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8200000002

第2章 随风飘散(2)

她安然地坐在金黄的干麦草上,怀里抱着那个婴儿。老奶奶摇晃着身子,把自己变成一个晃动不已的摇篮,摇篮里是那个幸福无边的婴儿。老太婆抬起头来,她的眼睛终于从婴儿身上离开了,落在了格拉身上。格拉露出讨好的笑容,但老奶奶的眼光又收回去,落在了婴儿身上。她从怀里掏出一小块酥油,掐下一点,放在嘴里润化了,一点点涂抹在婴儿的额头上。她一边涂抹,一边从嘴里发出些音节含混,表示无限怜爱的声音:“哦哦,啧啧,呵,呵呵。”

格拉推开树篱门走进院子,走到额席江身边。老奶奶嘴里还在哼哼不已。格拉的眼睛落在了她随手放在身边的那一块酥油上。酥油正在阳光下融化,洇湿了一小片干草,油润的干草散发出特别的香味。格拉出手很快,等老奶奶再来掐酥油的时候,他已经用舌头把那一小块东西,在口腔里翻搅了好几圈,然后一伸细长的脖子,咕噜一声吞到了胃里。

老奶奶再来掐酥油,只是伸过一只手来,眼光仍然落在额头油光锃亮,眼睛骨碌碌转动的婴儿脸上。

老奶奶自言自语说:“奇怪,酥油不见了。”

这时格拉已经矮着身子窜回树篱外了。

格拉含不住满口油香,格格地笑了。老奶奶耳背,没有听见孩子的笑声。却惊起了站在树篱上的一只老鸹。

老鸹呜哇一声,呼呼地扇动着翅膀飞走了。老奶奶对婴儿说:“哦,酥油被老鸹偷走了。”

格拉再次走进院子,老奶奶又对格拉说:“老鸹把酥油偷走了。”

老奶奶又对他说:“来,看看我们家的小兔子。”

格拉伸出手,指头刚刚挨到婴儿那涂满酥油的额头,便飞快地像被火烫着了一样缩回来。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如此光滑,如此细腻的东西。生活是粗糙的,但生活的某一个地方,却存在着这样细腻得不可思议的东西,让这个三岁小孩习惯了粗糙接触的手指被如此陌生的触感吓了一跳。

老奶奶笑了,把格拉的一个指头拉过来,塞到婴儿手边,婴儿那光滑细腻的手把这根手指紧紧抓住了。格拉不知道一个婴儿的手,还有这样紧握的力量,还带着这样的温暖。他不习惯这样的柔滑与温软。一用力,把自己的手指挣了出来。婴儿哭了起来。婴儿的哭声像一只小猫在凄然叫唤。

“快把手给他,看我们家的兔子他有多喜欢你。”

格拉是个野孩子,架不住让人这么喜欢,一溜烟跑开了。

这个冬天,还有接下来的春天、夏天和秋天,他再没有跨进过这个院子。再次走进这个院子,已经是下一个冬天快要过完的时候了。过了又一个冬天,格拉又长大了一岁。

和往常一样,经过恩波家时,格拉眼望着院子,不觉加快了步子。还好,他告诉自己,老奶奶不在院子里,刚跌跌撞撞走路不久的兔子也不在院子里。他松了一口气,刚放缓步子,脚就碰到了一个什么柔软的东西。脚像被火烫了一样缩了回来。兔子坐在地上,张着嘴向他傻笑。他刚想抬腿溜掉,老奶奶像从地底冒出来一样出现在院子里,一脸警觉:“你这个野孩子,不能领着我家兔子到处乱跑。”

这下,轮到格拉也像兔子一样,张大了嘴巴露出一脸傻相。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怎么可能跟着他这么一个野孩子四处乱跑村里又有哪一家的大人会让自己家的孩子跟一个野种四处乱跑老奶奶很快换上了一脸慈祥的笑容:“好了,别发愣了,把弟弟从外面带回来。”

兔子先伸出小手,格拉犹犹疑疑地握住了。这手还是很柔软,但没有第一次接触时那么柔软了,更重要的是,这手不再像前次那样温暖,而是一派冰凉。格拉听见自己喉咙里发出了比那小手更为柔软的声音:“来吧,弟弟,来吧,兔子弟弟。”

这天,在恩波家的院子里,老奶奶给了他一小块乳酪。

春天很快就来了,很快,春天又过去了。到夏天的时候,格拉真是觉得兔子是自己的弟弟了。兔子长得很快。

跟着格拉满村子跑。第一次,格拉带着兔子出那院子时,老奶奶惊叫一声:“格拉!你怎么能带兔子去那么远的地方。”

