬,谢诸公对我苏某的护爱!”说完,一饮而尽。

司马光呵呵一笑,说:“子瞻,这次我可是没有护爱你啊!我是敬佩你的为人。你明知皇上好恶,却又不假辞色,不事逢迎,专逆龙鳞,岂不可敬!”

范镇摆摆手,忙说:“君实你天天编史书,此言却差矣!苏子瞻并非专逆龙鳞,不过是据实而奏,因情而发罢了!”

司马光初时一怔,听完范镇的话,恍然大悟,深深点头。韩维也称赞说:“好一个‘据实而奏,因情而发’,来,为此干杯!”众人共同举杯,一饮而尽。

苏轼接着低声说:“我苏轼生性愚直,历久不改,真怕拖累了诸位。范公,您不该为晚生顶撞皇上啊!”

韩维道:“子瞻此言也不对。范公并非是为你顶撞皇上,而是为大宋顶撞皇上,为了皇上而顶撞皇上!”众人听了韩维的话,纷纷点头同意。

这时,范镇说:“我已经给圣上递交了辞呈,准备辞官养老去。”众人吃惊不已,苏轼更是“啊”的一声喊了出来。范镇接着说:“我这辈子,干过召试学士院、开封府推官、起居舍人、知谏院,当过翰林学士兼侍读、银台司、左执政,官职一大把,没意思了,又遇到这个时局,该向皇帝乞骸骨了!”司马光皱着眉,劝他不要告老还乡,因为范镇一走,朝中恐怕没有人能坚持正言了。范镇摆摆手,说:“六十七了,该活埋了。我在给圣上的辞呈中言道:陛下有纳贤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

听了范镇的话,苏轼激动地站起来,高声说:“说得对!人说苏某的文章泼辣,今日与恩师一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我敬恩师一杯!”

司马光也大声说:“说得好!范公,我有个提议,不管谁先死,未死的人给已死的人撰写碑文。”范镇爽快地答应,韩维也加入其中。

苏轼想及自己外放而范镇请辞归乡,感伤不已,哽咽着说:“诸位大人,今日为苏某饯行,虽非生离死别,但苏某……”

范镇语重心长地说:“子瞻啊,朝局险恶,在朝者前途未卜;你虽在外,也要好自为之啊!”苏轼躬身施礼谢恩师教诲。

苏轼与王闰之、小莲、巢谷、采莲等登船起程,一家大小立在船头向众人揖别。苏轼仰望蓝天,叹息不已……

迩英殿内神宗正在阅读苏轼的《万言书》奏折,不住地点头叹息。张茂则呈上茶水,禀告说:“陛下,邓绾、谢景温他们调查苏轼贩盐的事已有结果,当时苏家所租的灵柩船是与一条转运司运盐的公船停靠在一起,所以是举报人弄错了。”

神宗“哼”了一声,道:“朕早就知道,苏轼哪里是贩运私盐的趋利之徒啊。”放下劄子叹息着说:“唉,这么好的文章,以后是看不见了。”

张茂则很是不解地问:“既然如此,陛下又何以将其外放呢?”

神宗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说:“不是朕外放他,是他自己外放的自己。”说完,望着远处,叹了一口气。

此时的苏轼正独立船头,两岸杨柳树上传来的知了声不绝于耳。苏轼手拿酒杯,醉醺醺地眯着眼睛,倾听那知了的叫声,突然放怀大笑,自言自语地说:“哈哈,吉了吉了,既然都了,我何不了?”

王闰之和小莲正在船舱引着苏迨蹒跚学步。苏迨逐渐走出船舱看见了苏轼,喃喃地说:“爹爹,我想走路。”

苏轼醉醺醺地蹲下身来抱起苏迨,说:“是啊,迨儿,你都三岁了,该学会走路了。可是迨儿,你知道走路有多难吗?爹爹都四十岁了,还没学会呢!”说完,松开手臂,躺到甲板上,两行清泪从眼角流下来,流过他已显斑白的鬓角。苏迨以他那清脆的牙牙学语声说:“爹爹,你哭了。”

自苏轼外放杭州,司马光便抱病不朝。反变法之言渐趋式微,王安石、吕惠卿的变法主张得以畅通无阻地推行。吕惠卿也觉得此时耳根清净,美妙无比。正是他们苦心积虑以求的局面,但又觉得有一丝遗憾挥之不去,因为如今这朝上全无以前的生气。皇上都快睡着了,没人跟他们吵了,真有些不习惯。他向王安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王安石摆摆手,说:“吉甫,我等专心施行变法,不必在乎其他。”