格拉带着兔子快怏地往回走。

老奶奶却又收起了脸上惊诧的表情,挥挥手,说:“去吧,去吧。”

走出院子就进了村。穿过一段曲里拐弯的巷子,经过两三家人的篱墙,天地豁然开朗,就是村中广场了。格拉的家,是倚着生产队仓库厚墙搭出来的两间偏房,门正对着广场,不像别的人家有楼,有院子,也没有白桦木拌子竖起来,用柳条结结实实扎紧的树篱。将近中午,村子里非常安静,牛羊上山,大人们下地了,只有桑丹无所事事地倚在门口,慵懒地,迷人地坐在门口的太阳底下。

看到格拉手中牵着兔子,桑丹的眼睛一下就亮了,尽管这样,她也只是懒懒地招了招手。格拉把兔子带到母亲跟前。桑丹抱着兔子就亲吻起来,嘴里同时发出了惬意的哼哼。她说:“哦,让我看看,这么小的娃娃,哦让我亲亲,小小的娃娃。”

亲完了,桑丹脸上又浮现出慵倦的神情,挥挥手:“哦,格拉,把这个娃娃带走吧。”

格拉问母亲:“阿妈,大人们都下地了,你怎么不去劳动呢”

桑丹定定地看着儿子,眼里慢慢浮起迷茫的神色,好像这是一个她自己也无法回答的深奥至极的问题。这是格拉第一次问自己的母亲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藏在心里很久很久,这回终于脱口而出了。格拉知道,妈妈要是下地干活,村里人会对他娘俩更好一些,妈妈要是跟着村里人一样下地于活,就能从生产队分到更多的粮食,还能分到牛肉、羊肉与酥油。这些分配都是在仓库门口进行的,也就是在他们娘俩没有树篱遮掩的家门口进行的。生产队分给他们一些粮食,都是出于全村人的怜悯,如果还想分到肉,分到油,那就是这娘俩生出不该有的奢望。

过了些日子,格拉带着兔子走得更远,到村子后面的山坡上,趴在森林边的草地上,吃早熟的野草莓了。两个孩子吃饱了草莓,格拉就问:“兔子,跟格拉哥哥一起,好不好玩。”

兔子鼓着大眼睛,伸着细长的脖子,点了点头。

兔子一生下来,就长得很瘦弱。机村的孩子大多长得顽健,即便生下来很瘦弱,只要多吃东西,也就很快变得皮实强壮了。但兔子不行,稍吃多一点东西,就拉稀拉掉了。兔子时常都是病恹恹的,整天显得没精打采。说话也像个特别害羞的女孩子细声细气。

格拉又说:“那我天天带你出来玩。”

兔子这才细声细气地说:“我要格拉哥哥天天带我出来玩。”

兔子有些累了,两个人在草地上躺下来歇上一会儿。两个小人一躺下去,草棵便高出了他们的身子,在脑袋上方迎风摇晃。风的上面,是很深的天空,偶尔有片云缓缓飘过,像一堆洗净了又撕得蓬蓬松松的羊毛。摇摇摆摆的草棵上,有许多虫子在上上下下奔忙。蚂蚁急匆匆地,上到草梢顶端,无路可走了,伸出触手在虚空中徒然摸索一阵,又返身顺着草棵回到地上。背着漂亮硬壳的瓢虫爬得高了,一抖身子,多彩的硬壳变成轻盈的翅膀。从一棵草渡向另一棵草,从一丛花飘向另一丛花。草棵下面,有身子肥胖的蚂蚱,草棵上面则悬停着体态轻盈的蜻蜓。

格拉对兔子说:“你闭上眼睛吧,闭上眼睛才能好好休息。”

“我想休息,可我不想闭上眼睛。”兔子额头上薄薄的皮肤皱起来,脸上显露出成人们常有的那种疑虑忧伤的神情,“但我累,我的心脏很累。大人都说我命不长。”

兔子死去后,格拉总会想起兔子这天说话时成人般的神情。可他只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女人一样细声细气说话的孩子。从这一天起,兔子的成长就定形了,长成了一个有着一颗大人那样容易受累的心脏,脖子细长、双眼鱼一样鼓突的孩子。

一种很深的怜悯从内心深处泛起,那感觉升起来,升起来,冲到脑门那里,又折返向下,使格拉眼睛泛潮,鼻子发酸。他张开手掌,一边一只,把兔子的双眼罩起来,说:“好朋友,你休息吧,这样也就像闭上了眼睛一样,”然后,他的口气从命令转向了乞求,“我们做好朋友吧。我没有朋友,你也没有朋友。”

兔子细声说道:“好,我们是朋友了。”

格拉自己感动起来了,他带着骄傲的神情领着兔子刚进村,便对倚在家门口的母亲喊道:“阿妈,我跟兔子弟弟是朋友了!”

桑丹抱起兔子一阵猛烈的亲吻:“好啊,好啊,我家格拉有朋友了,有一个好弟弟了。”

兔子眼露惊惶的神情,拼命蹬着一双小脚,要逃出这个女人的怀抱。但他哪里挣脱得出来,于是,一张嘴,放声哭了起来。这个太阳穴上总有暗色的脉管在突突跳动的孩子,说话时细声细气,哭声却哇哇地,像只大嗓门的乌鸦。桑丹一松手,兔子从她怀里滑下来,还是格拉眼疾手快,抢先把兔子扶住了,他才没有摔倒在地上。他太阳穴上的脉管跳动得更剧烈了,好像就要冲破菲薄而又透明的皮肤,格拉感到了害怕,说话也带上了悲声:“求求你,不要哭,不要哭了,你要是不想害死我们,你就不要哭了。”孩子慢慢收住了哭声,抽抽搭搭时,更有这口气下去,下口气不一定能上来的感觉。那蓝色的脉管鼓突得更高了,蜷曲在他苍白的皮肤上,像条令人恶心的虫子。孩子每艰难地抽咽一下,那条虫子就蠕动一下,每一下,都像是要从那薄薄的皮肤底下拱出来了。格拉这回是真的害怕了。要是这条虫子拱破皮肤,那就一切都完了。他腿一软,跪在了地上,双手捧着孩子的脸,一边哀求着,一边不断用嘴亲吻着那条虫子。而这时,他那宝贝母亲却一个劲地傻笑着。

兔子终于平静下来,桑丹从屋子里搜罗出一切可以填进孩子嘴里的东西,把兔子的嘴巴塞得满满当当。桑丹放声大笑,兔子也跟着格格发笑。但格拉只感到身子发软,背靠在墙上一动不动。他只觉得这个脆弱的孩子令他害怕。他不要再招惹兔子了。

大人们从地里收工回来,兔子还没有回家。额席江奶奶靠着墙根睡着了。恩波把她摇醒,老奶奶脸上露出惊惶的神情:“孩子,孩子呢”

然后,兔子的父亲恩波,母亲勒尔金措,舅爷江村贡布都扑出了院子,急急地出现在广场上,勒尔金措呼唤兔子的声音,就像这个孩子已经死去,亲人正在叫魂一样。很快,这个寻找孩子的队伍又加入了兔子的表姐、表哥。桑丹抱着兔子从屋里出来,她对着迎面向他跑来的这家人开心地笑着说:“以后你们大人下地,就把他放在我们家,这个小娃娃太好玩了。”

她没有得到回答,孩子却被人劈手抢了过去。

然后,一大家子人簇拥着那个瘦弱的娃娃离开了。

黄昏降临了,村庄上空炊烟低低地弥散。桑丹一个人孤独地站在广场上。有轻轻的风吹起,把一些细细的尘土,从广场这边吹到那一边,又从那一边吹到这一边。

空中的晚霞格外灿烂。

桑丹回到屋子里,脸上还带着意犹未尽的笑容。她欢快地叫道:“格拉,明天你早点领兔子来我们家。”

格拉没有说话。

桑丹拿出烙好的饼,盛一碗茶:“好儿子,吃饭了。”

“阿妈你不要烦我,我不想吃。”

桑丹自己吃起来,吃得比平常都要香甜好多。其间,她一直都在说,那个娃娃真是太好玩了,太好玩了。格拉告诫自己,不能讨厌傻乎乎的母亲。但这样一个没心没肺,看不出别人神情中山高与水低的母亲,又确实是让自己的独生儿子感到讨厌的。但格拉知道,从来到这个世上的那一天,自己就注定要与这个全机村的人都看低看贱的女人相依为命。所以,他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也只是说:“阿妈,你好好吃饭不要再说别人家的事情了。”

桑丹正鼓着腮帮嚼着一大块饼,听到儿子的话,她加速咀嚼,然后鼓着她那双好看却又迷茫的眼睛,一伸颈子把饼咽了下去。她张开嘴,想要说话,却打了一个很响的嗝。一团热乎乎酸溜溜的气息朝格拉扑面而来,差点就让他呕吐了。格拉生于贫贱肮脏的环境,却对各种气味有天生的敏感。这种敏感,让他对桑丹身上的一些气味,对于机村的许多种气味,都感到难以下咽——这些气味常常让他恶心不已,常常在背人的地方哇哇地呕吐。