吕惠卿忙点头称是,说:“你说这个苏轼吧,他在朝上,你烦他,怕他,恨他;他不在这朝上了吧,可真冷清,倒又有几分想他。”

王安石哈哈一笑,说:“吉甫,你说了一个活脱脱的苏子瞻。他如今已到杭州了吧?”吕惠卿略一计算,说:“他此刻应该到了颖州,也许正在田间竹林中拜访故人呢。”

吕惠卿所言颖州田间竹林中的故人,就是苏轼的老师、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

九月,颖州西湖亭内,白发苍苍、穿一身员外服的欧阳修正在饮茶看书,身旁立着的童子在不时地打着盹儿。欧阳修见童子如此困状,笑着说:“童儿,坐在那儿睡一会儿吧。”童子听到欧阳修的话醒转过来,很不好意思。

欧阳修摆摆手,不以为然地说:“没什么,老夫也是从你这么大过来的。若年轻人不知秋乏打盹儿,岂不怪哉?睡吧睡吧。”童子说:“老爷您还要饮茶呢。”欧阳修说:“老夫自己来。”

童子坐在一旁的石鼓上又问:“老爷是天下文人的领袖,是最有学问的人了,怎么还是手不释卷呢?”欧阳修笑着说:“学无止境啊!”

这时,两个白衣书生来到亭子的不远处。一个说:“柳兄,如此好景,不能无诗啊。”另一个说:“然也。你我兄弟二人好歹也是秀才啊,不赋诗一首,就太对不起这颖州西湖了。杨兄,咱们各来一首七绝如何?”那杨秀才说:“好啊,请柳兄先吟吧。”

只听柳秀才清了清嗓子高声朗诵:“兴高采烈下颖州,把扇轻摇来此游。看尽西湖一片光,烟波无处不风流。”杨秀才忙喝彩称赞,说:“好诗,即使那文坛领袖欧阳修在,也不过如此。”柳秀才拱拱手,说:“承蒙夸奖,该你了。”

杨秀才也清了清嗓子,摇头晃脑地高声朗诵:“我到西湖作客游,西湖本该在杭州。碧波万顷空然在,何处佳人楼上愁。”柳秀才以扇抵掌,大声称赞:“好诗,好诗!”

欧阳修望着二位酸秀才,忍俊不禁地摇头直笑。童子撇着嘴,低声说:“关公面前耍大刀,蚂蚁不知天多高。”

听到童子的讽刺,柳秀才大为不满地说:“童子,你如何轻蔑读书之人?”

童子不屑一顾地笑着说:“像尔等这样的诗,不出一个时辰,本人能写一箩筐。”

杨秀才大声呵斥说:“好大口气!”转头看着欧阳修,说,“请这位老先生评评,我等的诗虽不及唐朝的李杜,也不亚于本朝的欧阳修呀。老先生,你说呢?”

欧阳修点点头,微笑着说:“嗯,诗很好,十分的好。”他特别重读了“十分”两字。

两位秀才大喜,柳秀才冲着疑惑不解的童子说:“如之何?小孩子要学会尊贤敬老。”杨秀才自负地对欧阳修说:“老先生,你倒不俗。能看出我等的诗十分地好,你且说说好在何处呀?”他听到欧阳修特别加重“十分”两字的读音,以为他必有深意,所以询问。

欧阳修放下书,笑着说:“九分朗诵,一分诗。”童子“咯咯”地笑了起来。

柳秀才发觉自己被开了玩笑,恼怒不已,大声说:“咦!你这老先生,好不自重,你这等狂妄,你也来一首,让我等听听。”

欧阳修站起身,面对一湖碧水,立即吟起诗来:“一勺西湖水,大名耀九州。鸟欢犹识客,君独不知羞(修)。”“羞”和“修”是同音字,既指两位书生不知天高地厚、不知羞耻,又指他们在当朝文宗欧阳修面前卖弄斯文而不自知。

柳秀才更加恼火,指着欧阳修说:“你这先生,为老不尊,为何骂人!”杨秀才也大摇其头,哀叹着说:“真是斯文扫地!”