兔子的奶奶见过他这种莫名的呕吐,叹着气对人说,这种娃娃从来命不长。她说,这种娃娃在别的地方就是天承异禀,“可是,你们知道我们机村是什么吗一个烂泥沼,你们见过烂泥沼里长出笔直的大树吗没有,还是小树就在泥沼里腐烂了。知道吗这就是眼下的机村。”

没有人接老奶奶的话。没有人敢接这个话。

老奶奶的话跟工作组讲得不一样,跟报纸上讲得不一样,跟收音机里讲得也不一样。老奶奶的话引得一些更有资历与权威的人发出了叹息,他们说:“这样糊涂的老奶奶嘴里说出格言一样的话,不吉利呀!”

格拉母子从来不会听到机村的主流社会里流传的种种说法。他们只是活着而已,格拉只是时常莫名其妙地感到恶心而已。格拉只是时常克制着对桑丹不敬的想法,让她至少在家里,有一个母亲的大致模样。

现在,她对着格拉的脸,打了一个嗝,又打了一个嗝,一团团湿热的,酸腐的气息扑面而来,使他胃里十分难受。好在,她终于不打嗝了。那块饼终于落到了胃的底部,她终于说话了,脸上带着十足的天真:“但那个娃娃确实好玩啊!”

格拉无话可说,只是无可奈何地叫了一声:“阿妈,我不想说话,我难受。我要吐了。”

这个没心没肺的女人,翻了翻眼睛,说:“那你就吐吧,吐出来就舒服了。”

格拉奔到门外,弯着腰,大声地干呕几下,一股酸水涌了上来,涌到半途又退回到胃里,退回到身体的深处,继续在那里涌动着咬啮着什么。格拉的泪水涌了上来,为了不让泪水流下来,他仰起脸看天,天上的星星因此晕化出来了水汪汪的不确定的明亮镶边。

格拉无助地倚靠在门框上,看着满眼星光转动,母亲依然在背后的火塘边往嘴里填充着食物。这个女人真是天定了该生在饥饿年代的尤物,有食物的时候,她可以一直不知疲倦没有饱觉地吃下去,没有食物的时候,三两天粒粮不进,她连人需要吃饭都想不起来。格拉在母亲的咀嚼声里,听见自己在心里默默地说:“我觉得难受,我要死了。”

他这样在心里念叨,而且因为这念叨感到了些许快感的时候,整个村庄在星光下寂静无声,一幢幢石头寨楼,黑黢黢地耸立在夜色里。

格拉知道,自己这种莫名的悲伤在机村是不可能得到回应的,现在,他觉得自己恨这个村庄。他恨自己的母亲,远山远水地从不知道的什么地方流浪而来,突然出现在村人们面前,把他生下来,生在这样一个冷漠的村庄。他想问问母亲,她从哪里来,也许在那里,人们的表情和蔼生动,就像春暖花开一样,那里,才是他所不知道的故乡。夏夜里,羊皮褥子暖烘烘的,他躺在底下,像一个濒死的老人,想,我就要死在机村这个异乡了。

格拉睡着了。直到睡着以后,这个克制的娃娃,眼角的两颗泪水才盈盈地滑落下来,落到了枕上。然后,他真的梦见了春暖花开,梦见一片片的花,黄色的报春,蓝色的龙胆与鸢尾,红色的点地梅,他奔向那片花海,因为花海中央站着他公主一样高贵,艳丽的裙裾飘飞,目光像湖水一样幽深的母亲桑丹。但他只感到眼前一片强光闪过,桑丹一声尖叫,他醒了。他踢蹬着双腿被人揪着胸口举在半空里,手电筒的强光直直地照着他的双眼。

同类推荐
  •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会说话也要懂礼仪》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 脚步

    脚步

    《诗歌集:脚步》为诗歌合集,其中包含天下觅景、京城览胜、故乡寻踪、心中有梦四个部分,每一首诗歌都是作者游览过的地方,有出名的有不出名的,作者通过游览景点,抒发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道出一个个人生道理,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每个景点的美丽风景,同时也对自己的生活有着些许帮助。
  •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更要提倡听真话》、《重举轻落官员笔》、《善事也要讲“成本”》、《活出味儿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四十年半人马

    四十年半人马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1970年以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作者所思所感,或为乡情乡恋、思乡忆旧、亲情恋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审视、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作者40年散文创作从青涩少年的激情澎拜,经创作中的意识转折,再到自我散文风格确立的创作轨迹,写作风格独树一帜,既有阳刚之气,且有温情如玉,恰如台湾当代文学评论家张瑞芬所言:“雄浑又忧郁,阳刚却唯美,结合了阴柔本体与对粗犷的向幕,如希腊神话中集阴阳二体于一身的半人马。”
  • 我觉得自己更像个卑劣的小人

    我觉得自己更像个卑劣的小人

    全书二十余篇散文,均为首次辑录成书。作家以质朴、深情的笔触,描写了在人生各个时期遇见的人与事,父母兄弟,师长同学,同行同道……无不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印痕。既有可堪回首的岁月,也有感怀不已的现实。多为情谊的留恋,经历的喟叹,对所见所闻的真知灼见。作者的感怀、感念之心充溢在文字之中。同时,对自我的解剖,既真诚,又坦荡,不禁令人起敬……
热门推荐
  • 玻璃

    玻璃

    小敏在浴池里干活的时候,她总是觉得有双锐利的眼睛正透过门左侧墙壁上的玻璃打量她们。玻璃有一米半那么大,麻色,带有云形的花纹,上面还有花开富贵四个彩字。它是独立的,没有一点点的拼接,就那么镶在浴池的墙壁上。小敏干活的时候,经常有股子奇异的幻觉出现在她的脑海里,比如她跟丈夫以外的另一个男人做那件事情,或者,她的手被碎玻璃割破,有血丝滴出来,使其感觉到丝丝缕缕的疼痛。或者,还有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景象。其实,这只不过是小敏的一个幻觉而已,她喜欢这么想,是因为她更喜欢从玻璃上找出那些被她服务的女人那纤白而俊美的身影来。朦胧,模糊,一个一个的,在水汽里边晃动。
  • 灵妖学院:他们都是小妖精

    灵妖学院:他们都是小妖精

    转学女生爱上魔仙,面对魔界与灵界的势不两立,他们之间展开一段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魔仙宠爱她,灵妖保护她,神仙教授她,王母寻找她,玉帝怪罪她,魔皇憎恨她……这个单纯的女孩,在复杂的三界关系中成长,蜕变……穿越未来:第一百五十八章,集体穿越到未来50年后,厨师,宇航员……身份各不相同,死的死,散的散……谁才是女主的选择?精彩内容,敬请期待!水斩读者群:547655482下一本新书刚刚签完,《剩女爱上小王爷》请大家多多支持!~
  •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与痛苦非常复杂;她们身上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让人震撼。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教科书般的关怀宝典。
  • 天价甜妻:病娇总裁,借个吻

    天价甜妻:病娇总裁,借个吻

    【巨甜,超宠】一次意外,苏眠睡了大人物蒋继深。回国之后才发现,他成了自己的半路哥哥?苏眠十分尴尬。找了机会和蒋继深谈话——苏眠:“我们算是半路兄妹,之前的事,就当没发生过吧?你有什么想让我配合的地方,我也会尽力的。”蒋继深:“你要尽力配合我?”苏眠:“嗯,希望我们和平相处。”蒋继深:“和平相处不可能,不过你要真尽力配合我,我怕自己会肾疼。”
  • 红丘陵上的李花(彩图版)

    红丘陵上的李花(彩图版)

    本书以春夏秋冬四季为明线,通过米家一家人的各自境遇和一个小山村的变化,展现了当前日趋严重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危机。11岁的小学生米李花生活在川北红丘陵的一个小山村。家里刚盖了新房,欠了一大笔债。春节过后,爸爸妈妈一同外出务工,从此音信杳无。暑假,上中学的哥哥只身远行寻找爸爸妈妈,一走便没有消息。其间,小叔因抢劫被捕,奶奶病逝,爷爷被黄牯牛顶伤卧床……米李花独自承担着生活中所有的重担。转眼又是春节,米李花去镇上赶年前最后一个集,却没有收到苦盼的信和汇款单……匆匆回家的路上,米李花好像听见了哥哥的呼喊,原来外出寻找父母的哥哥终于回来了,温情的结尾在故事的最后增添了一抹亮色。
  • 50种有益健康的生活习惯

    50种有益健康的生活习惯

    养成简单朴素的生活习惯,是增进健康的一大因素,使人对于生活必需品不加挑剔。
  • 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

    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愤事失机者,多执拗之人”。方和圆缺一不可,但是有一个“度”的限制。过分的方正是固执,会四处碰壁;过分的圆滑是世故,也会众叛亲离。所以做人的制高点是外圆内方,就是行欲方而智欲圆。真正的“方圆”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