突然,苏轼从远处疾奔而来,不住地叫着“恩师”。欧阳修大吃一惊,听出了苏轼的声音,回头一看,果然是他,急忙迈老步迎了上去。苏轼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叫道:“恩师!”欧阳修伸手把苏轼扶起。

童子瞥了一眼二位秀才,语气中满是蔑视地说:“你二人才是真正无礼!这位老先生就是我家大人欧阳修,说你们不知修,难道还有错吗?这跪下的是他学生苏子瞻。”二位秀才听到是欧阳修和苏子瞻,惊愕不已,“哎呀”一声,拔腿就跑。

欧阳修师生二人眼里噙着泪花,久久不语。苏轼首先打破沉默,说:“恩师,看看你,艰难苦恨繁霜鬓。”

欧阳修叹息一声,说:“岁月催人,焉得不老。子瞻哪,听说你也被贬了?”苏轼点了点头,笑着说:“圣上爱臣,发配天堂,不算贬。”欧阳修慨然大笑,大赞苏轼,拉着他回家。那小童子忙收拾书卷、茶壶等物,快步跟上。

在童子的引导下,苏轼一家人来到欧阳修的住所。苏轼环视左右,十分简陋,便十分感伤地说:“恩师,这就是你的家?”欧阳修慨然地说:“不好吗?修竹一丛,茅屋数间,老妻稚子,篱菊炊烟。有鸿儒来去,无文牍往返。此处之乐,朝堂之上岂得享焉!”苏轼微笑着说:“恩师说的极是!”

这时,欧阳修的夫人得知消息,迎了出来。苏轼、王闰之、苏迈、小莲、巢谷、采莲等一一施礼见过。老夫人让大家不必客气,抱起苏迨,说:“哎呀,孩子都这么大了。快屋里请,晚宴已经准备好了。”

在屋中攀谈片刻,稍事休息,欧阳修便引着众人进入家外竹林的亭子中。苏轼看着桌上的菜不禁一愣,桌上摆的都是素菜,但十分精雅。欧阳修说:“是否嫌太淡了些?”苏轼略微迟疑,他知道恩师此举定有深意。欧阳修接着说:“唉——吃得草根宴,百事皆可为啊!”

苏轼恍然大悟,躬身一揖,说:“谢恩师教诲!”欧阳修却故作惊讶地说:“没有啊,我教诲子瞻什么了?”

苏轼郑重地说:“恩师教诲学生可富可贫,可官可民啊!”

欧阳修微笑点头。众人一一落座,席间欧阳修和苏轼谈话的幽默诙谐引得众人笑声不断。众人吃饱后一起离去,留下欧阳修和苏轼师生二人隔座对饮。

明月高照,微风拂过,竹影晃动,动人心魄。欧阳修与苏轼饮酒至酣。

苏轼举杯说:“恩师,此情此景,倒让我想起一个人。”欧阳修问是谁,苏轼接着说:“陶渊明,学生以为恩师如今与他好有一比。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写得诗文无数篇,学生猜恩师的笔砚也不会寂寞吧。”

欧阳修哈哈一笑,说:“知我者子瞻也。老夫近收元珍的存问之诗一首,戏成一首,名曰《戏答元珍》。不知子瞻可愿斧正?”

苏轼惊喜地说:“学生洗耳恭听。”欧阳修离席,在这月色竹影中,边舞边诵:“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苏轼激动地站起,说:“好诗,好诗!正所谓诗言志!恩师此诗,可谓说尽了恩师的一生,道尽了恩师的情志!‘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不是有大智慧、经大波澜之人,怎能吟得出这样的佳句!”

欧阳修也感叹说:“朝堂烦扰,哪如山野之乐啊!”苏轼、欧阳修相视大笑,不觉豪饮起来,终于醉倒在地上。苏轼的脸上是沉醉的表情,但眼角分明还有泪珠闪动。

欧阳修说:“子瞻,你且闭上眼,听这风声由竹叶上吹过。”苏轼闭眼听风,风声沙沙,犹入画境。许久,苏轼说:“恩师,要不学生就不去杭州做什么通判了,领这一家子人随您隐居在此,也做个陶渊明如何?”

欧阳修回答说:“子瞻,这竹林是专为老夫而生的,所以老夫该当在此;你杭州的官却不是为你自己而做的,所以你明日就启程上路吧。”苏轼微笑不答,闭眼听风……

第二天,苏轼一家辞别欧阳修夫妇,乘船顺江而下。苏轼站在船尾,望着颍州方向,满脸惆怅。巢谷关心地询问,苏轼回答说:“不知何故,一想到恩师,就悲上心来。”

巢谷不语,似理解了苏轼的心情。苏轼接着说:“巢谷,也许这是我和恩师最后一次见面。”

巢谷说:“子瞻呀,任谁也挡不住西方路。你想也没用。”

苏轼默然不语。风袭来,水面皱,船轻摇。他眺望江面,忧思更甚。

同类推荐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全书主要介绍中外著名思想家,例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中国思想家的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还有外国思想家,例如苏格拉底,百拉图,亚里斯多德,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等外国思想家的思想智慧,情操和人格等等。
  • 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

    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

    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日式“刘邦”发家史:“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2)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热门推荐
  • 从万界开始守护

    从万界开始守护

    将夜世界中宁缺对桑桑说,我们的命都是好不容易活下来的,那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没有桑桑重要
  • 我真是风水大师

    我真是风水大师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要避凶。养气、观气、定气、乘气、修气、问气,风水六大境界!王梓轩一名狡猾的风水学徒,重生回到30年前,香港电影里跑马跳舞、纸醉金迷的黄金年代,一场场磨砺,一点一滴成长,走上了术士的巅峰道路。风水即术士,这是一个关于强者重生的故事。………………Q群:735085801
  •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管人用人的9条金科玉律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管人用人的9条金科玉律

    对于员工来说,企业管理者就是他们的掌柜,聪明的管理者应当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会合理授权,学会当“甩手掌柜”。这里所谓的“甩手”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将“从头管到脚”转变为“管头管脚”。把管理者从事务性、常规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和开拓新的领域。构思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甩手掌柜”的出现,正是这个商业时代变革的缩影,本书堪称为一部“甩手掌柜”的管理宝典,其中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怎样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展开,告诉管理者如何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 你在高原8:曙光与暮色

    你在高原8:曙光与暮色

    《你在高原(共10册)》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系列之一。《你在高原(共10册)》是一批五十年代生人的故事,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无论是这之前还是这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这些人都将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枢纽式人物。整个汴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景致尽收眼底,气韵宏阔;而就局部细节上,哪怕是一个人物的眉眼表情,又都纤毫毕现。这特点在这部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错综复杂的历史、宏大的故事背景和众多的人物,展现了近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某一地域的面貌,而在具体的细节刻画和人物摹写上,又细致入微、生动感人。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喉舌备要秘旨

    喉舌备要秘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才儿子奇葩娘亲

    天才儿子奇葩娘亲

    莫云裳,绝世高手,穿越到未婚先孕的柔弱小姐身上。莫小星,天才宝宝,娘亲的话就是圣旨,直到逆天的亲爹出现……莫小星,“娘亲,他是小星的爹爹吗?他怎么跟小星长得一模一样?”男主,“明明是你跟我长得一模一样,我就是你亲爹!”莫云裳,“他哪有小星长得好看,没事不要乱认亲爹,万一认了一个窝囊废、穷屌丝,你还得保护他?”
  • 平安夜的苹果

    平安夜的苹果

    我生活在一座西北小城,弹丸之地,民族地区,但在千篇一律的城市化面前,这座小城也没能幸免。12月下旬,满大街都是圣诞节的味道,铺天盖地,似乎要将一种畸形膨胀的狂欢推送到极致,就连我念小学的女儿也缠着我要钱,为老师和好朋友买苹果相送。我开始思索那一颗忽然身价翻倍的苹果和隐藏在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我也喜欢站在商店门外看橱窗里的那些新鲜的装扮,同时久久咀嚼、回味这种陌生而怪异的感受。曾经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两个进城务工的年轻人,站在生产圣诞礼品的车间里,他们穿裹得严密而封闭,在漫天飞扬的泡沫和肮脏的车间环境中,他们面对着枯燥的假苹果,五彩的饰品,其中一个女孩戴了顶圣诞老人的大红帽子,面对镜头木然而无奈地站着。
  • 西晋世子

    西晋世子

    这是一个故事得从公元265年的上元节说起。。这个故事就从,司马衷遇到蘭妍开始讲起。
  • 男孩战争(2)

    男孩战争(2)

    《男孩战争》以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了四个70年代末出生的男孩在青春期的故事。王海洋,张跃扬,潘晓松和陈雅文是省重点中学初中的学生。学校里沉闷压抑的气氛让他们无所适从。张跃扬屡次带领他们做出种种“反叛”的行为,并遭到了古板的班主任的压制和班级里学生干部的陷害。后来张跃扬和同班的女生李梦婷恋爱,被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拆散。张决定带着李梦婷离家出走。同时班级里收上来的钱丢失,老师怀疑是张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